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民谣歇后语

2024-04-11

黄河的民谣歇后语(精选6篇)

篇1:黄河的民谣歇后语

关于黄河的民谣歇后语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俗语:

背起棺材过黄河——连后路都准备好了

隔黄河送秋波——没人领情

黄河的水--不清不白

黄河里的水--难得清

黄河决了口--滔滔不绝

望乡台上跳黄河--临死也得落个清白

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古诗: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篇2:黄河的民谣歇后语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v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1

春天使坚冰融化 于是涓涓滴滴

经历过千辛万苦艰难险阻

汇聚成小溪 涧泉 大河

终成惊涛裂岸奔腾咆哮一泻万里之势

没有源头之微细 哪有下游之浩瀚

没有路途之崎岖 哪有流势之劲倔

没有追求之执着 哪有大海之依皈

没有意志之毅韧 哪有流域之繁华

2

浮起千镇百城的笑颜

挽起万山千岭的希冀

掇拾莽原旷野遗落的梦

汇聚茅屋泥寨竹寮瓦岗的心歌

把春的芳香 夏的火炽

秋的清醇 冬的爽冽

酿成关不住的一腔豪情

为一代代英雄壮行色

为万千豪杰志士庆勋业

为家庭的温馨送上至诚的祝福

为人生的启航施以最美的`祈祷

为共和国的一个个奠基 献上

西北汉子无限的赤诚 眷恋 情爱

祖国的夜色 因了你而无比辉煌

人们的目光 因了你而无比晶亮

3

流水线上的作业 合着黄河的涛声

金城关的峭岸 忱着钢铁森林的黎明

川流不息的车队 以黄河的名义

出塞外 下江南 过秦岭 上京华

用黄河的浪花泽惠大江南北亿万心灵

使幸福在新娘的笑靥里沉醉

使美满在新郎的眉梢上跳动

使自豪在科学家的奇思中昂奋

使生活在老总们的妙想中欢腾

使未来在将军的酡颜里构划胜利

使人生在哨卡的惬意里筹措坚贞

4

当太平洋吹来世纪强劲的风

黄河的每朵浪花都为之踔厉蹈奋

像逆风千里的骏马怒啸

像排山倒海的林涛狂吟

山的挑战激扬黄河不屈的斗志

雾的困惑奋发黄河必胜的信心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黄河的奔流

没有什么什么诱惑可以拴住黄河的心

黄河从来都属于远方 属于大海

属于共和国蓝图中那迷人的梦境

5

千溪万涧为了一个目标而整合

黄河才形成摧枯拉朽澎湃雄奔之情

潴成一泓涟漪 或留恋小潭的旖旎

就会有被炎炎烈日蒸干的命运

黄河的胸怀纳千川而汇万流

千帆竟发百舸争流方成为风景

黄河 精进的黄河 簇新的黄河

黄河 不竭的黄河 永远的黄河

同到牵牛织女家。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黄河钩沉

从青藏高原

一个名不见传的小土丘开始

拉长

泛黄之水

将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黄的呜咽

深埋

汇成一声呐喊拓展生命的异域

黄地毯

沿渤海湾

向龙宫延伸

会有一天

东海龙往

携娇美的龙女

踏地毯而来

月老下

和着雄浑的《船夫谣》 共饮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与黄皮肤黑头发的 攀亲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篇3:腾冲民谣的文化意义探析

一、腾冲民谣与马帮文化

极边小城腾冲素有“侨乡”之美誉, “走夷方”是腾冲人的传统, 腾冲民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周从锡整理的三首腾冲民谣为例来分析其中透露的马帮文化:

四大夷方, 到处瘴乡。穷走夷方急走厂

潞江坝, 芒市坝, 夷方瘴气大。行商去欲此, 先把老婆嫁

骖骖骖, 下永昌;董董董, 下古永;遍遍遍, 下南甸。

(一) 民谣包含着马帮的历史及作用

马帮是云南及西南地区山地的一种独特运输方法, 更蕴涵了一种独特文化, 它不仅是云贵高原上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赶马过程中形成的歌谣、音乐、文学是马帮文化的主要体现之一。明末、清代至民国年间, 以腾冲为基地,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翡翠经营均为腾冲侨商所垄断。其中腾冲至缅甸八奠、腾冲至缅甸密支那, 是最繁忙的商道。腾冲的繁华被称为是“马背上驮来的”, 原因是由于云贵高原险峻崎岖, 根本无法行驶车辆, 只有靠人和马的徒步运输承担货运。而且, 在长期的发展中, 为消除旅途的孤寂并防范路上的盗贼和劫匪, 逐渐形成数十至上百人、拥有马匹几十至成百或上千匹左右的马帮队伍, 他们下永昌、下古永、下南甸, 辛苦倍至, 艰苦卓绝, 遭受着亚热带潮湿地区的恶性传染疾病——瘴疠、疟疾。马帮在渺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踩出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两千多年前, 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中国西南通往印度的陆上交通线, 即从四川通往印度的商道, 史称“蜀身毒道”, 现今誉为西南“陆上丝绸之路”。从蜀地开始, 经昆明、大理、保山、腾冲至缅甸、印度 (身毒) 并再经阿富汗 (大夏) 延伸到地中海, 它的开辟早于西北丝绸之路。据印度史书《政事论》和《摩奴法典》记载, 公元前4世纪我国的丝绸等商品便由此通道运销印度。南诏、大理国时期加强与缅甸境内的骠国、弥臣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交往, 滇缅商人贸易较前代更加密切。元、明、清王朝虽时有种种限制, 云南和东南亚、南亚各国间的贸易却仍有很大发展, 对西南地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民谣唱出了浓郁的侨乡特色

云南省毗邻东南亚和南亚, 越南、缅甸近在咫尺。由于马帮与外界尤其是域外的密切联系, 在云南诸马帮文化兴盛区域, 人员经由“陆上丝绸之路”或“茶马古道”因经商等原因迁居异国他乡。伴随着马帮的蹄印, 许多云南人从马帮开辟的道路至国外, 开始出现专业化区域分明的众多侨乡。马帮文化影响下的侨乡有所谓“穷走夷方急走厂”的传统, “夷方”指的是东南亚、南亚的缅甸等国, “厂”指的是玉石和宝石场、银厂。“走”, 当然是参加马帮或跟随马帮队伍出来直至海外, 于是在腾冲、龙陵等马帮盛行之地形成了“十人八九缅经商”的侨乡特色。“行商去欲此, 先把老婆嫁”, 从侧面揭示了侨商妻离子散的凄惨生活。

二、腾冲民谣的艺术表现

民谣是民间文学中最为简洁朴素的一种艺术形式, 与士大夫文学不同, 民谣与《诗经》中的大部分“风”诗以及大多数乐府民歌一样, 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 腾冲民谣亦如此, 始终保持着民间文学的直刺和婉讽两方面传统, 而且由于民谣不像《诗经》和乐府民歌那样有时经过文人或官方机构的采择润色, 因而表现得更加直率痛快, 即便是其婉讽的作品, 也比士大夫文学显得直露。

(一) 直刺

“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音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毛诗序》) 与时事政治密切相关的民谣属于民间音乐文学, 所以特别符合这个理论。尤其是民谣大多产生于“政乖”“民困”之时, 民间的“怨谤之气”常常冲口而出, 因此大多数民谣都是“怨以怒”的。民谣一般采取直刺的表达方法, 将民众的怨愤表达得酣畅淋漓, 譬如“司州司马崔老鸱, 取钱能疾判事迟”“阳平张楼头如箱, 见人切齿剧虎狼”, 都指名道姓, 直刺其人, 对其行为的切齿痛恨溢于言表;“灶下养, 中郎将。烂羊胃, 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则是民众对朝廷滥用官员的辱骂;“大小西练, 上下矣比。有钱哥哥饱欲死, 无钱弟弟饿欲死。天下不平事, 乃近有如此。” (周从锡整理腾冲民谣) 则是对社会不公的直接揭露了。这是真正的“怨以怒”的文学, 是民谣最具有特色的一面。“怨以怒”的民谣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民众的情绪和态度, 因为押韵上口, 意思鲜明, 给传唱者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能澈起传唱者和读者的义愤情绪, 并让读者体验到痛快淋漓的美感。

(二) 婉讽

当然, 腾冲民谣也不全然采用直刺式, 不少民谣还采用更为巧妙的方式来表现民众的立场和态度。即便是针对十分不合情理的恶劣行为, 时常也运用叙述的语气和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平和愤懑, 这种手法只将客观事实不露声色地“暴露”出来, 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爱憎好恶, 与“直刺”相比较, 显得含蓄而且婉转。

如:“南甸土官大腹便便”活画了地方土财主贪得无厌、搜刮百姓的嘴脸;“蒙蒙苍苍, 糊涂遭殃。羊来吃草, 一棍打倒。三张纸, 四张纸, 打着羊吃团饭。打不着羊吃泡宩”“乾隆四十九, 姑娘贱似狗。有钱骑匹马, 无钱手牵手”委婉地道出了官府欺压下老百姓的贫穷生活。

为了增进讽刺效果, 腾冲民谣还采用了一些修辞手法, 譬如“满朝升保傅, 一部两尚书。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鱼”, 前两句是“直刺”, 后两句用“柳穿鱼”来比喻“侍郎都御史”之多, 又形象又生动;还有全用比喻的民谣如“贼如梳, 军如篦, 土兵如第”, 这是递进式比喻, 不仅把“叛贼”、官兵、地方兵对民众的重重掳掠搜刮形象地再现, 而且用常见的三个理发工具和动作, 将越来越残酷的三种级别的掳掠程度形容得贴切恰当.真是十分巧妙的比喻。

(三) 谐趣

如:洮河李阿婆, 鄯州王伯母, 见贼不敢斗.总由曹新妇”将唐朝三位领兵打仗的将军称作“阿婆”“伯母”“新妇”, 两种形象一对照, 就可以感受到其讽刺不仅辛辣而且充满谐趣, 谐趣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这首民谣, 就让读者“欣赏”到三个被吐蕃军队吓得落荒而逃的将军那种滑稽丑拙行为。“凡是谐都有啼笑皆非的意味”, 这件事本身以及民谣的比喻的确产生“啼笑皆非”的效果这个民谣的比喻真是又巧妙又有趣。

从民谣的怨刺艺术中, 我们不仅能够倾听到民众的心声, 而且能够领略到民众的直率和痛快、智慧和风趣, 领略到民间文学特有的风格和气质。新时期, 云南省规划的西南 (南亚、东南亚) 国际大通道桥头堡举措之一, 就是修复了荒废近半个世纪的腾冲到缅甸密支那史迪威公路 (即中印公路) , 借助于国家在云南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因素, 使当年依托马帮兴盛起来的众侨乡地区再次焕发出青春, 让云南成为大西南对外开发的桥头堡和国家重要通商口岸, 重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马帮文化的创新精神。

摘要:腾冲民谣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侨乡文化气息, 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技巧, 地方特色浓郁。本文着重分析腾冲民谣所蕴含的马帮文化和它的怨刺艺术。

关键词:腾冲民谣,马帮文化,怨刺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根源, 永昌府文征[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1

[2]王明达, 张锡禄, 马帮文化[H],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

[3]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 云南文史集萃[H],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篇4:浅谈中国校园民谣的风格特点

一、中国校园民谣的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中国台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歌运动”。在第一届金韵奖青年歌手大奖赛上, 一种风格清新, 旋律悠扬的校园题材歌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的校园民谣由此生根发芽。1975年, 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演唱了由余光中怀乡诗词谱写的歌曲, 深受青年同志的欢迎与喜爱, 而后由于他对台湾校园民谣的影响被推崇为“现代民歌之父”。1976年12月3日, 著名的“淡江事件”之后, 台湾的校园歌手佳作不断, 开启了一个校园歌曲的新时代。[1]

八十年代中期, 台湾的校园歌曲传入大陆, 校园民谣在传入大陆后, 逐渐成了一种音乐现象。真正定义校园民谣名字的是1994年4月大地唱片公司发行的《校园民谣I》唱片。这盒唱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将大陆民谣的校园性诠释的淋漓尽致。“校园民谣”成为了社会各界各大媒体的热门语言, 校园民谣的艺术风格开始根植于中国流行音乐广袤的土壤中, 根植于那些喜爱它的人们的心中二十一世纪, 由于大众审美的变化与传播人群的影响, 曾经的那一批“追逐梦想的人们”, 他们已经老去。在新时代新追求的网络文化校园, 真正纯粹的校园民谣已渐渐离我们远去。在这个校园民谣“青黄不接”的年代, “水木年华”的出现成功挽救了疲软的校园民谣, 一首《一生有你》唱遍祖国各大高校, 让人们成功找回了渐行渐远的校园民谣曾带给人们的感动。早期中国摇滚乐的代表人物许巍的代表作品《旅行》、《每一刻都是全新的》、《蓝莲花》等都有浓郁的校园民谣风格。[2]

二、不同时期校园民谣的不同风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台湾的校园歌曲中包含也许多中国民间歌曲元素, 又因台湾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开始较早, 因此其中也融汇贯通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题材, 也被称为“现代的民歌”。

九十年代受台湾校园民歌的影响, 1989年还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的王阳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校园乐队——“青铜器”, 开始了对流行音乐有了新的尝试。后来这些歌曲成为中国大陆校园民谣的经典之作, 而他就是我们熟知的校园歌手——老狼。

在风格上, 这一时期的校园民谣更具抒情性, 题材更为鲜明, 较多为回忆校园生活, 感怀错过的爱情与迷失的青春, 充满了青春校园气息, 多为描写风花雪月情怀, 而其特色是失落伤感的追忆。

二十一世纪, 在艺术与商业的景观台上, 那些经典的校园民谣作品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些努力将校园民谣传承下去的音乐人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优秀的校园民谣风格作品与创作者时有出现, 如内地校园组合水木年华, 受校园民谣风格影响的摇滚乐代表人物许巍, 以及昙花一现的网络校园民谣歌曲《丁香花》。

如今的中国校园民谣呈零星之火多元传播的发展趋势, 曾经的校园民谣已将它的触角伸出了校园围墙, 渗透到流行音乐的各个领域, 我们正期待着它的再一次复兴与更加多彩多姿的艺术形态。

三、中国校园民谣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校园民谣由最初的一盒歌曲专辑, 到现如今一种独树一帜的流行音乐风格, 它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发展与变换, 经历了时间与艺术的双重考验。校园民谣的出现, 是中国的乡土民歌与西方的乡村音乐结合, 是中国乡土情怀与时代青春气息的结合, 是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感性结合。[3]

中国校园民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风格清新自然, 感情细腻真挚, 为广大人民喜爱。从最初单纯的校园歌曲, 到后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校园民谣历经时间的打磨, 最终在音乐舞台上光彩熠熠。校园民谣根植于校园这一充满人文气息的土壤, 它没有专业音乐的职业性, 又没有平民音乐的通俗性, 因而校园民谣有着鲜明的风格。在形式上它是更倾向于文学性的吟唱, 而在歌词的语言处理上又不同于一般流行音乐和说唱音乐。校园民谣主要以伤感和怀旧作为其作品的主要基调, 创作中则更注重叙事性与抒情性, 它注重以美好的情感打动人, 注重内心世界的自然表达。校园民谣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唤起了人们内心最珍贵的青春追忆, 因此, 校园民谣也是每一位学子的心灵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38-40.

[2]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通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11.66-68.

[3]王艳梅.试论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0) .

[4]何润鸿.浅谈校园民谣及创作[J].黄河之声, 2012. (9) .

[5]罗小平.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18-21.

[6]张学书.台湾校园文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44-46.

篇5:论粤北民谣艺术资源的利用与传承

关键词:粤北山歌,利用,传承,客家山歌

李调元《粤风》有云:“粤俗好歌。”1986年, 在广东曲江 (处粤北中心) 石峡遗址出土的陶罐残件, 上有五人手拉手起舞的生动场面, 表明新石器末期广东先民在劳动之余有了最原始的歌舞。广东民谣流传区域主要包括珠江流域, 广西东南部、海南大部分地区、北以南岭为界与湘赣歌区相邻。考古发现已说明, 粤北是广东民谣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粤北山歌在粤北民谣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粤北山歌作为经济大省广东极具土色土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粤语歌曲现风行全国, 但针对粤北民谣的研究较单薄, 而针对极其丰富宝贵的粤北民谣艺术资源, 将在现代化社会作怎样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的研究工作更是乏人问津, 研究寥寥无几。而近年来, 粤北山歌的利用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 抢救和保护粤北山歌对于保存粤北文化、丰富中国中华文化及粤北人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客家人占绝对人口优势的粤北地区, 粤北山歌, 自然以客家山歌最具代表性。它远承《诗经·国风》的余韵, 上接汉魏六朝乐府的脉流, 旁融南方土著各族民歌的精华。它们与客家民系共生共长, 传达着该民系乃至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主题。

当今, 中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非常广泛, 像立法保护问题、文化定位问题、开发利用问题、传承人保护教育问题、国际合作问题、非遗信息的传播问题等等, 目前大多数问题尚处在摸索和研究中。王文章明确提出,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建立切实可行的等级标准和认证体系, 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现存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一个艰巨而急迫的任务, 我们有义务做好这项工作。”[1]一般看来, 最根本的保护是立法的保护。不过, 由于粤北山歌资源保护工作是关乎粤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的问题, 从长远看, 软手段即环境的建设则显得更加重要, 尤其处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众传播时代, 如何充分发挥大众媒介在社会环境和精神领域的建构作用, 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服务, 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 粤北山歌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民俗状况。它不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 而是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 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的审美感受, 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 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3]。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粤北民谣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我们的当务之急需深入民间、挖掘整理现有的民谣艺术资源, 加强理论研究、改造和创新、开发利用, 以促进广东特色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 丰富中华民族文化。

一.搜集与整理, 加强理论研究

粤北地区大多位于广东较为土地贫瘠的山区, 粤北女性民谣就像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粤北地区的小村庄、小山寨中。这意味着对粤北民谣进行全方位的搜集和整理, 工作量是极其繁重的。马自树认为, 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特征是“艺在人身, 艺随人走”, 人在艺在, 人亡艺绝。这与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有形文化遗产是不同的, 它是人的本质特征 (如语言) 和人的潜在功能 (如技艺) 的非物质文化形式。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物, 非物质遗产的载体是人[4], 因此, 我们须对著名的民谣歌手及其传人的作品进行搜集, 建立区域性的民歌档案库, 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将这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谣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现今, 广东地方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 广东已建立起“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电子博物馆。

同时, 高校民间文化研究者须加强理论的构建。创作是实践、是基础, 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粤北民谣的理论构建工作在这几十年来有着明显的进步。开一时风气的郭沫若、黄遵宪等人后, 关于研究粤北地区民谣及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的著作多不胜数。理论研究并非附丽于创作, 而是更有利于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底蕴和文化价值、开阔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 从而提升其艺术品味与品位。

二.结合民谣特质和时代要求, 改造和创新

新石器末期广东先民在劳动之余有了最原始的歌舞, 粤北民谣随着时代变迁有着不同的际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国性新民歌运动的掀起, 粤北民谣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八十年代以来, 粤语歌曲在全国性流行百花齐放, 粤北民谣作为广东民歌谣的滥觞, 仍保留着原始特色。当今粤北民谣大多是以哭嫁、送情郎等为基调。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已不再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 人们的欣赏有选择、有要求, 如没有一定的数量, 年复一年, 日久天长, 观众就会越来越少, 因此, 要在保留原有的基础上, 还要合理地进行民间艺术的开发, 使之源远流长。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 对传统粤北民谣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民俗风情和时代要求、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 革新粤北民谣, 首先应了解粤北民谣的特质, 把握它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从中吸取艺术营养, 精选创作素材。重要的是, 必须在继承粤北民谣质朴真率的艺术基础上, 去其过分男权主义成分、庸俗愚昧等糟粕, 取其积极向上、具有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部分, 将民间艺术去粗糙化、去封建愚昧化、推陈出新, 必须将更多的民间艺术变成艺术精品搬上舞台和银幕, 使之广泛发展和更高层次地发展;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抢救与开发, 创新民间艺术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不是经济包袱而是珍贵资源。对这种资源首先要抢救和保护, 并通过文化创新来继承和发展[5]。李松先生提出, 无形文化的全面保护, 作为一项国家的公益性事业, 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在无形文化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立法保护和统一规划管理两方面。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 应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抢救和保护工作, 首先应是政府主导, 立法是首要。双向互动的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6]。

同时, 任何文化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间艺术只有融合到经济建设中去, 才会有良好的生存基础和环境[7]。必须积极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形式, 创新文化投入机制, 确立特色文化创建活动的发展新思路。就韶关来说, 韶关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规模小, 能力弱, 效益差, 在文化与经济互利互赢的局面下, 须在经济发展前提下整合文化资源, 再将文化转化为凝聚力、竞争力和吸引力, 产生经济推动力。近年来, “文化旅游”备受全国各地追捧, 粤北地区可立足本地文化旅游资源, 注重地域文化与民谣资源的有机融合, 让传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展示民族风情、民俗特色。

网络时代的来临, 新生代青年人成长起来以后, 我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关注的文学与故事, 无论口传的还是印刷的, 都将褪色淡薄, 而以网络为主传承的故事与民间文化则将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接受来源。当然也包括先于网络又逐渐依附网络的影视形态。由此, 我们需要将传统研究民间文学的方式向网络研究倾斜, 探求网络媒介中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演化规律以及为文学艺术所接纳的尺度与边界。

【本文为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粤北民谣艺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保护传统艺术弘扬优秀文化———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2].黄海波、詹向红:《传播学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媒介建构——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江淮论坛》, 2011年第2期

[3].张智斌:《论陕北民歌的功能性在当代社会衰微及对策》, 《西北大学学报》, 2008年3月

[4].马自树:《非物质遗产内涵及其命运》, 《中国博物馆》2002年第4期。

[6].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 《民间文化论坛》

篇6:黄河的民谣歇后语

民谣, 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将这一词汇分解开来, 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谣则指大众编的反映生活的歌, 或凭空捏造的不可信的话。当然, 在音乐中, 谣取的是前一种词义。早在《诗经·圆有桃》中已有对歌与谣的描写:“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毛诗故训传》中也有对谣的明确定义:“曲合乐曰歌, 徒歌曰谣。”《薛君韩诗章句》中也写道:“有章曲曰歌, 无章曲曰谣”。从以上解释中可看出自古以来, 民谣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广大人民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 反映当时社会情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刘邦的第四子刘长图谋叛乱不遂, 被汉文帝贬王流放途中绝食而死。当时民众所编民谣收录《乐府诗集》中:“一尺缯, 好童童;一升粟, 饱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汉桓帝元嘉年间, 西北游牧民族联手侵犯中原, 汉室派兵拒敌, 却屡战屡败, 于是朝廷只得四处征兵戍边, 造成了田亩无人耕作, 荒芜废弃。民谣传唱道:“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 君具车, 请为诸君鼓咙胡。”深刻地反映出了乱世之下, 人民生活的疾苦……民谣的歌词简单, 琅琅上口, 内容包罗万象, 既有对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 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 抑或借某些事件的发生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 是各个时期社会舆论及社会思潮的浓缩。

欧美流行音乐中也有民谣 (F o l k) 这一风格类型。指的是主要以木吉他, 口琴为伴奏乐器, 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 反映宗教, 生活, 工作, 战争等内容的歌曲。以苏格兰、英格兰移民带到美洲的传统民歌为雏形发展而来。后与乡村音乐结合产生乡村民谣 (C o u n try fo lk) , 与摇滚乐结合形成民谣摇滚 (Folk ro ck) , 近年来又与新世纪 (Newa ge) , 神游舞曲 (T r i p-h o p) 等音乐形式相结合, 使民谣不断以新的面貌得以发展, 丰富。

笔者认为,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谣, 与传统意义上的民谣和欧美流行音乐中的民谣都存在相异之处。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谣是结合了传统与欧美两种民谣发展而来的, 此外在自身发展中根据时代的发展也不断进行着变化。本文试图从民谣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展开分析, 以期对民谣这一极富特色的歌曲类型作更深入的了解。

二、发展及现状

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发展之初即有与传统民谣相结合的成功尝试。《四季歌》, 《黄水谣》等歌曲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例子。前者为电影《马路天使》的插曲, 田汉词、贺绿汀曲。歌词以春夏秋冬为引, 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同时在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曲调上则采取江南民间小调为素材进行创作, 委婉动听, 并用二胡、三弦、梆子等民族乐器进行伴奏, 在当时既不同于传统的民歌, 又不完全模仿外国的歌曲,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迅速在全国流行起来。《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歌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 揭露控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惨重灾难, 以叙事的手法进行铺陈, 生动形象, 迅速引起听众共鸣。曲调上运用五声音阶作为素材进行创作, 并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徵调式和羽调式相互转换的手法。动机发展上则灵活运用了模进、移位等手法, 使歌曲具有浓厚的民间音乐特点, 又不失艺术性。歌曲巧妙地把委婉、优美、悲愤、痛苦等情绪融于一曲, 引发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两首歌曲虽然不属于流行歌曲的类别, 但无论在歌词写作上还是曲调发展上, 都在传统民谣的基础上做了较为丰富的变化, 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唱, 实际上已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

上世纪8 0年代起, 流行音乐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受台湾校园歌曲、欧美的乡村民谣和民谣摇滚的影响, 一把吉他、一支口琴, 清新而富含深意的歌词, 简单而琅琅上口的旋律……一首首拨动人最纯真记忆和天真情感的歌曲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民谣歌曲群:《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大学自习室》、《窗外》、《青春舞曲》、《小草》、《心愿》、《七子之歌》、《青春无悔》、《白桦树》、《往事》、《小芳》、《一生有你》、《朋友》、《恋恋风尘》、《一无所有》、《深呼吸》、《冷酷到底》、《白衣飘飘》、《未名湖是个海洋》、《彩虹》、《那些花儿》、《最美》、《我的1 9 9 7》、《艳粉街的故事》、《一封家书》、《姐姐》、《蚂蚁》、《中华民谣》……此时, 民谣这一概念包括了以老狼、高晓松、郁冬等人为代表的校园民谣, 李春波、张楚、艾敬、许巍等人为代表的城市民谣, 以及将传统民谣与通俗歌曲的特点相结合的以《中华民谣》为代表的歌曲。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也日益嚣上, 民谣从流行的前线渐渐消退。

近几年, 在民谣沉寂了近十年后, 被称为新民谣的歌曲又开始慢慢流行起来。《梵高先生》、《和你在一起》、《陀螺》、《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中国孩子》、《九月》、《盲人影院》、《山谷里的居民》、《红布绿花朵》、《乌兰布托的夜》……这些歌曲与创作演唱它们的极富个性的个人或群体紧密相连:万晓利、周云蓬、马条与乐队、王娟、冬子, 李志、小河、娟子&山谷里的居民、左小祖咒……他们比起十年前的民谣不再白衣胜雪, 不再愤懑忧郁, 他们朴素、平淡、安静、从容。新民谣内容也更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质朴但真诚。同时, 民谣与其他类型歌曲的结合也没有停止, 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欢迎你》, 第一段几乎就是儿时的童谣, 清新, 质朴, 充满希望。第二段曲调抒情性极强, 在管弦乐的伴奏下大气澎湃, 贴切表达了人们自信, 激动的心情。

三、特征

民谣类歌曲从内容上可分为校园民谣和城市民谣。校园民谣主要描写校园爱情、生活以及学子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城市民谣则主要是针对生活的记录和思索, 较之校园民谣, 视角更直接、本真, 剥离了求学时期的幻想, 生活中的喜忧在歌曲中直接呈示。新民谣也隶属于城市民谣的范围, 只不过比起以前的城市民谣更为草根, 对城市生活的视角更深入, 体悟力量更强烈, 状态也更为随意。但不论民谣如何发展, 它的基本特征是恒定的。

1、歌词:

口语化、文学化与民歌化表达并存, 富含真实性、人文性及哲理性。在鲍勃迪伦 (B o b D y la n) 的影响下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对战争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得欧美民谣 (f o l k) 的歌词与其他流行歌曲相比更富文学性和艺术性。我国民谣的歌词创作通俗平易, 不用华丽的词藻堆砌进行美化, 但谣曲本身就是诗歌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而常使用赋比兴的修辞手法, 使得民谣的歌词虽简单但富含深意。现代民谣汲取两者的优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同桌的你》高晓松)

叙事性的语句, 典型的歌谣体写法, 清新、朦胧、淡淡的惆怅弥漫整首歌词中。“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 我很想家。” (《一封家书》李春波)

口语化、书信式的歌词给人以亲切, 温馨之感, 游子在外对家的依恋通过无华的词句跃然纸上, 其真实性迅速拉近生活与艺术的距离, 引起听众共鸣。

“在田野上转/在清风里转/在结着冰的湖面上转/在欢笑里转/在泪水里转。” (《陀螺》万晓利)

简单的词句, 短小的结构, 但运用排比、象征等手法, 使得歌词极富韵律感, 表面上描写不停转的陀螺, 实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我只有两天, 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 一天用来死亡/我只有两天, 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 一天用来绝望/我只有两天, 每天都在幻想/一天用来想你, 一天用来想我/我只有两天, 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路过, 另一天还是路过。” (《两天》许巍)

排比式极富节奏的表达和象征性的隐喻。歌词抒发了创作者对生活的反思。

甚至将民歌中的语言直接拿来进行创作, 以期达到更质朴, 更贴近民众的效果。如“骑骡子呀吗上高山呀/上高山呀吗望平川呀/平川里有那个牡丹的花开鲜/嘿哎呀哈嘿呀牡丹的花开鲜。” (《新鲜的花儿开》苏阳)

由于语意的易感知性, 民谣的思想性集中体现于歌词中, 民谣的创作者也越来越重视歌词对生活的记录和体悟, 使得民谣比起其他流行歌曲来更贴近生活。

2、旋律:曲调简单, 琅琅上口。

为了突出歌词的清晰度, 民谣的旋律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让步, 无论在节奏还是在旋律线条上都不复杂, 以自然音为主, 很少使用变化音或使用离调手法。曲调崇尚自然、琅琅上口。使用的调式以大小调为主, 校园民谣尤其明显。这与民谣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吉他、口琴等西洋乐器有很大关系。

当然, 也不是所有的民谣都如此, 城市民谣则体现出民族风格和西洋风格各领风骚的局面, 继承中求发展也是现代民谣所诉求的, 中国传统民谣也不断与新的形式进行融合。无论是《一无所有》将摇滚中加入陕北民歌, 还是《中华民谣》将五声音阶、白话古诗词与流行歌曲相结合, 甚至《贤良》中纯正的民谣旋律与摇滚的结合……都是对传统民谣新的开拓。

3、表现形式:自然, 纯朴。

深受美国民谣的影响, 从上世纪8 0年代中国民谣开始发展时, 吉他就已作为民谣的主要伴奏乐器。校园民谣因为其清新、纯真的特点, 所以基本是以不插电的原声乐器为伴奏, 演唱方式亲切自然, 用略带忧郁的声音唱对出校园生活的向往、怀念。

城市民谣则分为多种表演形式。有一把吉他, 一支口琴简单的伴奏, 也有采用电声乐队的民谣摇滚, 还有在此基础上加二胡、唢呐、笛子、鼓等民族乐器的。在唱腔上, 大多数歌手用朴素不加修饰的嗓音进行演唱, 几乎谈不上演唱技巧, 但这种唱腔恰恰可以清楚的表达民谣那极富个性体验的歌词。当然, 也有呐喊, 也有嘶哑, 甚至还有的直接用方言进行歌曲的表达。

4、个性鲜明。

民谣是抒发个人对生活, 社会最本真反映和思索的一种表达。在流行音乐以商业为先, 批量生产的背景下, 歌曲表达的最真挚情感, 最朴实情怀与其他种类的流行音乐相比更具个性, 也更具原创的精神, 在其发展之初便体现出这一特点。从上世纪3 0年代开始, 流行音乐先驱黎锦辉在进行创作时, 便经常将民间歌谣的曲调用于歌曲中。到上世纪8 0年代开始, 民谣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是校园民谣还是城市民谣, 由于歌曲表达的始终是个人的所思、所感, 强调的是个体的生活、情感、社会体验, 因而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 个性鲜明, 其特点是不可复制的。发展至今, 为了追求表达的至纯至真, 新的民谣创作者即表演者和演唱者, 集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为一体, 成为流行音乐中最具原创精神的歌曲类型。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民谣因为清新、质朴的形式, 本真、直达心灵的情感表达, 强烈的主观冲击引起的共鸣在流行音乐众多类型的歌曲中独树一帜。但观其发展历程, 它历来不是最流行的那一类, 这是由流行音乐的本质决定的。流行音乐由于其传播的广泛性, 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产业中的商品。商品必须量化生产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而民谣由于其特殊的创作过程及表演形式, 一旦量产, 成为唱片公司盈利的工具, 其最具特色的质朴、本真, 直达人心的力量就会逐渐消失。个人体验是不可复制的!

沿着千百年来的发展轨迹, 民谣虽然不会在流行音乐中占主流, 但从不会消失。它静静地存在, 记录生活、反思人生, 恬淡清香, 简单却令人回味。

参考文献

[1]、尤静波编著《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陶辛主编《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3]、于润洋主编《音乐美学文选》[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4]、 (宋)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中华书局2003年第一版。

[5]、王秀梅译注《诗经》[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一版。

[6]、 (清) 段玉裁订《毛诗故训传》[M]广东学海堂清道光九年 (1829) 刻。

[7]、 (汉) 薛汉撰《薛君韩诗章句》[M] (清) 马国翰辑长沙嫏嬛馆清光绪九年 (1883) 刻。

[8]、南利华《流行歌曲与传统民歌之比较》[J]《中国音乐》2001年第二期P21-P23。

[9]、刘静《回归真实:民谣的力量》[J]《观察与思考》2008年第10期P60。

[10]、腾继萌《论鲍勃迪伦的创作》[J]《外国文学》1996年第二期P36-P46。

[11]、李皖《民谣三题》[J]校园民谣论坛www.bbs.xymy.net。

上一篇: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爱国下一篇:“故事大王”评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