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岗位职责是什么

2024-04-21

文秘岗位职责是什么(共14篇)

篇1:文秘岗位职责是什么

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

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3. 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清洁卫生。

4. 做好会议纪要。

5. 负责公司公文、信件、邮件、报刊杂志的分送。

6. 负责传真件的收发工作。

7. 负责办公室仓库的保管工作,做好物品出入库的登记。

8. 做好公司宣传专栏的组稿。

9. 按照公司印信管理规定,保管使用公章,并对其负责。

篇2:文秘岗位职责是什么

文秘岗位职责一、协助总裁处理公司各项日常事务;、协调、安排总裁工作计划和日程,根据日程做好预约、接待、会见等;并对周、月计划,并做到及时提醒;、秘书行政事务性工作处理,参与相关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整理编写会议纪要,经审阅下发; 4、对总裁会议决议事项或重点任务指示事项进行跟进督办;、协助总裁处理各类信件,起草信函、演讲稿、报告、文件等各类综合性文件;、配合公司领导做好相关对外联络公关和重要接待工作;、与各分公司、各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协助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领导安排的其他事务。

文秘岗位职责二

1.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

2.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3.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清洁卫生。

4.做好会议纪要。

5.负责公司公文、信件、邮件、报刊杂志的分送。

6.负责传真件的收发工作。

7.负责办公室仓库的保管工作,做好物品出入库的登记。

8.做好公司宣传专栏的组稿。

9.按照公司印信管理规定,保管使用公章,并对其负责。

文秘岗位职责三

1、负责策划和组织公司重要的对外公关、形象宣传;负责公司法律事务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各种会议的管理,组织并协调公司各种工作的正常开展。

2、负责公司人员招聘、培训和人事管理工作;协助总经理建章立制,加强基础管理,进行指标的分解下达,并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开展工作;负责考核、督办、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负责各部门绩效考核数据的复核、考评工作;负责各部门的费用审批、报销和管理工作;

4、负责起草综合性文件材料;筹办各类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及纪要的编写,督促会议决定的贯彻执行,保证公司各项工作顺利;

5、负责公司各类文件、文书的管理,保证公司信息传递通畅,负责文件收发、传递、归档、整理、保管公司的各类档案资料;

6、负责与其他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与联系,协调内外部关系,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负责协调公司各部门关系,为各部门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7、负责公司综合性事务、种类接待安排;

8、负责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篇3:文秘岗位职责是什么

语专业相继开设了文秘英语课程。而现在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传统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学手段传统模式化, 未能突显文秘专业英语的职业性, 文秘英语在以职业化为向导的教学理念推动下, 呼之欲出。

以岗位任务为目标的项目课程研究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以职业性为原则, 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 使教学过程任务化, 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任务前、任务中、和语言聚焦等环节来实施学习任务。使学生用所学语言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 (task) , 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 职业化, 从而培养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 以完成任务为动力, 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教育学生为用而学, 在用中学, 学中用, 学了就用。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的不断提高, 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快速。高职院校教育内容和人才模式也逐渐以就业为导向,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秘专业也是如此, 随着高职教改的深入发展, 实行工学结合的模式, 文秘专业的职业任务型项目研究也迫在眉睫。因此, 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 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 整合理论与实践,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文秘英语是一门英语语言与涉外秘书知识、商务英语沟通相结合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课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秘书工作涉及的具体业务知识, 具备娴熟的专业和职业技能, 使之能够胜任就业后的职业岗位工作。文秘英语课程坚持以“涉外文秘的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英语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要求。必须以“使学生熟悉办公室中常见的秘书岗位工作和涉外业务, 提高交际能力和商务英语运用能力, 能熟练地驾驭英语处理日常工作和涉外事务,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成为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管家型秘书人才”为宗旨。

因此, 须以涉外文秘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工作项目来设置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其总体设计思路是, 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文秘英语》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贯穿于从简单到复杂的若干个能力教学项目中, 围绕着这些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每一个单元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根据所学职业知识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以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和相关岗位从业人员快速提升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的需求,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本课程在设计上, 既突出“全面”和“综合”, 又强调“基础”和强化“专项”重点突出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培养。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使教学手段多样化, 且与文秘专业相结合。

确定文秘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秘书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职业态度和情感等要求, 使项目课程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融技能、职业态度及情感于一体。把总目标分解成单个项目目标, 每个项目可由若干模块组成。确定各个项目或模块的工作任务、相关性实践知识、相关性理论知识和拓展性知识, 以及需要进行的实践练习。经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文秘专业的学生掌握秘书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涉外秘书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涉外文秘的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中能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好基础。本课程的作用主要是传授学生秘书英语的基本技能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及为将来涉外文秘的工作打好基础。以职业为导向, 依照涉外秘书的具体工作环节, 课程可安排设置秘书求职、涉外秘书电话沟通技巧、接待来访、安排差旅、安排会议及迎送客人等日常活动。同时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应用文写作, 可包括商务信函及信封格式写作规范、日程安排表、求职信及个人简历、建立贸易关系询函复函、留言条、备忘录、会议记录等。

以岗位目标来设置文秘英语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本课程项目设计上, 根据外贸/合资企业对涉外秘书的市场需求, 以涉外秘书的具体工作环节为主线, 把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归纳、分类, 融入到一系列的企业的真实项目中。同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 设置一些情景对话练习、学习常用句型、实用写作、商务礼仪知识等。力求达到商务知识、秘书工作职能与英语应用能力的有力融合。力求突出该专业的核心技能, 使学生在涉外商务背景下了解并掌握秘书工作所涉及的主要工作环节。每个环节的开展, 都是独立完整的, 学生在完成每个环节后, 都有完整的项目结果与体会。但纵观课程的全部环节, 相互之间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相互关联, 本课程项目的设置依次体现了知识和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针对单元主题, 设定项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按照要求进行调研、设计、整理、准备, 可采用专题式、或按角色扮演, 模拟采访等涉外文秘中出现的场景, 以汇报展示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然后学生互评, 教师最后加以点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也锻炼了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能力, 已经寻找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实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秀云.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文秘英语课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07 (11)

[2]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9)

篇4:市委书记的职责是什么

首先,应该明确现阶段市委书记的职责定位。只有了解市委书记的职责是什么,工作才能有方向、有思路。这个问题目前党章里没有直接讲,只是规定了市委是上级党委派出的代表机关,受权领导本地区工作。中发【2008】四号文件中对各级地方党委书记职责有一些具体表述可供参考:地方党委书记负责主持党的全面工作,组织常委会活动,对党委工作负主要责任。在实践中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党委书记的职责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以上的各种表述主要还是在工作层面上对各级地方党委书记的职责作一般技术性描述。这对理解和明确市委书记职责有帮助,但仍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如果要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市委书记职责给出一个更本质性的界定,应该是:作为党的人格化执政代表掌管好党的市一级政权。

党委职责定位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强调执政意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谋求长期维护执政地位是党的生命所在。强调执政也意味着承认党并不是政权本身,政权是国家的。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我们党长期执政,很多时候这一重大的基本问题已经被忽视到危险的地步。缺少失去执政地位的危机意识,常常使一个伟大的政党在麻痹中死亡。二是强调政权意识。政权与政府不是一个概念,但在实践中往往被混淆,这种混淆常常造成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分工不协调甚至严重冲突,其实只要明确市委书记是管政权的,市长是管政府的,就不会出现角色冲突。书记的工作是执政,市长的工作是行政。先有政权才有政府;先取得执政地位,才有行政权力。在我国,政权是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多系统权力的综合,政府只是政权中的一个局部——行政权力机关。只有在法理上明确书记与市长分工定位,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实践中,执政与行政、书记与市长职责错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长期和平与执政后,很容易使我们认为政权是天然永存的,夺取政权的艰难和维护政权的不易难以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干部的精力往往集中于行政用权而不是维护政权。二是党的现阶段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党委书记不能不抓经济,抓经济方式过于直接就很容易与政府工作相重合相混淆。三是我们的干部业绩考核体系又加强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我们目前对市委书记的考核与对市长的工作考核几乎完全是一样的,这不能不引导书记市长去争干一样的工作。

归结起来,导致执政与行政错位的本质是这样一个命题:经济发展是否等于政权稳定。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揭示,革命的发生并非是人民的处境越来越坏,反而是法国君主制最繁荣的路易十六统治时期,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托克维尔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经济繁荣并不一定导致政权稳定。在中国社会转型复杂的新形势下,绝不是经济搞上去了政权就会自然稳固。在一定条件下,经济的发展还更可能成为政权更迭的催化剂。我们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政权建设。

其次,应该明确市委书记的重点工作。按照市委书记的职责和任务,在推动市域科学发展中主要是做好“五管”。

一是管方向。就是管住管好涉及全局和长远的社会经济目标、战略、规划和政策,管住管好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动态,确保工作紧紧围绕党领导下的科学发展的轴心和方向。具体的管理途径就是通过市委常委会和各个政权机关的党组把有关的重大决策集中上来并依法依规执行下去。对人大、政府、政协等方面的工作,要注意通过党组进行领导,使市委的领导作用渠道顺畅。

二是管体制。就是协调各方理顺健全各种涉及全局的体制机制,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和机制障碍,充分合理地发挥各个方面的内在活力、外向和力与相互制力。体制变动大多离不开党委的决策,需要书记多出点子,狠下决心。同时,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因此要改革现有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繁荣,保障公平正义,满足人民需求。

三是管干部。就是管好党员队伍特别是管好党员干部。关键是做好激励约束和考核任免,使职务的责任、风险与权力相称,尽快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和文明素质。要下气力完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办法,用科学有效的制度和办法评出政绩,使优者能上,劣者能下。通过组织赛马而不是领导相马比出优劣。努力建立能真正比出优劣的起点公平、规则公认、考评公开、裁判公正、结果公示的科学激励和约束机制。要下气力做好职务责权的内在约束和外部制衡,使权力待遇前后的责任和风险相对应,使不作为、乱作为成为风险大、责任重、轻易不敢为之的行为。要高质量轮训和培训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大提高有效领导科学发展的眼界、品位、能力和水平。

四是管环境。科学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执政环境,只有拥有良好的执政环境,科学发展这棵树苗才能在我们这个社会里长成参天大树。因此,做好一把手应该做好上下左右的沟通协调工作,为科学发展营造最大外部支持和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五是管难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党的宗旨。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宗旨,党政机关就要协调工作。市委书记要协调解决人大、政府、政协在工作中需要帮助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这是最基本的职责。只要是对人民有利,对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有利,各方都管不了、管不好的工作市委书记都要做。

作者:中共廊坊市委书记

篇5:出纳岗位职责是什么

1、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财务和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3、负责拟订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

4、负责办理本级银行账户开立、撤销、备案和年检工作;

5、负责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本级银行票据、收款收据,办理银行结算;

6、负责登记本级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核对银行对账单、及有关账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7、负责保管支票财务使用人员印章;

8、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B岗

篇6:渠道总监岗位职责是什么

2、有ICO渠道资源

3、具有团队组建经验;

4、开发管理新的渠道合作者,推动渠道销售与渠道合作;

5、负责渠道关系维护,定期回访,并做产品推广;

篇7:秩序主管岗位职责是什么

2、负责编制内部各类治安案/事件的处理预案和流程。

3、制定小区内部重点/要害部位防损、防盗、防破坏、预防违法犯罪的防范措施。

4、负责调查处理小区内部发生的违纪和违法事件,并提交事件报告。

5、负责检查下属日常工作,并检查各项计划工作落实情况。

6、负责组织员工治安、内部保卫、各类治安案例/事件处理流程、消防等培训工作。

7、负责编写治安、消防状况报表、月度工作计划、总结。

8、负责管理处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健全消防档案、消防设备/设施台帐及检查制度,组建和培训义务消防队,并定期组织消防演习。

9、负责定期检查小区的消防安全及器材状况,并提交检查报告。

篇8:文秘岗位职责是什么

在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精神指导下,我校文秘教研室在文秘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及实践研究工作。通过团队成员的精诚协作,我们与校外周边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文秘专业实训教学提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外的实训教学活动,大大促进了文秘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新的诸如实训时间不够、工作量分配不均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实训教学中的问题

1、实训学生人数与岗位职数不相称

文秘专业一个年级两个班共60多人,最少时也有50多人。但秘书专业所对应的实训岗位却是有限的。校外实训通常每个企业只能安排1到2名学生;校内能安排的人数稍微多一些,但也很难一次性安排下五六十名学生。根据统计我校院系两级综合性“办公室”为7个,再加上职能处室甚至包括图书馆的采购部、流通部、实训中心等,能提供的校内实训岗位勉强达到40个,平均每个岗位得安排1.5人。要是遇上有的部门有事不接纳,则有的岗位可能要安排3人以上,这样必定造成人浮于事,学生无心实训。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践练习的机会,往往只能将一些“非办公室”性质的部门考虑进来,但效果差强人意。

2、实训时间有限且岗位工作量不均衡

实训时间不够,学生体验有限。根据我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学院课程的整体安排,文秘专业校内外实训时长分别为一、二周。根据实训后调查反馈,很多实训岗位都表示实训时间太短,学生刚对岗位了解了个大概,还没来得及给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训就结束了;学生也表示时间太短,接触的事情少,谈不出什么深刻的体会。校外实训时间稍长一些,但因为学生对企业不熟悉,且企业岗位的专业性都比较强,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较全面地把握企业岗位的性质及功能,更不用说整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了。

另外,实训岗位因其性质及工作时间段不同,各个岗位工作任务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比如,有些行政部门工作量较小,学生在实训时较清闲,基本上接触不到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有些部门的工作量呈现阶段性,即某一阶段工作量特别大,下一阶段工作量又特别少,且每个部门工作节奏都不一致,不方便统一安排学生实训。

3、学生素质莨莠不齐,指导管理程度难以统一

学生素质有差异,首先体现在工作态度上,其次是工作能力上。实训教学活动要面向所有学生,必须统一安排。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两头搭配,中间平分”。其目的是希望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促进后进生的工作与学习。但实际情况是有的学生并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两人是井水不犯河水,交流很少;大部分学生都是中等水平,其工作态度易受环境影响,工作缺乏主动性,需要老师鼓励推动,这显然不在岗位老师工作范围之列,且因为自身工作繁重也分身乏术,通常的状况是老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积极性不高。

以上问题大大降低了校内外实训教学的效果,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稳定性。为解决实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借鉴了企业管理上的制度———岗位轮换制。

二、什么是岗位轮换制

岗位轮换制,是让员工轮换担任若干种基层岗位不同工作的做法,从而达到考察员工的适应性和开发员工多种能力的双重目的。(杨剑)岗位轮换制是企业内部职员流动的一种方式,也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重要手段。

岗位轮换的优点是:(1)有助于职员树立全局观念。职员在企业内部流动,经历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以认清自己目前所任职务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加深体会其他职务的特点和难处。这对职员自觉处理好部门间、工序间以及工种间的关系很有好处。(2)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人员结构。企业内部各基层组织的人员结构合理化,仅靠人事部门一次性安排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最初的人员配置是最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结构也可能变得不合理了。岗位轮换有利于企业不断调整各单位人员结构,并使之产生“杂交”优势。(3)有助于激发职员的上进心和创新精神。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满足个人求知欲,扩大知识储备;变换职务给职工提供新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树立起新的目标,激发起新的动力。

三、岗位轮换制在文秘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集中与平时相结合方式,解决实训时间不够体验不深问题

集中实训能统一安排学生实训也方便管理,但时间短,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办公室这一工作岗位的职能与作用,且短时间内也很难培养出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通过集中与平时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延长实训时间。具体的操作是:根据文秘专业课程教学计划选择适当的时间集中安排一周实训,这一周实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岗位的基本情况,熟悉岗位老师,为后续的平时实训做好准备。集中实训结束后,学生在与岗位老师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训。

2、利用岗位轮换制解决岗位少、工作量不均衡问题

根据调查,校内外实训岗位基本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职能部门(如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等)、技术型部门(如文印室、实训中心、采购部)。综合性办公室功能最齐全,能为学生提供办文、办会、办事等全方位的实训机会,是安排文秘专业实训最理想的岗位;职能部门专业性及工作连续性相对较强,需要较长的实训时间才能完整地把握部门的工作流程,也只有时间长才能接触到适合于分配给学生的具体事务,这类岗位对学生信息整理与分析能力有较好的锻炼;技术型部门则能为学生的办公室设备及软件操作技能训练提供很好的条件。以上三种类型的实训岗位对文秘专业技能培训所产生的作用各有侧重。在综合性办公室少、职能部门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下,为使学生能全方位了解办公室职能及其具体工作内容,真正培养学生的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岗位轮换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不同岗位轮换实训,既可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与作用,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储备。

3、利用岗位轮换形成晋升机制解决学生素质差异的管理问题

实训效果与学生本身的素质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谦恭有礼、勤奋好学、善于沟通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收获:首先是体会做人的道理;其次专业技能能得到岗位老师更多的指导;还能获得更多被推荐工作的机会。相反表现平平、做事被动的学生其实训收获显然不如主动的学生。采用岗位轮换制或可激发更多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通过岗位轮换,给学生创造新的工作环境,促使学生树立更新更高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校内外实训岗位可分成三个级别:校内职能部门、技术型岗位为初级,校内综合性办公室为第二个级别,企业行政办公室(或人力资源部)为最高级别。通过在初级岗位上的实训,学生具备了初级专业技能如办公设备操作、办公室基础事务的处理等,只要通过了老师的评定就可以轮换到第二级实训岗位即校内综合办公室实训,以此类推最终晋升至最高级别,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被推荐或安排至企业的行政办公室实习。利用岗位轮换形成晋升机制,既可以解决因学生素质有差异不方便统一安排的问题,又能确保所有学生有更多更高级别的锻炼机会。

四、岗位轮换制应用的注意事项

1、教研室应事先要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内各实训岗位进行深入的沟通,以确保集中实训与平时实训能顺利开展。

2、实施岗位轮换制,要有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以确保实训的实际效果。可以采取“实训手册”管理的方法,规定每个学生实训的时间、实训的岗位、实训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指导学生的实训工作;每个岗位上的实训结束后,老师都要给学生写考评评语,以作为岗位轮换与上升的依据。

3、实施全程管理,跟进沟通。学生实训的整个过程,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积极与学生交流,要求实训小组负责人及时向专业老师反馈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和解决方案。在实训过程中,专业老师到各实训部门与相关办公室指导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前阶段的工作状态,咨询相关老师意见和建议,及时将意见反馈给学生,以促进工作方式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接到的有一定难度的实训任务,专业老师应该给予足够关注和指导,能够对任务的完成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实践表明,只有和学生之间不断的沟通了解,才能针对其问题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学生在不断的沟通和顺利解决问题中也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流技巧。

4、定期开展实训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表彰先进并组织一批优秀的学生来交流实训经验,尤其是被安排至企业实训的同学将其在企业工作的情况及收获与大家分享。实践证明,表彰会尤其是有领导参与的情形下,往往能让学生产生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进而提高学生对实训的重视程度。以这种正式的活动来肯定学生的成绩,推广实训中先进的做法,更能激发学生实训的动力,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专业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剑,黄英编著.优秀班组长人员管理第3版[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09,第131页

篇9:高层主管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样一些问题与困惑,让我们走进“总裁学苑”,走进关于CEO 执行力的探讨……

PSE——从策略到执行的解决方案

CEO们需要一个系统而可行的解决方案。PSE就是从策略到执行的完整解决方案。这里可以用六个字、七大步骤来解释概括它的内在逻辑。六个字是:认知、策略、执行。认知就是如何认识企业所处环境,如何认识我们自身;策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制定出别家公司难以企及和与众不同的策略;执行就是将策略变成可执行、可实现的管理流程和平台。

这个架构带给我们的是:作为高层主管,如何面对环境变化?如何制定相关策略?哪些是我们能做而别的公司难以企及的?如何整合公司一切资源以开创未来?这是高层主管基本的领导职责,也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

七大步骤是认知、策略、执行的一个延展,它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从策略到执行的过程和内在逻辑关系。它就是,1、发宏愿(愿景、理念、目标);2、定大计(策略);3、变组织;4、行法度;5、立典范;6、知统御;7、追实效。(注:此资料由总裁学苑提供)

企业高层主管的七件大事体现了高层主管领导职责的逻辑架构。一个企业,首先要有自己的愿景、理念、目标,就是要发宏愿;在宏愿的指引下,要进行环境和自身分析,从而制定出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策略,就是定大计;为策略贯彻流畅,就要进行组织变革与再造,称为变组织;组织的运行需要依据规则、制度,所以要行法度;在这样的运作中建立起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就是立典范;通过以上这些步骤最终要形成真正的领导力(Leadingship),称之为知统御;从策略到执行的最终落脚点和目的是要追实效,实效如何要有一系列的绩效评估体系。如果高层主管能够将这七件大事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变成组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就能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认识环境开始

让我们从认识我们所面对的环境开始入手。我们所处的环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趋势是什么?这些趋势中有哪些机遇和威胁?

从大趋势看,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市场的逆转是存在数学上的关系的,市场的不同维度可以使人们预测它的规律。10年,120个月,就是一个圆周的循环,对于经济而言,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到来,每一个十年都是大投资周期。可以从以下数字看:

* 1970年通货膨胀,油价、金价大涨20倍,各种原物料上涨,主要是油价上涨主导的投资浪潮。

* 1980年则是由日本主导的投资趋势,日元强势上涨,房地产大涨,这是由管理技术主导的投资浪潮。

* 1990年则是美国高科技业创造新的财富,日本则陷入长达十年的泡沫经济中,这是IT技术标准主导的投资浪潮。

* 未来十年(2000年以后)则是由中国、印度市场需求带动的投资。

中国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现在已经越升为第三大贸易进口国。世界贸易组织4月5日在日内瓦发表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进口国。报告说,以美元计算,去年中国的进口猛增了40%,进口额由2002年的排名第61名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03年中国的出口则增长了35%。(资料来源:新浪网站)

与此同时也加快了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矛盾。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55%的水泥、38%的钢材、36%的铁矿砂、30%的煤、10%的原油,仅2003年就进口了911万吨原油及2858万吨成品油,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耗国。这两年全球原物料大涨都与中国有关。但是,工业制品却因为中国变成“世界工厂”,价格不断下跌,包括科技的产品,如个人计算机、手机、数字相机等。在这样一个趋势下,2003年12月中国大陆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了3%,今年1月CPI又上升了3.5%,通货膨胀的压力剧增。去年外汇存底4035亿美元,但去年一年增加的外汇约1618亿美元。外汇存底增加,人民币发行也跟着增加,就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大趋势决定了我们必须认识今天来自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总结起来为10大变化趋势(见图)。

趋势是无法抗拒的,企业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从中找到机会、避开陷阱、挑战威胁。

不可忽略企业的自我诊断

在外部的大环境中,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也有生老病死。我们是等到病入膏肓再治病,还是防患于未然,学会给自己及时诊治?许多优质企业都把企业诊断当作向管理要效益、求生存的秘密武器。象人体一样,企业经营活动也是一个循环过程。当它的细胞链条发生问题,正常的循环就会断开,就无法完成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细胞链条发生问题呢?依照表现形态和产生原因,可能会有来自日常管理的错误、舞弊行为、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其中对企业危害最大的弊病就是决策失误。它的发生率可能仅为5%,但它所带来的危害却占到50%,甚至无法逆转,就象得了绝症。

如果我们将企业健康指数假设为1000的话,我们发现造成这些弊病的各种原因的权重为:高层领导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观、以及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为150;创新与策略规划为110;顾客与市场发展策略及运用为110;人力资源与知识管理为110;资讯策略、应用及管理权重为110;流程过程管理为110;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为300。

根据这些权重,我们再将经营不善的病因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希望它可以成为企业诊断的显微镜、CT机。

为了企业机体的健康,建议我们的高层主管们能够经常明确未来的方向,方向越明,对企业的发展越有帮助;与此同时,导入策略规划,明确年度重点目标,并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从方向到目标、从流程到财务、从资源到管理的全面的防御系统。

如何制定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策略

策略就是企业为了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达成经营愿景的方法、步骤,可以说是一种方向性的指引。用个形象的比喻,它更象是迈向目标的一幅地图,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科学。制定策略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不是拍脑门出来的点子。商场如战场,打仗就要有作战地图,战略有误,全盘皆输。制定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策略需要一个展开的清晰的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企业的使命。这个使命包括我们将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应当恪守什么样的商业道德?我们如何回馈社会?就象默克制药公司的使命一样:帮助人类战胜疾病、改善生命。

在这个基础上,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理念,包括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公司的立足点、以及基本方针。仅仅这样还不够,企业还需要有愿景,就是作为高层主管,你要思考你的企业未来要成为什么样子?要做到什么程度?就象通用电器公司,他们要把企业作成是同行业第一,或者第二,否则就收摊!

所以策略制定首先关心的三件事就是做什么(经营范畴)?有什么(核心资源)?关心谁(事业网络)?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策略不断第展开,延展成为市场上可用的策略,这是CEO必须做出的决策。竞争优势的基本策略包括三个方面:

①用产品、服务的独特性取得客户认同的差异化策略;

②采取较别家企业价格都低的策略(关键是低成本);

③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投入特定市场的集中策略。

究竟实施哪一种策略,要从四个要件加以考虑,包括产品市场的界定、竞争市场的优势、企业的成长方向、以及企业的综合绩效。我们可以在综合考虑各种要素中取得企业平衡发展概念的基本流程。包括愿景,即你要的是什么?策略,即如何才能得到你所要的?策略目标,即如何从财务、顾客、企业流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层面达成目标的各项计划?如何量化达成指标?

以上认知环境、诊断自我、制定策略都是CEO的职责的组成部分。在策略的执行和落实中,企业应当先求最适,再求最佳。特别是要以行动代替纸上的作业。对于CEO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行大于知。

篇10:成本经理岗位职责是什么

2、按照公司招标采购程序,负责工程项目的招标、评标、议标、定标工作;负责工程预算或招标标底的审核工作,确认合同价格;

3、负责公司工程合约文件的起草、谈判、签约及管理工作等合同流程;

4、负责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工作;

5、负责复核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计量及支付;

篇11:行政人事岗位职责是什么

2、员工入职、离职、异动手续办理;

3、员工档案、电子信息库及各类人力资源档案的建立、维护、更新;

4、居住证等员工证件手续的办理;

5、邮箱、财务审批权限的开通关闭申请;

6、人员社保、公积金手续的办理,解决员工相关的问题;

7、员工考勤的统计与监督,审核员工的考勤及各种休假并备案;

8、根据招聘计划,实施招聘工作,完成简历筛选、分类及面试安排;

篇12:秩序主管岗位职责是什么

2、负责秩序部日常人员工作安排及管理工作;

3、负责制定年度秩序维护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实施;

篇13:什么是语音?什么是字母?

什么是字母?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②

语音学就是根据语音的定义建立的, 语音学只研究语音, 也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研究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音学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因此, 语音学是通过物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语音并用字母来描述语音系统的构成。上述语音和字母的定义是西方人提出来的, 语音学也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语音的定义正确吗?字母的定义正确吗?西方人为什么这样研究语音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五个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分析西方语音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

我认为这样定义语音是不正确的, 不能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为根据这个定义, 语言还有一个精神内核, 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两部分构成的, 这样, 语音就成了语言的一部分, 语音和语言就成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实际上, 语言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人是通过语言的声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也就是说, 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 二者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另外, 语言的声音是表达意义的声音, 如果认为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构成的, 这样,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就成了可以分开的两部分。而实际上, 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音, 是语音就一定有意义, 也就是说,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

因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所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来说, 就不应孤立地研究语音。研究语言应该从听觉认知的角度研究语音是如何表达语义的, 如果孤立地研究语音, 也就是说, 把语音和语义分开来研究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既然孤立地研究语音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那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

西方人是为了创造文字。西方的字母文字, 如最早出现的腓尼基字母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是西方人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分析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一些不同的音素构成的, 认为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于是就创造了一些不同的视觉图形来代表这些音素, 这些视觉图形就是字母, 如“A”“B”“C”“D”“E”等。但字母不表示意义, 所以西方人并不是只孤立地分析语音, 还分析语音是如何表示意义的。他们发现由几个音素拼合的语音片段表示一定的意义, 于是就把几个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在一起, 从而就用字母创造出了表示意义的文字单位——词 (英文叫word)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代表音素, 字母表示音素, 用字母拼合的文字就是语音的符号, 文字代表语音, 文字表示语音,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字称为表音文字的原因。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代表语言单位, 表示语言单位,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心境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③, 而文字是用于书写的, 既然字母是记录音素的,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是记录语言单位的,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应通过书写的文字材料来认识语言。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没有否定西方人对文字的传统看法, 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文字表现语言”④。也就是说, 字母表现音素, 文字表现语音, 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根据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 字母就是音素, 文字单位就是语言单位, 文字也是语言, 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表现口说语言, 文法 (grammar) 就是语法。因此, 索绪尔主张语言学只研究语言, 不研究文字, 因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文字不是独立存在的, 文字是由语言决定的, 是从属于语言的。也就是说, 索绪尔把文字当作了语言。

因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西方人一直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他们认为文字是由语音决定的, 根据音素创造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不是根据音素创造的文字, 因此, 汉字被西方人认为是原始、落后的文字。于是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就用根据音素创造字母的方法来学习他们不懂的语言, 还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创造自己的文字或者用这种方法把非字母文字改造成像西方一样的字母文字, 如现代越南文。

通过分析语音来创造文字的结果使西方人认为研究语音就是研究语言, 研究语音就是分析语音的音素并用字母来描写语音的构成, 也就是说, 最初西方人把研究语音看作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直到近代, 西方各国学者才建立了以专门研究语音为对象的普通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采用现代研究声学的方法以及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因为语音是一种声音, 从研究声音的角度说, 各种声音都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语音也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 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 如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 人发出语音是人体器官运动的结果, 因此,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 还可以对人体器官的发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便于学术交流, 西方研究语音的学者于1886年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为了把各种语言的音素精确地标注出来, 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和公布了一个《国际音标》。

中国的普通语音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语音学的, 中国的音韵学过去是为学习使用汉字服务的。中国古代是诗、文并重, 诗词不仅要抒情达意, 而且朗读出来还要合辙押韵, 富有音乐美, 于是中国历代学者为了写诗填词的方便就根据当时汉字的读音编写了大量的韵书。明清两代, 西方人来到了中国, 是高本汉等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将西方人研究语音的原则和方法引进了中国, ⑤于是中国的不少学者也就开始把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看成是语言学, 也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就把中国的音韵学改造成了西方的语音学。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韵书和字书, 开始了“古音重建”, 开始用西方的字母来描写中国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根据语音学的理论, 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语音的符号, 中国的语音学家自然也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因此, 中国的语音学家是主张汉字拉丁化的, 是在理论上支持中国进行文字改革的, 认为“新的拼音文字方案必须在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 才会是科学的, 完善的文字”⑥, 也就是说, 汉字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于是中国的语音学家就根据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字母文字方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个文字方案, 创造这个文字方案的人是想用它来替代汉字的, 目前是暂被用作辅助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工具。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 研究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应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起, 一个是音素, 一个是字母。音素是什么?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什么?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西方语音学家认为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元素, 也就是说,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

我认为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因为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语流, 人说话时是会出现停顿, 也就是说, 语流是一段一段连成的, 但一段语流是不可以切分的, 是不能从语流中切分出音素的。因为语流不是静止的, 是流动的。认为语流可以切分, 就像是认为水流可以切分一样可笑。另外, 人在发出最小的语音片段时口腔的运动也不是几个割裂的动作, 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语音看不见, 没有形象, 人们使用电子仪器可以把语流转化成电流的脉冲信号图形。尽管这种图形不是语音的形象, 但就是这样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不是由一个一个有明显界限的小图形拼合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图形, 由此也可以证明: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 语音是一个整体, 部分和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 语流中的音素是分不开的, 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 音素是人们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 或者说, 是人为分离出来的。

因为语流不能切分, 但人的口腔却能单独发出最小的声音片段, 人也可以听到这最小的声音片段, 语音学家把这最小的声音片段称为音节。而音节的声音是有差异的, 如∕ba∕和∕ma∕, 于是语音学家就根据这些差异认为音节是由比音节更小的元素构成的并把这最小的元素称为音素。也就是说,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有人会说, 既然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那为什么人们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成两部分, 还能把每一部分单独发出来呢?如“ma”这个音节可以分成“m”“a”两个单音, 而且人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单音发出来, 这单独发出的音不就是音素吗?

单独发出的音不是音素, 或者说, 也不是单音。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 如口技演员可以模仿火车和飞机以及各种鸟叫的声音, 但发出的声音不都是语音。也就是说,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从语流中人为分离出来的声音发出来, 但这些孤立的声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 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音素的联系。也就是说, “m”和“a”的发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打个比方说, 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 但人体的心脏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人体是个整体, 人们可以把心脏从人体中切下来, 但切下的心脏就不是人体的心脏了, 而是一块死肉了, 切下的心脏失去了和人体其他器官的联系, 已经不具有心脏的功能了。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我认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因为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前提是符号所指的事物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而实际上,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 符号所指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字母就不能说是音素的符号。其实, 西方字母文字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如英文中拼写“write”和“right”的字母是不同的, 如果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话, 这两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不同的, 但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那字母是什么呢?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也就不是语言的符号了, 那文字是什么呢?

我认为字母不是符号, 而是符号的构件, 字母只是西方人根据语音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视觉图形, 西方人拼写这些视觉图形才创造出了大量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文字单位 (word) 。也就是说, 西方人分析的是语音, 但创造出的却是视觉表意符号。字母是“字”之“母”, 是文字单位之母, 而不是语音之母, A、B、C、D等西方人创造的字母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不规则的碎片, 这些碎片本身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把它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才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拿英文的文字单位来说, book这个文字单位是由四个字母拼合成的, 单个字母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拼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 文字不是语言的符号, 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而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因为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创造什么样的字形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 所以语言不决定文字, 文字不是从属于语言的,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听懂的, 是听觉符号, 是以“音”示“义”, 文字是看懂的, 是视觉符号, 是以“形”示“义”。因为西方文字是根据语音创造的, 文字是要学习的, 通过学习文字, 字形和语音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 所以文字可以读出音来。但是字音不是文字的本质, 因为人只要知道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就是不读出字音 (默读) , 或者读不出字音 (聋哑人) , 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 但即使能读出字音, 却不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 也还是看不懂文章, 所以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 而是字形, 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⑦另外, 语言可以写成文字, 但写成的已经不是语言了, 文字也可以读成语言, 但读成的已经不是文字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大脑和器官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因此, 我们应该区分语言和文字, 不应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

因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是表音文字, 而是表意文字。因为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用独立的字母, 就是用国际音标描写的也不是语言的语音系统。

因为字母是有形的, 把字母和字母拼写在一起是拼形, 不是拼音,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能叫拼音文字, 而应叫拼形文字。也就是说, 一切文字都是“拼形表意”。文字的本质是一样的, 文字的字形都是由人创造的, 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拼形表意文字, 只是中国人创造字形的方式与西方人不同, 也就是说, 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字形不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而是独特的。中国方言众多, 说不同语言的人能使用同一种文字, 几千年不衰, 这是中国人创造文字的智慧。应该承认西方人通过分析语音创造字母文字也是一种智慧, 但这种创造文字的方式使研究语言文字的西方学者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这就是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把书写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了, 而没认识到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 但他没有指出这两种符号系统有什么不同。因为他对符号认识有问题, 把符号只看作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的类型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必须是表示意义的, 所以他没有认识到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 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因此, 他才提出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错误理论。其实, 语言是无形的, 是听觉符号, 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人创造出的文字是有形的, 是视觉符号, 是看得见的, 而有形的文字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语言的。实际上, 索绪尔根据西方字母文字的现象也发现“文字表现语言”的提法有问题, 他也指出“口说的词中没有一个音是用固有的符号表示的, 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了。”他也警告人们“文字遮掩了语言的面貌, 文字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假装。”⑧总之, 索绪尔始终没有走出“文字表现语言”的思维。其实, 文字连语言的假装也不是, 文字就是文字本身, 文字是用本身的形体来表示意义的, 因为人不仅有听觉认知能力, 还有视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 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字母表现的不是音素, 字母的拼合表现的也不是音节, 文字单位表现的更不是语言单位, 文字单位是用于书写文章的单位。因为索绪尔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把文字当成了语言, 所以他就用文字材料来研究语言, 于是就把文字单位当成了语言单位, 把“文法”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 索绪尔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听觉的语言, 他的所谓现代语言学理论也不是建立在真正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 还是建立在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上的。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没有认识到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而文字是人为创造的, 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 语言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 而文字的产生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创造的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字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一发即逝的语言要大得多。试问如果中国没有汉字, 中国会是今天的中国吗?如果世界没有文字, 世界会是今天的世界吗?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认为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相同的, 认为写文章要“我笔写我口”。其实, 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不同的, 人听说语言的“语法”和读写文章的“文法”是不一样的, 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也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人获得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实, 世界各国都有文盲, 文盲的现象说明人听说语言的能力自然可以获得, 是不用教的, 应该教的是读写文字的能力。因为人读写文字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 也就是说, 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教儿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 而不是教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综上所述, 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不论是“符号说”, 还是“表现说”都是错误的, 而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也就是说, 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错误的, 而中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发生的文字改革运动、中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教改屡遭诟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及与方言相关的地域文化的式微等诸多文化教育问题, 从学术层面分析, 都与引进西方语音学和语言学的错误理论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字的教学理念源于语言和文字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源于西方语言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区分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 不仅认为教文字就是教语言;而且还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汇, 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说, 语言是合成的, 而语言的合成论源于语音的合成论。

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语言是合成的吗?

我认为语音不是由音素合成的。如果是由音素合成的, 就是认为音素产生在语音之前, 是先有音素, 后有语音, 有了音素才能合成语音。而实际上, 并不是先有音素,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我们不能根据人为可以分析出音素就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一棵大树可以分析出树干、树枝和树叶, 能说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合成的吗?显然不行。大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是由种子生长成的, 而不是合成的;人体也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器官, 但人体也不是由器官合成的, 而是受精卵在母体中由小到大生长成的。所以不能说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语音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也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的“合成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就是“合成法”。合成法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 词合成句子, 合成法认为是先有砖头, 后有房子, 盖房子, 要先准备好砖头, 然后用砖头盖房子。因此, 合成法的教学过程是先用字母教音素, 然后用字母的拼合教音节和词汇, 最后用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讲解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合成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 学生可以准确地发出字母的读音, 也可以准确地发出词的音, 但一说话, 也就是说一个句子, 整个语流就是不像标准的语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语音不能合成, “合成法”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音的方法。另外, 教了词汇, 也讲解了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 学生可以读懂文字, 但是不会说话, 成了“哑巴英语”。如果语言是合成的, 为什么我们给了词汇和语法规则, 学生却听不懂和说不出句子呢?语言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吗?“哑巴英语”的现象证明语言是先有的房子, 不是先有的砖头, 语言是不能合成的, “合成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言的方法。其实, 教师并没有教“第二语言” (英语) , 教的是“第二文字” (英文) , 所以学生只获得了读写文字的能力, 但没有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儿童自然获得语言的现象证明语言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儿童生活在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 儿童学语言是从听人说话开始的, 儿童听到的不是音素, 而是语流。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儿童听到的也不是孤立的词, 而是一个一个表达意义的句子, 儿童是先听懂的句子, 所以儿童不是先发出音素, 而是先发出语流, 不是获得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把句子造出来的, 而是先模仿句子, 后仿造句子。儿童的认知是先整体后部分, 也就是说, 语言不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 而是先有的房子。儿童是在大量听说句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听说语言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音素、词汇合成的, 而是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由人体的语言器官自然生成的。

因此, 我们不仅要区分母语和母文, 还要区分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字, 应该根据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根据母文的学习规律来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是语言, 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第二语言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来培养, 也就是说, 可以通过教学来获得, 但是人工培养应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因为母语的听说能力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所以教第二语言不应采用合成法, 而应采用生成法。语音是人听到和发出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所以教语音就是教学生获得听懂和发出表达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说, 教语言就是教语音, 不应把语言教学和语音教学截然分开, 应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不应从教音素到教词汇, 从教词汇到教句子, 而应该从听句子入手,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 从模仿句子到仿造句子, 只有在大量的听说句子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母文是通过教学获得的, 第二文字也要通过教学获得, 因此, 第二文字教学应遵循母文教学的规律。因为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不需要教, 而母文需要教, 所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母文教学。语言是当下现时的, 人们只能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而文字是超时的, 人们能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古文, 可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因此, 文字的历史越长, 母文的文献积累得越多, 教师教授母文的经验就越丰富, 教师也就越了解母文教学的规律。

自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汉字, 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文教学——汉文教学, 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 中国的教育家已经认识了汉文教学的规律, 已经找到了使学生能快速获得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语音和什么是字母以及语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本节要讨论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呢?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呢?为什么会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合成的呢?也就是说, 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的呢?

我认为这与西方的哲学有关, 西方的科学源于西方的哲学,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于哲学的认识论。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一种认为整体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为什么西方人一直热衷于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呢?因为西方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可分的。所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整体是可分为部分的, 只不过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形而上学不一样。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是认为整体不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是“阴阳观”。中国人认为“阴”与“阳”构成了一个整体, “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 “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单独存在, 中国人还认为“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所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也就是说, 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没有物质世界, 哪儿来的精神世界呀!因此, 用“阴阳观”观察万物的中国人不会提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种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截然分开的概念, 也不会用这种认识论来认识语言和研究语言。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被黑格尔称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 也被西方科学界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因为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哲学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论, 他倡导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 (reductionism) 和合成论, 还原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析还原的。也就是说, 事物的整体都可分为基础部分, 整体是由基础部分构成的, 部分代表整体, 部分反映了事物的结构和属性, 是部分合成了整体。因此, 还原论认为不了解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 因此, 有必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单独地、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还原论来认识语言, 西方人认为语言也是可以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根据合成论来研究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的构成反映语音的结构和属性, 是音素合成了语音, 所以就认为人为分析出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并用人造的视觉图形来代表它。结果, 不仅用文字来描写语言, 形成了错误的合成论的语言观, 而且还把视觉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 又形成了错误的文字观。也就是说, 西方学者提出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一概念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错误理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和笛卡儿所倡导的还原论和合成论在语言和文字研究上的反映。

近400年来, 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一个以还原论和合成论为主导的世界。其实, 还原论和合成论是有局限性的, 特别是自然产生的有机物是不能还原和合成的, 如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等。而且这种科学方法论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的危机, 如环境问题, 这一点目前有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哲学, 希望从中国哲学中获取智慧, 以使全球走出危机。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论哲学, 认为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 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 部分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 部分不反映整体, 不能代表整体, 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 首先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 从整体来认识和分析局部, 否则, 那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盲人摸象”, 就是把象的局部摸得再清楚, 也不可能得到对大象的整体认识, 反而会对大象得出错误认识。中医理论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不能分成部分的, 人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 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 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来认识自然产生的语言, 不会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分开进行单独的研究, 也不会用还原论和合成论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和语言, 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语言是由词汇合成的, 当然更不会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 把学习文字当成学习语言。

人的语言和人体一样不是合成的, 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 西方人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但他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转变, 还继续相信还原论, 而不是整体论, 还继续使用合成论, 而不是生成论, 因此, 还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还使用西方的字母文字来建立所谓的“普遍语法”, 我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研究不能深入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 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现象已经证明还原论和合成论不是普遍真理。爱因斯坦曾对中国哲学中没有类似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 但却发展出那么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感到困惑, 觉得这是个迷。今天谜底已经揭开, 这就是中国的整体论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 我们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科, 而且还引进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因此, 现在不是继续思考我们如何与西方的学术接轨的问题, 而是到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 研究语言, 我们不仅要纠正西方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错误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转向, 应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 从合成论转向生成论。怎么转向呢?首先要区分语言和文字, 区分自然产生的语言和人为创造的文字, 不能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⑨也就是说, 不能把人造之物当成自然之物, 应建立生成论的语言观和合成论的文字观, 应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使自然的语言和人造的文字和谐相处, 人类是要创造和使用文字, 但不应以破坏自然的语言环境为代价, 应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自然的语言环境。另外, 区分两种不同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自然产生的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系统, 人为创造的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系统。符号都是由人的感官接收, 由大脑认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研究的方法, 不应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而应对语言和文字分别进行研究,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 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也就是说, 要区分语言的听觉材料和文字的视觉材料, 不能把文料当作语料, 不能把研究视觉的文字当作研究听觉的语言。其次是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自然获得的, 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的文字能力是如何学习获得的。另外, 语言的听觉符号和文字的视觉符号都是存储在人脑中并由神经网络连接起来的, 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通过人脑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人脑的结构和机制来研究人听说语言的能力和读写文字的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自中国引进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以来, 中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就认为“为什么直到大约七八十年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 笔底下写的是文言, 两不相干?”⑩于是他就主张消灭方言和废除文言文。这显然是用“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等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来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 是要用西方的错误理论来改造中国。其实正相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和使用文字的现象不是畸形的, 而是正常的, 中国人“说方言”和“书同文”不是两不相干, 而是密切相关, 因为只有这样,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和谐相处。

中国人研究和教授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人研究和教授用汉字写的古文当作是研究和教授语言, 不应废除古文教学, 而应继承中国人研究和教授古文的传统, 因为这些不是糟粕, 而是精华。“文法”不是“语法”, “文法”是人类创造文字、传承文化之法, 不是语言自然产生之法。“文法”是字形的构造和组合之法, 不是语音的构造和组合之法。“文法”是学习读写文章之法, 不是学习听说语言之法。

中国方言众多, 方言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 而是国家宝贵的语言资源。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不同的语言是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消灭方言, 不是为创造西方的字母文字以利早日实现语言的统一。而是为保护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免遭人为的破坏, 是为正确认识方言 (母语) 和通用语 (第二语言) 的关系, 为使方言和通用语和谐共存。因此, 我们研究语言应由分析语言的构成元素转向对语言的生成环境和生成过程的研究, 为需要学习通用语或第二语言的人给予理论的指导, 为如何保护中国多方言的语言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几百年后……如果方言消失了, 中国人都说一种语言, 那将是中国巨大的智力灾难!

注释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 1981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方书春译, 商务印书馆, 195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2

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0

5张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见《文字论》,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6张朋朋《语言和文字不属于同一类事物》, 见《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

篇14:文秘岗位职责是什么

关键词:文秘专业 学生素质滑坡 高校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争机制的导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作为秘书职业未来的主力军----文秘专业的学生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秘书专业学生的素质普遍走向滑坡,状况令人担忧,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该率先采取怎么样的应对措施呢?

一.素质滑坡的表现

1.职业修养不明确

文秘专业的学生有很多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分数线而被调剂过来的,大都对秘书职业缺乏认识。社会上一些人对秘书抱有偏见,还有的认为做秘书整天跟在领导后面转,没什么出息,再加上秘书人员的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使得文秘专业学生纷纷自找门路,转系的转系,考研的考研,考各种资格证准备“改路子”。职业认识的不正确使得不少学生打算毕业以后不从事秘书工作。许多学生对学习抱着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过分看重外语、计算机、公关社交等实用知识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以致于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好,无一技之长,各方面都平平庸庸。不少文秘学生不能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由于秘书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要从打杂做起,而在学校学了多年的学生出了校门就想施展抱负,大干一场,如果让他们做些打杂的事,他们心里就会有落差:“我一个堂堂大学生,国家培养了我多年就让我干这个?”虽然有的学生有心理准备,可真让他们做这些事,他们也心有不甘。由于好高骛远,理想定得太高,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成了主旋律。

2.知识涵养不丰厚

(1)缺乏学习主动性

缺课、逃课现象已成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由于秘书职业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文秘专业设置了一些提高学生文化涵养的科目,如外国文学、美学、中国文化通论等基础课程。然而一些学生不能意识到这些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学这些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所以这些课程的学生逃课率最高,即使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也是看小说、听音乐、睡觉各做各的事。甚至对待有些专业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不高,缺乏强烈的求知欲,缺少与师长交流的主动性,多数人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忽视涉猎文史哲

“上联:无错不成文,病句错句破残句,句句不堪入目。下联:有误方为篇,别字错字自造字,字字触目惊心。横批是:斯文扫地。”这是有人为描述大学生写文章所作的一副对联。曾有文秘专业的同学问中国经历了哪些朝代,宿舍里的六位同学只有一个经过大家的补充才勉强说了出来,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史哲,是一个人的综合人文素质,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作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文秘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地理、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又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秘书呢?

(3)专业知识不扎实

专业知识是支撑一个职业的精髓所在,根据和同学的交流与观察可以发现文秘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实在令人担忧。就拿公文写作来说,许多同学缺乏写作实训,随便拿一个文种让同学写,他们都会束手无策,要去翻书照着范文写才能凑合着完成。有同学在学校实习期间替一位老师写借条,竟把借条给了要借书的那位老师,这样一些基本的程序问题都搞不懂,秘书礼仪都学过,可到用时却接连出错,连递名片这样的小事都做得不规范。至于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在办公室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掌握也不熟练。

3.能力素养不过关

(1)文本写作能力不尽人意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资源的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应用写作的能力也随之下降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几乎都要依赖网上资源。为了节省时间,同时也为了自己轻松,学生经常上网寻找资料,然后直接把下载的资料凑成一篇文章,或直接照抄类似文章,只为交差,而不是结合实际情况构思写作。我们说“应用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人的知识、智能、技巧、技能、修养、素质诸因素的综合体现。”[1]这些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的习惯几乎人人都有,形成了这种抄袭的不良风气。若只有一张纸,一支笔,不依靠网上资源,估计很少有同学能写篇像样的文稿。

(2)沟通表达能力令人失望

对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所欠缺。有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体会到,往往想关心别人都不知从何说起;想赞美别人却不知从何开口;想协调人际关系却越协调越复杂;想与人为善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而语言生硬。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发生矛盾,有的是因为认识水平不同,有的因性格脾气不同,也有的是因为习惯爱好不同等等。总之,相互之间总好造成一定的误会。“但作为一名秘书人员,所接触的人形形色色,涉及的人员各有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很多。因而,没有深度的表达会使别人感到肤浅、庸俗,不愿与之为伍。”[2]所以,要具备准确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要求秘书人员在工作、交往中能思维清晰、口齿清楚、条理分明、说话得体。

(3)实际操作能力纸上谈兵

这一般表现在使用办公设备上,绝大多数学生没用过打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碎纸机等现代化办公常用设备,对这些设备的一般故障的维修更是一窍不通。站在这些设备跟前都不敢随便碰,更提不上熟练掌握了。

二.学校采取的做法

1.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人才,文秘专业教育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秘书人才,必须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即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着眼于对学生五种素质和两种能力的培养。五种素质是指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德包括政治品质、伦理道德、个性心理品质三个层次;识是指见识;才是指才能;体是指体魄。两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既精通母语,又谙熟外语;二是独立的科研能力,不仅要掌握娴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所获取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熔铸创新能力。秘书人员的创新能力,是指秘书人员创造性地贯彻领导意图,为领导工作提供最佳服务的能力。它是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2.改革课程教学体系

文秘现有的课程体系呈现杂、乱的特点。学生几年学习感受似乎什么知识都学了,又什么都没学,呈现一种学习的迷茫状态。文秘专业基本上是在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基础上实行的方向培养。还包含了秘书学基本理论和技能、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财务金融、社会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专业相关知识,很多课时多被专业课程占用,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主体性不明确、参与性不高。不难看出编写者希望在四年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多向学生灌输各种秘书知识及其行业知识。但是这种课程编排,看似全面,学生具有很强的就业适应性,事实上内容过于宽泛,学生只知皮毛,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在整个课程体系内,剔除一些不必要的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数量和学分比例,保证实践课程课内、课外教学时间,并完善评价机制。

3.强化实践训练环节

校系领导要破除“文秘专业仍以秘书写作为主,无需什么实验室、实验课,实验课是理工科的事”的陈旧观念,重视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为其提供各方面的有力保障。积极建设校内实验室,为教师进行直观教学提供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演练的舞台,如装备现代化的秘书办公室设备,建立由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等构成的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由摄像机、照相机、投影机、录放机等组成的新闻传播实验室;由会场设计、会务管理、会议记录、文书处理、档案管理为内容的模拟操作实验室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感性,有利于学生演示,模拟某些案例,使实务课上得身临其境,印象深刻。“高校应该积极地在校外建构实习网点,定期送一批学生到岗实习,与校外单位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由机关、企业人士负责指导,以协议书或合同的形式确定各自的责任与任务。请企业顾问定期或不定期来校讲课,参加活动,参与学生的课程考核。这样,无疑是一个校、企“双赢”的办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去,使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岗位定位。”[3]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这样,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很快适应环境、进入员工角色。

综上所述,当下的文秘专业大学生的确存在着素质下滑的现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努力。论者仅从学校的视角切入,围绕我国文秘人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盲目性低层次徘徊。这就要求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加贴近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出为社会市场认可并真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注 释

[1]吴延生.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三个境界[J].阅读与写作,2009(8)

[2]吴延生.浅谈秘书的能力构成[J].文学教育(下),2015(8)

[3]吴延生.高校文秘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及其对策[J].文学教育(上),2015(9)

上一篇:后所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章程下一篇:追逐梦想作文800字高中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