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义和团运动

2024-04-12

另眼看义和团运动(通用9篇)

篇1:另眼看义和团运动

另眼看义和团运动

作者:陈卫民 蒙淑芬

摘要: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因传教士在中国的暴行,反对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了。封建专制统治者非但没有支持,反而加以狡诈而恶毒的欺骗。在中外势力相互勾结绞杀下,义和团运动成为了那一时代的牺牲品,甚至对义和团运动残酷地扣上农民暴动的帽子。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对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精神层面角度看,义和团民那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深影响后代的革命者,成为了革命家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反帝国主义 义和团运动 清王朝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义和团的评价一直都是争论不休、各执一词,而国内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舆论大概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震撼世界的大农民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第二次革命高潮。二是认为义和团愚昧、残暴,残害无辜的外国人之外,也直接造成许多无辜的中国民众受害,把义和团看作迷信及暴力的象征,更对义和团运动扣上农民暴动的帽子。以上两种观点从某个程度上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研究义和团问题的趋势,显示了史学家的一种历史意愿和倾向,过于强调了民众的反叛理念,并没有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真象。对此,我对义和团事件以当时人们所记为依据进行新的解读。

一、是势所必然还是人为兴起

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使人民再一次认清清廷的积弱。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传教活动疯狂扩张。传教士或教徒为了与教堂有关的目的而尽力篡取产权,致使自耕农和佃农的土地日趋减少,温饱问题无法解决。然而基督教徒为了传教活动竟拒绝出钱修缮庙宇,或拒绝对村庄节庆及其他宗教祭奠等负担费用,这无疑是对村民精神上的打击。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的村民们,精神世界也被泯灭。[1]78致使人民与传教士的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到了战火一促即发的地步。而清政府官员却从不插手干预,人民为了自保,纷纷加入民兵团体等民间小团体。而且清政府一直有一个传统看法,贫瘠的偏远地区不值得去管理,但为了要证明这块地是清廷的河山之一,为了维持一个表面的秩序,清政府感觉自己不得不与民兵团体,其他自卫和武术组织,甚至有时要和土匪队伍合作,因此民间团体发展的飞快。更何况,在当时,自然灾害频发,使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因种种矛盾的堆积,人民觉悟到唯有奋起反抗才能自救救国。而山东则是矛盾激化最严重的地方。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德国强占胶东湾事件终把这炸弹引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义和团运动就此展开。这是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所爆发的一场排外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在爱国旗帜下掀起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造成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而深层的根本症结在于两点:一是“民智之过陋也”,即民智未开,民心多虑。北方人简单朴质,缺乏普通教育,耳目濡染只有小说与戏剧两种观感,戏剧仍本于小说,就是说平民百姓从小只接受小说教育。二是“生计之浅薄也”。北方人民,生活困乏,谋生之途太仄,稍一不谨,往往不能自振,以至于失业,不足以维持其旦夕之命,便产生冒险乐祸。[2]102然而清朝末年我国正处于内外穷困的危急存亡之秋,在中外势力勾结的残酷绞杀下义和团运动成为了那一个时代的牺牲品,义和团运动的成就也随着其失败而渐渐模糊,因而对义和团运动的成就众说纷纭,说法层出不穷,而直接扑面而来争议更是喋喋不休。有人说,反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是胜利的,对我国当时和今

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人说,义和团运动是打着“反帝国主义农民运动”旗号的农民暴动,是注定走向灭亡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从政治层面和表面证据来判定义和团运动的成败而忽视了义和团运动在思想上更深层次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深刻内涵。因此,义和团运动真的是一场农民暴动吗?义和团运动真的是注定失败的吗?

二、所谓的“农民暴动”

1900年四、五月间,义和团冲破清朝统治阶级的弹压和严禁,扩展到直隶全省,并且扩张到京城附近的时候,慈禧和帝国主义各列强就都共同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危机,而腐败的清政府为了向洋主子献谄媚,竟把枪头指向同流中国血的义和团人民。五月二十二日,裕禄派往涞水镇压义和团的马队统领杨福同,在激战中竟被拳民杀死,慈禧得讯立即调聂士成准备分两路夹攻,他自己率领的一部分官兵,从天津乘火车出发,转道丰台南下,义和团得知消息,只好动手,连续焚烧高碑店涿州,琉璃河,长辛店,卢沟桥,丰台等车站,拆毁路轨,截断电线,并且进而袭击京津铁路,使聂士成军主力无法前进。打败了慈禧重要的一次进剿部署。手无寸铁的拳民因为一颗爱国心走在一起,他们没有武器,没有统一组织,有的就是不败的意志。面对着豺狼虎豹的清廷进攻,他们唯有从拆路轨,炸车站等交通路线来阻断自恃拿着先进武器的清军的进攻,他们并不是暴民,并不是为了泄恨才炸毁路轨。而是为了他们起义的胜利,为了他们的自救,这是没有办法中最好的办法。义和团只是活跃在民间的秘密结社,宗教结社和民团的部分组织,以一种若有若无、虚无缥缈的宗教信仰为精神依托、以“仇教”“灭洋”为旗帜,他们没有纲领,只是松散的民间组织,他们只能凭着“以动制动,以暴制暴”的方式前进着,这虽然是被动的,但对于当时处于劣势的他们,也只能选择这样。

三、逼迫清政府“宣战”

义和团民一方面是忍受着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则是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苦苦相逼。五月三十一日,美、英、意、俄、法、日等国军队三百三十七人携带机枪从天津乘专车进入北京,其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在大沽台登陆增兵,这样一来更是刺激了中国人民反帝的愤怒情绪。而慈禧却派遣那桐、许景澄前往杨村,说是“劝阻”西摩尔军不要进京,实际上是看看洋主人派来的“缓兵”这时开到什么地方?火力是否强大?以便估计它的到来会对全局起到什么作用。没想到那、许二人出城没多久就遭到义和团的拦截,被迫退回京城,这个情形也使慈禧明白了形势的严峻,加以西摩尔军被义和团的阻拦不能进军北京城,这更是逼得慈禧走投无路。强大的义和团以十万余众和凛然正气,已经使清政府措手不及。逼得清政府必须做出选择,“宣战”或“投降”。加上帝国主义的列强威胁,慈禧终于向十一国宣战了。这虽然是一个幌子,但是对于义和团来说,却是一次大的转机。更是给拳民打了一针强心针,虽然义和团备受清廷的压迫,但是拳民仍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他们仍单纯的相信中国人肯定会帮助中国人,他们是兄弟,不应该自相残杀,他们为了打倒洋鬼子,始终还保持着清苦的日子,“每日三日饭,夜间席地而睡,最苦。”现在慈禧的战书,清政府已不直接镇压义和团,义和团发展的更加之快,影响更加深远。士大夫、有识之士、一部分清军也加入了义和团的反帝运动。全国人真正感染到反帝爱国的情怀。拳民誓言“我的最终目的是把洋鬼子打出去,并不是为了对付几个奉教的,我相信将来的中国人,一定会将欺负我们的洋人打出去。”这是一场把近代中国此伏彼起、连绵不断的反洋教斗争全面推向高潮,并演化成一场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正义战争。拳民那强烈的爱国情怀致使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都刻上“国土不可侵犯”的印记。正因为拳民那令人寒蝉的爱国之情也让帝国主义各列强明白他们不能瓜分中国。这就是拳民的胜利,它为以后的革命争取了更长的时间。赢得了战争胜利的准备。

四、命悬一线的殊死搏斗

心怀鬼胎的帝国主义各列强畏惧义和团民那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和高昂的爱国热情,以帮清政府剿匪为借口,八国联军进军北京城,使馆卫队在一庙枪杀团民30余民,列强的肆虐无忌的血腥屠杀,激起了中国军民的极大愤慨。[3]155从6月12日起,义和团开始焚烧外国教堂和部分洋行。从6月15日起,义和团和部分清军想樊国梁所主持的西什库教堂发动了攻击。6月16日,义和团焚毁前门大街大栅栏老德记西药房。而慈禧的“宣战”只是宣而不战,荣禄的武卫军开上去,把义和团与使馆隔开,枪炮齐鸣起来,炮无实弹,枪是朝天打,只要拳民冲上前去,武卫军就回手枪杀义和团,这就是清政府所谓的“宣战”,在这种情形下,义和团民并没有放弃。看着洋鬼子的“顺利”直捣北京城,义和团民手持大刀、长矛、木棍、抬枪和步枪,以庄为单位,以坛口为建制,以各自的大师兄为统领,从四面八方杀向战场,男女老少齐上阵,高喊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一批人倒了,一批人又来了,冲进血与火的硝烟中。正因为这种“打不死”的精神,帝国主义各列强深感“尚含有无限生气的四万万中国人民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亦逐渐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加之列强间重重矛盾,从而打消了原单凭武力征服中国的幻想。”虽然义和团运动在中外攻击中以失败落下帷幕,但是义和团那以爱国之心,四方响应的精神却打败了“绵羊”似地清政府和“豺狼”般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在以后的行动中不敢在贸然行动,最终采取了“以华制华”的政策。把帝国主义各列强“瓜分中国”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为中国的命运赢得了一线生机。

五、重新诠释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夹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入侵的隙缝中艰难地成长起来的,在人民同教徒的斗争中,官府屡次偏袒教会而压抑民众,“最恨和约,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且那些入教以后的不法之徒依然我行

[4]28我素,这更增加了民众的仇恨。这些情况,让运动把外国教会当作了最大的敌人。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凭义和团的这些表面的破坏性而妄自下结论,给义和团运动扣上农民暴动这顶大帽子。事实上,义和团运动始终没有偏离其反帝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性质,然而,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组织上表现涣散。义和团在运动初期就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旗号,更没有统一的信奉。自发性的起义让各地的民众没有结成联盟或者只是简单的联合,这就造成了在组织战斗时,往往目标不明确,最后酿成了滥杀无辜的恶果,这也就成为了农民暴动的显著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义和团运动其本身存在着农民暴动的性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暴动并不意味着义和团这个集团就因此而带有暴动性质。他们以坛为单位,在笼统的排外口号下活动,他们的旗号有“反清灭洋”、“扫清灭洋”、“反清扶明”、“保清灭洋”、“灭清灭洋”等,各自信奉着各自的[5]65神,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因而,局部的暴动只能说明地方各坛的指挥者管理不当。还

有,由于团民中部分成员有些来自地痞无赖,他们加入义和团的目的只是为了发泄他们的私人恩怨,杀人放火,无所不为。还因为慈禧下令招集大批义和团民众,并且国家给与财政支持,所以,一批义和团民众随即大量聚集在天津、北京,他们大都是一些背弃了义和团运动本身的反帝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性质的乌合之众,最后由于清政府的赏赐不多,而民众又多,所以,没有得到赏赐的便公开抢劫,在此过程中杀害了大批无辜人民。因此,我们绝不能像我国古代的连坐法那样来对此野蛮的衡量义和团运动这一个相对松散的、集团性的农民运动。

纵观我国历史长河,对于这个集团性的、反帝国主义的和爱国主义的农民运动仍然存在着其不可否认的历史功绩。义和团运动的高涨虽只持续了几个月,但其威力及影响却震撼世

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之一,是它将反对宗教及八国联军入侵与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相结合起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孙中山充分肯定义和团的这一巨大历史贡献,指出义和团的革命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野心和气焰,迫使其不得不改变侵华的政策和方式。“外国人初次打败中国、和中国通商以后,以为中国很野蛮,没有用处,想自己来瓜分中国。及遇义和团之变,中国人竟用肉体和外国相斗,外国虽用长枪大炮打败了中国,但是见得中国民气还不可侮,以为外国就是一时用武力瓜分了中国,以后还不容易管理中国,所以现在便变更了方针”,各国于是“变其政策,不倡瓜分,而提议保全支那之领土,开放支那之门户”;自辛丑和约后,列强“政治上和武力上的侵略便放松了些,经济上和财政上的侵略却加紧起来。从前对于中国官吏是一味的恃蛮逞强,如今不然了,留心的寻着一个傀儡,颠之倒之,无不如意”与“得心应手”。义和团运动作为一次失败了的农民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当然不可能完全阻止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行动,但它表现出来的坚毅勇敢精神,却迫使列强当时不敢、也永远不能瓜分和灭亡中国。对于此甚至连八国联军的头子、德国元帅瓦德西也承认。他在日记中曾叹道:“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在其瓜分梦呓破灭后,只得推行其以华制华、保全中国的侵略政策。义和团的又一历史功绩,是它以血的教训令清廷完全暴露出残民媚外的反动本质,从而激发了国民救国的热情,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的到来和高涨。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虽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御悔抗敌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个中国人。更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甚至献身。弹指挥间,义和团运动已被轮回了一百多年,其历史功绩被历史的长河冲刷的模糊不清,人们也渐渐开始怀疑其在历史上的成就,但只要我们放下传统的观念,义和团运动未必就是失败的,更不会是一群地痞流氓组成的农民暴动。

参考文献:

论文集.义和团运动史讨论文集『C』山东:山东齐鲁书社 共608页

孙其海.八国联军侵华纪实『M』北京:北京华文出版社 共379页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共339页

戴玄之.《义和团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共209页

(美)黄冠华.《寻找正义》『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共285页 『1』 『2』 『3』 『4』 『5』

篇2:另眼看义和团运动

香港高等院校不少科系和研究领域具有世界及亚洲一流的水平,享有盛誉和口碑,已是不争事实;内地学子前往香港就学的开放政策,如果只是类似“自由行”一样的权宜之计,或许不值得鼓励,但在对香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深刻检视和反省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借助和利用香港这个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平台,作为沟通内地、香港和世界的桥梁。

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多半的香港大学生受访者,不知道国家主席究竟是谁,甚至还有个别受访者以为中国的首都就在香港中环半山脚下的特区政府办公大楼里面。该项民意调查见诸报端之后,舆论哗然,市民哑然,政府略显尴尬。尽管这次民意调查结果并无法充分反映香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的现状,但是在回归7年之后的香港,居然还存在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常识贫乏,是值得正视和深思的。已有论者忿忿然,曰:香港青年学子对祖**体的知识盲点,最大的责任在于香港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以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

殖民地百多年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无可否认一开始就有“割裂”港人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认同的主观意图,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西化和英式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里,潜意识中的“去中国化”痕迹显然,英国殖民者的处心积虑,后来被台湾的日本总督认真加以仿效,于是就有上世纪30年代在台湾强制推行的“皇民化运动”;香港殖民当局廉价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普及以及刻意拒绝国语、执意推行粤语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设计,给“九七”之后香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的延续和变革,带来了诸多的隐忧,这种隐忧甚至还可能给香港年轻一代对祖国认同意识的增加和深化带来困难。

或许,香港部分青年学子对祖国的认同和认知是一知半解的,是肤浅和表层的,需要补课,也需要香港现今的主政者认真加以面对,但与此同时,对香港现行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尤其是香港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的水平和水准,也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和评价。

一个不到700万人口的商业城市,却拥有8所以上的高等院校,并不多见,这也是英国殖民当局在“后九七”过渡期间,除了建设新机场在内的“玫瑰园计划”之外,另一个令后人喜忧参半的“大手笔”。从原本仅有的两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短短的两三年间,扩张为8所高等院校,投入的庞大资源可以想像,这种交回主权之前的慷慨解囊,自有殖民当局另一种无法言传的政治考量,但毕竟,8所高等院校矗立在港九各地,以及他们各自精彩的美轮美奂的教学科研设施,已经成为“东方之珠”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点缀。

香港经济在急速转型中,香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和高等院校的转变和转型也在加速过程中。由于现时香港制造业的空洞化,以及无法回避的高科技发展与人才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配备的脱节,香港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制似乎还不具备培养大批高新科技人才的基础条件,目前的移民政策也无法在短期内吸引大量海内外科技人才来港发展,无法建立具有规模的高新科技园区,这是转型之痛,转变之痛,但也给香港大批引进包括内地青年学子在内的外来生员,从而逐步改变现时香港的人口结构和智力结构提供了机遇。

篇3:另眼看服装

衣与住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且是晚于住而出现。早在10万年前, 人类就知道巢穴而居, 在深山洞穴中藏身。洞穴之中, 四处是石壁, 滴水渗水, 潮湿冷清, 因而兽皮是最合适的衣裳, 防寒防潮。树叶裹身也是一种方式。

当人们走出山洞, 开始学会用木头、石头、茅草、泥巴搭建地面上的房屋时, 服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善于观察, 农耕文明使中国祖先很早就知道如何去采集、搜集、归纳、总结出物种的一岁一枯荣和四季的变化, 从而利用它们。因此中国的建筑师一开始就选择了木材, 因为木材的材质对于人体来说是最适应, 透气、柔韧、易于雕琢, 便于构架。石头多用在桥梁、塔、门、墙、地宫等地方。中国的建筑与服装, 不是靠精确的计算和定量的方法去建造和裁减, 而大多以一种模糊的、归纳的、感性的推理来操作。中国人擅长采用“框架结构”来建造房子, 我们写字时也讲究间架结构, 这就是从建筑这儿得来的。中国的服装, 也是以这种线状的结构审美为基础, 所以我们说“吴带临风”、“草衣画水”。画家们笔下的古代人物, 线条流畅, 笔力劲道, 与欧洲的块面阴影和立体表现风格迥异。

最能体现中国建筑内在精神的, 是孟子在《尽心篇》中说的“居移气, 养移体”———将建筑对人的气质造就联为一体。孟老夫子的一句话, 被儒家奉为至宝, 流传数千年。很有趣的是, 孔老夫子对服装的规范, 则一切以“礼”为核心, 强调服装的社会性, 反而失去了服装本身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

这一点与西方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的内涵是崇拜生命, 服装的作用是将人体塑造成更符合社会审美的造型, 而建筑去顺应人体生理的需要。

相比之下, 中国人重神, 西方人重形, 中国建筑是空灵的、自然的、富有各种含义的, 是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 而西方建筑是凝固的、人造的, 建筑在各种精确的物理和数学公式上, 是科技为人服务的结果。

据说从月球上看地球, 惟一用肉眼可以看到的两个人工建筑物, 一个是埃及的金字塔, 另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两者虽然相隔万里, 但人们仍把他们相提并论, 因为其中涉及两种文明的内质的区别。

篇4:另眼看泰国

如今火车已遍布全世界,本无甚新奇,然而,泰国火车与中国火车比却别具一格。

泰国火车小巧玲珑,车厢内只能面对面排列两张双层单人床,“床”是由几个活动沙发组成。平时,沙发分开摆放,便于旅客坐,傍晚以后,便有服务员将椅子拼成床。尔后,扛来一包包清洗消毒过的被单、床垫、枕巾等床上用品。一切就绪,你便可以拉上床帘,躲进你的小天地。床头还有一盏小电灯,如果你还不想睡,可以看看书报。火车上没人高声喧哗,泰国人的悄声细语仅使交谈者双方听到,绝不会干扰他们休息。也许我们在国内没有养成这种良好习惯,一上火车便毫无顾忌地议论开了,在我们看来,声音并不算太大,但却引来了车上旅客的“众目睽睽”。陪同我们的泰国学者见此情景只好向周围的旅客道歉。从此后,我们再也不敢高谈阔论了。`

野趣横生的烤鸡宴

乌汶是泰国东部的一个府,这里保留着很多的泰国古老文化。到乌汶的当天中午,领队的泰国朋友说要带我们去一家有名的餐馆吃烤鸡。我们一行六人在街道上七拐八弯地步行了二三十分钟之后,来到一个偏僻的小街。向导说“到了”,我们的眼光四下搜索,这里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玻璃镶嵌的考究餐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四周毫无遮拦的简陋的餐棚,上面用铁片盖顶,下面是不平整的泥地,一二十张简易木桌摆设在那。我们不禁惊呼:这就是有名的烤鸡餐馆!其实,这对泰东人来说,一点也不奇怪,一则因为泰国天气炎热,餐馆四周敞开,便于通风;二则在简陋的棚子里吃烤鸡、糯米饭,更具山野风味。

棚子虽简陋,但要找到座位却不容易,得先围在别人后面等(或者看别人吃),前面的人一起身,便赶快抢上去坐下。我们等了好一会才找到座位。烤鸡是用炭火烤制而成的,皮薄肉嫩,香甜可口。鸡肉切成几大块,你必须动手撕、剥才能将鸡肉完全送到嘴里。在这里,刀、叉、筷子都无能为力。

难得与酒打交道

一个多月,我走遍了泰国的中部、东部、南部,到过二十多个饭馆就餐。但无论在大街上、还是在餐馆里,既听不到高声喧哗,也看不到划拳猜码,狂喝滥饮。不知何故,泰国饭馆里很少卖白酒,请客吃饭也很少上白酒。每次进餐,主人只是随便问一句:“要不要喝啤酒?”,如果客人说“不要”,主人也绝不会勉强你。因此,在一个多月里,我们难得与酒打交道。元旦前的晚上,我们应邀到泰国外交官家里做客,发现长桌上摆满多种菜肴、水果、饮料,就是没有酒水,如果客人特别需要白酒,则由服务员分发,他在你的杯子倒上10~20毫升白酒后,会再兑上大半杯苏打水。在泰国,只有两次算是喝了一点酒,一次是一位作家请我们到偏僻的街边小饭店就餐,他从家里带去了半瓶白酒。可到饭店,老板急忙端来了几瓶苏打水,在每个装有少许白酒的杯子里兑上大半杯苏打水,使你只能品尝到淡淡的酒香。另一次是离开泰国的前夜,朱拉隆功大学的校长、院长们为我们饯行,也只是“意思意思”,绝无灌酒、豪饮之举。

大学里的施斋

泰国是个信仰佛教的国家,不仅普通老百姓信佛教,高等学府里的大学教师也毫不例外。

篇5:另眼看“血燕事件”

6月22日,《广州日报》再次报道血燕,一番禺消费者在厦门燕之屋购买血燕,经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高达3.6g/kg。

8月15日,浙江工商部门公布了浙江血燕的抽检结果:抽样检测了3万盏血燕,结果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最高超标350倍。广东“鹰皇”、“正基”,厦门“燕之屋”、北京“庆和堂”与杭州“李宝赢堂”等知名品牌,无一幸免。网络开始疯传“毒血燕”!

8月16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燕窝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燕窝,一律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依法查处,该销毁的坚决销毁。

8月20日CCTV的《新闻调查》中揭示,血燕本就是一种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东西,却在内地风行了几十年,实属“惊天骗局”。

8月21日,《北京晨报》报道,市面上的白燕也造假……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瞬间搅浑了这个已有数百年沉淀,年销售达200亿以上的巨大市场。“血燕事件”缘于“亚硝酸盐”的超标,但谓之“超标”又没有可参照的国家标准;没有标准却撞在“食品安全讨伐”的枪口,媒体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架势令原本脆弱的行业品牌几近崩溃。

笔者无意去评判事件本身的孰对孰错,只对近年风靡一时的燕窝会所专卖经营模式谈几点看法,这种曾经颇受追捧的盈利模式,如今正处于事件漩涡中心,纠结人心。

由此不得不提事件中“伤害最深”的燕窝专卖品牌――“燕之屋”。在保健滋补行业混沌迷茫的几年里,燕之屋在国内首创了“燕窝出售、燕窝堂吃及燕窝外卖”的“燕窝专卖店模式”,推出“现点、现吃、现炖、现送”的一站式服务,并先后邀请刘嘉玲、濮存昕等明星作为形象代言,开创了保健滋补品的全新经营模式。短短几年,燕之屋在全国发展了400多家加盟专卖店,年销售额达到数亿规模,无可争议地成为行业发展的典范。在“燕之屋”的带动下,又涌现了“燕思巢”“燕行家”“燕安居”等燕窝专卖品牌,一时间,数“燕”齐飞,好不热闹。

燕窝专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很重要一点,就是“聚焦”!

在“燕窝专卖”之前,主要有2个业态在经营燕窝:药店、参茸店,

“燕之屋”的企业主在切入保健滋补品之初肯定有碰到这样的困惑:是以药店还是参茸店的方式来经营呢?药店以“卖药”的形式售卖燕窝,可信度高,但利润率底;参茸店品项繁多,受众面广,较易维持生意,但没有特色产品且经营者众,较难凸显。“燕之屋”企业主当初肯定经历过痛苦的徘徊和尝试。最终,燕之屋做了至关重要的抉择:

品项上,做瘦身处理,在众多贵系滋补品里,只选择做“燕窝”――这是聚焦!

经营模式上,独辟蹊径,移植了咖啡会所的经营模式,在燕窝的终端消费上注入全新的时尚生活元素――这是竞新!

“聚焦”为之框定了明确有效的目标群体,大大提升品牌传播的击毙率,使新晋品牌的突围成为可能;“竞新”为之创造了增值基因,并使产业的效益化与规模化成为可能。就是这个“聚焦+竞新”,成就了燕之屋(乃至整个燕窝专卖)的宏图伟业。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血燕事件”来袭,虽然起因源自“血燕”,却危及所有燕窝,这对于专项经营燕窝的“燕之屋”“燕思巢”等燕品牌,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所面临的,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问题,而是企业的生死存亡之害。

反观同样经营燕窝(但不止经营燕窝)的同仁堂、颐参堂、胡庆余堂、雷允上等贵系滋补品品牌虽也感受到切肤之痛,却也无伤大雅。区别在于,前者是一把伞,柄断则伞毁;后者是一座房,断一柱尚可兀立。

这也就是企业的产品线问题。产品线(Product Line) 的关键点在于“一群相关的产品”,“销售给同一顾客群”“经过相同的销售途径”,从产品线的“长度”“宽度”“深度”“相关度”下功夫,科学规划企业的产品战略,这既是公司盈利能力扩展的官道,又是企业抗风险能力拔高的诀窍。

在产品线上“聚焦”,甄选企业的核心产品,集中资源进行竞争力打造,从而带动企业品牌的总体发展,这是屡试不爽的经营诀窍。但“聚焦”的精髓在于“聚”,“聚”是众多基础元素的集优,失去基础就为“弃”,以“弃”为代价的“聚焦”,虽一时效果无二,从长远发展来看,则隐忧其中。

“血燕事件”留给我们的必将是一个历练,是偶然也是教训,希望我们引以为鉴,总结更多,思考更多,学习更多。

篇6:农业专家另眼看“三农”

当前,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出台,“三农”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三农”问题研讨会上,一些农业专家从全新角度揭示了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

农业不能按工业去搞

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用工业模式来发展农业,大搞农业园区建设的做

法,民建中央副主席、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研究员认为,这一现象很值得注意,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报酬递减规律和家庭分散经营特性,这就决定了农业不能按工业模式去搞。

农业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使产量最初呈现同步增长,当投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增加投入,产量增长的比例逐渐减小,最后甚至不增长。增加农业产量有两条路,一条是扩大耕地面积,走外延发展道路;另一条是提高单产,走集约户经营道路。扩大耕地面积受可耕地资源限制,提高单产受报酬递减规律制约。

而家庭分散经营特性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经营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剩余劳动时间,发挥家庭经营优势的特性。农业生产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不一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由于受气候影响,为了不误农时,即便是在深更半夜也要劳动;农业土地辽阔,对劳动评价也很难。这就形成了家庭分散经营特性。

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农业发展的独特自然规律,而这些规律与工业发展模式是不一致的。因此,农业发展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按工业发展模式去搞。事实也证明,许多农业园区建成之时就是亏损之时。

路明研究员的观点得到了一些与会专家的赞同,他们说,当前世界农业发展成功的国家,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即使是像美国那样高度机械化的国家,也没有摆脱家庭经营的特征。

退耕还林花了“冤枉钱”?

提起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会专家们对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水资源利用、生态农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等,发表了一些独特见解。

路明研究员等专家认为,生态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如按客观规律去做,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拿纳税人的钱瞎折腾。以退耕还林为例,实施了几年之后才认识到封山育林、靠大自然自身修复力来恢复生态更为符合实际,而此前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钱种树种草等于“白花”了。如果能早认识到这一点,退耕还林这笔“冤枉钱”就可以节省下来。此外,防沙治沙法让我们去治沙漠也违背了客观规律。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是防沙治沙法没有分清沙漠和沙地,沙漠是不可利用,而沙地是可以利用的。

水资源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的利用,也是专家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立科、王兆华等人认为,在西部生态建设中,特别是在发展生态农业中,水资源紧缺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他们经过十多年的试验、调查、观察和查阅资料,认为西部地区自然降水的60%被蒸发了,它比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总量大6倍,是西部开发的新水源。为此,他们通过对农田的自然降水去向进行试验和作物耗水量分析,提出了应用“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技术”等新的耕作技术,开发农田蒸发水的新思路。

据李立科介绍,“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技术”是在借鉴国内外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经验,结合我国西部地区雨养农业的特点,经十多年研究、示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农田留茬秸秆全程覆盖,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把自然降水的保蓄率由传统耕作法的25%-35%,提高到50%-65%,可为每公顷农田增加600-1200立方米水分,开发了农田蒸发水,有效地克服了西部地区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产生。

另外,生态农业在环境治理中作用,也为专家们所津津乐道。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庆根认为,稻田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最为明显,是“人工湿地”。我们的祖先在开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平原时,用稻田替代自然湿地,起到了和湿地一样的涵养水源、净化水源的功能。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量毁坏稻田已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但正面呼声还够高。他认为,目前,国家对保护天然湿地十分重视,但更应该重视保护“人工湿地”。

警惕土地成为“地方银行”

土地是农业和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国家对农业宏观调控的闸门。可近年来,随着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开发热,侵占农田的事件屡见不鲜,土地纠纷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热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文秀等专家认为,主要是地方政府把土地当成了“地方银行”和“第二财政”。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县以下的金融网点基本撤出,致使地方政府资金来源紧张。没有钱,没有银行,地方政府便把目光盯在了土地上,将土

地当成了“地方银行”和“第二财政”,缺钱就靠向农民征用土地,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资金。

中国土地规划研究院黄小虎的研究表明,各级政府2000年一级市场土地收入为624亿元,二级市场为3158亿元,比一级市场高出5倍;2001年一级市场土地收入为1318亿元,二级市场为7178亿元,比一级市场高出5.4倍,政府

收入由2000年平均每亩的2.6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8.4万元。这就是“以地生财”和“土地是第二财政”的来源。加上“暗箱”操作,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和从中“寻租”,成为生产腐败的“黑洞”。

目前,在上访农民中,土地问题占第一位。虽然国家先后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但对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据估计,近20年来,国家向农民征用土地约1亿亩,利用垄断一级市场的办法,用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变为国有,然后按市场价出售,获得征地补偿费与土地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每亩差价2万元),每年为1000多亿元。

路明研究员也认为我国存在着“土地银行”。他说,新一轮的投资热是怎么来的?就是由靠土地到银行担保贷款,或者以土地招商引资引发的。据统计,现在,西部地区靠土地担保贷款占贷款总额的45%左右,而从土地上得到的钱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这种作法不但造成了农业资本外流,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土地纠纷。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当前我国亟待完善土地制度,废除国家用于经营性的土地征购制度,允许农民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进入一级市场。

民间信贷是当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一种借贷方式,由于对其缺乏正确引导,这种借贷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成为国家禁止的借贷方式。但农业部高级经济师、政法司原司长郭书田等专家却认为,民间信贷是农民获取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当前农村金融组织不键全的情况下,如何引导民间信贷公开化、合法化,并向组织合作方向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篇7:另眼看“压岁钱”作文600字

我有个妹妹,才八岁,却对钱“情有独钟”,而且还长着一双“势力眼”。每次见到已工作的大表姐总是笑脸相迎,见到我却是一脸的鄙视。这令我十分奇怪,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大姐姐每年都会给我一大笔压岁钱,而你呢……”我不禁惊呆:一个尚未全懂事的女孩,竟以钱来做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可见这“压岁钱”的“魅力”实在不小!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压岁钱”增长趋势也与时俱进。从一元、两元猛长到一百、两百甚至上千元。每当寒假一过,同学们就聚在一起讨论“压岁钱”的多少。

“嘿,收入多少?”

“今年我收了五百元!”

“哈!!我可有一千呢!”

……

诸如此类的话我早已司空见惯了。“压岁钱”最多的当然就是“小富翁”了,因而他们便成了众多同学的羡慕对象;

而“压岁钱”少的同学则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压岁钱”给校园带来一股攀比之风。

随即,校外的小卖部就成了开学之后的焦点,那些“小富翁”、“小富婆”们就成了那儿的常客,平时看上眼的玩具啊、零食啊,一股脑地往口袋里塞。在网吧中,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每年,我们总会收到不少“压岁钱”,我认为这笔“压岁钱”应用在正处,可存入银行,或抽出一小部分买几本好书,充实自己;

或献爱心,行善事等等,让这笔“压岁钱”有用武之地。

篇8:另眼看球

熬夜看球、啤酒烤串、男女大战……南非世界杯激战正酣, 每届足球盛宴都会产生不少“副作用”, 如生活紊乱、夫妻矛盾, 甚至有球迷因长时间看球导致猝死。

世界杯不能错过, 身体健康更重要, 遵守“健康观球守则”, 让快乐和健康伴随你走过令人激动的世界杯赛程。

睡好“子午觉”夜晚看球更轻松

南非和北京有6个小时的时差, 不少比赛都是在晚上甚至凌晨进行。如果你对下半夜甚至凌晨的比赛很感兴趣, 最好在看球前补个“子午觉”。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 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对人身体有好处。尤其子时, 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此时休息, 睡眠质量最好。所以在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先睡一觉, 或次日中午补充下睡眠, 有助缓解疲劳。

深色果蔬汁助你明目凝神

熬夜喝什么, 不少人想到的都是啤酒、咖啡或浓茶, 可以“提神儿”。但专家指出, 这些饮品刺激性强, 不适合夜间饮用, 酒精还会让人嗜睡, 不利于次日的工作。豆浆、牛奶等温和的饮品比较适合晚上喝。

篇9:另眼看储备

赵晓:用市场的方式解决能源危机

经济学界的新锐赵晓博士很是让记者体验了一把他的冷僻和尖锐。

一个电话打过去,刚说明自己的一点采访意图,赵晓那边就扔过来一句话:"你认为储备是必须的吗,除了储备难道没有别的方式了吗?"一下子把记者噎在了电话这边。

幸好记者一直关注着他,多少也知道一些他的脾性--虽常有惊人之语,但说出来的尖锐观点往往有其道理。所以还能缓过神儿来,听他滔滔不绝地讲下去:

"我认为,要对目前政府能源储备的提法保持清醒。因为政府的有些决策可能会出现偏差,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集团利益的影响,导致其结果并非对国家整体战略有利。过去的事实证明,政府部门所作出的调控常常只是增加了社会、经济的不安全感,对动荡的经济形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没有什么真正好的效果出现。

对于中国的石油储备,我的观点是把我们的原油放在地下,不挖它就是储备。否则,开采需要成本,储存又需要空间和花费,这一系列的开支最终却只是为相关石油利益集团提供再一次牟利的机会,白白掏空了纳税人的钱袋,有什么益处呢?

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式有很多,难道只有储备一条路吗?我对大多数的储备都不赞成,譬如粮食储备,储备的结果是什么呢?只是养了一大批粮耗子!

我主张,应当用市场的方式来解决能源危机,通过民间企业的积极参与来规避风险。例如,

利用期货市场缓解能源危机;用技术进步来解决能源的短缺,开发出更多的替代品;发展更具战略性的产业。如开发电动汽车,用电来替代石油。在国际上,电动汽车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在美国那样的国家,石油集团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强大到可以阻碍、限制那些能够影响到他们利益的新兴产业发展的地步。在中国则不同,我们应该乘石油集团还没有强大到那种地步的时候,要赶快开发出石油的代用品。而电动汽车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能源危机,而且还是环保产业。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后发制人、异军突起的不错选择。何乐而不为哉!

我说电动汽车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我的中心意思是不要眼睛只盯住储备这一条路,可以有很多方式去解决能源问题:一是先不挖原油,二采用期货等市场手段。我特别强调应该用市场的方式而不是政府的方式,应该用技术的进步而不只是储备和囤积,应该让更多的企业介入而不是继续维护垄断……退一万步讲,将来即使一定要储备,也应该建立起好的机制,让纳税人的钱花得明明白白。"

陈功:关键是要放开能源进口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的首席分析员陈功也常以视角独特而著称于学界,他说:"今后能源战略上的关键是要放开能源进口,解除石油进口的垄断,实行'藏油于民'的政策。动不动就由国家出面搞能源,一个口子对外,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做法,跟不上石油市场的形势变化。"

"石油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上涨,当然乐坏了能源生产企业,至少在市场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他们的利润表现会更上一层楼。但问题是,他们可能笑不太久,因为政策部门会很快认识到,垄断是造成能源产品价格上涨的根源,于是放开垄断市场--煤炭生产放开,能源进口放开,就会成为现实。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那么可能很多人就会承认,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问题是,为什么打破垄断,能源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问题的答案在于地下经济的存量资金。以石油进口来看,如果石油进口不放开,那么市场上是国有企业一家说了算,用的也是计划内的资金。但如果放开这个市场让大家去经营,这个时候只要利润合算,那么使用的资金就未必是国家计划的那点资金了,大家会蜂拥而上,利用所有能够找得到的资金去进口石油和成品油。这个时候,突然一下子冒出来的资金,就是地下经济运行中的存量资金。所以,开放能源市场,等于是在利用社会资金去解决能源问题。"

"这个问题不点破,政策就没有方向,但能源供应紧张,甚至会影响到外资进入,影响到经济增长,有关部门就是再想护着几家大能源企业,也担负不起如此的经济责任,最终还是会明白,市场包括能源市场,是不得不放开的。"

从陈功到贺军或者是关鹏,安邦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放开能源进口与建立中国的能源战略储备是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能源进口的放开意味着市场调节作用将会加大,商业储备更加强大,石油企业完全有能力自行应对国际市场的一般波动。而国家的战略储备便会更专注于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这样两者的定位更加清晰、准确,不再会相互混杂。

白和金: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待粮食储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的原院长白和金教授喜欢循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他把粮食储备的过去、现在、未来讲述了一遍,这些好象都储存在他的脑子里面,一打开开关,就自动地播放出来:

"我们应该用开放的观点来看待目前的粮食储备。粮食安全应该是用生产、流通、消费、进出口、财政、信贷等一整套措施来保证的,动用储备只是一时救急,不可能根本解决救缺问题。"

"追求储备规模最大化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总以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却很少考虑这种大储备方式是不是经济合理?另外,目前,储备粮承担了太多的政策性功能,不仅要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稳定粮食市场,还要支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等。这不得不增大储备规模和加重财政负担,而且很难实现顺价销售,农民增收依然缓慢。"

"我们应该对中储粮的性质、定位进行再认识。储备粮只是粮食安全保障和宏观调控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不能赋予储备太多的功能。

"如果粮食生产不稳定,靠储备是填补不了的,再多的储备也会逐渐消耗掉,所以动用储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供求平衡问题,只能为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恢复供求平衡争取一个缓冲的时间,防止突发性事态造成的短期冲击。从国际经验来看,并不是储备规模越大就越好。因为粮食的储备要建库,要保管和轮换,规模越大,所支付的成本就越大,而实际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现在,国际潮流已从追求储备最大化转向储备最优化,要求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要降低成本。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应是全年消费量的17-18%。"

"粮食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是市场机制调节供求的表现。稳定粮食市场并不是把粮价凝固在某一点上,而是要防止市场粮价异常急剧波动,不应企求以储备吞吐调节来取代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胡大源:改变储备的思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胡大源则认为,将当前的状况称为"安全危机"言过其实。"能源和粮食的问题在国际上长期受到关注,已经几十年了,回过头来看,曾经的有些做法有点可笑,曾经的危机论几乎没有一个兑现了的。因为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变化可能会令危机荡然无存。"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世纪之交,有一个经济学家和一个生物学家打赌,赌铜的价格在2000年会上升还是下降,结果赌上升的输了几十美元。当然这只是当时的一个玩笑。人们未曾预料到信息产业的发展会如此之快,认为可用于电缆、光缆的铜会极端紧缺,80年代就进行了铜的储备。但是后来技术进步了,硅可以替代铜,而且硅可以说到处都是。极端的说,沙子都可以代替铜,由此导致了后来铜的价格下跌。

事实上,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会刺激替代性新技术的快速增长。

所以说,现在的能源紧缺在未来的十年是否还会是个问题,这还是个未知数,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危机"可能在未来根本不是危机。

另外粮食方面也是如此。"事实证明,几年来中国的粮食不但没有紧缺反而是严重过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储备的意义在哪里呢?反思中国过去几年的储备策略,曾经有很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清退还耕。当时公布的中国耕地数与实际的耕地数相差1/3,有很多"黑地"是不该开采的,应该退耕的。当时粮食过剩,如果退耕的话,是个非常好的机会。而且国外的粮食比国内的价格还低。

"中国曾经粮食库存亏损非常大,如果能够用进口替代国内购买就不会这样。现在中国加入WTO了,很多国际资源都可以利用,可以为国内省很多钱,否则可能造成上千亿的浪费。中国人应当改变一个习惯思维: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认为把粮食控制在别人手里是不行的,一定要在国内储备,这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国家安全是不计代价的,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不计代价的,只有老百姓满意才是可以不计代价的。现在世界的格局都变了,不能用原来的思维考虑。"

上一篇: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下一篇:对销售人员的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