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人事例素材

2024-05-22

小学语文名人事例素材(精选5篇)

篇1:小学语文名人事例素材

潘玉良的一生,绝对是一个凤凰女逆袭的成功典型。潘玉良和方碧君、关紫兰、蔡威廉、丘堤和孙多慈并称“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这六人中,只有潘玉良出生最贫寒、经历最波折,其他人多是出自名门望族、书香人家的窈窕淑女,富贵如娇花。但时至今日,潘玉良是这些女画家中名望最高的一位。

可见,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心若向阳,何惧迷茫,现在的低起点是为了让你得到更好的磨炼。只要我们像潘玉良一般,抓住身边出现的机会,在残酷的世界勇敢前行,我们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篇2:小学语文名人事例素材

嘉靖年间,全国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连中小地主也纷纷破产。闹得民怨沸腾,天下不安。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还很厌恶进谏。朝中大臣大多明哲保身,也不敢规劝皇帝。

有一天,海瑞与嘉靖皇帝对弈。他惦记着民间的疾苦,无心下棋,没走几步,就处于劣势。

“将军!”嘉靖皇帝得意地喊道,海瑞这才注意到自己的棋子已经非常 被动了。接着他力挽被动,很快就占了上风。轮到海瑞“将军”了,他突然灵机一动喊道:“‘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嘉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管注意自己的棋。

过了一会儿,海瑞又找到“将军”的机会了。这一回,他一字一板地喝道:“ ‘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这一回皇帝听清楚了,但仍然不明白他这没头没脑的话,反倒觉得有趣,念着顺口、好听。

所以,等到嘉靖“将军”的时候,他也学着海瑞的腔调高声喊道:“‘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

皇帝的话音刚落,只见海瑞弃棋离座,趴在地上说:“微臣领旨!”

皇帝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海瑞这是怎么回事?海瑞回答说:“万岁不是说天下钱粮减三分么?臣一定照办!”

篇3:小学语文素材中国名人事例

最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了一批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档案,其中1912月14日至194月7日总统府电报房往来的颇多电文,是今天人们了解认识那段中国历史的最难得的原始资料。

随意翻阅这些珍贵的历史电文原稿,竟看到其中有当时广东省各界举荐孙中山哥哥孙眉担任广东都督的一些电文。一份收于1912年2月13日晚9时的电文,是这样写的:“……陈督(陈炯明)退志已决,众举孙寿屏(孙眉)先生继任……中山先生俯念众情,即加委任,大局幸甚。”此份来电文字共用了三页纸,由广东省地方人士与52个社团联合署名。

据史料记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广东都督一职由谁担任一事久决不下,广东地方人士与社会团体于是致电南京临时大总统府,提议选举孙中山长兄孙眉为广东都督,这使本来就很棘手的广东都督举荐风潮平添了一个插曲。

孙中山胞兄孙眉(1854~1915),与孙中山之间兄弟情谊相当厚重,早年曾不断汇款资助孙中山的生活和求学费用,后来加入同盟会,不惜倾尽家财支持资助革命活动,并给予孙中山精神、物质和经济等方面的鼎力支持,不仅对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为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当时的广东省和海内外已有一定的政治影响。

仅就当时历史情况而言,孙眉作为孙中山长兄,也是同盟会南方支部的负责人,论其威望,论其能力、经验等各方面,确实有资格担任广东都督。如若孙中山采取“顺水推舟”的态度,或是以让别人代替自己说话的方式,孙眉担任广东都督也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革命阵营内部赞同的声音肯定不少,外界舆论也许不会太多。

然而,面对广东省各界一致举荐孙眉担任广东都督的电文,孙中山却没有“顺水推舟”,而是亮明态度坚决予以反对。1911年2月21日,孙中山致电广东各团体,称“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于政治,一登舞台,人易欺以其方”。在电文中,孙中山首先承认其兄孙眉确为忠厚老实之人,但又指出其“素不娴于政治”,易于被政客欺骗和利用。由此足以表明,孙中山对于利用孙眉者立即洞烛其奸。

随后,孙中山还专门致电其兄孙眉,劝其不要担任广东都督,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解劝工作,“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为政治非兄所熟习。兄质直过人,一入政界,将有相欺以其方者……”。

当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能够以身作则,力排众议,坚决不让孙眉担任广东都督,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历史档案资料却足以印证,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确实是在以他个人的实际行动,一改封建王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陋习,坚持任人唯贤,而不任人唯亲,由此而为当时南京临时政府注入了一缕难得的政坛清风。

篇4:小学语文国外名人事例素材

“肯定要去。”

“先生你有入场券吗?”

“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把双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至尾站着听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位子。”

篇5:语文作文素材名人事例

黄旭华

黄旭华出身于医生世家,原本是立志从医的。可是在日机的轰炸声中,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中,少年黄旭华重新思考人生道路:“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造船,将来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 可是那些年真的很艰苦呀,全国没人懂核潜艇是什么,黄旭华也只是接触过常规潜艇而已。他们就从国外的报刊上搜罗核潜艇的信息,仔细甄别真伪,拼凑其轮廓,不放过一丝学习的机会。当有人从国外带回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儿童玩具时,黄旭华如获至宝,把玩具打开、拆解,用来检验他们的构思。 志强便国强,带着这个梦想,黄旭华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经过千难万苦实现了核潜艇的中国制造,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适用主题:振兴中华、不忘历史、爱国与奉献、中国梦等,如全国卷三《改革开放三部曲》,全国卷一《中国关键词》。

示例: 人们总是在实现自己价值的路上不断寻找和努力,把奉献、努力当作甘露,汲汲吸取,为世界、国家散发自己微弱的光热。面对旧中国的沉睡与苦难,鲁迅弃医从文,化笔为戈,以呼唤中国人民救国图志为己任,让人震耳发馈。而黄旭华为了让中国更加强大,不畏万难千辛,突破国家核潜艇技术难关,为中国富强,实现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以拳拳爱国之心奉献于祖国建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的骄傲。

申纪兰,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获得“共和国勋章”。

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她是一位来自山西的普通农家妇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她为了维护中国妇女劳动权利,最早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并写入共和国宪法。她也是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带领西沟村人不断探索山区发展道路,为山西太行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上一篇:6月征文:酸酸甜甜的快乐时光下一篇:温馨情人节贺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