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情况调查问卷

2024-05-09

婚姻情况调查问卷(精选9篇)

篇1:婚姻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2 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问卷

一、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1、姓名

2、年龄

3、居住地:

4、文化程度(按学历或读书年限):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5、专长(有无手艺、掌握种、养技能及某项专业技术):

6、家中有哪些人,有几个?

7、本人在家中的身份(如媳妇、女儿、母亲等):

二、留守家庭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的年龄?

2、家庭成员都在干什么?(务农、打工、读书?)

3、丈夫外出打工几年了?

4、在哪里打工?

5、外出打工比在家里能多收入多少?(如果相差不大,为什么不留在家里?)

三、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1、全年家庭经济收入多少?

2、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谁?

3、本人每年能挣多少?

4、丈夫外出打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化大吗?能增加多少?

四、家庭经济支出情况

1、每年有储蓄吗?

2、家庭收入主要由谁支配?

3、收入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家庭生活,医疗、教育、娱乐或其他)哪个方面花销最大?

4、本人有何支出?

给自己买什么女性用品吗?

五、家庭成员健康情况

1、家里人的身体如何?

2、本人的身体好吗?

3、本人生病后有人照料吗?

4、有没有做过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几年检查一次)

5、家里人生病一般采取什么办法医治?

6、医治费用能承受吗?

六、留守妇女承担的劳动情况

1、在家里主要做哪些事(劳动)?

2、体力上能承受吗? 感觉哪种活最累?

3、丈夫在家时你做这些事吗?

4、农活主要有哪些?

5、承包地或租地有多少?

6、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农活?

7、家务活有哪些?

8、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家务活?

七、留守家庭孩子情况

1、孩子多大?

2、孩子读几年级?

3、喜欢上学吗?

4、性格开朗吗?

5、成绩怎么样?

6、你花在孩子教育上的时间多吗?

7、谁辅导孩子功课?

8、你和孩子的交流多吗?

9、孩子给父亲通信吗?好久写一封?

10、孩子和父亲通话吗?好久打一次电话?

11、孩子和父亲关系融洽吗?

12、孩子和父亲有矛盾吗?

13、孩子有什么话愿意给谁说?

八、留守家庭老人情况

1、老人的年龄?

2、需要人照顾吗?

3、你和老人关系好吗?

4、如果不好,有什么矛盾?

5、主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6、老人生病怎样解决?

九、留守妇女婚姻和情感情况

1、结婚几年了?

2、去过丈夫打工的地方吗?

3、两地分居最困难的是什么?

4、最担心什么?

5、丈夫每年回家吗?

6、丈夫每年回家几次?

7、每次待几天?

8、夫妻感情与他在家时相比怎样?

9、丈夫打工期间你们采取什么方式联络?(电话、写信或其他)

10、一般多长时间联系一次?

11、夫妻之间(丈夫出去打工后)最容易发生争执的事是什么?

12、你了解他在外打工的生活吗?

13、他跟你主动讲吗?

14、你在家的情况他了解吗?

15、你主动对他讲你在家的情况吗?

16、你有什么烦恼一般跟谁说?

17、觉得孤独吗?

18、你感觉现在幸福吗?

十、留守妇女其他生活情况

1、平时有什么娱乐活动?

2、丈夫不在家,有人进行过性骚扰吗(包括语言)?

3、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吗?

4、对留守家庭,村上(或其他)组织过什么活动没有?

5、参加什么培训没有?

6、你最关心的事?

7、最担心的事?

8、最感兴趣的事?

十一、留守妇女的愿望

1、通过外出打工,你们希望以后的生活发生什么改变?

2、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在家乡有机会找到工作,你还赞成丈夫去外地打工吗?

3、你希望丈夫每年能回家多少次?

4、希望他每次回家待多长时间?

5、你希望政府给予你们怎样的帮助和支持?

6、希望丈夫打工的单位有什么改进?(比如增加打工者的假期等)

7、你心中幸福的婚姻家庭是怎样的? 附件3: 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访谈人: 地

点: 时

间:

一、留守妇女基本情况

1、姓名(可能问则问,否则不问):

2、年龄:

3、居住地:

4、文化程度(按学历或读书年限):

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5、专长(有无手艺、掌握种、养技能及某项专业技术)

6、家中有哪些人,有几个?本人在家中的身份

二、留守家庭基本情况

1、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干什么?(务农、打工、读书?)

2、丈夫外出打工几年了?在哪里打工?外出打工比在家里能多收入多少?(如果相差不大,为什么不留在家里?)

三、家庭经济收入情况

1、全年家庭经济收入多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谁?本人每年能挣多少?

2、丈夫外出打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化大吗?能增加多少?

四、家庭经济支出情况

1、每年有储蓄吗?家庭收入主要由谁支配?

2、收入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家庭生活,医疗、教育、娱乐或其他)哪个方面花销最大?

3、本人有何支出?给自己买什么女性用品吗?

五、家庭成员健康情况

1、家里人的身体如何?

2、本人的身体好吗?生病后有人照料吗?有没有做过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几年检查一次)

3、家里人生病一般采取什么办法医治?费用能承受吗?

六、留守妇女承担的劳动情况

1、在家里主要做哪些事(劳动)?体力上能承受吗?感觉哪种活最累?丈夫在家时你做这些事吗?

2、农活主要有哪些?(承包地有多少)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农活?

3、家务活有哪些?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家务活?

七、留守家庭孩子情况

1、孩子多大?孩子读几年级?喜欢上学吗?性格开朗吗?成绩怎么样?

2、你花在孩子教育上的时间多吗?谁辅导孩子功课?

3、和孩子的交流多吗?孩子有什么话愿意给谁说?

八、留守家庭老人情况(没有就跳过)

1、老人的年龄?需要人照顾吗?主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2、老人生病怎样解决?

九、留守妇女婚姻和情感情况

1、结婚几年了?两地分居最困难的是什么?最担心什么?

2、丈夫每年回家吗?回家几次?每次待几天?夫妻感情与他在家时相比怎样?

3、丈夫打工期间你们采取什么方式联络?(电话、写信或其他)一般多长时间联系一次?

4、夫妻之间(丈夫出去打工后)最容易发生争执的事是什么?

5、你了解他在外打工的生活吗?他跟你主动讲吗?你在家的情况他了解吗?你主动对他讲吗?

6、你有什么烦恼一般跟谁说?觉得孤独吗?

7、你感觉现在幸福吗?

十、留守妇女其他生活情况

1、平时有什么娱乐活动?

2、丈夫不在家,有人进行过性骚扰吗(包括语言)?

3、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吗?对留守家庭,村上(或其他)组织过什么活动没有?

4、参加什么培训没有?

5、你最关心的事?最担心的事?最感兴趣的事?

十一、留守妇女的愿望

1、通过外出打工,你们希望以后的生活发生什么改变?

2、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在家乡有机会找到工作,你还赞成丈夫去外地打工吗?

3、你希望丈夫每年能回家多少次?希望他每次回家待多长时间?

4、你希望政府给予你们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希望丈夫打工的单位有什么改进?(比如增加打工者的假期等)

5、你心中幸福的婚姻家庭是怎样的(具体描述一下)?

十二、请访谈者观察和描述一下留守家庭的房屋、家中的陈设、留守妇女的衣着、情绪等。

篇2:婚姻情况调查问卷

亲,你好!我们是南通大学实践创新课题“大学生婚姻观调查”团队的成员,下面是我们本次课题的调查问卷,我们主要想了解一下当今大学生关于婚姻的看法,请您如实选择,谢谢你的配合。

性别:(1)男(2)女

你的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5)研究生以上 你的专业:_______________

1、在大学你的恋爱观是()

(1)以结婚为前提(2)周围人都恋爱,自己跟风(3)可遇不可求

2、你认为在校大学生适合结婚吗?()

(1)适合(2)不适合3、你认为结婚最重要的前提是()

(1)经济基础(2)感情基础

4、你是否能接受大学里的婚前性行为?()

(1)能(2)不能(3)不确定

5、如果父母反对自己的婚姻,你会如何处理?()

(1)顺从父母意愿(2)不顾父母反对(3)争取让父母同意

6、你打算何时结婚?()

(1)本科毕业(2)硕士毕业(3)事业有成之后

7、你认为相亲和自由恋爱结婚的婚姻质量哪一个更高?()

(1)相亲(2)自由恋爱

8、你是否认同结婚要“门当户对”这一说法?()

(1)是(2)否

9、你赞同闪婚吗?()

(1)赞同(2)不赞同

10、你赞成裸婚吗?()

(1)赞成(2)不赞成11、现如今离婚率很高,你对婚姻有顾虑吗?()

(1)有(2)无

12、你认为离婚率日益增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结婚仓促,欠考虑(2)第三者插足(3)婚后琐事缠身

13、你觉得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吗?()

(1)是(2)不是

14、你认为结婚证在婚姻中的分量是()

(1)很重要(2)一般般(3)无所谓

15、面对如今普遍的“毕业就分手”的现状,你觉得()

(1)很正常,毕业工作压力大(2)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16.下列婚姻的方式中,你觉得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是()

(1)自由恋爱(2)经亲朋好友介绍(3)通过各种相亲活动

篇3:婚姻情况调查问卷

1 问题的提出及调查方法

2014 年4 月29 日,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4 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14 年, 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 万人, 比2013 年增加501 万人, 增长1.9%。 作为农民工的一员, 王子群将自己打工的经历浓缩成一部21 万字小说《临时夫妻》, 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讲述了农民工们的情感世界, 描述了农民工们大多数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故事。 多年在外务工, 和家人的关系变得很微妙。 由于经济、地区等的差异, 外出流动的农民工落脚在不同的地区, 如此庞大的群体, 他们的情感问题该何去何从? 为了拥有更多的经济来源, 很多农民工还身兼数职, 忙的时候节假日都不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 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夫妻分居问题。 自2013年以来, 农民工的“临时夫妻”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笔者力图通过对农民工的婚姻家庭情感状况进行调查, 探索农民工的婚姻家庭情感现状及存在问题。 调查对象是在青岛务工的农民工群体, 调查对象涉及各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工。 此次问卷调查安排在2014 年, 问卷设计包括农民工情感价值观、婚姻家庭情感、社会情感、工作情感等内容。 问卷的发放点是青岛市两个为农民工服务的NGO组织、农民工用工聚集地、果蔬批发市场, 共发放问卷500 份, 回收有效问卷400 份, 有效回收率80%。 文章用专业SPSS (17.0) 对青岛市农民工的婚姻家庭情感状况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2 农民工婚姻家庭情感状况调查

2.1 婚姻家庭情感状况的调查

2.1.1对婚姻来说, 感情是最重要的因素。调查显示, 55.3%的被调查者同意“对婚姻来说, 感情是重要的因素”, 19.5%的人非常同意该种观点, 17.3%的人不同意这种观点, 另外还有4.8%和3.3%的人认为无所谓及很不同意该种观点。由此可以看出, 四分之三的农民工还是很重视感情在婚姻中的重要意义, 只有少部分人反对这种观点。尽管农民工在不断流动中, 并因此产生了夫妻分居的问题, 但他们对婚姻的价值追求仍放在感情上, 说明感情正在成为婚姻的基础, 婚姻的功能也正在向感情纽带发展。

2.1.2 “临时夫妻”是否接受和理解。 “临时夫妻”是农民工在打工城市临时搭伴形成的不正当同居关系。 在关于对“临时夫妻”的态度调查中, 有20.3%的人很不同意 “临时夫妻” 做法, 有45.5%的被调查者不同意该种观点, 合计65.8%的被调查者不同意“临时夫妻”的做法。 但调查中4.5%的农民工选择非常同意“临时夫妻”, 15.5%的选择同意 “临时夫妻”, 12.5%的人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 农民工对“临时夫妻”现象和做法的态度有多元和宽容倾向:六成多农民工对于“临时夫妻”这样的越轨行为持反对态度, 占大多数;两成农民工同意这样的做法, 还有一成多持两可态度。

2.1.3 对 “已婚者可以有比较亲近的异性朋友” 的态度有很大分歧。调查显示, 有44.8%的被调查者非常同意或同意已婚者可以有比较亲近的异性朋友, 有39.3%的被调查者则不同意或很不同意这一观点, 认为已婚者不可以有比较亲近的异性朋友, 前者占总人数的比例相对较大, 但二者所占比例相差并不悬殊, 15.3%的被调查者则持无所谓的态度。 在这一问题调查者中, 农民工关于已婚者在配偶之外的亲密异性关系的态度呈非主流化趋势, 没有一项超过半数, 并且分布较分散。 由此可见, 农民工的婚姻家庭情感已打破原来的封闭模式, 开始呈现开放趋势, 已婚者比较亲近的异性朋友成为了夫妻关系中的“危险品”, 增大了临时夫妻群体出现的可能性。

2.1.4 大部分人不同意 “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要曾经拥有”。 在重视过程、追求感觉的婚恋者看来, “天长地久”似乎过于漫长, “曾经拥有”就足以刻骨铭心, 不过在农民工眼中, 64.1%的被调查者不同意或很不同意这种婚恋观, 仅有20%左右的受调查者非常同意或同意这种观念。 由此也可见, 农民工群体中的“临时夫妻”作为一种越轨的同居行为, 并非仅仅追求短暂的相聚, 往往是多种原因促成的:经济的拮据、异地打工的艰辛与孤独、同伴模仿效应、城市无熟人监督等都可能促成农民工选择这样一种暂时的同居关系, 而不单纯是性的满足亦或是感情的满足。

2.1.5 理解与信任是维持夫妻婚姻关系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 59.5%的被调查者认为理解信任是维持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 17.5%的被调查者认为爱情是维持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 12.8%的被调查者认为孩子是维持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调查过程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因素。 表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夫妻之间的理解信任是维持夫妻关系的主要因素, 就算是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们也不例外, 爱情尚未成为大多数农民工的婚姻基础。

2.2 农民工婚姻家庭情感存在的问题

2.2.1 高度流行性, 婚姻家庭的封闭性被打破, 隐藏婚姻危机。长期在外务工, 与家庭成员, 尤其是夫妻之间长期异地分居, 容易出现像“临时夫妻”的问题。 一方面, 从上文中已经了解到, 被调查者中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需求层次中生理需求大于情感需求, 另一方面长期在外, 夫妻没有更多肢体、语言的沟通, 临时搭伙过日子并不鲜见, 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同意“临时夫妻”。这些原因归根究底是目前城乡二元体制存在导致的, 城市对于农民工不管是户籍还是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都与城市居民有差别,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举家迁徙到城市的步伐, 导致夫妻两人长期处在分居状态, 隐藏婚姻危机。 城乡间流动性的增加, 使农民工婚姻家庭日益打破了相对封闭的状态, 开始面临开放性环境, 一方面农民工开始具有更广泛的选择机会, 另一方面, 长期夫妻分居会导致渐行渐远的夫妻关系, 必然引起婚姻家庭危机。

2.2.2 社会交往发展不充分, 社会情感不足。 调查发现, 大多数农民工最重视亲情, 这本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工亲情代表的家庭关系之外的社会交往不够, 社会关系发展不充分, 代表社会交往情感的爱情、友情等发展不充分。 友情、爱情等情感不充分说明农民工社会情感发展不够, 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农民工在城市尚未建立起社会信任, 仍然主要依靠来源于家庭的亲情支撑。

2.2.3 婚姻家庭情感的选择开始呈现多元且非主流趋势, 存在情感风险。 在调查中, 不少农民工选择“无所谓”, 无论是对“临时夫妻”的无所谓, 还是对“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要曾经拥有”的态度的无所谓, 都反映出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分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且非主流倾向, 多元且非主流是情感风险的一个表征, 意味着农民工群体存在情感价值迷失甚至是情感风险。 “临时夫妻”现象的存在并被农民工群体的一部分理解、支持甚至实践, 从情感秩序角度讲这是对主流社会情感秩序的破坏, 是潜在的情感风险。

3 促进农民工婚姻家庭情感对策

农民工的婚姻家庭情感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 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 之所以会出现游走在法律和道德边缘的“搭伙夫妻”或者“临时夫妻”问题, 和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是分不开的, 是民生问题, 也是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 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创新宏观制度和政策, 推进城乡一体化

3.1.1 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应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 推进农村户籍制度全面改革, 放开中小城市户籍政策, 通过积分制等有计划放宽大城市户籍政策, 将农民工正式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两个1 亿人城市化”的步伐, 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两地夫妻分居问题。

3.1.2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当下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 加快建设农村城镇化, 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利用当地农村优势发展农村产业化、 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化功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等, 缓解劳动力外流带来的婚姻家庭问题, 实现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和城镇化。

3.1.3 推进城镇安居工程建设。 大力建造城市 “廉租房”、经济房, 让农民工在城市住有居所。 建造“廉租房”、经济房是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或者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 城市应将农民工作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重要构成, 为社会流动性强、短暂停留在城市的农民工提供大量的廉租房, 允许农民工购买经济房, 并且鼓励高收入的农民工在所在的城市中购买商品房。

3.1.4 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机会, 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教育发展的一部分, 列入教育经费预算, 原居住地政府要担负起农民工同住子女教育的责任, 城市公办中小学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城市当地学生在收费、教育、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以公办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民工家庭和谐与稳定。

3.2 增强社会工作, 提高农民工的情感素质和能力

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社工方法, 比如:个案法、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式引导农民工认识自我, 接纳自我, 并提高自我, 加快农民工在城市社区的融入。 社会工作者可以探索加强对农民工的情感培训和教育, 提高农民工的个人情感素质, 具体教育内容包括情感观念、情感知识、情感规范等, 培养农民工的情感能力和素质。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农民工扩展社会交往, 业缘关系、谊缘关系等开拓有助于排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孤独与无助, 帮助农民工在社会交往中培养友情等社会情感, 使其情感结构在亲情基础上更多元。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农民工的婚姻家庭情感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 农民工婚姻家庭情感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但有情感价值多元且非主流趋势, 社会情感发展不足, 并存在一定婚姻家庭情感风险。通过对宏观政策制度、微观农民工婚姻家庭两个层次分析解决农民工的婚姻家庭情感问题, 提出通过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提高农民工情感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农民工,婚姻家庭情感,情感风险

参考文献

[1]刘霞.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分析及其情感风险预防[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0) :258-260.

[2]陈丹、李霄敏.农民权益实现视角下的户籍制度改革[J].农业经济, 2010 (12) :20-22.

篇4:婚姻情况调查问卷

这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两年来课题实施的效果,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我们语文老师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学生的答卷164份。这份问卷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10题;第二部分是主观题,有两题。调查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情况等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回答。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1.学习主动性

调查中,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47%;需老师同学督促的占4%;完成任务比较拖沓的占21%。这说明经过课题实验,有半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大幅提高,这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个可喜的进步。

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预习时努力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占17%;部分做到的占80%;很少预习的占3%。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预习意识,学生已经建立了自主学习观念,预习的作用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调查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检查预习效果,对部分后进生应提出预习要求和目标,并对难以处理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以降低预习中的困难。

3.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授课时间分配调查: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多的占46%,老师上课应该多讲一些的占23%,时间合适的占32%。参与课堂讨论调查:积极投入参与讨论的占28%,偶尔参加的占57%,没兴趣参加的占15%。这反映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的主流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较大的成效。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主学习氛围,让他们多尝试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课后复习方式:把重点内容看熟练的占26%,抓重点和难点的占37%,以单元为单位复习的占33%。以上数据说明,经过课题实施,“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已有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觉、自主复习。并且能在复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说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已逐渐养成。但教师还要在复习方法指导上多下工夫,让学生的复习实现高效率。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三、调查结论简析

1.通过调查可知,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不善发言的学生。数据反映目前虽然进行了深层改革,进行了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但学生对自己潜力发挥仍感不足。说明课堂上还需要加大学生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度。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

2.自主性学习中,学生只有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才能较好地适应快节奏的教学形式。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并且较好地体现预习效能,预习的方法有了改进。但学法指导方面,还需加强,少数学生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3.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自主探索,手脑并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且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的结果需要自己去探索,只有自己勤奋,才能较好地获得知识,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先学后导,自主钻研,互相讨论”的学习习惯,逐渐“能学”、“会学”。

四、展望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我们认为,我校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贴近实际,开展研究意义极大。后阶段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需在教学生“能学”“会学”“巧学”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教师要在实践中,总结出最佳的导学策略。

调查中我们看到,语文课还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要不断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多数学生的选择。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而自主,合作,探究需要一个和谐开放的空间。因此,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次调查,增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信心,看到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自主性学习方式,变得越来越会学,越来越“聪明”,我们备受鼓舞。但我们也认识到,课题研究中尚有许多方面还不完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真正地使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篇5:大学生的爱情婚姻观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校学生的爱情婚姻观点的日常恋爱的情况,我们特做了这个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恋爱观及其影响因素,希望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健康的恋爱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的恋爱观,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待恋爱与婚姻。所以您的回答对我们的调查非常重要。

您对问卷中问题的回答无对错好坏之分,不必署名,此次调查资料我们将对你们进行严格的保密,请你如实说明自己的情况和看法,不必有任何顾虑。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大四

3、针对开展一段恋情您最初动机是:

A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B弥补内心空虚,寻求精神寄托

C 对学习、交往有所帮助D 出于真心、两情相悦E寻觅毕业后的结婚对象

4、有人说现代的爱情越来越肤浅,真爱越来越少了,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A 很同意B 不同意

5、您觉得大学里谈恋爱与婚姻挂钩吗?

A 不挂钩,只是单纯的找一个男/女朋友B 精心挑选,最后发展成为结婚对象

C 顺其自然

6、对大学生婚前同居或者婚前性行为您的态度是:

A 很正常,支持B 坚决反对C 顺其自然D 无所谓

7、您选择配偶的第一要素:

A 外貌B 家庭背景C 个人品质D 学历E能力F性格

8、您能接受的适婚年龄:

A20-25B25-30C30-35D没想过,感觉到了就可以

9、您对于各种流行婚姻的态度,如:闪婚、毕婚、试婚、网婚、裸婚等:

A 很正常,支持B 坚决反对C 顺其自然D 无所谓

10、您对婚姻的看法:

A有情人终成眷属B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C 是获取事业成功的一种手段D是一种责任并为爱情提供法律保障

篇6:婚姻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本次调查仅作为一种了解,希望您认真选择,请在()填上答案,可以不写姓名。谢谢你们的支持!

问卷内容(清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一、选择题

1、上学期间,平时你吃早餐吗?()

A天天吃B有时吃C根本不吃

2、如果吃早饭,那么你大多会在什么地方吃早餐?()

A家里B地摊C路上边走边吃

3、如果吃早饭,那么你大约用多长时间?()

A5分钟以内B5至25分钟C25分钟以上

4、你没吃早餐的原因是什么?()

A起晚了,自己没空吃或家长没做B习惯了,不吃也不觉得难受

C其他原因:

5、你认为早餐重要吗?()

A重要B不重要

6、你知道什么是营养早餐、怎样搭配营养早餐吗?()

A知道B不知道

7、如果在外面吃早餐,那么早餐价格大约是多少钱呢?()

A1元以内B1—2元C2—3元D3元以上

二、问答题

1、你早餐经常吃什么?

2、你觉得不吃早餐的危害是什么?

篇7:兼职情况调查问卷

你好,我们是理学院的调查小组,为了了解更多大三在校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小组进行这次调查。

1、你的性别?A、男B、女

2、你的月均消费水平

A、400元以下B、400—600元C、600—800元D、800元以上

3、你曾从事兼职工作的类型是

A、家教B、促销C、餐饮服务D、发传单E、业务代理F、其他

4、你兼职的主要目的是

A、赚取收入,减轻家庭负担B、培养个人能力,提升实践水平C、获得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准备D、增长社会见识E、其他

5、你一般选择什么时候从事兼职工作

A、周六、周日B、周一至周五C、寒暑假D、节假日

6.你的同学和朋友对待你做兼职的态度()

A.漠不关心 B.有兴趣,并想 C.害怕你上当受骗,劝阻你

7、你平均每周兼职的时间是 A、5小时以下B、5—10小时C、10—15小时D、15小时以上

8、你平均每月兼职的收入是

A、200元以下B、200-350元C、350—500元D、500—650元E、650以上

9、你的兼职是否与专业相关

A、完全相关B、多少有一点相关C、不相关

10、你在获得一份兼职工作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A、兼职信息太少B、中介机构收费太高C、担心受骗D、其他

11、你认为通过兼职会对以后的就业有帮助么?

A、很有帮助B、帮助很小C、完全没有

12、参加了兼职你觉得你的社会能力有提高么

A、很大提高B、一般提高C、和以前差不多D、完全没有

谢谢你们的合作,祝你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篇8:九年级化学作业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首先本问卷按照强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设计选项,最前面的4个问题分别为:

(1)本学期你化学期中考试的成绩是____。

1.90分以上2.89~80

3.79~70 4.69~60

5.60分以下

(2)你是否喜欢化学____。

1.很喜欢2.比较喜欢

3.一般,说不清

4.不太喜欢5.很不喜欢

(3)你觉得化学作业难度____。

1.很容易

2.还可以,比较容易

3.一般,有些有难度

4.总体比较难5.大多很难

(4)总的来讲,你觉得化学作业量____。

1.太多2.比较多

3.一般4.比较少

5.很少

问卷发放对象为两所学校的200名学生,其中一所为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试点学校。问卷全部回收,凡是回答的问题都是有效的,经统计数据见表1。

按照强度方向从1~5的顺序将表1中的数据在同一张图中做出,得到图1:

我们不能静态地看待这些孤立的数据,数据本身往往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这些数据背后总是对应着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更客观地看待这些现象。

一、从被调查对象整体来看,这次调查的学生成绩分布是比较合理的,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发现:

1. 学生对化学的喜爱程度普遍较高。

25%的学生“很喜欢”,42.5%的学生“比较喜欢”,24.5%的学生“一般,说不清”,5.5%的学生“不太喜欢”,2.5%的学生“很不喜欢”。喜欢化学的学生总计占67%以上。

哪些学生不喜欢化学?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化学?

进一步从1、2两题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481,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发现化学期中考试成绩与学生对化学的喜欢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考试考得越好,越喜欢化学,考试考得不好的学生对化学的喜欢程度低,学生不喜欢化学很有可能因为考试没有考好,伤害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 化学作业的难度适中。

58.5%的学生认为化学作业难度“一般,有些有难度”,23.0%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总体比较容易”,9.0%的学生认为“总体比较难”,5.5%的学生认为“太容易”,4.0%的学生认为“大多很难”。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化学作业布置是比较合理的。

哪些学生认为化学作业比较难?

我们将1、2、4三个问题的学生回答情况与第3题学生回答情况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1*3”相关系数为0.209,“2*3”相关系数为0.347,“4*3”相关系数为0.319,均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由此我们不难获得结论:凡是认为化学作业难的学生无论是他们的期中成绩、对化学的喜爱程度、对化学作业量的态度都不太乐观。这几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互作用力。

3. 化学的作业量适中。

7 1.5%的学生认为化学作业量“一般”,18.5%的学生认为“比较少”,比起认为作业量“太少”的4.0%数据,只有3.5%的学生认为“太多”让我们有些惊讶——在我们看来学生的化学作业似乎太多了,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化学作业量比较适中。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区九年级学生对待化学学科的态度比较乐观,大部分学生喜欢化学学科,整体氛围较好,由此可见,化学教师在作业设计的难度和量上把握是适当的。

二、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待化学作业及练习的心理状态,我们设计了两道含义比较隐蔽的题目:

(5)下列词汇中与你对化学作业的看法最接近的是____。

1. 程序2.长跑3.超市

4. 游戏5.科学

“程序”表示学生把作业看成是任务,是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情感偏好;“长跑”表示学生认为作业又长又枯燥,比较麻烦;“超市”表示学生认为作业可以自主选择,是个性化的;“游戏”表示学生认为作业很有趣“科学”表示学生认为化学作业比较理性、严谨。

第(5)题预期能从学生看待作业的态度反映作业布置和设计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我们得到的数据见表2。

图2则更直观地反映了学生对化学作业的看法。

尽管从第3、4两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化学作业难度和量比较适中,但学生对于化学作业的态度还是反映出作业设计方面的问题。整体上学生看待化学作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由于作业设计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造成全班作业环节的“一视同仁”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做作业的机会不多。

(6)就你个人而言,你觉得需要通过几道同类习题的训练才能掌握一个概念____。

1.1道就行2.2~3道

3.4~5道4.6道以上

第(6)题的数据统计如表3和图3所示。

同样的知识点需要经过几次训练才能掌握?学生认为2~3遍或者4~5遍是比较普遍的观点,因此并非我们预想的做1~2遍就能完全掌握,这对我们的作业布置环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解题时的心理状态及教师的作业讲评方式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三道问题:

(7)当同类型的题目连续多次做错时,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_____。

1. 粗心大意

2. 还没有真正理解

3. 没有记住概念、公式

4. 上次错误没有矫正

(8)你做化学作业时经常出现的困惑是____。

1.题目会做但不太懂

2.不明白做这些题有什么用

3.遇到难题没有思路

4.做完题目感觉没什么收获

5. 见过的会做,没见过的不会做

(9)你觉得哪种作业讲评形式能更有效地提高你的化学学习能力____。

1.典型错误分析

2.举一反三,变式练习

3.一题多解,拓展思路

4.重点知识反复强调

第(7)题考查学生对解题错误的归因分析,第(8)题考查学生解题出现困惑时的心理状态,第(9)题考查学生对提高学习能力的作业讲评方式的认知。

第(7)题的数据统计如表4和图4所示。当同类型或者相同概念、原理的试题屡次出错时并非纯属偶然一一粗心大意或者没有记住公式等,其原因是还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本质,56.5%的学生认为还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在上次出现错误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矫正。学生在解题时若能经常反思这样的问题,有助于纠正学习中的认知偏差。

第(8)题的数据统计如表5和图5所示。从学生普遍的解题困惑可以看出解题指导和题目设计中的一些问题。“遇到难题没有思路”以及“见过的会,没见过的不会”反映学生题目分析及表征的普遍障碍;“题目会做但不太懂”反映学生关注“解题技巧”胜过关注“解题思路”和“知识本质”。

图6所示。71.5%的学生认为变式练习有助于提高化学学习能力,53.5%的学生认为典型错误分析有助于提高化学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习题教学中应多关注习题的举一反三,典型错误要从多角度进行诊断,“多方会诊”更能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评价与建议

作业问题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1.过多聚焦在作业的数量上,但调查的结果却反映了化学作业的量是适中的,并不存在普遍太多的问题。

2.学生掌握一个知识,需要通过几次的习题训练才能掌握,都是正常的。尽管重复是必要的,但不能太多,否则就会造成“操作一条件反射”,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少了。

提高化学作业有效性应从化学学科的特点着手:

1.教学过程中不要一步到位,在初步形成知识的基础上提供样例,辅以一定的变式练习,巩固和发展知识。

2.习题难度要分层,体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相似情景的习题,归纳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重点在对题目的表征,以促进学生对题目的评价和反思。

3.控制难度。(1)条件隐蔽的不要频繁出现,因为不是常规思维可以解决的。如:通常电解水时,采用的是4%的硫酸溶液,135克4%的硫酸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质量分数变成了5%,则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计算的复杂性,只要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能够水到渠成地进行计算就行。

4.加强学法指导,即策略性知识的指导。遇到习题怎么思考?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已知条件是什么?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有研究表明:化学优秀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总会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是什么,这就是重要的化学策略性知识。

篇9:婚姻情况调查问卷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网络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与交流形式的同时,仍需进一步制定与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确保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问卷调查网络使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9-0026-03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200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全国的网民总数已达2.1亿人,年增长率达到53.3%。[1] 其中,40岁以下的占88.4%,18~24岁的占31.8%,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的网络用户占36.2%。可见,大学生仍是上网用户的主流,网络已逐渐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然而,当代大学生情感活跃,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世界观不稳定,极易沉迷于网络之中。[2] 因此,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倡导在校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与重视的问题之一。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发放书面调查问卷500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2.资料的收集整理

调查问卷由15个问题组成,分4个部分。第1部分是被调查者对电脑的使用情况,如对电脑拥有所持态度、基本操作技能与故障解决能力等;第2部分是上网基本状况,如每周上网时间、上网场所与上网费用等;第3部分是上网目的与内容,如上网经常行为、关注热点问题与对性格的影响程度等;第4部分是网络道德,主要调查在校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与网络行为的看法等。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均以选择题的形式供被调查者选取。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团第七党员示范队的同学协助完成。在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中,共收回497份,其中491份

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8.2%。问卷结果由党员示范队成员核查、整理,然后进行系统分析。

二、调查结果

1.电脑使用

调查显示,与9.1%的被调查者不支持大学生拥有电脑相比,64.4%的受访者对大学生拥有电脑呈支持态度,可见多数大学生对拥有电脑表示支持;关于电脑基本操作水平(如Windows基本操作,OA软件使用等),有24.2%的学生操作熟练,60.7%的学生电脑操作水平较熟练,说明多数大学生能使用电脑进行基本操作;在能否自己解决一些软硬件问题上,有8.1%的同学认为完全没问题,41.5%的同学基本上能自己解决,38.1%的被调查对象表示能解决一些简单的软、硬件问题,6.5%的则完全不懂。结果表明,电脑与网络知识在大学生当中已基本普及,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电脑软硬件知识与网络操作技能知识的培训教学,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电脑水平。

2.上网状况

通过对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表1)与上网消费情况(表2)的调查分析,结果体现,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与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多数受访者对网络无明显的依赖,能适时适度上网,保持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状态。

在对大学生主要上网地点的调查(表3)中,多数被调查者选择在家中(34.6%)和寝室(26.5%)上网,同时也有23.8%的大学生选择校外网吧。通过对受访者的了解,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反映寝室、学校机房与校图书馆的网速慢,这可能就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上网的主要原因,表明学校还需进一步完善校内的网络设施,满足在校学生的上网需求。

3.上网目的

在对大学生上网经常行为的分析(表4)中,前九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按高低排序依次是:娱乐休闲>电子邮件>查阅资料>交友聊天>资源下载>信息搜索>新闻浏览>电子商务>博客更新。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51.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利用电脑网络的主要用途是学习与查阅资料,同时,也有64.6%的学生认为利用电脑网络的另一主要方面是娱乐。

对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的调查(表5),按高低排序依次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就业考研>校园生活>情感问题,可见当代大学生关心时事,了解政治,希望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明确方向。

4.网络道德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时,有49.7%的学生偶尔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从未使用过的学生占39.3%;在与传统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相比,有56.5%的学生觉得网络是不健全的,需出台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规范,36.3%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从中可知,多数学生对网络行为能理智对待,对网络道德有较清楚的认识,认为网络行为应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仍需一定的法律规范加以制约,积极倡导网络文明。

部分研究在论述网络与人际交往的关系时,往往提到网络依赖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为此我们对于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表6),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利大于弊,并不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因此,网络存在并不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合理使用网络能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对外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增强其性格锻炼,促进健康性格的培养。

三、调查总结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呈现与分析,我们觉得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善网络功能,真正体现网络价值。

1.占领网络阵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是整个青年群体的佼佼者,担负着传承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重任。[3] 因此,应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其带来的困惑,设法做好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此,学校可运用技术手段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民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风气,营造安定的校园氛围。

2.建立完整的网络管理体制,加强网络宣传力度

为引导在校大学生合理、正确使用网络,除应加强学校的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外,学校还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面向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不定期举办网络知识讲座,同时也可通过举办诸如装机DIY、网页制作大赛与网络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网络道德、网络安全与网络法规等方面的认识,杜绝“黑客”现象,抵制不良的网络行为。

3.逐步完善网络设施,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对于学生反映较多的网速过慢与机房电脑配置不足等方面问题,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学校机房与图书馆的网络设施,更新网络设备,提高校内网速。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学生到校外网吧上网,这样不仅便于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同时也能大大降低网络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有利于维持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管理秩序,防止学生因外出上网而引发的诸多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校园。

4.合理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提升网络价值

互联网在提供给网络用户海量信息的同时,网络游戏、网络影视与网络音乐等的出现更大大扩充了网络功能。据调查,目前中国网民中网络游戏使用率是59.3%,网络影视的观看比例更达到76.9%,这一比例已远远高于56.5%的电子邮件使用率。因此,作为学生管理部门的高校不能只是强制封堵,而应在日常学生管理中,逐步加强网络学习功能的宣传,对具有较强网络依赖、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可采取宣传教育与心理咨询等方式,让其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充分利用网络,体现自我价值。

通过此次开展的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我们看到:网络在改变大学生学习与交流方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良的负面影响。[4] 因此,只有逐步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当前的网络现状,认真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引导他们合理、科学地使用网络,才能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1

[2]江燕.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拥护的心理因素及其调控[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25

[3]韦文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4).

上一篇:最简短孙子满月酒的致辞下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分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