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八章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新版教科版

2024-05-15

九年级物理第八章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新版教科版(精选2篇)

篇1:九年级物理第八章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新版教科版

电话和传感器

教学目标

1、知道听筒,话筒的工作原理。

2、知道传感器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电话、扬声器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大家都知道电话,但是电话是怎样发明的呢?电话的发明者是贝尔,他在1876年就发明了电话,今天让我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声与电转换的奥秘。

二、进行新课

(一)、声信息与电信息

(1)提问:怎样把震动的声音信息转化为电流信息呢? 观察:把声音信息转换成电流信息

由电磁感应,当置于磁极附近的线圈在声音推动下做切割磁感线振动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相应的感应电流,这样就把声音转变成了相应的电流变化

(2)提问:那如何把电流信息还原成声音信息呢? 实验探究:把电流信息还原成声音信息

将两个实验结合就可以设计出电话的话筒和听筒了。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电话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1)简单的电话装置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在通话的两部电话中,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则是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2)话筒的组成:膜片、金属盒、碳粒等。整体作用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3)听筒的组成:永磁体、螺线管(它缠绕 在磁铁上而不是铁芯上,这样会增强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力)、膜片等。

(4)工作原理

A、话筒的工作原理: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挤压接触关不紧密的碳粒,使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中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变化的电流。

B、听筒的工作原理:强弱变化的电流传到听筒里,使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起来,对膜片(薄铁片)的吸引力也忽强忽弱,这样膜片也振动起来了,发出和对说话相同的声音。因此电话工作原理是: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扬声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扬声器

(1)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2)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当有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受到磁体的作用力(吸引 或 排斥)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不仅声信息能转换为电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都可以转换为电信息。那是如何转化的呢?

(二)、传感器

(1)传感器是实现信息转换信号的器件。

(2)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及应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烟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三、课堂小结

四、随堂练习

1、话筒和听筒是电话的两个组成部分,人对着话筒说话,话筒将声音的大小转化成 的电流,电流流经听筒,听筒又把它转化成_____ __使人听到声音。

2、下列关于听筒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叙述中错误的是()A、听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与话简振动膜的振动情况基本相同 B、听筒里螺线管的电流变化引起磁铁对振动膜的吸引力大小变化 C、听筒里螺线管的电流变化跟话筒电路中电流变化不相同 D、听筒里有一永久磁铁

五、课后作业

自我评价1、2

篇2:九年级物理第八章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知道惯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体的惯性

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件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书本第17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 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学生活动:

(1)体验图8.1-3的实验

(2)体验物体掉杯中的实验

通过观察图8.1-4,尝试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怎样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产生的危害。

(三)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表述的?

2.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惯性的例子,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措施?

上一篇:禁毒防艾教案1下一篇:幼儿园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