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24-04-14

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共6篇)

篇1: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同志们: 前几天,县委办、政府办组织人员对元至五月份乡镇的经济工作及县重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督查,今天上午,县四大班子 领导又对民营经济和小城镇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重点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分析 形势,查找问题,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刚才,占国同志就全县前五个月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元至五月份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县委十一届党代会和县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以工业兴县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线,发扬无私苦干精神,努力克服非典疫病传播、煤矿停业整顿、建设资金紧缺等困难,积极推进经济建设,使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从前五个月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看,明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工业企业生产全面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显现.今年以来,我们一方面坚持壮大龙头,改造传统,发展高新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积极推进工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坚持深化企业改革,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扩大生产经营,工业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一是工业重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新安电力集团8号机组已于6月7日点火启动,预计6月底试运行结束,正式投入运营;第二 条6万吨电解铝生产线生产设备已全部安装结束,待电力条件具备后,可全面投入生产;10万吨铝板带项目冷轧车间主体已完工,两台轧机基础已浇筑完毕,热轧车间、精整车间正在紧张施工;年产90万吨的正村煤田已完成精探总进度80%,预计10月底可开工建设;连铸连轧、大板锭铸造项目,6月下旬进入安装阶段,10月份整体投入生产;卫陶厂60万吨高中档卫生瓷技改项目5月1日已建成投产,建陶厂40万件技改方案已论证完毕,6月15日正式动工建设。上述各工程责任单位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争时间、抢工期,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速度。(二)招商引资形势喜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今年,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依托优势,科学论证,确定招商项目;二是采取以商招商、网上招商、驻地招商、推介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有投资意向、投资实力的客商来新安投资兴办企业;三是加大奖励机构,鼓励社会各界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四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跟踪检查协议转化率、合同履行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各乡镇和大部分委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都组建了招商引资队伍,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磁涧镇抽出5名党政领导专职专责抓招商,今年已签订招商项目10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3个;交通局、农经办、国土资源局等部门招商引资项目有的已投入运营,有的正在积极实施。元至五月份,全县共引进招商项目56个,已开工建设40个,到位资金8800万元。(三)夏粮生产丰收在即,产业化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今年全县种植夏粮37万亩,其中:小麦面积32.5万亩。由于播种适时,管理较好,加之天气风调雨顺,夏粮生产丰收已成定局。据调查,全县小麦平均亩产273公斤,总产达8.87万吨,可以说,今年的夏粮生产属我县历史最好年景之一。(四)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用水、交通、教育等条件,今年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初确定的48项农村骨干吃水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32项工程主体已竣工。村村通油路工程目前也正在实施。磁涧东皇一岭东,北冶贾岭一仓西等道路路基工程巳 完工,近期即可铺油。备受全县关注的新峪公路扩宽改造工程,石寺坡顶至北冶段已实施拆迁并开工4个标段。县定65个农村学校 危房改造项目正在施工57个,已改建面积达8000平方米。特别是铁门、磁涧、五头三个乡镇不但对县定D级危房实施改造,又自筹资 金对B、C级危房进行加固维修。教育信息化工程,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也都超计划完成了进度任务。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小城镇经营管理作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强乡富民进程的重大举措来抓,认真落实户口、子女就学、招工、参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农村群众向小城镇转移。截止5月底,小城镇新增人口近2万人。对新开业的门店实行减免工商管 理、卫生管理等行政性收费和低房租、零房租等激励措施,调动了农村群众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的积极性,全县小城镇新建门市房大部分已开业,初步形成了人气聚集、商贸活跃、市场繁荣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同时,克服困难,团结拼搏,为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把握住了经济发展大局,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阶段性胜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经济运行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尽管增幅较大,但与时间进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全县财政收入前5个月完成11193万元,占目标的37.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75元,占目标的30.7%;乡镇企业税收完成3074.8万元,占目标的30.7%;特别是洛新工业园区、磁涧、铁门、五头等单位完成税收入库还不到30%。二是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进度缓慢,未按时间进度完成任务,有的甚至尚未动工。三是部分乡镇新上民营企业数量少,投资小,规模和科技含量较低,很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由于受非典的影响,交通、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损失较大,元至5月份该产业累计完成营业税633万元,同比下降20.18%。二是随着疫情的发展,运输车辆受到限制,企业的原材料购进、产品销售都受到直接冲击。三是由于煤矿和非煤矿山停产整顿,不仅给乡镇企业税收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电厂生产造成了困难,煤炭不足、电力不足已成为电力集团铝、电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四是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如铝氧粉价格每吨上升714元,导致铝锭每吨生产成本增加1000多元。五是由于非典疫情的蔓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群众外出务工经商,加之我县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这就使得农民增收难度 进一步增大。六是一些乡(镇)、委局的领导在非典发生的特殊时期,抓经济、抓民营企业、抓招商引资、抓重点建设工程的信心不足,方法不多,措施不力,造成目标任务落实不到位,进展不理想。上述问题和现象,尽管只是存在于少数单位、少数人身上,但决不可等闲视之。必须深刻反思,认真克服,才能为圆满完成目标任务打下基础。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第二季度经济工作如期实现预定目标 从前5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看,成绩是主要的,但形势也是严峻的。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从现在起,我们不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要真正扑下身子,突出抓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一)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努力实现时间过半,目标任务完成过半。尽管前一阶段,我县的经济工作因非典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近期内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决不能因此 而改变,一把手对完成目标任务负总责的制度不能改变。希望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单位一把手要组织人员认真分析本部门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加强领导力量,采取非常措施,认认真真抓落实,确保经济发展不出现大起大落,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特别是对税收入库和财政收入这两个中心经济指标,财税部门和各乡镇要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任务到企业,责任到法人,按天算帐,积极组织财税收入。要堵漏征收,挖潜征收,清欠征收,确保不留死角,足额入库。县委办、政府办近期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督查力度。七月初,县四大班子领导将对各乡(镇)、各企业、各有关部门上半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督查情况将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督查被评为后几名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材料,并在半年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上表态发言。(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一是确保在建重点项目按计划进度建设。各重点重要工程项目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倒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促使工程早建成,早发挥效益。新安电力集团8号机组6月底要并网发电。万基铝业第二条6万吨生产线,7月份要开始启动。10万吨铝板带项目两条冷轧线10月底要竣工投产,90万吨正村煤田项目要抓紧精探进度,确保10月份开工建设。城区供水、村村通 油路、新峪公路扩宽改造、农村人畜吃水、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要争时间、抢速度,早日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二是尚未开工的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年初已经确定而目前尚未开工的项目,如2×13.5万KW机组、新寺线扩宽改造工程、金 土地花卉批发市场交易大厅、汽车市场建设等工程,相关责任单位要认真分析原因,属未审批立项的,抽调精干力量跑审批;属征地拆迁、施工问题的,调派专人协调解决;属资金问题的,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以争取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三是要积极筛选立项储备一批项目。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设施投入的机遇,有关单位抓紧上报一批项目,做好衔接汇报,争取国家支持。(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使新安经济有一个大发展,就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就必须牢固树立“投资靠民间,发展靠民力,活力靠民营,稳定靠民富”的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强县、兴乡、富民的重大举措,强力推进,重点发展。一是加大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外,一律向民间投资开放。一律实行“四不限”(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六平等”(企业管理平,等,税收管理平等,规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部门服务平等)。非公有制企业在进出口经营权商品配额、许可证管理、出口退税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二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土地、财政支持力度。土地部门要把民营企业所需用地纳入全县用地规划,可以通过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农用地整理指标折抵等办法,为民营企业发展及时提供场地。在土地使用价格上,根据投资规模和单位土地面积产值大小,实行一企一策,价格优惠,直至零地价。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和小城镇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税务部门要切实帮助民营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可以采用税收返还的办法,从投产后企业上缴税收中逐年返还企业建厂时的土地征占费用;以2002年为基数,民营企业凡税金入库在100万元以上者,三年内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返还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三是加大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力度。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六个中心”,使其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完善耐火材料、铝产品、建筑材料等三个技术协作中心,向民营企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完善行政审批中心,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审批内容,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期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完善企业服务中心,抽调专门人员为民营企业代办项目审批和证照办理,为民营企业协调解决建设、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业主提供户籍迁移、子女就学、婚姻家庭等生活服务,解除企业和业主的后顾之忧。完善外地客商投诉中心,积极受理客商反映的各种问题,维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二要硬起手腕治理“四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向民营企业集资,索要各种赞助;不准无偿占用企业的人、财、物和向企业吃、拿、卡、要;未经批准不准对企业乱检查、乱评比、乱收费、乱罚款;对符合法律规定的收费项目,要严格规范收费程序,制订“收费明白卡”,并按最低下限收费。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变相“四乱”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查处和曝光,对有关责任人依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第三要下大功夫抓优化环境措施落实。优化环境是一项涉及部门利益,触及社会矛盾较多的复杂工程。不狠抓落实,不常抓落实是根本不行的。首先是要解决好领导通的问题。有些部门负责人一谈起优化环境,头头是道,一通百通,但一遇到实际问题,一窍不通,我行我素,满口上级规定,想方设法设卡,如果这样的话,再多会议讲也等于零,再好的文件也不起作用。因此,在座各位要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去认识优化环境,去落实优化环境。其次要解决基层通的问题。有些部门领导通,但基层不通,末梢梗阻。单位发了文件,领导作了承诺,而具体执法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将在外而君命有所不受”,随意罚,随意收,投资创业环境受到破坏,新安对外形象受到影响。因此,各乡镇、各部门的领导要把解决基层通的问题认真抓一下,抓出几个典型来。再则就是要严格监督。承诺也好,文件也罢,没有监督,很难落到实处。人大要加强监督,认真查处外地客商投诉事件,切实搞好行风评议,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职能部门行政行为。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不仅要宣传民营企业的先进典型,而且也要大胆对执法和职能部门的“四乱”行为进行公开曝光。纪检监察部门要跟踪监察,发现问题,责成部门负责人说个一、二、三;对造成极坏影响,司法机关要积极查处。总之,通过多管齐下,我们新安的发展环境肯定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善。第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洛新工业园要加快区内道路、排水工程和市场建设,万山湖经济园区深水井配套、高位水池及输电线路、变电站等基础工程要在6月底前全部完工,万基工业园区要尽快完成光缆迁移、环境整治等工作。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三个园区要努力改善软环境,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和机制,积极协调进区企业在征地、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项目尽快发挥权益。第五切实搞好小城镇经营管理。要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真正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要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乡镇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重点搞好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门市房开业率和集贸市场摊位占有率。充分利用小城镇这个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使更多的工业企业进驻小城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结合非典防治,组织广大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美化城镇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四是加大招商引力度。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速经济发展,特别是加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抓紧抓实,抓出实效。要坚持有备招商,不搞无的放矢。认真筛选切实可行、富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重点选择市场前景好、投入少、产出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引资项目。只有项目选好了,才能使招商引资有一个坚买的基础。目前,还有部分委局和乡镇招商无计划,项目无着落,即使上了一些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对此,单位领导要认真分析研究,努力寻找并切实找准招商引资的优势项目和突破口。要坚持主动招商,不搞被动等待。除采取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形式外,要抽调公关能力强、招商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志,组成招商队伍,积极主动的走出去,到县外、市外、省外招商引资。只有这样,才能使投资者最直接地了解到项目的可行性,了解到我们招商引资的诚挚心情,从而吸引他们来新安投资创业。现在还未建立招商队伍的,要迅速建立;人员配备不强的,要调整充实,并要克服非典影响,敢于走出去,尽快走出去。要坚持跟踪问效,不搞一谈了事。今年以来,部分乡镇和委局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谈了一些意向,签了一些合同,有些已经付诸实施。但也有一些项目,盯的不紧,抓的不实,导致一拖再拖,甚至半途而废。希望这些乡镇和委局的负责同志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对认准了的项目,盯住不放,跟踪服务,直至成功为止。县委办、政府办、招商局要加强督查,不仅督查项目意向签约,而且要督查项目合同履行,督查资金到位,督查开工建设。促使招商项 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四)认真搞好“三夏”工作,促进农村群众增收。一是要抓紧夏收。从目前情况看,全县夏粮收割已近60%以上,但还有部分小麦因成熟较晚尚未收割。近几天,又遇降雨过程,给夏收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好群众,组织好机械,抢抓天气、抢抓时间、快收快打,保证夏粮颗粒归仓,丰产丰收。要重点做好在外务工人员家庭的夏收、夏种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要组织好夏征。我市是全省5个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市,我们要积极而认真地实施好改革方案,确保粮价放开 后,市场不发生大的波动,在夏粮征购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严禁搭车收费,严禁向群众打白条,确保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及时足额兑现,确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三是搞好夏种和农副产品销售工作。要抓住目前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集中人力、机械抢种秋季作物,能早一天是一天,能早一 晌是一晌,确保村村无荒地,家家无闲田。各乡镇、县直涉农部门要抽调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深入田间,为农民搞好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发展万元田、温室大棚、特色中药材、绿色无公害作物及其他优质高效经济作物,进一步扩大我县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特色种植生产基地。目前瓜果蔬菜陆续集中上市,各部门要为农民进城销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城乡各市场销售点要允许持证农民入市销售,保证农民产得出、售得出。(五)切实抓好非典防治、防汛、安全生产等工作,维护我县社会大局稳定。首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非典防治工作。目前,我县仍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非典防治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反复性,要努力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薄弱环节,巩固现有成果,真正做到思想不松、队伍不散、力度不减、措施不软,同心协力打好非典防治攻坚战。其次是要下大力气抓好防汛工作。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防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树立防大汛的思想意识。落实防汛责 任制,建立防汛抢险队伍,购置储备防汛物资,保证防汛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县水利部门和各乡(镇)要组织人员对全县水库开展拉网式检查,发现险点隐患的,要及时处理;发现河道违章建筑、阻水障碍的,要坚决清除,确保汛期安全。三是要脚踏实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务必提高安全警觉,对本区域、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再部署、再检 查、再落实,特别是经贸、煤炭、交通、公安、质检等部门。要对矿业生产、水陆运输、易燃易爆等行业进行认真督查,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坚决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该停产的坚决停产。确保不留隐患,万无一失。四是要扎扎实实抓好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防农村税费改革后巧立名目向农民群众摊派收费。重视人民群 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和处理各种矛盾,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确保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 业。同志们,圆满完成上半年的各项任务虽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依靠县委领导,坚持依靠全县人民群众,加压奋进,团结拼博,就一定能使第二季度的工作达到预期目的,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范文网

篇2: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前几天,县委办、政府办组织人员对元至五月份乡镇的经济工作及县重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督查,今天上午,县四大班子领导又对民营经济和小城镇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了重点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分析

形势,查找问题,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刚才,占国同志就全县前五个月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元至五月份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县委十一届党代会和县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以工业兴县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线,发扬无私苦干精神,努力克服非典疫病传播、煤矿停业整顿、建设资金紧缺等困难,积极推进经济建设,使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

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增长或较大幅度增长趋势。截止五月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年目标的42.2%;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36亿元,同比增长84.2%,占目标的43.6%;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8%,占目标的38.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75元,占全年目标的37%,同比增长5.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800万元。特别是财政收入增幅比较明显,元至五月份按老口径完成11193万元,同比增长46.3%,占目标的37.3%。

从前五个月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看,明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业企业生产全面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显现.今年以来,我们一方面坚持壮大龙头,改造传统,发展高新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积极推进工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坚持深化企业改革,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扩大生产经营,工业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一是工业重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新安电力集团8号机组已于6月7日点火启动,预计6月底试运行结束,正式投入运营;第二

条6万吨电解铝生产线生产设备已全部安装结束,待电力条件具备后,可全面投入生产;10万吨铝板带项目冷轧车间主体已完工,两台轧机基础已浇筑完毕,热轧车间、精整车间正在紧张施工;年产90万吨的正村煤田已完成精探总进度80%,预计10月底可开工建设;连铸连轧、大板锭铸造项目,6月下旬进入安装阶段,10月份整体投入生产;卫陶厂60万吨高中档卫生瓷技改项目5月1日已建成投产,建陶厂40万件技改方案已论证完毕,6月15日正式动工建设。上述各工程责任单位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争时间、抢工期,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速度。

二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呈现了产销两旺的可喜局面。新安电力集团元至五月份累计生产铝锭4.89万吨,同比增长86.9%,销售铝锭5.1万吨,同比增长106.7%,累计发电量达到6.66亿度,销售电量6.26亿度,同比分别增长62.5%、52.8%;兰光公司、两陶、渠里煤矿等企业的生产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也都呈现出增长或较大幅度增长趋势。长期停产的县化肥厂通过租赁经营开始复苏,目前,设备全面检修完毕,已开始试车生产。由于优势企业继续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困难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良好转机,加之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效益初步显现,从而使得县属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截止五月底,县属企业销售产值达9.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实现利润1.33亿元,同期比增长107%;实现税收1.09亿元,同比增长73.4%。其中新安电力集团销售产值、利润、税收入库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7%、109%、81%。

(二)招商引资形势喜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依托优势,科学论证,确定招商项目;二是采取以商招商、网上招商、驻地招商、推介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有投资意向、投资实力的客商来新安投资兴办企业;三是加大奖励机构,鼓励社会各界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四是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跟踪检查协议转化率、合同履行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各乡镇和大部分委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都组建了招商引资队伍,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如磁涧镇抽出5名党政领导专职专责抓招商,今年已签订招商项目10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3个;交通局、农经办、国土资源局等部门招商引资项目有的已投入运营,有的正在积极实施。元至五月份,全县共引进招商项目56个,已开工建设40个,到位资金8800万元。

篇3: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四川是全国畜牧大省。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各市 (州) 的共同努力下, 畜牧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地位日益突出。二是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三是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四是安全防控保障有力。五是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看到, 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既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和产业提升空间, 又面临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各地要充分认清我省作为国家唯一批准建设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十三五”国家生猪生产重点发展的7个省 (区、市) 之一, 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1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六个转变”、建设美丽四川。建设美丽四川, 首要的是打造绿色产业, 尤其是绿色产业文明的提升。四川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推行产村相融, 发展畜牧业促新村, 必须改变重生产轻环境、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推进增长方式由粗放高耗向节约高效转变。同时, 四川还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大使命, 兼顾发展、脱贫与生态, 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 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 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新格局, 促进畜牧业发展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相协调。

1.2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四川“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繁荣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推动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关键期。省委强调, 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 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 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强县。畜牧业是事关经济发展、食品安全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产业, 具有覆盖面广、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 是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投资渠道和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最容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有利于大量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在繁荣农村经济、助推脱贫攻坚上具有独特优势。同时, 通过现代畜牧业发展, 有利于撬动社会投入, 吸引现代管理理念、先进科技等要素向农村流动, 改善农村条件, 激发农村活力, 促进农村大局稳定。

1.3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 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消费者对绿色有机的高品质农产品和牛羊等的需求不断增大, 与产能明显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四川畜牧养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把畜牧业作为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当前, 我省畜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猪独大”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冲破, 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72.8%, 而牛羊兔和奶产品却发展不足。这些问题, 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1.4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破解四川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当前, 我省畜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从区域布局看, 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完全匹配, 区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优势不明显。从生产方式看, 标准化养殖比重不足30%。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 多数中小规模养殖场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 饲养管理粗放。从生产能力看, 生猪养殖成本比发达国家高40%, 工业饲料主要原料依赖省外供给, 每年需调入饲料玉米500万吨, 每吨比全国高150元。从产业结构看, 畜禽产品加工率偏低, 精深加工严重不足, 农旅结合不深, 附加值不高。从经营体系看,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集团化一体化程度不够、品牌建设滞后、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摊机制不健全。从安全保障看, 由于防治手段落后, 动物疫病流行风险、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不断积累, 一旦发生重大疫情, 将对畜牧业发展形成严重冲击。产加销脱节, 监管难度大, 伴生污染治理压力增大。因此, 必须加快提高畜牧业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水平。

1.5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要素保障新要求的迫切需要

1.5.1环保方面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量大、处理成本高、污染治理难度大, 粪污收集、处理、加工发展滞后, 规模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继实施, 矛盾还可能进一步加剧。

1.5.2土地方面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高, 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但受用地计划、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因素影响, 土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的重大制约。

1.5.3金融方面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养殖投资大, 养殖企业缺乏有效抵押担保, 难以凭现有资本实现融资;产业扶贫周转金受益范围有限, 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刚刚起步, 金融服务有待加强。

应对这些外部要求变化, 绝不能对畜牧业一禁了之, 必须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发展现代畜牧业。

2准确把握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取向

2.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突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主题, 统筹兼顾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 以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为抓手, 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提升产业整体质量、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畜牧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向以生猪为主的畜牧大省向多元特色的畜牧强省转变。

2.2目标任务按照为养而种、为种而养、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 到2020年, 进一步巩固提升生猪、牛、兔、蜂全国生产第一大省地位, 畜牧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非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初步建成西部畜禽种业大省和全国畜牧强省。

2.3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的关系。二要正确处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的关系。三要正确处理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和面源污染治理的关系。四要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畜牧业转型发展的关系。五要正确处理畜牧业市场主体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六要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关系。

3突出抓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3.1始终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提升畜牧产业结构特色化水平

3.1.1优化品种质量生猪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 是四川的一张重要名片,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生猪生产, 生猪基地县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要以“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 加快丹麦、美国等地优质生猪引种、选种、育种和扩繁场建设, 大力推广川藏黑猪等地方优势品种, 努力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比重、优质特色生猪市场占有率, 巩固提高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水平。

3.1.2优化畜种结构要根据不同畜种的繁育特性, 优化猪牛羊等畜群内部基础母畜、后备母畜、种公畜比例, 形成母畜比例高、出栏扩大、周转快速、持续发展的畜群结构。发挥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优势, 以25个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和50个牛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县为重点, 支持发展年存栏10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场 (户) , 新 (改扩) 建存栏100头以上肉用或乳肉兼用母牛规模良种繁殖场, 积极打造8个肉羊种源基地县, 支持新 (改扩) 建年提供500只种羊以上的种羊场建设。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肉兔 (獭兔) 和林下养殖, 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力争到2020年非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3.2始终围绕区域科学布局, 优化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3.2.1以现代农业示范市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省级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为重点, 加强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优势产业集约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3.2.2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升级工程推广高效适用集成的生产技术, 提升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等现代装备水平, 提高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 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 大力支持年出栏生猪500头、肉牛50头、肉羊3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建设, 每年建设100个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

3.2.3发挥部省示范场的辐射示范作用政府出资引导合作社、专业大户新建标准化养殖场, 支持一定养殖规模的农民合作社、中小规模养殖场按部省标准改造升级。牧区要统筹兼顾草原生态保护、牧业生产发展、牧民生活改善, 依托现有国家草原生态保护政策, 实行减畜护草、转产转业, 重点发展“三通四有五推广”为核心的现代家庭牧场和观光型草原畜牧业。

3.3始终围绕构建畜牧强省, 优化提升品牌化质量水平

3.3.1打造品种品牌以生猪为突破口, 规范有序引进优良种猪, 建立省级畜禽遗传评估中心、性能测定中心、分子育种中心等科技创新研发平台, 推进联合育种, 培育“川系”种猪品牌。充分挖掘地方品种资源优良特性和优异基因, 培育适应我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特色畜禽新品种 (配套系) 。大力推广川藏黑猪、蜀宣花牛、南江黄羊、大恒肉鸡、天府肉鹅、四川白兔、阿坝中蜂等地方优质特色品种, 打造品种品牌。

3.3.2打造商品品牌依托正大、新希望、温氏、铁骑力士、高金、美宁等龙头企业, 发展特色优势畜禽标准化可控养殖基地、鼓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定, 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开展畜产品商标注册、名牌畜产品评选认定;加大营销推介, 强化监督管理等工作, 提高我省畜产品品牌上市率, 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畜产品品牌、名牌。

3.3.3打造区域品牌各地要注重原产地优势发挥, 走地理标志品牌化道路, 推动区域特色畜牧业发展。

3.4始终围绕壮大市场主体, 优化提升多元主体带动能力和水平

3.4.1引进培育产业龙头, 增强带动能力选择生猪、牛羊、小家禽畜等产业, 集中引进培育一批整体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行业排位靠前的重点龙头企业, 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 带动基地规模建设, 大幅提升龙头企业对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 大幅提高肉蛋奶企业标准化生产比重。

3.4.2规范发展专合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种畜禽场、养殖大户、营销大户牵头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 分畜禽品种建立合作社, 打牢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基础。国家和省上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建设项目, 能够由农民合作社实施的, 委托或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要依托合作社构建统分经营机制, 减少中间环节, 实现降本增效, 让养殖户分享更多利润。

3.4.3培养新型农民, 推进养殖专业化省、市、县要整合畜牧兽医技术力量, 加强教育培训, 分畜禽品种成立专家组, 广泛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防疫技术培训, 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5始终围绕绿色发展主题, 优化提升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水平

3.5.1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据《畜牧法》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 重点督促大型养殖企业开展污染防治, 扶持引导中小规模场户开展养殖设施设备转型升级, 配套干粪发酵、储粪池和沼液处理及还田管网等废弃物处理利用、种养循环基础设备设施, 推广普及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

3.5.2提高种养业综合效益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 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与农村沼气工程、化肥零增长行动、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结合起来, 大力推广眉山市洪雅县、成都市畜禽粪污处理模式机制, 研究补贴政策, 开展有机肥使用补贴试点, 鼓励发展畜禽粪污为原料的有机肥生产企业, 支持畜禽粪便就地就近还田,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土壤肥力。12个开展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县要加快培植新主体、培育新业态、培养新产业, 尽快形成种养有机结合, 养殖、种植、能源有序循环的产业化运行体系。

3.5.3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建立专业无害化处理体系, 加大对非法处置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完善农业保险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联动机制, 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机制, 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全省创建10个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3.6始终围绕统筹要素资源, 优化提升畜牧承载能力的质量和水平

3.6.1强化土地要素资源保障畜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 严格按农用地管理。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 充分考虑养殖业发展用地需求, 尽可能将规模畜禽养殖生产、废弃物处理利用与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为畜牧业发展留足空间。土地整治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的下达要合理、适度考虑现代畜牧业发展用地。

3.6.2加强政策项目要素统筹对符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要求的养殖基地建设, 优先配套安排“金土地”工程、沼气建设、环保治理、农村公路畅通 (通达) 工程等新农村建设项目。依法落实良种引进、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养殖场用水用电严格执行农业生产水电价格。

3.6.3加强扶贫资源要素统筹把国家扶贫项目资金、贫困农户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与企业项目、资金、技术、管理、市场、品牌等生产要素统筹起来, 创新推广“两个带动”产业发展扶贫机制, 推广正大集团“1+5”、铁骑力士“1211”等帮扶模式, 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现代畜牧业, 实现一年脱贫, 五年还清贷款, 年年收入稳定。

3.7始终围绕可持续发展, 优化提升畜牧业投入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3.7.1坚持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原则, 创新投融资方式, 推动政府投入资金基金化使用, 吸引工商资本和其他民间资本注资, 探索建立市、县两级现代农 (牧) 业投资公司和农 (牧) 业信用担保公司, 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推动畜牧业持续发展。探索建立担保风险防范机制, 鼓励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积极合作、风险共担;财政要建立风险准备金, 研究制订贷款担保补贴制度。

3.7.2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 开展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根据农民合作社与大型龙头企业签订的定单协议, 扩大授信额度。推进养殖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 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用好用活小额农贷政策, 提高小额农贷授信额度, 支持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畜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

3.7.3大力发展畜牧业保险。落实畜牧业已有保险政策, 确保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保费补贴足额到位。有条件的市、县可适当提高地方财政保费补贴比例, 引导鼓励规模养殖户参加保险。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品种结构, 逐步增加政策性保费补贴品种, 提高优势畜禽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牛、羊等大牲畜保险, 探索禽、兔等规模养殖场保险业务。

4切实加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4.1强化组织保障要把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重点和抓手,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机制, 将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部门, 各司其责, 协同推进工作。要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畜牧业发展相关的各种试点示范工作指导, 及时研究解决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17年开始, 省政府将把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农民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作为核心指标, 加强对市县的考核。

4.2强化政策扶持在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 省、市、县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基金, 对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要在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项用于企业品牌宣传和名牌申报工作。要大力实施猪牛羊产业供给侧改革, 研究制订支持牲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对畜牧业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 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机制。

4.3强化法制保障要坚持依法治牧, 依法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各地要按照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政府属地管理责任, 切实将畜牧业安全生产列为政府重要事项,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目标考核和公益性宣传范围, 加强监测检测和执法监管, 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篇4: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天,在大理州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大家一起来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查找差距、研究对策,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大理州4所职业学校,大理州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大理、楚雄、玉溪、临沧等州市和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负责人交流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做法,畅谈了改革体会,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作了发言,对下一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很有借鉴意义,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推广各地职业教育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5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会议刚结束,我省立即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7年8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光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七大工程”建设;2008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不移地调整教育结构,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不断地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断破除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市场施教,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领导是关键。实践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的州市,基本上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干部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职业教育。由于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认识统一,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不顺、资源分割、教师缺编、增加投入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一是改革招生方式。如玉溪市实行一年多次招生,积极营造“读完初中读职中,就业致富路路通”的浓厚氛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达到1:1.05;楚雄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印制职业学校招生手册,建立乡镇长、初中校长、学生家长送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的“三长送学”制度;临沧市实行常年招生、免试入学,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到1:1.01。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临沧市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初中加挂职业培训牌子,在初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实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玉溪市围绕当地“三优一特”优势产业及省内外用人趋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依靠行业、企业,极力打造職教特色品牌;大理州组建专业教学联谊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大理州职业学校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东芝集团等十几所高校和二十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玉溪市的职业学校与长三角多家企业开展“2+1”带薪顶岗实习,2008年首次就业率达96.8%;怒江州着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采取两个“三段式”教学(一个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另一个是“一年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中心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四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灵活开放的办学。玉溪市在2005年就成立烟草、工贸、旅游三大职教集团,联办企业发展到了上海、广东、青岛等东部发达地区.建立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四)加大投入是基础。各州市在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投资2亿多元,改建、扩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大理州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采取政府划拨、学校自筹、银行贷款、资产置换等办法,筹资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玉溪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每年12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逐年增加;临沧市采取招商建设、政府逐年回购的方式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楚雄、曲靖、普洱等州市积极筹集资金,建设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红河、文山、德宏等地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都达到历年新高,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根本。各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大事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把优秀骨干教师送到省外进修学习提高,不断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如昆明市向省内外招聘优秀教师到本地任教;玉溪市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特聘教师”选聘工作为突破口,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楚雄州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20.24万人,比2007年增加2.22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9.29万人,比2007年增加6.08万人。全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由2007年的1:0.75提高到2008年的1:0.83,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502万人次。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对全省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教育上的具体体

现。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第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需要。我省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对于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全省初中毕业生61万人,其中20万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21万人升入普通高中,还有20万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有利于教育自身的健康协调发展。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5%,而我省仅为52%。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只有307所,校舍建筑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6万平方米,而平均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1500人,按国家规定的生均建筑面积测算,校舍缺口达3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数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超负荷运行,教室拥挤,实作实训场地设备缺乏,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所等不足现象突出。二是发展不平衡。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临沧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仍有部分州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在1:0.5以下;县一级的差距更大,不少县的比例在1:0.4以下。行业和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部分校企合作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性培训。举办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仍然偏小。各州市每年投入的经费与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大部分地区难以做到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信贷和融资困难。四是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有1 85万人,生师比为26:1,远远高于教育部提出的16:1的要求。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60万人,教师缺口达1.4万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五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少数地区学校还没有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校长公开招聘及任期制度。不少地区虽然已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但仅只是搭起了台,并没有充分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没有建立以服務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体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实施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委、省政府也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构建特色经济、生态旅游业等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的职业教育工作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二是保证群众就业而不造成大批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扩招50万人。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这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自觉地、主动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55%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30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70%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8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0万人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篇5: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西林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六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今年以来我县政务服务工作做个发言,不足之外,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政务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政务服务中心自2007年8月开始投入运行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标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为目标,切实做好政务服务工作,充分展示政府执政为民的“窗口”形象,打造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平台,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目前,我县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有22个部门,共设业务办理窗口16个(含2个综合业务窗口),有窗口工作人员44名,集中办理事项253项。

由于诸多原因,今年1至8月份,我县共接到广大群众、企业申请办理事项2412件,受理2305件,办结1857件,月均受理288件,受理件数在全市12个县区排名中相对靠后。7月份整改后,当月共办理申请事项 337件,受理324件,办结262件,受理件数在全市12个县区排名中居第9位。为加大整改工作力度,我们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大大增加了服务办件量,8月份共办理申请事项 1661件,受理1661件,办结1182件,受理件数在全市12个县区排名中跃居第3位,得到了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充分肯定。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中心规范化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规范中心各项政务服务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西林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暂行规定》等25项规章制度。同时,我们还制定和完善了《西林县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监控室值班制度》等5项电子监察监控制度。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职责,规范了窗口的办事程序及工作人员行为,完善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转变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在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的同时,中心管理办领导和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好各种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由县人民政务分管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定期或不定期召集相关单位研究解决政务服务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高效运转,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二)加强和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监察作用。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做好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以落实“三项制度”为抓手,认真受理和处理行政效能投诉。截止8月,县行政效能投诉室共接到效能投诉6件,投诉内容主要涉及到征地、工程款拖欠、山林纠纷等,已全部办结,办结率达100%,得到群众的好评。

(三)加大投入,进一步落实中心管理办公室办公场所、设备和人员。今年以来,为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确保中心规范运行和提高行政效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将县文化活动中心3楼的2间办公室调为县政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和视频监控室(即效能投诉中心),并从乡镇抽调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到管理办公室正常上班。投入9万多元增添了8台电脑、22台群众评仪装臵、8套办公桌、8台打印机和1台一体式复印机,分别为新增窗口和管理办公室接通了内网和宽带

外网,新安装了4部电话,保障了中心的硬件设施到位,为中心的正常运行打好基础。

(四)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确定进驻中心事项。为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审批管理,推进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审批模式,做到进驻政务中心单位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及便民事项“应进必进”,我们广泛征求各单位对入驻中心的事项的意见和建议,把应该进驻中心和可以进驻中心的事项全部纳入中心窗口办理,对已经纳入中心的事项不允许在原单位受理。并对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进行梳理,共梳理进驻行政审批事项400项。目前,各单位已进驻中心并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的行政审批事项共253项。

(五)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政务中心服务职能。今年以来,我县根据桂政发[2009]15号文件的要求,重点加大了充实调整事项、规范窗口办件、整合审批运转流程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一是加强办件管理,规范窗口服务。我们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窗口咨询、办理群众申请时,要将申请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有关准备工作书面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为简化办事程序,重新修订了各窗口办事指南和承诺件办理流程,对每个办件所需的申报资料格式文体、示范文本、项目办理和收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装订成册,摆放窗口柜台供办事群众参阅,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降低了办事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加强全程代办,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主动做好房产、建设、工商、发改等有关窗口单位的协调工作,积极为改制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搞好全程代办服务。三是严格制度管理,强化政务中心大厅日常监管工作。根据县政务服务中心相关管理制度,我们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在政务大厅制作工作人员一览表,把管理办公室和所有驻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照片贴在表上,在各办事窗口放臵制作有

名字、照片、窗口电话、监督电话和投诉电话的台签,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严格的考勤登记和请销假制度,实行每天签到四次,即上午和下午上下班前进行签到,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因公事外出或其他原因的必须履行好请假手续。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政务中心大厅日常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能。

(六)加强信息编报和宣传工作,积极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让各级领导了解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进展情况,我们每个月都编报了《西林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信息》,为各级领导对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提供决策依据。并通过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使政务服务工作深入人心,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政务服务中心是一个便民、利民的工程。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县政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启动较晚,目前,县政务服务中心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尚未做到应进必进;二是部分单位仍然存在授权不充分或不授权的情况,以及选派了责任心不强、年龄偏大、业务不熟的工作人员进驻中心;三是县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面积有限,致使一些该进驻的单位无法进驻;四是由于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起步晚,使工作相当处于起步阶段、从头再来的局面,各项工作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理顺。五是宣传工作有待加强。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虽然做了大量服务和宣传工作,但由于部分进驻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思想意识不强,对窗口宣传力度不够,造成政务中心在群众当中知名度总体还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工作地顺利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创造条件,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拓宽县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面积,完善政务服务功能。

(二)加强对窗口的管理。将各单位驻“中心”窗口的工作情况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由“中心”负责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的效能监察和绩效考核工作。

(三)强化授权。按照自治区“应进必进”的原则,加强和督促各部门给进驻窗口的服务人员充分受权,督促各单位主要领导与驻窗口人员签订授权书,将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权限切实授予窗口工作人员,做到能够授权办理的即办件达到100%,其它办件达90%以上,切实提高审批件当场办结率。

(四)加强业务培训。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聘请区内外资深专业人士为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各种业务技能培训,如:计算机操作知识、礼仪知识、业务办理、法律法规等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了服务窗口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积极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到先进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和借鉴外县的先进工作经验、工作方法等,切实提高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效率,推进中心工作走上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篇6:在全县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2年6月6日)

朱加云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次检查和督导,也是对整治效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交流。目的是通过现场观摩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措施,奋战100天,全面完成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今天上午,我们现场观摩了5个乡镇(街道)村庄的整治现场,这5个乡镇(街道)了典型发言。希望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要学习借鉴,回去后,结合各自的实际抓好落实。这次观摩的几个乡镇各有特色,各有特点。有的是工作力度大,整治效果好;有的是方式方法新颖,进行了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有的是资金筹集到位,建立了配套完善长效运作机制。燕塔街道拿出专项资金,成立了专门的保洁公司,对村庄进行保洁清运。王庄集、张寨、张

洁队伍,扎实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有的乡镇对干线公路、主要街道以及示范村庄的房屋、树木进行了粉刷,实现了亮化。

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乡镇(街道)非常重视,行动早,见效快;有的乡镇(街道)瞻前顾后,行动迟缓,畏难发愁,造成工作被动,成效不明显。县直部门的环境整治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二是工作重点不突出。有的乡镇(街道)没有把乡镇驻地、公路沿线、示范村的整治放到重要位臵,思路不清,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城区乱停乱放没有彻底整治,特别是学校、医院和市场等重点区域。三是整治工作不彻底。城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河道两岸等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主要公路沿线两侧的几大堆还没有彻底清理,影响瞻观。四是设施建设不到位。一些乡镇还没有配足配齐清运车辆等保洁工具;村垃圾池建设没有建成,集中清理垃圾还有难度;垃圾压缩站建设进展参差不齐,有的乡镇(街道)已经调试完毕,有的还处在缺电、缺水、场地硬化速度慢,致使设备不能正常安装调试。五是资金筹集路子不明确。截止

乱画、乱摆摊点、三轮车违规行驶等行为。把占道修车、夜市占用车行道、清理路脚路牙作为近期整治的重点。加快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工程。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中水回用、生活资源循环利用环保工程建设和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启动徒骇河南岸供排水供排水管网和排水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城中村保洁工作。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要把城中村整治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尽快规范保洁工作。

二是突出农村“三大堆”整治。各乡镇(街道)的首要任务是对辖区内的“三大堆”进行清理,做到辖区内街道、道路可视范围内无土堆、粪堆和垃圾堆。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三大堆”整治不彻底,保洁员或者保洁公司就无法顺利接管。这项工作量大、面广、复杂。各乡镇(街道)要统筹规划,要合理划定“柴堆”、“粪堆”的堆放位臵,不能今天清理明天堆放,形成恶性循环。要统一安排辖区内建筑垃圾的填埋地点,确保“三大堆”清理活动效果明显。

三是突出重点区域的整治。我县根据工作实际,确定了莘范路、齐南路、蒙馆路、临观路等省级道路和沿线村庄作为全县的工作重点之一,并且制订的工作标准,各乡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资金筹集问题,可以采取“县里奖一点、乡里补一点、村里出一点、企业捐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方式筹集。根本这一要求,按照分级负担的政策,由县政府负责从垃圾中转站运至处理厂的清运和处理费用,各乡镇(街道)负责从村庄垃圾池运至中转站的清运和压缩费用,各村庄负责清扫和收集倒入垃圾池的保洁收集费用。

县政府除解决从中转站运至处理厂的清运和处理费用外,将利用“一事一议”的奖补资金,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扶持。从今年起,我县每年可以争取到上级“一事一议”资金1200万元。关于这项资金,原则上全部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拿出部分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对工作完成较好、验收达标的乡镇(街道),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分别给予奖励;二是除以奖代补外,其余资金,县政府将以环境综合整治的项目分配到各乡镇(街道),作为购买保洁工具、基础设施建设等;三是“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操作,由财政局和农业局具体负责。

乡镇驻地环卫保洁资金和从各村垃圾池运至中转站的清运和压缩费用解决的途径,一是由乡镇财政挤一点;二是可以采取有关企业捐一点;三是对沿街商户、机关单

周至少要专题研究一次,现场督导一次,要明确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专职负责,要有专门的人员干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相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要严格按照“六个有”的原则,完善机构,配备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组织、制度上墙,措施落实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既要分工负责,又要密切配合。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要利用宣传车、广播、宣传栏、电视、宣传条幅等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在县城区、乡镇驻地、主要干道和村庄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条幅、标语。县住建、规划执法、工商、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继续发表电视讲话;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要在电视或广播上发表讲话。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全县城乡居民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揭西县第二华侨中学 1.1 学校章程建设工作情况下一篇:软交换培训h323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