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简史读后感

2024-05-15

中国文明简史读后感(通用9篇)

篇1:中国文明简史读后感

中国简史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按照我平常的习惯,这本书我也只是敬而远之,“哲学”一词太深奥,不是我这种凡人可以读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间我发现书中的哲学并没有阐述我所想的类似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我们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关于如何经营幸福人生的话题。《中国哲学简史》以一种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略读便可让我醍醐灌顶。

我很喜欢的郦波教授在《给大学新生的十条寄语》上的一句话:有用没用,学点哲学!我知道哲学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洗涤自己的内心,但直到我接触了《中国哲学简史》我才发现,哲学有时候就像是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冯友兰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提到:“着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着尤为重要。”全书中冯友兰大师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的哲学主张,并由古至今写到了几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学以及西方哲学。

冯友兰在书中对春秋战国的各大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大部分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讲述儒家思想时,讲述了孔子的仁义、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但同时,冯友兰也讲述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其所认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务――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治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孝应该是老辈们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冯友兰先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用简单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如何行孝。

而在冯友兰这长篇巨着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讲述庄子思想时提出的相对幸福的观点。以前我对于庄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诞,做事潇洒无章的隐士,但通过冯友兰先生对庄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识到庄子并不是我曾接触到,认识到的的那个潇()洒自在,夸张无奇的人。冯友兰对于庄子的《逍遥游》一篇提出了如何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他在书中说:“万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就像《庄子?骈拇》中说:“凫兢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中国哲学简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美国种族简史读后感中国文学简史读后感霍金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2:中国文明简史读后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吕思勉著)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不是颇有研究的史学家,更不是文笔辛辣的评论家,相对于《中国简史》这本宏大的书,我显得太多于稚嫩,读不出它的缺失与不足,仅仅是读出了个皮毛,更加领会了—“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经典。读《中国简史》我收获颇多。

原始时期人猿一步步进化发展,由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其间的神奇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秘密。由元谋人到智人,他们的生理结构在发生变化,心理与行为上亦是如此。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采集果实,打渔狩猎,群居洞穴,一切都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再后来,生产资料渐渐丰富,他们也有了美的意识,粗糙的泥陶制品上开始有了最简朴的印记。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令我眼界大开,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令我不禁啧啧称奇,这是具有真实触感的人类进步。还有那些在我们记忆中根深蒂固的传说,蚩尤貔貅,仓颉造文字,伶伦作乐器,嫘祖养蚕纺织,大挠作天干地支,大禹治水,尧禅让……这些神秘的传说为一切都带上了迷幻色彩,使历史不至于枯燥无味。看着这些传说,我觉得无比自豪,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启建立了夏朝,“天下为公”的原始氏族社会瓦解了,子承父位的天下私有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自此,宿命般的朝代更替开始了。吕思勉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各个朝代的兴衰。名说典故,文化发展,历史名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商汤灭夏桀,武王伐纣,春秋战国,秦的一统天下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民风随和的魏晋南北朝,雍容华贵的隋唐……,政治斗争,时代更迭,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旌旗摇摆,士兵坚毅的脸庞,王者睥睨天下的气魄,自然还

有成王败寇的残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推移,更是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那斑驳的青铜器,端庄厚重,纹饰华美,反映的不仅仅是青铜文化特有的华贵稳重,那背后的高超技术更是值得我们后人赞叹不已。百家争鸣体现的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天下的统一更是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统一。统一简化文字的出现为交流和记载开拓了更广大的空间。佛教的盛行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的信仰,石窟艺术的流传为我们提供膜拜的可能,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那是令我们赞叹不已的美丽。唐诗宋词楚国离骚,明清小说元散曲,怎能忘记了景德镇的青白瓷?这些都是艺术的结晶,文化的瑰宝!还有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明灭灭的脸。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勾践卧薪尝胆,名医扁鹊,项羽大摆鸿门宴,昭君出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房谋杜谏,武则天称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成吉思汗铁木真,朱棣靖难之变,郑和七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智擒鳌拜……这些我们数不清的名字,道不明的典故,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存在,每每想起总是能勾起我们或敬佩景仰或不屑鄙夷或厌恶唾弃的情感。

最后的是野史和秘史。这是最有趣的部分却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分。野史里大多数讲述了皇家的趣闻或骇事,道出在正史中很难看到的秘密,有趣之余又令我长了见识,各种有违常理甚至于有违伦理的事情在皇宫内闱里似乎成了见怪不怪,这些不登得大雅之堂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我对历史的认识,使历史在我的眼中变得更为立体可感,不再那么严肃遥远,而是显得真实和俗世烟火。而秘史中那一连串的问号令我惊叹不已,甚至于颠覆了我的传统认知!商纣王真的是暴君吗?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吗?《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吗?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

吗?……种种关于在我们心中早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探讨,体现了历史研究的严谨。种种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思考与论断更是体现了历史研究的灵活性!原来拓展思维不仅仅是数学的专利!而这些超越了我记忆中传统认知的探讨无形中向我传达一个信息:敢于质疑,忠于现实,还原真实!

篇3:《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杂志社简史

遵循办刊宗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普及预防医学卫生知识,通过刊登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各学科的临床经验,最新专题报道及管理经验,提高医疗的专业水平,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为普及防病、治病开辟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一个知识窗口。

主要栏目:论著,综述,专题报道,病例报道,经验交流,临床医学,临床护理,监督与管理。

本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领导下,在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单位领导下,已走过了31年历程,这期间办刊人员经历了新老交替的过程,刊物内容经过了调整与更新记录报道我国预防医学,不断发展以及学术进步的情况,使卫生战线上的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31年来,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仍一直保持斗志昂扬的精神,一路探索未敢懈怠。使预防医学知识在全国城乡居民中得到了普及。本刊曾荣获中国预防医学会颁发的“进步奖”、“社会效益奖”、“优秀编辑奖”等已被国内多种数据库收录。因此在2016年1月本刊改为月刊。我们为实现中国梦将继续前进,扬帆启航。

篇4:从《人类简史》看文明的代价

一.文明与文化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检视文明的价值,是本书作者一个重要的特点。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在日常语用中易于混替,而又切实存在严格常理区分的概念。从语用感情色彩来看,两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既可以是对某种个人、族群或整个人类行为和存在样态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上述对象某种行为和存在样态的价值评判。前者感情中立,后者感情褒倾。从尝试定义的数量来看,关于文化定义的量级则远非文明所及。这至少说明了文化界定的复杂性,而对文明的界定则较易达成共识。用文化和文明来考察个人、族群或整个人类的行为和存在样态,它们既是两种视角,也可以是两种方法。因为是描述同一对象既相关联又存在区别的两个维面,所以,两者又可以互视。也许互视,更容易看清楚两者的差异。笔者以为,本书的构成即有一个作者用文化视角考察文明的问题。所以,这里有必要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作简要的梳理。

在中国大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印)中,“文明”被解释为“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产生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与认知,且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精神财富或发明创造”;而“文化”一词的释义似乎比“文明”词义更广泛,概念更模糊一些,其所指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此一词在考古学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地点分布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比较此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其殊也微。如果将后者解释中的“此一词在考古学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地点分布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置诸前者之尾,也看不出有什么语读上的不顺畅和语意上的不关联。由此可见,同一词典中对这两个词的阐释策略不过异语同释而已,基本上属于互考。即将两者作为同义词处理。而就其所阐释内容呈现的语境而言,也确实可以替用。这说明文化和文明在特殊的语境下是可以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明被解释为civilization,a state of human society that is very developed and organized;文化被解释作culture,the customs and beliefs, arts, way of lif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a particular country or group。英文词典解释的区别较前述中文词典大。文明强调先进性和有意识的组织性建构;文化则强调地区和人群存在的样态,特别是生活方式、习俗、信仰、艺术等要素。

综合上面的词诠,“文明”本身具有进步的隐含意义在其中,某一时期的文明状态一定是在某些方面优于前一时期的。比如通常所谓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实际上是从生产力技术构成的角度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概括。既是学理上的中性描述,也存在比较意义上后优于前的意味。“文化”则无优劣褒贬之分,只是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群,因自然和历史而形成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样态。如果说上述申论尚局限于一般语词意义的解释,为进一步明确两个概念,兹引海内外比较有代表性学者的阐述。

陈炎(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副校长)说:“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就是指能力较强、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相反,所谓“弱势文化”则是指能力较弱、效率较低,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少的文化系统。”(中华文明网,2012年12月24日)因此,文化不仅并存,也可以相互影响和交融。“凡是具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无论东方西方,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文化既可以体现共时性,也是一种历时性的存在。一种文化作为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惯性,也可以说是生命力。不同形态的文化包含不同的文明要素,也可以包含相同的文明要素。文明要素在一种文化中的占比多少,决定了文化的形态和面貌。文化本身不存在优劣,之所以存在着崇尚某种文化,谄媚于某种文化的现象,完全是因为不同文化对不同文明的推动力不同,使得文明呈现的前后,优劣之分反射到了文化层面。

在ResearchGate论坛上,就文明与文化的关联与区别,印度国家信息中心(National Informatics Centre)的Mukund Hambarde说:“Culture is the set of values that shapes the behavior of the society at different levels while civilization is apparent in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in form of man-made environment. Culture is the mind of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 is the body.”(“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心灵,而文明是就像肉体。”)印度海德拉巴中央大学教授Rekha Pande?认为:“The two words are different.”这仿佛有点中国传统哲学道器之论的意味。文化是类似道一样形而上的东西,文明是类似承载道一样的器,属于形而下的东西。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Fernand Braudel认为:“culture could be seen as ‘semi-civilization”。(“文化可以被视为‘半文明”。)这似乎给人玄之又玄的感觉。德国学者伊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明辨“文化”与“文明”。以为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对于斯论,中国学者葛兆光深以为然,在其煌煌三卷的《中国思想史》中所论“文化”与“文明”之殊别,基本上可以视为是对伊氏之论的进一步发挥。并且由此而在其诸多的有关文化与文明之论述中得出历史是文化看点,未来是文明看点的观点。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界线更为混淆的概念。两者又确实是相关联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完全可以以其中的某一个形成检视另一个的视角。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即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人是如何一步步从智人发展至今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检视人类社会在长时段上“文明”发展的状况。在作者看来,从智人在所有物种中处在完全弱势的地位,到如今拥有能够随心所欲的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从某些角度来说并非益事,甚至可以说是有害无益。在文明以强大的力量横扫世界上很多区域文化,以彰显全球化必然趋势的今天,尤氏的文化文明论,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文化已经或将更进一步饱受摧残的焦虑。这可能也是其着获得广泛同情,拥有众多读者的一个原因。

二.进步与代价

从衣不蔽体到丰衣足食;从以物易物到固定货币流通;从世袭王权到民主政治;从满足于温饱到追求精神生活……站在人的角度上,似乎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无论是经济或是政治,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类都一步步走向强大。不仅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生活,而且掌控自然界诸多生物的发展与变化。然而,这些所谓的进步,却也让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自身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身体状况恶化,自然生态圈更是轻则受创,重则毁灭。作者对这些方面冷静的描述,无疑让读者心生忧虑。因为凭借常识,文明在带给人类福祉的同时,确实也带来了令人困扰的负能量。常识是在某一阶段最科学认识的普及,所以,虽然朴素,却无可辩驳。这正是它对读者产生影响的魔力之一。

你可以以辩证誉之,也可以以诡辩斥之,难道不可以以雄辩视?比方尤氏说:从早期人类逐渐放弃追逐猎物到处移动,逐步转为定居发展农业,看似不用再为温饱发愁,无需追逐猎物定无居所,然而,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每天高强度的劳作引发了一系列的疾病,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疝气等等;更因为无法预知的天气因素,耕作者时时担心着降水,日照这些被认为无法改变的客观限制;不再满足于解决近几日,近段时间的温饱问题,贪心地认为只要不断劳作就可以解决下一年,下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温饱问题,期待着有朝一日攒足了麦子不用劳作……生活并未因此更好,出生率的急剧上升,医疗水平却无法跟上,导致了死亡率一路飙升,甚至温饱状况比起之前狩猎时代更加糟糕。

他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p80)新的农业活动使得人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耕作上,并且只能被迫永久地定居在麦田旁。其实,这一切并不难想象:当人开始习惯于依赖某种事物之后就一定会为其所牵制,从农业的发展,到工业产品的使用,再到如今信息化社会网络的普及,无一不证实着这个事实。

世间难道还有胜过事实的雄辩吗?所以,好的辩手诘难对手的铩手锏就是在对方雄辩滔滔阐述已方观点或结论的时候,不断地给他或她提供与其观点或结论相反的事例,即可以挫其锐气,止其胜算之势,使其不得不就你提出的事实之范。

比如,过度劳作带来了更多的疾病;对收成的担心使得农民时时因担心天气问题而心神不宁;电子产品的应用让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眼疾病例急剧增多;工业所需的自然资源开采过度,环境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诸多岛国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困局……人类文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因人类自身不适当地行为和选择不断产生着负面影响,物种灭绝,全球暖化,积劳成疾。即使工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是这种以毁灭和消亡为代价的进步,又如何担得上进步?

什么样的辩题是最好的辩题?给正反双方同样可能性辩议空间的辩题。在这个意义上讲,文明及其代价,真是一个好辩题。纵观全书,可以说作者正是在辩论的另一方缺席的情况下,作为反方的陈述。

三.人与人类的迷思

自从人类思想逐渐成型以来,似乎就偏爱于将自己的种群与万物剥离开来,无时无刻不想要证明“人”的存在是自然界的唯一特例。“人”是与众不同的,优于自然界其余所有的物种。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后天的进化,甚至从源头开始就注定了人是不同的:基督教信徒坚信:“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这无疑是希望说明追根溯源到人类出现的最初,上帝造人的意图便不同与创造其他生物。人类要创造一个上帝的目的,原来大有深意。《简史》在比较智人和其他人种的进化速度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类较其他同类更具优势的地方,不仅是智人具有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智人具有讲故事的天赋。他们善于想象,编造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要知道这并非如以往的历史书所言只是原始人为了消除寂寞,彼此取乐而必有的项目。作为中国人可能更懂得本书作者对智人崛起的推测。比如“大楚”本已不再,陈胜让吴广在夜里装神弄鬼呼叫“大楚兴,陈胜王”、让人在鱼腹里塞纸条。于是新王诞生,众力聚合,形成了倒秦的惊天巨浪。这样的史例古今中外举不胜书。今天的人们凡事要讲个故事,其实不过是老祖宗的遗传。然而,这种智慧在扩大自己生存边界的同时,又无不在为自己作掘墓的准备。

在远古时期,人还处于智人阶段的时候,就对其迁徙、生活范围内的诸多生物有着毁灭性的影响。考古学家的研究表示,智人的脚印踏上某块此前从未涉及的新大陆时,总是会带来诸多物种的灭绝。这些物种,均是在当时情况下对智人生活有所阻碍或是为智人生活所不需要的。“在人类踏上澳大利亚不过几千年时间,当时24种体重在50公斤以上的动物中,有23种惨遭灭绝,许多比较小的物种也从此消失,整个澳大利亚生态系统食物链重新洗牌”(p65);而在太平洋,“大约公元前1500年开始的一波物种灭绝浪潮,当时源自中国台湾的波利尼西亚农人开始移居到所罗门群岛、斐济和新喀里多尼尔,直接或间接造成数以百计的鸟类、昆虫、蜗牛和其他当地物种灭绝。自此开始,这股生物灭绝的浪潮有主见向东、向北、向南席卷,进入太平洋的心脏地带”(p73);而后,随着智人的足迹从亚洲扩张到北美,曾经以整个北半球为活动范围的长毛象栖息地不断缩小,“距今约一万年前,长毛象栖息地仅剩几座即为偏远的北极岛屿,而后随着4000年前人类的抵达,长毛象突然灭绝”(p67);尤其“在智人抵达后不过两千年的时间,北美原本足足有47种各类大型哺乳动物34种消失,南美更是在60属之中失去了50属”(p71)。

作者在书中提及:“地球上诸多种类的第一次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波灭绝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而今日第三波灭绝浪潮是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人类可以说是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物种。”(p73)

从智人到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变迁,种族团体不断壮大,活动范围更是遍布全球。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情况下,人类又有了向其他星球发展的野心。在此过程中,不断有物种由于人类的干预走向灭亡,而人类自己却不自知。即使所谓的环保观念,也不过是希望地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可以延长人类物种存在的时间。从古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如今将资源视为己有而频繁爆发的资源争夺战,人类不断为自己谋求着福利。现代科学一方面不断寻找着人类与其他物种相近的基因,相似度的百分比,一方面又时时处处强调人与世间万物的不同。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人类不断挑战自身极限,不惜毁灭森林、改造沼泽、填海造岛,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用钢筋水泥建造城市,无休止地改造着这个世界,隔绝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却已然忘记,自己曾经是自然界的一员。人与人类的迷思,导致了自我的狂妄,加速了自身的各种危机。

以上便是一个不谙历史学而又对其怀抱兴趣的初学者初读《人类简史》的印象:它一改从前所学历史人类不断进化,直线上升的刻板,带给我对历史新的想象空间,并且学习要用思考的双眼去看待今天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切却又并非说教式的让人来接受某种结论或主张,而是基于历史学研究已经获得的科学的事实来铺述。简而言之,历史或历史学都不是单纯用来教化的工具,而是提供思考、反思和批评的凭借。

篇5:《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帮助。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读冯友兰先生的书,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如: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通过对该书的认真阅读和认真思考总结,让我对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认识。首先,是以人为本。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和法治关系的经验。在中国政治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制、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但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的想,对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是严于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任何时代的廉政,都与执政官员的道德品质和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

篇6: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有言:“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

假期阅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觉得受益匪浅,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

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篇7: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实话说,笔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水平。但在阅读了冯友兰老师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笔者对中国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哲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条理、系统化的了。下面,就列举一些阅读过程中摘录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为我的收获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对于《六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编者。”由此,著者进一步得出一个推论 ,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热”现象。社会曾经大肆炒作与孔子相关的种种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这里,笔者不是想否认孔子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笔者觉得,对孔子的盲目炒作,只会造成孔子形象的虚高,以至于最后,人们凡是遇到与文化相关的东西就把孔子抬出来,这未免有点不伦不类。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任意为之。”这让笔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课本上看到的一个概念,即“服务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职责范围内作为,做到不越界,尽力服务人民。然而,当下社会,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官商的勾结,他们不是“无为”,而是“无所不为”,这恰恰是哲学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让贪污和腐败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何规范政府工作,让政府做到“无为而治”,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

书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围绕《易传》展开的,这一章很有趣,讲得都是关于的卦象之类的理论。之前只听说过最著名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但并无深刻认识,这次阅读后,尽管对里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内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学中的调和的理论。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调和那些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混乱、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则是达到“和”。这里的“和”正正是我们最最熟悉的和谐。由此可见,一方面,“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见一斑。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而这直到现在,仍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最后一个,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历来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切糕”现象。一块“切糕”背后是有目共睹的强买强卖行为,这样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当今社会的法律法规。然而,执法人员却很少去管理,最终才会引发后续的争端。也许,执法人员认为,新疆的人民是少数民族应该要加以照顾。但笔者认为,我们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这种平等的政治色彩不应被过度强化。盲目过度的政策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义。否则,法律的尊严会受到损害,其他民族的权益也将受到侵犯。这样,又谈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获之余,也有些许疑惑,在此分享,愿与各位探讨:首先,中国哲学如此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少人会关注它呢?大多数人宁可学习西方哲学,都不愿意了解中国的哲学,难道说中国哲学就比西方哲学差吗?根据这次的阅读,不见得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其次,中国哲学中其实蕴含了不少为人处世,乃至治国的智慧,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让它更好地作为社会科学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智慧呢?中国哲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又在哪里呢?

篇8: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因此冯先生描述哲学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为思考主体进行思考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特定的生活中,体悟生活和生命便会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学中会有一定的强调、一定的省略,组成了哲学的特点。而中国的哲学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与其中国的背景因素不无关系。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地理、经济背景,冯先生在第二章开篇引用了《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冯先生引用此话将中国文明与两希文明(希腊和希伯来)做对比,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处于地中海,扼守连接欧洲和小亚细亚的咽喉。因此从古希腊从开始至雅典时代,对于商业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区,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临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只有一面靠海,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人下远洋的次数并不多,例如徐福东渡到日本为秦始皇求丹药,还有作为中国远洋团队上的创举郑和下西洋。因此东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开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别暗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比做乐山,更为静态,西方的动态的海洋文明比做乐水,更为动态。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内”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对于希腊人,一直处于海洋国家会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内”(比如说,住在克里特岛上),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但是用现代的角度来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离海很近,孔子住在鲁国,而孟子所在的邹国也在山东境内。但是在《论语》里,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第六节)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个未知、遁世之处,人迹罕至之处。而这是只有自己的道不行,才会去的地方。而仲由作为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一直是以勇气出名。据说,仲由听到孔子的这句话,非常高兴。但是孔子却并没有因仲由的过分热心而感到特别满意,他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说,仲由虽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话很简短。他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将海和圣人的思想相比,展现了更多不可知不叹的一面。(《孟子·尽心章句上》)看着孔子和孟子对于海洋的未知和惊叹。对比之下,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国家,漫游列岛的经历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么不同。

而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们不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中,还生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之中。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在冯友兰先生那个时期,中国的参与农业生产的全体人口中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摊丁入亩、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以及中共领导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号,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

冯先生表达了在一个农业国家里,无论和平时期或战争时期,农业都同样重要。中国历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战国时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颇为相似。当时中国分裂为许多封建的小王国。每个小国都把“耕战之术”作为国家的要务。最后,“七雄”中的秦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占优势,得以战胜其他六国,从而使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政治统一。因此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被认为是立国之本,而商业则被看为是立国之末端,因为经济生产主要靠农业,而商业只关系到产品的交换。商品的交换终究要以生产为前提,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里,农产品是主要的产品,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重农抑商。

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不受到重视。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把民众按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士和农这两种行业受到社会的尊重,士通常是来自地主阶级,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读世家”,往往是引以为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黄山下的宏村都会有牌匾写着“耕读世家”,不仅要读书还要耕作,一方面了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读圣贤书。还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乡绅文化。

学者一般出身于地主家庭,不需亲自耕地,而农民一般被称作佃农,租用别人的土地进行耕种,但是家庭的兴衰和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联系在一起:农业收成好,他们受益;农业收成坏,他们也受连累。因此,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都主要反映了农民的思想。而加上这批学者受过教育,使他们得以表达农民自己没法表达的思想,这种表达在中国就采取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因此中国的哲学艺术中有许多耕读的传统。目前有谈及中国人民的信仰危机也有类似观点,中国的乡土文化扎根之深,并非轻松可以撼动,当把这种农业文明抽身而走的时候,似乎并未为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价值观。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500字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 哲学读后感

★ 《时间简史》读后感

★ 时间简史读后感

★ 万物简史读后感

★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9:《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作者:(中)冯友兰 著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总体感觉

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

孔子:第一位教师。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晋朝)。

墨家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后期的墨家。

名家:公孙龙和惠施。

阴阳家:五行八卦(易经)。

法家:韩非子。

三、中国哲学与宗教

儒、道、佛并不是中国的三种宗教。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与道教不同;佛学与佛教有区别。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了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四、中国哲学的精神

内生外王之道。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哲学家只是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天人合一。这和心理学中的自我完善非常相似。

五、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史记》读后感

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从黄帝以来的上古传说,到商周时期的历史事迹,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不安。时间一共跨越了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因此它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部书是24史之首,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它又称《太史公记》,或称《太史公书》。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而且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都栩栩如生,并且有着鲜明的个性。书中用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往往让读者读起来爱不释手,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读者们的心情也会为之而改变。每个读书的人都不禁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也因为这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能够把读者带到了那个遥远的各个时代,感受着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一切的描写和记叙,都能在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史记》中有很多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还有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无私的大英雄,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形象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地非常的善良,肯为别人付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利益。他带领着人们共同治理了九条河流,从而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这篇文章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最大程度的写出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此标记的故事中,看到里面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还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文王和武王。《陈胜吴广》的故事则是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着奴隶军推翻了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虽然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还有《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这些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还有,我深深地佩服这本书的作者司马迁。对与写这本史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由於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史官,所以自小司马迁在耳濡目染下对历史发生浓厚兴趣.一旦遇到问题,司马迁总会追根究底,直到完全弄清楚为止。如果书本上找不到答案,他便会求教他人或亲自实地考察以辨真假。当司马谈罹患重病时,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再三叮咛他继承父业。也因此司马迁痛下决心要完成父亲的遗志,编写史记。后来,虽然司马迁不幸遭遇了宫刑,然而他克服了宫刑的耻辱,忍辱负重,继续编写《史记》,经过了整整16年的不懈努力,才终于完成

《史记》这本传世千年而被后人赞叹不绝的名著。他的这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之,《史记》在各个方面都是难得的经典,既使我轻松愉快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也让我由古人古事引发了对现在社会的思考,从而得出人生的经验和教训,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文化。读了《史记》使我受益匪浅,读书真好。

《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

对尼采的认识源于大学老师上的哲学课上,具体的书名我已忘记,但给我留下了对尼采的初步印象——思想狂人、哲学狂人、纳粹哲学家,但阅读了周国平的这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后我已完全改变了对他的印象,尽管我还只是读了数十页。

尼采在《创造者之路》一书中说:“我的兄弟,怀着你的爱和你的创造到你的孤独里去,很久以后正义才跛脚跟在你后面”。尼采认为只有创造者才是孤独的,只有作为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是孤独的。创造者和哲学家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他一生孤独,他的命运已经包含在他的性格和使命之中,他的真诚、他的勇敢、他的创造性注定了他的孤独。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的独创思想,必定渴望理解,可是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热烈的爱。热爱人生,忘我地探索人生真谛,在真理的险峰上越攀越高,同伴越来越少。

“我孤独了”?你配么?

孤独不同于无聊,孤独是属于智者。孤独不是精神上的弱小,不是对人生的回避,而是精神的丰富、强大,是生命力的旺盛和对人生的热爱。从国外到中国,从来就不乏这种孤独的智者,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尼采,从孔子、老子、墨子到屈原、陶渊明。尼采用自己鲜活的生平说明了智者孤独。他生前一直遭受着冷遇,在精神崩溃之前基本未获得社会认可,甚至一度被深深的误解,但是他在哲学方面的成就足以给西方哲学带来了颤栗。

自古以来有成的大智者多数是在孤独中成就了自己的思想和事业,孔子在游历各国中不被认可成就了礼义仁思想的传播,张骞在大漠中孤独探索出了西域之路,苏武在草原上孤独坚守到重归大汉,司马迁在牢内孤独忍受著成了《史记》巨著。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实数练习题下一篇:《春娇与志明》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