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

2024-05-24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精选6篇)

篇1: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

1、头晕目眩

2、聒聒

3、脆弱

4、伶仃

5、脊梁

6、可望不可即

7、无忧无虑

8、绷着

9、污浊

10、功勋

11、寂寥

12、浪子回头

13、险象迭生

14、慧心

15、贮蓄

16、澄清

17、芊芊细草

18、蓬勃

19、闲情逸致

20、春日融融

21、轻飞曼舞

22、晨曦

23、鳊鱼

24、竦峙

25、萧瑟

26、猛犸

27、崩塌

28、葱茏

29、扰乱

30、寥廓

31、开膛破肚

32、窸窣

33、嫌恶

34、沉寂

35、匿笑

36、荫蔽

37、花瑞

38、荫庇

39、并蒂

40、攲斜

41、呈报

42、陛下

43、赐给

44、莽榛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字词部分

45、庇护 89、羁旅

46、臃肿 90、攫取

47、菜畦 91、袅娜

48、蟋蟀 92、明辨是非

49、书塾 93、感人肺腑 50、骊歌 94、涣散

51、珊瑚

52、炽痛

53、嗥鸣

54、亘古

55、狂澜

56、郝叟

57、山巅

58、逼狭

59、崎岖 60、谰语 61、污秽 62、田垄 63、斑斓 64、彷徨 65、迭起 66、汩汩 67、攥 68、炫耀 69、带挈 70、诅咒 71、侥幸 72、诓骗 73、颓废 74、扶掖 75、抽噎 76、脍炙人口 77、秕谷 78、慰藉 79、魁梧 80、枭雄 81、驾驭 82、踝骨 83、万籁俱寂 84、愤懑 85、豁免 86、癖性 87、蹑手蹑脚 88、蓦然

篇2: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

【考点透视】:

名著阅读是对我们阅读状态的一种考查,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

以及其他作家作品知识的掌握情况。常见考查内容有: 1.作家作品知识;

2.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及性格;

3.识记与作品有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 4.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

5.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教学目标】:

熟悉文学常识与大纲要求的名著。【教学过程】: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2016•娄底]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B、宋朝词人范仲淹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答案】B 【解析】本题考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是李清照不是范仲淹。

[2016•长沙]名著阅读(共5分)

(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孙悟空的___________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吴用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得皇宫烈焰熊熊,__________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

(2)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之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了好友____________(人名);《童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____________(人名)敏感而孤独的心。【答案】(1)火眼金睛;足智多谋;格列佛(2)林冲;阿廖沙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家喻户晓。B.《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鲁迅《社戏》中的一句名言。D.《变色龙》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这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忠实走狗形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各项内容,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情节,比较判断。C错,是《故乡》,不是《社戏》。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在、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中,女主人公 面对敌人的酷刑,发出了铮铮宣言:“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2)《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故事出自(国别)的寓言故事集《 》。【答案】(1)罗广斌 江姐(江雪琴)(2)古希腊 伊索寓言

【解析】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积累的考查。第⑴题要调动平时对名著的积累,由《红岩》可知作者和女主人公。第⑵题的第一空要求填写“国别”,属于寓言的出处;第二空是要求填写作品名称。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四、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五、教学反思

篇3:中考数学复习与多媒体运用的探究

一、利用多媒体便于展示目标, 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伊始, 教师利用一体机 (或实物投影仪) 展示总的复习任务:中考共有哪些要求, 每条要求涉及哪些知识点, 复习的时间怎样分配。这样, 学生心中有全局, 对复习阶段的任务、目标了然于心, 学生就不会对复习感到茫然, 东抓一把, 西抓一把, 手足无措了。这不仅便于教师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指导复习, 也便于学生自己课后复习巩固。学生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 就会感到数学知识并非庞杂繁乱, 而是井然有序的。如此, 他们就能增强复习好数学知识的信心, 调动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为搞好中考数学复习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便于即时反馈, 避免遗留问题, 积重难返

在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便于即时反馈。每复习完一部分知识后, 再通过多媒体呈现对照初定的目标进行检查, 立刻就会发现哪些知识复习了, 哪些知识尚有遗漏;哪些知识掌握了, 哪些知识还不明确、不牢固, 做到即时反馈调节, 就能有效地避免主观主义的教学, 变失控为“有控”, 对复习进行适时调整, 引导学生始终朝着复习目标前进, 直到最后达到目标。这样就能达到全面系统的复习要求, 避免知识的遗漏, 避免出现知识断层和积重难返。

三、利用多媒体便于画图, 既省时省力, 又形象直观

复习阶段的习题精选与安排要做到循序渐进、有梯度。在学生做题过程中, 要能够体现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利用多媒体能够很形象、很直观地呈现解题的思维过程;如果学生不懂, 还可以反复地呈现。如下图, 以△ABC两边AB、AC为边向形外作正△ABE和△ACD, 求证:BD=CE。这是一个平面几何问题, 如果能证得△ABD≌△AEC, 就可证得BD=CE。老师如果能够在课前把题目内容打成文字、把图画好并存放在一体机中, 上课时直接呈现解题的过程, 就能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了。另外,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仍然没有听懂老师的讲解, 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讲解过程存入一体机中, 学生可以在课后再看。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的板书必须擦掉的弊端。

四、利用多媒体便于加大课堂容量, 提高复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便于加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需要板书很多文字, 如果把审题的方法和技巧全写在黑板上, 费时费力, 而且学生也不易看得清楚;如果运用一体机呈现就简单了。如审题时, 要搞清“包含”、“包含于”、“除”、“除以”、“大于”、“不大于”、“小于”、“不小于”、“正”、“非正”、“负”、“非负”、“增加”、“增加到”等关键词语的意义, 弄清常见的叙述方式, 如“若……则……”, “如果……那么……”, “已知……求证……”, “……是……条件……”, “……的条件是……”等, 利用多媒体呈现一目了然。老师课前精选的当堂检测练习, 也可以事先输入一体机中;课堂复习用到时把它打开, 也能够节省不少时间, 也能够避免老师在课堂上临时板书题目因时间紧而手忙脚乱, 从而导致错误的现象。

目前所有学校包括农村学校都配备了一体机。一体机看似简单, 其功能却很多, 特别是其选择、判断、促进、质疑、反馈等功能显而易见。复习时, 把复习的内容模拟中考题的形式编成练习题, 让学生进行选择判断, 如果学生们全部选择正确, 说明此类题全体学生都已理解, 老师则不必再做讲解, 若大部分学生做错, 则说明这类知识大部分学生尚未掌握, 则需要进一步练习和强化, 但也不必非老师讲解不可。由于学生们用了一体机, 哪些同学会做了一目了然, 找个会做的学生讲清就可以了, 这既是对会做的学生的表扬, 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 一举多得。对只有个别学生尚不明了的知识点, 老师在课下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即可, 不必再耽误大家的时间。而这种复习模式, 也正契合了徐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学讲方式”。这样, 既照顾到了全体学生, 又掌握了个别情况, 老师和学生都心中有数。这样, 复习得扎实, 效率高, 效果好。

中考前的数学复习要对小学、初中所学过的知识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进行总结、梳理、记忆、强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复习密度, 增加课堂容量, 提高学习效率, 有的放矢, 科学训练。如果充分利用一体机, 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韦呈.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 (学研版) .2012 (03)

篇4: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

一、题型特点

共七种题型,分值为25分。考查的重点为字音、字形、病句修改、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对应、语言表达准确得体、语句上下句衔接及课内外古诗文默写七种类型。

二、考查重点

1. 字音。语音是语言的外壳,是交流表达的重要载体。作为中考开篇第一题,辨析拼音正确与否,历年来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它的考查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1)多音字:读音不准的主要原因在于多音误读,特别是作为方块字的汉字,存在很多多音多义字,即在不同场合字的读音不同,意义也不相同。如:B项中“归省”的“省”(xǐng)与“省会”的省(shěng);D项中的“拮据”的“据”(jū)与“收据”的“据”(jù)意义完全不同。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B项中“重荷”的“荷”(hè)与“荷花”的“荷(hé)意义也完全不同。

(2)形近字:形近字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如A项中“嶙峋”的“峋”(xún)与“殉葬”的“殉”(xùn);B项中的“翩然”的“翩”(piān)与“编辑”的“编”(biān)。2015年中考题此部分C项中“蓬蒿”的“蒿”(hāo)与“竹篙”的“篙”(gāo)就属于形近音异字考查范围。

(3)声旁误读:汉字中形声字比较多,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很多时候只读形旁或声旁。如A项中“炽热”的“炽”(chì)不能读成“zhì”;C项中“诘问”的“诘”(jié)不能读成“jí”。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D项中“嗥鸣”的“嗥”(háo)不能读成“gāo”。

(4)习惯性误读。由于日常生活习惯和方言的影响,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习惯性误读的词。如C项中“束缚”的“束”(shù)不能读成“sù”;D项中“鄙夷”的“鄙”(bǐ)不能读成“bì”。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克扣”的“克”(kè),不能读成“kē”,“拆散”的“拆”(chāi)不能读成“cāi”。

总而言之,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字音题都是双音节词语,而且考查范围明确,都出自教材“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注释。

2. 字形。历年中考,字形辨析题都出现在“积累与运用”部分第二题,而且也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2015年开始词语类型稍有变化,都变成了四字词语(过去都是双音节词语和四字词语混杂出题)。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形近字的辨析:如:骇(赅)人听闻、引颈受戮(戳)、变幻(幼)多姿;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中的大彻(砌)大悟、怏怏(泱)不乐、一反既(即)往。此项内容考查学生通过形近字组词、释义来辨析成语的能力。

(2)同音字的辨析:在成语书写中,学生常常不理解其意思,望文生义,从而张冠李戴,如:妇孺(儒)皆知、无与伦(轮)比、通宵(霄)达旦、玲珑剔(踢)透、顾名思义(议)、人迹罕至(致)、根深蒂(缔)固、正襟危(威)坐、无可置(质)疑。2015年哈尔滨中考题中的一叶(页)孤舟、刚毅不屈(曲)、齐心协(携)力、精血诚(成)聚、拖(脱)泥带水、更胜一筹(畴)、转弯抹角(脚)、勇(永)往直前。

此项内容考查学生理解词义,正确书写的能力。考查范围与字音题一样,都出自教材“读一读,写一写”和书下注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带领学生打好基础,顺利地完成此题就不会出现问题。

3.病句修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它是写作中语言表达训练的基础项目。过去几年,这道题都是以辨析句子是否有语病的选择题形式出现。从去年开始,此题题干有所改变,变成了对病句修改是否正确的选项题形式,难度相对降低。但由于病句类型较多,还带有语法知识,所以相对前两道题来说,稍有难度。但只要学生认真分析,得分也不难。

考查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前后矛盾)、重复累赘等。

(1)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主宾搭配、肯否搭配等,因此考查词语间的搭配问题。如A项“领会(领悟)……形象”。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此部分的“提高(加强)……习惯”都属动宾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的掌握情况。如C项“通过……使……”、(主语残缺),所以去掉“通过”或“使”;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缓解……交通拥堵”(宾语中心词残缺),所以要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3)语序不当:考查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是否合理,或句子的顺序是否合逻辑、语法及习惯。如B项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与“在国内产生强烈共鸣”互换位置。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才合乎逻辑。

(4)不合逻辑:考查句子表达是否自相矛盾、是否混乱等现象。如D项中“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应删掉“防止”或“不”。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大约有……左右”,应删掉“大约”或“左右”。

4.名著中人物与情节对应。此题考查范围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和中外七名篇(《红岩》《骆驼祥子》《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名著的熟悉情况,能否将著作中的重要人物与相关情节进行对应,最近几年,这类题降低了难度,只考查专人专事,只要学生阅读过这些名著,对其中的人物及情节内容有所了解,就一定不会丢分。

此题四个选项分别出自《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西游记》,人物情节也非常简单,其中B选项:周瑜——舌战群儒,学生看一眼就能判断出此选项错误,因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学生耳熟能详。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武松——倒拔垂杨柳,也属于此类。

5. 语言表达。考试说明中要求“能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此题主要考查在特定的情境下,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得体。今年的这道题与去年相比稍有难度,在表达准确上设置了陷阱,但所给情境中,重要的语言点下面用实心点以提示考生特别注意。这样既强调了所要表达的要点,又降低了难度。只要学生认真审题,仔细理清情境内容,确定要点,再去分析选项就非常容易辨析哪一项表达最准确得体。

6. 语句上下句衔接。考试说明中指出“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此题考查点非常清晰,严格遵照考试说明来设题。重点考查前后句的照应。与去年相比难度相当。C选项中“微风拂面”与所给第一句中的“狂风……呼啸”照应;“屋檐滴水”与所给第二个语句中“暴雨……倾泻”照应;“萤火流逝”与所给第三个语句中“闪电……肆虐”照应,此题难度不大。其他选项的顺序都有误,学生稍作分析定能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此类型题C选项中“唤醒黎明的沉默”与第一句中“昂首高歌的雄鸡”相照应;“挣脱千年的羁绊”与第二句中“奋蹄疾驰的骏马”相照应;“叱咤时代的风云”与第三句中“冲天飞腾的巨龙”相照应。其他选项都有语序不对应现象,所以,也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而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就稍难,考查点是选项中句子之间顺序的调整问题,从而照应所给语句中“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这个过程,所以C选项“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得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顺序更合乎逻辑。

7.按原文填空。古诗文默写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常见题,它是考查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一种好方式。全国中考古诗文默写一般有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性默写、串联性默写、开放性默写等几种。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这道题主要是直接默写、理解性默两种形式,五个按原文填空(各一分),一个含义理解填空(共两分)。默写范围严格遵照考试说明规定的38篇课内外古诗文必考篇目。考查点有以下两方面:

(1)直接性默写:考查学生对必备篇目的熟练背诵程度和书写准确规范度,如:“只有香如故”(固),“树木丛生”(重),“不以疾也”(及),“了却君王天下事”(确)。如果不理解意思,就容易写错字。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断肠人在天涯”(崖),“野芳发而幽香”(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仇),也属此类。

篇5: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

一、字词篇

一、掳掠 惧惮 疮疤 哀悼 差使 奔丧 踌躇 池馆水榭 迂腐 颓唐 猝然 呵斥 伎俩 吊唁 雕镂琢磨 遗骸 瞻前顾后 萌发 簌簌 孕育 蟾蜍 濒临 两栖 陨石 蜥蜴 顷刻 纤细 蟠龙 矗立 骇人听闻 煞风景 惟妙惟肖 歼灭 阻遏 疟子 疟疾 寒噤 仄歪 瓦砾 跋涉 地窖 鞠躬 拂晓 琐屑 赋闲 凹凼 絮说 瞥见 门槛 尴尬 伛偻 镶嵌 取缔 滞笨 文绉绉 迥然不同 惊骇 箱箧 恍惚 转弯抹角 憎恶 草长莺飞 帷幕 匀称

tā()败 荒pì()愧zuî()shì()泪 ɡān()尬 颠pâi()黄发垂tiáo()无动于zhōng()物jìng()天择 xiāo()声匿迹 shuāi()草连天 重峦叠zhàng()自出心cái()狼jí()繁yǎn()zhě()皱 jiã()难 追sù()颠pâi()案dú()轩xiâ()cāng()俗 金luán()殿 烦suǒ()震sǒng()jiã()问 pán()跚 鸿rú()

二、常见题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蹒跚(pán sān)寒噤(jīn)B、愧怍(zuî)吊唁(yán)C、游逛(guàn)惊骇(hái)D、烘(hōng)托 憧憬(chōngjǐ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A、汶(jiāo)河 凹凼(dàng)仄(zã)歪 归咎(jiú)B、尴尬(ɡān)狼籍(jí)鳌(áo)头 风雪载途(zài)C、蟠(pán)龙 愧怍(zuî)逾(yú)越 连翘(qiáo)D、翩(piān)然 丘壑(hâ)拂(fï)晓 伧俗(chānɡ)

3、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悚然(sǒng)取缔(dì)憎恨(zēng)上蹿下跳(cuān)B.诘问(jiã)克扣(kâ)滞笨(zhì)锐不可当(dāng)C.掳掠(lǔ)伎俩(jì)处置(chǔ)从容不迫(cïng)D.奔丧(bēn)荒谬(miào)愧怍(zuî)猝然长逝(cù)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惬意 伎俩 转湾抹角 案椟劳形 B、制裁 地窖 荡然无存 名副其实 C、荒谬 无动于中 张皇失错 大廷广众 D、狼籍 悠闲 穷愁潦倒 消声匿迹

5、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 遗骸 漠不关心 B、蹒跚 弄巧成绌 巧妙绝论 C、轩榭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铸剑为犁 川流不息

二、成语词语运用

1、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只有不怕竞争,不怨天尤人,敢于迎难而上,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船。

B、老王单枪匹马参加市运动会,夺得跳远冠军。

C、在演讲比赛中,小明出口成章,挥洒自如,博得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D、虚拟的网络世界,使不少人上当受骗,甚至走火入魔,走上犯罪道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刘翔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B.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C.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D.每一朵盛开的鲜花又像是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去年10月12日至17日,历经5天5夜115小时,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B.“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C.刘翔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取了110米栏金牌,为我们中国人争得了荣誉。

D.山里的地形扑朔迷离,他们很快迷路了。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B.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本书印刷不够精美,但内容还差强人意。

B、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C、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

D、大自然馈赠给了攀枝花人民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难怪邓小平爷爷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三、修改病句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他的学识和人品。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同学们在考场上能保持—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果然灵验,今天是个大晴天。

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C、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D、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B.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C.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D.坚决打击制作、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切实维持知识产权。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亲情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声。

B、他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我们学习好榜样。

C、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作者对事物特征或者事理的说明,是否都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刻苦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C.谁也不会否认珠江不是向东流的。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

40、,轻舟已过万重山。

41、千山鸟飞绝。

(二)理解性默写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3、《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4、《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6、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8、《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9、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0、《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11、《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1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13、《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14、《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1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性默写

1、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2、请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3、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

4、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五、专项语言训练

1.仿写句子。要求:①句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基本相同;③语意通顺。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朋友是。

2.仿句。

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青春,可以得到丰硕的金秋;

3、仿写句子:时间如一位良医,它能抚平我们心中的忧烦愁苦;时间如一面镜子,它能折射人性的真美丑。

时间如,; 时间如。

4、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三个句子,构成四季:

例句: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人们都爱夏天,爱他的 ;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 ; 人们都爱冬天,爱他的。

5、仿句两句,与原句构成排比。生活是一道彩虹,流动着丰富的色彩; 。

6、仿句。青春是一首歌,让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

7、仿写:学习,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学习,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工具。

8、接写三句: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富于想象的。在童年的目光中,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

9.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花儿飘落了,变成滋润树根的肥料;冰雪融化了,;树叶凋零了。

10.仿写划线的句子。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人人都在追赶着自己的目标。

11.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贺词,以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您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12.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

13.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5字)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 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14、下面这封表扬信有两处格式上的错误和一处内容上的错误,请在文后更正。XX中学领导: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路过XX镇大街交*路口的贵校初三(1)班陈华、林晓、黄强、郑炜四位同学,目睹一场汽车撞人事故,肇事者驾车逃走,受害者为一中年男 性,伤势严重,急需抢救。四位同学立即奔到现场,看护伤员,拦车救人,急送医院,并打122台,保护现场。由于及时抢救和报警,伤者脱险,肇事者也抓获。四位同学这种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此致 敬礼!

XX县交警大队 2008年8月23日

改错: 格式①

内容:

15、画横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年轻人笑了:“我说有人嘛,还能骗您。”他狡黠地眨了眨细长的眼睛。B.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C.因为工作本身的兴趣,有时使一个人至于疯狂。

D.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6、提取句子主干有误的是 [ ] A.到清末近二百年间,皇帝大都住在这里。主干:皇帝住 B.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主干:太阳和月亮躲藏起来。C.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主干:影子清晰 D.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狗。主干:我们没有狗

17、下列各句括号内说明了该句的修辞手法,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像千军万马混战了 起来。(排比、比喻)

B、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引用、比喻、对偶)

C、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拟人、比喻)

D、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拟人、比喻)

1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觉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19、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D.一片冬日的阳光

参考答案

一、字词

1、D

2、C

3、D

4、B

5、B

二、成语词语运用

1、C

2、D

3、B

4、C

5、C

6、D

7、C(A.“生灵涂炭”望文生义;B.“见异思迁”是贬义词;D.“栩栩如生”使用不当。)

8、B

三、修改病句

1、D(“凯旋”即含有“归来”之意。)

2、A

3、C

4、C 5.C

6、D

四、诗歌默写

(一)略

(二)理解性默写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

7、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12、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

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拓展性默写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专项语言训练

1、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成功的日子里的一瓶香摈,快乐的为你释放骄傲的激情; 朋友是灰暗的日子里的一缕阳光,用心的为你抚平失败的伤痛;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忧伤的日子里的一束阳光,柔和地驱散生活的阴影;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2、失去了月亮,你可以享受夜的深沉。失去了春天,你可以欣赏满池的荷花.3、书籍如一艘航船,它能引领我们抵达知识王国 书籍如一把钥匙,它能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

4、人们都爱夏天,爱他的绿树成阴,爱他的荷花映日,爱他的热情似火;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硕果累累; 人们都爱冬天,爱他的银装素裹,爱他的冰清玉洁,爱他的五谷丰登。

5、生活是一首歌曲,跳动着欢快的音符; 生活是一杯清茶,飘散着淡淡的芳香。

6、青春是一幅画,让你用五彩的画笔绘出它的美丽; 青春是一本书,让你用激扬的文字,写出它的华章。

7、学习,是通往成才路上的桥梁;学习,是渡向成功彼岸的航船。一根竹棍,就是一匹骏马,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大树就是一个老人。

8、冰雪融化了,汇成浇灌大地的溪流,树叶凋零了,变成孕育生命的养料。

9、一根竹棍,就是一匹骏马,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大树就是一个老人。

10、人生是一个舞台,人人都在表演着自己的角色;人生是一次登山,人人都在进行艰苦的攀登。

11、你慷慨激昂,像妙语连珠的散文诗篇,带领我们挖掘灵感领域.(语文老师)您妙语连珠,像接连不断的知识阶梯,引领我们步入文学的殿堂.(语文老师)你怀才于心,像纵横世界的探测神眼,引领我们饱览无边河川.(地理老师)你上天下地,像源源不断的汩汩小溪,引领我们飞向浩瀚的宇宙.(地理老师)你循循善诱,像层层演变的进化历程,指引我们探索无穷奥秘.(生物老师)你深入浅出,有永不浩竭的高深智慧,指引我们永攀科学颠峰.(数学老师)你灵活多变,像奇妙活泼的英文字母,带领我们走进无限国度.(英语老师)12.广告语与公司名称巧妙结合;揭示了保险的作用;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修辞答到一点即可),增强了表达效果。

13、什么人——哈尔滨一位老人,干什么事——声讨日军罪行,怎么干的——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答案:哈尔滨一位老人声讨日军罪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篇6: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

(1)拈轻怕重() (2)举一反三( )

(3)犹豫不决() (4)囫囵吞枣( )

10、写出有关寓言、历史故事的成语各两个(4分)

寓 言(1)(2)

历史故事(1)(2)

11、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在数学考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大家坐立不安,非常着急。

改成比喻句:

(2)李宁严肃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成转述句:

(3)仿写:大自然像一本书,藏着丰富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掘。

大自然像 ,等着

12、根据人物、情节写书名。(4分)

(1)过五关斩六将( ) (2)黛玉葬花( )

(3)卖火柴的小女孩() (4)智多星吴用( )

13、把下列谚语、俗语补充完整(2分)

(1)千里之行, 。

(2)书山有路勤为径,。

14、古诗文默写(6分)

(1)待到山花烂漫时,。

(2)子曰:“ ,可以为师矣"

(3),不教胡马度阴山。

(4)王师北定中原日,。

(5)九州生气恃风雷, 。

(6)不要人夸颜色好, 。

★ 语文小升初拼音知识点

★ 小升初语文试卷:课外复习

★ 语文拼音相关知识

★ 小升初语文教学计划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汇总

上一篇:学生会女生部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理想的名言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