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第三只眼看差生

2022-08-22

第一篇:请用第三只眼看差生

用第三只眼睛看我(转)

在作文书里面看到一篇自己感觉很新颖的文章,把它转下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小时候老师告诉我,“我”字应该这样写。长大后,我重新认识“我”字——这七种笔画构成的“我”,每一笔都是我真实的写照。

——题记

风吹。草动。

风扬起发丝,亦牵动我脑海中杂乱的思维,猛然醒来,有一丝伤感,有一丝顿悟。走过一段泥泞的路,经过一些混乱的日子,虽不能像鲁迅一样自嘲,但至少也应该自省了吧。

撇 :“我”的第一笔是“撇”,表现了我的性格特点——倾斜。

面对生活,我总有太多抉择。面对抉择,我总有太多犹豫。犹豫总是使我辗转反侧,徘徊不定,徘徊中躁动不安的心难免会动摇,无法理智地面对一切,感情用事使我心中的天平一度倾斜。

心倾斜了,路迷失了。重心和方向也偏移了,执拗的我曾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横 :有这样一种自信: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使错了,也倔强地一错到底。面对这一“横”,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固执,固执得有悖情理,缺乏变通。生活中与人交往,这一“横”如一把无形的刀,往往在刺痛了自己的同时地刺伤了别人。固执导致伤害。

竖钩:一支秃笔在纸上由上到下一掴到底,却在临近终点处突然转弯,这便是“竖钩”的脉络。

如一泉细流奔突向下,突然遇到礁石,如一根长竹直插云霄。突然遇到疾风,我的人生转了个弯,命运转了个弯——人生之路总在最关键的时刻调转了方向。这是懦弱吗?

提:从最下端毫不犹豫地向上攀,从最底处毫无悔意地向前行,从最卑微处毫不畏惧地向“高高在上”靠近,从“小我”向“大我”靠近。

攀登书山,只求向上。荆棘刺破肌肤,割伤足腕,苦难在饱经忧患后的肉体上烙上深深的痕迹,风雨无情地洗礼着残有的破布衣衫。

这样一路攀缘,只顾着急速向前,却忘了自己早已筋疲力尽,以至于在途中倒下,在最不情愿的时候无奈的停息。

“提”是以奋力之笔向上,却在力尽之时默然渐止。我常在鸿鹄鹏程的情境中开始,却又在急于求成中轰然倒下而结束。总以为自己可以绝处缝生,到达理想的彼岸。我太过于看重生活的目标,却忽视了生命的过程 忙于奔波急于求成,结果获得的只是徒劳。蓦然回首,我生命里的这一“堤”警醒了我。它使我明白:在忙碌的一生中,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把握生命的过程,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斜钩:人生路上总有些斜坡,平坦之中不乏陡峭,舒适安逸中伴着潜在危险,飞跃升腾中会有急速跌倒的可能。有时候面对“我”中的这一“斜钩”面对这一急速跌倒的生命状态,我无可奈何。

在人生斜坡的顶端,在生命的顿挫处,明知走下去会滑到谷底,遍体鳞作,却任凭自己一路下滑,无可救药的堕落,直到感觉到身体的疼痛,心灵的苦涩才突然想到上进。在将到

坡底时突然站起,将近绝望时萌生希望。然后告诉自己:在人生路上,即使倒下,也应该在前行的路上,而决不在后退的阴影里。这一“斜钩”启示我:在人生路上,不管是坦然大道,还是崎岖小路,都要用坚强战胜脆弱,用上升和前进,代替跌倒和后退。

这一“斜钩”让我摒弃曾经的脆弱和自甘堕落,勾画出一个坚强上进而不认输的我。

撇:夜深人静,我独自比画着“我”字的笔画,面对心灵的镜子,回顾着自己的人生,重新认识它。此时,我再次凝望这一撇,回首走过的路。一撇转弯,一撇斜行,一撇将人生的重心转移。一撇蜿蜓。一撇将人生的长路转向。

点:我的自我审视以“点”结尾,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点”之后,会生错觉,有时会让人生的答卷打上红叉,有时也会在这一“点”落笔时自我审视,自我警醒。在人生关键时刻慎思而后行。“我”中的这一“点”,让我能够谨慎地添上得意的一笔。

我要用第三只眼看清“我,”自我审视——重新认识自己,让人生的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多一些前进,少一些羁绊;多一些稳重,少一些草率。

用第三只眼看“我”,回顾过去,审视自然。

风又吹过,思绪随风飞扬……

点评:

文章把对人生的感悟浓缩在一个“我”字里,向读者展示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对“我”的每一笔进行了形象描写,并丰富了每一笔的内涵,从而使“我”内心更丰富,形象更美好。作者具有可贵的创新思维,实在是了不起。(龚赤清)

柏松海发

第二篇:第三只眼看“面子”

第三只眼看“面子” (2006-02-03 07:26:34)

遇到不好意思和尴尬的事情,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忍不住弄出来点不雅的动静,无论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会脸红,这是个生理现象。但外国人脸红过了,很快就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好象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但我们中国人脸红过了,马上开始在心里打小九九:刚才有没有丢了“面子”?半天缓不过劲来。这个“面子”与脸有关(所以“丢面子”也可以说“丢脸”),但又是个及其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许多先辈学者和文学大师如钱钟书、柏杨等都有论及。笔者不才,长期客居海外,有幸游历亚、非、欧、美,换个角度再看面子问题,似乎有了一点新的理解。 面子的用处

每个中国人都很要面子,而且这面子观似乎是与生俱来。我的儿子生长在海外,从小用勺子吃饭,快十岁了,还不会用筷子。这哪里还有个炎黄子孙的样子!我们作父母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软硬兼施,言传身教,几乎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都搬出来了依然没有效果。儿子一句话就把我们顶回去:“你们不觉得用勺子吃更方便吗?”有一天,我们请美国朋友到当地中餐馆吃饭,特意交代跑堂的小伙子给美国人和我儿子拿上刀叉、勺子,免得这几位用筷子受罪。没想到那美国人一口回绝:“在中餐馆吃饭就得用筷子。”这洋人说到做到,使起筷子来还真像那么回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这天开始,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居然宣布他也要用筷子吃饭,而且只几天功夫就掌握了操纵筷子的基本动作。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我们夫妇的旁敲侧击,终于搞清楚其中的原委:原来是那天在中餐馆,美国人使用中国的筷子吃饭,而他小子生得一付中国人模样,却要用勺子,我儿子他把“面子”丢啦!

早知道“面子”这么有效果,早搬出来用多好。由此联想到台湾高震东先生创立的“台湾忠信高级工商管理学校”。这所学校的英文教学据说在台湾很有名。留美班英文教材第一页上印着这样一段话:

“中国人学英文是我们的国耻行为,学英文是中国最可悲的行为,但我们不得不学,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非把英文学好不可,所以要咬牙切齿学英文!我们学英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去伺候外国人,去做丢尽祖宗八辈脸的事!” 这段文字最关键、最成功也最绝妙之处是最后那句“丢尽祖宗八辈脸”。丢自己脸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不可忍受了,更何况连“祖宗八辈”的脸一起都要丢呢!有这“丢面子”的威胁,从高先生的学校出去的学生英语据说都很好。

面子的价值

初到国外发现外国人进出弹簧门往往要看看后面有没有跟着其他人,如果有一定要轻轻拉住门,等人家走过来再放手。同样的场合我们中国人一般目不斜视,扬长而入,管他后面有没有人。有人说中国人缺乏礼貌,也有人说这只是个习惯问题,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不过,往深里想一想,这里面还是有“面子”的因素在作崇。试想,我又不该他欠他,凭什么要给那么大面子拉住门等后面的来人呢?即使有在国外入乡随俗已经习惯成自然的中国人,回到祖国作君子状拉门等人,说不定把后面的人吓着也未可知。要知道在国内,拉门恭候来人的只有宾馆的服务员,其他人咱还是自然点吧! 再举个例子,外国人喜欢请朋友到家里吃饭,客人上门总是要带点什么礼物,比如鲜花、香槟酒之类,空手而来是很不礼貌的事。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大都患有乡愁症,互相之间更是少不了串门交际,但似乎除了逢年过节或有求于人一般很少带礼物上门,进门来打个哈哈就行了。不过仔细想想,我们去朋友家作客真的什么都不带吗?有人请你,你接受了,这在中国人看来叫做“给面子”或者“赏脸”,这比什么贵重礼物都重要。外国人不晓得面子的价值,所以去朋友那里作客还得搭上件礼物。

面子有价值,所以可以用来换钱。换句话说,如果有足够的补偿的话,面子是可以暂时放下去的,所以我们国粹里又有“笑贫不笑娼”的说法。我十几年前刚到国外“插队”留学时,一起在餐馆打工的有位国内某大学的付教授。我一个学生仔端盘子跑堂已经觉得有失颜面,他堂堂教授的心境也可想而知,何况那没有文化的老板娘训起人来一点情面也不讲。我下工和他闲聊,发现教授的心理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不平衡。他给我算了这么一笔帐:当时他在国内的工资不过百元左右,而在这里跑堂一个月挣小一千美元,顶国内几年的工资了。

近年来,国内新出来的留学生、访问学者已经很少有像我们当年那么穷困潦倒,现在给千把美元不能再吸引教授去端盘子了。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的面子升值了,这是大好事;但面子值钱了,海外中国人间互相帮助“给面子”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面子的相对性

面子有用,又有价值,可是我时常怀疑我们中国人是不是真的好面子。回国乘飞机,候机室里叽叽喳喳的人都是咱炎黄子孙,外国人都悄没声地在念书。一旦喇叭里宣布“现在开始登机”,呼啦一下众多的中国人都往机舱入口拥去,男男女女挤得前胸贴后背,没有人觉得丢面子。有外国人看着这一情景,不解地问:“不是都有座位吗,为什么要着急呢?”我顺水推舟的说:“好不容易熬到回国的这一刻,大家心情激动,可能太兴奋了,哪怕早一分钟登上飞机也觉得是个安慰。”嘴上如此说,但咱心里明镜似的:没看见中国人手里的大包小包,早上去先把座位上面的行李舱占了。等你老外上去找不着地方放手提行李,咱就当没看见。 在机场的一幕还是在国外,国内类似的事情多了去了,不足为奇。走在国内城市的大街上常会听到有人吵架,口角的双方至少有一方会骂另一方“不要脸”。中文里骂人的话多得数不胜数,惟有这“不要脸”三个字最奇妙。如果口角双方原本并不认识,被骂“不要脸”的人根本无所谓,还会还口:“面子卖多少钱一斤啊?”如果口角的双方是熟人,这三个字又是最重的,一旦出口那必然是到了反目成仇、不可收拾的地步。

原来这“面子”还有相对性。中国人的精心呵护的面子只是给家人、朋友、上司、下属、同事和熟人看的,在这个圈子里面子的价值连城,万一不慎把脸丢了,一死了之的人也不鲜见。可是同样的一张脸,到了陌生的地方,忽然贬值“跌份”,情不自禁会说出“面子值多少钱”这种话来。

外国人有“面子”吗?

当然,说“面子”在外人面前贬值也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这“外人”是外国人,那事情又另当别论,因为这可能关乎到国家的“面子”。记得小时候,还是文革时期,一次有重要外宾来访,老师吩咐我们小学生一律穿新衣服上学。我母亲起初不肯给我买,说是家里钱紧,再说不逢年过节买什么新衣服。我学老师的口气说:“丢老师的脸事小,丢了国家的脸谁担待的了?”,没费功夫就把母亲说服了。我在工厂上班的大哥也得到通知,外宾来的那天去商店“买”东西,制造市场繁荣的表面气氛(外宾走了以后再把从商店拿出来的暖水瓶、搪瓷盆之类的商品送回去)。现在时代不同了,文革时的荒唐事当然是没有了。但是外国人来了,不管怎样请吃陪玩之类的表面文章该作的还是得作。

我时常捉摸,这外国人到底有没有“面子”?要是根本没有,咱中国人忙活半天,岂非是对牛弹琴?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东亚国家,比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深受传统儒教影响的国家,心理素质与咱中国人相仿,重视“面子”自不必说。至于其他地方,就值得考究了。我有一位印度朋友,从我这里借走了一本珍藏的经济学著作,久不归还。我耐不住催他几次,他正色对我说:“你别担心。如果我不还,你丢的是一本书,我丢的是我的脸。这种傻事我可不干。”果然不久后那本书就物归原主。

据我亲身的观察与体验,越是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就越要面子。就以欧洲的法国为例来说吧,虽然法语里“脸”这个词并没有类似中文里“面子”的意思,但不会说不等于没有他们不懂脸面的问题。据说法国人过去由于不爱洗澡,于是才绞尽脑汁发明了香水遮掩体味。每年夏天

七、八月份,是法国的暑期,不光大中小学生放假,而且公司和机关的职员也都轮流放假。法国人放假可不兴在家里歇着,一定要离家出走到海边、上山或出国才算。放假归来,同事会打听:“到哪里放假去了?”没有钱或者实在懒得动弹的人,暑期在家里窝着怕遭人笑话,把窗户关严,给外人以出去度假的印象。法国人好面子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美国,我本来对他们有没有“面子”问题一直吃不准,直到闹出“拉链门”事件,这才算看出一点名堂。堂堂美国总统与实习小女生有染的事传出后,中国人一谈起来就长嘘短叹:这下克林顿可丢了面子了,就是不被国会弹劾,背着这黑锅今后这总统可怎么当啊!但美国人的思路与我们不同,他们要搞清楚的是总统有没有骗人,如果真撒了谎,那就请他走路。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独立检查官虽然证明了克林顿与列文斯基的确有不正当的关系,但没有证据表明克林顿撒谎,所以总统照做不误。看来美国人有脸但不知道什么是“面子”,我们不可以己之心度人家美国人之腹,今后与美国人打交道时谨记。

第三篇:第三只眼看教育

——记寒假家教社会实践心得

这次寒假因为我们专业放假比较早,所以我在六启家教中心做了为期半月的助教。我的工作是每天晚上辅导学生们的课外作业以及疑难问题,家教中心那里是一个助教负责一个班的,而我班上是5个学生,他们都刚上初二。

不得不说,由于教育的改革,出来的弊端和优点是非常之多的。同时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样,大家会为了争取那一点成绩而放弃了一些本来很重要的技能,而由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人了。

其实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真的是感触颇深,对于孩子们的负担我也是深表同情。首先,他们晚上了还在做功课,这是父母对教育的看重,也是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也许有的是父母强迫的,有的是自愿的,有的可能坐在那里头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是毕竟他们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每天我去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上他们的课外作业,做完了给我检查,然后再修改才行,而且我的工作时间标准是2小时。但是说实话,我没有哪天是准时的2小时后下班走人的。关键就在于他们的作业,他们的问题!

怎么说呢,他们的作业其实在我们眼中不算什么的了,因为我们经历了高中堆积如山的作业,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数外各一套题会是什么概念?老师们都强调的是题在于精而不在多,但是他们布置下的作业却是另一种状况了。我也看过他们的题目,我是觉得很简单的了,虽然那么多年了有很多遗忘,但是当我看一眼教科书我就可以解决那些问题的。但是学生们不一样的,他们要思考,的确也是巩固练习,因为他们的课外作业全是当天学的内容,不过他们却不会做,为什么呢?

这就应该联系到课堂了。我有看过他们做的笔记,很不错的,大家都写的很工整详细。但是当他们不会做了我叫他们看笔记时他们却不太能看懂,是看着笔记都不太能看懂那种,很严重的问题了吧!这比我们讲了题以后直接做原题做不懂还要严重!因为这说明了课堂上其实他们学的东西简直都是模糊概念的,就以一个勾股定理为例,当学了直角三角形以后处理作业就应该首先考虑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吧,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我也仔细的给他们讲过了,不过我觉得效果并不好,关键是课堂,课堂一分钟可就相当于课下十分钟了。

这可能与老师上课的方法有关吧。虽然我没有站在课堂上授课,也不太懂得教学的方法,但是我却可以看到教学效果,我想既然身为老师,这一点应该具备的吧。再联想到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所以在课下又给他们请了家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优秀的成绩,以后可以考个好的大学,学到更渊博的知识,出人头地,因此家长们见面多半都是以孩子的学习为交谈对象,这完全没有错,但是家长们忽略了知识技能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区别。一味的学习书本而不交际,不实践,是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的,就像医生背得再多的书,但是也是有局限的,只有多给人看病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同时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各行各业都是以科技为主,但是希望家长们可以看到这两面性,不要误导了还在成长的孩子们。

我记得有一次给一个学生讲题,我用了两种方法给他讲,第一是他们课堂学的,另外一种是课外的特别简单的,但是我叫他写简单的那种的时候他却说不行,因为他们老师说不能用课外知识进行解答。我顿时无语,我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都鼓励大家创新思考,课外查找资料,但是现在那老师居然叫学生只能一板一眼的按照学习的知识做题!这应该是与考试有关的吧。因为试卷答题讲究格式,而阅卷老师看答案可如一目十行是啊,所以学生的答卷必须给老师清楚的感觉,慢慢的就发展到了这一步了。这个变化是教育的悲哀吧,格式必须要的,毕竟细节决定成败嘛,但是老师却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要求的,是该说老师是严格为学生呢,还是业绩为自己呢?

以小见大,学校的老师们为了业绩,多半都是这样吧,这可以说是曲折的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其实它不只是为考试,更是为了人才服务的!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组合,正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健康的学习。为了祖国的栋梁,真心希望这一套组合可以给予孩子们真正的知识!

第四篇:第三只眼看莫言获奖

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现实主义与魔幻色彩结合在一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人们都为其获奖而欢呼雀跃的时候,大都觉得他能够获奖是因为努力练习写作。而我是因为他内心的单纯。

莫言获奖后,人们问他将如何庆祝,他微笑着回答说:“回家包一顿饺子。只是得一个奖而已,没有必要过多的庆祝。”人们评论他低调,像陶渊明那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倒认为那是一种单纯。他的心中没有过多的功名利禄,没有被社会上拜金等不良因素所影响。家具坏了,修一修继续用;衣服破了,打个补丁,缝一缝,继续穿。这种心境,也许是大多数人在幼时,朴素的母亲在身边时才有的。所以在我看来,他是单纯的。

莫言的童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同小伙伴看到开进学校的煤车,一跃而上,一人拿一块煤,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到后来听到有人说,当了作者出了一本书,就可以一天三顿饭吃肉馅的大饺子,然后就下定决心当一名作家,日后坚持写作,坚持投稿。为了吃上肉饺子而有了的理想,如果可以坚持一时,大可定义其为童年趣事。然而莫言他坚持了一生,爱上了写作,在有了工作之后仍旧继续写作。我认为那是他的单纯。

幼时的莫言常常因为自己多嘴多舌而给家里带来麻烦。母亲教导他,让他日后学会少说话,多做事。他听从母亲的教导,将自己的名字“管谟业”中的“谟”字拆为“讠”和“莫”整理为“莫言”,作为自己的笔名。以此来勉励自己,提醒自己,时刻把母亲的教导放在心上。从此他便下定决心,少说话,把自己要说的话都用文字写成故事。他没有年轻的我们那样对母亲的叛逆、不从。他的乖巧、知错就改,在我看来是因为他善良,他有一颗单纯的内心。

因为莫言的单纯,他开始写作;正是因为他的单纯,他为了肉馅大饺子而爱上写作;而正是因为他的单纯,他处事不惊,一路坚持书写;就是他的单纯,让他有资格获得中国第一个诺内尔文学奖。

用第三只眼看到的莫言那颗单纯的心,会引领着我,伴随着我,使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美丽。

第五篇:母亲疯了——第三只眼看《怪物》

孩子说:妈妈,你会不会不要我?她们说:就算你不要妈妈,妈妈也不会不要你。——《怪物》她们共同的名字叫母亲。然而在电影《怪物》里,母亲成了怪物,母亲疯了。母亲为什么疯了?因为她们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电影《怪物》中林嘉欣和舒淇分别饰演了两个母亲的形象:在一次房屋拆迁的冲突中,木屋失火,林嘉欣丈夫被火烧死,后来又与儿子失散,精神陷于崩溃的她数年藏匿在老屋之上所建起来的大楼之中,成了一个神秘的“怪物”。她在四处寻找自己的儿子过程中拐走了貌似自己儿子的舒淇的儿子,并开始四周在屋苑内躲藏,有时匿藏在大厦的电梯槽、有时躲在水箱„„而由舒淇扮演的另一位母亲则一直处于为寻找自己儿子的种种挣扎和努力之中,并因此也失去了自己的丈夫。一个先失去了自己的丈夫,然后失去儿子;另一个先失去儿子,然后失去丈夫。命运让两个母亲遭遇相同的不幸,又让把她们推向争抢爱的两端。两个不幸的母亲因而疯狂,展开了对儿子的惨烈争夺。(《怪物》剧情介绍)

两位母亲因为爱而释放出巨大得惊人的能量,因为惨烈的争夺由爱生,它同时让人感受到女性的力量和温柔。经过几次争抢儿子的交锋,两个母亲最后在天台上狭路相逢。这时候,她们都疯了,形象重叠了。而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分不清谁是自己的母亲。也许孩子能够区分的只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谁能给予爱,所以孩子会在巨大的惊吓中迷失自己,却懂得用一声清醒的啼哭制止两个母亲惨烈的肉搏。这个电影一开始给人的感觉确实有一些惊悚片的氛围,这也是它的市场定位,而很多场景在音效、造型、光影的处理上也很切合这个定位。但是我记住的,是片中每一个让人绝望的情节和每个让人温暖的细节。比如林嘉欣一家吃饭的情景:在丈夫和儿子相继离开自己以后,简陋的饭桌上永远还是三副碗筷,只是眼见物是人非,这个可怜女人手在不停扒饭,口里却几度痛苦失声。

《怪物》电影把情感放到冷酷甚至有些变形的现实中去呈现,使爱自始至终带着逼人的光辉。这种直逼人心的光辉折射到旁观者的心灵上,让人动容。但这样的光辉又是暖人的,它在绝望的处境里,在现实的暗淡背景里,让你热泪盈眶。

林嘉欣扮演的“怪物”母亲形象震撼人心,随着情节的展开,当“怪物”被渐渐还原成“母亲”的时候,她的迷失心智,蓬头垢面都该因为她所遭遇的巨大不幸,被报以深深的同情和巨大的怜悯。如果亲眼看见了儿子被压在房屋废墟中的幼体,也许这个母亲可能早就在厄运中死去。但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死去的儿子,命运再次选择了这个女人。爱让她疯癫地活着,那怕是在下水道下,污水之中非人地活着,活成一个怪物。

“怪物”母亲丑陋恐怖的形象让我想起了莫言一篇著名的小说《欢乐》,莫言本人因为对母亲这一形象过于真实和铺张的叙述而遭受到巨大的非议。在很多人看来,就像《怪物》导演所塑造的母亲形象一样,莫言违反了规则,选择了丧失良知的叙述。很多人认为莫言玷污了母亲,玷污了母亲的完美形象。而余华在评论这篇文章的时候则认为,一个正在倒塌的母亲形象是最有力量的。“正是这样的母亲,才使我们百感交集,才使我们有了同情和怜悯之心,才使我们可以无穷无尽地去付出自己的爱。”(余华:《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

母亲经常在孤立无援之中呈现巨大的能量,这爱的力量无法阻挡。在绝望和黑暗之中,母亲把爱变成了本能,变成了无所畏惧,变成了孤胆英雄,变成了歇斯底里,变得不可理喻,最后母亲疯了——母亲因为爱而毁灭了她自己。

除了母亲的力量,《怪物》还让我感到对城市的失望,那就是人在城市森林里的不断丧失,安全感和方向感的丧失。是的,蓝天碧水,高楼大厦,鲜花草坪,一切都那么祥和美好,可是当你遭遇麻烦的时候,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冷漠起来,在你之外,一起如常,一切都拒人于千里之外,一切都孤立无缘。只幸存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城市阴暗潮湿的地下,闪着微弱的光——这光冷竣而飘摇,它苍白映照在母亲从天而下的那张苍白绝望

的脸上,最后归于沉寂。

城市还是城市。只是这个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有呜咽,有控诉。没有人听到,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知道,一个母亲疯了——在这样一个现实的非典型样本里,我们看不到和谐社会的影子。我们的政府希望它的人民在不和谐中去看到和谐,去构建和谐,为什么要整天讲和谐?还不是因为现在不和谐?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城市的地下都有着斑斑血泪。城市是怎么来的?繁华是怎么来的?浮华背后的巨大黑暗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乡村成了城乡结合部?什么时候城乡结合部成了贫民区?什么时候贫民区又成了地下诗歌的最后遗照?„„城市嘈杂,人声喧闹,只要你我暂

时还活得凑合,没有人有兴趣去想这些让人不舒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早已在电影之外。正是这样,一部电影能够表达的东西可能是有限的,但依靠它你却可能会联想很多。这种联想经常都是无关电影的东西。但我恰恰觉得,这就是一部电影,或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意义,这意义在创作者的叙述文本之外。写完这个评论我将把《怪物》这部电影存下来,我会为它新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名叫《母亲疯了》。母亲疯了——第三只眼看《怪物》 作者:穿山乙 (转载)影评类别: 香港电影

上一篇:企业班组长岗位职责下一篇:七夕情人节表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