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的文明征文

2024-05-15

发现身边的文明征文(共14篇)

篇1:发现身边的文明征文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留心观察,发现身边的美丽其实不难。

散步在大街上,走在前面的是一个三口之家,小女孩正拽着爸爸妈妈的手“打提溜”,在她看来,爸爸妈妈的手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厚实的手了。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一对老夫老妻颤颤悠悠地互相搀扶着向前走着,路边跑过来一个脖子上带着红领巾的男生,帮助他们过马路。多么热心肠的小雷锋啊!多么其乐融融的画面啊!这些难道不是我们身边的美丽么?

起个大早,去花园转转吧!小草小花上,有好多晶莹剔透的小露珠。风一吹,露水顺着叶脉往下淌。“啪嗒。啪嗒。”非常细小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到。随着微风,小草也会轻轻摇摆。一排一排的倒下,再一排一排的站起来。这不是常说的一句话:“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吗?多么的富有哲理啊。

在校园,柔和的阳光穿透玻璃,金粉洒在课桌上暖烘烘的,最喜欢的老师在讲台上讲着课,不时扶扶鼻梁上的眼睛。心里有时会不高兴,眼泪顺着脸颊流。这时你的同桌向你递过来一张面巾纸,淡淡地说:“别哭了。”如此温馨的感觉,怎能不让人心里暖融融的。

其实,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很美,就在于你的观察能力与否。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身边的美丽!

篇2:发现身边的文明征文

原来,这里的人行道上结了许多的冰,行人走在上面非常容易滑倒,老奶奶为了大家的安全,就来到这里铲冰。

看着老奶奶的背影我想:老奶奶年纪这么大还蹲在人行道上铲冰,多辛苦呀!真是太让人感动了!如果身边的人都能向这位老奶奶一样,互相帮助,替别人着想,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呀!

我也要像这位老奶奶学习。

放下报纸,我拿起抹布来到走廊,我先擦楼梯栏杆,接着又擦电梯门……好累呀!可是当我想到大家走在这么干净的楼梯上,心情会多么舒畅呀,顿时就觉得一点也不累了。

篇3:发现身边的文明征文

一、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许多数学知识就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抽象化。如果教师在教授某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来, 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比如在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小纸盒, 在讲述完表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之后让同学们计算自己的小纸盒的表面积, 然后再让同学们回家之后计算一下自己家的冰箱的表面积, 让学生体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乐趣。还有当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什么是“小数”时, 可以将生活中在商场购物的情境引入到生活中, 比如, 练习本定价0.45元, 一本书25.25元等, 让学生们观察小数与之前所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然后向同学们讲解小数的特征和意义。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商品标价向同学们讲解“元、角、分”的概念, 让同学们理解标价上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比如0.45元实际上就是4角5分, 而0.1元就是1角也就是1/10元等。这样就将实际生活与小学数学课堂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学生们在生活中就会自觉地关注身边的数学, 逐渐提升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二、将生活中的经验引入小学数学课堂

很多实际生活中的经验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学生也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 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亲切, 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比如, 在讲授“平均分”这个概念时, 可以先从谈话导入:过春节, 小明家里有5口人, 要给大家分糖果, 每个人分的糖果要一样多, 这就叫做平均分。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 学生就能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 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无形中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三、寻找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探索数学规律

数学学科还具有规律性强的特点, 而许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探究数学中所蕴涵的规律性。比如, 在讲解“圆”这一知识点时, 可以先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的井盖都是什么形状的, 有没有人见过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井盖, 然后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井盖都要设计成圆形, 然后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同学们观看如果井盖不设计成圆形会出现什么问题, 最后引出圆心到圆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知识。还可以将生活中银行存款采用复利的方式计算利息引入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计算100元本金按照3%的年利率存5年和以相同利率连续存5个1年本利和分别是多少, 让同学们体会复利的规律和意义。教师还可以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让同学们在总结生活经验的同时理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体会数学的规律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我总结数学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利用好生活这一数学宝藏, 就能为学生建立起一座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 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并且富有实际意义,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将生活实际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能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还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覃芬花.将生活引入数学课堂, 让数学教学焕发活力[J].小学时代 (教师) , 2010 (9) :67-68.

[2]王虎.发现身边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引入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 (下旬) , 2014 (9) :78-79.

篇4:发现身边的科学

本文通过两个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科学案例(灯泡的自转、鲜花的保鲜)的解剖,说明了科学实践活动需引导儿童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去掌握发现的途径和方法,去感受发现的乐趣,孩子才能乐在其中,也才能发现科学的真知,提高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关键词

科学 发现 探索

科学就是探索。身边的科学是儿童最想知道的,也是最能激发儿童探索兴趣的。实践活动需引导儿童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去掌握发现的途径和方法,去感受发现的乐趣。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真知,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案例一:灯泡的自转(大班孩子和爸爸一起写的科学日记)

一天夜晚,我和奶奶围坐在客厅里的碳火盆前取暖。我一抬头,看见了一件怪事,吊在客厅正中戴着塑料帽的白炽灯自动转起来了,而且还围着火盆上方转圈。开始我以为是风吹动的,但观察了一会并不是,就问奶奶这是什么原因。奶奶盯着看了看越转越快的灯泡神秘地说:“要过年了。可能是去世的爷爷回来了。我们明天炒点菜祭拜一下。”当时我想,老师说过世界上没有鬼的。这不就是身边的科学吗?我一定要问爸爸弄个明明白白。

第二天,爸爸出差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昨天晚上发生的怪事。爸爸说:“这是一种正常科学现象,做一个实验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找到了实验的材料:酒精灯,一根毛线和一个小风车。我先将风车系在毛线的一头,再将毛线的另一头固定在卫生间的天花板上,使风车离地约一米悬着。然后关紧门窗,这时风车没动,接着我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风车的下面仔细观察,不一会儿,风车自己转起来了。我又将酒精灯移开,过一会儿风车又不动了。我一拍脑袋说:“灯泡转起来,并不是鬼的缘故,而是火烧热了引起的。”爸爸启发说:“再想想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找《十万个为什么》吧!”《十万个为什么》中解释了其中的道理:火使它上方的空气温度升高,而热空气比它周围的冷空气轻,就会不断往上升,就这样在火盆的上方形成了空气的气流圈。也就是看不见的热风,在这热风的作用下,吊着的灯泡当然随着气流而转动起来了。我弄懂了道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案例二:鲜花插在萝卜上(孩子们群体一起写的观察日记)

上星期妈妈生日的那天,爸爸下班回家后像变魔术般从背后拿出一大把鲜红的玫瑰花来,妈妈可高兴了!她把玫瑰花插在一只漂亮的花瓶里,每天都换上新鲜的清水,望着那一朵朵的玫瑰,妈妈脸上滋养着幸福的笑容。可是还不满一个星期美丽的鲜花全都谢了,妈妈为此很难过。于是我就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花开的时间变长呢?

不懂就要问,我先去请教了老师,在老师那儿,我了解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是鲜花长开不谢的关键。于是我叫了几个小伙伴成立了一个实验小组,以阳台作为我们的实验室,想通过科学实验来寻找答案,可是,怎么实验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人说把花插在盐水中,不过马上有人反对,这样会使花凋得更快;有人说,可以把鲜花底部的根烧一烧再放进水里;我突发奇想说:“我想问萝卜借个根,把花种萝卜上。”

大家一致赞成:“先试试吧!”便开始行动了。我去商店买了15枝看上去比较均匀的康乃馨,我把买来的康乃馨重新剪了切口,并把3只烧杯分别编了号,我们在1号杯中插入了5枝鲜花,并加入清水。再把另5支康乃馨的切口放在酒精灯上烧,直到切口部分的水分被烧干后,放入2号杯的清水里。把鲜花种在萝卜上更难了,我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剩下的5枝花花茎上切出一个斜面,并在萝卜上也斜切一刀,再把花茎上的斜面紧贴着萝卜的切口插入,用胶带牢牢封住,防止进水,引起腐烂,并把这5枝种进萝卜的康乃馨插入了3号清水杯中,接下来我们可以观察了。

过了9天1号杯中的鲜花枯了,其中2枝花,没有开全。第15天,2号杯上的花也谢了,其中有一枝花没开全。而3号杯中的花一天比一天开得艳,并且全部盛开了,格外鲜艳。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不经过处理直接插入清水里的鲜花花茎的切口处会流出原有的养分,这些养分会使细菌在切口处大量繁殖,在失去养分的同时也影响了水分的吸收,鲜花很快就会枯萎,如果烧干切口,花茎中的水分和养分就会被封住,能使鲜花较长时间不凋谢。而种在萝卜上的鲜花,因为不仅能吸收到萝卜内的大量水分、养分,而且新鲜的汁还能防止细菌的繁殖,这样鲜花就会更加美丽长久了。

科学就是探索大自然的秘密。那一套套系统的知识是科学的成果,属于科学的一部分,但不是科学的全部。科学还包含着探究自然的程序和经历。科学之可贵正在这里: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探究,从而发现自然的性质和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理性化的解释,掌握了这些,才有可能遵循自然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科学奇迹。这种探究自然的程序和经历是一种实践行动。这种探究自然的实践行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案例中以自然现象:“灯泡的自转”“鲜花的如何保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查阅书籍等实践研究行动,了解了热风形成的原理,知道了鲜花“保鲜”的原理,这就是科学的内涵。孩子们在实践行动中逐步学会了这种本领,那就不仅是一个科学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成了科学知识的生产者。这就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即通过学着“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搞科学”的实践行动,增长知识,提高本领,从小养成爱科学的风尚。

发现就是探索。发现无非是解决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样的,三是为什么。第二方面又包括两层:一层是指事物的外部特征是怎么样的,这是感性认识,再一层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是怎么样的,这就是科学。发现是逐步的,不断深入的。“案例2”中孩子首先研究鲜花为什么“不鲜”,观探讨“保鲜”的道理,再实践保鲜的方法,逐步从感性到理性,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科学道理。

应是“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在引导儿童进行身边事物的探索活动中,要把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渗透在活动过程中,不须灌输,不必说破,而只是领着儿童去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把他们对自然本能的“探究反射”和“求知欲”引导到科学的研究道路上来。“案例1”中儿童有了疑惑,爸爸不去说破,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查阅资料自主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逐步引导他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要让儿童发表他们的探究结果。发现的过程应是儿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在发现中大人不要去当裁判,要尽量让孩子形成自己的见解。有不同认识就会有争论,真理越辩越明,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通过集体讨论辩论、集体讨论,才能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案例2”中他们发现“保鲜”的道理就是经历了互相交流、相互提高的过程,他们从中获得了发现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开发和锻炼。

篇5:发现身边的美丽征文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最美的人,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战士以及最美司机,他们用他们的善良、勇敢、正义和无私为我们筑起一道最美风景。

法国的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让大家拥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让我们学会创造美丽、传递美丽,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

探索美丽,想必大家都知道刘杨阿姨吧,她在少年时代对天空曾有着无数次的遐想,但当刘杨阿姨执行神舟九号任务时,还是被太空的一切所震撼,到了苍茫的宇宙中,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宽广、什么叫做无限。太空里的环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一种严酷的考验。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奇妙之处。刘杨阿姨到太空的这一趟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太空严酷的环境和深邃宇宙的秘密,也更加体会到了地球的可贵。同学们,我爱这里明媚的阳光;爱这里清新的空气;爱这里纯净的水;我爱这里的江河湖泊;爱这里的高山平原;爱这里生存着的各种各样的物种;更爱这里生活着的我们的人类。

让我们保持一颗好奇和求知的心,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走到户外,探索大自然的千奇百态,发现动物的生机勃勃,去拥抱世界的美丽。

创造美丽,焦刘洋姐姐,她是伦敦奥运会女子蝶泳200米冠军。小时候,她也十分害怕游泳,可是渐渐的焦刘洋姐姐就爱上了游泳,每次有了很好的成绩就站在凳子上和妈妈一起唱国歌,然后让妈妈为她颁奖。她也十分希望自己能站在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可是,梦想是她的动力,却不是她一个持之以恒的动力。因为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真的很难去坚持。焦刘洋姐姐的妈妈给了她三天时间,让她考虑坚持游泳还是学习,三天后,焦刘洋姐姐对她的妈妈说说:“我选择游泳,但我却不会放弃学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与梦想擦肩而过,而她坚持着,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成功。同学们,即使你们的梦想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定要坚持,坚持就能实现你们自己的梦想和你们自己的愿望。我也相信,只要你们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让我们听从内心的召唤,跟随自己的兴趣,做最喜欢的事,面对困难勇敢说不,心怀梦想坚持到底,世界会因你而更美丽。

篇6:发现身边的美丽征文

当漫长的假期到来,很多人都已进入获得年假的时间,个个兴奋不已。假期,我们可以早上睡到太阳当空照,晚上玩到月亮三更皓,都没有人去催促我们、压迫我们。没有人会说,“明天还要上班!”“明天还要上学!”因为,整个城市,乃至国家都进入了“休眠”状态。

可是,还有些人就不能这样舒服了。

当我们在去买年货、回家的路上,或是外出游玩的路上,可曾看到过这样的景象?

交通繁忙的马路上,车水马龙,或许,就在角落中,有一个渺小的身影:他穿着橙色的小背心,右手拿着扫把,左手握着戳子,小心翼翼地扫着马路上的纸屑、垃圾,戳好后,又慢慢倒进身边一辆环卫车中——这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我们身边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他们,在假期没有休息,起早贪黑、收入微薄,却勤勤恳恳地为社会默默地工作着。或许,没有人记着他们,因为他们人微言轻;或许,会有人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逆来顺受……

但是,如果没有他们,道路何来洁净?如果没有他们,城市何来美丽?是的,因为有了他们,道路一尘不染:应为有了他们,城市风貌焕然一新……

那小小的身影,慢慢行走在车辆风驰电掣的马路上,默默地工作着。

正相反的,我觉得他们是那么高尚、那么伟大。

他们有不屈的人格,他们不愿乞讨在街,宁愿劳苦工作去扫街,也不愿向命运屈服。他们有的年过花甲,为了生活却还是不懈地工作。炎热盛夏,最早起来,拿着扫帚清扫大街小巷的是他们;寒冬袭来,最晚归家,推着环卫车清扫马路的是他们……为了社会,也为了生活,他们默默地活着、工作着。

日久天长,人们可能会忘记他们的容貌,却永远记牢他们的成就——城市的新貌;物换星移,人们可能会忘记他们的名字,却永远记住他们的功劳——城市的洁净;沧海桑田,也许他们早已离开,却永久的留下了他们的灵魂!

篇7:发现身边的美丽征文三

安国路小学 五年级一班 辛守创

美丽,有很多种,有外形美,心灵美等,可是,经常外形美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夸赞,但心灵美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称赞,但是很少。

记得有一次,妈妈上了公交车,但是没有一元钱零钱,我们去问车上的人有没有零钱跟他换,但车上的人都无能为力,妈妈正要把五元钱投下去时,后面有人说:“喏,给你。“说着将两张一块钱给了我们。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我们连谢谢都没有说,急着将两元钱投了进去。现在想起这件事,我还真谢谢他。

心灵美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这几天刚出了一位名人:袁厉害。袁厉害她收养了好几十个孤儿,帮他们上学,她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他收养了好几十个孤儿,比我们厉害多了。他只靠自己的养老金,就帮助了那么多孤儿,果然是“袁厉害”。但是这几天听说政府要把孩子收上去,他肯定会受不了啊!

篇8:发现身边商机学生创业成富翁

2008年汶川地震, 离震区只有几百公里的十堰震感明显。很长一段时间, 十堰人喜欢在广场上放孔明灯, 向罹难同胞寄托哀思, 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夜间文化活动。当时, 正读初三的罗敬宇跟父母在广场散步时, 看到了“商机”。

孔明灯批发价2元, 零售10元, 他当即进货200个, 下自习后就赶到广场摆摊叫卖, 4个多小时喊破喉咙也只卖出十几个。罗敬宇总结经验认为, 根本原因是单枪匹马势单力薄, 便动员同学加入销售队伍。十堰在鄂西北, 远离大城市, 从外地进货是否更便宜?罗敬宇上网一查, 喜不自胜:网上售价仅0.5元, 立即批发2000个, 3元卖给同学, 零售5元抢市场。这一变化, 让罗敬宇前后总共获利达万元。

也曾血本无归

初中毕业后, 罗敬宇考进十堰市13中学美术, 课余时间充裕。罗敬宇开始尝试经营女装店。他独自前往全国知名的批发市场———武汉汉正街调查市场行情。晚上就在天桥、火车站等地方将就着过, “卖孔明灯赚的几千元钱, 舍不得花”。

回到学校, 罗敬宇瞒着家人, 向同学和以前认识的档主借钱, 1000元、5000元……借条都打了40多张, 靠他的“人缘”, 竟筹集到11.92万元, 在十堰市“金三角”服饰广场开了一间40平方米的服装店。聘请了两名店员, 一个当店长, 一个当售货员。周末和寒暑假, 15岁的罗敬宇就到武汉汉正街、浙江义乌, 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扫货”。最初还赚了些钱, 但后来因为他的服装太前卫, 门店少人问津, 只撑了半年就倒闭了, 罗敬宇一下子亏了9万元。“在失败面前, 我觉得年轻就是本钱。第一, 我没有家庭负担和其他压力, 第二, 思想没有被固化”。

学生成了学校股东

罗敬宇就从亏本的挫折中调整过来。学美术的他开始把目光转向画材市场。经过调查, 罗敬宇发现, 十堰市画画的有2万多人, 但全市只有几个画材商店, 市场很大:画架、水粉笔有50%的利润, 铅笔利润可达到20%-30%。罗敬宇信心满满地找到刘立佳, “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成了算你投资, 输了算我借你高利贷。”

读大一时, 来自河北的刘立佳认识了罗敬宇。刘立佳觉得罗敬宇很诚实, 印象很好, 两人交往甚密。“看看他的朋友圈就能明白, 罗敬宇为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刘立佳说, 罗敬宇擅长交友, 为人豪爽、真诚, 别人有困难总是尽力帮助, 初中在大街摆摊时就跟一些店主关系很好, 人脉很广。

罗敬宇的父亲曾在银行工作, 后辞职办企业, 生意做得很大, 他十分支持儿子创业, 觉得死读书没有用。罗敬宇的母亲是十堰市一所知名小学的领导, 在幼教领域很有名气。她认为孩子年轻时赚钱是次要的, 主要还是要读好书, 学会做人, 多交朋友, “人缘越广, 走得越远。我现在一点都不关心他赚了多少钱, 我很害怕钱赚多了他会变化。”

罗敬宇和刘立佳一拍即合。白纸黑字按了手印之后, 宇佳商务有限公司 (后更名佳宇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开始运营。罗敬宇占51%的股份。刘立佳解释:“简单地说就是我主要出资金, 他负责出策划, 负责实施。”

拿到钱, 罗敬宇还了办服装店借的11.92万元欠款, “一分不落地还。”其实, 不少人没让他还, 说是给他的创业资金, 罗敬宇就把这些借条裱起来。“我很感谢这些人, 他们真诚地帮助我这个‘小屁孩’。很多我之前欠了五百元的, 现在还一万, 欠一千的, 我还两万, 他们现在很多也还在上学, 就当给他们做学费。”

画材店开张后, 罗敬宇跑遍了十堰市的所有美术培训班、画室, 连幼儿园也没放过, “我的商品质量好价格低, 但一开始大家不认识我, 第一次、第二次去会被拒绝, 但第三次、第四次, 客户或许有兴趣试一试, 我的机会就来了”。

随着市场越来越好, 罗敬宇的团队逐渐增加到18人, 经过半年的努力, 十堰的画室、学校基本都跟他们有业务往来。不到一年, 店里的销售额就达到600万元。

同班同学正在紧张准备高考时, 罗敬宇正致力于进一步扩大业务, 把公司开到金华、武汉等地, 经营范围涉及画材、乐器等多个行业。去武汉学画画, 艺术培训学校缺钱装修, 他投入120万元, 占30%的股份, 还没毕业就当上了学校副校长!现在艺术培训学校又发展了3家分校, 罗敬宇在每家占35%的股份。走进高考考场时, 罗敬宇已有了3家直营店和4家加盟店。

家人曾担心, 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4岁, 最大的43岁, 跟罗敬宇的父亲同龄, 19岁的罗敬宇如何管理?

高二期间, 他自费到加拿大的一家企业学习管理, 带回了“积分制管理”。“在我这里没有人情分。”在严苛的管理下, 跟罗敬宇私交很好的大学同班同学文国璋也被“无情”地开除。“这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 他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文国璋说。

篇9:发现身边的历史

为了改变学生“读史无用论”、“历史的枯燥无味”等观念,为了响应《中史参》推动个人写史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发现、记录、认知“身边的历史”,借着平潭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特地开展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情况

1.教师方面:

⑴根据《中史参》的首届学生写史主题命题为“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要求学生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

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设计活动过程,编写活动方案,罗列写作提纲,准备材料,真实地记录和写作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的“身边的历史”,如家人、亲戚、长辈、老师、同学、陌生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历史遗址、文物、档案、报刊等历史线索和历史信息,完成实践活动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乐于合作。

⑶学生在活动中及实践论文汇报时,教师尽可能地发现并及时给予赞赏,对活动成果较合理的评价,选择优秀研究报告进行编辑出版,鼓励学生把活动内容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教给学生处理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方面:

从学生的成果来看,不乏佳作。学生通过长辈的口述历史、自己观察、搜集材料,以“小切口,大背影”,试图恢复历史的原貌,展现宏大的历史潮流。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历史的方法、途径,培养基本的历史认知能力;初步掌握历史书写规范和技巧,培养基本的历史书写能力;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付出,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高诗颖的《国为家本——个陌生老人的到访》获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三等奖,她通过口述史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太祖母一生的坎坷经历,从而展示了政局的变化。她在探究总结中写道:“历史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必修一必修二,不仅仅是考古学者从地下挖出的文物以及凭此所作出的学术报告,它是生活,它渗透在生活。不可忽视的是,普通人的历史也推动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正如太外婆的哥哥。”

刚学完历史必修二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生马上活学活用,也仿照课本从吃穿住行等几个方面来描写平潭的变化,如李嘉欣在写完《这三十三年》后感悟到:“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政策的指引下,就是这么三十年,中国迈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还有些学生从几代人的生活经历进行比较来描写平潭的变化,如郑晓的《三代人各自的历史》感悟到:“通过对比50年间我家三代人的生活,发现我们90后的生活条件比从前的人好得太多,许多东西我们唾手可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也看到了平潭的变化,从闭塞的“海防前线”到现在的综合实验区,在寻找身边的历史时发现了很多从来不知道的故事,像外祖父的故事,母亲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奇妙的发现旅程。原来历史其实是很有趣的,就在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

有些学生从祖屋的变迁、宗亲的往来来描写平潭的变化,如丁佳慧在《我写我家》中写道:“其实,有时候真的在想,作为一个平潭人平潭话讲不熟练是不应该的,不可以忘记自己的家乡语言,作为孙女要好好孝顺爷爷奶奶,他们也希望我们这些孩子可以好好的陪陪他们,也希望我们可以在家里过夜。其实老人家就是缺少一个可以倾诉的伴。”

当然,由于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文章还有些美中不足之处。如:口述历史源于记忆、主观性较强,不可能做到一切都符合“客观事实”,这就需要作者对口述内容进行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客观;作者有时候并没有对一些事物作深入而又细致的挖掘,正因为这样就会失去进一步去深化主题的机会。

作为高中学生,这样的文章尽管略有不足,但已经难能可贵,他们在选题、观察、搜集材料、写作以及历史感悟方面的许多尝试都值得大家探讨与借鉴。

二、活动感悟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方面有得天独厚条件,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作为历史课标重要的目标维度。

歷史新大纲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公民。”如何做到呢?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可能对之有许多补益之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把课本知识进行活用,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际交往等能力,锻炼了意志,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有力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材是媒介,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中介”,学习历史是为了借鉴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寻找教材中与社会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点,拓展了教材,倾注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做到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和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相结合。

三、些许问题与困惑

1.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活动开展之前我特地写了一份写作要求,发到公共邮箱供学生长期参考,还定期总结每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公布,可还是不少学生不按要求作答,有的甚至离题万里,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2.学生消极怠工怎么办?怎样科学分配活动与其他正常作业的关系?高中生,确实科目多、作业繁重,可能无法顾及每个科目或其他活动。可现在的高考,不都是考课本知识,更多的是考查各方面的能力,比如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卷就考查了有关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的时政热点。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活动的理解与态度也不一样,有的感到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的甚至出现抵触情绪牢骚满腹。这次活动持续了将近八个月,130个学生,80多人交来作品,符合条件的才50多份。

3.怎么样完善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与结果在高考招生并没有很好地体现,既然作为普通的教师不可能改变高考命题方向和高招制度,那么只好尝试完善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促进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

篇10:发现身边最美河道征文:大塘河

慈溪市实验小学南校区 李欣蕾

大塘河,宛如一条青色的丝带镶嵌于城市之中,像雨露一样滋润着丰饶的大地,像母亲一般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浒山人。我在您身边成长,对您一直深怀着浓浓的情义。

每当春天来了,河岸边绿树红花,景色宜人。我喜欢闲坐在您的身边,与美丽的花草作伴,我喜欢漫步在北侧的绿荫道上,给柳树梳辫子,和小蝴蝶小蜜蜂捉迷藏。四月的您格外迷人,河面漂满桃花花瓣,微风一吹,泛起了羞涩,整个脸都成粉红的了。这个时候,花木工阿姨忙碌了起来,她们东剪西裁,整治河边四处疯长的草木,细心地美化您的家园。

炎炎夏天,您的水世界可热闹了。白天,知了在河边高声歌唱,小鱼在水中尽情舞蹈,环卫工叔叔哼着小曲划着小船为您清理身上的脏物,荡漾起水花一圈一圈,在描摹爱的画卷。夜晚,您还会上演一场更美妙动听的音乐会,这边是蟋蟀欢快地吟唱,那边是青蛙深情地高歌,仿佛是刘三姐正在跟她的小伙子山歌对唱呢。

在万籁俱寂的秋夜,柳树柔软的枝条垂挂在河边,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清凉湿润的河风吹拂在脸上令人心旷神怡。我喜欢站在三碰桥上,静静地欣赏清澈水面中的皎洁月亮,您脸上的那一轮和着两岸闪烁的霓红灯,更有灵性,更显活泼了。我俏皮地向您扔小石子,顿时,那轮明月笑开了颜,我也笑开了颜。

天寒地冻的冬天来了,我偶尔会惊喜地发现您身上挂着几块薄冰,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这不就是冰河世界的奇幻之美么?最妙的是下雪了,我兴奋地在您的身边堆个雪战士,让他做您的守护神,握着冲锋枪,保护着您,打退那些向您身上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的人,赶跑那些来偷捕您鱼儿的人。

篇11:我身边的文明人文明事征文

早晨,遇到老师和同学,我们互相招呼“早上好”;上课时我忘了带直尺或橡皮正发愁时,同桌把心爱的支持或橡皮递给了我,我很感激;体育课上,我的衣服后的带子开了,自己够不着,同学帮我系好,我心里很感激;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在我们教室,老师教育我们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课间文明休息……这些都是我们的文明行为。我明白,文明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我家住在大街上,每日早上起来,都能看到昨晚还是满地垃圾的地上已经干干净净了,这些都是环卫工人天没亮就来做保洁工作了,使他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每天有很多车来来往往,城管叔叔看见自行车、摩托车停放不整齐,就会主动把它们排放整齐。有一天,我奇怪地问:“叔叔,你们每天这样不辛苦吗?”城管叔叔笑呵呵地说:“我们镇是文明卫生镇呀,要靠我们人人努力的。这点辛苦,我们乐意!”奥运会、省运会、世博会等,许多人争当志愿者……这样的文明现象还有好多好多。公园里,大街上,包括家里、学校里,其实到处都有文明的存在,只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看似微笑的事物。我想:文明其实很简单,而它就在我们身边,多一份文明,我们就会多一份快乐,社会就会多一份幸福,虽然小小的,但很充实。

篇12:我身边的文明人文明事征文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在花园里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弟弟,在草坪上跳来跳去,小草都被踩的`弯下了腰。看到被踩坏的草坪,我似乎听到了小草的哭泣。我很生气,立马去制止,可是这小破坏似乎做贼心虚,一见我,就马上跑开了,却被给管理员逮了个正着。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再次来到花园里玩,草坪上已经没有人在踩了,原来草坪周围插了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小草叮咛,脚下留情。这下我可高兴了,“小草卫士”终于出现了,可以打败破坏者了!。。。。。。

而我也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了一件事,一件至少对我而言受益良多的事。那一次,我和爷爷到田里去,爷爷在田里劳动,而我就在旁边抓青蛙,我细心寻找,终于抓到了一只青蛙。我继续抓,最后抓到了许许多多的青蛙。那时我非常的开心,丝毫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之处。在回去的路上,爷爷看见我抓了那么多青蛙,先是一惊,随后便严肃地对我说:“浩浩,青蛙是帮我们除害虫的,是农民的好帮手,我们不应该抓它,应该保护它!你这么做是不对的。”我听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说“爷爷,我知道了。”于是我把所有的青蛙都放了。

篇13:发现身边的文明征文

【过程节选】

片段一:导入中华文明的摇篮

师:谈起中华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 你会想到什么? (背景音乐:王力宏《龙的传人》)

生: (多人, 气氛热烈) 长城!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师: (伴随图片展示) 看到中华文明有如此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宏伟的建筑, 影响深远的古代科技, 闻名世界的发明创造……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我们都会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因此, 我们也更应该清楚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从今天起, 我们将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史。

材料: (1) 黄河流域的文明是在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繁盛约2000年之后 (约公元前1500年) 才出现的。 (《全球通史》P136) (2) 这些考古资料表明, 最迟距今5000到4000年前, 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 已如满天星斗, 八方雄起。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二分册P3)

师: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何会这样?

生:关于中华文明产生的时间不一样。 (原因回答不出)

师:我们说自己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 其实是底气不足的, 因为从考古学角度看, 中华文明史比其他文明古国少了约1000年, 所以, 寻找有关考古学上的证据, 以印证文献和传说史料的记载, 用事实理直气壮说出中华文明的起源, 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从两个方面——模糊的集体记忆 (神话传说) 、现实的证据 (考古遗址) ——来说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之无愧。

片段三:上海青浦地区的早期文明

师:你见过图片中的文物仿造品吗?在哪里见过?

生: (先是一阵窃窃私语的讨论, 后才有人小声地回答) 见过, 在镇上加油站那里。

师:那这个文物叫什么?你看过它下面的介绍吗?

生: (没有人能回答得出)

师:这个文物就出土于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 就在课本的图片上, 你看到了吗?

生:福泉山! (这个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

师:对, 这就是我们青浦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那么, 你知道青浦地区还有哪些古文化遗址?

生:崧泽遗址。

师:能介绍一下吗?还有别的遗址吗?

生: (一片沉默, 很明显, 学生们不知道。)

师:从青浦博物馆的网站来看, 青浦各地有12个古文化遗址 (展示网站图片, 学生们一片惊叹状) ,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被誉为上海的“金字塔”。其中良渚文化大墓、祭坛和大量玉礼器的发现是最为突出的收获。2001年6月,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崧泽古文化遗址, 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出土了震惊中国考古学界的“上海第一人”遗迹。因此, 可以说长江下游的上海, 特别是青浦, 也曾是中国先民活动的重要地区。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留心观察身边的历史, 注意了解家乡的文化。

【反思】

(1) 针对学生思维特点, 善用感性材料。从教学片段一看, 问题的难度虽不大, 但动听时尚的歌声背景、精美的图片, 仍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 反应也非常热烈。通过这种方式列举中华文明的主要成就, 教师也能借此自然地带领学生进入中华文明的学习氛围, 对中华文明有一定程度的整体印象。因此, 可以看出, 感性材料 (如图片、流行歌曲) 更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也就能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使知识的传授、情感的表达变得水到渠成, 自然亲切。

(2) 用事实说话, 树立科学理性的民族情感。在以往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 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定, 教师们都倾向于单纯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树立民族自信心等方面。但通过此课的教学准备, 本人的拙见是, 这种针对国家情感、信心的培养和熏陶, 我们不能简单地强调和灌输, 更需要教师用事实证据说话, 用科学的态度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培养考察历史时重事实、重证据的科学精神。

篇14:发现身边的历史

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对此事报以了极大的热情,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又围着李老师进行了一番交流,久久不肯散去。本该五点半结束的讲座,到了六点半还有人在提问,以至于李老师差点没赶上回京的动车。讲座为什么如此吸引学生呢?

印象特深的是李老师的一句话:“你最熟悉的人其实是你最陌生的人。”仔细揣摩其中深意,如果我们虚心发问、认真聆听,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长辈都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都有一段或者数段不平凡甚至传奇的经历。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讲座里介绍了一篇范文,东莞市松山湖中学高二六班左馨兰同学的《十二年的漂泊之路》,小作者通过外祖母的口述,展现了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再到建国初期,一个东北军军官的家庭十二年的漂泊之路,以此折射出那一段波诡云谲的历史风云。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通过聆听、记录,有了新的发现:“我强调尊重历史,不管是伟人的历史还是普通人的历史。伟人的历史固然更有研究的价值,但普通人的历史一样不能忽视。历史是由所有人的所有活动共同构成的,普通人也不例外。”再举一个例子,我校高一十班王者贤同学提交的文章是《峥嵘裕兴九十一载杂感》。该同学的外曾祖父艾鲁川先生曾任公私合营济南裕兴化工厂经理,通过老人家的经历,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我曾对她的指导教师王醒说过,下学期必修课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你就让王者贤给同学们讲讲她的外曾祖父,什么时候是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什么是公私合营,学生就全明白了,比你自己讲多少遍都强。

说了这么多看似题外的话,回到我们今天的专题选修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个专题中的“一战的过程”这一部分,是我根据自己的授课经历提供的教学设计,其中我侧重了“战争中的士兵”“战争中的华工”“战争中的女性”这样几个视角,现在看来竟然与“发现身边的历史”有些不谋而合了。当时备课时就感到,翻阅了关于一战的大量资料,真正打动我的不是贝当、霞飞,也不是兴登堡、“红男爵”,而是那些普普通通到历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平凡人。看着那一张张照片,我感同身受,战争的嗜血与残酷,人性的善良与光辉。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也感动了学生们,课堂上没有了平日的浮躁,有的是静默与思考。

看了好几天的作业,昨天的一篇作业竟然让我哭了,引发我汹涌泪水的是一对平凡的母子(阳信二中吴子胜老师《母亲的痛,儿子的伤》)。越来越有一种感觉,越是平凡人,越能触动我们心底那根最柔软的神经,就像春晚,宋祖英们唱了什么,我不记得了,但是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却传唱一时。也许这是因为卑微中蕴含着高贵,平凡中隐藏着伟大。

上一篇:泉州市采矿权出让合同下一篇:施工单位资金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