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

2024-05-11

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共12篇)

篇1: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

我们身边有许多文明使者,警察、建筑工人、交通协管员……我今天要介绍的是人人熟知的环卫工人。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

环卫工人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都辛勤的工作着。之所以有了他们,所以我们生活的环境才更干净、整洁。可是却有一些人,随手乱丢垃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那一天太阳像个大火球,晒在身上很疼。我和妈妈走在路上,不时能看见一些环卫工人在太阳的暴晒下工作。我心想:让我在路上待一会儿,我都快晒得不行了。那些环卫工人每天要在马路上工作六、七个小时。光是这个时间就让我感到震惊。七个小时的时间让我想都不敢想,别说做了。但他们却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一定非常辛苦。

在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他们还要早早的起床,来到马路上扫雪。为了不让人们滑倒,他们要把地上的雪,打扫干净。12月份外面的天非常冷,有时能达到零下10°。我们都呆在温暖的房间里,环卫工人要冒着严寒在外面扫地,这不得不让我感到心酸。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受苦受累,而待遇却很低。

看到电视上报道,环卫工人捡了很多钱都没有私吞,还要千方百计的找到失主,把钱还给他们。套用春节晚会的一句话:环卫工人不仅是城市的美容师,更是心灵的美容师!

篇2: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

最近几个月,我们学校以及整个佛山市都在提倡创文,在我的眼中,佛山的确变美了许多。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创文活动,首先举行了“小手牵大手,共创文明城”的创文宣传和知识竞赛活动,接着布置大家认真查找资料,做文明礼仪手抄报、文明知识小报,绘文明宣传画等,还召开家长会,师生家长齐动手美化校园、家园。看!学校的宣传栏里贴满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教室门前贴着文明标语和文明小天使,教室后边黑板上张贴了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整个校园焕然一新!

在这么多的创文活动中,令我最难忘的就是4月27日下午,全校师生以及部分家长一起参加的“牵手创文,美化家园”清扫街道活动。我们班负责打扫东区到北区公园。我们兴致勃勃来到东区口,就开始清扫起来。我和几个同学负责洒水,拎着满满的一桶水,看见有灰尘就洒一下,以防灰尘满天。同学们看见哪里有垃圾就扫到一堆,装起来,满了就倒在紧跟我们身后的垃圾车里。大家把角角落落都扫得仔仔细细,不知不觉就扫完了,街道干净了许多。同学们满头大汗,不过却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一份洁净,让大家在更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岂不是更好吗?只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幸福美好家园就在眼前!

篇3: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

在世界皮革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皮革制造技术及产品质量的统一、规范化归因于铬鞣的发明及应用是无可厚非的。纵观上万年的皮革发展过程,无论在科学与工程技术上,还是工业生产发展规模上都被集中浓缩在铬鞣制革出现的100余年间。

如果能够将这种特殊的不平衡发展史按照记载进行分段分析,可以把铬鞣出现前称前铬鞣期,即公元1884年之前。自1884年铬鞣发明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至1993年的一个世纪来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可以称铬鞣发展上升盛期。然而,随着铬鞣产量增加及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要求提高,铬鞣的弊病被不断并迅速地凸显。上世纪70年代起,欧洲HSE法规的颁布,清洁化理念的诞生,皮革制造企业面临着非生产性成本增加,产品生产与废弃物的处理受到控制,清洁化材料与技术的滞后导致盛产皮革地区的企业大量倒闭,出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皮革生产区域的重组。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包括中国已然成为最大的皮革工业承载地区。面对皮革铬鞣造成的环境污染难以逆转的事实,以及仍在积累与扩大的现状,直接预示了后铬鞣时期的到来。解决铬鞣污染已无法沉吟不决。1993年,我国宣布了实施制革清洁技术。为了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替代、减少甚至消除铬鞣污染已被推到皮革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1]。

1远古的鞣制

鉴于人们生存的需要及身边的动物皮资源与利用目的,制革自然成为最早的营生。大约在公元前2万年至1万年,鉴于初步的软化处理已经被掌握,例如先民借助唾液浸润,用口嚼的办法来处理兽皮,给毛皮的缝制成为可能。大洋彼岸的古印第安人采用动物油脂附在皮上,经过揉搓成为最早的鞣制,可以认为简单的油鞣。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古埃有植物制造毛皮制品的记载,成为植物鞣革的先导。除了油鞣和植鞣外,铝鞣也是最古老的鞣法之一,例如,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古Sumerian国王的墓穴中就发现了用天青石和铝鞣的皮革做装饰的王冠,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3300年[2],当然,那时的铝矾土鞣革还不能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铝鞣。从公元前1450年左右在埃及的浮雕物上发现了植物鞣皮革加工的图形,到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已有大量皮革制品生产作为最大盈利的工业[3]。公元前1029年,在我国西周铜器的铭文中也有各种皮制品的生产和应用的记载。中国的比干采用烟熏制裘技术,也是最早的醛鞣雏形。国外在公元后的上古时期也有烟鞣的报道。比干发明用熬硝鞣制轻裘,称为硝鞣技术,奠定了毛皮制造工艺基础。以皂角、芒硝、黄米面为鞣制原料, 通过爪皮、剪毛、浸水、去油、沙埋、熟制、揩油、 晾干、铲皮、梳毛等,把生硬、腥臭的各种兽皮转变成柔软、无味的皮张,见图1。在毛皮制造的今天仍然有将鞣制称呼为“硝皮”[4]。由此,执业者也将比干奉为裘皮祖师爷,并被供奉为文财神。 公元前350年左右,为了行走方便,军事家孙膑采用去毛的熟皮包裹腿脚,制成了皮革的最初产品,成为新一类的动物皮制品。迄今我国南方还把孙膑祭拜为皮革的祖师爷。类似的推断,公元前200年用植物及金属汞保存尸体(长沙马王堆女尸),在公元初的欧洲用泥炭处理尸体都可认为是植物鞣与金属鞣制作用的实例,只是没有被归入或无法称为鞣制技术的应用。我国明朝时期已经能将硝鞣、烟熏、热氧化等技术混合处理鞣制皮革,形成复杂的鞣制及制造流程。 尽管自13世纪初起,国人已有用植物材料制造羊皮的记录。但由于我国的皮革制造技艺更多地限于师徒的承传或生存的资本,缺少科学技术的表达与行业的互通,最终落后于西方的制革科学技术进步[5,6]。

2前铬鞣期

明矾制造源于8世纪的俄罗斯,直到15世纪欧洲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铝鞣,制造皮革服装与装饰。尽管当时的欧洲已经有了专门的制革工场,但均为手工制造皮革毛皮。1760年英国人T.Grawly发明了第一代简易片皮机使用(废除了手工刨刀刨皮),应该说是皮革制造技术从手工操作的低效率、低质量向高效率高质量的转变的分水岭。根据片皮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原理,在1854年Flanders和Marden发明的带刀剖层机后的150余年中,皮革的利用率、精度、品种品质的逐渐提高以满足当时对皮革制造的最大期望。19世纪初起,皮革设备的发明、制造、使用, 如转鼓、去肉机、去毛机、滚压机等达到鼎盛期, 机械加工使规模化工厂迅速发展,世界皮革产量大量增加。也给新型鞣制技术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18世纪中叶,珍妮纺纱机(1765年)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工业机械化革命开始。纺织的机械化发展在日用品上大大影响了当时用植鞣、铝鞣及油鞣等制造的皮革服装与制品市场, 阻碍了皮革生产发展。因此,无论是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上都迫使获得一种新型的方法更新或改造皮革工业。

在18世纪末起到20世纪中期,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努力,制革科技进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皮革工业成果最密集历史时段[7],为现代的制革工业完成了稳定的框架构建。在150年内,许多重大贡献归因于当时欧美国家多数知名大学内都设有专门的皮革专业或相关的学科研究机构,其中皮革科学与工程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在皮革制造技术方面,1760年法国天文学家郎德(De Laland)修正出版了第一本制革工艺书,涉及硫酸的膨胀,片皮、植物鞣料选择、泥炭鞣剂等当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1795年出版的I.Krunitz的《经济百科》中已有100余种植物鞣剂被列出。1770年英国有了铁鞣专利, 1805年海尔本史塔特(F.Hermbstadt)对铁鞣法进行研究改进,总结出醋酸铁有良好的鞣性。 1858年保德地(F.Boudet)等完成了硫化钠脱毛工业应用。1862年格拉汉姆(T.Graham)发现了硅酸盐可以鞣制,可获得粗糙的皮革。1887年诺贝尔发明的皮革涂饰用硝酸纤维素。从1875年保施(Basch)证明了甲醛能够硬化胶原开始,至1897年埃特纳(W.Eitner)成功地将甲醛作为鞣剂进行鞣制。1898年普尔曼(E.Pullmann)申报了甲醛鞣革的第一个专利,完成了古老醛鞣的规范化与科学化。1906年缪米尔与塞维茨(L. Meunier and A. Seyewetz) 申请了苯醌鞣专利。 1907年罗姆(O.Rohm) 制备生物酶进行软化。 1912~1940年,木质素纤维浸膏鞣(不含纤维)、 各种芳族合成鞣剂、合成染料被研究发明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古老的植物鞣制也出现了质的变化,包括植物鞣剂及鞣法的研究。1794年法国人色古义(Seguin)第一个用冷水浸提植物鞣液进行鞣革,采用亚硫酸钠处理儿茶类植物鞣质, 替代了直接用植物皮叶根进行鞣制,大大缩短了鞣制时间。通过植物鞣液与明胶产生沉淀,描述了鞣制作用为“成盐”,而希腊医生加里纳斯(Gelenus) 的学说鞣制是鞣质的收敛及脱水作用,将反应过程称为鞣制(Tanning)。色古义从一个化学家转成了制革学家,成为第一个建立制革学说的人。

然而,18世纪前,受皮革应用及加工技术关系影响,皮革的耐热稳定没有被重视。18世纪后熨烫机发明,传统的植物鞣、明矾鞣、油鞣等鞣制都以较弱的化学键与生皮胶原作用,受水分子作用敏感,耐湿热能力已经无法承受在制品制造及终端商品的加工。甚至植物鞣在干态时也几乎不能应付热熨平加工。

1797年,法国化学家Louis发现铬盐具有颜色,可以作为染料及颜料。1820年,英国John与James将重铬酸盐作为媒染剂。1850年,欧洲用铬盐进行肉食的防腐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铬盐成为鞣剂形成了端倪。1858年德国教授F. Kinapp在 《制革和革的性质与本质(Natur und Wesen der Gerberei und des Leder》一书中描述了铬盐鞣革的理论。历经26年的研究及企业的应用实践,1884年,德国的舒尔其(A.Schmlt)发明二浴鞣法,用碳酸氢钠与硫代硫酸钠构成提碱与还原体系完成了二浴鞣法,并成功地用于生产,获得了正真意义上的铬鞣应用。该法在世界范围内使用至20世纪90年代,最终因皮革或毛皮内六价铬过量以及操作环境的毒性的难以处理才被废除。

在二浴铬鞣的应用期间,1893年美国人M. Dennis申请了第一个一浴铬鞣专利,1894年F. Knapp在二浴鞣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发明,最终采用Cr Cl3液鞣制,Ca CO3提碱的方法替代了二浴铬鞣法。建立了具有实践意义的一浴鞣法, 鞣制工艺得以简化,缩短了鞣制时间,标志着现代铬鞣的起步。

3盛铬鞣期

自1894~1950年,一浴铬鞣剂经历了氯化铬、亚硫酸铬、亚硝酸铬、硫酸铬、甲酸铬、草酸铬、醋酸铬、乳酸铬、芳族酸铬等鞣法研究。从铬明矾(Cr2(SO4)· 24H2O2·K)转到红帆(KCr2O7, Na Cr2O7·2H2O2)的确定,最终认定了硫酸铬为主鞣剂结构,有机酸根起的隐匿作用,有助铬的吸收。水合铬与碱式铬的相互关系,与鞣革活性相关。自1901年起研究了用二氧化硫、亚硫酸盐、 亚硫酸氢盐、硫代硫酸盐还原六价铬作为铬鞣剂的制造。20年代末,完成了葡萄糖还原制备铬鞣剂得到了综合性能良好的铬配合物,即成为鞋面革生产的主选鞣剂[8]。1950年前,在各种还原材料被生产应用后,铬鞣剂的制造最终定格在用红帆为原料,通过二氧化硫及葡萄糖的还原方法获得两大类型。铬鞣法的成熟的同时,凭借炙热的制革科学研究氛围,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近60年内,大量新的鞣剂鞣法被探索,如锌盐、锡盐、稀土、钛盐、锆盐,磷盐等;通过鞣制机理研究,一些19世纪前及更古老的鞣剂被提出新的鞣法探索,如油鞣、铝鞣、铁鞣、醛鞣、植鞣等。研究者的各抒己见、优劣并举,相性比质后更多地给铬鞣以稳定发展的机会[8]。

1959年,德国的查克武特(Chakavotr)根据元素周期表中49种元素进行了鞣革探索,最终以铬的综合鞣性突出为结论,皮革的铬鞣法被笃而论之。从此,铬鞣制革也达到了定于一尊的地位。铬鞣替代或占有了植物及其他鞣剂鞣革的位置,铬鞣剂成为绝大多数皮革产品工业生产中已不可或缺核心。继而,在鞣剂制造及功能改进上也接踵而至。德国Bayer公司在1959年利用喷雾干燥制备了固体硫酸盐制造,1960年的自动提碱铬鞣剂,1970年的高吸收铬鞣剂,高低碱度及高低含铬鞣剂种类层出不穷。

自1909年起,英、意、日等在我国上海开办了第一批制革厂,西方铬鞣技术由此引进我国的制革工业。当时,从制革成本上考虑,制革厂一直采用二浴鞣以及自配一浴铬液的鞣制。20世纪80年代,尽管一些制革厂已开始固体铬鞣剂生产和应用。但我国仍有部分地区,或者在一些皮革产品制造上还沿用二浴鞣法。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因毒性、操作繁琐以及质量问题(六价铬超标、硫霜的事故频频发生),二浴鞣才被彻底消除[9]。

另一方面,自铬鞣剂广泛用于生产开始,为了配合铬鞣产品品质、品种发展,各种合成鞣剂、共聚树脂、填充材料、加脂剂、中和剂不断开发,与铬鞣配套性能不断增强。甚至一些可以作为主鞣剂的物质,如醛、栲胶、替代型合成鞣剂等也成为铬鞣革制造中的辅助鞣剂,协助或补充铬鞣革的品质及功能的提高。以铬鞣为核心, 皮革工业的鞣制体系不断进展:铬鞣+铬复鞣, 铬鞣+铬复鞣+植复鞣,铬鞣+铬复鞣+合成鞣剂复鞣+植复鞣,铬鞣+铬复鞣+乙烯基树脂复鞣+ 合成鞣剂鞣+植复鞣,铬鞣+戊二醛复鞣+铬复鞣+乙烯基树脂复鞣+合成鞣剂鞣+植复鞣,铬鞣+戊二醛复鞣+铬复鞣+乙烯基树脂复鞣+合成鞣剂鞣+植复鞣+氨基树脂复鞣(填充),……。随着世界大战的远去,对和平年代休闲生活的需求,皮革的休闲舒适性、家用性不断增加。前处理加重,导致铬鞣剂使用有增无减。迄今为止, 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万吨铬盐用于制革。

如果1894年起一浴铬鞣法成功发明并用于工业生产开始,铬鞣以及完善的配套工艺与材料渐渐步入了百岁的全盛时期。

4后铬鞣期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铬盐作为一种主鞣剂一直被作为制革工业生产中的主导材料。铬盐鞣革的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其革的耐湿热能力强(Ts>100 ℃),且用途广泛,使用性能稳定,几乎90%以上的皮革生产都采用铬鞣。稳定的铬鞣技术与现代设备配套的生产过程成为当前制革企业发展稳定的基本条件,见图2。但是,在这种鼎盛的制革发展中,一种潜在的危机也逐渐在增加。

4.1对铬鞣的新认识

1970年科学家组织发起第一个世界地球日,人类活动正在破坏地球生态系统;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庄严宣称 《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高耗与环境污染将影响着人类的生存;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污染防止条例》,要在污染源头防止污染;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会公布了世界大部分重要生态系统已处于崩溃状态,全球正经受3倍于地球的承受能力,臭氧层已形成2巨大空洞、气候变暖、灾害增加。1993年中国制定《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为了经济持续发展,宣布实施清洁生产。一个占世界皮革产量接近1/4的国家开始关注铬鞣制革的现状,似乎告知世界性铬鞣技术将进入泰极而否的境况。铬离子价态转变后产生的六价铬具有生物毒性,致畸与癌变,需要人们以及其他有生命的物质远离。 事实上,由于铬元素的物理构造与化学特征,发现铬鞣制革存在着以下致命缺陷:

1)铬鞣吸收平衡低。在相同的鞣革环境中, 由于铬盐的物理化学性能与被鞣制的生皮胶原组织特征之间关系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常的铬鞣条件(达到必要的收缩温度)下,铬盐的平衡吸收约用量的70%,近1/3的铬被排出废弃。

2)中性盐的加入。铬鞣需要食盐浸酸。与铬盐类似,氯离子无法转化却又影响水质。迄今为止,无盐、少盐、非食盐工艺并未得到工业化生产认可。如何解决还是难题。

3)填充能力低。铬鞣后需要大量、多种材料配套完成产品丰满/饱满的感官要求,无意地造成大量的化学品使用,导致排放、废水污染物大量增加。

4) 结合速度慢但结合牢固。铬盐一旦形成结合,稳定与牢固。存放、静置操作不慎将产生难以消除的折痕,使得铬鞣革制造过程以及其产品的存放、运输、使用过程常出现或多或少的瑕疵。

5) 铬鞣革带有蓝色调。色调的问题给白色革或浅色革制造带来困难。尤其对彩色革的鲜艳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涂饰解决美观。

6) 含铬皮革中铬无法完全退鞣。再生资源化困难。几乎无一能够在不产生污染转化的情况下获得铬、胶原的分离纯化再用。资源化过程中二次污染难以避免。

7) 铬是变价金属元素。在空气存在下有氧或受光照的湿态的土壤中,在某些微生物存在下或与游离基、变价金属离子共存时,三价与六价可以出现不同的平衡。尤其在p H≥6的环境里,六价铬极易产生。

8) 铬是极具特色的有色金属。由于地壳内的分布不均,而铬又是机械、冶金、化工、军事、 生活等领域重要的原料。若用制革工业的价值取向对比,铬鞣制革显得不利。

上述8个问题是否能够说明铬鞣的缺陷还有待于公认。事实上,到了20世纪中晚期,随着人们对铬盐制革存在问题的认知提高,制革厂对含铬废液的排放及难以达标处理,含铬废固无法掩埋、焚烧的种种现实已使制革企业进退两难。显然,今天的铬鞣制革与清洁生产是严重相悖的。制革工作者需要重新承担责任,寻找一种能完全取代铬鞣的新型鞣剂鞣法已十分必要。

4.2再兴无铬鞣

习惯了铬鞣生产技术及铬鞣革性能,要直接迅速接受无铬鞣似乎有些过犹不及。为了解决含铬废液及含铬废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铬资源紧张等问题,制革者们开始了探索减少铬用量和含铬排放的途径。“少铬鞣”、“高吸收”均成为一种改良的铬鞣清洁技术。在“白湿皮”、“棕色皮”的少铬鞣技术中,先使用被隐匿的硫酸铝或者有机醛类鞣剂稳定生皮胶原结构、提高生皮/革的收缩温度,经剖层、削匀、修边后再用铬鞣制。由此,铬的用量大大降低,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生物降解或转化为有用蛋白的可能性提高。另外,采用铬鞣高吸收技术与铬的用量减少相结合,既能使成革具有铬鞣特征,也能使废液符合污染排放标准。

改良固然可以缓解铬盐污染,但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少铬鞣”、“高吸收”方法仍需铬作为主鞣剂,最终不能排除含铬皮革的废弃物废水的污染。因此,唯有开发“无铬鞣”技术才能完全解决。近30年来,世界各地皮革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非铬金属鞣、有机鞣剂鞣、结合鞣等研究已枚不胜举,各种无铬清洁技术报道更是层见叠出。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一些产品, 如汽车用革、高尔夫手套、儿童鞋革等对触感要求不高,或者说必须接受无铬鞣外,还没有一种无铬鞣制方法被大宗皮革产品生产广泛采用。 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人们熟悉了铬鞣革的感觉, 甚至难以接受仅有少量偏离铬鞣革的感官的无铬皮革。面对于那些远去的、无法回忆的19世纪前的皮革特征,真不知道先人们是如何评价那时无铬皮革的质量。或许,这就是皮革历史的进步象征。面对一个拥有100年进化的铬鞣,已具备精湛的制作技艺与完善的配套制造体系, 拥有极致的产品感官的环境下,要在客观及主观上进步改变需要解决很多的难题。可以断定, 现代需要的无铬皮革感官及物性远非百年前的重复,也非在铬鞣革的基础上进行非标新立异的变更。仅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进行改造入口:

1)成革性能要接近铬鞣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生产过程、产品使用要符合环保及成本要求;

3)工艺普适性好,操作方便,易于工业化推广。

4.3皮革工业亟盼可持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互相影响的关系。如果人的劳动或生产活动作用影响于自然界,那么自然也对人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响应。造就为人类良好的服务、必须顺应生存的生态环境。悖逆这种关系就会落到“草木无情却悲凉, 自然无声更无情”的境地。

皮革是资源的转化与消耗共存的工业。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生活环境,利用动物皮、 植物、动植物油脂、矿物油、矿物盐、淡水制成生活用皮革制品。在人们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一些不可再生的物质与环境资源。皮革制造历来是落后贫地的工业化发展的入口。可以从手工或作坊式简单的作业,低水平的管理及运营起步,继而获得丰厚的文化与生活回报。因此,皮革工业对人类的生存的功过是非在不同时域和地域会有不同的评价。

迄今,我国的皮革产量世界第一,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欧美的总产量,成为我国轻工进出口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农牧业经济发展、就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随着皮革工业生产扩大,不力的约束,导致不少地区的排放超过了自然承受能力。皮革工业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日渐下降。

篇4:讲述“我身边的文明事”

让文明占据手机“阵地”

“排队乘车事小,文明素质事大;尊老爱幼事小,爱心奉献事大;清洁卫生事小,美化市容事大……”一条条文明短信,正通过许多市民的拇指,经由青岛移动的精品通信网络,发送到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的短信和彩信平台上。

这个平台,是“与文明同行一共创和谐手机文化”——“我身边的文明事”文明短信有奖征集大赛的征集平台,由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联合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报业集团五家单位联合举办。自2007年12月7日活动启动后,已收到参赛短信、彩信总量四万多条。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总经理李秀川表示: “文明其实一直根植在我们内心,它需要一个平台去激发。而本次文明短信大赛的举办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发文明短信,做文明公民的行列中来。通过手机传播社会美德,在手机信息渠道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和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发挥移动平台的优势,积极推动和倡导手机文明短信活动,积极服务青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地方建设,是青岛移动服务文明青岛建设工作的表现,也是承担企业责任的要求。”青岛移动公司总经理张修盛这样评价。

自2007年12月山东移动启动此次公益短信征集活动以来,青岛移动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征集大赛面向所有手机用户,只要是反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文明事的短信、彩信都可以发送到移动平台,进行参与。内容可以是对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节约环保、见义勇为等身边事的一两句话的描述和评价,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文明礼貌用语等。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语言简洁、通俗上口70字以内的短信,也可以通过原创彩信等多种形式。任何一位热心文明青岛的岛城手机用户都可以将自己对社会的文明感悟编辑发送出来,让更多的人来携手共筑文明青岛、共筑文明山东。

对不良短信说“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手机走进千家万户。据资料统计,目前仅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全省手机用户普及率就接近40%。手机文化由于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简单通俗、易于流传等特点,正成为市民文化的重要载体,流传于街头巷尾。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和谐文明的音符是主流,但也搀杂着不良信息滋生、传播等不和谐的音符。建设和谐手机文化,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了对手机信息的监管力度,着力打造绿色、健康手机信息网络。山东移动优化省内垃圾短信处理流程,提高垃圾短信处理效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动监测、自动控制,有效封堵和拦截了不良信息;严格管理SP信息服务商,开辟了10086热线、10086999短信举报平台等多种社会监督途径,对涉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SP信息服务商,关停其业务,情节违法的移交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2007年共受理各渠道对SP投诉近百起,暂停业务120个,对60家SP进行处罚,封堵和拦截垃圾短信50多万例,有效净化了手机信息渠道。

由于手机文化有较强的市民文化色彩,要想对不良信息说“不”,共筑我们青岛文明城市、文明的帆船之都,仅靠山东移动青岛分公司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抵制不良信息,不制作、不转发不良信息。此次山东移动文明短信大赛的举办,最终还是旨在让全社会都参与到文明手机文化的建设中来。

不少参赛者通过短信表达了对活动的支持,以及对抵制不良信息的决心。在企业工作的李先生说自己平时也收到过一些不健康的短信,有时就以开玩笑的方式回发过去了。现在想想觉得不妥,转发多了,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自己不好:另外,手机有这么大的用户量,如果每个人发一条不健康的信息,人传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对社会不好;再说,这也不利于我们建设文明青岛、文明山东。短信虽小,里面却有着道德的大文章。大家都应该敲敲警钟,从我做起,发文明短信,主动抵制不良信息。

文明短倌主说文明事

“手机短信连四方,编发短信须健康。自觉抵制假丑黄,字清句洁显修养”;“拇指传情,礼貌互敬。健康活泼,语言洁净。杜绝骚扰,流言勿行”。本次大赛刚开始,不少热心的参赛者就发来了决心抵制不良短信的参赛作品。

在目前收到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对文明理解和诠释的,也不乏对身边道德模范的赞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条短信说道:“交际之语文明用,尊老爱幼树新风。防火防盗多宣传,社区安全有保障。交通路上遵秩序,公共车上互相让。”还有条写道:“社会生活讲和谐,与人友好多忍让,小区垃圾放定址,创设文明卫生区,单位工作猛巧干,帮助同事快乐多,取得优绩别骄傲,积极进取不懈怠!”

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临近,奥运主题也成为本次参赛短信的热点。如“奥运今儿来祖国,文明礼貌要记得;外国朋友来不少,学好外语要会说:比赛精彩又火热,全靠我们的志愿者:全国人民热情高,和谐奥运我们造!”

山东齐河籍青年军官孟祥斌为救轻生女献出生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众多参赛短信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跳入急流托起一条生命自己却静静地走了,留下的却是人性的闪耀光辉。我们的好军官孟祥斌一路走好。相信千万个孟祥斌正将续写人性的伟大篇章。”

“文明的传播既体现在抵制和破除不良信息,更体现在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手机文化,让群众参与到文明短信传播中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总经理李秀川对此次大赛的举办目的谈到: “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山东移动联合主流媒体推出的齐鲁晚报手机版和新华视界用户总数已经超过300万,广视无限手机电视的登录用户也超过了20万,手机上网用户更是接近1500万,这说明了大众对手机文化的认可。本次大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提升手机文化的影响力!”

社会各界共谱手机文明

在本次文明短信征集大赛中,政府、企业、媒体携手合作,为大赛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部门的参与提升了活动深度和广度。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对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为大赛揭幕,并批示相关部门一定把这次活动办好。青岛市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也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的评价。

媒体和企业协作扩大了活动影响力。借助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报业集团广泛的公信力和青岛市的大众媒体强势舆论引导力,中国移动山东公司青岛分公司拥有广大的客户群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手机信息传播平台,多方优势互补,将对利用手机信息平台传播先进文化,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辐射力、感染力,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篇5:法制报告的听后感

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我们难以往预料到灾难什么时候来临,什么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在我们生活中法律意识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违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加。十五、六岁正是人生最娇嫩的花季年龄,或许就是由于淡薄了法律意识,藐视了法律的威严,从而轻易走上违法之路。

在我们同学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动起受来,假如不能克制,可能就会造成升级,严重时会至伤至残。(心得体会 )到那时才后悔已经晚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则是最美丽的篇章,假如把这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那幽暗而又阴森的且失往自由的屋子里,那一生将会有一道抹不往的阴影,陷进无底深渊,不能自拔。青少年犯罪,不仅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会连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由于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我们,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们的事。所以,加强思想道德的意识必须从我们青少年开始。

发生在某城市的绑架案――违法分子绑架了三个孩子,其中死了两个。当专案组职员解救出那名获生的小孩时,问他为什么能这么镇静的等到公安叔叔来救他时,令人惊喜的是那位小男孩的话:”我相信公安局和爸爸妈妈能把我救出往的,我不怕!”是呀,正是由于那个小男孩的无畏和相信法律才拯救了他的生命。一个七岁的小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是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的人呢!法律是保护我们人生安全的最好武器。相信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是保护生命的重要方法。

一切违反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运,就同一座直接横断河流的堤坝一样,或者被立即冲垮和沉没,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涡所腐蚀,并逐渐地溃灭。一个有前科的人,就算是在微小的偷窃行为也令人感到羞耻。在漫漫人生中,为何不做一个知法、懂法、遵法的公民呢。在我们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个公正的人。

篇6: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

然而在这次家长会上,听了他的演讲,我就知道自己之前的感觉是错的,是大错特错!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每个字都能与我激起共鸣,我那原本平静的心被他搅得波涛起伏。

在刘志老师的说服下,我们全体起立唱国歌,可能是因为他之前几句话的拨动吧,这次的感觉十分的不同,那感觉,像是唤醒了一头沉睡已久的小兽,又像是一片平静汪洋大海被子惊得波涛汹涌;还像是阴暗已久的黑夜射进了一缕刺眼的阳光。起先,我是小声地随唱,接着是大声地唱,最后是全身心投入的唱,有多久没有这种潮澎湃感觉了呢?

刘老师说:“百善孝为先。”他讲了好多关与母爱的真实故事,好多同学都哭了,一些老师也安然泪下。刘老师让我们看看身旁的父母,看看他们为我们操心的痕迹。果然,妈妈原本乌黑的头发多添了几缕银丝,原本白净、细腻的手变得枯黄,粗糙甚至有些变形,妈妈原本美丽的脸,居然已有了那么多皱纹!

时光老人带走了妈妈华美的青春,岁月的挫折磨光了妈妈的锐气,我哭了,哭得厉害,有些喘不过气来。十四岁,自尊心很强的年龄,怎么会在那么多人的操场上哭得那样失态?可我就是哭了,哭得我自己都控制不住。因为,在妈妈那样大的变化下,我实在自持不住,无法再平静地挪开目光,我为什么早没发现这些?

在刘志老师的鼓励下,我和同学们终于齐声喊出了那声:“妈妈,我爱你!”这句我认为再平常不过的话语,这句我认为与亲生父母根本不用说的客套话、肉麻话,竟让妈妈的眼圈“刷”得红了。

那曾经在我眼里无比坚强的妈妈,那曾经为了家庭,再苦再累的活都肯干的妈妈,那曾经累得脚变形都不肯呻吟一声的妈妈,只因为一句话,便哭了,刘老师说得对:“世上最容易满足的是父母。”

接着,刘志老师还让我们一个一个地对我们的班主任说:“老师,我也爱你。”在远处,我望着我们敬爱的班主任,在闪着泪光,一个一个地与同学们拥抱,这位在祖国的花园里呕心沥血地石沉耕耘数十年的好园丁,也哭了。原来无私的还有老师。

篇7:家长会后的听后感

在本年的9月2日,我为女儿参加了本学期开学的家长会。

在会上,首先是校领导讲话,几位校领导无一不是从为了孩子出发,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给出了家长中肯的方法,让家长配合学校,让孩子的小学生涯没有遗憾,尤其是一句‘人无全才,人人有才’,让我们做家长的,能理解到并努力挖掘自己孩子的长处的决心。

之后,班主任郑老师,又把本班孩子的长处与不足,通过她这三年的教育与观察,一一剖析于家长,并总结出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多沟通 + 多交流 + 多督促 = 孩子的进步与成长,以及本学期语文教学中八个单元的侧重点,从方方面面给予了提示。

数学王老师也把她的教学方法向家长做了简单介绍。

作为一个家长,我在本学期,一定会坚持从老师的各项提示中,努力督促孩子按照这些方面从严要求,不断节,不卡壳,争取在学期末,让孩子对她自己也有一个满意的交代。

家长:王凤

篇8:文明在身边

小作者从一则小故事中体会到了一种生活的态度,那就是要脚踏实地。文章层次清晰,详略得当,大量的排比句十分精彩。如果加入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小例子会更好哦!

打开这本《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如同铺展开了一幅红土地的美好画卷。我细细品味着,感动着,畅想着,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家乡美丽的明天——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树儿们绽绿吐青,鸟儿们云间欢唱;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文明新风刷新城乡的面孔,每个赣鄱儿女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憧憬。多么和谐!多么美好!

全书以五十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为我们介绍了一位位平民英雄,揭示了一个个朴实的道理,反映了江西近年来振兴发展的进程。而书中的字字句句更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明已然汇于点滴小事,它距离你我其实仅有近在咫尺的一步之遥。餐桌上,摆手拒绝一次性筷子,你已迈向文明;校园里,随手关紧“哭泣”的水龙头,你已迈向文明;人行横道上,将拄拐的老爷爷搀过马路,你已迈向文明;爱心献血车里,伸出臂膀,为需要的人献上一份鲜红、炽热的爱,你已迈向文明。

指导老师:罗江霞 刘玲秋

作文观察团

一节大提琴课让小作者收获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表述清晰,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较好。如果再多一些表情神态的细致描写会更好哦!

作文观察团

篇9: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

心是生命的主宰;改变生命,从根本上要改变自己这颗心。不管命好不好,只要心灵开始变得美好,都可以让生命变得越来越美好。

心是身之主宰,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心体现在起心动念上。当你想到了儿女、家人、工作,想到与你有矛盾的人,就会有各种起心动念,包括好的念头与不好的念头。

起心动念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起心动念代表着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相当于“道”。起心动念决定了意识、语言、身行,而语言、意识、身行相当于“德”。语言、意识、行为就决定了所做事情的高低、优劣、好坏、大小,所有的“事”汇集起来,就是人生画卷。

因而,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也是每个生命焕然一新的奥妙之所在,就是“心-道-德-事”四部曲。具体而言,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

所以,人生是“富贵直到老”,还是“富贵天天少”,或者是“幸福早晚到”,都是由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通过语言、意识、身行,再变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最后汇集而成一幅人生画卷。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画卷都是自己亲手绘制!

篇10:文明的听后感:身边的文明

音乐让人陶醉,音乐让人感动。从小就喜欢音乐,聆听着每一首自己喜欢的歌。静下心来,细心聆听这段经典的感人音乐,一个民间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在乐曲的演绎下,仿佛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展现眼前,让人为之感叹,为之倾倒„„

在沉醉于美妙的音乐的同时,思绪也渐渐的脱离了现实,进入到故事择取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三个情节中,也是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梁祝的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与音乐紧密相连,在竖琴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绎出了这经典的爱情主题。小提琴的乐音仿佛是祝英台在诉说衷肠,而大提琴的合奏,犹如梁山伯与直对答。再加上管弦等乐器的合奏,使全曲波澜起伏,荡气回扬。

第一段为显示部,开曲就展现了其经典的主题乐曲,让人瞬间就为之吸引,期待倾听后面的乐曲。而在“草桥结拜”中小提琴优扬、柔情的琴音让人感到春风扶面,快乐轻松,与大提琴的浑厚圆润的琴音紧密结合,如似兄弟情投义合。而“十八相送”的经典乐曲小提琴演奏的技巧极其丰福,节奏的快慢强弱,表达含蓄,演绎的抒情旋律,表达出深沉而复杂的感情,长亭惜别,依恋之情清晰印现。加上尾部的管弦奏出哭调主题,第一次呈现了全曲的悲调色彩。展开部的“英台抗婚”中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节奏,陈述了祝英台的悲痛与惊慌,同时乐队用强烈的节奏,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了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其中“楼台会”中小提琴奏出的琴音情意绵绵,诉说衷肠,同时大提琴的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柔和形成对答,把“楼台会”的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旋律更加优美、抒情。当梁山伯悲痛病逝,祝英台在被迎娶途中,在坟前哭灵时,小提琴演绎出的哀痛欲绝的旋律,不禁让人悲由心来,也让悲剧色彩更浓厚。当乐曲突然变成低音的锣声中,祝英台纵身投坟,此时音乐在锣、鼓、管、弦齐鸣让乐曲进入高潮„„

篇11:演绎身边故事,培育文明风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小品 实践性

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思想与行为脱节的矛盾,学生在道德情境中的表现(口头上的君子)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行动上的小人)迥异,实效性不强。为走出困境,构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平台,缩短思想与行为的距离,培养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倡导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从而让道德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行为之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院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于2011年开展了借力道德小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1 实践目标

丰富校园业余生活,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贯彻落实大学生“修身工程”的具体要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理性与感性思维,张扬当代大学生个性,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崇尚文明的道德风尚。

2 实践主题、要求及规则

(1)小品主题:演绎身边故事,培育文明风尚。(2)小品内容:积极向上,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思想实际。(3)小品风格:可以抒情,幽默诙谐等。台词不准出现淫乱肮脏词语。(4)小品表演控制时间:10 分钟以内。(5)小品形式:新颖,以小见大,言近旨远。(6)决赛除现场道具外,其余道具自备。

3 实践过程

首先,由学生自建团队,自编剧本,思政课任课教师进行剧本推优;然后,由思政课任课教师利用课堂时间选出入围决赛的名单。最后,在学期末进行全院新生“道德小品”决赛,对全院新生进行教育。

4 实践成效与反思

本次决赛共有商务管理等七个专业派代表参战。各代表队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选手们以精彩的表演、出众的才能赢得在场每一位观众热烈的掌声。演员们各显身手,充分进行“角色反串”,运用新潮诙谐的语言逗得观众哄堂大笑,真情投入地演绎出感人肺腑的一幕幕。最后获奖小品有:一等奖:良心;二等奖:亲情,不能等待、爱我校园;三等奖:候车室的故事、诊病、文明风波。

综观本次获奖的小品:形式新颖多样,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小品蕴涵大道理,都突出了当代大学生对高尚道德的深层认识与追求,对其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4.1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道德主体意识

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解放,给予充分自由的选择权力与遨游空间,他们才能自行获取道德基础知识,增强道德主体意识。而让学生进行道德小品展演则是一种很好的解放学生的方式。在学生接到任务后,学生通过自建团队,从资料收集、小品策划、题材拟定,到剧本编写、角色心理分析与把握,再到小品彩排、演绎,甚至活动进度的掌握都是由自己完成的。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手、脑并用,眼观四方,“身入”其间,体验真实世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学生都能自觉地、主动地、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每个学生主体学习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另外,道德小品本身的社会价值性也可以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学生挑战自我、挑战现实,从而增强道德主体意识。

4.2 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形成基本道德规范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之一。为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生必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在此过程中学棰就可逐渐习得和形成基本道德规范,如集体意识、合作精神、民主观念和尊重理念等。小品表演要求自编、自导、自演,一般4~5 人。学生由于个人能力十分有限,必须与其他同学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进行展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团结、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同时,学生之间的协调与分工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认同之基上的,通过发挥各自所长共同解决问题。比如,在角色分配的时候,要在角色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同学们的能力、专长和性格来确定,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尽量避免劣势,从而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在排练的时候,学生要守时,相互配合,群策群力。包括舞台场景的设计、音乐的选用,都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意识逐渐形成和强化,学生懂得了个人要服从集体,做任何事都离不开通力合作。

4.3 让学生在情境实践中增强道德体验

德育问题主要是“实效性”问题。我们认为,德育的实效主要在于增强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体验。学生的体验从何而来?主要来自他们自身的亲身经历与实践活动。可以说,在学生接到小品展表演任务那一刻起,就自觉地置身于情境实践之中,分工的协调、丰富的交流、复杂的情绪和真实的情感等等始终伴随学生左右,并且这种情境由于自主性、合作性给学生带来体验的深刻性无庸讳言。

4.4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教育者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共振”的时候,教育才是有效的。因而,创设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应是教育者首要关注的问题。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提升与否,全在于此。道德小品表演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是一种源于学生,演自于学生,受益于学生的很好的自我教育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挖掘故事中的道德因素及自编自演,引发了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中道德现象的思考、判断和对高尚道德风尚的自发认同。

4.5 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培养创新精神

篇12:公共文明引导员就在您身边(下)

在匆忙的生活脚步里,在不知不觉中,有这样一支队伍渐渐融入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里。他们穿着黄色制服,无冬历夏、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早晚高峰时段的公交、地铁站台,引导着乘客上下车,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影响着周围的人们。赛场上、火车站广场周边、公园内外、校园门口……都闪动着他们的身影。

日月穿梭,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北京悄然发生着变化:坐车要排队、看比赛不骂人、接送孩子要有序行车……是这些被我们称为“北京大妈、大爷”的人们,用自己平凡而扎实的工作带给了人们文明的意识。

他们就是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

文明引导员队伍缺不了北京人

说到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就不能不提我们北京人。北京人豪爽、仗义、热心,好管事。文明引导员的岗位没有北京人参与,就没有今天的成绩。

孙平主任对此颇有感慨:“为什么我之前说引导员队伍第一次进地铁、进西客站、进抗战馆、进陵园墓地,一去就灵?他们一去,多难的事都能很快解决。为什么?这就要说到咱们北京人。北京人爱张罗事、爱管事,又仗义、爱打抱不平,可以说是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你让他去做别的工作,比如当个环卫工人,他不一定愿意去,但是当引导员,在站台上小旗一挥指挥大家排队上车,他就愿意做。 北京人有这个责任心,有这个荣耀心,愿意管事,很多北京人愿意参与到其中来。

“北京人热心,愿意帮助别人。过去大院里的街坊邻居就不用说了,见了都跟亲人似的。乘客和我们的引导员之间时间一长就特别亲热。站台上同一时间等车的多数都是老乘客,每天在这里坐车上学、上班,晚上还回这边来。天长日久,有很多人就跟我们引导员是熟面孔了,慢慢就认识了。引导员在站台上的所作所为,他们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怎么说北京人热心呢?我们这些引导员除了引导人们排队上车以外,同时还给予乘客极大的帮助。”

在站台上,常常会遇到小学生交通卡找不到了,没有卡的人没零钱上不了车,怎么办?引导员帮忙换钱,甚至很多引导员会说:“1元钱算了,给你吧。”有的引导员还会帮有急事的乘客打车。还有年轻人不吃早点,挤车以后引发低血糖。引导员背一个小书包,里面经常放着糖块,还带着水,遇到这种事一定会把乘客扶到一边吃块糖、喝点水。如果遇到重病号,会用自己的手机打急救电话,叫急救车或者联系你的家人。更不要说社会上讨论的老年人跌倒要不要管这种事了,引导员遇到了一定会管。

北新桥街道安定门车站的几位引导员特别好。附近住着姓丁的老教师夫妇,他们家的儿女全在国外,不在身边,每天买菜都要通过一个过街天桥到站台等车,慢慢引导员和他们熟了。看到他们来了,引导员们每次都帮忙扶着丁老师过天桥,回来时还送他们回家,有空还到老人家里帮忙打扫卫生。老人非常感动,给文明办写来表扬信。

北京人热心肠,对孕妇、残障人士特别关怀。石景山的一位引导员帮助孕妇出了名。孕妇来了她就将她们带到人少一些的上车门口等候,口口相传,很多孕妇一上站台就找她。引导员都是流动的,到后来她在哪个站台上岗,孕妇们就专门去她那里上车。甚至生完孩子后还找她,关系非常好。

残障人士坐地铁非常危险,一般有人陪同,但也有时候是单独自己一个人出行。引导员非常讲究方式方法,说话该怎么说,搀扶的时候应该扶哪里,非常专业。让残障人士排到前面,去和其他乘客解释,让大家理解。在他们的带动下,有的站台,老乘客看到这些每天都来的残障人士,会自动让开,让他们先行。还经常会遇到一些盲人乘客,他们下车以后走着走着就不辨方向了,有的都快掉到站台下了,都是引导员及时扶住,帮助他们。还有帮助带小孩的人。这些事迹特别多。

在公共场所经常发生的丢失物品的事情很多。要是丢在了引导员在的这个站台,他们会想尽办法找到失主。或者根据失物中的火车票、各种证件、信用卡、银行卡等卡证信息进行寻找。去年早些时候,有位引导员在工作时捡到了一个包,里面有火车票,此外还发现里面有一张商场的纸条,看上去是一个公司的采购清单。于是引导员就给那个商场的人打电话询问。商场的人不耐烦,以为是诈骗的,说你别骗人了。引导员赶紧说:“您千万别挂电话,我是文明引导员。在工作的时候捡到一个包……”商场的人听了很感动,帮忙找了很久找到并联系上这个失主,然后回电话说:“你们真是北京的榜样。向你们学习。”失主是个东北人,丢了火车票急得够呛,拿回包以后特别感动。

有位引导员在上岗期间看到一个骑车人的手机掉了,喊了半天也没喊应。那天下大雪,到了结束岗位时间引导员也没走,从手机里找到信息联系上了这人,在大雪天里站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这个失主回来拿手机,那人特别感动。

引导员帮忙找人也是常发生的事情。孩子、老人、两口子走散了的事时有发生。有一次在西客站,有个外地小伙子春节回家后带着老婆孩子来北京,到西客站马路北边,他上车了,媳妇和孩子却没上车,也没电话,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天天气特别冷,引导员给孩子找了件衣服穿上。询问了多位联系人,用自己的手机打了无数个电话,总算把这个小伙子找到了。小伙子正着急呢,坐车都到了六里桥,正不知道怎么办呢。引导员让他马上下车,在车站等着别动,帮忙出钱给那母子打了出租车,又跟司机嘱咐一定要将人送到。

有一次北大地的几个引导员正上着班,就见一个3岁的孩子自己跑到站台来了。马上到点下岗了,于是几个引导员分头寻找,看有没有找孩子的。原来这孩子的爷爷带孩子去公园玩,遇到老朋友就把孩子给忘记了,孩子看没人理,就走了好远,走到公交站台来了。找到孩子以后,爷爷奶奶直接就给引导员跪了下来,感激引导员为他们找到了孩子。

nlc202309081255

孙主任说:“对于引导员来说,这样的事常常发生,做某一件好事可能只占百分之一、几十分之一,但对于每个身在其中的当事人来说,这些事是他们一家百分之百的大事,会让他们觉得特别感动、特别温暖。北京人就是这样。这么多年来,我们就是朝这个方向去培养、鼓励引导员的。我们跟他们讲,你们是引导员,是北京人,一定要为北京争光,你们的一言一行不是代表你自己。这些引导员都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众,年岁大,收入低,文化程度也低,很多人因为文化大革命没怎么上过学。他们生活也确实困难。参加了这个队伍,每个人的补贴虽不多,但有些人当初也很需要,为了这些钱进入了引导员的队伍。然而自从做了引导员以后慢慢深入了其中,他们改变了观念,从为社会服务中体会到被需要,感受到了个人的价值,所以越来越愿意做这件事。我们也经常引导他们认识做这些事的意义。我们还经常开展多种团队活动,这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北京人比较有组织观念。他们当年下岗了,非常失落。四五十岁还年轻还能干活,生活来源却没有了,家里也没什么事,很多人接受不了,也没人管他们。我们成立了这样一个队伍,使他们不仅有了些补贴,同时我们都是安排他们在自己家门口附近上岗,离家比较近,便于参加。这些引导员参加了队伍,又在服务中找到了自信,特别是有了归属感,更热爱引导员这份工作了。”

引导员的作用——细说八大员

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员在岗位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谈起这个,孙平主任为我们总结了八个方面——

第一,精神文明宣传员。引导员是进行精神文明宣传引导的人,不是城管员,不是交通协管员,而是独立的,是不一样的。引导员队伍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支队伍。它主要的工作是配合市里面开展一些大型宣传活动。比如宣传横幅,都是引导员去挂。他们每天上岗的时候把横幅挂起来,下岗的时候收回去,是很规范的。这样做是将宣传的信息融入到了环境中,让市民产生印象,是很好的宣传方式。

第二,文明礼仪示范员。2010年以后协调办开始给每个引导员配备统一服装。从头到脚,冬天有冬装,夏天有夏装,从羽绒服到里面的短袖衬衫,还有防晒服。配好了全套的服装,要求每个人上岗时穿上,树立整齐的形象——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们将服务规范做了教学片,对上岗时的着装、礼仪、姿态都有要求。除了个人形象,还对语言表达进行了规范:要说您、请等文明用语,绝不跟乘客吵架,乘客不理解你,挨了打也不能还手。跟所有的乘客说话都要用亲切的语气,耐心地劝导,而不是强制。就像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总结的那样——进行柔性指导。要容易让人接受,用个人的文明形象进行宣传。这是我们的特色。

第三,排队乘车引导员。

第四,站台环境维护员。引导员要每天清除站台上的小广告。有时候小广告贴得特别高,引导员需要踩着自行车清理,甚至让家里人一块儿帮忙清理。引导员每天上岗时还要将护栏擦干净,地面扫干净,告诫人们不能乱扔烟头,帮忙宣传控烟条例。

第五,交通文明协管员。交通安全很重要。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公交车来了走后边,避让车辆,突发交通事故时保护乘客的安全。引导员到路口,配合交管局的交通协管员队伍进行引导。

第六,治安防范信息员。引导员都进行过安全防范的培训。在遇到紧急事件发生时,如何发现隐患,怎么处置,怎么报告,何时报警,如何配合公安人员进行疏散群众,怎么出现场,发现异物马上疏散,留出多大面积,然后报告等等。有些小偷在站台遛来遛去的,引导员发现以后,用各种巧妙的方式对乘客进行提示。甚至也有引导员去追小偷,帮助乘客追回被小偷偷走的东西。很多站台自从有了引导员后,治安状况好了很多。

有一回在站台上,一个小偷抢了一位女同志的包就跑了,女同志一边追一边喊:“他偷了我的包!”我们的引导员就拼命地去追。追了好远好远,小偷跑不动了,就说:“老头你真行,你干吗啊,这么追。”引导员说:“你给我放下那个包。”最后包要回来了。等他回来,那女乘客却已经走了。第二天,引导员拿着包到在这个乘客每天必经的线路上等候,把包还给了这位乘客。乘客非常感动,说:“我没想到您真的去追了,您也不害怕?”引导员说:“我不能让你在我这个站台上丢东西。”话说得特别朴实。引导员帮助乘客,但是不可以去执法。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保障乘客的安全。其实他们只要通报信息就可以了。每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我们都会经过核实,配合公安部门给他们进行奖励。公安局的领导到现场,到站台上去现场发奖金。

第七,群众困难排解员。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帮助残障人士、帮助老人、帮助小孩、帮助孕妇、捡东西、找人等等,都是在帮助乘客。他们在社会上树立了自己的口碑,很多外地人回到家乡,都会宣传北京的文明引导员,讲他们的事迹。很多外地人对他们的亲戚朋友说:“到了北京,有困难找站台上穿黄衣服的。”咨询指路是引导员平时做得最多的工作。孙主任介绍说:“北京站东边有一个站台,那儿有一个引导员,那条线路的乘客不是特别多,但是每天从火车站出来打听道的人特别多。一出来就会到她这个站台,很多人都会向她咨询问路。她为此做了很多准备,把周围的道路、交通线路、状况都了解得特别清楚。有一次我特别去站台观察她,后来与她交谈。她说:‘乘客无论朝哪边走,无论哪路车我全清楚。人多的时候,常常围成了一堆。我就跟他们说,排队,一个一个来,你们问的问题我全知道。您别着急,我都能告诉您。’话语中透着一股得意劲儿,带着那种‘随便你问,都难不住我’的自豪感,她以此为骄傲。我们并没有要求他们必须做到问什么都知道,我们的要求主要是维护秩序,但如果遇到需要帮忙的人要尽量帮,问题别撂在那里没人管。无形之中,他们的行为就体现了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热心帮助他人,让外地人对北京人留一个好口碑。”

第八,公共文明观察员。我们针对的是市民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引导大家由不文明到文明。培养这个意识,养成这个习惯。这件事情很不容易。同时,我们还有一支专家队伍。多年来,人民大学社会学的专家帮助我们文明办,分析研究北京市民的公共文明行为指数。最早是人民大学老师的课题组,他在测试我们北京人的行为指数的时候,有一系列的测试问卷。同时,这个测试还包括实地观察。他们会在站台上看,这个站台车来了有多少人排队,车上有多少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让座。他们观察后留下记录。这事是从2005年开始做的,后来我们每年安排100多名引导员参与公共文明指数的调查工作,帮助课题组进行实地观察,作记录。2005年北京人的文明指数是65%点多,第2年就70%多,到了2008年的时候80%多,2008年以后也不再升高了,一直是持平。很多人都说2008年以后北京在城市环境等方面都有退步。比如小广告都回来了,环境变差等等,但是排队上车这件事上成绩却一直不断提升。

nlc202309081255

倡导文明 使命神圣

为鼓励文明引导员的积极性,我们在队伍中开展评选星级引导员的活动,这项活动也是以八大员为基础的。这两年我们开始评选文明有礼的好乘客,这个评选也是检验我们十几年来的工作成果。你要真的在站台上做功夫做到家了,即便老人走了新人来了,前赴后继的,却能始终保持这么一个传统,一个精神,那么这个站台会带出一批好市民。评选好乘客就三个条件,非常简单,很好操作——能排队上车、能爱护站台的环境、乘客和乘客之间能互相帮助。

去年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就有十几万好乘客被提名。评上的在站台上贴上好乘客的照片。我们有2000个站台,每个站台一个季度推一个榜,全年12个月,推12个人。

我经常对这个队伍里的每一个人说,你一个人不是代表你自己,我们这个队伍是代表首都,代表一个国家。作为奖励机制,我们以八大员为基础,再加上一些随机的活动,一共评选出9个星。星级的胸牌,跟胸章差不多。哪一个方面做得好,就得一个星;多方面做得好,得的星就多。每个人最高可以得到9个星,目前得星最高的队员有6个星。星牌在公共场合都要佩戴,这在引导员相互之间就是一个激励。

我们每年都要设计新的活动。10周年的时候我们在工人体育馆举办了名为“感动”的一台晚会,全场有6000多人参会,座无虚席,一水儿的黄服装,特别震撼。特别邀请任卫新作词、胡尧作曲,创作了团队歌曲“公共文明引导员之歌”。引导员们非常爱唱,后来的每个活动都唱。我们通过向全体引导员征集,推出了团队誓言。这就是团队的一种精神。誓言的头一句是文明引导,甘于奉献。首先体现的是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第二句是公共责任,勇于承担。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公民社会,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包括要建设一个公民社会,提倡公民的责任感。例如,公共环境要靠大家维护,大家出力。第三句是团队荣誉,胜于一切。我们是靠团队凝聚的一股力量,没有团队就成了散沙一盘。这个岗位是分散的岗位,三两个人一个岗位,各自为战。因此就要靠团队精神、团队荣誉来增强凝聚力,要开展更多更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最后一句是神圣使命,重于泰山。强调的是使命感与责任感。

这个誓言其实就是引导员队伍的总纲领。这么多年来,我们通过这种措施,以及各种组织方式、激励方式和各种活动,吸引引导员,鼓励引导员。

孙平主任说:“从‘八大员’这个定位来说,你就知道了作为北京市的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它都起到了哪些方面的作用。用专家的分析来说,当初建立文明引导员队伍,是北京市加强道德实践的一项措施,有利于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识,培养市民的好习惯。这种方式比生硬的教育、讲课、规范,硬性的批评、处罚要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转化人。公共文明行为的特点一是门槛不高,想想我们说的这些事,排队,排也是等,不排也是等,无非就是站在队里面,难吗?一点都不难。谁都可以做到,就看做不做。第二,不强求。我们的引导员是引导大家排队,有的人就是不排,我们也不强求。引导员会用实际行动慢慢感化他们,进而接受文明的行为。排队其实是群众的需要。我们做过测试,排队和拥挤到底哪个更快?还是排队更快。作为一个公民社会,讲公平公正,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先来后到。如果大家都不排队,站成一个横排,分不出谁先来谁后到。那就可以抢,这就是一种投机心理。但如果我们站成竖排,排上队,我们就能看出谁先谁后,这是公平合理的。专家讲,公交站台也是一个公共资源,你来得晚就只能享受你应该占的那个资源,你不能享受站在第一位的资源。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为什么很多事情没有规矩呢?就是不懂得公平。长期做下来,大家就慢慢接受了这个理念。引导员做的就是这个,是柔性引导,不强制。

“我们的队伍有9000多人,在站台上那么多的引导员,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一个事业就做成了。这支队伍也同时带起了一个新岗位,带出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到哪儿,就能把事做成。为什么?因为,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培养出了一套引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该有哪种形象,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劝说引导,自己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该怎么说怎么做。对老人、小孩应该怎么对待。对外地人应该怎么说,对残障人士应该怎么说,这些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即便到了一个新岗位,比如咨询指路,好多引导员都会自己先去买附近的公交线路图,会想方设法去背,特别上心、认真。在这种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曾经得到帮助的这些人自然而然地就会配合引导员。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引导员改善了市民的行为,改善了社会的风气,同时提升了自己,带出了一大批好乘客。

“这个队伍现在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说明这条路是对的,也是成功的。以后的发展方向也不是那么容易,一方面现在的形势跟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不一样,那会儿急需治理,现在稳定下来了,形势不同,未来发展也未可知。另一方面,队伍人员也需要更新,很多引导员岁数大了,队伍需要更年轻的人,年轻人的观念是否还跟现在这些人一样呢?以前我们都是招收北京人做引导员,现在我们也不排除外地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当然,我们还是以北京人为主,处处体现北京人的包容、热情、有集体观念的情怀与风格。”孙主任如是说。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初中生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