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4-04-07

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精选8篇)

篇1: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 江 大 学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非定向非在职)

甲方(培养单位):浙江大学

乙方(学生): 身份证号:

一、甲方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录取标准,录取乙方为2015级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

二、乙方在学制内向甲方缴纳学费共肆万捌仟元整(最后以省物价局审定为准),学费按学年平均在入学报到及注册前支付。甲方凭乙方的缴费收据给予报到注册。

三、乙方人事档案必须转入甲方,户籍关系可转入甲方。

四、乙方在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五、乙方毕业时,参加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并遵守甲方的就业政策。

六、本协议经双方签字,加盖公章后生效。

七、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方各执一份,有效期至乙方结束学业时为止。

甲方: 浙江大学 乙方:学生:

代表: 公章: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代章)

二零一五 年 月 日

篇2: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月20日,是在杭州市教育局领导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成立的院级研究中心。目前在省属高校是唯一一家。中心依托法学院法学和公共管理专业资源并整合学院相关学科、专业、人力资源共同组成。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玉勇介绍,中心的定位是“区域服务,特色发展”,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1)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进行理论探讨,夯实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2)结合我国的实践和杭州市在公共危机处理的成功经验,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为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献计献策;

(3)研究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模式、应对战略、管理流程、教育培训、模拟演练,探讨我国以及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共危机管理的运作机制;

(4)研究危机状态下资源整合,提高危机管理的应对效能,完善公共危机的决策系统;

(5)探讨公共危机的预防机制,尝试建立杭州市大、中、小(幼)学校公共危机监测和预警评估指标体系,提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对公共危机的管理管理能力;

(6)研究社会舆论、信息处理对公共危机管理影响的关键环节和评价指标,提高危机传播和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构建公共危机心理的评估机制和工作模式;

(7)研究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探讨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外部、区域之间等合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共危机协同防范和控制能力,进一步完善杭州市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体系建设;

(8)其他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问题。

目前成立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成果: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后勤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公开论文20余篇;如《论独立学院后勤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试论独立学院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之间的关系》、《论独立学院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规避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中的法律风险》、《高校后勤实体在法律上的地位及其法律关系》、《构建独立学院饮食安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高校校园突发性事件成因与防范处置对策浅分析》、《《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高校违纪学生在法律上的地位及其法律关系》。

中长期规划:

(1)形成一批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居于省内前列;具备承接省市重大公共危机管理课题的能力。

(2)完善杭州市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尤其是在大中小学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应急预警与处置机制。

(3)借此平台,锻炼一支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良好实务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实力,形成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特色。

(4)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具备承接杭州市及其他区域大中小学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培训的能力,形成比较完整的培训运作体系。

篇3: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英语公共演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公共演讲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 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做连续性发言的行为。用人单位在雇佣员工时都非常重视交流能力, 因此, 英语公共演讲能力的提高,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还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和临场应变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语言输出 (output) 包括口头输出 (speaking) 和写作 (writing) , 与口语和写作课相比, 演讲课程更具综合性和挑战性。

首先, 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训练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就准确性而言, 演讲教学关注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吐字是否清晰、用词是否贴切、是否使用合适的语气和语调以及节奏变化, 目的在于准确传达演讲者的意图。就流利性而言, 演讲要求流利地表达自己, 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停顿或重复。大多数公共演讲可以事先准备, 先形成书面讲稿, 再进行口头呈现, 演讲者经过准备, 在公众面前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如此反复, 口头表达能力自然有所提升。

其次, 英语公共演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演讲稿写作是演讲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与一般英语写作相比, 公共演讲课对演讲稿的要求不仅是具有合理的逻辑和观点, 更要具备观众意识。内容要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例子的选择要尽量吸引观众的注意, 词汇的选择必须符合演讲主题, 行文要符合演讲风格, 甚至要考虑如何在演讲开始或结尾处给读者新鲜感或惊喜。综合各种要素, 演讲稿在最终呈现之前, 必然要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 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也相应得到锻炼和提升。

2. 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演讲包括小组和群体交际以及个人间的交际。这使得公共演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呈现出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特征, 并且这些主体参与者具备演讲者和观众的双重身份。演讲活动有利于激励演讲者在考虑受众的基础上来尽力展示自我, 也往往使作为观众的其他学生受到激励, 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同时, 两种角色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反馈, 让学生在沟通过程中受到鼓励和启发。

此外, 文化和演讲的关系极其密切。演讲有多种场合, 也因不同的目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演讲的受众还可能来自多种文化背景, 这都需要演讲者在准备讲稿和演讲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因此, 在公共英语演讲教学中, 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中国大学生而言, 熟悉西方文化是学习演讲的重要环节。同时, 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差异的过程中, 逐步增强对不同文化的感知能力, 如若在演讲中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或有效对比, 不仅能为演讲增添色彩, 还能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英语演讲课上, 每个演讲题目的呈现, 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验和训练。演讲者首先要正确审题, 收集有用素材, 通过分析和整合资料形成合理的逻辑结构, 再生动化具体化地呈现给观众。无论是课上对演讲题目的头脑风暴, 还是课外调研, 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尤其是有些专业性较强的演讲题目, 要求学生在大量调研, 具备良好的相关知识背景后才能形成合理的演讲思路。例如, AIA国际会计师公会求职王双语演讲比赛中的英文题目通常为当下热点财经新闻的综合体, 需要演讲者先进行题目调研和专业分析, 才能开始构思演讲稿, 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既是挑战又是极为有效的训练。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怯场或紧张在公共演讲中属常见现象。演讲课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环境, 使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克服心理上的怯场, 在紧张的状态下依然能够控制好情绪, 把握好演讲节奏, 碰到忘词又能迅速反应, 及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填补。与此同时, 还要配合使用好手势和眼神等肢体语言与观众进行沟通,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此训练无疑能大大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增强自信心, 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二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实践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作为一所国内起步较早的中外合作办学商学院, 与国外大学合作20余年, 近几年致力于国际化商学院发展, 其英语教学在注重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 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2009年起, 学院每年开设英语公共演讲课程, 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开展一年一次的英语演讲比赛, 并组成课外演讲培训团队和演讲社团, 旨在通过各类演讲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 英语公共演讲课

英语公共演讲课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 教学内容。

英语演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参考Stephen Lucas的《演讲的艺术》 (2010版) , 同时结合商学院学生的特点, 设置了知识和技能、演讲稿写作和实战训练三大板块 (如上表所示) ,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沟通交际能力, 增强自信心和文化意识等。

由上表可以看出, 与国内其他高校公共演讲教学内容不同的是, “演讲稿写作”作为演讲教学中一个独立的板块, 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以及英文写作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化商学院学生在未来的学习 (比例较高的学生将出国继续深造) 和就业 (比例较高的同学会去外资企业) 中, 对这两项能力的需求尤为明显。另外, 实战训练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贯穿于各项教学内容, 旨在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进行沟通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第二, 教学模式。英语公共演讲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 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设计和布置教学任务, 而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个人陈述训练、现场互动沟通等。同时, 学生被安排到不同班级进行巡回演讲, 并接受观众的现场提问, 演讲全过程均予摄像, 使每位学生在真实的公共演讲语境中锻炼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等。此外, 对于演讲稿写作, 除课堂反馈之外, 教师另设坐班时间 (office hour) , 保证对每位学生的演讲稿至少进行一次一对一的反馈。这一教学模式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 评价方式。公共演讲课的评价方式为多元化考核。形成性考核阶段的课堂表现比重较大, 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终结性考核阶段, 除教师评分外, 同学和观众也参与打分, 主要就仪态、表达、发音和对观众的关注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这一评价方式基本上能客观公平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水平。

2. 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演讲培训团队

多年来, 学院每年组织一次院级英语演讲比赛, 在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的同时, 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演讲培训团队。培训团队由专门的教师和历届优秀学员组成, 进行定期培训, 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 选派不同特点的学生参加国内不同性质的演讲赛事。由此辐射开去, 学生还自发成立演讲社团, 并邀请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 定期组织活动和训练。

3. 教学实践效果和评价

英语演讲课程自2009年开设以来,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每次选课都是超额完成 (上海大学是选课制) , 课堂评价均达到4.85分以上 (5分为满分) , 考核排名位列前列。此外, 多数学生反馈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 增强了自身表达的自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 学院选派的学生在国家和地区性的英语演讲比赛中表现不俗:获华澳杯大学生中澳友好大赛冠军1次 (2013) , 获AIA国际会计师公会求职王演讲比赛冠军1次 (2011) 、亚军2次 (2012, 2014) , 获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一等奖1次 (2013) , 获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上海赛区二等奖1次 (2013) , 获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三等奖 (2014) 等。这些成绩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讲, 实属不易, 而所有这些获奖的学生, 均参与了英语演讲课或英语演讲培训团队的训练。他们在获得这些成绩的同时, 无不展示出了优良的综合素质,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英语演讲教学是非常成功的。

三结束语

公共演讲作为一项重要的沟通交际技能, 与其他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实践进一步证明英语公共演讲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语言输出能力、沟通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的综合发展。因此, 笔者以为, 在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潮流下, 英语公共演讲教学是国内高校英语课程发展的一大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龚频.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公众演讲课教学观摩有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4)

[3]井卫华、李文萍.英语公共演讲课与外语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9)

篇4: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研究

大学体育 普修课程 选修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明确:大学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目标以体育文化与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品德素养多元整体发展。从而表明了大学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取向。然而,课程目标多元整体发展战略的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设完善的课程校本管理体系,实施大学体育普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校本管理操作,因此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课题以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当前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整体目标,实施体育普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校本管理操作。操作方法如下:

1.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非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目的和任务《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学体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内涵,系统地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1.1、教学基本要求

1.1.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体育选修课程打下基础。

1.1.3、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锻炼。

1.1.4、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普修课程

《大学体育》普修课课说明:一、根据上面1的精神 教学基本要求:

2.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为体育选修课程打下基础。

2.2、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锻炼。

2.3、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根据党中央、国务院 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我校教改精神和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实际,根据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编写的《大学体育》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要求。遵循“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大学体育“以人为本”“健康体育”“终身体育”三大基本理念;在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教学模式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培养个性、满足个体运动负荷 、兴趣之,做到“汗、会、乐”。大纲以健康教育为主、体现体育文明、智商、情商培养。大纲与考试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须执行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大学体育任课教师认真领悟大纲精神、要求,规范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我校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大学两年的体育课程学习,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终身锻炼身体的行为动机,以此养成锻炼的习惯,并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会诸多锻炼身体的方法,以此获得1—2种锻炼身体的能力去终身

3.选修课程操作步骤:第一次课:课堂常规引导课及选修班报名

课的任务:

3.1、知识传授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我校的体育教学基本情况,明确学习目的,搞好选修班选项。

3.2、能力培养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1至2项终生体育项目,提高中国全民身体素质。

3.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方法:讲授法,宣布XXX年课堂常规

选修班报名 时间90分钟

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是中国国家教育局、国家体育局1990年联合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纪律性,培养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3.4选修班教学模式 课内和课外结合模式。思路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每学期选一运动项目,每周业余时间增两个课时辅导,使学生在该项目上加深知识深度、知识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运作方法是:开学第一周,自愿选修一个运动项目。可不选,不选编在普修班。根据选报项目重新分班。第二周按选修和普修班进行教与学。

3.5选修班和普修班之区别

3.5.1、教学内容不同:专选班的教学内容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知识,如篮球专选班的教学内容是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的技、战术、裁判法等,普修班则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教学。

3.5.2、教学时间不同:选修班每周除了国家规定的正常教学的两个课时外,在业余时间再增加两个课时,普修班按国家的教学大纲周两个课时。

3.5.3、考核内容不同:选修班的考核内容是与该项目的知识,普修班则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4、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须达到的要求:

体育课成绩必合格,取得必修学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评定合格。体育课成绩为每学期一个学分,要修四个学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每学年一次,共四次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生理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两个方面,生理指标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的(接上页)是50米跑、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握力。

4.1选修班报名注意事项

选修班报名坚持自愿原则,任何人不得逼迫学生选报项目。

4.1.1、专选班的报名工作由各班班长负责,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填写报名表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学校体育部。

4.1.2、任课教师必须向学生详细讲解开设专选班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教学运作方法,使学生了解其目的、意义和作用。

4.1.3、学生在选报项目有何疑问,有权向体育部咨询,体育部教师须及时给予解答。

4.14、完成选修班的报名工作 由各班班长负责,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

5、结论: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理论与实践之研究,从体育课程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全过程的民主管理,处处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发现教师与学生的资源优势和闪光点,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了以下成绩,开课须对学生有:A课程说明B教学大纲C考试大纲D考试方案E教学日历F教学进度G教案H听课笔记I考勤本J记分册K师生民主评定成绩,控制偏差,使评定呈正态分布,教师学期工作总结。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但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进一步努力之!

参考文献

[1]刘黎明:新时期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体育学刊,2005.5

[2]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篇5: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房地产管理方向)专业论文选题指南

指南使用说明:

(1)本选题指南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分组;

(2)本选题指南仅作为选题方向,并不一定直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可与指导老师商讨确定最终论文题目;

(3)本选题指南原则上1人1题,一个题目最多2个人选择;

(4)请同学们选题时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职业发展,把选题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有机统一起来。

(5)请于2013年11月11日前上交选题表。

(6)未尽事宜请联系公共事业管理系,电话025-84028805.公共事业管理系 2013-10-28

朱广忠老师

1.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范式研究

2.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对中国适用性研究 3.公共管理理论的中国本土化问题研究

4.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途径及对中国启示研究 5.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 6.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7.中国公共管理改革问题研究 8.中国公共事业改革问题研究 9.公共决策的民主化问题研究 10.公共决策的科学化问题研究 11.公共决策的公开化问题研究 12.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13.公民在中文化问题研究 14.公共管理伦理问题研究

15.我国行政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16.公共政策制定问题研究 17.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18.公共政策评价问题研究

19.我国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问题研究 20.公共管理的公平问题研究

21.公共管理的公正问题与问题研究 22.公共管理的正义问题研究 23.公共管理的效率问题研究

24.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职责问题研究 25.我国住房保障理论问题研究 26.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27.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问题研究

28.我国住房保障的主体及其提供途径研究 29.我国房地产价格问题研究 30.我国房地产政策问题研究

3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中的博弈行为研究32.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正义性、稳定性与有效性问题研究33.我国房地产的公共物品属性研究

34.我国民众对房地产政策的需求及其政策支持问题研究35.房地产的社会博弈结构及其制约与均衡机制研究 36.南京财经大学房地产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研究

林挺进老师

1.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动实证研究

2.中国主要城市地方财政对土地(或房地产)的依赖 3.近十年主要城市房价:变动与趋势 4.中央政府房价调控政策的动态分析 5.房价变动对普通公众的影响

6.南京(或其它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分析

7.地方政府房价调控政策研究:以南京(或其它城市)为例 8.新型城镇化:概念、路径与趋势

9.从政策执行的视角看南京(或其它城市)房价调控政策 10.土地财政与城市房价变动

11.近十年主要城市土地(商品房用地)价格:变动与趋势 12.新型城镇化对主要城市房价变动的影响 13.新型城镇化对中小城市房价变动的影响 14.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5.新型城镇化对主要城市土地(商品房用地)供应的影响 16.新型城镇化对中小城市土地(商品房用地)供应的影响 17.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小产权房的发展与出路 18.新型城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9.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20.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研究

21.主要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

22.主要城市公共医疗资源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23.主要城市公共教育资源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24.主要城市公共安全水平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25.主要城市文化休闲资源与城市房价的实证研究(2010-2013)

(注:主要城市是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

金志云老师

1.南京财经大学房地产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南京房地产行业估价(前期管理、策划、营销、成本管理、经纪)从业人员素质调查 3.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战略(品牌建设)的案例研究 4.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5.立体城市研究

6.国内绿色住宅发展现状研究 7.和谐地产的理论与实践

8.和谐社区视野中的混居模式构建

9.新加坡(德国、瑞典、日本等国)保障房建设(运营)启示 10.我国各地保障房制度(筹资、建设、运营模式)及绩效比较研究 11.某区域保障房运营模式调查研究

12.某区域保障房配套设施与物业管理调查研究

13.典型房地产开发模式(万科、碧桂园、中海、万达等)研究 14.旧城改造项目成功开发模式研究

15.限购政策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分析-以南京公积金政策为例 16.某区域住宅(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17.某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

18.房地产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研究-基于某区域的实证研究 19.某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20.某一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调报告设计 21.某一房地产的项目定位方案设计 22.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23.某一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营销方案设计 24.某区域高档住房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25.整合营销(关系、网络)营销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26.住宅小区命名的文化建设内涵-以某区域为例 27.酒店型公寓的投资价值与走势分析 28.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模式探讨

29.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 30.构建城市(乡村)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路径研究

31.“压力型政府”约束下的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实现路径

32.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2009-2012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的多案例分析 33.农村生态建设的公共治理路径

34.NPO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研究 35.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研究

36.江苏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标准菜单设计 37.“美丽中国“视野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38.养老物业服务发展研究 39.利益集团理论与房地产政策 40.住房过滤模型研究

赵强老师

一、公共行政类选题(以下各选题结合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确定)

1.政府创新的概念辨析

2.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及培育

3.从创新思想到政府行动:政府创新的演变过程 4.政府创新的组织变化研究 5.政府创新的过程理论

6.政府创新的动机及激励机制 7.政府创新的路径依赖

8.政府创新的公共价值及实现 9.政府创新扩散的机理

10.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政府创新 11.政府创新绩效评估 12.政府创新的动力

13.新公共管理:政府创新视角的考察 14.政府创新的制度空间 15.公共政策创新 16.电子政务创新 17.政府创新的障碍 18.公共服务创新

19.治理创新:新的政府创新模式 20.政府创新的社会建构及扩散 21.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

22.协作型政府创新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23.公共服务私有化的反思:效率与价值 24.政府创新与官僚制关系辨析 25.政府创新与有效政府的构建 26.新加坡的公共政策创新

二、房地产类选题

27.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目标研究 28.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工具研究 29.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30.邻里环境与住房价格关系

31.享乐价格模型在房地产价格中的应用 32.老年人住房政策目标研究 33.老年人住房政策工具研究 34.老年人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35.“以房养老”在中国的可行性研究 36.住宅过滤模型及其应用 37.老年人住宅需求状况研究 38.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比较 39.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 40.房地产泡沫现象透析 41.学区房价格形成机理研究 42.地铁对周边房价影响的机理

43.住房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44.邻里环境对购房意向的影响研究 45.住房政策制定中的价值冲突研究 46.学区房市场状况调查研究 47.家庭住房选择偏好调查

48.居住流动性与邻里环境关系研究

49.住房空置现象的形成机理:以“鬼城”为例 50.住房政策执行研究:史密斯模型 51.住房政策执行中的博弈分析 52.二套房现象及成因分析 53.西方住宅区的混居模式分析

吴文俊老师

1.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 2.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

3.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4.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

5.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6.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 7.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8.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 9.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

10.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 11.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12.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

13.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 14.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15.公共事业规制与竞争制度模式 16.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

17.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18.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19.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20.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21.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2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23.公用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24.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25.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26.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27.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28.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29.试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

30.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31.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32.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33.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34.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35.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36.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37.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38.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39.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40.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41.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42.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43.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44.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45.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46.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47.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48.公共政策执行梗塞问题研究

49.公共政策的多源流框架研究

50.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51.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基础

52.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53.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另有更多题目请与吴老师联系)

王永生老师

1.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2.公共决策的表达与形成机制研究(以某典型事件为例)3.公务员制度设计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4.公务员考录过程的公平机制研究

5.公务员与企业、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协同问题研究 6.公务员职业发展问题比较研究 7.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8.中国公共住房管理现状研究(以××市为例)9.房地产行业中介组织现状研究

10.我国公共住房需求及其政策支持问题研究 11.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问题研究

12.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与分配问题研究 13.城镇化过程中的房地产发展研究

14.城镇化过程中住房问题与人口流动性关联性研究 15.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某地为例)16.农村住房与城镇住房协同管理研究 17.网络民意表达与评估研究 18.网络暴力的原因与治理 19.群体性事件的过程研究

20.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与治理研究(以某典型事件为例)

阮爱莺老师

1.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2.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3.和谐社会背景下城管执法的反思

4.现阶段中国利益分化与公共政策参与研究 5.大部门制改革与提高政府效能 6.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简政放权

7.从“一把手”腐败看权力监督机制重塑 8.“十八”大后反腐败新趋势研究

9.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0.金融危机的伦理审视与主权政府的监管责任 11.从中国富人的消费模式看消费伦理问题

12.分配正义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可容忍区间调查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14.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

15.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农民的生存状态与政府的扶持责任 16.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形式研究

17.公共品供给中的公私合营(PPP)机制研究 18.国外(境外)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和经验借鉴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机制研究

20.当代大学生伦理素质调查

21.村民“自治”问题研究(可以选择某一具体领域,如村民选举制度或村务公开制度)22.社区民主管理机制研究

23.我国公共部门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分析 24.从物业纠纷看我国物业法的完善 25.社区治安管理网络构建研究 26.土地垄断供给下的房价规制研究 27.城镇化进程中住房供需均衡路径选择

28.居民住房购买力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房价控制 29.让低收入者住有所居:政府责任与路径选择 30.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31.其它与公共管理、房地产法律制度与政策相关的选题(与学生商定)

张丽芳老师

1.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XX市为例 2.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关联研究——以XX市为例 3.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4.(高/低档)住房市场购买行为分析——以XX市为例 5.城市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

6.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探析

7.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布变异的影响探析 8.住宅价格变异的驱动因素分析 9.南京市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

10.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以XX市为例 11.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12.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房价及市场供求的影响 13.南京市住宅价格变化的空间分异研究 14.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体系研究 15.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探析 16.二手房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

17.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18.我国绿色住宅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分析 19.商业地产发展模式探析

20.南京市普通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研究 21.小户型商品房的投资价值与走势 22.房地产发展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探讨 23.房地产企业融资新渠道探析

24.房地产网络广告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25.探析节约集约用地与低碳生活

26.废弃地整治与土地供应体系耦合的模式探析 27.业主委员会运行现状与问题分析

孙燕老师

1.中国养老地产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中国房地产企业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某某市(区域)为例 5.论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某某历史街区为例 6.衰败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的文化体验经济模式 7.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8.芜湖市不同功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9.淮北市不同功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0.黄山市不同功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1.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现状和问题

12.财经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研究 13.高校房地产类社团的创立、运行及发展对策研究 14.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住宅用地选址问题研究 15.基于可达性的商业用地选址问题研究 16.基于实证的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 17.南京市住宅商品房需求问题探讨 18.南京市商业用房需求问题探讨

19.国外公共住房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例 20.中国房地产泡沫成因、现状及预警机制研究 21.南京市仙林板块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22.我国房地产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机制分析 23.关于房产税改革问题的探讨

24.未来10年我国房地产价格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 25.未来10年南京市房地产价格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

李永乐老师

1.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分析

2.限购政策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效果---基于市场反应的思考 3.后限购时代房企转型研究 4.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5.南京市不同板块房地产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6.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分析

7.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8.南京市二手房市场对宏观调控政策响应分析—基于2009-2012年交易数据变化解析 9.高教区房地产产品开发定位阶段性特征分析——以仙林大学城为例 10.基于消费者购房心理的房地产体验营销策略研究 11.房地产企业品牌战略研究——以XX企业为例 12.品牌建设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分析

13.物业管理对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14.论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 15.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16.保障性住房政策分析 17.城镇廉租房准入管理政策的激励机制设计与实证分析

18.公共事业管理(房地产管理)专业就业意愿及实际去向调查分析 19.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20.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1.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

22.房价对城镇化影响的路径分析---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分析 23.城市化与房价的互动关系研究

24.区域房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25.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篇6: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学生干部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学生组织、班级团支部: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管理,根据《浙江工商大学学生素质评价办法》(浙商大学〔2009﹞203)文件精神和校团委的相关规定,现将2011年度校学生干部考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对象:

1、团委、系团总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新闻汇编中心、学生助学中心副部长及以上干部;

2、党支部委员、团支部委员(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班委(学术科技委员除外,将进行单独考核);

3、十佳社团和优秀社团部长及以上干部(社团下设部门必须在校或院社团联合会登记备案),其他社团副社(会)长及以上干部。

上述范围中,如有学期中途无故退出学生组织,且在本年度任期少于一学期的学生干部不参与本次考核。

二、考核等级:

按年度记录、考核学生干部在本年度的任职工作情况,考核分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优秀名额原则上不超过各组织参与考核学生干部人数的25%,良好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0%。

三、加分标准:

凡所在班级被评为学风特优班或优良学风班的,且个人年度工作考核定为优秀的,可加(新综测20分,老综测6分);定为良好的,可加(新综测15分,老综测4分);定为称职的,可加(新综测12分,老综测2分);定为不称职的,可加(0分)。所在班级学风评估成绩列学院后10%的,依其年度工作考核等次降低一档加分。凡年度工作考核定为不称职的不加分。

任期为一学期的按一半计;在考核范围内的11级新生干部,任期按一半计。

在任职期间中,如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经学院团委大会商议后,该学生干部在当年度的干部考核中做降一级处理。

四、其他事项:

(一)对本学院指导社团中的非本院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后,由本学院将非本院学生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及该生的学生干部登记表交至校团委,由校团委统一汇总后交给该生所在学院。

(二)校团委将在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团委学生科技指导中心、大学生艺术团、校级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任职、考核情况和建议加分交给各学院,学院开展学生综合测评时予以考虑,若有不同意见,请上报校团委并出具书面意见书。

五、材料上交要求:

1、上交两类考核汇总表和学生干部考核登记表书面稿一式一份,并上交所有材料电子版;不需要上交个人总结书面打印稿;

2、电子版上交时要求建类并命名。总文件夹命名为:某某学生组织干部考评材料;总文件夹内应有“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和“非本院学生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电子文档和 “学生干部考核登记表汇总”文件夹;每个学生的干部考核记表和材料的文档(文件夹)都以学生名字命名。

3、书面稿材料于2011年12月15日前(周四)将所有材料上交至各系团总支,由各系团总支审核材料后于2011年12月19日前(周二),在上交至团委办公室。电子版材料请于12月19日前发至ggxytuanwei@126.com(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组织名称)。通知电子版请于学院网站或者ggxytuanwei@163.com(密码:tuanwei)上下载。

4、“新综测”学生指08级二本学生和09、10、11级二本、三本学生,“老综测”学生指08级三本学生。

六、联系方式:

施少东 ***(519474);胡月娥 联系方式:***(517681)附件:1.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干部考核登记表

2.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

3.浙江工商大学非本院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

共青团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会

篇7: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学院成立以来,融入于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研究、促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清华大学汇集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拥有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融合并继承培养高级人才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这些优越条件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成立以来,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发扬学院“明德为公”的精神,在师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成功申报,大型国际会议的有序举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联合开办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的不断延续,都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学院在本学科领域的声誉与影响。同时,一门门精品课程陆续开设,一项项重点科研项目相继启动,一届又一届学术型研究生和MPA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充实到教研岗位的第一线,全院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共同走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曲折,并在不懈的耕耘中开始收获,为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篇8:浙 江 大 学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统计数据, 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4-2006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17人, 其中2004届本科毕业生123人, 2005届本科毕业生60人, 2006届本科毕业生34人。学院按照事业单位、企业、政府机关、攻读硕士研究生、出国深造、自主创业、未就业等七类进行分类统计。

1.1 总体情况分析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 从总体上看, 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 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38.7%, 接近四成。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 占到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次是攻读研究生的, 毕业生总数的21.2%。去政府机关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排行第四, 为7.8%。

按照培养方案的设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更多的去公共部门工作, 即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从这样的结果来看, 武汉大学该专业的学生近40%到企业单位就业, 去事业单位工作的只有25%, 而去政府机关工作的还不到8%, 二者合计33%左右。主要原因是, 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 对于该专业学生没有特别的倾向。而政府体制改革也将大大缩减毕业生去事业单位的人数, 加上近几年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本科生进入事业单位非常的难。毕业生只能去企业工作, 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

1.2 各年份情况比较

我们再对各年份就业情况进行比较, 就可以从动态的变化中看到就业趋势的变化。

(1) 毕业生去企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从2004届毕业生到2006届毕业生, 到企业就业的比例由30.9%上升到50%。结合2007届本科毕业生目前 (截至2006年12月底) 的就业情况, 这个比例从2004年到2007年的趋势是明显上升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涨, 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的推移,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法人机构也越来越多, 这也给高校本科毕业生, 特别是像武汉大学这类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外资企业招聘的很多岗位对专业要求不高, 这也是该专业毕业生去企业的人数比例快速上升的一个原因。毕业生去企业就业比例显著上升与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有一定的关系。

(2) 毕业生去事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与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的趋势正好相反, 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则是明显下降趋势。2004到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 各年份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0.9%、20.0%和17.6%。截至到2006年12月底, 2007届本科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下降到了10%以下。从2004年的三成到2007年的不足一成, 事业单位这个本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对口单位却逐年遭到毕业生的冷落。

与其说是遭冷落, 不如说是门难进。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 招聘更加强调的不是能力和实用性, 而是学历。由于社会风气的原因, 事业单位比企业更加讲究“拥有博士学历的员工比例”、“拥有硕士学历的员工比例”等指标, 而不是注重员工本身对于单位本身、对于社会公益的贡献。加上政府机制改革, 众多原来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人员被调整到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 使得事业单位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名额被挤占, 名额少则只能用学历来抬高门槛。以上两点成为本科毕业生放弃专业对口, 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原因。

(3) 毕业生去政府机关工作比例的比较。

将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 几年来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率略有下降, 但趋势不明显。用χ2检验, 按α=0.05水准, 不能认为各年份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类型分布 (构成比) 不同。也就是说, 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

由于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 招考要通过多次笔试、面试, 人才选拔相对理性客观, 所以每年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不会有明显变化。即使出现差异, 也可能是受到每年学生的自身状况、考试难度、报考人数的不同的影响。

(4) 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

由于各年份学生报考国内院校的研究生的志愿, 不论是学校还是专业, 都有较大差异, 申请国外或者港台地区的研究生也存在偶然性, 各年份的数据不便进行比较。由于本文主要是讨论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和趋势, 在此就不对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进行讨论。

2 问题和讨论

当前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这其中的原因有客观的社会因素, 也有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高等院校扩招速度超过社会岗位增加速度, 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各学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质量, 高校间、各学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成为学生入学时考生、家长都会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一个专业的建设也起着指明方向的重要作用。

(1) 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 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 这并不能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失败。这和当前就业竞争激烈、整体就业形势不佳有较大的关系。这也要求我们转变教育理念, 本科阶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 重在教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 为学生今后在事业、学习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 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 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宽口径、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通过四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 增强学生对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及其关系的认识, 培养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2) 加强宣传工作, 吸引更多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密切相关, 可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领会工作要求, 为这些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 学生到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下降, 除了就业整体环境不佳的原因, 和宣传不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 以后应当加强和事业单位的合作, 积极向他们推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 达到双赢的效果。

(3) 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设置, 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最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上可以看出, 我们加强了对管理类相关课程的设置, 涵盖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过程, 这种管理取向的课程设置, 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 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 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 教育学生面对现实, 主动择业。由“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结果, 大学生应从积极意义来看待和理解这种变革。对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也要抱正确的态度, 应认识到这是体制转轨时期的必然现象。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择业”、“公平竞争”、“双向选择”, 这种就业观最突出的价值理念是自主性和权益性, 即就业双方的自主选择, 该选择既是其权力也是其利益所在。因此, 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大学生都应该在就学期间接受职业导航和就业辅导的相关教育, 学校有责任教育学生改变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 主动出击, 寻找适宜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

(5) 顺应社会需求和传承专业学术的矛盾。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积极地参与, 需要高校的教育。毕业生作为高校一个即将出厂的产品, 一毕业就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合格与不合格, 好用和不好用, 不管是对于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很重要。任何机构都希望招聘、录用的人能够为机构创造价值, 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岗位。学校作为产品的生产者, 理应适应社会的需求,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研究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培养能够较快适应社会的学生, 对于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会有较大作用。

但同时, 学校不能为了一位追求就业率, 不断的调整专业设置, 最终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本科教育在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同时, 也要培养研究型人才。本科教育, 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 要充分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作准备。本科毕业生在自己的专业上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是授予学位的一个必备的要求。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 也要保持它自身的独立性。很多难就业、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 不能因为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不需要就被取消招生, 或者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去不停的改变专业设置, 导致自身方向的迷失。很多学科的确不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 但是它本身作为一个学科, 一门科学, 需要有人来继承, 需要有人来继续研究, 在未来的发展中为社会创造价值。

上一篇:感恩父母国旗下的演讲稿下一篇:装岩机工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