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楼镇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2024-04-23

杨楼镇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精选3篇)

篇1:杨楼镇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杨楼镇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近日,单县杨楼镇组织镇党政班子成员、管区包村负责人及全镇25个行政村的村支部书记到鄄城县和菏泽丹阳办事处参观考察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

“这次去考察,不仅参观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回来后也确定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真是不虚此行。”杨楼镇村支部书记们纷纷表示。

自县全面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来,杨楼镇迅速行动,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举全镇之力,共建美好农村新家园。

领导高度重视、确保活动实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孟皓同志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军华同志、镇党委副书记刘明秀同志为副组长的“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督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督查调度、保障落实、考核奖惩。

责任分工明确、强化行动执行力。镇村划分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实行镇干部包村蹲点制、村干部包区域把关制。“乡村文明行动”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需要老百姓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因此,要求包村干部盯紧靠实,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协调、督导和推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多方联动、群众参与,全面推进。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过程中,把做大声势、造浓氛围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举措,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知度和知晓率,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一是录制《杨楼镇乡村文明行动倡议书》,出动宣传车2辆,持续在各村进行广播宣传。二是在镇驻地和各村主要路口悬挂横幅标语100余条,并挨家挨户向群众发放《杨楼镇人民政府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制定考核细则、加强督导考核。一是督导落实。督导组成员每天下村督导察看25个行政村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片区推进会,督促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观摩评比。组织25个行政村支部书记每月末到各村实地查看各村落实情况并进行观摩评比,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的村,镇拿出一定经费,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扶持;对工作落实情况不好的村,管区书记、包村干部及村支部书记要在镇大会上进行表态发言。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村内划分责任区域,村内卫生实行村干部包段负责制,每名村干部负责一个责任区域;每户房前屋后卫生实行“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三包公约。

杨楼镇全面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虽没几天的时间,但全镇上下几万百姓已经掀起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轰轰烈烈的局面,形成了良好的开局。尽管还有部分群众对这项活动认识还不足还不到位,但我们将继续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启“乡村文明行动”的新高潮新局面,为百姓营造一个和谐、优美、洁净的家园。

篇2:杨楼镇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杨店镇党委、政府

2011年10月2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几年来,我镇以“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为目标,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乡、省级卫生乡、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旅游强乡镇、省级绿化模范乡镇等荣誉,并成功实现了撤乡建镇。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实施农田水利和土地整治项目为契机,着力培育生态高效新产业

去年以来,我镇认真实施了国家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项目,形成了3万亩的高标准方田,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增强了抗灾能力和发展后劲,为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照全县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形成了王楼西兰花、于村山药、曹营牛蒡、泗汶胡萝卜四大规模种植基地5000余亩。按照建设核桃大县的要求,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成了彩山、文山、武山、九顶莲花山核桃、樱桃特色林果基地6000余亩,将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加产业、商贸进社区模式,按照新建社区复垦土地不少于20%的比例用于发展产业项目。目前王楼社区形成了:金银花种植基地、朝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服装加工项目,可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实现了农民就地工人化。大力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创食品、王海獭

1兔养殖,已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下一步,我镇将着力实施好国家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现农田整治全覆盖,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二、抓住驻地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两大重点,全力打造优美宜居新环境

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是镇党委、政府近几年来的工作重点和目标。2007年,我镇对镇驻地郭军路段南展北延,进行了开发改造,高标准完成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扩大了驻地小城镇的规模,打造了优美宜居新环境,提升了集聚和承载能力;2008年在王村南建设了千米迎宾大道;2009年建设了庙口至路村仿古民俗商贸街;2010年建成了民俗文化展馆,集聚了人气和商机,提升了杨店南大门的对外形象,打造了杨店跨越发展的新名片。确立了“一城三园六社区”的规划布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先后启动建设了滨湖、王楼、泗汶三处社区,新建住房40万㎡,回迁入住2100户。每个社区都实现了污水处理、垃圾运送、社区物业、老年公寓、农机大院、农家菜园“六配套”,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实现了社区和谐共建。对宜林荒山、荒滩、沟渠、村庄周围和农田林网进行了高标准植树绿化,改善了生态环境。坚持抓点、带线、促面,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抽调一名领导干部靠上抓,组建了环境综合整治执法大队,配备专车,统一着装,聘用64名保洁员,健全了长效机制,形成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整体合力。

三、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大力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 每个新建社区都建设了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和文化健身广

场,实现了办公有场所、服务有平台、活动有阵地。社区服务中心设有“一厅九室三市两栏一园一校一场”,为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搭建了物质载体。实行机关干部服务进社区,为群众提供惠民补贴、计生服务、劳动就业、新农合报销等全方位服务。社区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民间艺术展演队等群众组织,定期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节庆文化演出等活动。组建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党员设岗定责,设立了社区卫生保洁岗、治安巡逻岗、致富带富岗、扶危济困岗等不同岗位,党组织和群众的关系更加融洽。通过农村环境面貌的变化和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提高了,全镇上下重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动力,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抓手,继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为建设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新杨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3:杨楼镇强化措施 全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服务增合力

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运作。为切实加强对乡镇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双辽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主管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乡镇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乡镇企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不断强化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近几年来,双辽市不断加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做到了乡镇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对乡镇企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在四平市首家成立了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担保公司,隶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共给编制16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方位为乡镇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信息咨询、技術支持、人员培训等系列化服务。双辽市于2008年4月在市乡企局的基础上加挂了农产品加工局的牌子,具体承担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指导、统计和管理的职能,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加强了各乡、镇(街)乡镇企业工作服务网络建设。全市19个乡镇(街)均设置了乡镇企业办公室,并在行政编制中设置民营(乡企)助理,具体负责乡镇企业工作。同时,市经济局还将局属管理的25名事业编制的大中专毕业生派遣到各乡、镇(街),协助民营助理做好乡镇企业服务工作。四是以参加全省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每年都拿出20万元,对竞赛活动先进乡、镇(街)及纳税实现地方级收入超30万元的非工业乡镇企业等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奖,切实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氛围和合力。

2.强化规划指导,科学统筹促发展

为推进全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改造,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双辽市提出了乡镇企业“三集中”发展思路,即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引导分散经营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推进乡镇企业向低消耗、高技术、高效益的集约方向发展。一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近几年来,双辽市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广大农民、下岗职工、退转军人等各类创业主体创办小企业,并引导村屯小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以小企业集聚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推进小企业规范化发展的良性循环。2009年,在全市新增的乡镇企业中,有82%以上的小企业集聚在小城镇,从而有效地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集中。在双辽市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目前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2户。三是引导分散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分散性经营的乡镇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切实形成乡镇企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集聚,提升乡镇企业竞争实力,降低综合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市已形成花生加工、稻米加工、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乡镇,产业集聚初具雏形。

3.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破解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融资难题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我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产生的冲击也非常明显。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辽市以强化融资服务为重点,化解和减少金融危机对乡镇发展的影响。一是化危机为机遇,趁此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培育成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二是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这一重大政策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投入资金帮助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和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大基地、大项目,以非均衡推进的方式,加快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吸纳大量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三是充分发挥担保公司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作用,强化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

双辽市始终把解决融资难做为乡镇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担保公司为平台,不断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有效地破解了乡镇企业融资难题。一是担保贷款稳步增长。 2009年当年新增担保贷款242笔,担保金额18871.9万元,同比增长3%。其中小额担保贷款3685万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担保贷款 15186.9万元。在保余额24417.9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和全民创业者贷款14556.9万元,占担保贷款总额的77%,同比增长了9%。二是担保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担保公司的实有资本达到8900余万元,担保能力达4亿元。三是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在2008年与省开行、吉林银行、双辽市农发行、双辽市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基础上,2009年和省担保签订了联保框架协议,与省交行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公司积极申请加入东北区域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运营体系。四是信用等级进一步提高。2008年,双辽担保公司成为省开行助贷机构,信用等级BB-,授信额度3000万元,2009年,双辽担保公司进行了复评,信用等级BBB,授信额度2.5亿元,风险限额4.2亿元。五是积极向省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申请万民创业小额贷款贴息,共申请发放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89.71万元,受到贷款业户的一致好评。

4.强化项目支撑,扩大乡镇企业发展规模

在乡镇企业工作中,双辽市始终把项目建设做为乡镇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一是抢抓机遇,上项目。近年来,双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有利时机,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大项目开发力度,以项目开发促进全市乡镇企业发展。2009年,全市共开发5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吉林双佳食品有限公司花生精选加工、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现代粮食加工物流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投产为全市乡镇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3亿元,实现利税4.6亿元,安置就业2000余人。二是突出重点,扶项目。对带动功能强、投资规模较大的双药集团金咳息胶囊生产线、瑞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铸件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做到重点扶持,使这批项目能早日投产达产,利用项目的牵动,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质量;三是广泛收集,储项目。双辽市广泛收集项目,建立了乡镇企业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项目库已储备各类项目71个。

5.强化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

双辽市着眼农产品加工业长远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平台。双辽市在经济开发区内划出10平方公里作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一区两园”,即在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工业项目集中区两个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以植物油、饲料、花生、乳制品及肉禽加工为主。

为有效发挥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双辽市进一步加快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目前已达到“九通一平”,“两纵一横”的硬面路网已经成型,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善。同时,制定了示范区土地、税收、收费等优惠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先后到园区落户。2009年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2户,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实现利润1.82亿元,实缴税金3560万元。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3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吉林双佳食品有限公司花生精选加工等5个项目落户示范区后,安置就业人员600余人,为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6.强化政策扶持和软环境建设,為乡镇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体现一个“活”字。为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双辽市于200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设立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安排100万元,以后每年从企业新增本级财政收入中按20%比例提取,逐年积累,滚动使用。重点用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融资培训等。二是在治理软环境上,体现 一个“严”字。为加大对软环境的整治力度,双辽市像抓农民减负一样抓企业减负,治理软环境决不心软。近两年来,共取消和减少收费项目60余项。

7.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2009年,按照省局关于扩大对外交流活动的部署,双辽市积极参加省局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并组织部分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管理人员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开阔视野。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利用外资,借助外力扩充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实力。一是主动出击。通过组织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参加“东博会”、“农博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和到先进地区考察等形式,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走出去,到境外寻求市场,加强与外地合作交流,“以外养内”。二是形象招商。在双辽电视台、政府网站、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双辽网等媒体上长期宣传本地企业和产品,以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特色产品招商,增强外界对我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了解,达到共同发展,“以内引外”的目的。三是走访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诚招商,以亲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利用各种形式、所有关系抓招商引资,“把老乡请回来当老外对待”,“把老外引进来当老乡看待”。同时,还要把招商引资和招商引资“智”相结合,要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社团、友好组织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友好组织(团体)的合作,广泛开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渠道,使引进国内外智力渠道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2009年全市乡镇企业招商引资额达到了13.1亿元。

8.强化培训服务,提高素质育人才

上一篇:练好协管基本功 吹好安全枕边风下一篇:魁拔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