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

2024-04-22

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共9篇)

篇1: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

小学信息化培训方案

信息技术发展很迅速,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我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为教师培训重点,依据当前教育发展和学校信息化设备配备情况和学校教师使用电教能力状况。特制定我校教师信息化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使教师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掌握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知识和应用技能,以及计算机教室的运用,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1.通过培训,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知识和应用技能。

2、积极开展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运用,使教师依托鸿合备授课软件进行有效的教研与学习。

5、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以及电子计算机教室,不断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领导小组 学校为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收到实效,特成立学校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成员:教务主任

三、培训主讲教师及培训对象

培训主讲教师:周 老师 参训培教师:全体教师

四、培训的方式方法: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五、培训原则:

1、集中培训,面向全员,突出实用,按需实施。

2、个别辅导,分类提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六、培训时间及主题安排

第一段:2015年月22日 下午1、2课时。主题: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知识和应用技能。

第二段:2015年10月22日 下午3、4课时。主题:托鸿合备授课软件操作与应用。

第三段:2015年11月-12月。主题:计算机教室的使用。

七、培训措施及要求:

1、提高运用电教信息化的意识,真正使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与学科整合,充分其发挥效益。

2、加强技能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计算机为教学服务。

3、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和技能,学用结合,加强应用,努力提高信息化。

十月十八日

姚安县海子心小学信息化培训工作总结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使教师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掌握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知识和应用技能,以及计算机教室的运用,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针对我校信息化应用实际,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应用活动,开展了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性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提高了师生信息化应用的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效能。具体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1、2015年月22日 下午1、2课时,组织第一次培训。主题: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知识和应用技能。通过培训全校教师基本掌握了鸿合交互平板一体机(包括壁挂式视频展示台)的使用知识和初级应用技能。2、2015年10月22日 下午3、4课时。组织第二次培训主题:托鸿合备授课软件操作与应用。通过培训全校教师基本掌握了鸿合备授课软件的基本知识和简单的操作与应用

3、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学习、研究的意识。4.通过培训后部分教师能尽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使教师养成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的习惯,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使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了舞台。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由于时间关系,培训工作的开展比较仓促,很多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东西还未很好的给教师作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二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基础原因,部分老师重视程度不够,短时间内具体运用难以做到全面铺开。

三是:由于计算机教室还未安装,计算机教室的使用这一还没有组织培训。

总之,通过努力,学校的信息化推进又有了一个较高的提升,但是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完善,信息化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的渗透、提升。虽然还有很多不足和问题,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指导下,学校的信息化推进将会越来越突出,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必将越来越发挥有更大的作用。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篇2: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

本协议由以下当事人于年 月 日于市签署。

质权人/债权人:(以下简称“甲方”)住所:

法定代表人:

出质人:身份证号码:(以下简称“乙方”)住所:

鉴于:

1、甲方与乙方于 年 月 日签署了《协议书》,约定乙方向甲方借款人民币元,乙方于借款到期后依约还本付息;

2、乙方拟将其持有的 ××有限公司 %的股权全部质押予甲方,为乙方履行《协议书》约定的义务提供质押担保。

基于以上鉴于条款所述,签约各方经过友好协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特议定如下条款,以兹共同信守。

第一条 质物

1、本协议所称质物是指乙方持有的××有限公司%的股权。

2、乙方保证对上述质物享有完整的所有权与处置权。

第二条 关于质押

1、乙方承诺,乙方将其持有的××有限公司%的股权全部质押予甲方,以为乙方履行本协议鉴于第1项所述《协议书》约定的义务提供质押担保。

2、乙方承诺,乙方应在《协议书》确定的借款发放前,将本协议第一条所述股权质押给甲方。

3、本协议双方确认并同意,在质押期间,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擅自以任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出售、转让、赠与、质押)处置本协议第一条所述股权的全部或任何部分。

4、本协议各方确认并同意,在股权质押期间,××有限公司召开任何股东会、董事会,乙方必须事先通知甲方;相关的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必须于会后

及时提交甲方。

5、本协议各方确认并同意,在股权质押期间,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基于其股东权利的行使,保证××有限公司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利润分配(或经甲方书面同意后,委托××有限公司将利润直接支付给甲方以偿还债务)。

6、本协议各方确认并同意,在股权质押期间,甲方随时有权要求乙方,基于乙方股东权利的行使,获得××有限公司的章程、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公司文件。

第三条出质登记

1、乙方应将本协议约定的股权质押在×××有限公司股东名册和质押股权的出资证明书上予以记载该股权质押事宜,并负责在《协议书》确定的借款发放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质押股权出质登记及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2、质权消灭后,甲方应协助乙方办理股权出质注销登记及其他相关手续。

3、因办理出质登记(包括设立、变更或注销)及其他相关手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四条 质押担保的范围

1、质押担保的范围为本协议鉴于第1项所述《协议书》约定的乙方的义务。

2、质押担保的范围还包括乙方因违反本协议鉴于第1项所述《协议书》约定的义务而对甲方造成的损失,及因上述义务未履行而产生的违约金、赔偿金、实现债权而发生的所有费用和其他所有应付费用。

3、债权人为实现债权而发生的所有费用是指债权人依据主合同、本合同或其他担保合同行使任何权益、权利而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或仲裁费)、律师费、差旅费、评估费、拍卖费等。

第五条 质权实现

本协议双方确认并同意:

1、若乙方未能按照本协议鉴于第1项所述《协议书》的约定,履行上述主合同约定的义务,则甲方有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处置本协议项下质物。

2、处理质物所得价款,不足以偿还债务和费用的,甲方有权另行追索。

第六条 质押期间

本协议项下的质押期间为至乙方履行完毕本协议鉴于第1项所述《协议

书》约定的义务之日止。

第七条 质押权的终止

本协议双方确认并同意,满足如下条件之一,则本协议项下质押权终止:

1、若乙方业已按照本协议鉴于第1项所述《协议书》的约定,履行了上述主合同约定的义务,则本协议项下质权终止。

2、若乙方另行向甲方提供了等值的、经甲方书面认可的抵押物、质物,并办理完毕相关登记备案手续,则本协议项下质权终止。

第八条 保证与承诺

1、甲乙双方各自向对方保证,本协议签字人均已获得必要的全部授权,并且本协议签字时已经获得己方必要的全部的批准或者授权(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批文、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批准或授权)。本协议签字盖章后,任何一方均不得以本协议未获得批准或者授权而主张本协议无效。

2、甲乙双方各自向对方保证,本协议的签订和履行不违反其作为当事人的其他合同、协议和法律文本;本协议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得以本协议的签署未获得必要的权力和违反其作为当事人的其他合同、协议和法律文本为由,而主张本协议无效或对抗本协议项下义务的履行。

第九条 违约责任

1、本协议正式生效后,甲、乙双方应积极履行有关义务,任何违反本协议约定及保证条款的行为均构成违约,违约方应赔偿守约方因之造成的损失,并向守约方支付本协议鉴于第1项所述《协议书》约定之交易标的额之10%的违约金;损失的赔偿及违约金的支付不影响违约方按照本协议的约定继续履行本协议。

2、尽管本协议将于本协议约定之生效日期生效,但本协议双方确认和同意,在本协议签订后,如果由于任何一方毁约或未能履行其在本协议生效前应当履行的任何义务,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则该方应赔偿其他守约方因本协议无法履行所产生的全部损失。

第十条 法律适用与争议的解决

1、本协议的订立、效力、变更、解释、履行、终止和由本协议产生或与本协议有关之争议的解决,均受中国(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法律的管辖。

2、因履行本协议所发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签约各方应通过友

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本协议中不涉及诉讼内容的条款继续有效,签约各方必须继续履行。

第十一条 协议的变更及解除

1、在本协议有效期内,经签约各方协商一致,本协议可以变更或者解除。

2、本协议的变更与解除,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之规定及本协议另有约定外,必须由签约各方协商一致,订立书面协议,并经签约各方履行必要的签字盖章程序。

第十二条 签署、生效及其他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签约各方协商解决,如经协商达成一致,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作为《协议书》的附件,本协议的生效,亦为本协议所述主合同的成立要件之一。

3、本协议经各方签章后生效,正本一式四份,甲、乙两方各持壹份,另贰份送交有关部门备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授权代表:

年月日

乙方:

授权代表:

篇3: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

一、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医护培训管理系统在保持实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被分为五大模块:检索、申报、选拔、数据、安全。整个管理系统可设计成一个电子商务模式的混合软件, 在每个模式下均具有相应的实际功能, 提供医护培训管理所需的进修资料。医护培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了完成医护培训资料的检索。

1.2研究方法。准备硬件设备规格和型号均符合相应软件要求, 硬盘, 主机, 显卡, 笔记本电脑, 软盘, 服务器, 滤油器, 交换机等。软件为WINGDOWS VISTA驱动计算机工作站, 及数据库和配套软件。采用多种计算机语言开发电子教务软件, 通过实现有效、轻便、坚持、连续、安全等应用优势, 通过获得Database支点和JDBC的辅助应用, 成就本系统两个核心部件。医护培训管理信心化建设, 本着检索、数据、安全、选拨、申报等五大部分进行展开, 构建出完整的培训管理系统。本次研究的医护培训管理软件主要特点为检索, 通过对国内外名校、医院及重点科室进修岗位, 和公司合资资助项目等, 在系统内公布信息, 为使用者提供中英文双语搜索模式, 并可利用关键词进行点击检索。医护培训检索系统的开发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开发明细、开发计划、研发设计、实验实现、数据测试、数据维护、系统退出。

二、结果

根据以上开发计划及方法, 对软件设计进行系统布局, 选用合理的医护培训管理软件工具, 对其基本框架进行代码描述。通过doget和dopost两个命令将整个信息传递进行铺垫, 然后对等候数据进行导入。对于已经列入名单的可通过函数命令递归, 无字符串的函数进行回送;单值请求出现时, 可用函数命令回馈出明细参数, 明细参数为符合数值时程序将回馈出一基本数组。Java数据库的连接通过载体进行调用, 通过固定命令传呼回馈到数据库。若想从服务其中检出多个参数可通过表格实现, 循环属于JDBC时, 可执行相关命令获取指令语段。医护培训管理电子系统可通过发出、储存、信息更新等动作进行反馈, 在全院连入局域网的终端计算机上均可进行使用, 在Web单机界面上也可正常运行。整个系统内的敏感资料可通过安全系统的管理这进行敏感数据保护、系统设置号码、服务器显示等规则的设定。

整个系统的安全设置分为以下部分, 登录许可、权限分派、资料保护、安全保险等四个部分。登录许可分派给合适的人选, 作为用户权限的执行, 安全性相对较低。安全登录许可分级为:行政总管、网络总管的用户名可允许登录, 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则为拒绝登录。在权限分派后, 可是当调整模块内的安全闸门, 对基本用户权限格式的设置进行调整, 安全值较低的信息普通用户可获取, 敏感度较高的数据只能在高层总管获取。需要进行保护的文档可根据级别不同对文档进行属性设置。资料保护可在选择不同的控制栏目, 在栏目下进行信息查阅和资料下载, 通过对资料设置不同进行控制。在登录许可后在网管许可下才能进行改变, 整个系统在安全设置的基础上顺利通过测试, 可安全维护整个系统。

三、讨论

国内医护领域专业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 必须通过医护职工的不断培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修养。电子教务方案对医护培训做到了从单位延伸到个人, 规范了医护培训进行机制, 同时使培训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培训管理信息化电子教务检索方案对培训效果的分析。方法:在硬件配备齐全的基础上, 通过软件驱动信息传递, 通过软件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检索, 也可在单机界面上尝试运行检索模块。结果:按照规定的步骤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对医护培训进修资料建立基本的检索引擎, 实现国内外资料通过中英文均可进行检索。结论:电子教务方案对医护培训做到了从单位延伸到个人, 规范了医护培训进修机制, 同时使培训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医护培训,教务检索,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彭鳒侨, 邹新业, 吴智超.医护培训管理电子教务安全设置的建立[J].齐鲁医学杂志, 2014, 29 (1) :79-82.

[2]刘家文, 刘光碧, 张洪敬.医护配合培训在提高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23) :41-42.

篇4: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育技术;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面对全球信息化宏观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挑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被视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成为各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对策之一。

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分析

1.培训的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教育技术培训的关键是培养教师把技术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就是寻求运用教育技术解决自身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

2.培训方法陈旧单一,缺少互动交流。目前的培训方式多单纯采用讲授式,受训教师参与机会少,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同时,培训中缺乏交流,培训教师无法掌握培训的真实情况。

3.培训难以满足个别化需要。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仍普遍沿用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操作方式,试图用统一的教学内容、需求多样的教育对象,不能满足个别化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往往容易对教师重复同一层次的低水平操作技能培训不能促成教育技术与诸学科的整合。

4.只注重培训本身,不注重培训绩效。目前多数教育技术培训功利性明显,为证书而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忽视了培训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即培训的绩效问题。培训的绩效不仅包括培训的行为,还包括培训的价值。

二、信息化环境对教育技术培训的适应性

当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的现实:教师教育技术意识淡薄;追求技术上的形式化;缺乏信息技术环境下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缺乏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1.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培训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教师培训,有效解决在职教师学习的工学矛盾问题,提高教师培训效率。

2.有利于满足教师的个别化培训需求。信息化学习环境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教师仅仅会使用教育技术的一些操作;二是熟练掌握操作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把IT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三是把IT作为学生认知工具。

3.有利于实现学习过程的互动协作性。单向传输的传统培训模式不利于有效培训的实施。信息化学习环境造就了双向互动,实现同步或异步交流研讨,并可借助适当软件工具进行协同创作。

4.有利于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教育技术培训是学习教育技术,同时又是利用教育技术进行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实现多感官的优化组合,有利于构筑开放型学习环境,为任务驱动学习等培训新方式提供可能。

5.有利于形成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感性认识。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最直接的案例,实现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的统一。“融技术于课程”的培训要比“基本技术技巧”的培训对教师更有帮助。

6.有利于跟踪评估与绩效改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一定的信息平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培训,完善培训效果评测制度和激励机制,推进培训的应用成果分享与后续跟踪评估的一体化进程,对教师终身教学体系的建立起推动作用。

三、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在培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整个教育技术培训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在学校师资培训中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能够切实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1.培训目标。

从信息化社会需求、教师教学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教育技术培训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理念。转变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培养教师树立科学的、基于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加强教师改革传统课堂的意识。

(2)基本知识。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教育技术工具知识的掌握水平,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掌握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3)应用能力。使每位教师获得实践层面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能力,提高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形成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能力。

2.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置需要考虑学校需求、教师发展要求和教育技术学科特点。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包括教学论、学习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方法,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等。

(2)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开发技能等。

(3)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教育技术应用方法与案例与课程不同层次整合的方法与案例等,旨在形成并逐步提高教师融理论于教学、用技术于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3.培训方法。

教师培训具有成人学习的特点:学习自主性、协作性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宜采用任务驱动、专题讨论等适合成人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方法,面授、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相结合。(1)案例教学法。典型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培训者与受训者直接参与,共同对教育技术各层次的教学应用案例进行讨论、反思,促进交流,同时激发实践的兴趣。(2)自主探究法。受训教师以自学为主,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参加网络专题讨论,交流经验,展示自我。(3)任务驱动法。培训者根据受训教师对教育技术学习的实际需求,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实际问题+自主探索+专家引导=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4)协作学习法。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协作,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通有无;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4.培训考核。

培训不仅要注重教师学什么、怎样学,更要关注培训的效果,即教师将新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的能力。培训效果往往通过培训考核加以考查和保障。培训考核是整个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是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绩效跟踪反馈与改进过程。

5.支持服务。

要顺利完成培训过程,完备的支持服务必不可少,包括为满足受训教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提供的学习条件等各种学习资源及全方位的帮助与服务。信息技术为更有效地实现培训支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托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平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自主训练模式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篇5: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

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分析

1. 培训的内容与教学实践脱节。

教育技术培训的关键是培养教师把技术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就是寻求运用教育技术解决自身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

2. 培训方法陈旧单一,缺少互动交流。

目前的培训方式多单纯采用讲授式,受训教师参与机会少,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同时,培训中缺乏交流,培训教师无法掌握培训的真实情况。

3. 培训难以满足个别化需要。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仍普遍沿用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操作方式,试图用统一的教学内容、需求多样的教育对象,不能满足个别化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往往容易对教师重复同一层次的低水平操作技能培训不能促成教育技术与诸学科的整合。

4. 只注重培训本身,不注重培训绩效。

目前多数教育技术培训功利性明显,为证书而培训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忽视了培训是否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即培训的绩效问题。培训的绩效不仅包括培训的行为,还包括培训的价值。

二、信息化环境对教育技术培训的适应性

当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的现实:教师教育技术意识淡薄;追求技术上的形式化;缺乏信息技术环境下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缺乏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1. 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培训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教师培训,有效解决在职教师学习的工学矛盾问题,提高教师培训效率。

2. 有利于满足教师的个别化培训需求。

信息化学习环境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教师仅仅会使用教育技术的一些操作;二是熟练掌握操作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把IT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三是把IT作为学生认知工具。

3. 有利于实现学习过程的互动协作性。

单向传输的传统培训模式不利于有效培训的实施。信息化学习环境造就了双向互动,实现同步或异步交流研讨,并可借助适当软件工具进行协同创作。

4. 有利于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

教育技术培训是学习教育技术,同时又是利用教育技术进行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实现多感官的优化组合,有利于构筑开放型学习环境,为任务驱动学习等培训新方式提供可能。

5. 有利于形成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感性认识。

信息化环境中的教育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最直接的案例,实现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的统一。“融技术于课程”的培训要比“基本技术技巧”的培训对教师更有帮助。

6. 有利于跟踪评估与绩效改善。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一定的信息平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培训,完善培训效果评测制度和激励机制,推进培训的应用成果分享与后续跟踪评估的一体化进程,对教师终身教学体系的建立起推动作用。

三、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

在培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整个教育技术培训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在学校师资培训中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能够切实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1. 培训目标。

从信息化社会需求、教师教学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教育技术培训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理念。转变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培养教师树立科学的、基于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加强教师改革传统课堂的意识。

(2)基本知识。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教育技术工具知识的掌握水平,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掌握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3)应用能力。使每位教师获得实践层面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能力,提高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形成教育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能力。

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置需要考虑学校需求、教师发展要求和教育技术学科特点。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包括教学论、学习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方法,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等。

(2)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开发技能等。

(3)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教育技术应用方法与案例与课程不同层次整合的方法与案例等,旨在形成并逐步提高教师融理论于教学、用技术于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3. 培训方法。

教师培训具有成人学习的特点:学习自主性、协作性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宜采用任务驱动、专题讨论等适合成人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方法,面授、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相结合。(1)案例教学法。典型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培训者与受训者直接参与,共同对教育技术各层次的教学应用案例进行讨论、反思,促进交流,同时激发实践的兴趣。(2)自主探究法。受训教师以自学为主,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参加网络专题讨论,交流经验,展示自我。(3)任务驱动法。培训者根据受训教师对教育技术学习的实际需求,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实际问题+自主探索+专家引导=具体学科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4)协作学习法。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协作,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通有无;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4. 培训考核。

培训不仅要注重教师学什么、怎样学,更要关注培训的效果,即教师将新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的能力。培训效果往往通过培训考核加以考查和保障。培训考核是整个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是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绩效跟踪反馈与改进过程。

5. 支持服务。

要顺利完成培训过程,完备的支持服务必不可少,包括为满足受训教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提供的学习条件等各种学习资源及全方位的帮助与服务。信息技术为更有效地实现培训支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托环境。

摘要:本文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出发,分析了信息化环境对教育技术培训新需求的适应性,结合学校培训实践,从培训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支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育技术,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杨平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自主训练模式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篇6:hzx信息化培训方案、总结

摘 要:本文介绍了无锡中小学教师面向信息化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的培训方案。本培训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能力,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需求。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学科整合;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4-0090-02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加深广大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市从2005年起通过报名-培训-考试的过关形式进行考核,结果是教师怨声载道,他们时间少,而且时间上不统一,培训起来难度较大,通过率不高,优秀率更加低;从2006年以后我们在培训上改变思路,在部分面授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的网络教学课程对培训学员进行同步和异步交流,实施两年多来,网络教学课程内容逐步完善,从讨论区中得到的是这种互动式自主学习方式效果极佳,从学员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他们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制作出作品。

二、指导思想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根据我校多年的培训经验以及对本次参加培训教师的现状调查,我们确立了新的教师培训指导思想:从教师培训入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让面向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教师能够适应技术和教学整合的教学改革新要求。让教师充分体会信息技术对自己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

三、培训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在这个标准中,信息技术不仅被界定为一个教学的工具,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培训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方面,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对所有的教师来说,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并能通过学习共同体来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让教师具备基本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能够自我决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去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第一部分是关于有效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具体实施过程

1.基本知识(理论热身)

本课程主要通过一些优秀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让教师看到,角色转换后应该怎样上课。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有要改革自己教学的愿望。同时利用问题解决和案例法学习一些新的学习理论。通过此过程的学习,使被培训者产生强烈的紧迫感,有迫切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愿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等。

2.教案设计(教学规划)

理论部分是教案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初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方案制定;操作部分是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大多数被培训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只局限于打字,并没有真正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如大纲的使用、式样的使用、图表和文本框的使用等。此处使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让被培训教师通过完成讲义、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给学生示范用的科普板报等任务来学习这些内容。

3.资源准备

制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学习搜集教学用资料的各种方法、数字教学资源的存储与组织管理和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如利用网络下载图片、视频和课件的方法,使用扫描仪扫描图片,利用各种软件整理和修改图片和视频等。

4.教学实施

理论部分主要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组织形式,教学信息呈现,把握教学信息的呈现时机与方式,合理借助媒体呈现教学信息;操作部分主要是教学设施、交流工具的使用,如被培训教师熟练掌握整合课件。让被培训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Microsoft PowerPoint和Macromedia Flash等软件的使用。此处应给被培训教师PowerPoint学习量规,一方面评价使用PowerPoint的效果,一方面为下一阶段制定课件评价量规做准备。

5.教学评价

理论部分主要是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操作部分主要是利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模拟课堂教学实施各小组的教学设计,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学会使用和设计评价量规。此次培训主要完成多媒体组合型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此种类型的教学使用的教学用课件主要用于课堂教学,是辅助教师展示知识内容、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有利工具。此类型课件的合理使用,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优化作用。根据这种课件特点,可以侧重从课件内容的教学性、课件呈现的直观性和课件使用的便捷性三方面进行评价。

6.学习网络平台,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

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将使学习向着网络化和自主性方向发展。制作和使用网络课程也成为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某小组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学习使用学习平台。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虚拟学习社区”的相互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知识平台的效能,而且也为中学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加强中学教育的改革力度,可以有效地使信息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五、结束语

以上是根据以往的培训经验和对此次培训对象进行的调查制定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适合于培训开始阶段认识、学习使用技术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求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还要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培训过程的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过培训,被培训的教师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在教学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20-22.

[3]余胜全.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DB/OL].中国网络教育.

http://www.chinaonlineedu.com/expert/thesis.asp?id=36&expertid=7,2006,(5):27-28.

[4]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8).

[5]刘名卓,张琴珠.信息技术与个性化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5,(1).

篇7:浅议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深切感受,由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IT产业的飞速发展,能提高各项工作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已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论述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并探讨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1 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培训机构主要依靠手工劳动来完成学员学籍管理、船员培训管理、船员教育和培训教材管理、船员培训证书管理、收费管理等,培训班开班多、学员多,给培训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缺少科学便捷的管理模式。传统的培训模式,培训部门往往是从头到尾一条龙服务,从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都是一手操办。如果培训量班次比较少,几个培训管理人员还能忙过来,如果几个班同时进行,或是开班的规模大一点,就会捉襟见肘。就拿一个班次来讲,要申报开班申请,汇总参培人员信息,再把名单和培训计划交给主管单位相关领导批准,最后统计出培训人数、需要安排的场地器材等等,工作量十分巨大。这些问题是传统的培训管理方法是无法解决的。在这种形势下,对于船员培训机构而言,不仅培训管理的日常工作日趋复杂繁重,而且对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对船员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船员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就成了培训机构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什么是船员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具体地说,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是培训管理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培训信息重组,调动培训管理人员的信息潜能,更好地组织培训活动,从而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培训管理信息化可以极大地规范培训管理工作,提高船员培训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和培训效益。良好的培训信息化管理将能为船员、培训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三方都提供便利,便于培训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及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将船员培训管理工作同信息化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依靠培训专业信息化管理,对培训管理流程进行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统筹配置,才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才能使培训管理实现真正的专业化。

2 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实现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要从海事管理机构和培训机构两方面同时着手,二者缺一不可。下面以广东海事局和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培训中心为例,讨论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现方式。

2.1 海事管理机构

对海事管理机构而言,随着海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深入到船员培训管理层面。

近几年来,广东海事局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信息化管理发展快、成效好,信息化建设对海事管理方式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海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船员培训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海事管理机构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成果,优化管理方式,开发了无纸化考试、考场监控,并研发了船员教育培训和收费管理等软件系统,人力资源从滞后的手工劳动中彻底解脱出来,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进一步拓宽了培训中心的发展空间。让培训管理更加科学、先进、便捷,使培训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全面。

图1是广东海事局船员业务网上电子申报系统的功能设计。从图1可以看出,广东海事局的船员培训管理业务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培训管理工作相比,该系统简化了船员业务申报、船员业务查询、适任证书考试申报、成绩查询等过程,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2 船员培训机构

笔者以所在单位的工作经验,分析船员培训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2.2.1 船员培训管理工作现状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高等院校,其船员培训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培训学员数量逐年增长,培训工作量日益繁重。近三年来,二小证(雷达观测与标绘和雷达模拟器(B07)和自动雷达标绘仪(B08)培训总人数达1272人;GMDSS通用操作员培训总人数合计1000人;值班水手、机工培训总数171人;海船三副适任评估3405人次;海船三管轮适任评估2584人次。

以上数据表明,船员培训管理的日常工作日趋复杂繁重,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因而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成为培训机构继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2.2.2 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对于本单位的船员培训管理工作来说,一般以学员、教师、教学资源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培训课程进行课程的编排及管理,在此基础上将涉及到教务排课、考务和成绩统计及相关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这就需要该管理系统具备如下功能模块: (1) 学员和教师信息管理。用于存储学员、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及进行信息的数据维护、统计及打印功能。 (2) 培训教学计划管理。进行船员培训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信息的数据维护、统计及打印功能。专业负责人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其所负责专业的课程名称、学时数等信息进行设置和修改。 (3) 培训排课管理。按照船员培训教学计划将与排课相关的各类数据,如班级、教师、教室、课程等,由数据库中调出,统一对各类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 (4) 考务和成绩管理。按照教学进程要求,完成船员证书考试成绩的录入,由系统将各类成绩汇总,并进行统计,将数据反馈给学员及教师。 (5) 系统管理。由管理员管理系统中所有用户及其操作权限的相关信息。

2.3 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在本单位运行上述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通过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培训管理可以完全实现标准流程和自动化操作,不仅可以节约培训管理的人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训数据的汇总,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培训管理信息化,使培训机构可以实现报班、开班、成绩公布等工作一条龙,适时调整培训计划的实施。 (2) 通过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化建设,能对每个培训班次的培训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可以很快地掌握参训学员的考核和考试成绩等。通过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化建设,能将培训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从以往那些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的重复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有意义的船员培训规划的研究中来,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和改进培训项目的实施。

综上所述,应尽快完善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船员培训管理水平,以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传统的船员培训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劳动, 效率低下, 制约了船员培训的发展和航运事业的进步。培训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本文从海事管理机构和船员培训机构两方面入手, 分析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实现方式,培训机构

参考文献

[1]钟和戎, 许永秋, 任德夫.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船员管理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02) .

[2]姜艳燕, 李大泽.加强培训打造高素质船员[J].中国海事, 2010, (02) .

篇8: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培训;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40-03

一、背景

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阶段,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结合新技术的教育管理创新及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索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支撑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

基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的现状做了一次调研。

1.调研目的

(1)了解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对国内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其他机构组织的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相关的活动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获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开展情况的真实信息。

(2)挖掘培训的真实需求。期望通过对这次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培训对象结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真实需求。

2.调研对象

有全国43家电大院校系统提供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00家中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20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和企业开展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

3.调研方式

通过对调查对象公开网站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信息、招生简章、通告通知以及学员公开发表的培训心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全国44家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近三年来开展过各种级别和类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

4.调研内容

调研信息内容涉及培训的主办单位、培训规模、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

5.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涉及了43所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调研了20多家教育服务类企业,获得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培训共153期,其中以师范院校和电大开办为主,高职院校有不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而中职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训。

(1)在开办规模上,根据培训班类别的不同会有两种较大的差别,一种是对外的招生培训,影响力较大。一般由电大和部分师范院校举办,诸如面向全省或全市的集体培训,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但规模都相对较大。另一种是对内的培训,影响面也较窄。主要是面向校内的教师或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培训规模基本在几十人以内。

(2)在培训方式上,除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过为数不多的在线学习及视频会议方式的培训之外,其他院校和机构进行的均是线下的课堂面授培训,并且一般是一至两天的短期培训。

(3)在培训对象上,主体可以分为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三类。这里培训对象是按照培训机构开设课程针对的目标人群进行的分类,其中,管理人员针对的是各院校校长、教务处领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包括教务教学系统管理人员、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等,还有其他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社会上信息技术爱好者。在此次调研获得的153期培训中,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有88期,面向技术人员的有63期,而面向管理人员的只有7期。

(4)在培训课程内容上,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内容也会呈现明显的偏向性,但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理念类培训、技能类培训及应用类培训。就目前的开展情况来说,以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培训居多,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面向管理人员的统筹规划与实践应用类的培训还比较少。

(5)对于培训内容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内容的三个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并得到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关注热点的转移情况。

A.理论理念类培训

从2011年到2013年,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转变,从一开始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认知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理念和思考,仅仅一年后的2013年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行业便开始关注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管理的反思与改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原则的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及在线学习、终身教育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知识领域。

B.技能类培训

技能类的培训也经历了从计算机基础、网络软硬件知识、多媒体制作技术、教育管理及教学信息化平台操作、网站设计与开发培训转向课程开发技术、互联网资源的高效获取与利用技能、课件制作与课程建设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智能交互教学方式、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培训内容。

C.应用类培训

应用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平台的应用和管理培训较多,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上的培训还比较欠缺。

6.调研的不足之处

此次调研主要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没有进行培训主体的直接探访。只对公开发表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对于没有在网站或其他公共渠道上发布消息的培训并未作统计,因此所搜集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但这只作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总体上的把握,而各院校培训开展的情况和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endprint

三、调研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呈现以下特点:

1.培训项目缺乏长期稳定性

由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短期的培训课程较多,定期的培训项目较少,缺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培训的机构和组织。各级各类院校举办培训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外派培训对于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随机性,不能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

2.培训覆盖面较窄

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培训活动主要是面向学科教师,针对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还比较欠缺。

3.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在调研得到的培训信息中发现,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集中在网络化信息化软硬件的操作使用等新技能的培训上,缺乏涉及学校信息化统筹规划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训。

4.缺乏科学的培训教材

纵观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学院学习的教材大都来自培训讲师个人制作的PPT,没有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的统一学习资料,在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上难以得到保证。

5.培训方式没能与时俱进

虽然现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但从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培训绝大部分是短期的面授课程,很少有通过线上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的引申和延续。

四、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建议

不管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部署,还是时代科技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教育管理和辅助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都呈现出极大的需求,根据对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方式调研得知,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参加培训(59.61%)、团体协作(16.94%)、专家讲座(13.68%),这与实际方式自学(56.68%)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形成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兼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渠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需求。

1.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体系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规模庞大,所需求的教育管理、教学指导与应用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工作者当时所接受教育的能力范畴。应急性、零散的随机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这一长期性的需求,必须建造能够满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的规范性培训体系,不仅要有传统的面授课堂培训,还应有与面授课程相关联的在线学习资源做培训的引申和后续应用及反馈,教育信息化培训现阶段亟需专门性的培训渠道来提供长期稳定的培训服务。

2.开发针对具体岗位和人员的专门性培训教材

教育信息化能力需求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工作岗位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职责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有效性,就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不光要考虑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同时也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自身的特点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另外,在教材审核上,应将能否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作为衡量标准,同时,由于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培训内容也要跟上持续更新的节奏。

3.线上与线下结合

目前来说,市场上具有良好学习体验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还没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学习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门户网站上的招生通告和报名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培训内容是不是所需要的知识,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个人的预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圈子方便共同讨论困惑的难题,以及培训结束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能不能依托线上的学习通道反馈给讲师和更多的学院,进行持续性的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因此,在筹备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之初,就将培训的延续性作为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4.培训资源共享

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是极其耗时耗力的事情,但大部分培训班在面授课程结束后便束之高阁,利用率与开发成本严重不相符,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课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机会也比较小,也造成了培训费用昂贵的现状。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历教育如网易公开课等已经开始引进各种优秀资源,充分发挥学习平台的作用为学习者服务,作为教育信息化本身内容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线上的网络渠道将开发的课程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同时也将培训课程本身曝露于公众的审核与评判之下,大浪淘沙,优质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推广,更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进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涛,吴青青.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吕艳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个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1(30).

[3]曹佩德,马林妹.创新教师发展之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4]杨渊云,周航.始终把教师培训贯穿于广西教育的全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5]王海燕.教师培训的意义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11(12).

[6]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J].青海教育,2011(Z3).

[7]曹志国.教师培训,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

[8]侯晓红.探析当前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的信息化[J].河南教育(下旬),2012(2) .

[9]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11).

[10]瞿凡.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途径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

[11]王晶.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5).

[12]王明高.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13]张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J].科技信息,2010(36).

[14]涂云海.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15]粟艳玲.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

[16]唐丽萍.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建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

[17]邹娅玲,王艳,邹艳梅.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经济师,2010(11).

[18]马宪平.经受考验 防范危险 开创首都干部教师培训事业新局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5).

篇9:浅谈船员培训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IT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所以在船员培训管理当中,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在工作或者生活当中,信息化管理已经必不可少。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高了生活品质。

1 我国船员培训管理的现状

全国船员培训工作会议于2009年9月24日在大连召开,它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所需的人才,随着我国航运事业不断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员越显缺乏,会议提出,目前我国年培养规模已达44000余人,目前我国已有25所中专、16所高职院校、12所本科院校开办航海专业,随着我国船员教育培训机制的不断改进,我国船员的知识、技能和交流都有不小的提升,大力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作为十分重要的措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基础条件的不断优化,但是从国际社会来看,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船员,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尽快提高我们船员的技能水平,提高知识和交流。加强船员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2 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培训班开班多、学员多,给培训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培训机构主要依靠手工劳动来完成,给培训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缺少科学便捷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学员学籍管理、船员培训管理、船员教育和培训教材管理等。传统的培训模式,培训部门往往是从头到尾一条龙服务,如果培训量班次比较少,几个培训管理人员还能忙过来,从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都是一手操办。如果几个班同时进行,或是开班的规模大一点,就会捉襟见肘,这些问题是传统的培训管理方法是无法解决的。就拿一个班次来讲,要申报开班申请,汇总参培人员信息,再把名单和培训计划交给主管单位相关领导批准,最后统计出培训人数、需要安排的场地器材等等,工作量十分巨大。在这种形势下,对于船员培训机构而言,如何对船员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船员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日常工作日趋复杂繁重,而且对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就成了培训机构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什么是船员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具体地说,对培训信息重组,调动培训管理人员的信息潜能,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是培训管理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组织培训活动,从而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良好的培训信息化管理将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及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便于培训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为船员、培训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三方都提供便利,培训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船员的培训效益,极大地规范培训管理工作,提高船员培训管理水平。因此,只有依靠培训专业信息化管理,才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才能使培训管理实现真正的专业化。将船员培训管理工作同信息化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在培训管理流程进行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统筹配置是工作中的重点环节。

3 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

下面以广东海事局和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培训中心为例,要从海事管理机构和培训机构两方面同时着手,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以实现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讨论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现方式。

3.1 船员培训机构

我们提出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船员培训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主要以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3.1.1 船员培训管理工作现状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其船员培训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高等院校,培训学员数量逐年增长,培训工作量日益繁重。近三年来,海船三管轮适任评估2584人次;海船三副适任评估3405人次;值班水手、机工培训总数171人;GMDSS通用操作员培训总人数合计1000人;二小证培训总人数达1272人,包括雷达观测与标绘和雷达模拟器(B07)和自动雷达标绘仪(B08)等。

从上边提供的数据来看,我们提倡的培训管理信息化是必要的,因为管理工作繁琐复杂,严重影响到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1.2 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指教师、学员以及教学资源为基本,将涉及到教务排课、考务和成绩统计及相关日常工作的管理,与本学校的培训管理课程相结合。

3.1.3 船员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培训管理可以完全实现标准流程和自动化操作,通过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培训机构可以实现报班、开班、成绩公布等工作一条龙,培训管理信息化,适时调整培训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在实现培训数据的汇总的同时,节约培训管理的人力。

通过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化建设,可以很快地掌握参训学员的考核和考试成绩等,能对每个培训班次的培训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通过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化建设,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和改进培训项目的实施,能将培训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船员培训规划的研究中来,从以往那些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的重复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

3.2 海事管理机构

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深入到船员培训管理层面,随着海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海事管理机构而言有以下几点内容。

近几年来,广东海事局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海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船员培训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信息化建设对海事管理方式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化管理发展快、成效好。海事管理机构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成果,优化管理方式,人力资源从滞后的手工劳动中彻底解脱出来,研发了船员教育培训和收费管理等软件系统,开发了无纸化考试、考场监控,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进一步拓宽了培训中心发展空间,使培训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全面,让培训管理更加科学、先进、便捷。

与传统的培训管理工作相比,该系统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广东海事局的船员培训管理业务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它简化了船员业务申报、船员业务查询、成绩查询等过程。

综上所述,为提高船员培训管理水平,以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应尽快完善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

摘要:相对于传统的船员管理培训工作, 培训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仅能为船员, 培训机构和海事管理提供方便, 能更有效的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 优化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在培训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中怎样去实现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船员培训,管理信息化,实现方式,培训机构

参考文献

[1]汪传雷, 刘兰凤, 孙元杰.一种面向决策的企业商务智能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 (08) .

[2]左群.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2)

[3]龙记阳, 杨宇栋.论小型航运企业船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技术, 2005 (05) .

[4]陈善能, 詹玉龙, 张红晓.轮机工程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展望[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002 (04) .

[5]严任远, 韩明华.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 (04) .

上一篇:贷款贫困证明通用下一篇:记*镇综治副镇长、城镇派出所所长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