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2024-05-13

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通用13篇)

篇1: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成为了国人留学的首选目的地。近年来,中学生留学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形成一股新的潮流。

中学教育在一生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逐步形成和能力培养的绝佳时期。到美国读高中的优势在哪里呢?

纯正的英文环境,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

美国有全世界顶尖教材,丰富的课程安排。

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培养和素质教育。小班教育,高师生比例,更会得到老师的私人指导和关心。

降低申请名校的门槛等等,有更大机会升入世界顶尖大学。

尽快融入多文化的生活。

相比大学生或研究生,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方面有着更大的潜力和优势。中学生在思维方面还没有太多的束缚,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会更好地缓冲文化冲突。

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脱离父母的娇生惯养,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

“契约式”的严格管理。

很多人调侃说:美国领土上只有三种人:一是原告,二是被告,三是律师。美国人的法律意识之强,由此可见一斑。契约概念在美国高中非常普遍,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靠契约来相互制约的,这也是为什么每学期开学学生和家人要和学校签署一系列书面协议的原因。

这种契约式管理折射出了管理和法律意识在美国日常生活中的渗透至深。我认识一个小孩读小学五年级时有次感冒在课间吃感冒药时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药品,理由是没有收到家长说明孩子在校期间需要服药的亲笔签字条。可见,契约对学生和学校双方的制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国内很多高中生,大学生在读书期间都用大量时间来准备托福,SAT,GRE等国外考试。我认为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到美国的一所好中学读高中,不仅能实实在在读完高质量的课程,还可以更好适应当地的文化和习俗,语言环境也自然比国内纯正很多。在美国顶级高中,不仅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技术教学设备,还有一只过硬的教职员工团队,不乏毕业于哈佛,耶鲁,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名校的老师。他们中除了“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外,还有来自爱尔兰,法国,德国,印度等不同国家的“外援”。美式高中教育是十分令人触动的,不同于中国的讲座式授课,他们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你会看到学生课间在讲台上演讲自如,你会看到教师用表扬来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你会看到校长跟学生一起午餐。这些在中国看来稀奇的情景,在美国高中却已经是习以为常。正是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富有创造力和自主能力。

如:美国顶尖高中 Hotchkiss School的课堂参与性特别强,一个老师和7-8个学生,圆桌会议型授课,每个人都全情投入,探讨、参与、思考、辩论,格外有激情;若是课外活动,就更加丰富了,在这个学校,有245门课程供学生参与,65个学生俱乐部,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暑期项目(中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南非、美国洛基山脉地区等),甚至有一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到树林里面去建造森林小屋然后就地烧烤,非常有意思。在这个学校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大家庭的氛围,学生间、师生间,每个人都相互熟悉、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不过Hotchkiss School也有比较传统古板的一面,比如,学校要求男生全部都穿着西装和领带上课。

那么弊端呢?

孤独感,挫折感。

中国孩子习惯了被家人安排好的生活,缺乏来自内心的动力,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如果交友不慎,可能染上一些坏习惯。

没有父母的管制,很容易被周围负面的环境影响。

夜生活带来的作息时间混乱。

过度的消费造成家庭财政压力。

英语压力和学习压力。

刚出国面对陌生的语言环境,怎样调整和适应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个挑战。

与中国类似,美国的名牌高中可录取的名额绝对是稀缺资源,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能够进入天之骄子的门槛。

我认为,作为一个相对成熟,有自我约束能力的孩子,如果有家庭财力支持,能到美国读优秀的高中,虽然是一笔较大的投资,却是一笔丰厚的教育投资。

篇2: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美国调查显示:9成美国留学生表示来中国留学值得

北京6月15日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美国权威的国际关系杂志《外交政策》最新调查显示,赴中国留学,能够改变美国年轻人对中国的看法。这份杂志最新的调查结果反映出哪些问题呢?《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余浩介绍:

中国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到实地去看了,待过了,对当地才会有更真实的印象,或者还会改变原先的印象,这个话用在美国去中国留学的学生身上很合适。根据美国权威的国际关系杂志《外交政策》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到中国留学过的美国学生有78.4%对中国的印象,比没去之前更加正面,9.4%没有变化,12.2%觉得对中国的印象更加负面了。问这些学生,你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中国留学、生活,值得吗?更有高达97.1%的学生说值得,83%的受访学生表示将来要用自己学到的中文去找工作,并且运用工作中,不过问到将来如果创业的话,是打算以中国为基地还是以美国为基地时,只有不到2成的学生选择了中国。问到为什么去中国留学后对中国的印象趋于正面,受访的学生普遍提到了中国人对于美国人的好奇与好客。他们说,在中国到处都能够交到好朋友或者找到熟人,从火车上到中国的餐馆里。曾经在杭州留学现在已经回到美国在一个智库工作的日元·巴克说,中国人或许是世界上最好客的人们。当然也有美国留学生提到在中国时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经历。比如空气污染,比如街头打架而路人袖手旁观等等。还有不少的学生表示,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即便是有心掌握中文,作为外国人要想真正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此次调查问到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一个问题,你在中国的社交圈子里中国人占了多大的比重?有44%的人说占四分之一,12%的人说没有,也就是说有一大半的美国学生即便在中国留学,也主要是和非中国人打交道。

那这其中反映了怎样问题,中美人文交流的新趋势是什么呢?

《外交政策》杂志的这个调查样本只有343名学生,三分之二的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可能调查结果误差范围会稍微大一些。但总的结论应当是相当明显的,也就是说出国留学对于扩大学生的眼界,增进学生对于别国的了解,改善对别国的印象,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育交流已经成为促进人民友好、国家友好的重要纽带。过去30多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美之间的学生流动主要呈现中国学生向美国流动的单边趋势。近年来更加明显,比如上一个学年,有27.44万的中国学生正在美国的大学里留学,而美国学生到中国大学留学的数量近几年来基本上每年都是一万四千多人,也就是说美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数量只相当于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数量的二十分之一。要想让美国年轻的一代更多的了解中国,鼓励更多的美国学生去中国留学就成为当务之急,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总统2009年访问中国时就提出了十万强计划。并在2011年时由当时的国务卿希拉里正式宣布实施,这个由美国官方主导、民间筹资的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中方向美方2万名学生提供了奖学金。根据十万强项目主任麦克·基斯德介绍,根据签证统计的数据,这个项目到去年已经实现了5年送十万美国学生去中国留学的目标。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下个礼拜马上就要在华盛顿举行了,今年的主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持者人是中国副总理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其中一项重要的议题就是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在近期中美之间的政治和安全关系分歧和争执不断的情况下,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人民友好,已经成为保持中美关系稳定的重要基础。

篇3: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职纪实

因为要去华盛顿软件公司面试,我跟教授请了假,虽然他不是很情愿,但还是准了假。每个教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高就,这对他来说也是非常有面子的。

飞到华盛顿后,我在公司预订的旅馆里过了一夜。

软件公司戒备森严

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我都洗了个澡,主要是怕头发太乱。这个公司与微软公司不同,特别强调求职者要西装革履。我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对着镜子整理了发型,带上行李就出发了。旅馆门口停着一辆小公共汽车,送求职者到公司。司机见到我就直接问:“去微战略公司(华盛顿软件公司的中文直译名)吗?”

到了公司,进入一个很大的接待厅,我向接待人员报上名字后,就在一旁等候。一会儿,人事部门的一个女士带我上楼。上楼前,她用通关卡确认了身份。这个公司真是戒备森严,很像电子游戏里的攻关情景。这位女士带我来到一个会议室,让我把行李暂时放在这里。然后,她带我到另外一个办公室见人事部门的经理,接着又带我到另一个小办公室,让我在这里等候面试官。

集团面试轮番轰炸

到了10点半,一个日本女士走了进来,面试准时开始。她问了我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比如,有一个3×3的点阵,如何一笔画出4段折线经过这9个点。这个问题我高中时就见识过,当然不费吹灰之力。然后,她又问:“有一匹白马和一匹黑马赛跑,白马跑得快,怎样让黑马赢得比赛?”我能想到的办法只有一个:把白马涂成黑色,黑马涂成白色。她告诉我:“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想考验一下应聘者的发散思维。”

接着,她又问了一些问题,如“你身边的朋友如何评价你”等等。

11点了,日本女士前脚走,后面来了个印度女士,她比微软的那个印度人和气多了。她给我讲了公司的软件产品,让我指出哪些会占用较多时间,造成瓶颈。我对大规模计算机系统还是比较熟悉的,就告诉她,硬盘和内存的访问会是问题,这得到了她的肯定。最后,她问我有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出于礼貌,不要说“没问题”。我问:“你以前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到这个公司?”她说自己从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因为老公在附近工作,只有这个公司的工作与她所学专业相关,就来这里了。

11点半,印度女士走了,来了个印度男士。他的问题既有技术的,也有人际关系的。接着又来了个白人,说话带有欧洲口音,我猜他是法国人。真奇怪,这家公司前前后后这么多面试官中,竟然没有一个美国本土人!

这位欧洲人问我:“你觉得在程序质量部门工作,什么比较重要?”我回答:“首先,技术很重要,但是,人际关系也要好,大家要互相协助,不能互相找茬、拆台,要和谐。”我的回答他非常满意。其实,我在有关微软面试的一本书中看到过一些讨论:员工既要有能力完成各项任务,又要与同事和谐相处。

篇4: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背景资料】

因特劳根艺术高中坐落于美国密执安州特拉维斯市区西南部约16英里的英特劳根艺术中心(Interlochen Center For Arts)内。艺术中心被美丽山峦和自然的湖泊所围绕。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嘈杂与繁忙,有的是恬淡田园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因特劳根就像一个伞状的中心,将艺术学院(Interlochen Arts Academy,包括音乐、戏剧、舞蹈3个专业)、夏令营(Interlochen Summer Arts Camp)和因特劳根广播电台(Interlochen Public Radio)3个重要的机构罩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教学、实践和传播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模式。在这里,舞台戏剧艺术、视觉造型艺术、音乐艺术等各个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诸如业务教学、夏令营艺术实践和广播传媒等各种活动,相互穿插、互补,弥补了职业高中只重技术专业而忽略全方位艺术培养的缺憾。这里的学生在人品、艺术视角和专业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高。

因特劳根艺术中心成立于1928年。当年,威利斯·潘尼通、约瑟夫·麦蒂和塔杜斯·基汀3人用1万美元启动资金筹备组建了因特劳根高中管弦乐团艺术夏令营。他们成立该艺术团夏令营的宗旨就是希望音乐教学能有一个活动实践的平台,让学习音乐的中学生通过夏令营活动真切体验到演奏实践和互动交流的魅力。夏令营主办人邀请了奥斯比·加波利罗维奇、奥华德·汉森等指挥家和作曲家,指导因特劳根夏令营的演出和教学。第一年的夏令营活动就吸引了来自美国25个州的115名高中学生并在组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支高中交响乐团和由60人组成的第一支合唱团,成功演出10场音乐会,拉开了因特劳根音乐夏令营的序幕。由于音乐指导均为美国一流音乐家,夏令营成立当年就引来了全美关注的目光,第二年的参加人数增长到了230名,夏令营所获得的公共捐赠款也逐年增加,并于1931年升级成为国家级的音乐夏令营。

当地时间2月23日上午8时,吴雨芯、彭天朋等6位中国学生早早来到因特劳根艺术中心“The Shed”排练厅,与80多位学生一起排练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乐》。

中国的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远在美国因特劳根艺术高中(Interlochen Arts Academy)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没有回国探亲,而是选择了在学校寻求拓展艺术生涯的更高目标——准备美国名牌音乐大学的面试。说到其中原因,曾经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就读的彭天朋表示:“这是因为因特劳根艺术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备考氛围非常好。”

三位一体

如今,因特劳根已经拥有了32位来自中国的青少年留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5岁到20岁之间。据大部分中国学生反映,他们之所以选择该校,最主要是因为看重这里起跑国际名校的优势;另外,更多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也成为留学生们在这里追逐专业梦想的一个理由。根据因特劳根艺术中心提供的数据:1948年曾经有一位中国学生参加了因特劳根的艺术夏令营活动。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来自上海的林天风(音译Tian-Feng Lin)进入了因特劳根艺术高中留学,并获得了1989年的美国国际范·克莱本钢琴比赛大奖。2000年之后,每年中国学生在因特劳根的数量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03年的两名留学生,逐年增加到了2005年的7名,2007年的13名,2008年的23名以及2009年的32名。

目前,美国现有高中3万多所,分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公立约占85%左右,私立约占15%左右。公立高中与私立高中的区别是:公立高中的经费来自政府,学校收费比私立便宜很多;从规模上看,公立高中一般有几千名学生,私立高中只有几百学生;尽管公立高中也有名校,但优质的私立高中走的是“小而精”的办学路线,云集一流的生源、师资队伍。因特劳根艺术高中吸引人们视线的,还不仅仅在于它高品质的教学质量,更在于它集教学、实践和传播的三位一体的独特立体办学优势。

实践与教学互动

在探访因特劳根艺术中心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因特劳根艺术高中的成立远远晚于1928年的夏令营项目。也就是说,该学院艺术高中的各个专业是建立在夏令营运作基础上的,这也使得该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实践性艺术类高中。

现任因特劳根音乐高中的校長凯德里克·莫温博士(Dr. Kedrik Merwin)说:“每年因特劳根的夏令营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2000多名优秀的高中学生,夏令营中的大师课、演出、展览、交流等为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夏令营期间的大师课更受到营员们的青睐,由于我们邀请的全部是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波士顿音乐学院等知名院校的知名教授前来教学,使得学生有机会熟悉和了解各大名校的音乐教学风格,为他们搭建一个起跳国际音乐名校的跳板。另外,在教学上,我们非常注重学生技能和音乐风格的培养,让学生在这里两年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音乐学院和夏令营是两个联系非常紧密的体系,有很多优秀学生都是因为首先在夏令营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然后决定留下来学习。此外,因特劳根夏令营不仅仅是优秀艺术学生的乐园也是家长以及低龄孩童的艺术乐园。夏令营面向8至18岁的学生,低龄的艺术孩童也有机会在家长的带领下体会艺术教育带来的乐趣。许多不到13岁的孩童往往可以在这里,通过年长孩子的艺术行为看到自己未来艺术奋斗的目标。同样,家长们也可以随孩子们一同体验夏令营训练的艺术成果。此外,我们夏令营的另外一个项目——成年夏令营项目(Adults Arts Programm)也为成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现艺术才华的平台。可以说,因特劳根夏令营是一个度假式的艺术天堂。”

比较国内音乐学院附中和因特劳根艺术高中的办学模式,记者发现: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艺术学院的附中拥有夏令营和专业学院两个体系同时运作的学院。另外,在教学方式上,国内过于注重个人技术而忽略为学生营造艺术实践氛围的办学模式,这也让国内艺术教学在市场日益开放和国际化的今天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因特劳根的教学更注重音乐风格、结构和技术的整体把握。中国留学生们尤其喜欢美国音乐教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环节。迈克尔·康罗德博士(Dr. Michael Coonrod)在因特劳根音乐学院执教钢琴近40年,他说:“2003年,我刚刚接受中国学生时,发现他们不善于跟教师沟通,而且过度注重技术问题,特别是手指练习。其实,把握技术环节和音乐演绎之间质与量的平衡非常重要。毕竟,技术是为音乐艺术的表现服务的。”

因特劳根艺术中心副院长帕特里克·卡塞尔(Patrick Kessel)的一席话令记者印象极为深刻:“尽管因特劳根艺术学院是一所私立的住宿艺术高中学校,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培养人才。艺术学院与夏令营结合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让教学和艺术活动在同一个校园里形成有机互动。夏令营的运作也不是单一和短期的行为,而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长期而整体的行为。”

高质量的教学和实践让因特劳根获得了更多的赞助。去年,尽管密执安州因为底特律的汽车工业遭受重创,但因特劳根的夏令营资金来源并没有遭受太大影响,3000万美元的捐赠资金,让今年的夏令营项目尤为坚挺。

篇5: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苏蕾已经在美国开始了一年的高中生活,她表示,中国教育制度缺少灵活性是她决定到美国中学求学的主要动因。

“在国内,你学到的一切都为了准备考试或高考,我没有机会选择我自己的班级和课程,去学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而在这里(美国),我可以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

跟苏蕾一样,小辉也在美国呆了一年,小辉家人欣喜地发现,跟出国的时候相比他更懂事了,不但变得健谈了,而且也一改内向的性格,跟人的沟通非常顺畅。“他正在变得越来越独立,日新月异。”小辉母亲说,她不后悔送儿子出国读高中,“这种势头保持下去,他完全可以考上美国的名牌大学,这比在国内参加高考好太多了。”

分析指出,大量中国学生出国读高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远离国内僵化的教育体制和避开残酷的高考。根据中国教育部最新统计数字,超过20万名学生称“避免高考”是他们寻求国外高中教育的主要动机。

不过,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将来他们都会面临这样一个抉择,那就是要不要回国。

据子进爵教育网了解,从2008年开始学成回国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当年

6.93万人回国,到2012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7.29万,预计今年会达到45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回国的留学生普遍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题。

篇6: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下面就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留学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以便大家参考借鉴,权衡利弊。

优势:

美国教育资源非常丰富,4000多所高校。有所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只要你下定决心来美国留学,那么肯定能被一所学校录取的。

公立大学:

综合实力最强的公立教育系统当属加州大学,各类排行榜中的公立前十名常能被其下属的分校们霸占一半左右,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占据世界公立第一的位置。

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也同样在教育界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同时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起成为美国人口中的公立三强。

私立大学:

美国大学排名中,众多院校都是私立大学。耳熟能详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等。它们都设立了以需求为依据的奖学金(need-based aid),奖助比例基本上能够涵盖留学费用的一半以上。

文理学院:

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注重全面综合教育,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人发展。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往往不亚于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

有小常春藤之称的美国东北部14个顶尖文理学院:

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

阿莫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

卫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

斯莫斯沃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

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

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

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

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

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College)

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

贝茨学院(Bates College)

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

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康涅狄格学院(Connecticut College)

社区大学:

美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两年制的初级高等教育。社区大学的学生平均年龄是29岁,40%的学生21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学生也十分常见。其中60%的学生是边工作边读书。

劣势:

去美国学习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成本,相较其他国家会高一点。在美国读硕士,两年大概40万元。但是,美国很多优秀的私立学校会提高较高额的奖学金,以此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前来求学。

篇7:美国高中留学生留学指导

给美国高中留学生的建议是什么。由于文化差异,所以选择美国高中留学的留学生,在申请美国高中留学时要注意很多,那么下面美国留学专家就为美国中留学生提出一些留学建议。

美国高中留学生留学指导--名次其次,适合最重要

因为中美之间的信息差异,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取高中时,都以排名为主,其实美国中学分类非常复杂和多样,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不像我们国内的高中,重点高中就是上好大学的必要条件。在美国家长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地理位置、学校性质、学费、选修课程等等,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欢来选择学校申请。而不是单一的排名。且美国中学排名也有多种,并无官方的排名参考。所以,我们不能把排名作为选择学校的唯一标准。美国高中留学生留学指导--不要一味追求高TOEFL和SSAT

录取分数要求只是参考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TOEFL也是评价孩子语言能力的参考,不是优秀度的衡量。比如孩子的家庭、经历、性格和心理健康程度等等,都是学校所关注的。而且美国中学一般规模较小,几十人到几百人,有的一年级才接受2-5个国际留学生,我们就可以看出竞争的激烈程度了。

美国高中留学生留学指导--男、女校、教会学校也可选

与国内中学不同,美国有一些男校、女校或教会学校,对于这些类型的学校,有些家长会担心:男女分校会不会给孩子成长带来扭曲或者畸形,是不是教会学校要逼着学生信教或者封建迷信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完完全全的错误理解。美国的男校、女校除了性别分类外,设置的课程也有根据不同性别有着调整,更好的培养。比如男校会多多考虑培养孩子男性的抗压力和责任感。女孩子除了才艺外,也会培养学生独立的性格和高雅的品味等。教会学校也不会硬性要求学生都必须信教,且一般教会学校对学生照顾周到,接触的学生和老师都很有爱心,家长可以更加放心。

美国高中留学生留学指导--出国可锻炼孩子独立性

不少家长有“我有亲属在美国,孩子小就选择这个州的学校”这种观念。其实美国面积广阔,就算一个州面积也较大了。而且一般我们去美国读中学的话,孩子都是寄宿在学校的,就算是走读的学校,周末一般也都有安排。住在亲戚家恰恰是不方便的。我们这样想想,孩子在国内天天和家长住在一起,是否真的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呢­我想未必。出国是家长给孩子的一个飞翔的开始,那为何不充分信任,让孩子们更高、更远的飞翔呢。所以不要让亲属照顾的观念限制住选校。

美国高中留学生留学指导--国外中学课程并不简单

篇8:震撼美国的中国留学生

杜先汝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在家中排行老四,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更是全家人的骄傲。

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通信工程系硕士毕业后,杜先汝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进行学术交流。

第二年杜先汝正式进入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因为成绩优异,学校的科研导师向他提供全部的学费赞助。

“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给予,是默默地付出。”杜先汝不仅学业优秀,而且乐于助人,同学习惯利用美国的报警电话称呼他,将他叫做来自中国的911。

肖静是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到美国留学后和杜先汝是普通校友,平时来往比较少。

在最近的实习中,肖静遇到许多麻烦事,导致她的心情非常郁闷。虽然杜先汝自己很忙碌,可是仍旧抽出时间耐心开导和鼓励她:“不要逃避生活的磨难,所有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

“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希望你能够卸下压力,尽快从烦恼里走出来,努力地学习,开心地生活。”即使杜先汝认真劝说,肖静也难得从郁闷中释放出来。

5月13日,在学校实验室里忙碌半天后,杜先汝迎来午后短暂的休息时间,可以让自己彻底轻松下来。

趁中午休息的机会,肖静再次与杜先汝来到学校附近的鲁吉河畔散步。两人没有走多久,走着走着她突然想到,几乎身边的朋友都在为她操心,而自己却总是走不出困境。

由于无法承受各种压力,最终肖静鬼使神差地作出跳河的选择,希望以死亡解决烦恼。

在杜先汝不注意的时候,肖静纵身跳入鲁吉河,在水中拼命挣扎起来。

鲁吉河常年水流湍急、暗流遍布,当时加上目前连续几天下暴雨,促使河水水位暴涨,无论肖静如何努力,都不仅没有爬出河水,反而迅速漂到河流的深处,情况异常危险。

看到事情格外糟糕,杜先汝不顾个人安危,连忙脱去衣服跳入水中准备营救。肖静不断漂远,他只得极力追赶。

在湍急的河水中追赶40多米远,杜先汝终于抓到肖静,并朝着岸边用力拖拉,盼望能够挽救她的年轻生命。

把已经昏迷的肖静拖到岸边,并全力以赴地将她推上河岸后,杜先汝劳累得没有丝毫力气,突然倒在水中,不幸被湍急的河水冲走。

发现肖静脱离危险,杜先汝却被汹涌的河水无情地吞噬,过路的人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后,当地的迪尔伯恩警署和专业潜水搜救人员,马上调集了水面搜救船、直升机赶赴现场进行全力搜救。

因没有搜索到杜先汝的任何踪影,于是参与搜索的部门逐渐多起来,密歇根警察局、美国海军和美国海滩护卫队,都陆续投入到搜救活动中。

多个部门忙碌7天后,直到5月20日10点,搜救人员才在鲁吉河的下游找到杜先汝的遗体。

5月28日,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为杜先汝举行了庄重而肃穆的追悼会,校园内的星条旗罕见地为他降半旗致哀。这是密歇根大学自从建校以来,首次为逝世的学生降半旗。

尽管已经是学校放暑假期间,不过还是有150多名在校师生自发来到追悼会现场,表达对杜先汝的怀念和追思。

在美国当地社会各界和华人华侨中,杜先汝的英勇事迹引起极大的关注和震动。迪尔伯恩警察局局长约翰·哈德达德为前往美国料理后事的家人颁发了生命救护奖荣誉证书和纪念章。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总领事赵卫平也发来亲自签名的慰问褒奖信,表达敬意。在信中他写道:“杜先汝同学为抢救他人于危难而献出自己宝贵的年轻生命,展示了他英勇、无私的高尚人格,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人生,为广大中国留学生树立了道德楷模。”

篇9: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一、申请者在美国是否有亲属。这关系到你是否有移民的倾向。

二、申请者实际的年龄。年龄要和国内就读年级的学生相当。

三、要足够的资金。由于在美国读中学很少能获得奖学金,而且学生年纪小,很难通过校园工作获得收入,因此足够的资金是中学生签证的一个难题。

四、申请者英语水平。一般对于去美国读中学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要求。如果英语能力太低就无法适应在美国的生活与学习,就会被拒签。

五、要清楚赴美学习是为了什么。对于签证官而言,为什么不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而是去美国读高中的原因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移民倾向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旦你的`理由不被接受,很有可能被拒签。

六、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住宿情况。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够单独居住,必须住在寄宿学校、寄宿家庭或者亲属家中,这些都要和签证官阐述清楚。没有明确、合法的监护人,就不能得到签证。

篇10: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教育感受

国内教育界总是在提改革高考制度,我们的高校应该实行西方那种宽进严出的政策,我在国内 也听了多年了,但是对于“宽进严出”的印象只是一个名词罢了,并没有什么特别深的感触,而 且也一直认为虽然西方宽进严出,但是他们的学习还是太容易太简单了,我们国家的学生还是最 强的。但是真正到了美国上了研究生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宽进严出,也认识到了我们与西 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在去美国之前,我想大部分国人和我一样认为,美国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 式和观念都以人为本什么的。感觉美国的教育都是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一点也不痛苦,学生 有很多课外业余爱好。总之一句话,他们是素质教育,我们是应试教育。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国 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等等。到这里学了以后,发现以前感 觉的完全是扯淡的。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还应试,美国的学生平均学习刻苦程度是中国学生不 能比的。我这学期学选了 3 门课,分别是经济学家数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在开学初我在网上买的课本(这里的课本特别的贵,我都买的二手的书,还都 100 多美 元一本,有的学生买不起干脆复印),需要运送几天,所以头一周,没有看书。微观经济学一上 来为了检测我们的数学基础,就给我们发了一张数学卷子,里面涵盖了本科阶段所有的数学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而且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有。我由于大二学完数学到今年 6 年没有用过,所以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在周末两天草草 看了一遍 4 本数学课本,然后比猫画虎的把题做了。当时听老师课上意思就是看看同学的数学水平,不怎么重要,就当作业留了。在我的观念里,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因为学习的比较难了,作业是可以不做了,严 格说是不会的可以不做的,因为老师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来没关系,理解,为什么统计学这么难学,现在终于知道了。我们老师用了 1 堂多课就把前 4 章讲完 了,前四章就涵盖了我本科学的最难的一元线性回归和假设检验的所有内容。然后就留作业了。到快交作业的前几天,我才拿到课本,于是赶紧做。由于本科学的早就忘光了,而且当 时学数理统计的那一学期前半段出去背英语了,后半段给系里做网站呢,那个老师又是个研究生,声音很小,彻底听不见,所以也就是到最后才把书看了看,然后按照背过的那个假设检验的程序 做得期末考试题,就这样还过了,所以没有怎么理解检验的机理,而且那门课讲了很多随机分布,正态分布,t 分布,卡方分布,F 分布等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也就是记住了这几个名词可以去跟没 学过的吓唬吓唬人。但这都是检验的基础,所以心里一直觉得这一部分没有学扎实。以至于我在工作的四年 中晚上经常做同一个噩梦,就是上大二最后一学期要考数理统计时,我什么都不会,非常焦虑的 情景。当时每次我都自己对自己说你已经上班了,以后不会再有考试了,这个情况永远也不可能 发生了,这只是梦。但是还是一直在做这个噩梦。现在感觉到这个噩梦快成现实了。为了做作业,用了几天把本科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又 看了一遍,感觉还是没怎么看懂,然后就做作业,一点一点抠到凌晨 5 点多,实在做不下去了,然后就交了。结果 一次作业的一分而被开除走人。当然你要说哪里有这么恰好的事情,我说这个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很有可能你的考试 和作业会很多次上不了 80 分。我这次作业就是在悬崖边上:16 分,20 分满分,看似不错,实际 上 16 除以 20 等于 0.8,也就是 80 分,已经是最低可以接受的分了。所以我以后作业必须要拿尽 可能多的 80 分以上才能避免因为有 80 分以下而最后失足的情况。所以这次只是刚刚及格。说完这三次不是很成功的 拿回家考试持续近2 个 星期),11 月 12 日 学马上说用哑元变量(dummy variable)试一下,结果成功,这样才基 本找到可用的模型,花了两天时间完善模型和写报告,最后写到凌晨 5 点。以为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结果得了 66 分,说是没有改造模型的异方差性,明明我问老师如果 同时有异方差和误差项自相关怎么同时改造,他说先改造误差自相关后再检测异方差性,结果我 改造完检测后没有异方差性了,然后就按照老师说的没有改造,就交了,结果是需要检测异方差 性。我的心都凉了。因为这门课 90 分以上才是 A,80-90 是 B,80 以下是 C,所有学科平均不能 低于 B,我这科很可能就 C 了。不过我还幻想着估计老师最后会降低标准,感觉这门课不可能有学生最后总成绩在 90 分以上的。肯定会降低标准的。不过我还是没放松,最后总复习的时候把时间全放在这科上面了,另两科就没复习。最后才有所收获,得了 85。那天见到那门课的老师,那老师说我的期末成绩令 人印象深刻,再加上我做了加分作业和做了最后的加分题,最后给我 B,我想我又做加分作业,又做加分题,最后又考的这么高,以为要给我 A 呢,结果还是 B,估计他的 90 分为 A 的标准没有 降低。所以我庆幸最后把所有时间放在这科上了,否则如果考 80 以下,可能就真的 C 了,因为 老师没有降低标准(本来想老师会降低标准 70 分可以得 B,结果想错了)。我学这门课真的吐血 了,最后得的 B 没什么想法,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我上届的一个中国女的,去 年 线网在学校各个角落),就那样还是把网线接上和女友在图书馆 看网上电影,好像显得很有档次。这个使我想起了中国有些人喜欢在星巴克咖啡屋里装,因为星巴克在中国属于消费比较 贵的,我记得一个杯咖啡几十元人民币,我吃过一个冰激凌好像 40 元人民币,因为中国大部分人 消费不起,就这样被一些人很崇拜,天天到里面装“小资”(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这种恶 心的名词和这种恶心的人),我心想,星巴克的全球总部就在我们旁边的西雅图,我们这里到处 是星巴克咖啡屋,这里是个人都可以喝,要知道我们这里是美国的农村,你想想大部分农民或者 农民的孩子在里面喝星巴克,这些国内人是不是就觉得土不喝了? 这里的咖啡是给普通人喝的,我们计量经济学的教授每堂课都拿着一杯西雅图 best 咖啡(星巴克的竞争对手后来被星巴克收购)上课喝。星巴克在美国估计就和中国的大碗茶差不多,都是地摊货。接着说美国学生的学习,他们在卖星巴克的地方看书写作业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个写作 业是真写,不是装的。他们学习刻苦还体现在两次计量闭卷考试前,老师都发了去年考试的卷子,因为这不是作业,所以我和那个中国学生都没写。这很不符合我们的风格,因为在国内好学生都 是老师越不要求做的,都越做。结果来了美国以后,由于老师逼的太紧,有极度的逆反心理和厌 学情绪。结果只要不计分的坚决不写,也不看。但是我发现这两次每次美国学生都把所有题目都做在纸上了。我又一次体会到了他们才 是好学生,我们都是混混。还有就是他们学习都很积极,我们上的研究生课程,只有 3-4 个是研 究生,剩下的十几个都是本科生,他们为了将来更好的学习,在本科阶段就自己主动选研究生的 课程,而且有的是我们选的魔鬼 3 门,他们也都选,他们还有自己的本科课程,我们光这三门就 快受不了了,他们要学至少 4-5 门课。总之美国学生各个很刻苦,永远看不见他们玩。再说说我们学的东西的难度: 我们国内大学本科的的微积分,小二乘法做就已经很繁琐了,所有数据(n 个数据)平均数和 方差的平方和等等运算。到 n 元的,你会发现纯用普通代数根本写不出来,最小二乘法干脆就是 用矩阵形式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根本不能用人工计算。在国内没有人讲这个,即便讲了很少也有人出题,让大家练习这个,因为这个人工不能 运算。只能用计算机编程序计算。其实统计软件(SAS, Gauss 甚至 office 的 excel,我在国内工 作时经常用 excel,以为自己 excel 学得不错,到了美国来发现,他们居然还可以用 excel 来编 写简单程序,我完全不懂,我发现自己很渺小)中有很多都是有现成的函数进行标准最小二乘法的 运算和自动打印出方差分析表,可是老师为了让我们对这些运算和运算步骤加深理解,每次都是 让我们自己把最小二乘法的程序打出来(这样,虽然不用计算具体值,但是等于你把题做了一遍)。我们讨论标准最小二乘法时,主要讨论满足标准最小二乘法的前提是高斯马尔科夫定律,当一个月学完 n 元的标准最小二乘法后,就开始了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在违反高斯马尔科夫定 律的情况下会出现的异方差性,误差自相关性,多方程误差同时相关性,线性方程组估计的有偏 性。所以这门课主要研究辨别所有违反这个定律时的检测方法,和改造模型使之适应最小二乘法 的方法,也就是通用最小二乘法。每一章节我们都有综合题去当作业去写(交作业包括:数据文件,gauss 或 SAS 的程序 文件,和说明报告)。我们这个老师还算好,在每周五给我们加课学习gauss 编程,据台湾的同 学说,他以前上的一门统计课,老师根本不教那软件怎么使,因为学那个软件是你自己的事情,他不负责,如果你不写,那你的作业就没分,你看着办。所以他只能去自学。我们如果周五老师 有时间,会给我们补课,补课这个词在中国只有中学才有,而且一直被大家所诟病,认为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各 地方教育局都在查学校私自给学生补课。美国这里居然是学生要求老师加课。尤其是在考试复习前,美国学生都要求老师加课。我这个人自学贯了,很讨厌老师加课占用自己的时间,不过美国 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值得赞扬的。说道 Gauss 编程,这个语言是一个专门运算矩阵的专用语言,所以被统计和计量所广泛应用。这个除了矩阵运算很直接外,其他很 c 语言差不多。编程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比较难,因为 国内计算机教育还是相对比较落后。但是由于我以前就酷爱编程,所以上手很快。最开始整理数 据都是用 excel 人工整理,后来有一次和一个美国学生探讨问

即所有学科不能有下 90 分的,而且学得更难,考试也难。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比如我们微观经济学的助教就是个上博士的,结果他上学期考试有 C,那学期就一开始 给我们讲了一次作业(不要认为上课讲作业,是在给我们补课的时间讲,美国老师经常占用我们 的休息时间),后面就都是老师给我们讲作业了,当时我还以为老师很负责,亲自讲作业,后来 听说,他的助教由于上学期有 C,被开除了,现在正在我们城里的一个商场卖东西。我不禁很感慨,一个上博士的中途被开除,然后就只能去商场卖东西去了。也许我光经 历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而没有经历国内研究生教育,就对国内研究生教育横加指责过于武断了。我相信我前面说的学的内容国内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肯定也学,但是我敢肯定没有几个能像美国学 校出来学这么扎实的。我同系的那个中国同学,他说他的在国内上研究生的同学整天闲着没事干,咱们却在这里整 天一夜一夜不睡觉。而且据说有一个他的同学学计量,先学了一学期 gauss 编程课,我们这儿人 生地不熟的,上来就很难,然后还要自己看书学 gauss 编程,每次交计量的作业都比一次考试耗 费精力。有一次,我和那个同学写完作业已经凌晨 3 点了,这个时候,他的 QQ 上的也在美国留学 的同学都在 QQ 上,都还没睡觉呢。交流一下,全部都很痛苦。一个在纽约学金融同学说: “也不知是老师有问题,还是我自己太笨没有领会老师的 意思,那个题按照老师的意思要用 excel 算一千遍”。一个在怀俄明的同学说:“ 全班最高 30 多分,就是我们上届 那个得全 A 的女的。上课老师基本不怎么讲,留作业都是他外面接的公司的工程,我心想理工科 的可以接工程,我们学得这个经济学也有公司信吗? 他说当然有啊。华盛顿州的渔民为了经营的更好,都是请他去做咨询。所以他留的作业 是最难的,和实际结合最紧密的,(我们国家人们往往说的和实际结合的意思是,不要去用课本 学的东西,因为那个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在社会上学本领吧,其实我觉得不是课本的东西解决不 了问题,是因为你学的不精不会解决问题,而美国人相信理论一定会指导实践的,他们如果发现 理论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一定是理论不够完整和完善,所以他们会用更复杂的数学去完 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美国的东西感觉那么难,因为他们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被迫 把理论改造的很复杂,实践证明这样复杂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问题,我们这学期学的计量后感觉 自己就可以做点东西的)学生们都不会做他的作业,但是不做又没有平时成绩,所以都被迫大家 一起课下约个时间,找个空教室一起研究题。研究题的方法是大家坐一起,谁会哪道题,谁就去黑板上写出来,给大家讲,最后把题 都做完。那个台湾同学继续说我们没有赶上那个老师很遗憾。我们想我们一个计量经济学就够受 的了,如果再加上那个老师,非吐血不行。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计算机和电子科技产品。来美国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 么聪明,所有的电子产品的核心的控制芯片,内存芯片都是美国公司或者日本韩国公司造的,中 国自己为什么造不了?虽然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几 乎全市国外的,中国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内存买来,焊到电路板上,然后组装上外壳就可以了,干的完全是最低端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因此企业赚的钱都是很少的部分,这些电子产品的 价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国的芯片厂赚取。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产品不能和国内的农产品,普通小商 品一样有适合中国人的价格,而电子产品一般都是和美元国际价格接轨的。因为成本降不下来,产品的主体成本,是外国厂商定的,我们要降价只能降自己不到 20%的利润,所以降价空间很小,一旦外国厂商也把同类产品降价,那么我们的国产厂就没有取胜机会了。现在液晶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造成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上是没有核心技术。为什 么没有核心技术?以前总是认为为什么美国那么走运,老天怎么那么照顾他?我来到美国以后,感受了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又回顾了一下

篇11: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CS和EE一直都是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尽管经济危机时很多公司裁员,但是由于公司众多,就业岗位相对来说也很丰富。比如南加州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田纳西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工程专业排名都比较靠前,就业形势也很好。

美国留学扎堆申请专业 4.基础性学科

基础性学科如数学、物理等,就业方向多为教师或者去实验室工作。

篇12: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Two 5uccemful Emples

能不能分享一下您的教学生涯中,让您印象深刻的中国学生的例子?

我选一个研究生和一个本科生的例子。

POStgraduate Story

这个研究生来自云南的彝族。他在一个很小很偏僻的农村长大。他是他们家第一个读到中学的人。然后,他上完大学就出来工作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研究生比较少。当时,我的一个同事推荐他来开一个会,他当时的英文不好。会议结束后,他来问我,有没有机会可以过来这边做访问学者。我说,我试一下,给你找一下经费。他就这样过来了,半年之后,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他又找到我,问有没有办法在这里读博士。我帮他找到一个美国专门支持人类学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生的奖学金。

导师给他三年的时间,让他回去做博士论文的研究。而且他做这个研究,有很明显的优势。他研究地方官员怎么处理一些少数民族的问题,而那些地方官员都是他的同学。所以,他就能做我们外国人不能做的。因为当地官员面对我们,可能他们不好开口,或是不敢开口。但是对他就什么都可以说。虽然他的英文不太好,但是论文的内容特别好。他现在是云南社会科学院和云南大学的兼任教授。

Undergraduate Story

这个孩子是来自深圳—个很好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母亲是一个中学的校长。为什么她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就是因为她虽然有这个优势,但是她仍然非常非常努力。她兼修两个专业,一个是人类学,一个是舞蹈。这两个专业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等于是读两次书。而且,两个专业都获得了荣誉毕业称号。同时,她还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如以华大学生的身份,到莫斯科去留学一年,学舞蹈和俄语。

后来,她去耶鲁大学攻读社会学硕士学位。她的老公是哈萨克断坦人,所以现在她生活在哈萨克斯坦。她的英语特别特别好,所以跟华大里面的老师、同学、职员等都可以很从容地交流。

我觉得一方面是,他们能力很强。另—个是,他们的决心很强,不怕任何困难。这是—个意志品质的问题,他们在这方面的品质都很高。还有—个就是这边的人都支持他们,都喜欢他们。他们的性格都很好相处,很喜欢跟人打交道,讲笑话。所以我觉得是这几个因素加起来,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我个人认为,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是困难的,那些在中国国内为了逃避艰若来到美国留学的学生注定仍然会—事无成,因为他们只是换了—个轻松的环境,而没有领悟到求学的真谛。

外向的学生更适合留学,是真的有此说法?

我个人觉得,外向的性格会更好。这并不是说,内向的性格在这里就没有收获,一些学生,刚来的时候也是比较内向的,但是经过一个过程,他的性格变得更开放了,他跟非中国人的接触会慢慢地增加。

有些中国学生跟我说,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没有美国学生那么强的自信心。那么,您觉得美国学生自信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美国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背景和性格。所以不能一概地说美国学生是怎么样的。但是,我还是觉得,—般来说的美国学生,从小受到的鼓励很多。中国的家庭貌似对学生成绩要求非常高,很多学生的个性和自信被这样的唯分数论磨灭了。我觉得,我个人所教过的那些中国学生,他们的自信,平均来说比较高,没存特别谦虚的。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我知道在中国的教室上课,学生自主举手问问题好像不太礼貌。但是他们—到这边就慢慢习惯了,虽然不是每一个都这样,但是很多都会,在老师还在讲话或者还在解释—个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举手问问题。

Deal With Professor

请问您觉得留学生和美国教授互动应该注意什么?

在我眼里,中国的师生关系有比美国师生关系近的地方,也有远的地方。在语言上,两个人的身份有高低,这个很明显。比如,已经毕业20年的中国学生还叫我老师,不敢叫我的名字,美国学生不会这样。所以,身份意识差别很明显。但是框处的方式是比较近的。比如一起吃饭,一起喝酒;或者是在野外一起郊游。好像身份的差别也不那么明显。

有什么样的问题,您作为老师,不是很喜欢学生问,或是觉得有点冒犯的?

我觉得冒犯的,就是关于分数和考试考什么的问题。因为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学好,而不是考高分。所以,如果学生太关心他的分数,太关心这个在考试要考,我就是学这个;那个在考试里不考,我就不学。我不喜欢这样的态度。因为我个人是爱学问,爱知识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也应该是这样。

那如果学生不太愿意上课问问题,私下来请教您,您会喜欢吗?

如果中国学生还没有完全习惯直接的提问,私下来找老师,甚至来约我的时间,我们喝咖啡、喝茶,慢慢地谈些问题,我觉得这个方式很好。

如果中国学生要出国留学,您建议他们应该怎样做准备?

多练习语言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而且我觉得语言上最大的一个困难是讲话的速度。每个老师讲话的速度不一样,我讲话的速度比较快。所以,我有一些研究生,从中国来的,认为自己的英文很好,读过很多英文书,用英文写作,GRE考了很高。但是他们听老师讲话会跟不上,听不懂。这需要一个过程。刚到,你听不懂课,不用过于担心和着急。慢慢习惯语言环境,一个月两个月,至多一个学期,你一定会什么都可以听懂。

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如何去做一些适应训练?

提高英浯口语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跟美国入接触,多在日常生活中讲英语,尽可能地讲英语,不要退到舒服的地方讲中文。因为我学过很多语言,不仅有中文,还有日文、德文、西班牙文。记得1966年我第一次去德国,在那里一个月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个规则,下一个月我一句英文都不说。结束我的德文进步就很大。除此之外,我觉得大家还要具有不要怕讲错的精神。你是中国人,当然会有口音,美国人不会怪你啊!但是写作的话,语法很难真正写对,不是完全错。就像我用中文写作,我一定要给中国的学生或是同事帮我改。这不一定是错的,不是语法是错的,但是中国人不会那样写。所以中国的学生在这边用英文写作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语法是对的,但是在美国别人通常不会那样去表达。

篇13:中国学生美国高中留学的利弊范文

文/袁劲梅

作者所在大学开除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研究生,而作者本人正是这位研究生的导师。从这一事件中,作者观察到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别,同时郑重地给这位被开除的留学生写了一封信,坦诚地表达了她本人的观点。从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之心。这也给广大已经或即将赴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同时对于中国大学教育以及想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XX同学:

接到你要求“保留学籍”的上诉被研究生院董事会驳回的消息,我想告诉你:这是你的失败,也是我的失败。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一个教授,一辈子培养不了多少研究生。你祟拜的Y教授,刚去世,他一辈子也就培养了九个“东西方比较哲学”的研究生。我创建的C大“东西方比较研究”,从第一个研究生到最后一个研究生,一共十一个。你是第十一个。现在,第十一没有了。因为项目停了,以后也不会再有。在美国,或在C 大,遍地都是西方文化,加开一点中国文化研究项目,很不容易,全是教授自愿作出的无偿贡献。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教授的作品。我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我希望每一个作品都是杰出作品。你被取消学籍,第十一个作品报废。你没达到标准,是我和你的共同失败。

你想到的是:你的前途中断了。这是不对的。你的前途依然有无限多的选择。你可以从商,在网上办你的杂文网站,或回中国办公司,再换一个能收你的项目学习,等等。我希望你在别的行业和地方能有成就。如果,你下了决心要在学术界做学问,我下面写的东西,是给你的临别礼物。如果你不想做学问了,下面的话,你根本不用看。世界上路很多,不一定要做学问,做个好人,就值了人生。你可以就看到这句为止:“你当个好人,我祝你好运。”

如果你往下看了,那我假设你想知道为什么你刚开始往“做学问”这条路上走,就失败了的原因。如果,你还想走做学问的路,下面的话会对你有用。我对你直话直说。

事实上,我从来没有跟你绕过弯子,也没有改变过对你的要求。你失败的原因,有些是你自己的责任,有些是那些把你教成这种样子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的责任,有些是我的责任。

先讲我的责任。我的责任是:我不应该录取你。因为你想要的东西,我无法给你。

你想要的是到美国来见识一圈,和教授搞好关系,使一些点子,让教授按着你的设计,给你一些作业,你轻轻松松得到一个学位;再靠这个学位,说自己成为学者了,然后在中国或美国找个挣钱多又体面的工作。你说你将来想在大学当教授,你还对我说过不止一次,你必须得到这个学位。我懂这个学位对你的重要性。

但是,我能教给你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基本原则,让你成为一个尊重知识、热爱真理的人。在学术领域,你必须不为任何利益撒谎,只说真话,且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你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寻找未知,没有捷径可走;你还必须知道自己的局限和无知,把你个人的角度和判断低低地放在“公正”之下,这样,你才能开始做学问。要想从我这里得到学位,你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我不卖学位。我的知识可以无偿贡献给愿意跟着我一起寻找真理的学生,但不做交易。

这是我们之间的误区。我是在你选了我的两门课之后,才认识到我们之间的这个误区。这个误区,造成我们之间的所有冲突。我认识到,把你录取来,是我犯的错误,也是对你犯的错误,让你错误地计划了前景。

其次,讲你的责任。讲你的责任,其实是我对你的最后评价。或,是我给你的解释――为什么你不适合做学问。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人、公司老板或其他什么职业人士。搞学术,和经商或当清洁工,没有职业高下的不同,但明显有职业要求的不同。做学问,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我前面说的误区,与其说是学术上的,不如说是如何做人上的。你在C 大期间,做学问的技术,我时时刻刻在教你,那些技术都详细写在你的每一篇作业和论文上了。但是,关于做学问和做人的关系,我没跟你讲透彻。在谈你的责任时,我会讲这个问题。

因为你本科成绩不好,我亲自在北京对你面试后,才决定录取你。录取你,是我拍的板。当时,我对你的判断是:人很聪敏。但是,那是一个错误判断,因为那个错误判断,我得分担你失败的责任。现在,我对你的评价是:你不聪敏,你没有一点儿做学问的人所必需的聪敏。这种聪敏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我知道我的无知”。

你一进校的时候,就认为在美国上大学很容易,你知道怎么能玩得转。你不停地显出你什么都懂;参加讨论,不懂的事,你也常常不懂装懂,胡说一通。上课,你原著不读,必读书不买,看一些网上第三手的书评、简介,就敢宣称:书读完,懂了。就敢狂加评论。你有种种理由认为你是对的,所以,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宣称,你懂了,你比同学教授都懂得快。你有你的机巧。但你的读书“机巧”我完全不看好,那是做生意的机巧,不是做学问的技术。我对你的判断是,在我的前三门课上,我要求的必读书,你不是没读,就是没读懂。你真正开始认真读的一本书,是我的第四门课“比较逻辑”上的《逻辑》。这本书,目前,你读懂了60%。这是你的进步。

我想告诉你:你这种很坏的学习方法,至少得为你的三个“C”和两个“I”,负一半责任。

用你那种学习方法做不了学问。你可以东找一点西找一点猎奇的信息,放到你的网站上,让大众读着玩(这是你的权利),就像旧时茶馆里说书的、传小道消息的人,目的就是吸引听众兴趣一样。这没什么不好,也是一种传媒方式。但这种方式绝不能用来做学问。做学问,不是猎奇,也不是快速地搜罗信息。做学问,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细细地分析;用理性拷问自己,拷问先人;然后,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块小小的新石头,让后人踩着,不摔下来。这就是为什么维特根斯坦将能不能把思维说清楚看作是一个道德问题。你很爱说,也总是在说。但是,你很少能把问题说清楚。在做学问上,“凡你能说的,你说清楚;凡你不能说清楚的,留给沉默。”(维特根斯坦,Tractatus)在一知半解的时候,你胡说,那叫“扩散无知”,是害人、误导,是浪费别人生命。做学问的人,要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如果你不能,或不想负这个责任,你别走这条路。我不培养产品推销商(不会),也不培养哗众取宠的网络编辑(没能力)。

因为你学识基础很差,你得弥补这个致命缺陷,才能去做学问。学识基础差并不要紧,你从基础开始好好补,是能赶上去的。但是,你却用了一些奇怪的、与学者品格不相容的方法来掩饰你的致命弱点。第一个例子,你刚来的时候,和我谈话,动不动就扯出一些社会“名人”,这个,那个,你跟他们都认识。你说的这些“名人”,我半个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这些人的名字夹在你和我的谈话中。我也不想认识这些社会“名人”。如果他们有成就,我为他们高兴,但是,他们与你我都无关。你要做学问,好好跟我学,不必去追啥社会“名人”。学术不是社交,不是出名,是坐冷板凳。你做学问的目的,必须是对真理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名不名与学者无关,得奖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对学者来说,做学问本身,就是乐趣所在。想用社会“名人”来衬托你自己的地位,你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都是想掩饰你先天的不足,没有自信心。如果你不想用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信任,你也不能做学问。

再一个例子,就是你在XXX课上的抄袭问题。你可以跟我解释,从网上复制了东西,贴下来当作业交给我,不叫“抄袭”,是我“误解”了。事实上,我也没真报告你抄袭。你也用不着解释来解释去,说你不是存心要抄袭,怪我不理解。我理解或是不理解,其实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一,我没有报告这事件;二,不管我“误解”不“误解”,事实是你交来的作业,7%以上绝对与网上他人的东西一样,这就叫“抄袭”(按C大校规定义,7%以上雷同就叫“抄袭”)。这件事,是我坚决反对你想找捷径、借以掩盖你的基础差和没有治学能力的缺陷的开始。我就此警觉并反对你的走捷径,一直和你对抗到上周的最后一次考试。

对你第一次“抄袭”这事本身,我只希望你说一句话:“对不起,我再不这样做了。”然而,我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报怨:为什么我不理解你的解释――那不是“抄袭”。我没有报告你抄袭,甚至都没有取消你的奖学金,这是我所能做到的对你的最大保护,是给你改正机会。但,你要我接受“那不是抄袭”,这是你在指鹿为马,还公然要求你的教授跟着你一起自己骗自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你可以赖掉一个错误,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同时也失掉了我对你的信任。如果,你还想做学问,你永远要有能力和勇气认识和承担自己的错误,不然,你不能做学问。

你自己要承担的责任,还包括你的人格分裂。这一点,不能全怪你,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结果,这也是我最后要讲的你的社会背景的责任。你是我见过的最自相矛盾的学生。当我想到你的社会背景,我对你的人格分裂抱有同情。但是,我还得指出,这是病态。你应该尽快找心理学家帮助,治好这个毛病。做学问的人,必须里外一致,言行一致。(来源/视角,ID/my_perspective)

上一篇:状元亭-中学生作文800字下一篇:汽车修理厂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