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中国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第三只眼看中国范文

第三只眼看网络

作者 王 强

来自中国文化报文章:庄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能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网络文化就如同“能攻坚强”的水一样,已经渗透到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之中。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

网络:“感受经济”

早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就断言:传统的市场工业资本主义即将结束,以感受和文化作为新的资本与市场的“感受经济”已经开始。换句话说,里夫金认为,市场工业资本主义即将被文化资本主义取代。里夫金的论断基于当今社会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在当代社会,“文化经济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尽管经济需求和发展有时也能改变文化,但文化往往压倒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网络文化是内容为王的一门产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它能为客户提供完全个性化、全面化、作用于人的“感受”的服务。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这门产业在中国还只是一门“烧钱”的产业,无论有多少概念和创意,由于没有解决收费瓶颈,都无法真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20世纪90年代末期,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而产生的移动互联为互联网经济带来了新希望。因为,移动互联已经打通了服务与收费的梗阻环节,找到了宝贵的赢利模式。正是在庞大的电信平台上,中国网络文化才迅速壮大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网络文化经济大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浪潮有两支,一是网络游戏,一是手机短信。当前,中国网络游戏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超过中国电影业。现有的8000多万中国网民中,经常上网玩游戏的约有1500万人,这个数字还在呈快速发展之势。2002年,我国网络游戏业收入达10.2亿元人民币,而同期电影的总票房收入不到9亿元,预计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迅猛增长态势,到2005年将达到80亿元。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统计,未来5年,全球市场这一产业将保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一些专家预测,我国3年内网络游戏产业将以年均115%左右的速度增长。

手机短信业务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而突飞猛进。手机已经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被人们称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短信价格便宜,适应大众消费,而且方便、快捷、自由、时尚,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游戏娱乐等诸多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而手机短信业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称为“拇指经济”。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不到10亿条,只占全世界总量的1%;2001年就达到189亿条,占全世界总量的7%;2002年翻了四倍多,达到900亿条,占到全世界总量的20%。

其他网络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网络广告、远程教育、网络动画、网络音乐等等,也发展得非常快。总而言之,网络文化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生长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渗透、影响、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网络:新型文化

应当说,互联网络也好,移动网络也好,都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一种媒介,它本身一般不直

接创造某种文化,但当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与之相融合,就产生了新型样态的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相关的,还有几个经常被使用的关键词。比如: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网络内容产业、信息文化产业等等。这些概念往往相互交叉使用,体现出文化与最新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

当代中国的网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上看,它关系着社会稳定、民心向背,是意识形态领域最为活跃、争夺最为激烈的媒体或者说阵地;从文化上看,它是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也是新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经济上看,它是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交相融合的新型产业,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一门朝阳产业。

网络文化开始成为影响我国新闻报道、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一两年来,许多重要政治事件、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都会引发网民们自发地组织网上大规模签名、贴文等活动,有的一个主题下面有上万条贴文。反过来,这些网上签名、贴文活动又影响着传统媒体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关注和多角度报道,如“孙志刚事件”“日本毒气弹事件”。透过网络文化反映出来的民情民意,也已经成为重要舆情,影响着有关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和相关措施的实施。

网络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建构了一种新型的虚拟社区文化。在互联网上,QQ聊天室、各类专题论坛、文化艺术网站、博客文化等构成了一种新型社群文化——虚拟社区文化。由网络人际交往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其活动范围由网络向现实延伸。虚拟社区组织往往有着比较明确的宗旨,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些网络群体对人们思想观念及社会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网络中的不良信息

当前,网络文化内容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伦理的、政治的、艺术的、法律的等等。比如,数字鸿沟问题——掌握互联网络技术的人与不会上网的人在信息享有程度、兴趣爱好、社会地位、个人收入上的差距越来越大。科技与人文的割裂——互联网络等高新科技产品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而人文精神的失落越来越严重。知识产权问题——互联网上的侵权行为非常普遍,近几年国内出现很多网络侵权案。暴力与色情的泛滥——个别游戏网站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内容,一些商业网站打着交友、“性教育”“人体艺术”、商品广告的幌子散布色情信息。还有一部分色情信息借助网上互动式栏目传播,利用各种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等发布。有些网站把不良信息内容归为专题,比如“情色新闻”“美女走光专集”等。

手机短信中的不良信息,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诸多类型信息中,存在着攻讦类、淫秽类、欺诈类、泄密类、造谣类、官场类等多种内容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这些不良短信要么具有直接危害性,给手机用户造成经济损失,要么引起家庭不和,甚至引发犯罪行为;要么具有潜在危害性,对用户的消费行为产生误导。黄色信息和其他不良信息更可能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2003年网络文化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两个人物,一是王吉鹏,一是木子美。2003年中,辽宁渤海大学青年教师王吉鹏针对网络色情的泛滥,先后发表了《网站CEO的下一个称呼——老鸨》等许多文章,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使王吉鹏这一名字已经成为反网络色情的代名词。木子美的《遗情书》自从2003年10月、11月在互联网上连载以来,引发了网民和海内外媒体的很大争议,形成了所谓“木子美冲击波”现象。《遗情书》以所谓“性爱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作者本人与多位男子从2003年6月到2003年11月性交往的经过。这些文字,夹杂着部分色情描写,充满了性暗示、性心理的内容。从社会反应看,批评和指责的声音远远大过认同的声音。有媒体认为这一类文字有关部门应当坚决予以“封杀”。

随着手机彩信、宽带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更加先进,有害信息包括谣言、色情信息也必然利用这些新渠道进行传播,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如何加强管理,成为网络文化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管理进行时

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管理,并非一日之功。首先,网络文化内容芜杂繁多,在管理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一是有害信息、不良信息来源十分广泛,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二是传播者身份具有隐蔽性;三是传播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四是传播者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五是互联网跨国传播、越境传播的特性为司法管辖带来极大挑战。

其次,我国网络文化管理的政策法规严重滞后。如网络游戏私服外挂现象严重影响网络游戏产业发展,但打击私服外挂无法可依。

第三,我国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十分滞后。从当前管理体制上看,中国互联网的内容管理归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安全归公安部,网吧管理归文化部,通信和硬件设备归信息产业部。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极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当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需要着力加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加大对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网站的扶持力度,用健康有益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要把更多的优秀文化资料、信息放在网上,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二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快调研,尽早立法,切实加大依法管理网络文化内容的力度。要积极研究和借鉴国外管理经验,依法有效加强对手机短信的管理。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开发有中国特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加快发展网络游戏产业,改变目前国外网络游戏占据国内主导地位的局面。

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作用。如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近年来为网络文化健康繁荣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各互联网协会和社会团体组织,要通过理论研讨、行业评优、政策调研等措施,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规范制度。(作者系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副处长)

(编辑/艾欣)

第二篇:第三只眼看转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第三只眼看转型

作者:

来源:《E药经理人》2013年第09期

在第五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与会者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转型”。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是:20年前,一批民营医药企业诞生,很多产品卖得很好,并不是因为它有专利,而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之后的20年,如果中国的医药行业还靠机会主义在市场上竞争的话,将没有前途。

这是个什么样的“好时代”?听起来抽象,其实说穿了就是“以药养医”的时代。

不用回溯很长的历史,最近的数据就足以说明问题:近5年来,全国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仅为10%左右,但就是在这样微薄的支持下,全国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却增长了约58%;而从医疗机构收入构成来看,药品费用占比近5年来—直维持在50%上下,撑起了医疗机构存续的半壁江山。

也就是说,尽管今天以药养医的体制积弊已是众矢之的,在很多方面医药行业亦深受其累,但必须承认,正是这一体制,使医疗和医药两个行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达成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医药行业事实上多年来一直享受着“以药养医”带来的体制性红利,因而“很多药没有专利,也可以卖得很好”,因而“一家医院就可以养活几家药企”。

这些年,业内每每谈起“以药养医”,“利”的一面甚少提及,但其实又都心照不宣:当出于理性宣示要革“以药养医”命的时候,也意味着到了跟这样一个“好时代”说再见的时候。按照这个逻辑,转型是大势所趋。

然而人性是有弱点的——在紧迫的事和重要的事之间,我们会优先应对紧迫的事,而长期与结构性趋势带来的挑战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放一放”;亦或是心存侥幸,“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毕竟时至今日,以药养医虽已是明日黄花,可医改工程浩大,难以一蹴而就,既得利益还在,“好时代”尚未终结。这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转型为什么不容易?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中国医药企业的战略转型还远非到生死抉择的地步,而是为了更好地跨越,从容地进入全新的时代。因此它不是一个普适的选项,它只适合那些富有远见而非亦步亦趋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追求价值创造而非一味逐利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敢于自我否定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能够苦心孤诣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决心赢得未来的企业。

第三篇:第三只眼看时尚职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第三只眼看时尚职业

作者:阿 俊

来源:《职业》2006年第02期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光怪陆离的时尚风潮散发出的无限诱惑,催生出许多新新职业,如户外教练、美食专家、经纪人……天天美景、美食、美女相伴左右,羡煞旁人。先别急着眼红,听听从业者的心里话,你会发现无限风光的背后,有想象不到的艰辛付出。“甜点”职业:美食记者

羡慕理由:每天被酒楼商家请去品尝天下美食又不用花钱,老板还陪着笑脸,还有比这个职业更“爽”的吗?

薪酬指数:直接与所在机构绩效挂钩,正常情况下,年薪在6 ~8 万元之间,资深美食记者年薪10 万元以上。从业者说:吃喝也有无奈时。

代言人:阿金,南京某报资深美食记者。我很热爱这个职业,有很多快乐,可以交很多朋友,但当吃喝成为一种职业时,就并不只有一个“爽”字可以言表得了,还有很多无奈。与家人、朋友进餐或者独自吃饭,整个过程都有不同的快乐,可以自己选择,完全是享受;为工作而吃就是一种应酬、应付。共同进餐的人、要吃进去的菜,只要是工作需要,无论你是否有食欲都要接受;有时候给客户写稿件,餐饮老板会有一点“强迫”性质的推荐。此外,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红油火锅的专题,按要求我们要在4 天之内吃完6 家左右的火锅。开始一两家吃得还很爽,后来就麻木了。一个专题做下来,感觉自己浑身都是涮锅味,半年不想沾火锅了。

有很多人认为我们的工作很轻松,不就是吃吃饭、写写稿子嘛。其实,为写稿子、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吃也有很大的精神负担。因为工作效果是体现在版面上和读者反馈上的,版面专题受完成时间限制和一些人文因素的影响,你可能需要把你并不喜欢的东西用非常诱人的文字体现在版面上。而且经常在外边吃吃喝喝容易发胖,自然增加了我们的身心负担,说这些话让你觉得矫情,可这的确是事实,一不小心一个月就会胖好几斤。所以平时多约束自己、多参加体育锻炼也是美食记者的当务之急。

“过瘾”职业:游戏玩家

羡慕理由:一般人平时喜欢玩游戏,不仅被家人“唾弃”,还每天被人说成不务正业、不求上进,充满罪恶感;现在成了职业玩家,收入不菲,玩得有理,对于酷爱游戏的玩家来说实在完美。

薪酬指数:按业务绩效拿提成,通常年薪在7 万元左右。

从业者说:玩家就像“挂机”机器。

代言人:李刚,22 岁,做过职业玩家,现就读于上海游戏学院。

做职业玩家的作息时间和别人不一样,白天休息,晚上工作。我参加过国际游戏比赛,也在市级游戏比赛中拿过第二名,在一些小竞赛中经常拿第

一、第二名,这是一种成绩,也是动力。参加国际比赛对职业玩家来说,不仅有成就感,而且收入非常可观。玩竞赛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要天天训练,有时为了一个动作要重复好几天,能顺利进入决赛的人特别少。所以,要达到这一步非常难,需要更刻苦地努力。很多人只是在做游戏玩家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信心和协调能力而已,要以此为职业养活自己是很难的。

职业游戏玩家的收入包括参加各种竞技游戏和网络游戏比赛的奖金、卖游戏账号、出售网上虚拟财产赚钱等。如果没有人给你赞助竞赛,自己贴钱也是正常的。“代练”是职业玩家的一个主要收入,也叫雇佣玩家,就是玩雇主指定的游戏,包括升级和打装备。一天要在电脑前工作8~12 个小时,吃饭也在电脑前,就像战斗机器一样和对方拼体力,赚血汗钱。我曾经想揽一个月拿4000 元收入的活儿,那要和老板签约,承诺一个月后要进入前十名,失败的雇佣玩家只能拿到千元左右的月薪。

做游戏玩家的职业病比较多,生活没有规律、严重透支是这个职业的明显问题。有人形象地说雇佣玩家就是挂机机器。胃病、头昏脑胀、腰背疼、手腕酸痛都是职业玩家的职业病症状。我现在开始学习游戏编程设计,为将来转行做准备。

“名贵”职业:珠宝鉴定师

羡慕理由:可以每天接触常人无法触及的价值不菲、款式各异的顶级珠宝,接触的客户都是富人,对于提高自己的品位、形成高档次的朋友圈有好处,职业魅力指数很高。

薪酬指数:刚入行的珠宝鉴定师年薪在7 万元左右,资深鉴定师按业务拿提成,年薪可达百万元以上。

从业者说:费心、费时、费积累。

代言人:石磊,中港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珠宝首饰鉴定师。

做珠宝首饰鉴定师,面对顾客拿来的千奇百怪的珠宝首饰,要准确地鉴别其真伪和品质,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一行养眼也伤眼,因为总要坐着集中精力盯着小小的珠宝首饰看,所以很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颈椎病。

现在很多首饰都经过精心处理,给鉴别带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谨慎细致的心态。如果失误把A 货鉴定为B 货,那么给顾客和商品产家带来的麻烦非同小

可。所以现场鉴定,我们都特别谨慎细心,哪怕有一丁点疑问,都不能轻易下定论,当然也不能放弃,再费力气也要鉴别明白,这是基本的工作职责。

这个职业看重经验积累,同时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也极为重要。珠宝首饰变化多,要永远有充电学习的状态,不能依靠吃老本。这个行业除了要经过相关培训考核外,每3 年要接受一次新的培训考核。

“漂亮”职业:演员经纪人

羡慕理由:他们不仅每天跟帅哥、美女混在一起,还可以和明星们到世界各地游走,见多识广,那些平时高傲的明星有什么话都会向他们倾诉,实在是太风光了。

薪酬指数:薪酬直接与业绩挂钩,运气好的话,年薪上百万在业内实属正常现象。从业者说:变数最多的超级家长。

代言人:王燕,是姜文、姜武、于小慧、张丰毅、许亚军等演员的经纪人。

我的演员中很多人叫我家长,比较形象。经纪人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内勤、外政都要参与。做演员经纪人,需要很高的综合修养,要干练、头脑清晰敏锐、考虑问题全面细致,人格魅力最重要。

演员的工作是有周期的,我们的工作没有,一忙起来就没有自己的时间。演员上戏的时候,我要看、选他们的下一部戏,要去剧组探班;剧组中的琐碎事情要找经纪人协调;演员休息的时候,我还要去谈戏、作宣传计划、看他们拍完的剧本。大事包括定剧本、谈酬金等,小事涉及演员的吃、住、航班安排。我经常是从中午开始接电话洽谈签约事宜,一直谈到晚上,两部手机不停地响,让你应接不暇,以至后来有段时间我一听手机响就作呕。

我带的10 个演员都比较有名,找上门的戏较多,一个演员一年通常演两三部戏,但也可能有10 部戏找来。如果口头答应了一个剧组,即使没有签约,有更好的剧组出现了,也不能与上家毁约,这是我坚持的合作原则。选剧本时要分析角色,如果觉得不合适、题材不好就可以放弃;如果觉得可以,就要全面分析,考察剧组的班底,看戏中对手是谁等等。一部戏通常是20 集左右,最忙的时候,我在10 天内看了200 多集剧本,给五六个演员选剧本。而且看剧本只能晚上看,白天得联系合作事宜,每天凌晨四五点睡觉是常事。

我有一个旅行箱,里面装的化妆品等一些用品是不需要动的,随时都可能加上几件衣服就拉走了。有时候也会突然闲下来,接连几天没有一个人找你,但这些都不由我控制。

第四篇:第三只眼看企业“用工荒”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

二、 有效人口资源优势提前丧失;

三、 我国传统中不良观念;

四、 现代教育体制的失败;

五、 传统价值观的沦丧;

六、 产业升级的滞后;

七、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八、 企业落后管理集中表现。

对今日中国沿海、甚至内地的广大企业来说:用工荒现象已持续了好几年,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人说是因为工人工资太低,造成大家不想出门打门所致,只要给工人涨工资,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几年一线员工的工资年年看涨,用工荒却没有得到丝毫解决。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是下面八个方面原因导致: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

应该说今日用工荒从根本上说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恶果。这个让中国社会人口结构突然变异,出现人品断层,使国内人口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人口突然急剧减少。这种人口非自然的减少造成的恶果是:

1、 让中国社会提前快速进入老龄化;

2、 突然失去了大量可用劳动力;

3、 有效购买力下降,内销市场无法真正提升。

当然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是现在本该八十后与九十后作为生产一线主力的大军消失了,大量用人单位无人可用。

顺便说的一个话题是:有人会说如果不搞计划生育,那中国现在不好几十亿人口。但大家要明白一点的是:如果中国将数以千亿投入在计划生育上的钱投在基础教育上。让更多人受教育,人口将会自然递减的形势。因为各国事实证明:让国民每多受一年教育,其下一代就自然会至少晚出生一年。一般规律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越晚、下一代也越晚出生。再则:人口增长有其负面性,也有其下面性,人口特别是年青人会带动消费、也会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二、 有效人口资源优势提前丧失

过去我们总爱讲一句话: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经过数十年的掠夺式经济发展,我们现在是:资源不再丰富,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环境也遭到灾难性地破坏,而计划生育的显著成绩又使我们的人口资源中可用劳动力优势完全丧失。而且经济地快速增长使这种人口优势提前消失。中国社会人口总体特点是 :绝对人口缓慢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可利用青壮年急速递减,这种人口结构一不利于工业发展、更不利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生存;二不利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毕竟年青人是一国消费的主体。

三、 我国传统不良观念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优秀的思想与理念,这些好的东西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续承,但也有一些不良的传统思维与习惯是需要我们批判与摒弃的。中国的父母亲爱子如命,把孩子未来的幸福放在头等大事,他们总想让他们过得好一点。而其中一个传统的观念是让小孩读书,读书可以让他们将来升官发财,至少以后可以坐坐办公室,不用当工人那么累。

六七十年代人出来打工拼命挣钱为的就是让自己孩子去读书。考大学、考不上正规学校也要去读一个民办大学、或者最差也要上一个电脑班学学电脑,主要想法是孩子以后不要像自己工作那样累,考不上公务员、当不了官也要进公司办公室成为白领。大量的父母抱着这种心态培养下一代,造成年青一代无论如何也不想下车间当技术工人,这种错误的传统观念最终影响了年青人的择业观,造成生产一线的工作是绝大部分年青人,无论其学历如何也不是主要考虑的对象。

四、 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失败;

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际需求相差极远。所设计科目,传授的知识也是企业用人不多的岗位。

特别是前些年大学的产业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各地纷纷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使得一些原本可以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产业工人的技术学校变成了毫无实用价值的大中专院校。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学生所学不实用而找不到好工作、企业怎么也招不到实用、能干的人材。

假如教育部顺应中国现状,大力发展技工学校,而不是随意给院校升级。中国目前就多了几百万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同时少了同等数量空有文凭、缺乏实干精神的大学生。毕竟大专、本科文凭一拿再去当工人怎么也说不过去。而中国现代企业最缺乏的是有一定文化(高职、中专)经过专业教育与训练、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 目前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里人员现状就是不是没有什么文化(小学、初中)的技术工人,就是有文化、耻于学技术、上生产线的科班人员。提拔起来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有技术、没必要文化。企业内部管理上不去根源就在于此。而这个问题根源还是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上。

五、 传统价值观的丧失;

前面所谈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有一点过去是世界公认的,那就是中国人的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这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却在现代教育体制下、现代被金钱腐蚀的社会道德价值观下已完全丧失。

中国社会现有的年青一代已进入像郎咸平教授所说未富先懒的时代。国家还没有真正富强,但年青人却提前变得很懒。不想吃苦,怕加班、甚至怕上班,追求享乐。正如郎咸平教授在财经郎眼节目中所说:年青人宁可去做不用加班,一个月1000多块的营业员,也不想去做有加班,一个月2000多块的工厂要作。

也正是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消失,好吃懒做的社会风气的横行,造成了社会上做二奶风盛行、啃老族不以为耻。同样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了企业里难招人、干活卖力的人更难招。

顺便说一句:今日中国五千年形成的道德水准从没有今天这么低下,这其中要“感谢”那些传播媒体、影视作品、还有那些腐败的官场表现姨年青人的毒害,那些低级趣味的大陆剧、韩剧引导年青人天天梦想着不用工作、却有洋房住、洋车开、每天在俊男亮妹中专心谈恋爱。所以不少年青人不想工作、只想找这种生活、或类似这种生活式的工作。没有的话,就屈尊去做二奶。

六、 产业升级的滞后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早就应学习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进行产业升级, 由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升级为知识型、高科技的企业。但由于群体性缺乏远视与规划,造成中国的主导产业几十年如一日的以低科技水平、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而此时大学却培养出大量知识型的人才(不论其先是如何),却没有足够多企业接纳他们。这样也就很自然的出现目前这种现状:大学生找不到相适应的工作、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找不到合适工人。

七、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中国大部分企业家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即对环境保护不承担、对员工也不用承担。可以说大部分地区企业的利润三大来源——

一、牺牲环境;

二、资源的浪费;三不用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而当员工受教育程度逐渐变高,他们就更愿意去那些相对对员工福利保障多一些的外资企业和少量的中资企业。那些福利差、环境差、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每天工作动不动就十几个小时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当然首先感觉到招工难。正如一篇文章所言:“用工荒”源自“用工狠”。现代受过一定教育的年青人再也不想在那种无保障、无福利、无生活乐趣、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工厂工作。毕竟他们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正常的生活、娱乐、社交等、、、、、、

八、 企业落后管理的集中体现

在过去十几年来,对大部分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老板最关心的是订单的问题。对内部管理的概念是东西要做好(也就是品质要保证)、要准时交货、再就是不要太浪费(也就是成本适当控制),基本上没有想到过对人的关心与尊重,因为那时大家感觉中国有的是人。工厂管理上很少把对员工的尊重放在重要的位置。

而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里,管理人员对人员的使用与现场调配也是大手大脚。因为员工的工资低、多用一个少用一个无所谓,人又好招。他们从不考虑对人员的使用上如何精打细算、最合理、有效的使用每一名员工。所以当人员一旦没有以前那么好招,大手大脚惯了的一线管理就感觉人不够用。

可以说:今日“用工荒”跟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他们如管理水平好一点,员工使用合理。在厂的员工收入高、受到必要的尊重、人员流动性没有那么大,企业也不会有太大的用人压力。往往那些叫“人难招”的企业实际是“人难留”的企业、也就是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

总而言之:一般企业只要善待现有员工,降低人员的流失率。在打工群中留下好名声。人员问题在这一两年还不至于困难到无法解决的地步。

文章转载自“宋曦的BLOG”。

第五篇:努力睁开第三只眼看花开

——“赴上海培训学习”有感

初秋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我怀着寻梦的心来到了“秋似洛阳春”的上海。在这里,我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他们以自身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我想,对于几位老师的精神,只用只字片语是无法表达完的,那么我就谈谈令我印象深刻的几点吧。

一、80后班任达哥的智慧人生

他虽然有着稚嫩的面孔,却是一位有智慧的老师,一直以来都在享受着快乐教育的每一秒,他怀揣着教师梦在教育的长廊里徜徉。他内心迸发着热情,他有着智慧的思维,他还有着老师难有的坚持。 感悟一:给学生极高的定位。

他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就建立“愿憬”——愿望与憧憬,给教授的学生都做规划纲要,让学生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孔子教育学生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想这个小达哥老师真正领悟了孔圣者的意图。在与学生第一次接触就在学生内心种下了美好的种子,在班级建立学规,所以他所教育的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的期待中成长、成人、成材。

感悟二:关于“温和”的持守。

小达哥老师在教育学生的生活中,他始终坚守着用宽容,反对用专制、暴力的方法,他认为暴力对于解决问题往往无济于事。只有温和、宽容地对待学生和一切事情,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把事情办好。他在学生上课说话犯错时讲“破窗子理论”,用故事告诉学生以道理。就如我们都知道的故事一样,“在极寒冷的冬天,为了把人的棉衣脱下来,冬风狂暴地刮起来,但却只是使人把棉衣裹得更紧;而当太阳出来照着他的时候,那人便自动脱下了棉衣。“故事的寓意是极其明白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绝不能简单地压制他们,用纪律制度去逼迫他们就范,用“冬风剥棉衣”的办法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二、黄静华妈妈老师爱每一个孩子的伟大人生 感悟一:教育的水就是情,就是爱。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而我们的黄妈妈老师用一个转变坏女孩的故事验证了教育的水就是情,就是爱。她用真诚,以心灵来赢得心灵。她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换位思考教育着每一个学生,拥有花苞心态去期待学生花的开放。她说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

感悟二:真正的起跑线是培养好习惯。

她说成功的教育是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但是说实在的,坏习惯很容易养成,好习惯却得之不易,如果不加以坚持,还有可能丧失。所以,她最后说改进坏习惯就要老师付出几十倍的时间,她就是这样教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的。

三、周增为书记“培育大写人”的责任人生。 感悟一:热情和创造力是优秀教师的共同点

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忠于职守,对本职工作极度负责,刻苦钻研,对本职业务精益求精。每个教师都要让自己朝两大领域发展:厚重的人格魅力,深邃学问底蕴。从而追求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教育的热情给我们的动力是如此之大的,会促使我们不断地进修,不断学习,享受着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珍惜所有的教学机会。 感悟二:寻求有效的教学。

她提到要在“准备考试和传授知识之间寻求平衡”。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我想,我这个不完整的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探索钻研,带着一群群不完整的人把每一步尽我所能的走好!努力睁开第三只眼看花开!

努力睁开第三只眼看花开

——“赴上海培训学习”有感

单位;第九中学

姓名:刘丽君

上一篇:电算化实训总结范文下一篇:第七章复习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