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期望

2024-04-10

这三年期望(精选7篇)

篇1:这三年期望

这三年期望

踏入大学的记忆仿佛一向停留在昨日,仿佛昨日才刚刚开学很多人和事才刚刚经历不久,却不知我已送走了两批学长学姐。

昨日的我还只是青涩的学弟,崇拜着带我踏入大学生活的助导和所有所认识的学长学姐,羡慕着他们优秀,敬畏着他们的为人。记得刚入学时第一次班会和第一次班级聚会都是助导组织的,当时我们坐在台下,她站在台上,用满怀自信的口吻对我们说着大学生活里的一切,那时我们觉得这人真了不起,能在众人面前这样泰然自若的说着话,她是老师吧!必须是的,当时我们都这样想,但最后我们得知她只是比我们大一届的学姐,真了不起呀,期望有一天能像她一样。

进入大学后自然是要参加各种社团和部门的,那时我进的部门是一个学长带头的,我们的.工作是属于技术性的,所以学长需要给我们额外的培训。但这次他没有站在台上,他和我们一齐坐在台下,教授着与我们讲着我们以后所需要用到的东西,表情依然自然,口吻依然满怀自信,没有犹疑;他懂的很多,他和我们讲:这些是他在图书馆的书中自学的,校园没有开设这几门课。

“不会怎样办?”

“自己查。”

“恩!”

当时我们觉得真了不起,学长尽能够自己学到这么多东西。之后他还告诉我们,他前任的学长也是自学的,比他还厉害,出去就找了份相关的工作。当时我们都想,想不到一个人还能够不透过老师就学习到这么多东西,我们也能够像他一样吗?

刚入学总是一切都是新奇的,为什么学姐那样自信,学长那样聪明,我们以后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吗?

望着他们的背影,两年过去了,他们都已经毕业了,我发现我也能够勉强像学姐一样上台讲话,我也能够像学长一样自学到很多东西,虽然我始终无法完全做到他们那样,但是我一向尽力在做。只有你真正上了大学你才会明白,很多东西都不能在逃避,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该站上台时就就应站上去,就算你在害怕,你也要满怀自信的上台,因为台下有人在等你;很多东西校园和老师都不会教你,你慢慢的会明白“自学”是大学的常态,就是这样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你自己主动被动的要去学习。

这三年期望你不要彷徨,不管你是青涩的学弟还是快毕业的老狗。

篇2:这三年期望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先问候一声久违的朋友和同学,毕业这三年,你们过得都还好吗? 今天是7月20日,三年前我也是这一天来的北京,也是这个时间毕的业。就那么一晃的功夫,三年过去了。

毕业三年了,三年的蜕变让我们真正成为了社会人,有时候看到那些上学的孩子们,我们还有一种渴望回到学校的冲动,但是一切只能去追忆和怀念。

毕业三年了,该结婚的结婚了,该有孩儿的有孩儿了,该买房子的买房了,该买车的买车了,大家都在追随着青春的脚步做着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做的事情。而我还在“漂”着!

前不久,和叔叔坐在一起吃饭,聊起了人生的话题。我说“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一无所有。”叔叔随即说到“你现在和以前一样,还是一无所有。”当时我沉默了。后来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到“现在我怎么可能一无所有呢”?我旁边就坐着最疼自己的男友,再说现在的工资收入也比刚来北京的时候涨了许多。

再后来,我又一想,叔叔说得也没错,我的“一无所有”是建立在他的“有车有房”之上,如此看来我真得一无所有。想到刚来北京的时候,一切全都依靠自己,乘地铁,找工作,逛商场,找房子,找对象,在自己最累的时候,想找一个温暖的肩膀,想找一个说知心话的人,在这座城市都找不到。

毕业这三年,我晃晃悠悠走了过来,曾经迷茫过,徘徊过,痛苦过,懊恼过,后悔过,但那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我是带着更清晰的目标往前走,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你努力和坚持,这座城市给予别人最美好的东西,上帝也一定会给予你。所以,我一直坚信,我一定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说到这,我想给刚毕业的大学生顺便说几句自己的感受。刚毕业的时候,如果你不是一个在学校就特别优秀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么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因为工作着急,也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更不要为了钱而工作,一定要找到适合你的方向和属于自己的位置,如果这份工作能发挥你的最大优势,那么你就坚持走下去,未来财富一定会源源不断地送到你身边。刚毕业那年,哪怕你还花着父母的钱,也不要内疚,关键是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以后会把这些钱翻倍的回报给他们,并且为之一直向前奋斗。)

毕业这三年,其实有一个最敏感的话题,这三年的工作你到底赚了多少钱?你的银行卡里还剩下多少钱?你是不是和自己爱的人分手了?你是不是还没有找到对象?你是不是被家里催着结婚或者嫁人?这些很敏感的话题有时候会扰得你很烦,但烦过之后你依旧微笑着过明天。因为这就是现实生活,你无法逃避。

毕业这三年,我们一直忙碌,奔波,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聚在一起谈谈彼此的心情和感受,因为我们开始学会“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别人”。

毕业这三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你的性格。在这三年的工作和生活中,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学会了人情世故?察言观色?那天在一个朋友的个性签名上看到她这样写着“职业生涯近三年依旧那实在的善良”,我知道我和她一样,三年,我们依旧没有改变,改变自己性格中那些不能适应社会的东西。

毕业这三年,有着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故事,但无法把他全部记录下来,给内心留出一点点空间,让我们期待未来的几年,几十年„„

篇3:工作这三年

>选择

20世纪末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弊端, 在2006年毕业生就业时已经显现无遗了。拜连续坚挺的GDP增长所赐, 这一年走出校门的同学们都确实找到了一份工作, 无论这份工作的薪水到底怎样。不过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放弃留在北京、上海的希望, 转而去二线城市, 或者干脆响应国家号召, 赶赴西部。

一名普通的文科生在就业时通常有两条大路:一条指向仕途, 一条就是去赚钱。经济形势是如此之好, 以致于我很容易就被身边同龄人的高薪童话蛊惑了, 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公务员考试, 确定了去企业的志向。在信心满满地立下志向后, 没有想到竟然就是半年的等待, 因为很少有一家企业会冒险接受一个学的据说是“科学哲学”的文科硕士。直到蓝色光标的面试到来。

古人说好事成双, 竟然是真的。就在蓝色光标的Offer到来的同一天, 另一份国资委相关的工作Offer也姗姗来迟。一个是如朝阳一样的公关行业;一个是收入可观的金融行业, 2006年正是国资委登上各个媒体频率最高的时候, 要在1-2年内完成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为国资转让相关的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最后选择蓝标, 说白了就是因为初生牛犊梦想在一个年轻的领域, 创立一番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 我24岁, 有点老, 不过还好。

>第一年

2006年年中, 股市和房市一改以往含蓄的增长方式, 开始和中国经济一同粗犷上扬。在外国的本国的、国家的私人的资本急速聚集的一年, 我开始了作为一名真正公关新人的最基础的工作。在每天阅读客户技术资料的时候, 我习惯于做一些美妙的假设, 比如如果我不读硕士就参加工作的话, 现在我应该会拿着一份让人羡慕的薪水并踏实地期待年底丰厚的分红。

但实际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什么专业的都有, 大多比我年轻, 每天在一起做着同样的事情。我的直属领导比我年轻, 每天要考虑的事情除了怎么应付客户的要求, 还包括怎么“培养”我。我领导的领导, 根本不会直接和我对话, 30不到。项目的客户总监只有28岁, 看到所有的人都很客气, 包括我。

接下来的故事接近俗套。一个有志青年, 不甘心在逆境中沉沦, 于是拼命工作, 每天加班, 把公司当家, 把家当旅馆。虽然结果并不是该青年进士及第, 光宗耀祖。但到2006年年底, 我在公司里面倒也树立起了勤奋、踏实的个人口碑。用老板的话说:“能力是一回事, 态度是一回事。能力不行可以培养, 态度不行可就只能放弃了。”

2006年5月进入公司开始试用期工作, 在世界杯结束的时候, 我也正式签署了我第一份正式的劳工合同。说真的, 不希望这一辈子签太多这个玩意。接下来的半年, 我的工作开始与路由器、交换机、IPTV、网络安全等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名词发生联系。同时, 一周要阅读包括《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四份财经类媒体的IT和通信版面, 天天都被3G发牌的新闻搞得热血沸腾, 哪里知道真正瓜熟蒂落还要到三年之后。

2006年, 在客户一份份超华尔街预期的财报中逐渐走完。那个时候, 我们媒体沟通90%的工作还限制在平面媒体上, 虽然每天都在使用Email、MSN, 阅读新浪、网易、Nytimes, 可与网络媒体的合作还限于到了活动的时候, 邀请几个门户网站的编辑来应个景, 报告的时候都不好意思把网络报道的拷屏给放进去。一切都在不久之后改变, 互联网让公关这个本身就新兴的行业更加充满趣味和挑战。

>奥运前

若干年以后, 人们提到2007年的时候, 大概都会用“奥运之前那一年”来代指。在这个“前奥运年”, 我被调入了公司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服务客户恰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赞助商。

变化客户之快, 几乎没有给我任何适应的时间。假设老板的判断是正确的, 那我就应该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 能够同时承担客户端、媒介端和财务端的工作。于是乎, 下班时间再推迟一些, 由传统的广告公关公司下班时间直接升级为“四大”下班时间。

“奥运”是2007年的主旋律, 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一同怀揣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梦想, 飞速发展, 连续第5年实现GDP两位数增长。“全民炒股”成为事实, 在实体经济泡沫的催生之下, 中国股市出现了罕见的暴涨。中国股民完全放弃了中国消费者素有的理性思维, 在股市上赚回了一辆又一辆奥迪。当然, 这些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奥迪不久又从账户里开走了。

2007年, “全民娱乐”的概念深入人心, 湖南卫视在超女之后, 又力推“快乐男生”, 陈楚生、张洁、舒醒、吉杰, 这些外表俊朗、充满个性的青年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展示自我, 想唱就唱”也成为中国青年一代的最大洞察。

工作上的事情, 并不如火如荼。工作的第二个年头, 明显感觉到公司给的指导和发展空间都让自己的经验和业务水平得到了缓慢的提升。然而,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新客户是个急性子, 重压之下容易爆发。这是每一个公关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你几乎无法碰上总是宽容的客户。

有办法解决么?现在为止, 没有找到。除了宽容、理解、忍耐, 最重要的办法, 那就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如果你是个乐观主义者, 且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话, 请相信业务水平的提升能赢得客户对你的尊敬。

>奥运走了, 危机来了

“轻轻地你走了, 正如你轻轻地来。你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盼望、等待了7年的奥运会, 竟然只消磨了大家短短18天的时光。光环褪去, 人们才清楚地意识到, 好日子结束了。在工作的第三个年头, 我经历到了我的前辈所没有经历到的一件事情——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

客户已经不怕自己的财报达不到华尔街的预期了, 所有的企业几乎都在亏损, 而且华尔街自身难保。当我们拿着提案走进客户的办公室, 告诉他们, 我们建议你

做这样一个品牌活动时, 客户可能会告诉我们:“你走错门了, 报项目, 请上建设部。”所有的公司都在追求销售, 他们觉得在经济高峰期所扔出去的大量市场推广费用该到回报的时候了, 如果可以, 公关、广告的帅哥、美女们, 请你们来帮我卖产品。

不知道在中国的PR百科全书中, 有没有任何一种公关的传播效果是以销售驱动为衡量标准的。如果没有, 那就必须由我们这一代人来书写了。老板在群发的邮件里面管这种公关叫做销售驱动型PR, 他告诉我们销售是可以通过公关手段来促进的。那好吧, 让我们真刀真枪来点实在的东西。

2008年底, 我们已经不知道离开网络以后的公共关系是否还名副其实。最新发布的统计表明, 中国有3亿网民, 购物前90%以上会从网络获取信息。传统网站、BBS、SNS, 网络公关的通路越来越多, 形式也越来越花哨。由于网络的特殊性, 网络公关的评估与网络广告殊途同归。这也带出了在网络推广方面, 哪种手段的性价比更高的问题。

2008年本该是精彩的一年, 可惜有了地震。我3月底前往西藏开始负责火炬登珠峰项目的传播工作, 5月中返回北京前, 在拉萨因为汶川地震滞留2天。大地震吸引了中国社会的所有注意力, 也削弱了奥运赞助厂商的推广力度。7月, 我进入奥运村, 担任运动员村网吧运营经理, 认识了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运动员们。从奥运村回到公司上班不久, 雷曼兄弟破产, 宣告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正式到来。

三年时光荏苒, 回想起来收获自然很大。希望经济危机快些过去, 我在这里期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篇4:招行这三年

这个念头让郭荣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惴惴不安,她把汇报内容作了反复的演示,表情语气措辞恨不得都检查上好几遍,去年年初招商银行在佛山特意为IBM安排的那场咨询成果展示会上,她很怕出丑。因为不久之前,马蔚华听一个咨询公司的同行讲了不到10分钟就走掉了,更多的时候,咨询公司的方案会被这位行长批评“价值有限”。

幸运的是,这一次,郭荣荣成功了。马蔚华对她的汇报内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在座的200余名招行高管们看起来也都全神贯注。在她走下演讲台后,马蔚华甚至意犹未尽地找到她,想要和她就问题再交流一下。

“马行长想知道的是针对招行到底怎么改进。”郭荣荣说,马蔚华不喜欢咨询公司谈论那些 “虚”理论,他很务实。她是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的一名咨询经理,正在负责的就是招行“二次转型”中最关键的一项——流程再造。

从2010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开始,郭荣荣就变成了空中飞人,项目团队需要不断的和招行各个条线的高管沟通,包括了解马蔚华对于招行未来发展的战略诉求。区别于以往的经验,这次她接触的都是总行决策层成员。

这一定程度反映了这家公司对“流程再造”的重视程度——招行迫切地希望通过流程梳理、精细化的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提升交叉销售

这并不是这家银行第一次力图转型,早在2004年,招行曾有过一次重大转型,其重点是调整业务结构,提出了发展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业务和中间业务的第一次战略转型目标,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同行的业务结构与经营特色。

但是第一次转型带来的强劲增长势头在2009年戛然而止。招行银行2009年上半年的业绩,可谓是自2002年以来最差的一份中报,实现净利润82.62亿,同比下降37.62%;而这一年年报显示,该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82.35亿元,同比下降13.48%。利润的负增长在招行上市后是绝无仅有的。

马蔚华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让招行喘息加剧,除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挤压,股份制银行对招行的追赶更为凶猛,这其中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三家进步飞快。也正是在2009年,招行决心全行施行“二次转型”,这次转型一度被马蔚华称之为化解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刻”。

马蔚华的担心不无道理。2011年6月,招行台湾代表处开业时,马蔚华与合作办信用卡的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交流,发现对方的利差只有1%,这家银行的行长对招行非常羡慕,台湾的利差已经市场化,但国内银行的仍存在利差保护,利差大大高于台湾,达到3%。另一家马蔚华考察过的香港恒生银行,也在5年资产不怎么增长的情况下,盈利翻了一番。

招行管理层仔细对比两家银行后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运营效率高,成本低,擅长精细的管理,对客户的数据进行精准的挖掘和分析。这对招行管理层触动很大,他们强烈的意识到——运营效率将会决定未来的成败。

招行二次转型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逐渐酝酿成型。二次转型的目标设定为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股本回报率,控制成本费用。降低成本包括资源的整合、流程的改造、人工效能的充分发挥。表面上看起来是经营指标的转型,实际上是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资本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

而招行与IBM的项目规划长达三年。IBM为招行的项目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客户为中心,实践“一个银行(One Bank)”经营战略,建立一套完整流程管理体系和清晰的中期规划,以推动未来3~5年的流程优化工作。

这一项目涵盖了零售、对公、风险、运营等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架构。“零售业务主要的方向是提高精准化营销的水平,批发业务重点在于资源整合,后台运营更简单,就是要搭建一个运营中心。”郭荣荣说,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流程的优化改造,实现跨条线的资源整合以及集约化运营,最终,IBM和招行敲定的流程优化改造包含4大条线21个具体项目。

柳泠泠几乎是最先感受到招行流程优化带来的好处的员工。柳泠泠是招行北京小关支行业务主管,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公会计柜台业务。2010年,招行的对公会计系统提回和提出业务都进行了上收,每个支行交出了1~2个对公会计去北京分行的会计运营中心,小关支行的对公会计数量从5名下降到3名,那些复杂的审核单据的流程在柜员扫描之后会瞬间切割成若干碎片信息,运营中心100人同时作业处理这个业务。

此时的处理流程也比以前更加“智能”,业务参数会随着客户提出的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调整,以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以减少大客户的等候时间,“每项业务用时都比之前节省了10秒钟以上,柜员只需要跟踪业务完成就可以了。”柳泠泠对运营集中后的对公会计系统非常满意,更让她高兴的是,在会计平台整合到后台运营后,她每天都比之前早下班1个多小时。

这种后台运营集中的模式类似平安集团的“后援中心”,更像平安集团的是,招行希望柜员能把省下来的时间贡献给提升服务质量和交叉销售。

自从招行提出“二次转型”之后,对公会计服务考核就纳入体系,招行强调要对客户“迎来送往”。2010年开始,招行内部为了提升服务,还引入了神秘客户,如果在神秘客户的抽查中服务有一点不到位被扣分,小关支行在整个分行的排名都会垫底。

招行比以往更加强调交叉销售,即使对公会计这个职位也不例外。现在柳泠泠每月的绩效考核中,柜员操作占比为50%,交叉销售任务也占到了10%,服务亦占到了10%,这和两年前的绩效考核侧重点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柜员操作占比接近80%。

对公会计柜台从封闭式改成了开放式,这样的小改变就是为了让柜员跟客户多交流,现在柳泠泠也在想方设法发掘客户需求,会计后台集中节省下的时间被和客户的交流时间取代。

“前期尝试向对公客户推荐网上银行业务、推荐对公理财产品、让客户帮忙在公司里办理信用卡,看看是不是对公客户高层能成为招行的金葵花客户、钻石卡客户、私人银行客户。”柳泠泠为此绞尽脑汁。

不光是柳泠泠,二次转型后,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的客户经理也不再只做贷款,信用卡直销部队不再只兜售信用卡,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不再只售卖理财产品。他们每个人的绩效考核都加入了交叉销售。

柳泠泠所在的小关支行甚至喊出了口号——全员销售。这几乎是 “二次转型”以来这家支行做出的最大改变了。

全信息化银行

100亿元。

这是招行增长最为迅猛的手机支付业务今年的目标交易额,去年这个数字是20多亿元。

目前支撑招行运营的是890个网点,8300多个自助ATM,招行总计5000多万客户,其中活跃用户数达3000万。在陆续推出“招行手机银行”、“掌上生活”两个APP后,招行在手机支付领域目前已经拥有300万活跃用户数。

招行很明白“水泥+鼠标”的模式意味着什么。尽管招行物理网点相比“四大行”来说规模犹如凤毛鳞角,但其电子银行零售非现金业务替代率达到86%,相当于节省了510个网点,这在商业银行领域算是一个不错的数字。招行从一开始就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白领的客户,电子银行手机银行服务对这些客户来说非常有粘性。

每个拥有巨大市场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是无以比拟的全球物流系统,联邦快递是非凡的后勤服务,招商银行的“招”牌应该就是创新。马蔚华并不喜欢说“创新”,他更喜欢用另外一个词——“颠覆”。

马蔚华的确称得上“颠覆”,他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烫熨妥帖,他要求招行部门经理至少都要有一套考究的西装,“看起来要有职业经理人的样儿。”

在中国的银行家里面,马蔚华不是最年轻的,却可以算是最时尚的那个:上网、打球、讲笑话、关注娱乐。 他交友极广,早在第一轮互联网热时,马蔚华就已经和圈里的王志东、张朝阳等熟识,现在的网络大佬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也早就是他的老朋友了。

马蔚华对IT技术的敏锐影响了这家商业银行的成长脉络。1987年,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深圳成立,它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商业银行。此时的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剧变之中,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只行使央行的职责,对货币供应量负责;而商业银行分为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为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与中信实业银行,信托业务分离出去被划分为“非银行金融机构”。

刚刚成立的招行以对公业务为主,与其他国有大银行相比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形成很明确的专业划分,比如建设银行办理固定资产投资;工行接管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的信贷和城市储蓄业务,中国银行则负责外汇结算,农业银行则更早在1979年便被赋予了主管农村金融业务这一个专业——它们在银行名称前都有 “中国”两字来肯定其地位。当然,捧着自己那份“被切好的蛋糕”,它们没有盈利上的压力。

而没有“中国”头衔的招商银行需要对冲相对单一的对公业务的风险,它瞄准了个人银行业务。为此,它在商业银行中最早成立了个人银行部。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走进这家相对陌生的银行,它于1994年在各地的银行网点上就推行牛奶咖啡以及可乐机供人们免费饮用的方式,但相比那些中字头的国有银行,它当时还没有赢得客户足够的信任。1999年甚至在沈阳分行兴顺支行发生了一起银行业的大忌——挤兑事件。招行的支行员工甚至不得已违反现金保管制度将装钱的麻袋放在柜台里的显眼角落去平息这场风波。

没有分到最好蛋糕的招行开始尝试着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但很快,马蔚华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信号的最强音:中国加入世贸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2000年,马蔚华为招行提出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整体定位,随后,招行领先同行一步建立了数字化的信息、决策支持平台,建立了招行在一卡通卡、网上银行、信用卡等方面的优势。

2001年,招行在内部推行了信贷信息管理系统,这在当时国内银行业还是第一家,对招行的风险管理、信贷跟踪都起了很大作用,招行可以在网上跟踪每一个贷款客户,包括抵押品的变化都能够看到,而且可以在全行范围随时生成几百个报表,以便从各个角度去统计和分析,更好地把握风险。

尽管IT部门一直是招行的明星部门,但规模却并不大。华敏介绍,招行目前拥有杭州开发中心、上海数据中心、深圳研发中心则负责整体架构和核心基础,三个中心总人数约1100人。

二次转型中,招行全员交叉销售并非盲目进行的,这涉及到精细化的管理,首当其冲的是——招行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CRM系统,在充分收集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对客户的数据进行精准的挖掘和分析。“招行的二次转型很大程度上是要转向信息化。”在招行总行工作已有19年的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华敏更是这样说。

在他的理解中,招行二次转型其实就是一次管理变革,而马蔚华的要求是全面实现信息化,在支持行内信息化数据管理同时,招行的IT架构要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分析客户数据提升客户价值。

去年8月28日至29日,招行升级了面向信用卡用户的核心IT系统。升级后招行可以更自如地应对遍及213个国家和地区的每小时26万笔交易,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析这些交易,从而向信用卡用户在一天中提供200万笔消费短信提醒。

招行为此次升级花费了5亿元人民币,选择了顶级的IT供应商:软件提供商是向数届奥运会提供全球信息技术支持的ATOS(源讯)公司,硬件则为IBM公司。此次升级的是其核心系统,负责全部信用卡交易、信息存储的承载和运算。这让此后外围系统的改革成为可能,这个外围系统将加入很多的算法模型用以抓取并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从而为招行客户提供不一样的细分服务。最好的可能是,这些不同的服务导向不同的盈利模式。

让柳泠泠受益的会计后台集中也是信息化的成果,在招行“二次转型”列出的时间表里,未来不仅是会计后台集中、信贷零售等业务也都有可能被后台集中,网点人员进一步瘦身。

去年招行对IT投入是18亿元,今年按照华敏的估算,这个数字会远超20亿元。招行会把主要的资金投入“挖掘数据”这项大生意上,与此同时,招行要花大价钱在移动支付领域,因为他们预测未来很有可能客户将会扔掉银行卡片。而剩下的钱,华敏称,如果没有意外,会悉数投入在小微企业金融系统上。“那是招行二次转型的重点项目。”

创新公司业务

招行错过了Facebook。

2009年3月,李嘉诚基金会董事周凯旋给张健介绍了一个人——吉迪恩·余(Gideon Yu),他就是那时候刚刚在争议中离开的Facebook前CFO,2009年8月他以普通合伙人身份加盟风险投资公司Khosla Ventures,但在这之前,鲜有人知道,这位韩国人来到了中国。

吉迪恩·余是想到中国找点钱。吉迪恩·余带着一本厚厚的商业计划书,希望招行投资他们在硅谷筹划的基金,他愿意把他个人在Facebook的股权拿出来放在这个公司作为原始股权,将来这个基金的投资者都将有机会共享。

2007年,在周凯旋牵线下,李嘉诚斥资1200万美元买入Facebook 0.8%的股权,至今已累计向Facebook投资4.5亿美元,这笔投资让李嘉诚赚翻,Facebook正在筹备于今年5月份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如果以Facebook上市后市值可达1000亿美元估算,李嘉诚持有的3%股权价值可达30亿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560%。

但当时招行总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张健不得不告诉遗憾地告诉吉迪恩·余,在中国,招行没资格参与这桩买卖,他帮忙向招行有合作关系的几个顶级私募基金朋友询问,大家也都不感兴趣。就这样,招行和Facebook的股权擦肩而过。

现在,张健可不愿意错过中国的Facebook。在招行的二次转型之后,他们把目标锁定在创新成长性企业,2010年推出了服务这些企业的“千鹰展翼”计划。想通过“千鹰展翼”计划实现招行对公业务的三个转型,即由大客户向中小企业转型,由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转型,由简单的贷款提供者向融资组织者转型。

“全行二次转型之后,“千鹰展翼”项目才能做,单一部门的业务没法做现在这种业务。”张健说,招行二次转型后,更加强调精细化的管理强调效益,而中小企业利润比大客户要高很多,二次转型之后,招行贷款新增的额度开始向中小企业倾斜,80%都会投给中小企业。招行现在把客户具体做了划分,大客户指贷款额度在3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小企业是额度在500万~3000万的企业,小微企业指贷款额度在500万以下的企业由零售银行负责。

目前“千鹰展翼”计划项下创新型成长企业数已超过3000家,较2011年初增长350%。招行对其中近40%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贷款总额超过300亿元;短期内有引入私募股权投资需求的创新型成长企业数超过1300家,招行为其推荐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去年向优质PE机构推荐拟投项目近300个。截至2011年12月末,已有62家企业客户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并将募集资金账户开立在招行,占全国可统计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企业的30%。

但是,上海一家中型投资管理公司和阳光私募基金的副总经理李志明(化名)似乎没有那么运气,他听说“千鹰展翼”计划后,找过招行上海江苏等地的一些分行,不幸的是,他几乎每次都被拒之门外,原因无他,“分行来来去去只跟我谈一件事——存款,如果没有存款,分行只说会把项目报给招行总行去审批。”李志明的公司和银行的合作还涉及信托产品,让他失望的是,这次招行分行把已经答应合作的信托项目拖过了募集期,他才发现,分行竟然还没有把项目报给总行。

和浦发银行的合作则显得不一样,李志明最近和浦发合作一个创投大项目,这个项目包含两个快要上市的企业IPO募集资金托管业务,从接触到和浦发银行敲定只花了两周时间。“浦发的人很虚心,对业务也更重视。”李志明评价说,浦发有独立的股权基金合作部门,并且有8个部门都会参与PE业务运转,在浦发PE业务是作为一个行业来运营,而不仅是一项业务。在这方面“招行分行缺乏专业知识,不清楚也不了解PE”。目前,招行总行级核心PE合作机构近30家,包括达晨、九鼎、深创投、凯雷等知名机构。在核心PE名单范围外,像李志明这样的公司和招行合作的路径并不畅通。

这正是IBM参与设计的这次“流程改造”涉及到的重点问题——提升招行管理水平。如何提升管理水平,这让马蔚华很费脑筋。“我们这些年一直在研究体制,中国原有的管理结构是宝塔式,这样管理有问题,但西方的事业部管理模式有不符合中国地方管理经济的现状,事业部制无法让分行从地方政府手中拿到资源,无法顺畅推出产品,反映市场需求。”马蔚华说,所以招行二次转型会采取矩阵式的,总行加强管理,以分行为利润中心,打破部门银行流程,让创新更顺畅信息更畅通。

IBM给招行公司部提出了一个好建议:商机管理。这个目前已经落实到招行的CRM系统。现在客户经理营销回来要填写日志,发现有商机,需要把商机分类填写,其后还要填写商机进展,商机会自动反馈到中台的专业产品部门并由他们进行产品支持,成功率、赢单率和丢单率都会列入过程管理的考核,这个办法让公司部交叉销售率提高得很快。

事实上,分行行长在公司银行业务上很难转变老思维,他们更爱“大客户”,更爱“拉存款”,他们可不爱“小企业”。单独成立专业部门运作会让中小企业这件事情靠谱得多。

杨少伟正是招行独立门户单独做小企业的负责人。他现在是招行总行小企业信贷中心(以下简称小贷)总裁,在2008年招行在苏州组建小贷中心之前,他在苏州、杭州两地担任招行分行副行长和行长。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目前在全国建立36家分中心,主要业务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海西等小企业活跃地区。去年招行新增对公贷款规模800亿元,一共给中小企业投了680亿元,小贷中心拿到了150亿元,占全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总规模40%。

创新的体制也要有创新的制度设计,杨少伟在优化流程防控风险上面没少花心思。招行小贷中心实行“垂直化、集中化、扁平化”管理模式,IBM的咨询经理前往苏州拜访了杨少伟,“他们认为小贷的管理模式适合推广到全行。”杨少伟说,但这难度比较大,招行全行的管理变革需要一定时间。

招行小贷中心变传统的贷审会模式,实行授信双人审签制,设计了五岗分离的信贷流程、五重风险防范屏障以及五大风险防控技术,这些制度保证让招行的小企业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为0.41%。

“现在招行小贷中心近6000个企业,平均每天放贷20个企业。”杨少伟说,他还在小贷中心总部成立了一只神秘部队,这个神秘部队共有6名成员,他们的职责是去全国的分中心实地督查。

彭淼就是这个神秘部队督查的对象,他是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北京分中心信贷一部经理,之前在北京分行,2009年12月调入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北京分中心,北京分中心现有27名员工,其中客户经理12名,彭淼一个人要负责20个小贷客户。

“小贷审批速度变快了。”借助无纸化办公系统,小贷中心实现24小时在线审批,以前一笔贷款审查时间是一个月,现在约5天,“如果材料齐全3天就可以出审批结果。”整个信贷流程耗时比以往缩短一半以上。虽然速度变快了,他的工作却比以前更辛苦。“白天跑客户,晚上写报告,三个月做一次贷款检查。”几乎每天都精疲力尽。

One bank: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

拨打95555。

如果你足够细心,可能已经发现招行零售银行做出的改变了。今年元旦之后,招行的信用卡和一卡通客服号码合二为一。以前,招行信用卡客服电话有点长“400-820-5555”,几乎很少有人能记得住。

这正是IBM咨询为招行推进“流程优化”项目已经落地的一个项目。虽然看起来仅仅合并号码非常简单,但这背后需要复杂的系统整合。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个项目是招行零售银行落实“one bank”策略的阶段性成果。

一直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都是“部门银行”,设立很多部门,按照部门划分职责。但“部门银行”的缺点是,在做业务的时候往往从部门而不是客户的角度出发。部门之间会存在利益冲突,不能很好地协同。“部门银行不能充分整合资源,这个部门这么说,另外一个部门另外一个意见,要说营销,几个部门都一窝蜂地跑到客户那里,重复营销,多头营销,互相掣肘,让客户感觉你们不是一家银行。”招行总行办公室主任秦季章说。

花旗银行在全球正是以“one bank”策略著称,强调企业文化、人本环境、控制体系、工作流程、市场定位、经营理念、操作平台、服务界面“八个统一”,应该说,这也是全球商业银行界领先企业的共识,即:强调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强调风险控制与规范管理,强调基于市场的持续创新,总体来看,更加强调集中控制、强调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招行希望能改变原有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而要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让客户感觉到你是一个银行,不是多个银行。这是招行二次转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彻底改变部门银行的体制。所谓的流程银行就是业务流程不是以某个部门为出发点进行设计,而是从客户端发起,按照有效服务客户的原则来设置流程,所有部门的职责是要服从于流程的需要。

这种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什么东西都整在一起,而是基于产品、渠道和客户资源,先总体上看哪些方面要进行整合,再具体地渗透到设计里。目前招行零售业务的整合已基本完成,已处于运行状态。整合后,信用卡、零售银行客户、中高端私人银行客户都在更为统一完整的零售平台上得到更为有效的服务。

在one bank中“最关键的是解决跨部门的问题。”陈力说,他是IBM大中国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也是招行项目的总监。而在这个过程中,招行也需要借鉴不同银行的先进经验,比如后台运营管控模式,借鉴汇丰银行的集中运营体系领域;交叉销售领域,研究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等业务经验;精准营销,借鉴新加坡和台湾的银行,客户细分以及客户策略借鉴欧洲的银行,当然这个过程中也要结合招行自身的情况。

跨部门已经是咨询公司需要应对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了。德勤咨询合伙人卢卫东发现,通常情况下,银行的业务部门和IT脱节,“业务觉得IT问题多,觉得IT跟不上需求。”咨询公司经常要去搭建这个沟通的专业桥梁。

整个招商银行,没有人比招行零售银行部更想知道如何进行精准营销,如何用先进的IT技术挖掘数据,这是零售银行部向IBM咨询的重中之重。目前招行私人银行客户1.6万人,金葵花客户约80万,5万元以上存款客户约300万。而招行理财经理人员紧缺,有可能不能很好地服务到招行的每一个客户。

“我们让客户经理掌握更多的工具,更多地与客户交流。”招行总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胡滔说,这就需要搭建精准的营销体系,招行的CRM系统要方便客户经理管理客户。招行零售银行部的I理财客户经理从I理财客户中挑选了30万最具网络属性的客户,通过邮件、电话、短信、QQ、MSN、新浪微博和客户互动,这是零售银行的新尝试,这个尝试效果是招行销售基金超过30亿元,销售理财产品超过260亿元。“我们现在更愿意去适应客户,客户喜欢用什么沟通方式就用什么。” 胡滔说。而这正是招行二次转型中马蔚华一直强调的“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价值。”

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认为二次转型后,招行信用卡对客户的了解比之前多得多。招行信用卡征信经理会去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了解客户,看看申请信用卡时是不是填写了真实信息,而这些举措显著降低了银行信用卡的风险。

信用卡IT升级后,招行的征信系统也做出了显著的改进——给什么人发卡、是否发都通过模型由系统事先计算得出。这些数据参照点包括性别,籍贯,年龄等。比如按照系统的计算女性出现坏账可能性更小,那么就会更偏向女性。系统设置里如果是籍贯在某些特定城市,发卡与升级卡的可能性也会更高——因为按照以往的数据分析,这些城市的客户出现坏账的可能性更低。

“外界说招行这几年没创新,我不这么认为。”招行零售银行总经理刘建军说,招行二次转型后,主要在做这些精细化的管理,这是内生竞争优势,就像内脏一样“未来银行的创新不在客户端,在后端的系统”。

但和“一卡通”创新的那个时代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招行正在遭遇同行们的迅猛追赶和“围堵”,2008年,兴业银行的净利润只有113亿元,四年时间里增长了220%以上;民生银行同期净利润则只有区区78.85亿元,四年增长约350%。而招商银行当时的净利润已经达到210亿元,分别约为前两者的2倍、2.5倍。到了去年,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的净利润已相当于招商银行的70%、75%左右。

篇5:青春印记——走过这三年

题记:

他,大学毕业一晃就是三年。和以往许许多多个三年相比,这三年他经历了人生的蜕变,从幼稚到成熟,从自私到奉献,人生观、价值观都在经受着社会的洗礼、生活的考验„„

第一章 理想与现实

那一年,泽毕业了,带着并不耀眼的成绩单和一身稚气未脱的学生气,走向了工作岗位。

初来乍到,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他早已幻想了很多遍的美好憧憬,与那些身着工作服、安全帽、民工打扮的电力工人格格不入,那一刻,泽觉得自己像是从一个上流社会的绅士瞬间被变形成了只会板砖弄完的苦力,理想刹那间破灭。泽当时总以为未来就是挂在天边的北极星,只要他一股脑的朝它奔跑,就会像一场缤纷的盛宴如期而至。现在,他懂了,这就是理想与现实。

第二章 考试不及格

泽被分到了某电力公司的检修工区,主要负责电力设备的维修。起初的两个月里,他每天面对的就是《安规》和相关的一些安全条例,泽对书中那些枯燥、呆板的条条框框根本没有一丝的兴趣,每天都是草草的开始,草草的结束。带着自傲与自负,总算熬过了这枯燥乏味的两个月,之后面对的就是一次考试。考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泽竟然没及格,负责考试老师傅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你学习《安规》就是为你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然后拿出厚厚的一叠旧考卷,摆在泽的面前,那是历年来本部门的所有员工的考卷,卷面书写工整,答题准确无误,与自己那张字迹潦草、驴唇不对马嘴的答卷比起来,泽自己都觉得羞愧,为什么当时自己没能认认真真的学呢。带着自责,泽又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顺利通过了补考,但这次考试给了他一个深刻教训。

第三章 这就是你的工作

安规考试两天后,泽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外出现场作业。这一次,是泽第一次进入变电站,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隆隆的声响充斥着整个场房,就像

一架轰炸机掠过头顶,让人产生一种恐惧感。泽的第一份工作任务就是清理电容器绝缘瓷瓶上的灰尘,看似简单,只要用毛巾擦擦掉上面的灰尘就可以了,泽也很快地完成了工作,满身汗水地跑向负责人汇报。

谁知遭来的确实一句“不合格,重擦!”

泽很委屈的说:“不是都擦干净了吗?哪里不合格?”

“表面是擦干净了,但是你看中间的缝隙,还都是很厚的灰尘。”

果然,绝缘瓷套间的缝隙还是留有很多灰尘,但是泽觉得这个无所谓,别人又不会仔细地爬到上面去看,外边看上去干净就可以了,刚想去争辩什么,负责人严厉的说道:“重新擦干净,这就是你的工作!”

这次外出作业之后,泽带着疲倦与反感,有气无力的回到办公室。正好碰到了刚才的那位负责人,他平和地对泽说:“是不是觉得刚才大材小用了,其实,擦拭绝缘瓷瓶间的灰尘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闪络,你只擦了表面是没用的,并不能起到有效地作用,如果发生故障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会引起停电事故。”

那一刻,泽明白了,这就是工作,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就必须认真仔细,自己在学校里那懒懒散散、蒙混过关的一套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第四章 积累

那些梦想里曾经追寻的,都伴随着我们的岁月的流逝化蝶飞去,只留下了关于对青春年少时的种种回忆,但我们依然不会停留,会继续追逐关于下季的梦。泽已经慢慢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已经从大学时那虚幻的梦中渐渐地脱离出来,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理想主义,而是需要踏踏实实、勤奋努力,靠自己的付出换来的一点一滴的甘露。

变电检修,作为电力行业的第一线,需要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慢慢地积累。泽,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也需要在一次次磨练中慢慢地沉淀。烈日当头,他爬到50度高温的变压器上进行设备检修,汗水早已浸湿了全身;大雨磅礴,他踏入漫过双脚的水坑中给开关充气,拖着湿漉漉鞋袜继续工作;夜深人静,他依然饿着肚子抢修紧急事故,直到系统恢复供电。三年的积累对泽来说既是辛劳的见证,也是赋予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傲慢、幼稚、懒散的棱角,也慢慢地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诚恳、踏实、勤奋,也许他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在一点点的进步,逐渐从一只只会吃树叶的毛毛虫蜕变成一只绚丽的蝴蝶,展现自己新的人

生。

如今,泽已经是班组里的一名技术员,已经处理了成百次的大小缺陷故障,但对他印象最深的,依然是那次电容器的擦灰工作„„

第五章 结尾

走过这三年

不得不说

我们的青春如此醉美壮丽

悄然间 稚气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人生原本如此

终究 重拾行囊奔赴各自梦想的路途

幸好 青春的印迹时间不会将它抹去

就算有一天渐渐淡出自己的眼眸

成长的痕迹依然心中铭记

亦如蘑菇亭前翠墨依然的爬山虎

岁岁年年咬定墙垣上更高的砖瓦

篇6:主题班会----我高中这三年

活动背景

刚进入高一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生活,新的学习方式,他们需要一个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活动目的1.能够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适应高中生活

2.通过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让他们对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体会和思考 活动主题与口号

我高中这三年-----高中学习生活指导

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班会课

活动地点

高一六班

活动对象

高一六班全体学生

活动负责人

高一六班班主任

活动流程该班会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1.通过一段视屏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高中生活已经有一个好的开始

环节2.学生自由发言畅想他们的高中学习生活

环节3.经验分享

环节4.通过一段视屏让学生体会学习生活很重要,但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很重要

篇7:这三年期望

回顾高中这三年,我发现自己成长了不少,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

带着初中的不良学习习惯进入高中,多少有些不适应。还好通过老师、家长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我很快走出了困境,并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可是高一下学期由于自己的认识错误,我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迷失了方向,错误理解了这次教育改革。吸取教训的我在高二时通过创新,整合出一套较符合教育大背景的学习方法,从而使自己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素质活动的同时把学习的列车驶入快车道,这一年,我比较满意。进入高三之后,直到高考,紧张的学习并未让我感到疲惫。这期间,虽有几次下降,我也未感到过分紧张。三年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知识,悟到了学习的方法,体味到了学习的乐趣,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了基础。

当然,这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收获不仅是成绩。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对于“权利和义务”更加了解。通过参与研究性实践活动,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优越性。参加体育活动、诗文朗读会,使我的身心的以健康发展。在家帮父母做点家务,在校帮同学克服几个困难,在路上与路人相互谦让,我懂得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我相信,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我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实现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这三年期望】相关文章:

全面深化改革这三年04-27

三年期满述职报告04-28

年期末评语04-14

三年片段训练04-07

三年规划公司04-07

三年工作小结04-23

更年期潮热范文05-19

三年工作小结范文05-31

三年读书计划范文05-31

三年工作总结06-20

上一篇:校园书店可行性报告下一篇:应加强对3岁前儿童潜能开发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