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员培训方案范文

2022-06-19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信息员培训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信息员培训方案范文

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桑树小学希沃技术专题培训活动方案

一、培训专题:希沃在各学科中的运用

二、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我校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本方案。

三、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我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会熟练使用希沃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ppt课件修改和制作,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学科的资源并下载并进行整合,能制作希沃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一堂较好的多媒体课等,为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使广大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主讲教师:胡小安

五、培训时间:2018年5月21日下午12:20——13:30。

六、培训形式:全体教师集中培训

七、培训内容:希沃软件应用及课件制作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由教务处组织老师参加培训,负责考核,教务处负责培训内容。

八、参与人员:桑树小学所有教师

九、预期成果: 本次培训后,老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必须达到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

1、会熟练使用希沃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

2、能快速有效地在网上搜索资源,并能下载。学习收集资料便捷有效的方法。

3、学会使用希沃授课助手、输入法。

4、ppt课件修改和制作。

5、能制作希沃课件

桑树小学 2018.05.

第二篇:信息技术培训方案585291

江川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等文件精神,根据中国教师研修网实施安排,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一)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境。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教学共同体,开展以教师工作坊引领的线上线下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帮助教师养成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二、组织机构

我区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的学习培训与管理,为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特成立江川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中小学教师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郭自壮 (区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唐文明 (区教科所所长)

黄 毅 (区教科所副所长)

张本林 (区教科所师训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三、培训对象

1 江川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113人

四、学习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

2016年9月初召开全区中小学教务主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培训动员大会,传达有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培训要求,部署学校培训活动,推荐“云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骨干教师培训人员,上报参训教师信息。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培训作为教师履职晋级培训的主要内容,使每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明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培训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工作职责

坊主 ⑴配合各级管理员做好培训项目实施工作; ⑵结合学校校本研修方案,制定学科研修规划;⑶ 设计并组织开展区域研修活动; ⑷及时点评、整理本坊内的研修总结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并展示; ⑸撰写工作坊简报不少于3期。

学校管理员 ⑴制定本校研修方案、提交研修总结;⑵关注学员研修情况,督促学员学习;⑶定期发布工作简报,展示研修总结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和研修情况;⑷建立本校课程资源库,整理并展示本校的优秀资源。

区县管理员 ⑴制定研修方案、遴选坊主;⑵指导坊主制定校本研修计划;⑶关注学员研修情况,督促坊主、学校管理员工作;⑷定期发布工作简报,展示研修总结和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和研修情况;⑸做好组织评优、总结表彰宣传工作;⑹建立本地课程资源库,整理

2 并展示本地区的优秀资源。

(三)学习培训阶段

本次培训以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依据中国教师研修网标准分类、分科、分层设计五个模块的递进式培训课程;教师依据训前诊断测评报告、本校教学环境和自身需求,从相应的主题和丰富课程资源中,选择相关任务及课程。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不少于50学时的自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形成学习心得。学校利用每周教研活动,结合自身教研工作,开展“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为选题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四)经费保障

各学校要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从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增加设施、设备,保证网络畅通,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培训顺利开展。

(五)评价考核

培训结束考核合格者作为教师履职晋级培训给予60学时、5学分的登记。并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江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6年9月

3

第三篇: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员和信息员培训方案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培训方案

为加快落实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作,根据省、市灾后重建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制定本培训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我县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业务素质和监督能力,强化工作责任和药品监督检查力度,逐步建立依法监督、执法到位、运转良好的药品监管网络,不断提升“两网”运行效率。实现药品监督网络畅通、无监管盲区,供应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供应盲区,以监督带动渠道规范、以规范渠道保障老百姓用药安全的目标。

二、培训对象

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其条件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吃苦,有原则,不利用职权谋私利,群众反映良好;

3、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正义感,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4、能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

5、有纪律观念,服从主管部门安排,自我要求严格;

6、具体培训名单附后。

三、培训时间、地点和安排

月日前完成人员报名、聘请教师、落实培训场地、编排课程等准备工作;月 至 日完成培训工作。培训地点:安昌电影院。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知识、涉药法规、药学和医疗器械基础知识以及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假劣药品识别、食品安全等相关知识(详见培训大纲)。具体分类:

科目1:法学基础知识(4学时)、药学基础知识(4学时)药品包装材料说明书、标签监管常识(2学时);

科目2:医疗器械基础知识(4学时)、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及规章(4学时)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督常识(2学时);

科目3: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常识(4学时)、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监管常识(4小时)特殊药品和生物制品监管常识(2学时);

科目4:特殊药品和生物制品监管常识(2学时)药品不良反映监测与监管常识(4学时),农村假劣药品、医疗器械鉴别常识(4学时);

科目5: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及规章(4学时)食品安全监管常识(4学时)。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药品信息员和协管员培训工作是构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的必然要求。成立灾后重建“两网”人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培训日常工作。

2、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参训人员届时全部参加培训。

3、从严要求,确保质量。认真落实参加培训人员签到及考勤制度,严格遵守培训工作的各项要求,保证课堂纪律,确

保培训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年月日

第四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校培训方案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结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渝教师[2014]3号)及《南岸区教委办公室关于实施南岸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南教办〔2014〕92号)等文件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我校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技能,自觉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目标任务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深入推进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领导力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种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培训对象

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全体专任教师(2017年12月31日及以前将退休的专任教师可自愿参加)。

四、培训实施

(一)培训内容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本次培训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共27个主题。

(二)培训方式

根据南岸区的统一安排,本次培训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即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自主选学。根据我校教师现有信息技术水平、任教学科、学段及学校信息技术资金积累软硬件条件的实际,结合区进修学院的培训安排,主要采取分层分科分段培训。

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根据我校教师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实

际,聘请市区级专家或者学校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专项培训(如数学学科进行几何画板的培训,音乐组进行声音编辑软件和乐曲创编的培训等)。网络研修、自主选学,则对照区项目办的要求,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发的培训平台上由教师自主申报培训研修主题,启动网络研修,实施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菜单式培训。

培训中注意学用结合,采取任务驱动,加强阶段性和过程性评价,做到以评促学、以用促学,同时组织教师参与上级举办的各类有关赛事,以赛促学。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组织动员、规划实施阶段(2014年11月中旬) 1.宣传动员,组织摸底,成立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机构;

2.在摸底评测的基础上制定《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培训阶段

1.2014年11月选派人员参加“重庆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者培训”和“南岸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

2.组织50名专任教师参加南岸区2014年11月20日—2015年1月20日举办的网络研修(其中25名参与线下集中培训);其余专任教师参加区第二阶段的培训(预计在2015年

6月25日—2015年8月31日)。

3.2014年12月开始进行硬件设备使用技术培训和校本专项研修(双周四下午);

4.按南岸区项目办的要求分批开展专任教师网络研修(学校管理员、辅导员进行相应的辅导);

(三)第三阶段:总结考核阶段(2015年4月——2015年9月) 1.按上级要求组织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竞赛活动;

2.完成参训教师的等级和学分的认定与登记,同时完成相关工作总结并进行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分类分科开展培训。

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陈代伟 副组长:唐斌、朱燕红

员: 秦平、邓华、李俊杰、赵明平、邓荣、曾莉、侯刚、肖丁、肖青。

项目办公室成员:邓荣、侯刚(校级管理者)、肖丁(校

级辅导者)

(二)经费保障

在争取市、区级经费支持的基础上,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为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相关竞赛活动,保证此项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

重庆市南岸区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校

2014年11月

第五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教学实施能力,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特制定上街实验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自培、自修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做到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自学提高相结合,真正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为教学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集中培训,促使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技术、PPT多媒体操作、微课制作等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

(二)通过集中培训和日常研训,促进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信息化教学基本技术应用技能等,并能熟练运用微信、QQ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人才队伍。

三、培训对象

我校全体在职在岗一线教师全部参加培训

四、培训内容

(一)移动学习的工具、应用、设计;

(二)翻转课堂和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和PPT制作技巧;

(四)录屏软件的安装和基本使用。

五、培训方式及时间

1.分散自学: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微信、QQ使用方法,对翻转课堂、微课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小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主要培训PPT制作、素材搜集与整理、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的安装和基本使用,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具体时间为10月份第二周起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培训成果

(一)在集中培训期间,每名教师要高质量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写好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基本技术技能培训测试达到合格以上水平。两个月内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汇报课。

(二)日常教学工作期间,学校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应用的普及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周定期组织各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典型课例的研讨交流培训活动,教师运用博客、QQ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形成习惯,研训成果能及时发布到网站上共享。

(三)做好评选初中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能手、优质课的推荐上报工作,要求教师一定要积极准备,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七、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教务处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我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

八、培训具体要求

(一)按照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培训质量和效益。

1.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种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机制。

2.在培训之前进一步检查、维修培训硬件环境和网络,确保顺利开展培训。

3.将认真组织、严格管理,将日常研训纳入学校教研计划,切实保证培训时间。

4.建立完备的培训人员考勤和监督检查制度,保证参训人员数量(要求全体在职在岗一线教师全部参加培训),确保提高本次参训教师课程整合技术应用水平。

(二)认真收集、积累培训资料,搞好培训档案建设。 1.及时将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等各种制度入档。

2.及时收集参训教师理论学习笔记、上机操作笔记和学习体会文章,要求学习笔记(包括上机操作笔记和学习体会文章)1本/人,其中学习体会文章集中培训期间4--5篇/人,并将其中的1―2篇发至博客或学校网站,以备学习交流应用。

3.细化过程管理并形成完整的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教师登记表、教师培训记录、讨论的照片等。

附件:教师参加培训时间安排

上一篇:学校通讯稿写作范文下一篇:学习中的幸福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