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2024-05-14

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精选6篇)

篇1: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一、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与信息服务

台湾农民家庭普遍拥有电脑,一些产销班十几年前就开始应用电脑,而一些农户家里的电脑至今已经更新三四代。

1、信息网络成为沟通产销的重要渠道。

2、批发市场依法提供价格行情查询服务。

3、信息分析预测成为引导市场的重要手段。4.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二、农民合作组织

台湾农民组织形式多样,主要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这些农民组织在台湾农产品市场体系中扮演着带领小生产者进入大市场的重要角色。

1.建立集货场,实现分级包装。2.形成商品规模,提升运销效率。3.共享销售渠道,共担质量责任。4.开办自营商业企业。

三、借鉴和启示

1、加强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和保护。

2、选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突破点。

3、充分发挥信息调节市场供需、提升产业素质的功能。

为充分发展信息为结构调整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的作用,第一,我们要重视行业协会、批发市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经营大户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基层信息服务站和农民信息员队伍。第二,研究设立市场形势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形势“晴雨表”系统,开展分地区分品种产销平衡分析预测,是信息分析预测工作逐步从生产领域延伸,从初级农产品市场分析向加工制品分析延伸,从国内产品市场分析向国际市场分析延伸,从产量预测向价格预测

转变。第三,在继续加强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收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价格信息来源,增加价格信息种类,广泛搜集其他产品各流通环节价格,特别是名特优新产品价格,充实中国农业信息网价格行情信息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发布。第四,在组织“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软件的集中开发的基础上,组织科技专家咨询系统软件的集中开发,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向农民提供看市场、选项目、学技术、卖产品全程服务。

4、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步伐。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构架相似,差距主要在于管理方面,既包括市场内部管理和交易制度,也包括政府对市场定位、管理和支持。

借鉴台湾在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做法,一是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立法步伐,进一步理顺农产品生产管理与流通管理的部门分工。二是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用事业性质,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增加已列入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资金,同时也要考虑对销地市场建设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三是逐步理顺批发市场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减免税法负担。四是积极推动批发市场交易和管理的现代化。包括产品的规格化包装、分级分类销售、统一结算,以及尝试在有条件的市场开展农产品拍卖。

5、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首先要完善相关质量标准体系。其次,要加强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因产品制宜,提高检测检验工作水平。第三,逐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第四,发展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加强质量认证和标识管理,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形象,扩大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

篇2: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一、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现状

Xxx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自然气候条件的优越,大部分区域非常适合发展特色林果业。产出的果品颜色艳,风味浓,口感好,特色十分明显;现已初步形成了葡萄、苹果、桃、杏、樱桃李等林果基地,已成为调整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特色林果业面积16.3万亩(其中,葡萄4.6万亩、苹果4.3万亩、樱桃李1.2万亩、桃1.9万亩、杏2.3万亩,其他2万亩)。建有8个林果示范园,面积达到1080亩,全县果品出口认证林果面积共13300亩;全县储藏保鲜库容量达15000吨。

二、基地建设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采取的各项措施

1、基地建设发展目标、思路。建设“两条林果业基地产业带”,总面积控制在25万亩。一是在沿山逆温带,建立以发展苹果、桃、西梅李、樱桃李、树上杏等为主的林果产业基地;二是在平原区沿218、312线、乡镇一线,建立以发展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为主的葡萄产业基地,构筑具有霍城特色的林果产业框架。

2、采取的各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规模发展。结合我县的实际,确立主导产业和主栽品种,确立葡萄、苹果为主栽品种。坚持扩量与强化管理、普及良种、提高技术和增强效益并重,尽快把林果业建设成为既具有品质优势,又具规模优势的支柱产业。二是强化管理,提升水平。坚持做到高标准建园,高效优质管理。广泛发动,组织广大干部走村入户动员群众,为群众算细账、算效益账、算长远账,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通过强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服务队的“传帮带”不断壮大林果业技术人员队伍。三是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加快林果业发展的措施,我县制定连片种植林果优惠政 1

策,利用争取到的中央预算内资金,鼓励果农林果进大田、进好田,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集中连片规模推进林果发展,调动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凡种植经济林树种且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经济林地块均予以补助。

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基地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发展成效不明显。林果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林果业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且回收期较长,林果基地的发展从果农培训、苗木繁育到基地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不足,制约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2、专业技术队伍继急需加强。随着特色林果基地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林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凸现,果农的管理技术水平偏低,对林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加强林果技术队伍建设也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加强本地技术队伍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大技术人才的引进。

3、果品出口基地认证、品牌商标注册等工作有待于加强。目前,林果出口潜力巨大,但却遭遇出口瓶颈,只有让林果产品穿上了靓丽的“嫁衣”,才能让林农得到实惠。坚持把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作为实现霍城林果业走出去、上水平的关键措施,通过狠抓基地认证,促进了林果产业迈上新台阶。

4、林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受林果产品销路不畅及雹灾、冻灾等自然灾害侵袭,林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的积极性受挫。

四、对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转变林果业发展模式。一是找准我县林果业基地建设的方向和当前要突破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发展质量效益型林果业,突出重点,有进有退,用现代经营形式推动林果业发展;二是突出发展林果产品加工业,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县林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形成一批竞争力强、优势明显的林果业产业基地;三是

扶持壮大林果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林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和推介会,打出霍城品牌;四是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基地认证,出口注册果园登记申报,建设一批外向型林果业基地,努力提升霍城林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加强林果服务队伍建设。通过采取果农技能培训、良种

普及推广、低产果园改造、树种品种调优、矮化密植丰产栽培示范、有害生物防治、强化有效株数的栽培与管理理念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了林果基地的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林业部门和林果业技术服务队要坚决把果树管理工作放在当前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落实,把精细、科学的管理手段贯穿于基地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制度,抓好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3: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随着新疆特色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加,为了提高新疆特色农产品特别是林果产品的外销能力和影响力,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大力推进新疆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6,7]。同时,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疆特色农产品市场,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对陕西省宝鸡市新疆农产品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企图了解新疆农产品销售情况、当地居民购买能力及消费趋向,摸清新疆农产品销售模式和渠道,预测新疆农产品市场销售潜力,为新疆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拓展提供依据。

1 宝鸡市基本概况

宝鸡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理坐标N33°35′~35°06′,E106°18′~108°03′,处于西安、成都、兰州、银川四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陕甘川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连霍、宝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0国道等干线公路网四通八达,西宝客专已建成通车,是中国境内陆上丝绸之路和新欧亚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是通向我国西北和西南、东西贯通陇海、北连包兰、南接成昆诸线的重要交通枢纽。宝鸡市东西长156.6km,南北宽160.6km,总面积18 117km2,全市辖3区、9县和4个开发区,市区总面积3 625km2,常住人口373.67万人。宝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又是西部工业重镇,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6户、上市公司6户、入驻世界500强企业4户、中国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8户,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20多个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各类人才35万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商品粮和果、畜、菜生产基地[8]。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 545.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2.0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8 509元、8 376元[9]。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在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较快的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和高新区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特征信息、消费者对购买新疆农产品的认知、消费者购买新疆农产品的行为及态度、影响消费者购买新疆农产品的因素、市场需求与潜力、市场目标群体定位以及各流通环节和市场主体的状况及限制因素等。

2.2 调查方法和样本数量设定

采用现地典型调查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涵盖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中小型卖场及消费者个体等不同层次,具体调查点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性。调查样本数量设定为:批发市场1个、大型超市3个、小型卖场10个、消费者调查样本数150人。

2.3 调查具体要求

2.3.1 消费者调查要求

调查地点的选择要分为商业中心、休闲广场、主要街道、农产品销售卖场(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小型卖场等)等随机访问;调查对象的选择分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收入等不同层次,合理布局调查对象,使调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宝鸡市不同消费者基本情况。

2.3.2 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调查要求

从管理者和经营户分层次调查,了解批发市场基本情况,市场管理者和市场经营商户对新疆农产品的认知及经营情况。

2.3.3 大型超市调查要求

以经营水果为主的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为调查对象,其布局合理,调查的每个超市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km。

2.3.4 小型卖场调查要求

以水果为主的农产品综合卖场或专卖店,被调查的各卖场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km。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新疆农产品经销状况调查分析

共计调查了宝鸡市的新疆农产品经销商家14家,其中批发市场1家、大型超市3家、中小型卖场10家,分布区域涵盖了宝鸡市城区4区(其中金台区5家、渭滨区3家、高新区3家、陈仓区2家)。

3.1.1 农产品批发市场

宝鸡市水果批发市场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大道,是宝鸡市4家市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国家农业部在宝鸡市的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于1999年6月,经营面积2万m2,经营户49户,就业人数330人,经销水果为主,主要销往陕西、甘肃,年交易额约2亿元,新疆农产品年销售量约360万t,销售额90万~120万元。

对市场管理人员调查表明,该市场主要经营产品是干鲜果类如香梨、葡萄、哈密瓜、西瓜、核桃、红枣、葡萄干、杏干等,批发流向超市、卖场和零售商,其中销售较快的产品主要是水果类,如葡萄、哈密瓜、西瓜,年交易额变化趋势增长5%以下;经营中对新疆农产品感到最不满意的是不能常年稳定供货和价格高;未来最想经营的新疆农产品主要还是水果类(香梨、西瓜)和干果(红枣、葡萄干)。

对批发市场中经营户的调查表明,销售比较好的农产品是葡萄、哈密瓜、核桃;经销中不满意的是不能常年稳定供货、价格高;最想经销哈密瓜、香梨、西瓜、红枣、葡萄干。

3.1.2 大型超市

调查选取了大中型连锁超市3家,分别是华润万家、大润发和宝商集团。在对3家超市销售情况调查中,有两家认为销售不太好,一家认为还行;有两家表示近年总体销售趋势增长约5%,有1家则认为销售有减少趋势;3家超市均认为消费者的认知变化和收入变化是导致新疆农产品销售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

调查表明,宝鸡市超市经营的新疆农产品种类有水果类、干果类、畜产品类和加工品类,但主要还是以水果类和干果类为主。经销的水果类产品主要有香梨、哈密瓜和葡萄;干果类产品主要是核桃、红枣、葡萄干、杏干、巴旦木和枸杞;畜产品类主要有羊肉、牛肉(干)和奶制品;加工品类则主要是番茄酱、葡萄酒、辣椒酱。销售最快的新疆农产品依次是哈密瓜、葡萄干、葡萄、香梨和红枣。

影响消费者购买新疆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是品质质量、价格、宣传认知程度、收入。目前新疆农产品市场基本供需平衡,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现象,市场前景一般。在经营中感到最不满意的是品种少、供货时间长、价格高,受供货时间、货源稳定性及消费者认知程度等因素影响,经销商未来最想经营的产品主要还是水果类和干果类产品,其中水果类产品依次是葡萄、桃、无花果;干果类产品依次是核桃、红枣、葡萄干、杏干、巴旦木、枸杞、葡萄酒。

3.1.3 中小型卖场

调查中小型卖场10家,普遍认为新疆农产品销售状况还不错,其中认为销售很好的占30%、销售还行的占50%、销售一般的占20%。有80%卖场的销售情况有增长趋势,增长幅度在5%以上,其中有10%卖场销售增幅达到20%~50%。导致销售情况增长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收入情况(占40%)、质量品质(占40%)和认知程度(占20%)。

调查表明,中小型卖场主要经营的产品和销售最快的产品依然是水果类和干果类产品,其中水果类依次是哈密瓜、香梨、葡萄、苹果、鲜枣、西瓜;干果类产品依次是核桃、红枣、葡萄干、巴旦木、杏干、枸杞。影响消费者购买新疆农产品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产品质量(占60%)、价格(占30%)和认知程度(占20%)。和批发市场及超市一样,大部分小型卖场的经销商认为目前宝鸡市的新疆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占60%),甚至供大于求(占30%),但是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等提高;有70%的商户认为新疆农产品在宝鸡市的市场前景是很大的,也有20%商户认为市场前景一般。

在经营中最令经营者感到不满意的是:价格高(占60%)、外包装差(占30%)、不能常年稳定供货(占20%)以及品质质量差(占20%)。商户未来最想经营的产品也还是水果类和干果类产品,其中水果类产品依次是香梨、哈密瓜、西瓜、苹果、葡萄、石榴、杏、桃和无花果;干果类产品依次是红枣、葡萄干、核桃、巴旦木、杏干和枸杞。

3.2 新疆农产品消费者调查分析

3.2.1 消费者基本情况

根据对消费者调查的基本要求,本次共计调查了150人,调查中从消费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多方面均衡考虑,调查样本分布基本合理,能够反映宝鸡市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基本情况。从消费者性别上看,男性占45.33%,女性占54.67%;从年龄分布上兼顾了老中青不同层次,其中30岁以下占33.33%,30~40岁占37.33%,40~50岁占16.67%,50岁以上占12.67%;在职业分布上,普通工薪人员占22%,白领占20.67%,公务员占23.33%,家庭主妇占11.33%,其他人员占22.67%;在学历层次上,大学学历占18.67%,中专占15.33%,高中占19.33%,初中占6.67%,初中以下占3.33%,其他占26.67%;收入水平上兼顾了高中低不同收入人群,其中低收入人员(2 000元以下)占18.67%,较低收入人员(2 000~3 500元)占38.67%,中等收入人员(3 500~4 500元)占21.33%,较高收入人员(4 500~6 000元)占6.67%,高收入人员(6 000元以上)占4.67%,其它占10%。

3.2.2 消费者对新疆农产品认知情况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消费者(占99%以上)对新疆农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其中表示比较了解或很了解的约占65.33%,了解一点点的约占34.0%,表示对新疆农特色产品不知道的消费者仅占0.67%;这些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的消费者占被调查对象的54%,喜欢程度一般的占27.33%,不喜欢的占0.67%。大多消费者对新疆农产品的了解是通过电视媒体与网络宣传渠道,分别占63.33%和48.67%,通过亲朋好友推荐、产品展销会或其它途径了解到新疆农产品所占比例分别是36.67%、10.67%和9.33%。

大部分消费者对新疆农产品的认识仅限于笼统的农产品大类,如水果类的葡萄、香梨、哈密瓜,干果类的葡萄干、核桃、红枣,畜产品的牛、羊肉等等,而对各类产品的具体品牌(或生产厂家)基本没有了解,包括批发商或零售商也对产品的具体品牌的了解十分有限,能够说出具体品牌的商家或消费者寥寥无几。大多数人觉得新疆农副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58%)、质量好(44%)、有机安全(12.67%)、性价比高(12.67%)等优点,因而对新疆农产品比较喜欢(占54%)。

3.2.3 消费者对新疆农产品购买情况

被调查对象的收入大多在2 000~4 500元,其中比较了解新疆农产品的人群较多(约占65%),对新疆农产品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价格高(34.67%)、包装差(19.33%)和购买不方便(35.33%),产品知名度和卖相也对消费者购买有一定影响(分别占12.0%和12.67%)。对宝鸡市的新疆农产品销售点尤其专卖店也很少有人知道(占60%),仅有40%消费者对宝鸡市的新疆农产品销售点表示知道或熟悉;大多数人选择在超市(56%)或小型卖场(26%)购买新疆农产品,购买频率较低,只有14.0%的消费者表示经常购买,有54%的消费者表示偶尔会买。购买新疆农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自己和家里人消费(占90%以上)。平均消费额根据收入情况不同,年消费额一般不超过500元,其中300元以下占比较大(约占49.33%),其次是300~500元(占48.67%)。购买较多的也是鲜果类和干果类,其中最愿意购买的产品包括:鲜果类的哈密瓜、葡萄,干果类是核桃、红枣。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和品质质量。与同类产品相比,大多数消费可以接受价格高出10%~30%,其中可以接受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10%的占53.33%,高出30%的占35.33%,仅有19.34%的消费者认为可以接受价格高出60%~90%甚至更高。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销售地是超市,目前很少有人预定或在网上购买新疆农产品,其中表示从未预定或网上购买的占62.0%;有44%的消费者希望货到付款,但也有38.6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在网上支付。当然,如果有农产品送货上门服务,表示会欢迎和非常欢迎,分别占41.33%和12.0%,也有42.67%的人表示无所谓;而且多数人非常注重其品牌与品质(约占70%),其中非常注重品质的占36%,比较注重的占34%。

3.3 新疆农产品市场前景调查

无论经销商还是消费者,普遍认为目前宝鸡市的新疆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占60%);影响新疆农产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品牌认知度低、产品供货时间长而且不稳定,价格也较高,但是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宝鸡市的新疆农产品市场前景还是很大(占70%)。

4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看,新疆农产品在宝鸡市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只是人们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新疆农副产品的了解也有差异,其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的提高,新疆农产品可以在宝鸡市农副产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宝鸡地区主要的新疆农产品是鲜果类和干果类,其中销售较好、认知度较广、比较受消费者喜爱的农副产品依次是:葡萄干、哈密瓜、香梨、红枣、核桃、巴旦木等。货源不稳定和供货时间长是影响新疆农产品经销的主要因素;而价格、品质、包装和方便程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新疆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是消费者普遍认可的,因而大部分消费者可以接受比同类产品适当高一点的价格(约10%左右),但大部分经销商和消费者对新疆农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很低,有待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喜莎.打造向西开发的桥头堡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J].实事求是,2011(1):57-59.

[2]王贵荣,章剑.以新疆为桥头堡构建中国陆上能源大通道战略[J].大陆桥视野,2012(1):76-79.

[3]韩雪,滕国玲.新疆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72-73.

[4]程海.加快新疆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4(4):55-57.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6]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李婷,潘浩.面向中亚的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亚太经济,2014(5):101-105,

[7]冯海瑞.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科技,2014(11):66-69.

[8]宝鸡市统计局.宝鸡概况[EB/OL].[2016-06-17].http://www.bjtjj.gov.cn.

篇4: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市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莱芜市特色农产品出口逆势增长, 2009年1-6月份,莱芜市农产品及制品实现出口创汇11153万美元,同比增长77.9%,增幅连续6个月保持全省第一,总额列全省第八位。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57.8%,已经超过钢材、纺织品的出口量,跃居山东莱芜市出口产品首位,撑起莱芜市出口的半壁江山。

综合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优势产品出口明显提升。全市围绕生姜、大蒜等优势产品做文章,不断拉长出口创汇链条。(2)骨干企业出口带动明显。全市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7家,同比增加7家。这些企业共完成出口9503万美元,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5.2%。(3)出口产品逐步向高端市场延伸。农产品出口已经从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底层次市场,逐步向美国、法国、德国等高端市场迈进。(4)出口产品加工向纵深化方向发展。生姜、大蒜较为突出,目前,已形成了寿司姜、姜芽、蒜米、姜丝、姜片等30余个特色产品。

随着济莱协作区建设的全面推动,莱芜市的对外经济合作步入了快行道。加快莱芜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是科学发展观在莱芜的具体落实和实践要求,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努力方向。由此可见,搞活莱芜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市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重点。

二、研究目的

为深入贯彻2015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莱芜对外经济合作发展,推动“四个发展”,建设“五个莱芜”, 把莱芜建设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区,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制定以下研究目的:

(1)通过了解莱芜市特色农产品出口的现状,着重分析莱芜特色农产品的特点及优势,为进一步搞活农产品对外合作提供资料。(2)通过本次研究,深入挖掘莱芜市特色农产品出口仍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为农产品对外经济合作提出解决方案。(3)综合国际市场农产品进出口的特点,提出优化莱芜市农产品出口环境的建议,为农产品出口经济创新开拓一条新道路。

三、我市特色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一)特色农产品出口基本情况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是当前农产品出口的必由之路。莱芜地处山区,盛产"三辣一麻"。莱芜鸡腿葱是著名的莱芜三辣之一,2003年便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2008年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截至目前,莱芜农产品走进北京、上海等30多个大城市的200多家大型购物广场,已出口欧美、日韩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裕华源”牌黑蒜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青岛)参展产品金奖,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高端市场,国内市场北上广等大城市需求旺盛,销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现黑蒜年产量600吨,销售收入6000万元。

(二)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工的主要模式

(1)“车间型”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由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基地的生产布局、品种结构、质量标准等都有加工企业负责,加工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产品由加工企业统一收购和加工上市,基地仅作为加工企业原材料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环节。 (2)“订单型”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一般由加工企业或流通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的形式,建立生产基地。(3)“协会型”基地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生产地的一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济人、技术能手、专业协会等建立生产经营基地,基地生产的产品一般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或经济人帮助销售。

(三)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的优势分析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市各种特色农产品开始大范围种植,由于地处山区,生姜,鸡腿葱,大蒜和花椒等特色农产品产量极高,并且味道独特。我市的“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农产品不仅在全省范围出名,已经开始慢慢走向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份额开始慢慢增大。经分析,莱芜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自然条件优势。莱芜地处山区,春季温暖多风,土壤条件适宜葱姜蒜的大批量生长,当地百姓多年来以种植葱姜蒜等农产品为生。除此以外,莱芜与省会济南建立同城关系,拉近了两城之间的联系,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加工制作,可以更顺畅的运往省内外以及国内外,这些条件对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质量保证。(2)品种优势。在特色农产品鸡腿葱种植上,莱芜华兴鸡腿葱注册“华兴民生”、“莱芜鸡腿葱”等商标,认证莱芜鸡腿葱无公害基地1.2万余亩。参加北京、济南、青岛等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在会上被评为“畅销产品”。(3)劳动力价格优势。出口生产成本的差别实际上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即:生产要素价格、产业规模和生产技术。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价格,莱芜不仅低于国际市场而且低于相邻省份,具有成本优势。因此,包括葱姜蒜等在内的特色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水平,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四、特色农产品出口遇到的问题

(1)科技落后,农产品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根据调研,莱芜特色农产品种植绝大多数停留在农户零散种植的水平上,没有形成规模和统一的标准,种植管理和销售都是靠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加工后的产品也仍然是初级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差。(2)品牌意识淡薄,包装落后。我市特色农产品生产者有一些品牌意識淡薄,无论是从管理还是广告宣传都是如此。在长期的经营意识中形成“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存在,加上传统的单个家庭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农产品的生产者来说,缺少“工厂”观念熏陶,品牌意识很淡薄。此外,质量上乘的农产品,由于包装不够精美、精致,更多的是散货,无人问津,严重影响销售。

五、我市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1)加快建设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一是牢牢树立农产品质量首先是“种”出来的理念,高度重视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切实把生产基地作为企业第一“生产车间”。二是在支持“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蜜桃)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建立一批以蔬菜、瓜果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建立和培育一批上规模、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出口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3)加大对出口农产品企业的融资支持。一是改革投融资体制,优化融资环境,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聚集,建立“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导向”的投资新机制。二是设立出口农产品研发专项扶持资金,扶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帮助企业走科技化、现代化道路。(4)着力营造农产品出口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协调服务力度,对国家的惠农出口政策要宣传到位,产业引导要科学合理,业务指导要不厌其烦,切实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我市农产品出口履好职、服好务。

参考文献:

[1] 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论坛,2002,(8).

篇5:关于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议

第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王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对于您提出的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建议,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区政府正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全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情况。相信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政府将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农产品发展。全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持续和良好的发展。

区政府将积极组织全区现有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企业,积极参加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及全国农博会、长春农博会和东北亚博览会等各种农展会,届时将评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扩大宁江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区政府督促农产品开发监管部门转变其工作方式,积极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协调,帮助企业争取项目支持,引导农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整合优势农产品产业聚集效能作用,探索基地生产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宁江特色产业,打造宁江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牌,从而进一步提高宁江特色农产品市场整体竞争力。

特此答复

宁江区人民政府

篇6: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

论文题目:

姓 名:学 号:年 级:专 业:教师评分:

2014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 姜占东 1209010294 2012级 农学

年 12 14 月日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

摘要:新疆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国,农产品地域特色明显,结合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发展品牌农业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疆; 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 品牌经营

前 言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走品牌化发展的氛围已近形成,促进农产品品牌快速成长起来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举措。

正文

一、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新疆棉花已连续7年总产、单产均位居全国第一。在不久前农业部颁发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新疆棉花也位居其中。今后,新疆将重点建设

油葵重点建设伊宁等16个县(市)以及伊宁等5个油葵生产基地县。在南疆

库尔勒香梨将重点建设塔里木盆地北缘香梨原产区域。葡萄中,鲜食葡萄重点建设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阿图什市;吐鲁番盆地的鄯善县、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伊犁盆地伊犁州的霍城县、伊宁县、昌吉市。制干葡萄重点建设吐哈盆地。酿酒葡萄重点建设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和南疆焉耆盆地。哈密瓜重点发展早、中、晚熟三个优势产区,早熟哈密瓜优势产区包括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中熟哈密瓜产区包括哈密市、昌吉市、呼图壁县;晚熟哈密瓜产区包括伊吾县、巴里坤县、阿勒泰市。杏重点发展三个杏优势产区。加工番茄重点发展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南疆焉耆盆地三大优势区域。

石榴重点发展南疆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由三个石榴主产区,包括阿克苏市、阿瓦提县、库车县、疏附县、叶城县、莎车县、策勒县、皮山县、于田县。红花重点建设北疆塔额盆地、伊犁河谷、昌吉东部及南疆部分地区。啤酒大麦重点建设北疆优势啤酒大麦产区。

二、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分析

1.特色农产品优势

新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很多。新疆以地、州、县为单位的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农产品近百余种,如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和哈密瓜、哈密大枣、库车小白杏、精河枸杞、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伽师甜瓜、焉耆茴香、吉木萨尔大蒜、下野地西瓜和南疆喀什、和田的石榴、巴旦杏、薄皮核桃、无花果等。仅瓜果而言新疆就拥有500多种,堪称“瓜果之乡”。近几年,新疆的红枣、香梨、葡萄、哈密瓜、苹果为主的绿色、有机特色林果产品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事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以外销量达到30%~40%,效益平均提高23%以上。截至2009年底,新疆共认定无公害产地4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43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88家,产品为204个,总产量164万吨,国内年销售49亿元,出口0.28亿美元;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16家,产品为74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种类已扩大小麦、玉米、油葵、油菜、水稻、核桃、红枣、香梨、牛羊肉以及薰衣草、罗布麻等初级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约60余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在积极创建中,全区有16个县市创建的27个生产基地已完成验收。

2.特色农业产业化优势

新疆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优势,确立以棉花为代表的白色,以红花、加工番茄枸杞、胡萝卜、红辣椒等为代表的红色和以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杏、石榴等为代表的优质瓜果园艺三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南疆的棉花、园艺作物,吐哈盆地的葡萄、哈密瓜,天山北坡的棉花、特色经济作物及高产玉米,北疆其他地区优质粮食、油料和甜菜等四大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带。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的环境分析

新疆农业名牌数量还比较少,主导产业产品的优势不明显,大多是“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加强特色农业发展,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依然是重点。新疆具有市场开拓潜力和突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资源达几十种之多,诸如棉花、哈密瓜、库尔勒香梨、葡萄、大枣、干果等在全国均有一定知名度近几年来,新疆推出“白”“绿”“红”特色工程的建设“白”则指特色棉花;“绿”是指以优质的香梨为主的绿色食品基地;“红”是指以番茄为主的食品加工业。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内地消费者追捧。这不仅仅是因为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独特品质,更是得益于自治区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新疆各地都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努力,新疆棉花、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楼兰”红枣、“皮亚曼”石榴等品牌享誉中外,全疆已有涉农产品注册商标97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13个,地理标志32个,中国名牌产品75个,新疆著名商标138个,新疆名牌49个,新疆农业名牌116个。这些品牌农产品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比较分析

新疆农产品具有很强的特色,以其绿色、有机、优质的特质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疆特色产品市场需求增幅较大,同时国家西部发展战略及对新疆特殊发展政策支持,新疆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大有作为。发展品牌农业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农业大国如何做强农业,成为农业强国,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实施农业名牌营销战略,通过农产品创名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新疆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优势

1.1特色资源优势

新疆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与其他地域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以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目前一些新疆根据优异的自然条件,已经初步形成了当地的名牌产品,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1.2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 农业部关于创名牌农产品的若干意见》 下发以来,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把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营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为推动新疆农产品品牌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新疆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劣势

2.1经营者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形象实力的营造,将品牌仅仅视同为商标,大多是注重品牌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将其打造成名牌的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开展品牌经营,未打造新疆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2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中介组织缺失,产业化龙头企业力量薄弱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者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也小,没有规模效益,从而也不利于农产品品牌营销。2.3农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这就使得新疆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

2.4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成为名牌,并经受住外来农产品的冲击而长久地生存下去呢?归根到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

2.5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趋同,竞争优势不明显

新疆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 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其次,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新疆很多农业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这就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五、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建议

目前新疆特色农产品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虽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受特色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化问题以及品牌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还需要政府的大力“输血”政策的支持和企业及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1、政府“输血”

1.1政府主导农业产业化

在各地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新疆特色农业生产资源和供应链进行有效地整合,实现高效的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各地应积极构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在新疆各地应因地制宜,注重开发名优产品,优先培育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形成全疆具有一定规模的棉花、香梨、葡萄、哈密瓜、加工番茄、杏、油葵、红花、啤酒大麦和石榴等十大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优势、特色产业区和产业带,巩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继续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

1.2突出重点,整合品牌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主要突出一个“特”字,围绕特色首先要重点抓好质量和品牌。新疆的特色农产品“白”“绿”“红”三大产业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将其转化为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新疆的棉花产业、红色产业、林果园艺产业等种植历史悠久,区域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新疆现有同类农产品品牌散乱,难以形成合力。如新疆的棉花目前就有“锦牌”“银力牌”“北疆牌”等多个品牌,不仅品牌经营分散,而且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既不利于开拓更大的市场,又容易引起内部恶性竞争。因此,以特色产业为基础,整合区域现有同类农产品品牌,形成统一经营的合力,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

1.3建立体系,完善管理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分散性,给农产品品牌的开发、培育、管理和使用,以及在运作机制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分散的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在直接面对市场时,很容易受自身眼前利益驱驶而出现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农产品品种繁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农业品牌没有必要每种产品都要注册一个商标,品牌应该具有丰富的内涵,特别是要培出著名品牌,往往需要很好的文化底蕴,因此,一个好的地方品牌资源是有限的。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各种优势,保证品牌资源利益最大化。建设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优势、有效益的品牌,为确保农产品名牌的长盛不衰,必须建立和完善农业品牌管理体系,加强对品牌农产品的管理。

1.4政府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

政府要大力推动企业与农户联合运作机制的建立,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作为载体,一头牵着千家万户的生产,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同时要着力培育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的专业协会,让协会去组织农业名牌战略实施。可先由市政府牵头,成立新疆主导农业的各类产业协会组织,由协会制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质量等标准,对品牌实行有序管理。政府要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创造条件,从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格局,共同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

2、企业“造血”

区域经济企业是区域品牌创建、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区域品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企业自身的产品、品牌形象是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因而应鼓励企业发挥自身“造血”功能,打造区域品牌。

2.1顺应绿色消费潮流,树立绿色品牌意识

新疆区域性的名、特、优农产品不少,但长期以来,没有注重对这些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其产品缺乏品牌效应,不能被市场广泛认同,地域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有好的收益。拥有政府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应该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农业发展观念,由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转变为营销观,增强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创立品牌是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优化的有力途径。新疆各区域有各自浓厚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创建品牌的宝贵资源。企业可以结合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塑造区域特色绿色品牌形象。应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好感、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在政府的宣传带动下,龙头企业要让农户在品牌化经营中切实受益,让农户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使农户树立品牌意识,克服小农经营思想,在农产品生产中配合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战略。

2.2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规模经营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以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为目的,需要不断投人建设开发成本。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要求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聚集效应,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批量购买生产资料,集中进行品牌的广告宣传,获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统一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或现有农产品的质量改进,充分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取得市场长期竞争优势。

2.3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 地域所包含的文化历经长久积淀,甚至是历经社会变革的层层洗礼后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可以在产品的包装上强调原产地,在宣传方面将地域文化与产品品牌结合,使地域文化精神财富转移到品牌上,深化品牌内涵,强化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地域文化因素包括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故事传奇、民俗风情等。品牌的文化内涵不一定都要涉及所有因素,可以根据产品的类别,选择地域中文化底蕴较为厚重的因素进行品牌塑造。如新疆的楼兰古城、达坂城的姑娘、丝绸之路等,这些就是品牌文化底蕴塑造可利用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刘志林等.品牌运营理论与实战.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8 [2]古丽米热.阿不都秀库尔,努尔斯曼.新疆优秀农产品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J].新疆农业科技,2009,(4)

[3]张雅浚,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的SWOT分析 [J].河南科技,2009(6).[4]王庆.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5]樊元,秦燕.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区域 品牌战略[J].开发研究,2011,(1).

[6]郦祝慧.加快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J]. 新疆农业科技,2008,(6). [7]方敏.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3). [8]瞿艳平等.区域品牌建设与农产品竞争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4).

[9]冯鑫明,夏曾玉.区域品牌建设的实证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9,(1).

上一篇:微信小程序运营技巧下一篇:青年教师帮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