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2024-04-21

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共8篇)

篇1: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2009—2012年)

一、课改实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我校办学思路是“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建文化、创特色、铸品牌”,课改应围绕“强队伍、优课堂”展开,着眼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教学工作以培养人、完善人、发展人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日常管理,营造科研氛围,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学生素质。

二、课改实验具体思路

2009—2010年:

常规管理:

1、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建立完善的学校教学常规,落实教之常规、学之常规、管之常规;落实教研组工作要求及评价标准、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效能、校本研修、学生辅导训练为重点,加强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队伍建设:

2.围绕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坚持系列性,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模式,健全培训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提高培训质量,任课教师100%经过新课改系列培训。研究校级骨干教师评选、使用制度,促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科研:

3.制定课改规划。研究并制定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从制度上保证新课程在学校的落实。

4.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 以课题研究服务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各教研组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本教研组应着重解决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为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创造条件。建立课题管理制度和教师科研奖励制度,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融合,让科研引领课程,推进新课程理念的实践。

5.加强两级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6.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7.教学视导服务中心办好《专业成长之路》,为教师更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助力,实现有效引领。

信息技术工作:

8.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借多媒体进教室这一契机,继续完善校园网络建设。调整校园网内各节点的维护责任制,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措施,加强对各节点运行情况的调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音体美劳:

9.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课时标准,完成体育教学计划,体育课成绩合格率达95%以上。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对高一学生的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2010— 2011年:

常规管理:

1.完善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课改要求,反思教学实践,不断修订学校已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从修订各项评价制度切入(如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研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评审管理办法),逐步向各项程序性规章制度和岗位制度和岗位目标性规章制度拓展。

队伍建设:

2.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制和业务考核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学科研:

3.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做好课改落实工作,多角度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工作,确保新课程全面实施、扎实有效,使课堂教学生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4.扎扎实实开展好教科研活动。全校老师力求都参加科研课题研究,每位教师均做到“五有”:有科研任务、有课题计划、有个人学习记录、有课例、有阶段总结或论文等一整套科研资料、科研成果;

5.两级毕业班学科质量进一步提高、非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

6.开发出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

7.教学视导服务中心继续办好《专业成长之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信息技术:

8.切实推进教育信息科技化建设。完善学校网站,建立学校管理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学籍管理平台、质量管理平台、教研交流平台,加强信息管理工作。

音体美工作:

9.积极开展经常性群体活动,发展学校体育特色,完善音、美辅导工作,增强音体美学科教学实力。

2011—2012年:

常规管理:

1.抓课题常规管理,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校本科研管理体系。完善教研组考核细则,扎实开展“先进教研组”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等经常性教学研究工作,着力开展课堂教学实效性、当堂达标率的研究;

队伍建设:

2.加大力度抓好骨干教师培训。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外出交流、访问,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提高其全面素质。到2012年争取新增5名以上的教师成为市、县级骨干教师。完善教师绩效考评、考核以及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机制;

教学科研:

3.实践课改精神。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鼓励教师从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师生关系、案例剖析、教学反思等不同的切入口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提倡个性化教学,打造深度课堂文化;反思课改经验,总结成果。主要包括适应新课改精神的、有本校特色的新课程方案;学科教材内容整合,学校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等一系列开发性成果,并汇编学校的成果专辑。形成校本课程,并以课题形式进行实践研究,打造校本课程特色。

4.提升课题立项档次,确保教科研质量,强化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数据积累,实行立项课题中期汇报制,使之科学、规范、有效,同时使之形成课题研究过程的常规环节。学校将定期编辑出版教师的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搭建交流平台。

5.初中、高中两级毕业毕业班学科质量进一步提高,非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

6.教学视导服务中心完善《专业成长之路》,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这个小小的平台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实现个人专业素质较大提升。

信息技术:

7.以校园网资源库为平台,建立建全教师优秀课例、课件的共建共享机制,将全校的优秀教育资源融入教育资源库。继续采用自主开发为主,采购优秀工具软件为辅的资源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财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通过校本培训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懂技术、会应用、能创造的教师队伍,使信息化成为教师群体参与的学习方式和

工作方式。

音体美工作:

8.制定计划,加大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和体育活动,彰显音体美特色。

篇2: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德育总体目标: 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初步建设“以传统文化促和谐发展”的德育课程 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我校切实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 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落实“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纠正可能存在的重教学轻育人的偏向,促进每个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加强德育课程开发,以传统文化为抓手,形成立足长远的校本化德育课程体系。德育目标: 2012.9~2013.8 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重视常规教育和管理,强化行 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步构建《弟子规》校本课程研发体系,形成德育大课堂和主 课堂。2012.9~2013.8 落实“导师制”德育体系,构建重在课程渗透的全员育人 系统,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设计主题鲜明的系列班团活动体系,引导学生自 主发展。2013.9~2014.8 立足校本特色,追求一流品位,打造实高德育品牌。学校 把 “以传统文化促和谐发展” 定位为学校的校本德育特色,通过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渗透和内化,使严谨教风,勤奋学风和文明校风蔚然形成,让我校德育校 本特色在市内有较大影响力,为学校申报三星级乃至四星级高中奠定基础。德育行动方案: 求真务实,立足长远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构建科学的德育网络。进一步完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德育管理体 制,形成以校长室、政教处、年级组、班级的学生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发挥作 用,有效地保证各项工作渠道的畅通。

2、加强德育基本队伍的培训,建立学习化德育队伍。建立班主任例会及学习制度,每月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聘请优秀班主任作专题讲座,组织学习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参观优秀学校,学习典型经验。培养 一支敬业、勤业、精业的高质量的科研型班主任队伍。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 和《教师职业道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造师魂,培养一支“业务过硬,品 质高尚,精于读书,勤于育人”的教职工队伍。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 育人。

3、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各项德育活动中的模范带头 作用。加强党团知识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4、开辟法制课堂、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竞赛,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 公民。

5、开展周一升旗仪式、周三主题班会、周二周四班会课《弟子规》等传统 文化学习等一系列德育活动,为学生的健康不断地添加营养,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优秀品质。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不断丰富德育活动内容,提高德育活

动质量,以期达到提高四种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安全法制素质;养成四种能力:思想上的自育能力、学习上的自研能力、生活上 的自理能力、言行上的自律能力;树立四种意识:集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 识、创新意识。

6、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特色性。积 极 开 展 形 式 多 样、丰 富 多 彩 的 校 园 文 化 活 动。办 好 运 动 会 等 深 受 学 生 喜 欢 的 节日,通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与爱好。

7、继续实施和完善学生会执勤活动,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全面提高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8、建立和完善各项考评制度,做到量化考评,及时公布。通过开展“文明 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的评选,表彰先进,以榜样鼓舞人,影响人,不 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9、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和特点,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充分挖掘 学科德育资源,渗透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 主要交给班主任及语文老师来完成。

篇3: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带领这个有思想、有魄力、不怕困苦、勇于创新的团队走上快乐幸福之路的, 正是北校的孙德峰和李兰芬校长。在这两位充满正能量的校长的带领下, 北校区初中部在施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学案教学”“课例教研”“微格备课”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后, 仅用了短短7年的时间就创下了83%的毕业生考入省级重点高中、95%的毕业生考入市级以上重点高中的惊人成绩。如今, 实验北校初中部以“学习快乐、活动精彩、轻负高效、全面提升”的办学特色备受社会关注。

一、“合作学习”引领“快乐幸福之路”

实验北校初中部成立之初, 恰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展之时。李兰芬校长明确地认识到, 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而要真正关注学生能否幸福快乐地成长;教育不能以牺牲大多数来成就少数人的成功, 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为了让每一个走进实验北校区的孩子都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 自主而快乐地幸福成长, 李兰芬校长率先提出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设想, 并亲自指导实践, 与全体教师一同奋战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

“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就是以激发学生动机→预设目标→自主学练→自主合作探究→分组展示、讨论→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为教学流程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很多弊端:如传统教学模式多为接受性学习, 学生的学与练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完成, 无法满足具有差异的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不高, 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为地将具有明显差异和独特性的学生“打磨”成统一的“标准件”,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一个违背规律的痛苦过程。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仔细研读、讨论研究、对试点的不断运行, 教师们终于达成一致——在所有班级的所有学科教学中推行合作学习的授课模式。老师们合作探究、身体力行的过程, 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种尊重民主、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很快就对每一个学生产生了影响。于是课堂上, 学生们学会了与小组成员合作, 学会了积极交流, 学会了主动沟通, 学会了认真倾听, 学会了理解与宽容, 学会了反思改进, 高效快乐的合作探究使学习不再“望而生畏”、不再“举步维艰”!

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 初中部的老师们研究了很多适合北校初中生合作学习的科学方法:如合作小组的分配办法、合作小组组长培训方案、合作小组成员量化考核方案、合作小组探究活动系列方案 (数理化小先生活动方案、英语课本剧大赛、语文运动会、大厅演讲等) 。老师们教育热情倍增、勤勉刻苦、不计得失、勇于奉献, 涌现出一批探究合作学习模式的先锋。张巍老师是在初中部践行合作学习的开拓者;李娜老师是在课堂上深入细化合作学习的领航人;康瑞霞、刘艳霞老师是第一个将0901班和0902班的教育管理融入合作学习的班主任;卞恩艳主任是第一个带领全年级师生全面开展合作学习的年级主任, 她所带的年级也是第一个创造中考数据辉煌的年级; 随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连年刷新数据记录, 金冬梅主任带领的2011届还培养出了北校第一个中考状元。

合作学习使北校初中部在开拓与创新中体验惊喜与快乐, 在教育理念的转化与变革中实现成长与超越。如今无论是有经验的老教师, 还是刚调入的年轻教师, 都已经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策略和风格。在经历了最初的洗礼与积淀后, 他们昂首挺胸步入了北校初中部教育教学“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改革的另一个崭新的5年。

二、教师专业化培训为“快乐学习、幸福工作”夯实基 础

伴随着前五年的积极探索, 北校初中部的教师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种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方法。创造学生喜欢的轻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部教师热衷探究的话题, 也成为这些教育工作者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为了使合作学习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系统、规范化, 2012年借助国家教育部修订的课程标准出台的良机, 我校初中部拟定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区一期课改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将前期教改的重点从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转移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 计划分梯次、有重点地培养符合我校课改新理念、具有较强合作教学能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打造学校教师团体品牌。

为了迅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校长首先聘请了国家一级教育专家,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并多次参与辽宁省中高考命题审题工作的特级教师魏超群老师作为驻校专家对全体教师开展系列专业培训。随后, 初中部以教研组为单位, 展开对新课程标准的大讨论, 老师们清晰而透彻地对比分析了新旧课程标准的区别, 精准地把握了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最后, 为提升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水平, 初中部全面推进“课例研究”、“微课备课”等集备研讨形式, 每周通过微课备课的形式, 对比研究一位老师在集备前和集备后的两节课例, 融集智慧发现优势和不足, 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帮助每一位老师快速进步、全面提升。

层层递进的教师培训计划, 奠定了初中部教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大批年轻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数学王国栋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李敖老师的《黄金分割的概念教学》、物理老师于彦涵的《密度》、语文老师王 慧的《童话》、英语 教师宋飞 的《After school activity》、王丹宁老师的《21世纪报刊阅读》、体育老师胡旭东的《跳绳》等都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这些精彩绝伦的课程都是初中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 这些年轻教师如此迅速的成长也是初中部一期课改成功的最好佐证。此外, 初中部一期课改中, 物理、化学、体育、历史、政治等多个学科也都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型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如:英语教研员黄艳辉老师的《典范与牛津的整合课堂》研究、英语教研组长张巍老师的《英语报刊课堂教学》研究、历史备课组长张鹏老师的《原始农耕文化》研究, 这些老师的公开课和研究成果震惊省市区三级教研员。其中, 语文教研组有关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更加喜人, 全面采用该模式教学的初三毕业班最终取得了语文中考55人超过140分的优异成绩。最令人欣慰的是, 一期课改帮助绝大多数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与风格, 我们将这些优秀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案例整理成册, 公开出版了北校初中部第一本教学专著《我的教学模式》, 为历时三个学期的一期课改行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 初中部已经制定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初中部二期课改行动计划》, 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课改之路奋勇前行, 在引领教师追求教育教学内涵与深度的过程中, 实现打造名师、大师, 进而全面推进初中部教育教学质量再创新高的发展目标。

三、学科活动为“快乐学习、幸福工作”搭建平台

北校初中部倡导的快乐学习, 从不局限于课堂这一狭小的天地。七年来, 每一位生活在实验园中的学生都深刻体验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成长。

体现我校英语特色的校本典范英语阅读、英语报刊阅读, 一年一度的大型英语节、仿声大赛、名人模仿秀、课本剧大赛、大厅英文演讲……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而且令许多到校访问的外国友人、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国家级科研课题组的专家们叹为观止!语文运动会、语文的唐诗大赛、宋词大赛、主持人大赛、口语大赛、语文红丝带古诗背诵活动、传统文化节、弟子规课。数理化有小先生大赛、达人赛、特种兵、士兵突击队、 猛虎队和梦之队等各种趣味性极强激发学生斗志的活动。孩子们还有自己的生态植物园, 政治课的模拟法庭, 体育课的花式跳绳比赛、排球比赛、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比赛等, 随时在课间、午间定期活跃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我们还开设了各种学生喜爱的特色课程如:舞蹈、合唱队、乐队、绘画、表演、陶艺、POP展览、无线电、还有历史人物及国际政治等等各项活动应有尽有, 满足学生的各种爱好。孩子们还参加世界、国家、省级等各种比赛, 成绩均为全省第一。孩子们在初中部合作学习理念的引导下, 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每一天都轻松快乐的生活着。这些精彩的活动定格在每个班级的博客主页上, 记载着每一个实验学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精彩瞬间。

初中部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 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学校前来驻校学习参观。为了使更多的学生从我们的研究成果中受益, 也为了促进我省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我们还主动承担了到贫困山区送教下乡的任务, 28人次去过辽宁省彰武县、新民县、阜蒙、朝阳北票、台安及地震灾区四川绵阳桑枣中学送教;我们的课不光送到了贫困山区, 还送到了走在课改前列的丹东凤城六中、山东省济南历城二中、徐州教育局、鞍山教育局;我们将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秘籍”无私传授给每一个需要它的学校、老师和学生, 还有什么比引领更多的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更令人欣慰的呢?

篇4:新课改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物理课程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在教学中,往往碰到有些题难度大,有些语言晦涩难懂,但用实验则可让学生恍然大悟,使问题迎刃而解。教学实践证明,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的。本文对新课改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1 要切实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据我了解,一般的老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多的是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也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智力、操作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调节课程气氛上,而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其它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转变实验观,要对实验教学有一个全面的和科学的认识,真正意识到实验教学本身独特而重要的素质教育功能。实验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中实验改革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是行为的指南,只有我们教育者的思想转变了,才会引起我们实验教学实践的转变和改革。只有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才能明确实验教学的新目的和新要求。历史上的有名的实验之所以有名,都是因为设计巧妙,而不是因为操作者的手艺多么熟练。只有让学生知道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给我们物理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我们能自由地投身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2 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经验证明: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

3 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要本着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以具体的实验操行为载体,以达到素质教育为要求。为了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应该依据学生的基础,预见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缺陷,精心设计启发性的引导问题,变简单的实验“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学物理教材中属于验证、测量型实验较多,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把目的、内容、步骤详细而周密地安排好,甚至实验结果也预先说给学生听,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被动地做实验,这样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神秘”的探索欲望,思维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师选择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思维,进行多方位、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除课堂教学外,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到实验室去通过自己动手,自主做实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切实加强辅助实验手段

首先,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是采用直观方法展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它具有声像并茂,形象鲜艳,再现迅速,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并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运用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能充分地把教师、学生与实验融为一体,增加了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和清晰度,提高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效能,降低了学生的感觉阈限,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演示产生珠联璧合的最佳效应,是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观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观察的通道,将实验现象投影放大,能增加可见度,缩短观察时间,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做“海波的熔化”的演示实验时,我们会遇到几个问题。远处的学生看不清海波状态的变化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由于海波纯度的影响,固体海波在温度未达到48℃时就开始熔化了。把海波熔化的实验做成CAI课件或Flash动画,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在理想状态下的海波熔化现象了,这对学生理解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有很大的帮助。当我们向学生展示一些较小或复杂的实验器材时,常常会担心学生看不清楚而不能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其次,我们在演示一些微观的、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地观察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我们对所演示的实验用数码展示台不防是个好办法。它可以把实验器材放大,形象在展示在屏幕上,还能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况展示在学生面前。磁场的演示实验。过去我们的做法是,先把六个小磁针放在讲桌上围成一个圆圈状,中间放一个条形磁铁,观察小磁针南、北极的方向变化。但是,由于讲桌较高不利于学生观察,前排学生能看得见一些,后排的学生就一点也看不到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把这个实验放在数码展示台上做。这样实验现象即可通过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实时、准确地呈现出实验现象,全体学生都可以清晰及时地观察,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认知的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也不仅仅是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它在许多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课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实验合理的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琳.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2] 冯磊.新课改理念下物理實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物理教师,2003(11).

篇5: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1 惠南镇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现状

2006年, 惠南农业综合技术推广站开始引进东洋高速插秧机1台和育秧流水线、育秧硬盘, 在南汇区农机推广部门和农艺部门的配合下, 在惠东村试育水稻4.3hm2, 机械插秧行距30 cm、穴距14 cm, 每穴3~4株秧苗, 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7年, 引进3台东洋插秧机, 机插面积55.3 hm2, 涉及到10个村, 568家农户。同时还为大团镇、万祥镇及周浦镇等地跨区域插秧, 机插面积合计93.3余hm2, 受到广大农户的好评, 并且带动了周边地区机械化育插秧进程。同时, 重点对前茬西甜瓜田的晚稻进行试验, 机插穴距12cm, 每穴4~5株, 机插面积1.2 hm2。科技人员深入田头指导管理跟踪考查, 到“三秋”收割时, 产量明显高于周边人工插秧地块, 到2008年瓜茬田插秧面积增加到12 hm2。

2008年, 惠南镇被列为南汇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示范镇, 以项目为纽带进一步宣传、示范和推广应用机械化育插秧。实践证明, 在上海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下, 只要农机部门及农艺部门相互配合, 根据茬口适时播种、规范操作和科学管理, 机械化育插秧就能获得高产稳产。

2006年来, 惠南镇机械化育插秧从4.0 hm2发展到现在的256.7 hm2, 占水稻总面积的36.2%, 取得了较大突破, 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南汇地区自然气候特点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路线, 为进一步在全区推广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优势

目前, 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中, 根据农业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要点》, 总结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机械育、插秧技术, 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机插秧的技术到位率和生产水平。在技术本土化基本完成后, 探索出了适合本地的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运行体制不断创新中, 呈现一批以机械化育插秧服务为主的服务公司、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等, 他们已成为当地机插秧的主力军。服务组织多样化, 经营方式市场化, 服务内容专业化, 投资主体多样化, 促进了机插秧的健康持续发展。突出农机与农艺的协调配合, 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 不管是硬盘育秧还是低成本、简易化的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机插秧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农艺技术配套实施, 均实现了育秧、栽插及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 具有浅栽、宽行窄株及定苗定穴的特点, 满足了水稻栽插“浅、匀、直、稳”的农艺要求, 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人工插秧相比,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硬盘育秧、软盘及双膜育秧具有4大优势。

(1) 节省秧田。由于机插秧采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标准化毯状秧苗, 其播种密度高, 秧田与大田比例1∶80~1∶100, 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肥床旱育秧、水育秧提高8~10倍, 仅为人工栽插秧田的10%左右。

(2) 节约水肥。机插秧采用硬盘、软盘或双膜育秧, 中小苗带土移栽, 其播种密度高、床土层薄、秧盘苗块尺寸标准且秧龄短, 一般要求秧龄15~20天, 易于集约化管理, 可大大提高肥、水及药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率, 减少施用量, 节水、节肥和节药, 效果明显。

(3) 省工节本。新一代插秧机具有操作灵活、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且栽插质量好, 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作业工效, 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优势。机械化插秧作业减少劳动用工量40%;机械栽插比人工手插平均节约成本450元/hm2左右, 提高产量600 kg/hm2以上。

(4) 高产稳产。采用机械化插秧作业, 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 适应性广, 其单位面积、穴数、穴株数、株距、基本苗和栽插深度可根据农艺要求量调整, 实现了标准化种植, 规范化操作, 而且由于是宽行窄株、定苗定穴的有序栽植, 满足了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 便于个体通风透光, 方便管理, 减少了病虫害, 克服了直播稻生育期短、种植区域受限制及抛秧无序性种植, 易倒伏、群体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 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3 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1) 土地分散问题。南汇地区人多地少, 土地分散, 农户自主经营, 种植粮、瓜、果及蔬菜五花八门, 地块夹种混杂, 从机插秧作业的使用经济效益看, 机械化要求适度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济生产相矛盾, 难以形成水稻连片种植, 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2) 育秧成本问题。目前惠南镇推广的简易工厂化硬盘育秧精确定量流水线规范化操作技术, 盘苗起秧均匀, 根系盘结, 秧苗质量好, 深受农户欢迎, 但是工厂化育秧费用成本高, 在育秧成本上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扶持补贴, 很难大幅度发展。

(3) 移栽秧龄问题。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 对秧苗秧龄、叶龄有严格要求, 单季稻及中稻一般秧龄要求15~20天, 苗高12~17 cm, 叶龄要求在3.5~4.0叶龄内移栽, 如超秧龄栽插, 机插时秧爪易勾伤秧苗, 增加了秧苗损伤量, 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直至造成减产。

(4) 经营体系问题。南汇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主要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站为主体, 在3年示范推广中虽然积累了一整套有地方特色的机械化硬盘育插秧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 但这种以镇集体组织为主体的经营模式, 难免存在大锅饭的弊端。

4 完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的措施

(1) 完善农田基本建设, 鼓励农民有偿进行土地流转。加强和完善农田基本建设, 鼓励农民有偿地把土地向有经验的种田能手集中、流转, 或是以股份制形式参与其中, 以点带面, 由分散经营向连片种植、集约经营转移, 使之适应农机化作业, 并按照农艺要求严格管好机插秧技术推广中的整地、育秧、插秧和田间管理等生产环节。

(2) 改造和开发新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一要结合当地实际, 探索和创新低成本育秧技术, 满足机械插秧要求和降低成本。江苏省创新的双膜育秧和软盘育秧方法大幅度降低了育秧成本, 这是水稻机械化生产发展相对较快的原因之一。二要紧紧围绕水稻生产机械的效率、可靠性、经济性和成本, 改造和开发新技术, 使这些性能指标有较大改进和突破。

(3) 加强维修中心服务网络建设, 使机手及时掌握维修技术。一是农机操作手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能够及时掌握成熟配套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机械维修技术。二是要加强维修中心建设, 增加服务功能, 与企业联合制定《插秧机维修服务中心的建设规范》, 健全市、区和镇3级插秧机维修服务网络。

(4) 创新经营模式, 鼓励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公司走创业发展之路。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组织和领导, 大力培育和扶持机插秧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及专业服务公司, 在购机补贴上优先给予支持,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力度, 进一步提高机插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

5 结语

篇6: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一、传统实验教学的困难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就连学生分组实验,教材从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面面俱到。实验时教师怕学生损坏器材,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讲实验,然后学生依样画葫芦,记录几个数据了事。课改前农村学校由于器材不足,老师不得已只能讲实验,尽力把实验描述清楚;而有些老师嫌做实验麻烦,加上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便有“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说法;有些教师迷恋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清楚、有趣,愿意花很多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更新实验思路,克服教学上的困难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更新实验思路,克服教学上的困难。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可采取如下措施:

1.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或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小实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例如,在讲长度测量和误差时,可先让三四名学生用同一把长木尺测量讲台同一侧边的长(注意相互保密),然后同时写在黑板上,通过学生实际实验测出的数据,更能说明测量误差这个概念。

2.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中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提前要求学生预习,并按课本及提示自己寻找实验器材,然后上课时请学生说出方法并给大家演示。在电压一节中,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水果自制水果电池,并利用学校的灵敏电压表帮学生测量出自制电池的电压。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

3.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运用,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即模仿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重视探究的過程、方法和步骤,探究学生未知的知识。例如,八年级物理上册安排的自制温度计的小实验,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按照要求制作了自己的温度计,然后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学校配发的实验温度计进行对比。在进行测量温度的时候,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并把温度计的使用以说明书的形式由小组共同完成写好。然后对不同组的报告进行比较筛选,与课本有关温度计的使用要求进行结合。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引导学生自备器材,拓展创新

实验时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制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进行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展示。比如,在学校的文化艺术上,我与学生制作了水火箭,水柱上不会落下的乒乓球,还进行了把绣花针放进气球比赛,把U型针放到装满水的水杯中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既感到有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加以拓展,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物品、废弃物品进行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解决了农村学校器材不足的问题。

5.适当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加强实验教学

对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见度较低或者实验器材难找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通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同时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现象进行分组讨论,论证实验的可行性,但多媒体展示的实验绝对不能代替实际操作实验。教师也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动画展示而忽略了实验的要求,更不能因多媒体的实验而降低了对学生实验的要求。学生只有在实验中掌握了知识才能更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新课改后的农村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摒弃旧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并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挖掘学生潜能,争取学生配合,克服旧有的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在农村学校大面积开展有趣的、激励性的、有趣味的实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山镇第二初级中学)

篇7: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感性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因此,化学教学应该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和核心,以学生的学习实践和主动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我们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平台,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环境。

一、 注重观察,抓住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观察,抓住本质。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引导,启发学生如何观察,这样由观察到的表面现象通过逻辑分析引申到本质。使学生通过一次演示实验的观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观察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时,教师可演示:向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两只分别盛有适量无色溶液的试管,当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时,教师设疑,为什么溶液会变红色?鲜艳的颜色变化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教师演示:用吸管向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一会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可教师再继续吹入后,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了。这个实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跃跃欲试的冲动在学生心中集聚产生。在这个实验中,大多学生一般看到溶液变浑浊后就以为看到现象了,一般学生产生的兴奋得到了满足。但教师的继续吹气使实验的精彩得到延续,使学生的兴奋得到了提升。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新课程化学教学要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首先要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充分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出富有探究性、启发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实验分析、探索、知识综合应用,同时通过分析实验成功和失败原因,使学生享有成就感及探究意识,从而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中学生对第一课寄予很大的希望,他们怀着一颗激动好奇的心,睁大眼睛看“化学”。如在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时,我没有长篇讲述,而是精心设计实验,如“空中生烟”“魔棒点灯”“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从一些奇妙化学的现象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萌发了学习化学浓厚兴趣。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实验可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与创新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促使学生对学习持久兴趣,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 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中的实验,如药品没有变质,只要规范准确就能成功,但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有目的地将实验改进,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燃烧的条件实验,凡可燃性物质均有自身的着火点。可燃物未达到着火点,即使有充足的氧气也不会燃烧;同样,如果没有充足的氧气,即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也不能燃烧。达到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明确这一科学原理,课本中一般用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不同作演示,但课堂上做时,污染较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教学时,可以将实验稍作改进,水槽中放一些水,然后将盛满热水的烧杯放入水槽,烧杯中放入白磷,烧杯口放一块薄铜片,铜片上分别放入白磷、红磷,然后用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整套装置上,这样既能较好的完成实验,同时又消除了实验中产生的污染。又如CO还原CuO的实验。教材中的装置复杂,演示费时,且常有有毒气体放出。为此,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如下更换:取一个150毫升的锥型瓶,配好胶塞,塞子上插好一段铜线,下端绕成螺旋状,用该锥形瓶收集一瓶CO气体,并用一胶塞塞紧备用,将螺旋铜线加热,紫红色的Cu变为红色,问为什么?因刚生成的CuO活性较大,立即插入锥形瓶中,马上看到黑色CuO又变成紫红色Cu,追问为什么?再往瓶中倒入一些石灰水,立即看到浑浊现象。

四、鼓励学生自己实验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演示实验通常是由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表演或示范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奋和热情都很高,如果教师还一味的继续演示,那就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因此,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演示实验。比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实验,在以前基本上由老师“包办”完成,学生不动手、不思考,被动地听讲、做笔记。现在我把它改为师生共同来做,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的学生由此产生了无比的自豪感,完全克服了畏惧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8:惠南中学课改实验三年计划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策略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科中的理论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与产生的。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可见,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正面对走向世界的重大挑战,对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一向被人们忽视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把它从薄弱的环节提高到重要的地位上来。因此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追本求源、积极探索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验渗透着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训练意志品质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如果演示实验生动有趣,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取一只普通的U形管,一头用软木塞塞住,再从另一头加入水,两边的液面不会是等高的。而在生活中,学生觉得水往低处流,两边的液面应该是等高的。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善于选择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实验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质。

二、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塑料瓶是人们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用的,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又如,在研究“摩擦起电”时,把塑料尺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尺子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研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形象、直观、可见度大。但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容易让学生产生不真实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降低实验的真实性,所以多媒体辅助实验手段不能代替演示实验。我们在演示一些微观的、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地观察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我们对所演示的实验进行数码投影不防是个好办法。它可以把实验器材放大,形象在展示在屏幕上,还能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况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磁场的演示实验。过去我们的做法是,先把六个小磁针放在讲桌上围成一个圆圈状,中间放一个条形磁铁,观察小磁针南、北极的方向变化。但是,由于讲桌较高不利于学生观察,前排学生能看得见一些,后排的学生就一点也看不到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把这个实验放在数码展示台上做。具体做法是,在展示台上铺一张纸(避免实验器具划伤展示台),将六个小磁针放到展示台上围成一个圈,介绍完实验原理及小磁针南北极后,把条形磁铁放在小磁针围成的圆圈中间,这样实验现象即可通过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实时、准确地呈现出实验现象,全体学生都可以清晰及时地观察,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将电教媒体科学地运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交融,有机结合,将弥补实验操作中由于器材、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不足,是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拓展实验教學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驗,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物理知识。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总之,实验教学在新课改的今天,不仅要体现它的规范性、严肃性,更要体现它的创造性、民主性、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而作为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师只有注意这几个环节,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所做实验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既能使老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昭伟.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03).

[2] 马世红.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的实践情况[J].物理实验,2004.11.

[3] 杨述武.漫谈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物理实验,2004.3.

上一篇:去长城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旅游文化节执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