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2024-05-16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通用12篇)

篇1: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科 别:小 学 数 学

目: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探究

作者姓名:刘雨明

单 位: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两河乡白水小学

电 话:***

邮 编:541516 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探究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两河乡白水小学

刘雨明

【内容摘要】目前,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老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联系实际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满堂灌”,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本人在这个方面的做了一些实践教学方面的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三个实际做法和体会介绍给业内同仁,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价值 教学效果 实践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如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能对所学的知识便于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并能形成为一种良性的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 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1: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教师问: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电脑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

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呢?

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教师又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 这时,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这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

这样,学生们都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状态中。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释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还应在教学中把学生引 入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来,即要善于启发学生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要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例2:在学完“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站成一横排准备原地不动做投沙包投中有奖的游戏。

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 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

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应该大家围着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站成一个纵队。当前面的一个同学投完后,后边的人再过来投,这样每个同学投沙包的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的公平性。”

这个这个教学例子说明,设计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在实际中的恰到好处地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自然地联系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对所学过的新知识无形中就起到了复习、巩固和应用的效果。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体会得更深刻也更牢固。可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这对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很有帮助的。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中处处都有,“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数学教育资源,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给人们的生活和切身利益造成很大影响的实质上是有关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这需要老师的视野开阔,跳出书本之外去寻找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和线索。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对学生重新去认识数学的重大作用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很有好处。因为老师把书本里要学到的知识生活中拿到的现实问题中来证实数学的重要作用,学生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吧数学的的学习当做是既是有趣的活动也是很神圣的事情了。我在数学中的平均数的教学中就引进了一个很现实的股票买卖中利用平均数方法给股票合理定价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例3: 为了在下周很好地开展平均数的教学,我在一个周五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社会调查任务,以作为平均数教学中的引入话题和课程内容的教学铺垫。

我提出的调查任务是:

“调查中国股民炒能股挣钱的有百分之多少?赔钱的有百分之多少?”

学生们经过双休日的调查活动或上网了解,都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调查结果,课堂上学生都做了踊跃地回答。有的说中国股民炒股赔钱的人占70%以上,有的还说他调查的结果有90%以上,还有的同学说,他问过的炒股的一些人个个都是赔钱的。

趁热打铁,我引入了平均数的课题。我说,炒股为什么赔钱呢,这实际就是没学好平均数或者学了也不会用的原因。这堂课我们就利 用平均数来给股票的买卖价格合理定价。我敢保证,谁学了平均数并且能在炒股票中应用,炒股就不会是赔钱的。于是,我把搜集来的较早时期的股票价格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求出这阶段的每日平均涨幅和平均降幅,又让学生用计算出的平均涨幅和平均降幅定价去买卖以后一段时期的股票,结果得到了证实,股票是挣钱的,这反映了平均数是能够代表数量变化的一般规律的道理。学生们在这个事实面前都非常信服。这时我又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做股票赔钱就是数学没学好或学好了也不会怎样用的缘故,我们应该遇到实际问题要学会应用数学知识。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确实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作用和大有用武之地,以后更加地重视起数学的学习了。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实际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仅仅在于给他们打下一个扎实的数学功底,更重要的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养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素质,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科研意识。陶行知说得好:“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安排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加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2]吴传志.应用概率统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3]刘启章,敖小华.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J].中外教学研究,2007 7

篇2: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课需要广大教师加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

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为支点,以丰富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猜想、验证、推理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实践活动中测量学校的一草一木让学生感受到100米的到底有多么长,小红的身高是多少……”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了数学学习的用处之大。

二.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习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只在一朝一夕,更不可能依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来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较好地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结束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的困难,从中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学生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道德观。如对居民节约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使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目的和意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融入了社会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篇3: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有教师可能认为,现在的教育方式固然不理想,但是学生的基本功却比较扎实,如果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造成既不能落实学生的基本功又不能开启学生思考大门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基础与创新是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学生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发展创新潜能。打基础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整合知识;发展创新潜能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因此,每一节数学课都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把基本的定义、法则、定理等讲透,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二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在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三种途径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利用概念学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中概念非常重要,但经常有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准确。高度精炼的语言让概念变得抽象、难理解。因此,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教师要更用心一些。例如,初一数学(人教版)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中,在学生学习完立体图形及展开图后,会在“直线、射线、线段”内容中学习“线段的中点”概念。为使学生在概念理解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环节1:小学学过线段中点吗?从字面上理解,你能简单描述一下这个定义吗?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唤醒学生对“中点”的原始认知。

环节2:打开教材,找到线段中点的定义“将线段分成两个相等线段的点叫线段的中点”。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对比自己对“中点”的认知与书本描述有何异同,同时思考其中的不同之处该怎样解释。

环节3:分析定义。

问题1:一个点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才能保证它是某条线段的中点?

当时学生的回答是“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教师接着提问:“什么叫分成?”由此引导学生挖掘出定义的潜台词“只有点在线段上,才可能叫做分成”。

问题2:你能不能画出已知线段AB的中点C?

当时学生很快画完了,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画的?画图过程中你依据什么,才能保证你所画的一定是线段中点?”学生想了想说:“依据线段中点定义。”然后,教师继续追问:“如果用数学符号语言来表示的话,如用‘若……,则……’,你会怎么写?”

学生甲:若AC=CB,则C是AB中点。

教师接着问:“这两句话真的对吗?”学生回答:“对,因为有图啊。”教师再引导学生画图验证(如下图所示)。

当学生看到图中所示,满足长度关系的点并非线段中点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研究几何问题必须要关注位置的要求及变化。

环节4: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线段中点的定义,即定义除了当作判定方法外还可以当作性质用。对于初一数学中“线段的中点”定义,学生会更多关注数量关系,而忽略位置要求,因而需要教师将定义中内在的逻辑关系整理清楚,帮助学生认清定义本质。几何中利用适当的作图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理性严谨的思考判断,而不能仅仅凭感觉判断。

二、在细节质疑中培养理性思维习惯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用“数学”眼光看待它。在细节处用数学思维质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就能体会到数学的意义和奥妙,进而培养理性思维习惯。

初一数学(人教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在学完相交线和平行线性质与判定后,要学习平移。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教材第31页中的第6题的答案有争议。教材题目如下:如图,在一块长为am,宽为bm的长方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小路的左边线向右平移1m就是它的右边线,求这块草地的绿地面积。

这道题解决起来并不复杂,大部分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就是将一块草地平移,使得两块草地接壤即可。如下图:

然而有部分学生还是对这一答案存有疑问,认为平移之前小路的面积比平移之后小路的面积要大。对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已知“小路的左边线向右平移1m就是它的右边线”入手,看利用平移的性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发现可以连接对应点,得到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由此将这条不规则的小路化成了无数条这样的线段的集合。若每一条线段可以看成一个小长方形且它们的长相等,要求出这条小路的面积其实只需求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和就可以了。因此,只要知道这些长方形的宽的和就可求出小路的面积。学生很快就发现其实就是长方形的宽,问题由此得以解决。

可是,细心的孩子却发现:连接对应点,得到的线段并不相等。如下图:

这一发现犹如一颗炸弹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哪里错了?”学生纷纷议论。第二天上课,学生兴奋地告诉笔者,是书本出错了,书上图画错了,应当是如下图情况时,才能利用平移解决这个题目。

另外,有学生指出,现实生活中的小路确实如书上所画,小路的宽度处处相等,但并不能保证平移之后可以重合,所以“小路”这个背景不合适此题。最后,学生提出要给出版社写信请求更正错误,显示出挑战权威的勇气。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三角形》学习过程中,讲到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时,教材中提到“本节只讨论凸多边形”,这让学生对“为什么不讨论凹多边形,凹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与凸多边形有什么不同”产生了好奇心。在初步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结论应该不变,而有的学生则认为结论会变化。对此,学生展开了“凹多边形外角和的探究”。

首先,学生给出了凹多边形的定义及探究问题。然后,学生根据三角形外角定义以及凹多边形内角可能出现优角(大于180°)的情况,提出三种方法验证命题:无外角说,即优角没有外角;周角说,优角外角是与它和为周角的角;负角说,内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与另一边构成的负角,即内角和它的外角互补。在此基础上,学生利用凹四边形和凹五边形分别对前面假说的三种情况进行了探究。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当使用“内负角说”时,外角和不变,仍为360°;当使用周角说时,外角和为(360+180N)°(其中N为优角的个数)。

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数学的奥妙,也锻炼了创新思维。

摘要: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中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把基本的定义、法则、定理等知识讲透,使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二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让学生在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利用概念学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细节质疑中培养理性思维习惯、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4: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教学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新课标强调了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增加了教学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并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有“人民币”这一内容。小学生平时虽然会接触人民币,但由于年龄小往往没有用过大额的钱,只知道付了钱才能买到东西。所以,本课目的就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民币,并教他们分辨出金额,学会换算元、角、分。为了能解决本节课学习重点、突破难点,笔者先给他们出示了存钱罐,提问:“这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并以此作为导课,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质疑时放进不同金额的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通过数钱来进一步了解人民币的目的。这种方法会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达到了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攒零用钱的好习惯。

引发思考,把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题源来于生活并意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数学题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来思考。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场”里有怎样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内容。教学设计时,笔者围绕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创造相关情境,使他们通过操作、实验、推理、交流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五花八门的答案中选择了最合适的。这样,学生既体会到数学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例如:老师可先在黑板上画用平底锅煎两个饼的情景,并问学生:“这是在干什么呢?”“煎饼。”“饼的两面都需要煎,两个饼可以同时煎,煎一面需要3分钟,那老师要煎一个饼需要多长时间呢?”学生会立即回答说需要6分钟。这时,老师会接着问:“那如果要煎两个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也会马上答道需要6分钟。老师又问“煎3个饼需要多长时间”的时候,学生说需要12分钟。这时老师相机渗透:“老师就用了比你们短的时间煎好了3个饼,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你还会有别的方法吗?”笔者鼓励学生用书本和橡皮擦模仿煎饼的过程,并想出节省时间的方法。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手比画煎饼的过程,并争相说出自己想出来的省时方法。这样,课堂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分组实践互相竞争,既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又会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经常发现:复习过好多遍的问题,学生们在考试中还是容易答错。笔者认为:问题多半在于教学方法。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始于操作,如果弄断思维和操作的关联性,思维将无法发达。”探索合作实践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一节课当中,学生通过探索合作实践来掌握的知识可以达到预教内容的90%。

例如: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自己测量三角形内角来求内角和,并让学生通过看教材或上网等不同方式了解了三角形内角和。在课前调查中得知,学生在之前的量角器的学习中已学到三角尺的三角分别为“90°、60°、30°”“90°、45°、45°”,所以笔者觉得他们应该能推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而且在预习中笔者布置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以为课堂操作理所当然会比较简单。但在课堂上实际操作中发现:个别优等生在实际操作中也会不知所措,看旁边同学的操作才会慢慢模仿。这反映出课前调查中笔者的想法有误。看着学生们不知所措的样子,笔者才意识到只用眼睛看、用嘴说无济于事,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探索合作实践,才会真正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在实践中理解与归纳

老师认为很简单的题,学生也许会存在疑问或觉得很难理解。所以,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通过充分观察、比较、操作、思考来自然达到理解的目的。

例如:教学四年级三单元中的“线段、直线、射线”的内容时,笔者做了以下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基本认识线段的情况下使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找出不同点和相似点,并学会画出来。课堂的主要方法是充分给予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充分交流的空间,从交流中得出结论。先让学生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线,让他们自由地说出是什么线。然后画出自己所观察的线。有的学生画了一个定点后,一直画线画到笔记本另一端;有些学生画了箭头。学生们分别说出了自己这样画的理由,说明他们充分认识了射线,且可以自己概括射线的概念。于是,笔者又用类似方法让学生画出了直线,并找出线段、直线、射线的不同点和相似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实践,并说出从中获得的启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精神。

篇5: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很重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索性、合作性、操作性、主体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作 者:郭长逊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少年宫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22关键词:实践活动 探索 合作 操作 主体 创造

篇6: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宁波市曙光小学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此外,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增强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启发他们探究的愿望,并给他们提供思考、探索的机会,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应积极诱导他们作出探究的反映,创设有益于探究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为学生提供“我发现了”的契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充满耐心和期待,要敢于丢弃“解惑”的职能,等待学生去自主地探究发现。

关键词实践能力;实践活动;情境;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

首先,从社会的发展来看:数学社会化的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呼唤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其次,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由此可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来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第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等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能力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哪些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

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广泛的迁移而实现。因此,要将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在课堂上的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等;又如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实践能力逐步提高,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看待周围的客观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处理、解决身边的问题。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长此以往,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不利的。而《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源泉。

1、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常常会遇到非常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如学校要改建操场,在校内征集合理建议,小学生每人都可以给学校提出自己的想法:怎样改建才合理?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问题,并由此引导学生开展“关于改建操场工程的教学”的课题研究,这其中就蕴涵了许多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商业、科技、交通等行业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

实践活动的内容不仅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的内容还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这样会使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盲目地提高要求,脱离学生知识经验的实践活动,会导致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实践活动:“要用纸包装4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药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你能想出好的办法吗?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或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了多种结论,又从多种结论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又如,小学低段年级熟练了混合运算后,可以开展有关价格与购物活动的计算;学习了概率问题可以让学生分析社会上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概率问题等等。总之,实践活动的要求要符合学生实际,不可盲目地降低、或提高要求。

(二)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来。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能撞击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应该怎样花”,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当然,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还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有效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2、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可以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观察购物情况后,回到教室开展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掌握四则运算知识。

3、创设大课堂情境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超市调查、寻找一些百分数,再让学生在下节课上来说一说所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教师长此以往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三)、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的数学交流,使实践活动深入进行

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在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帮助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做出有根据的教学决策,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认知的发展。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将学生放在问题情景之中,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因此,在活动中,应看到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和智慧的碰撞。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在自己不赞同别人的意见时,不要批评而是提问,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实践活动中的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也有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以外的其他人进行调查、访谈,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或开启自己的思路,以求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设计实践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实践活动问题的设臵应与儿童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相符合,难度要适宜。

(二)实践活动素材不应拘泥于教材。教材只是蓝本,大量的活动素材应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取。

(三)实践活动将生活引入数学教学,一定要讲究实效,防止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篇7: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是马鞍山市科研所批准立项的市级课题,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小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具有快捷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在数学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老师多讲解,学生要多做题,课本被当成了教师的讲解材料和学生的练习册,对课本中的内容的阅读重视不够。学生也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学习中若有问题,也往往直接问老师,很少通过钻研课本来寻找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作用,有效地发挥数学阅读的教学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另一目的是想通过课题研究,让老师体会到阅读数学课本内容的重要性,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分析

从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有一部分中学比较注重开展对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小学虽然也有教师对此问题比较关注,能看到一些老师写的理论文章,但在我所听到的各种级别的数学公开课上,还很少看到有教师能够把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体现出来。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我也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在小学阶段,老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该阅读的时候不是被教师代替就是电脑课件代替,学生读的机会少,甚至一节课,学生没有机会读书,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而读的少。这种教学现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小学生使用的教材,是许多专家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组织编写的,编写过程中,一定是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应该是可以看懂的。所以,利用现行教材开展阅读教学,完成是可能的。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阅读内容的选择研究:如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概念、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学知识、单元小结、算法指导等。

阅读措施的选择研究:如课内读和课外读。课内读主要有:对概念的阅读。对公式的阅读和对数学习题的阅读。课外读还包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读课外书等。

相关研究:教学设计形式的研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阅读效果评价方式的研究和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想结合的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从2004年开始启动校本教研活动,经过两年的实验和摸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开展话题研究的实践经验。

2.人员结构。以市级骨干教师牵头,教科室指导组织实施,以校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和一线青年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

课题负责人:汪尊明,男,市级骨干教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教导处副主任; 参与研究人员:

徐 勇,男,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数学教研组长; 孙玉峰,男,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团支部书记; 张巾巾,女,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邓秀梅,女,小学特级教师,大专学历。

3.资料准备。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杂志;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4.经费保障。向学校争取经支持。

四、阶段性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论证与调查阶段,时间:2006年8月-2006年9月;第二阶段:课题实践阶段,时间:2006年9-2008年6月;第三阶段:总结提升形成模式阶段,时间:2008年7-2008年9月

五、研究方法

本课我们定位为行动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要研究手段。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校本,在学中做,在做中求发展。”

六、研究人员及分工

汪尊明:负责课题的规划、指导、实践与总结 徐 勇:负责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孙玉峰:负责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邓秀梅:负责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张巾巾:负责中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显示

1、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例;(用录像形式呈现)

2、实践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相关文章(以论文形式呈现)

篇8: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一、小学阶段数学实践活动常见方式

(一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操作学具,在数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创造更多的分数;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家中或班级中坏了的课桌椅等);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让学生制作纸盒等. 这些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二 )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 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小小商店”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有的老师还在游戏中设计了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 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 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比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 )实际测量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 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一个苹果重100()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 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

再如:教学《土地测量》可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行实地测量,帮助家长计算面积等;教学《千米的认识》可带领学生进行目测、步测、实际测量.

(四 )观 察 、调查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 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吸烟有害》一节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家庭中吸烟人数、香烟品牌、香烟价钱,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学习费用是多少钱, 核算浪费的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等,使学生利用数字的对比, 进一步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再如: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参观学习,请厂里的领导专家讲几年来工厂的发展变化、效益增长情况,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工厂的巨大变化.

(五 )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例如:春天到了,怎样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 设计《我心中的校园》一节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科学规划,拿出方案,向学校提建议.

针对学生“零花钱过多,乱花零花钱”的现象,设计“手中的零花钱”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调查零花钱的来源、支出情况,分析零花钱的利弊,最后提出“培养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议和可行性方案.

二、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 除考虑到教材因素、学生因素外,还要考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二 )开展实践活动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低年级儿童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同时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所以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以游戏、竞赛、学具操作为主,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活动,如跳绳、投掷、赛跑等,创造性地设计数学实践活动.

中高年级的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又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和社会生活经验,所以一般以学具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为主,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应用意识.

(三 )转 变教师角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活动的主体. 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活动目标的导向、动机的激发、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指导、疑难的解答等. 反之,如果教师限制得过多,实践活动课将失去其价值.

(四 )实践活动结束时的评价工作

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

篇9: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如在讲究“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帮投沙包的游戏。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三、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说出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由此,我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

四、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如教学“圆柱和球”后,我让学生来个收集图形的大行动,找出生活是圆柱形和球形的物体,再比较各种物体的异同点。这样教学的好处是,迫使学生用书上所学的关于“圆柱和球”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进行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收集,不仅使学生更好得掌握和了解圆柱和球的知识,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篇10: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淡如水

小学数学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密切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如教学“位置”,以教室为素材,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并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如认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让学生量一量教室内门框、窗框、镜框等长方形的长与宽,并计算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再给不同的材料标上单价,计算一下,选择怎样的材料,用什么方案,可以既经济实惠,又满足需要。在学习面积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自己居室的面积。要考虑房间的形状,要求出面积就必须测量哪几条边,怎样测量,用什么单位,怎样计算,是否取近似值等等。通过活动,让学生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搜集这些信息,既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又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的价值。又如:你家一周共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如要购置一台900元左右的电器,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通过实践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比如:三名老师带48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公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让学生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根据提供的信息,教师引导设计几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根据有48名儿童和儿童票5元这两个信息,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5×48=240元;第二种方案:题目告诉了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就可以实行八折优惠,如果多买2张儿童票,再打八折,所付的钱是否少一些呢?老师要求学生实际算一算:用5×50×0.8=200元。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多买4张儿童票,看起来好像要多给钱,但由于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最终还是只付200元,比第一种方案要少付40元,两种方案相比,学生的思维变得深刻而灵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篇11: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摘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很重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索性、合作性、操作性、主体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实践活动探索合作操作主体创造

“实践出真知”。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一、关注探索性实践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具有问题和故事情境的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上课伊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下列问题情境:王师傅给徒弟小李一张长4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红纸,让他做一个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8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如果你是小李,你准备怎样做?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纸片,动手量量、画画、剪剪,小组讨论,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做法,先截取长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然后沿剪下的长方形纸的一对角线剪开。这样,既感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又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愿望。

二、重视相互合作的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生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以提高活动的效率。但由于独生子女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不会倾听别人、欣赏别人。因此,实践活动中应关注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奠定基础。教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竞争,能使他们认识到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开展操作性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操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建立数学概念,并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肥沃土壤。如教“梯形的面积”时,向学生提出能不能将梯形转化成以前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个问题。然后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学具。得出以下结论: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②把一个梯形割补成三角形;③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④把一个梯形割补成长方形;⑤把一个梯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 四、注重主体性实践活动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布置学生收集他们喜欢的图形,再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去观察广告牌、建筑物、树叶等物体形状,引导学生发现许多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又如,我们在带领学生到我省著名景区铁山寺游玩时,除了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外,我还要求学生多观察并收集有关信息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思考景区的建设问题。学生观察很投入,收集信息十分认真,讨论数学问题非常活跃。有学生运用步测的方法,计算出了景区大门到吊桥的距离;有同学通过测量景区公路的长度、宽度、厚度,以及混凝土路面沙、石、水泥之间的重量比,计算出了修建景区公路水泥、黄沙各要多少吨;有的同学通过了解景区的山林面积,再通过测量、估算,得出了山林木材的蓄积量..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五、加强创造性实践活动

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既能激发想象的内驱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我们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各种颜色的、大小不同的图形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活动,看谁拼得图案快而多。活动过程中,学生精神抖擞,思维活跃,表现意识特别强。拼得快的学生到台前展示时,稍有落后的学生急得直搔小脑袋,不甘落后地苦思冥想。这种活动的确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有的拼出了房子、大树、小马,有的拼出了美丽的风景画,还有的拼出了奥特曼,虽然不太像,但的确有新意。可见,学生都在用心思考、探究创造。

篇12: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因此,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和能力。

兴趣:激活实践能力的发展

1 创设情境,激发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情境,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兴趣。如教学“怎样滚得远”一课时,播放伐木工人运用斜坡运送木料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木料滚出的远近。并猜测木料滚出的距离与斜坡坡度大小的关系。在学生猜测出各种不同答案的情况下,教师激励学生可以自己试着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结论,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引导参与,提高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人人参与实践、个个动手操作。能调动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我将36根小棒分给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三分之一,第二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九分之三。同学们想想看,这样的分法合理吗?谁分多了?谁分少了?”学生马上进行探究,人人参与到实践的活动中去,最后总结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实践的兴趣。

3 合作交流,升华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学会个人学习,还要学会合作学习,因为有些实践活动是需要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如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除了设计一些学生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外,还应设计一些需要互相合作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去完成,从而使他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合作、实践的兴趣。

平台:演绎实践能力的发展

1 提供“议一议”的平台。

“议”是实践活动中一种很好的参与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便于交流的情境,尽量让想说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鼓励学生倾听与接受他人的观点,重新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议”也是一种实践能力。

2 提供“触一触”的平台。

让学生在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如教学“体积的认识”一课时,概念中的“空间”、“物体占空间”、“物体占空间的大小”等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课桌的空抽屉,理解“空间”的含义。然后在抽屉里放一些书本。再摸一摸,使学生理解“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3 提供“做一做”的平台。

实践活动的创设。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外;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如教学“千克、克、吨”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重量单位,并让学生走进超市观察各种产品包装上印刷的商品重量。学生在果冻、瓜子、巧克力等小食品包装袋上找到了“克”,在洗衣粉、食用油等商品包装上找到了“千克”,并在收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记录和归类。学生在整理信息时就会想到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做单位,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做单位。在这个过程,学生初步感知了质量单位,并真切体会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策略:助推实践能力的发展

1 实践的内容要有弹性。

实践活动的内容一定要富有弹性和可塑性,形式上可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可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实践能力的形成。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这题仅凭想像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只有通过实践、操作、再实践才能找到答案,并且实践的弹性较大。通过这样一道实践题,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空间观念,体验了从实际生活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及综合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的过程要有层次性。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途径,实施适应性的实践要求。如教学“统计”一课后,给学生布置两项实践性作业:一是将自己六岁至今的体重或身高情况制成统计图,并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情况;二是选择一个年龄段,统计班内同学的身高或体重情况,并且进行分析。又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先要求学生用三角板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角和边,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用学具(钉子板)围长方形、正方形。最后,运用学具做游戏,让学生按要求拼一拼,看谁拼得又对又快。学生通过分层操作,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3 实践活动的问题要有开放性。

上一篇:500字的弟子规读书心得下一篇:物业公司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