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穿衣服变得快乐起来

2024-04-09

让宝宝穿衣服变得快乐起来(共16篇)

篇1:让宝宝穿衣服变得快乐起来

一般来说,宝宝2岁左右,就会强烈地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拿着衣服袖子试图帮他穿上时,总是会遭到他莫名其妙的抗拒,搞得你一头雾水。其实宝宝就是想自己来,因为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了。

妈妈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宝宝自己穿不好而耽误时间,或是长时间穿不好衣服导致受凉等理由,拒绝宝宝的自理要求,这个时候保护宝宝的独立意识至关重要。

学穿衣,越简单越快乐

为了使宝宝更快地学会穿、脱衣裤,家长可在更早一些时间对宝宝进行培养,如,给宝宝穿衣服前,先把衣服放在宝宝面前,告诉他哪是前面、哪是后面,哪是外面、哪是里面,给宝宝穿衣时,告诉宝宝正在进行什么步骤,如先把胳膊伸到袖子里,再把扣子扣上。1.先穿最复杂的

很多妈妈都会觉得穿裤子对宝宝来说肯定是最困难的一件事,其实并不是,最困难的在这儿——袜子。如果穿上裤子后,再穿袜子的话就比较麻烦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先穿袜子!穿袜子的时候,先教宝宝怎么拿:让脚后跟朝着你自己这边,把袜子卷起来,将小脚趾伸进去,拉到脚后跟,然后将卷起的部分往上拉开,一只袜子就穿好了。

老妈实战经

为了帮助儿子完成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小艾先帮儿子把袜筒的上端卷起来,然后才把袜子递给儿子。剩下的对于儿子来说就非常简单了,他先把脚趾伸进袜筒的深处,然后把脚后跟塞进去,最后再把袜筒提到小腿肚上。于是,大功告成了。2.穿裤子时要保持身体平衡

穿裤子的时候,要让他坐在小凳子上穿。两只小脚分别伸进裤筒里,让小脚从裤筒里钻出来后,再站起来提裤子。

开始时,宝宝会犯一些小错误,如,把裤子的前后里外穿反了,或是将两条腿同时伸到一个裤管里了等。妈妈不要急着纠正,可以询问宝宝是否感觉到不舒服,或是把宝宝带到镜子前请他“欣赏”自己的样子,让宝宝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重新穿一遍。

老妈实战经

虽然儿子能够保持平衡地站直,但是把双脚伸进裤筒的时候,最好还是让他坐在椅子上。小艾选择了一把可以伸缩的椅子,这样儿子操作起来就更容易了。他把双脚伸进裤筒,然后站起来,把裤腰提上去。成功了!3.穿套头衫是个难题

穿套头衫,就涉及到一个判断前后的问题。领子上有标签的部分是衣服的后面,有兜的部分是衣服的前面,有缝衣线的是衣服的里面,没有缝衣线的是衣服的外面。穿套头衫时,告诉宝宝先把头从上面的大洞里钻进去,然后再把胳膊分别伸到两边的小洞里,把衣服拉下来就可以了。

老妈实战经

小艾教给儿子怎样判断哪一面是t恤的前面:根据肚子上的图案来判断。现在,儿子只需要把头伸进领圈,然后把两只胳膊分别伸进袖子里就行了。穿好啦!4.穿带粘扣的鞋子

给宝宝准备的鞋子最好是带粘扣的,这样比较方便宝宝穿、脱。先教宝宝穿鞋的要领:把脚塞到鞋子里,脚趾头使劲儿朝前顶,再把后跟拉起来,将粘扣粘上就可以了。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宝宝会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所以,穿鞋前,你要先帮他把鞋摆好。穿上鞋后,再教他怎么把搭扣粘好。最初的一段时间,他穿完后你要帮他检查一下,左右脚是否穿对了,搭扣是否松紧合适。tips 如果宝宝把鞋穿反了,你也可以问宝宝这样是否会觉得不舒服,让宝宝仔细体会一下穿反了鞋子是什么感受。接着让他把鞋子脱下来,把两只鞋左右掉换一下重新穿上,感受脚是什么感觉。这样持续练习几次,即使宝宝下次再穿反了鞋子,也会马上意识到可能是哪儿出了问题,并且知道怎么解决。

老妈实战经

为了让鞋子穿起来更容易,也为了教起来更简单,小艾为儿子选择了一双带粘扣的鞋子。她先把鞋带的位置都对准粘好,然后把鞋子放在儿子面前,让他自己解开鞋带。接下来儿子就可以很轻易地独自解开鞋带,穿上鞋子以后再重新把鞋带粘上。小艾还要帮儿子检查一下鞋带是不是都对准了,好让它穿起来不容易往下掉。5.穿外套是技术活

让宝宝学穿衣时,要给他买扣子比较大的外套,他扣起来比较轻松。如果是带拉链的外套,他的小手还不能把拉链搭扣扣上,也就无法顺利穿上外套了。tips 教宝宝学扣扣子,需要妈妈比较细致的指导。首先,告诉宝宝扣扣子的步骤:先把扣子的一半塞到扣眼里,再把另一半扣子拉过来,同时配以很慢的示范动作,反复多做几次,然后让宝宝自己操作,及时纠正宝宝不正确的动作。也可以让宝宝在娃娃身上练习。另外,要注意让宝宝先从下面的扣子扣起,这样能够防止宝宝把扣子扣错。

老妈实战经

说到穿外套,儿子向妈妈展示了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他先把外套放在面前的地上,解开扣子,正面朝上铺平展开,然后背对着衣服弯身把双手伸进袖子,最后站起来抬高胳膊,把外套的后面整理平整。小艾对此感到十分惊讶。现在,她可以带儿子出去逛街了!宝宝穿衣太磨蹭,怎么办? 要让慢吞吞的宝宝加快穿衣服的速度,妈妈可以故意问他需要多久才能穿好,然后然后为他掐表计时。让宝宝和闹钟来一场战斗,看看宝宝能不能超过闹钟。相信宝宝会很乐意玩这个穿衣服赛跑游戏的。

篇2:让宝宝穿衣服变得快乐起来

如果小不点儿不肯穿衣服,可以用“问题堆”的游戏来帮助宝宝挖掘穿衣服的乐趣。比如“看看你的衣服,袖子像什么呀……山洞!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像宝宝昨天吃的红苹果对不对?看看我们家,还有什么东西跟宝宝衣服的颜色一样呀?”有这些“问题堆”牵制宝宝,相信在烦恼还没开始时衣服也就穿好了。

2.让宝宝快乐穿衣,给宝宝的衣服起个怪名字

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最好协助他给每件衣服起一个外号,这个外号越可笑越好。这样,每次宝宝穿衣服的时候,注意力就会被这些奇奇怪怪的外号所吸引,也就不会闹腾了。比如,宝宝衣服上有个一捏就嘎吱嘎吱响的小玩意儿,那就叫这件衣服“嘎吱嘎吱”好了。

3.让宝宝快乐穿衣,给宝宝准备一面魔幻“穿衣镜”

在一张白纸或纸板上画一个代表宝宝的小人,这个小人就是宝宝的魔幻“穿衣镜”。如果宝宝学会了将小胳膊伸进袖子里,就让他给小人的袖子上涂上喜欢的颜色;如果宝宝学会了拉拉链,就给小人的拉链涂上颜色等。将小人挂在醒目的位置,让这面魔幻“穿衣镜”及时映射出宝宝的成绩。当宝宝明白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就会感到自豪,并对下一步学习穿衣服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4.让宝宝快乐穿衣,假想一个“火警”游戏

如果宝宝不肯穿衣服,妈妈可以假装拉响“警铃”让他扮演消防队员,赶快穿上“消防服”去“火警”现场救火。宝宝会对这种假想的情景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穿衣服不再仅仅是穿衣,而是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游戏。

5.让宝宝快乐穿衣,缩小宝宝可选择的范围

如果宝宝总是挑衣服,妈妈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和他商量好第二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并且拿出来放好。这样在第二天早晨宝宝就不会提出要穿其他衣服的要求了。

6.让宝宝快乐穿衣,给宝宝树立一个“假想敌”

要让穿衣服慢吞吞的宝宝加快速度,妈妈可以假装说有个和他一样大的宝宝也正在穿衣服,然后让他们比一比,看看他们俩谁先穿好衣服。妈妈一边帮宝宝穿衣服,一边描述宝宝的“假想敌”穿衣服的进度,督促宝宝加快速度,让宝宝和他的“假想敌”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当然,最后宝宝肯定会百分之百赢得这场比赛。

7.让宝宝快乐穿衣,让宝宝和闹钟来一场混战

故意问问宝宝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穿好衣服,然后为他掐表计时。第二天早上,跟宝宝商量好和闹钟来一场战斗,看看宝宝能不能超过闹钟。把宝宝每天穿衣服的时间记录下来,在一张大白纸上画下和闹钟战斗取得的战绩。相信那条不断超过闹钟的曲线,一定会带给宝宝足够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8.让宝宝快乐穿衣,给宝宝预备一些精彩纷呈的小“诱饵”

准备一个小纸箱,在纸箱的一面剪一个洞,在洞口贴上毛巾或者其他防止宝宝小手被不规则洞口拉伤的保护物。让宝宝每天给纸箱里塞进一样东西,如一个可爱的小玩具,一张小贴纸,一幅标示宝宝进步的画,或仅仅是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奖励给宝宝做最喜欢事情的时间(如看10分钟他喜爱的动画片)等。每次宝宝顺利穿衣服,就给他一个将小手伸进纸箱里掏取奖励物的机会。

9.让宝宝快乐穿衣,准备一根鞭策宝宝进步的“小马鞭”

篇3:让作文变得轻松起来

一、留心观察生活

观察是认识的前提, 世界对儿童来说, 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 世界万物的鲜明形象和画面, 有声有色地进入儿童的认识, 使之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辨别人间的真、善、美, 寻求做人的真谛, 在大自然中受到美的熏陶, 陶冶自己的性情, 启迪生活的哲理。写作的素材, 就可以从这永不枯竭的源泉中取得。细致的观察可以使作文平中见奇、见微知著。

1. 善于观察。

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尖下溜走, 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 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 首先, 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 然后设法接近他, 观察人物的长相、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 以防“身在此山中”, 却“不识真面目”。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 通过视觉, 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 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 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 尝到它的滋味。

2. 注重感情。

学生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 欣赏悦耳的音乐, 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 听到刺耳的声音, 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也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 对观察的对象冷冷冰冰, 写起文章来平平淡淡, 没有半点生气, 缺乏真情实感。可见, 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 可以使我们达到古人所说的“搜求于象, 心入于境, 神会于物, 因心而得”的境界。

二、积累写作材料

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 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 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 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 写同一个主题, 形成一个系列。如“家乡美景”、“童年往事”、“春天的故事”……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 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 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 加以构思写成文章, 这样在考试中就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茫然, 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 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 因为读是写的基础。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外阅读时, 碰到有价值的, 写得精彩的名篇佳段, 即把它存入作文材料库, 在闲暇时朗读或背诵。这样, 能逐步改造我们的语言, 提高作文素质, 让我们写起作文来, 才会运用自如。

三、丰富写作素材

少年儿童天真机灵, 思维活跃, 充满创造力, 他们蕴藏着各种天赋, 需要我们去精心开发。组织各种活动, 可以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如: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参观浏览, 科技制作等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促进创造品质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 创造性活动也有助于获得感性知识, 丰富写作素材, 从而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实践证明, 各种活动的开展, 都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写起来得心应手, 内容也富有情趣。如春天在杨柳依依的江畔漫步, 让学生身临其境, 呼吸春的气息;到社区清扫街道, 让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参观家乡旅游景点, 让学生了解家乡, 热爱家乡;给贫困地区小朋友捐书捐物, 让学生向同龄人献上一份爱心……

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 学生却在有意无意间得到许多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 亲身感受成功与失败, 体味其中的焦虑与困惑, 有了真情实感, 再写作文时自然是水到渠成。

摘要:作文源于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 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从中捕捉灵感, 由此及彼, 从而拓展视野, 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

篇4:让识字变得自主快乐起来

一、“见面问好”法:

借鉴学校开展的“每日一诗”和“每日一题”活动方式,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我每天下午放学后将几个课本上没有的生字认真板书在黑板上,并在生字上面注上拼音。第二天早上学生走进教室时,让学生借助拼音将黑板上的几个生字大声读一遍再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样,学生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生字能够熟练地读出来,对于不认识的生字也借助拼音的认读在头脑中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印象。

这样每天早上学生们来到教室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生字宝宝们问好。当识字变成一种“有礼貌”的行为后,学生的认读兴趣相当浓厚。想一想,每天早晨能在黑板前将生字熟练地认读一遍,该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情。为此,根本不用老师吩咐,学生在课前已经能够借助拼音将生字认识,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再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孩子们的认读情况,并对识记效果好的学生大加表扬一番。这样,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同学们都能够自觉地加强识记,期待能在课堂上“一显身手”。每天早上向生字宝宝们的“见面问好”变成了一项快乐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学生们觉得新颖有趣,特别乐意去认读,去识记。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有效地进行主动识字。

二、“卡片展读”法:

除了认识课本上要求认识的生字,课外识字更能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语文是母语教育,汉字在学生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巩固与补充。生活是个大课堂,这个课堂利用好了,学生的识字量必将会有惊人的变化。生活中的这些识字资源是比比皆是:大街上的广告牌、路旁商店的名称、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纸、同学姓名甚至学生们喜欢看的动画片字幕都是学生们识字的好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的眼睛见到的,全都是识字的好教材。那怎样更好地利用好这些生活中的有效资源,让它们成为学生们自主识字的好帮手呢?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鼓励学生课外识字,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识字积累,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1.鼓励学生做一个识字的有心人。

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成为学生自主识字兴趣的催化剂。因此,我鼓励学生做一个识字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看到字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一问、记一记,让生活教会他们更多的汉字。

2.利用卡片展读来增加学生识字量。

在鼓励学生生活中识字的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巩固识记效果,我还鼓励学生把生活中识得的汉字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积累,而其中一项有效的措施是卡片展读。我让学生把从生活中自主识记的生字制作成圆形生字卡片,并每周举行一次“卡片展示会”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生字利用生字卡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在小组内互相认读展示,对于自主识字量大的同学采取加星奖励的办法,得星的数量将成为班级“识字大王”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一措施目的在于鼓励所有同学参与到大量识字的活动中来。

每一次班级的卡片展读会上,我班的孩子们都会自豪地拿着自己做的卡片在互相“炫耀”展读着,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那么浓厚,成功的笑容在每个孩子的脸上朵朵绽放。其实,小小的成就感会让每个孩子在无意之中和大量的生字交上朋友。展读时,小组内每个学生轮流拿着自己的卡片,教小伙伴们大声地读着。然后再将小组内所有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小组成员全部认读一遍。看吧,一个同学认读错了,其余小组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为其纠正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这样的学习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苦口婆心。我穿梭于每个小组之间,及时表扬着学习气氛浓厚的小组,并挨个欣赏着孩子们做的卡片,同时再为每个用心制作卡片的同学奖励一颗小红星。小小红星吸引着孩子们如蜜蜂般在生字的花丛中穿梭。相信在这样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中,孩子们的心头一定会绽放出朵朵识字之花,这也与我校“美丽语文”实验的理念不谋而合。

3.让“识字之花”在教室里盛开。

这种大量识字方法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在展示活动后,将学生制作的圆形生字卡片粘贴到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互相学习互相认读,实现了识字资源的共享,还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在课下就像参观画展一样,一边欣赏卡片,一边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认读着生字,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兴趣识记,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另外学生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所认字的认识,变传统的写为动手去做,自主识记的巩固效果也特别好。

三、“故事积累”法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但如果让一年级的孩子熟练地读一篇故事却也绝非易事。但故事动人的情节往往会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为此,我尝试利用让学生故事展读的方法来积累识字,效果却也非常不错。

一年级开学伊始,我坚持在每节语文课之初,都给孩子们读一则童话故事。 最初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故事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但有一天课下,我却无意中发现班里有很多孩子正拿着童话拼音读物读得津津有味。因为孩子们在学前班已经有拼音基础,即使在没有学完拼音的情况下,班内却有很多孩子已经能够借助拼音将一篇篇幅较长的故事读下来,尽管不是很熟练。于是,我将我的这一发现再次“演变”成了让孩子们自主识字提前阅读的方法之一。

具体做法是:每天下午放学前,按学生的座次布置两个学生晚上在家里准备一篇故事,每天的语文课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这两个学生在班内展读自己准备的故事。没想到,这一活动倒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大量识字和阅读。学生们渐渐知道了只有多认字,才能看故事书,才能给同学们读出精彩的故事。慢慢地,很多孩子已经能够抛开拼音去读简短的故事了。一些长篇的故事孩子们也能读出来,虽然结结巴巴,但却可以看出,学生们识字的兴趣很大,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因此故事积累识字的方法也值得大家一试。

四、“字典拓展”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掌握了字典的运用之后。如果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和字典这位"不说话的老师"交上朋友,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音近字识记的方法,进行大量识字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字典,正确识记辨析同音字,会让识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天学习课文《快乐的节日》。教学生字环节时孩子们的头脑格外灵活,口头组词如接力长龙,让我欣喜不已。但同音字混淆的现象依旧出现,在给“康”组词时,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站起来毫不犹豫的说:“米康!”,我问全班同学:“‘米康’对吗?”学生们有的似乎不知道答案。我说:“孩子们,没关系,字典宝贝来帮你!拿出字典来查查看,”“米糠”的“糠”和“健康”的“康”是不是一个字?仿佛雨后的春笋,“唰唰唰”,字典的翻动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果然不出我所料,短短几秒钟时间,就有学生起来大声喊:“老师,‘米糠’的‘糠’还有个米字旁呢!”还有的喊:“老师,这个‘康’还可以组个词是‘康乐’!”“还可以组个词是‘康年’!”“还可以组个词是‘小康’!”

孩子们自信地喊着,因为他们已经同字典这位不说话的老师那里寻找到了无数的问题的答案,同时他们也知晓了仅仅“kānɡ”这样一个汉语拼音,就会有 “康、糠、慷”等几个同音字,而这些同音字将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而正确的记忆!当孩子们真正在课堂上成为识字的小主人,他们的识字效果是可喜的。 字典可以拓展积累识字,解决阅读中不认识的生字,所以字典在低年级大量识字、提前阅读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篇5:让宝宝穿衣服变得快乐起来

在一次职业调查中,有22%的人觉得做销售“太辛苦了,压力又大,我不喜欢”。特别是身处市场一线的销售工作人员面临很多压力,甚至积累成痛苦。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快乐销售。

背景:压力铸就六道“紧箍咒”

2001年,我所在的公司销量下滑,同时出现了六道“紧箍咒”——

面信息沟通制度不规范,销售员面对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公司的帮助和指导,工作做不好,产生怨尤;

知识与技能欠缺,不知道如何管理客户,很多时候变成了催款员,不是做市场,而是做买卖。销量越做越小,工作越做越困惑;

激励制度是保证销售任务完成、调节销售工作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应公平、公正、切合实际,而当时的考核制度还不到位,普遍产生不公平感;

销量好的时候收入没有增加,销量下滑了,付出更多了,收入却少了,销售工作人员感到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普遍产生了辛苦不被承认的委屈感与业绩不能提升的失落感;

公司简单地以销量为标准淘汰销售工作人员,没有很好地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销售工作人员失去了安全感。

当时的种种迹象表明:销售工作人员的情绪与状态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快乐销售”工作理念。

突破:细节操作赢得快乐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快乐销售”呢?

第一,领导做榜样打造快乐参照系

从领导层做起,打造一个态度参照系。作为人际关系的协调中心,领导层以自身做榜样带动团队成员的快乐心态。我们要求各区域的销售经理,不能简单地向销售工作人员要销量,而要蹲点带班,当好一线销售工作人员的老师、助手和榜样,“逼”着销售工作人员端正工作态度,改变以往的工作作风。

第二,工作习惯奠定快乐基石

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让销售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及时、公平地得到认同和激励,是我们建立快乐工作态度的重要手段。另外,考核制度不是单独以销量为标准。我们明确地告诉销售工作人员,我不管你销售多少,我一定要管你做什么和如何做。只要你做得好,销量不好也不是你的错,并照样能得到公司的承认和奖励。于是,销售工作人员在精神上解除了“销量”这个巨大的枷锁。这个措施,促使销售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对待销售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培养销售工作人员的良好职业素养,为快乐销售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双回路反馈实现快乐沟通

我们把所有的信息都汇总到一个交流平台上,利用“双回路信息反馈模式”,让销售工作人员、客户、决策者、执行者都能够共享各种市场信息,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氛围。在每一项销售工作中大家都能理解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也是调整人员心态、促进人员态度改变的一项基础工作。

第四,自我解决问题提升快乐价值

我们要求管理层、督察层不准带着问题下市场,而是要到市场后再去发现问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与下级汇报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共享信息平台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及时地从中找出正确的应对策略,探索出正确的工作方法。最后,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是自己想出来的,而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创造出好的成果,更让销售工作人员感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

第五,自由辩论找到轻松做事航标

通过定期的辩论,以正确的认知为引导,改正销售工作人员原有的错误认知,促使销售工作人员的态度转变,积极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使工作变得更顺畅、轻松。事实上,认知是行动的指南与动力,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才会感受到快乐。

第六,业务培训为快乐工作充电

许多观点认为,销售职业生命周期较短。相比之下,培训则是延长职业生命周期和提高团队战斗力的最佳手段。我们发现,加强销售工作人员各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可以使销售工作人员轻松、快乐地完成各项工作。

知识的培训主要靠外脑,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营销知识培训。而技能的提升主要靠实战,要不断地进行销售工作人员的交流与互动学习,让业绩差的到业绩好的区域进行跟班锻炼。

第七,控制细节把握大局是关键

在“快乐销售”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工作流程和过程的研究和控制,其关键是一个“细”字。“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分市场、细分指标、细分客户、细分人员、细化办法。把总的任务细分到每个区域、每个客户、每个人员的每一天。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也就化解了任务的压力。把困难的事情细分成简单的事情,从而降低工作的难度。当我们做好了每一个细小的事情,就在不知不觉中办成了大事,过程做得好,结果一定好,做好了事情谁都会感受到快乐。

篇6:苹果宝宝穿衣服教案

张秋菊

活动名称:苹果宝宝的衣服(美术)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搓、团的方法制作小纸球,继续巩固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乐意参加手工粘贴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美术—苹果宝宝的衣服》。

2、皱纹纸条(红、黄、绿纸条若干)、胶水、抹布若干。活动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不仅学到知识还有对活动感兴趣。活动难点:知道怎么样搓才能把纸条搓成团然后粘贴。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美术—苹果宝宝的衣服》,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幼儿:苹果树妈妈。教师:她身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白色的。教师:你们吃过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红色、黄色、绿色。教师:哦!有红色、黄色、绿色的,那么今天呢苹果树妈妈想请小朋友给她的苹果宝宝也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大家来帮帮苹果树妈妈吧!

二、讨论、示范

1、讨论:教师:怎样给苹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呢?幼儿:用彩色笔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很好!今天老师要教你们用一种新的方法给苹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彩色的纸条。我们就用这些纸条帮苹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

2、教师讲解创作步骤,引导幼儿找出与苹果颜色相似的纸条。

教师:你想给苹果宝宝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呢?那么我们就用什么颜色的纸条。苹果的颜色有红的、黄的、绿的。红苹果用红颜色的纸条做衣服,换苹果用黄颜色的纸条做衣服,绿衣服用绿衣服的纸条做衣服。引导幼儿用团纸的方法做纸球,并学习用胶水粘贴纸球。

3、教师:怎样给苹果宝宝把漂亮的衣服穿上去呢?

教师示范讲解粘贴的方法:先找出与苹果颜色相似的纸条搓团,做成小纸球,搓的时候注意:一定要搓紧一点,可别让小纸球散掉哦。搓好后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纸球,轻轻蘸胶水(胶水不能蘸得太少,太少了粘不上去;胶水也不能蘸得太多,不然会影响画面的清洁),然后贴在苹果宝宝身上,用手指轻轻压一压。搓好一个纸球贴一个纸球。

三、提出创作要求:为苹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师:找出与苹果宝宝相似的纸条搓成纸球,捏住纸球轻轻蘸胶水,然后贴在(白色)苹果宝宝身上。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注意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创作,提醒幼儿掌握好胶水的用量,保持画面整洁。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请幼儿相互评评讲讲,看看谁的画面最美最整洁,谁的苹果宝宝的衣服最漂亮。(教师可以以苹果树妈妈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评价活动中)

篇7:立冬过后宝宝应该怎么穿衣服

一是腹部暖

腹部是脾胃所在,脂肪少、保暖差,一旦受凉就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所以一年四季都要做好保暖,夏天我们会给孩子穿肚兜,秋冬时节更要注意,留心孩子晚上是否踢被子,采取一些措施,例如用睡袋。

二是双足暖

脚是“第二心脏”,是阴阳经络交汇处,而且对外界感知很敏锐,所谓“寒从脚底起”,做好双足保暖,才能适应环境气温的变化。所以,棉袜、鞋子一定要穿好,不能像夏天一样光脚玩,可以睡前给孩子揉揉脚心,但是注意,孩子不适合热水泡脚!

三是颈背暖

有经验的宝妈知道,摸一摸后颈判断孩子冷不冷。背部汇聚阳气,喜暖恶凉,又很容易出汗,孩子好动,乍一停下就会“散汗”,后背感觉凉飕飕,很容易感冒。宝妈可以常摸一下孩子后颈,以温热无汗为标准给孩子穿衣,不要着凉也不能捂的太过。

四是头部凉

老一辈常说“小孩无六月”,孩子头部一定要捂好,所以刚一冷就给孩子戴上小棉帽。晚上睡觉摘下的时候,妈妈就会发现宝宝的头上出了很多汗,头发都湿透。

从生理上说,儿童散热三分之一依靠头部,如果捂得太严实,热量散不出,孩子就会烦躁、内热,更容易上火感冒。所以即使给孩子准备帽子,也一定要选择稍薄、通风透气的。

五是四肢凉

所谓“春捂秋冻”,秋冬时节适当“冻一冻”可以提高孩子身体的耐寒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增强体质。而且孩子好动,穿的太厚会影响活动,不妨让孩子的四肢轻松一些,不要裹太厚,用可以用马甲代替厚重的棉服,裤子选择加绒的而不是穿的里三层外三层。

千万别给孩子这样穿衣服

篇8:让美术课堂变得“活起来”

一、巧妙设问, 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下, 教师只是单一地讲授教材中的知识, 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在感受和想法,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产生厌倦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绪, 这使得初中美术教学很难顺利地开展下去。因此, 教师为了进一步优化初中美术的教学, 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举个例子, 教师在教《优美的校园》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学校升旗台上的五星红旗, 它由什么色彩构成的呢?”这时学生争先抢后地说:“红色和黄色!”教师便可以说;“大家说的没错, 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这种色彩搭配的原理是什么呢?”这时学生便陷入了深思, 教师便顺势说:“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各种颜色在搭配中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也使得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无形中得到增强, 学生开始会去观察周边的一些事物, 并且对其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分析。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 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很多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却只是将多媒体技术当作是课件的播放工具, 这使得多媒体技术没有充分地发挥其效用。因此,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该技术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思维。

举个例子, 教师在教《我为校园添色彩》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学校的一些景色图片,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这些多彩的图片所吸引住, 然后教师便和学生说:“同学们, 我们作为校园建设的一份子, 通过这些图片, 能不能想象出自己理想中的校园环境呢?”这时学生的脑海里还是存在着当前校园的一些景色, 很难跳出思维有所创新。这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然后播放学校的校歌让学生欣赏, 学生们很快就沉浸在优美的校歌当中, 有的学生开始有灵感了, 便着笔画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校园。在这个过程中,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艺术思维, 从而优化初中美术教学。

三、演绎情境, 深化美术教学内容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 美术教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理论和知识, 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比较少的, 这使得学生很难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教师可以采取现场演绎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对某幅美术作品进行演绎, 从而提升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举个例子, 教师在教《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幅作品时, 可以让学生先对作品中的人物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然后让学生上台对这个历史大事件进行重新演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当时场面的严肃和庄重, 便会认真地学习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从而在演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种方式, 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 而且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也得到极大提升, 学生的领悟意识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有利于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

四、敢于实践, 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篇9:宝宝十月穿衣服法则

宝宝的脂肪虽然丰厚,但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都非常弱,冷气对宝宝的伤害经常被妈妈们忽略。我们的妈妈要及时把握天气变化,掌握宝宝秋季穿衣法则。

满月前宝宝

户内满月前的宝宝身体受外界天气影响非常明显。宝宝在室內主要是用包布包裹,没有穿衣服的需要,包布最好是透气性好、能够保暖的棉布。

户外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将宝宝带到户外活动,满月前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很容易使宝宝患病。

温馨提示满月前是宝宝最脆弱的吋期,宝宝对各种疾病与天气变化的抵抗力都非常弱。新妈妈在给宝宝包布时不要过紧,这样有利于宝宝皮肤的呼吸,否则可能造成宝宝呼吸困难和发育畸形。

3个月宝宝

户内十月的宝宝在身体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对天气变化的抵抗力也增强了。在户内时宝宝衣物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这样不利于宝宝的活动,也不利于宝宝体内热量的散发。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盖太厚的被子,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最适宜。

户外在秋季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宝宝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增强宝宝的耐寒能力。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为宝宝选择 些有利于活动的衣物,宝宝可以穿一件贴身内衣,外面再穿一件透气性好的外套。

温馨提示宝宝睡觉时盖毛巾或薄被就行,尤其注意是爸爸妈妈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感觉而为宝宝穿太多或盖太厚。

6~9个月宝宝

户内这时期宝宝自己的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受到天气的影响进一步减小。宝宝在户内时只需要穿件短袖衣服加一件夹背心就可以,例如T恤加夹背心;宝宝晚上睡觉时需要换上长袖上衣,下半身则可穿薄长裤。

户外宝宝在户外运动时不需要穿夹背心,只需要一件T恤加七分裤就可以了。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宝宝手脚的冷暖,同时也不能使宝宝的肩等部位暴露在室外。

温馨提示秋季早晚气温变化已经比较明显,妈妈要随时根据气温变化为宝宝添减衣物,妈妈在选择衣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不能“以靓抗寒”。

1岁宝宝

户内1岁的宝宝各方面机能大幅度提升,在户內时以穿着舒适为主。身衣裤会摩擦宝宝皮肤,造成伤害,要少穿。

户外宝宝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衣物选择以适合运动为好,这方便宝宝充分地活动四肢,在回屋后不要立即脱减宝宝的衣服。

温馨提示秋季是1岁宝宝培养抗寒能力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妈妈们要把握好宝宝户外的活动时间,注意宝宝薄弱部位的保护,在宝宝活动时可以拿一件替换衣物。

2岁宝宝

户内2岁宝宝比1岁宝宝有更强的身体能力,宝宝的自主活动更多了,衣物的选择要以宽松为主。

户外宝宝户外活动增加很多,对寒冷有一定的抵抗力。宝宝在户外活动时以运动衣物为主。妈妈要注意掌握宝宝的活动时间。

温馨提示妈妈要注意室内温度的掌握;宝宝活动吋要控制宝宝活动量和活动时间;妈妈要注意天气变化,不要使宝宝过冷、过热,防止宝宝患感冒等疾病。

3岁宝宝

户内3岁宝宝貝体发育已经比较完善,妈妈对宝宝衣物的选择有:更大的自主权。妈妈们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简单的棉布衣物。

户外宝宝现在活动多在室外,衣物要有良好的透气性,才能使宝宝身体热量能够迅速散发。

温馨提示宝宝的身体抵抗力已经非常强了,这时期妈妈可以给宝宝一定穿衣自主权,但在宝宝运动时要防止宝宝自己脱衣服等情况的发生。

篇10:小班美术:给苹果宝宝穿衣服

《颜色躲猫猫》《水果》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

1、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油画棒,本次活动主要是给孩子们建立油画棒的使用常规。

2、通过给苹果宝宝穿衣服,从而认识红色,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巩固颜色的认识。

三、建议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油画棒的拿放规则。

2、用红色油画棒给苹果涂色。

(二)活动准备:

1、印有苹果形状的纸人手一张

2、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啊?(向幼儿出示苹果)

——苹果是什么形状的呢?

——它是什么颜色的啊?

——现在我们就来给我们自己的苹果宝宝穿上一件红色的衣服吧!

2、讨论如何帮苹果宝宝穿衣服

——我们一起来想想看怎么来给苹果宝宝穿上件漂亮的衣服呢?

——老师给幼儿进行演示,给苹果宝宝上色。

3、幼儿涂色,老师逐个指导

——让幼儿进行使用油画棒的常规训练。

——涂色时,让幼儿注意给苹果宝宝穿的衣服要合适,不能太大,尽量不要        涂到黑色轮廓的外侧。

(评析:幼儿初次使用油画棒,手的小肌肉群还不发达,因此此次的要求就请幼儿学习手部上下来回涂色的能力,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就尽量控制手部绘画的范围。)

——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

篇11:让宝宝穿衣服变得快乐起来

1.能大胆地给水果涂上相应的颜色,继续学习朝一个方向涂的技能。

2.进一步感知水果的一些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红黄蓝绿)的油画棒及印画了苹果、香蕉、西瓜、葡萄的画纸

2、苹果、香蕉、西瓜、葡萄的图片

3、有过秋天水果的有关知识,学过故事《水果屋》

活动过程:

一、以水果妈妈做客的形式导入活动

1、今天有一些水果妈妈来做客,请你猜猜是谁?(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个别讲述)

2、这些水果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通过游戏巩固对水果颜色的认知

“什么水果不见了?”

“请你猜猜是谁来了?”要求幼儿集体说出“红苹果”等。

二、提出活动要求

这些水果妈妈还有许多宝宝没穿衣服,请小朋友帮宝宝来穿衣服好吗?

怎么给宝宝穿衣服呢?宝宝和妈妈的衣服要一样,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顺着一个方向涂不留小白点。

三、幼儿作画教师给能力弱的孩子给予帮助

1、注意或者握笔的姿势

2、引导能力弱的孩子选择到颜色再涂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采用了适合小班孩子的游戏活动,小朋友都能积极、专注地投入涂色活动中,尤其是陆苗、陆伊培等八个孩子涂得均匀漂亮,除了四个能力弱的孩子没完成,其他孩子都帮水果宝宝涂上漂亮的颜色。在活动前小朋友创编过儿歌《水果歌》,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活动,使得孩子们都掌握了这几种水果的颜色。

在第二环节中小朋友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形状描述,有的以大小描述,有的以味道描述,把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语言描述,不仅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也使孩子能积极表述。

篇12:小班美术给鱼宝宝穿衣服教案

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鱼鳞。

2、在绘画过程中,感知大点和小点以及点和面的关系。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每组红、黄、蓝颜料各一盒,两块湿抹布。

2、幼儿每人一张纸(画有大鱼和小鱼的轮廓)。

3、范画一张,画有不同动态的大鱼和小鱼。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认识“鱼妈妈和鱼宝宝”。

二、尝试给“鱼妈妈和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师示范手指点画的方法:用大拇指点大点画大鱼身上的鱼鳞;用食指点小点画小鱼身上的鱼鳞。点出有规则的鳞片。

2、幼儿尝试手指点画的方法。

师:我们把手指头伸出来,用手指点一点,给大鱼和小鱼们穿上彩色的点点。

3、幼儿作画。

幼儿在画纸上进行手指点画。引导幼儿在鱼妈妈和鱼宝宝身上点出大小不等和排列有规则的鳞片。

三、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作简单评价并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篇13:让背诵课文变得简单起来

一、加强读写, 强化训练

朗读是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 并充分表达其情感, 展示其美的最基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通过朗读, 反复诵读, 学生能够深深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并能将自己的声音与作品的情感合二为一, 使朗读出来的词句血肉丰满, 内情外流,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将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来背诵一篇文章, 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 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可。多读成诵, 熟读是达到背诵的前提。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 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 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 这样容易记住, 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 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 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 使人更能集中精力, 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 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加强默写, 强化训练。所谓“眼过千遍, 不如手抄一遍”, 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进行背诵的一种形式, 既用脑, 又动手, 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 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采取默写手段, 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 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

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读几遍, 合上书本尝试记诵, 看看哪里易背, 哪里难背, 哪里会背, 哪里不会背。难背、不会背的地方要重点朗读, 熟读直至会背。这种理解、朗读、背诵三位一体的方法, 比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记诵的效率要高得多。

一篇文章, 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 最后, 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 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 再把全篇串联起来, 进行背诵。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 长期进行默写训练, 那么一定会有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二、情景再现, 人文合一

情景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含义是指人物、情节、以及由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简单刻板的课文内容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景中, 把自己转换成作者或者是文中的主人公, 按照事情发展的正常进程、规律, 融入文中, 让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 所思、所想、所为皆与人物融为一体, 透过这种情景, 背诵者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顺理成章, 背诵也就变成了学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因为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作者的声音, 即心灵深处的呼唤。

不少文章让人读了之后, 总会在脑中出现一幅画面。如朱自清的《春》再现了五幅画面, 有“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背诵课文时脑中要像放电影一样再现画面内容, 这样背的时候词句就会从“画面”上流出来。

如背诵《鸟的天堂》, 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鸟的天堂里, 坐着小船, 从文章的开始部分就畅游其中, 一路游一路看, 不但欣赏到各种美景, 陶醉其中, 流连忘返, 同时也将文章顺理成章地嵌入脑中, 背诵时会轻而易举。

例如第六册教材要求背诵《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按各种动物的声音, 由小到大顺序写的, 先写蜜蜂、小鸟、小狗的发声, 再写吃时发声、行进时发声、遇险时发声。按这些顺序记忆, 再与“嗡嗡”“啾啾”“汪汪”这些象声词搭配, 学生记忆就便利多了。

三、循环记忆, 温故知新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简单机械的背诵不但费时费力, 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倦的情绪, 因而学习效率很低。这就要求学生不要死记硬背, 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以提高背诵速度, 增强学习效果。

为了防止背诵得不到强化, 逐渐消失而产生遗忘的情况, 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强复习, 使其印象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俗话说:“温故而知新”, 复习要及时, 同时要避免机械复习, 每次复习都应该给予学生新的信息, 随时变化方式, 使学生更深入、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 记住的效果就越佳。早晨背诵过的课文或知识, 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 应进行一次复背, 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背诵, 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这样, 可保证很长一段时期不会遗忘。这里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原文提炼成一个提纲, 边看提纲, 边复习背诵, 这样记忆和熟练程度就会更加明显。

针对“记忆力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 “别着急, 慢慢来”“让我们从一句一句记起, 积少成多!”这样的鼓励话语能够给学生增添自信, 哪怕是有一点点的进步, 我们都要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同时, 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和找出记忆差的原因, 使他们懂得要树立自信心, 化整为零, 为他们扫平背诵难题。古诗的背诵往往是学生的难点, 结合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 针对这部分学生, 我创造了一种“羽毛球与古诗背诵法”, 我教会学生在课间时边打羽毛球边背诵, 发球者在发球时说出诗的上句, 接球者在接球时说出诗的下句, 有来有往, 反反复复,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锻炼了身体, 又背会了诗句,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思维反应训练, 效果很好。

为了防止学生一味枯燥的背诵, 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 我们在背诵训练的形式上可以多动脑筋, 我在教学中经过不断摸索, 总结出一些小妙招, 如“小组竞赛式”“男女生交换式”“观看插图式”“闭目养神式”“大声呐喊式”“分局分段式”“读背交替式”“我说你对式”“句句接龙式”“演唱表演式”等, 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特长, 课堂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 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学生们在背诵的时候, 课堂氛围热闹非凡, 时而是气壮山河, 时而委婉蜿蜒, 时而大声畅谈, 时而鸦雀无声, 时而飞出美妙旋律, 时而肢体动作张扬, 活力四射, 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宰。

篇14:让宝宝穿衣服变得快乐起来

冬天好冷,每天不管出不出门,我都给宝宝穿得很暖和,但宝宝还是感冒了,为什么呢?

答:冬天天气寒冷,为了给宝宝保暖,有的妈妈会给宝宝穿很多衣服,认为衣服穿得越多越好,真的如此吗?

一、冬季宝宝穿衣服不是越多越好

其实,穿太多的宝宝更容易生病,特别是已经会走路的宝宝,因为小孩的体温相对成人偏高一些,运动量大,易出汗,而严实的衣服使宝宝不能很好地热交换,结果导致“热过了头”,会出更多的汗,以至于稍稍受点风寒就会感冒。

如果室内有空调或暖气,室温能保持在25℃左右,宝宝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内穿一件细软的薄棉衬衣即可;如果家中室温比较低,可以给宝宝多加一件棉背心或者毛背心,这样可以保护宝宝前胸、后背不受风着凉,还有利于宝宝活动方便。

不过,给宝宝穿多少件衣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衣服的厚薄和所在环境的温度而定。一般来说,不会走路的宝宝,穿的衣服应该和大人在安静状态下,感觉舒适,不冷不热时所穿的衣服一样厚薄就可以了。如果宝宝已经会走路了,就要给宝宝少穿一件,因为,宝宝会走以后,运动量比较大,容易出汗。

二、宝宝冬季睡觉时被子不宜过厚、过重

如果睡觉时盖得过暖和过紧,会令孩子觉得过热,这时就很容易踢被子。因此,宝宝睡觉时,妈妈们不要给宝宝盖得过厚、过重,也不能穿得太多。宝宝睡觉时宜穿宽大柔軟的单衣裤,可以给他做一件马夹式的长背心套上,能免于宝宝踢被子时胸腹部受凉,也可让宝宝睡睡袋,既方便,又不会着凉。此外,临睡前可用热水袋把被窝捂热,宝宝睡觉时取掉,这样既使孩子感到暖和又不过分热。

有的妈妈总喜欢把宝宝的双手双脚全盖在被子里,其实这样做很容易使宝宝踢被子。不妨给宝宝准备一双厚实的袜子,被子盖住脚踝就可以了,这样被子不容易被踢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天气再冷,也建议房间内开一点窗户,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使宝宝更容易安睡。

篇15:如何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一、备课是使课堂变得灵动起来的关键

备课, 不单单是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笔者走访了很多教师, 也听过了许多教师们的课, 从他们备课的环节来看, 总觉得虽然课时的环节都是齐全的, 但仔细看来, 大部分老师都是“文抄公”, 不是写教案, 而是抄教案, 有的老师甚至“翻版”, 问其这样做的原因, 答曰:没有时间。试想:用这样的教案去上课, 效果怎样呢?我们在教学中, 关键是要在这短暂的四十多分钟里把自己精彩的教学展现给学生, 如果这样做, 何来教学的精彩呢?自己的课堂能变得灵动吗?课改专家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每一节课都告诉我, 只要精心准备和设计, 总会有亮点出现。”所以, 我们在上每一堂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打无把握之仗。

二、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要有激情

要想让自己的课变得灵动, 受学生喜欢, 教师在课上还应有激情。教师在课上的激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的精神风貌上。教师在课上要“精力充沛、热情洋溢、激情四射, 要把这种热情辐射到学生身上、心里, 让学生产生一种燥热, 一种冲动, 一种活力, 一种力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精神风貌, 从老师的身上看到精神、看到力量的所在, 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 教师的激情还表现在授课的语言艺术上。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现得抑扬顿挫、激情四射, 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堂、融入文本之中, 与文本产生共鸣,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与力量, 这样, 就会使整堂课变得活力四射、充满激情,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教师在课堂上还应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主导性就是在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引导、点拨和指导, 对学生不放任自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引导也可以称为诱导, 它是启发式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手段。俗话说:“施教之功, 贵在引导。”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对新课的导入, 还是对新知识、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的切入, 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灵活多变的引导, 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文本之中, 这样, 才能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2) 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疏导。疏导在教学中也可以称之为点拨, 它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所需运用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 有时候会遇到疑难问题, 这时, 教师就要善于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疏通、及时点拨, 使其能化难为易, 让学生茅塞顿开。另外, 在课堂中, 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难, 教师不能置之不理, 对学生的疏导要热情、灵活, 要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 使他们学习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 从而点燃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求。

(3) 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要教学生怎么‘学’”。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好比是教师把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了学生, 让学生自己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就如新课程所倡导的“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另外,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 还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不能越俎代庖。

总之, 在教学中,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还有很多方式, 这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但相信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掌握了相关的教学方式, 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效益得以提升, 真正使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 语文课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呢?如何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呢?这令很多老师, 特别是农村中学老师都感到较为困惑。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篇16:自己快乐穿衣服

孩子穿衣服,就像在打仗,妈妈时常气得大喊:“你好好穿,快点穿!”孩子则在一旁又哭又踢,自己穿衣服只能这样吗?其实不然,学学点点妈,让孩子自己快乐穿衣服。

自己快乐穿衣服

自己穿衣 好习惯培养方案

文/点点妈 编辑/李伟

榜样妈咪:点点妈

点点快3岁的时候,自己穿衣服一直很费劲,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每次穿衣服时,我会对点点说:“看看你的衣服,袖子像什么呀?像不像山洞!”“点点,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呀?是红色!红色像宝宝昨天吃的红苹果呀?来,我们把苹果穿在身上吧!”在这些问题面前,点点的注意力被转移了,现在,点点已经喜欢上自己穿衣服了,并且还时不时地反问我,我答“错”了,她还很一本正经地纠正我。

孩子穿衣发展历程

玩个游戏来穿衣

在引导孩子自己穿衣时,妈妈可以和孩子玩个游戏,笑着问孩子:“看看你的衣服袖子像什么呀?像不像山洞!宝宝的小手快钻山洞喽!”接着就是另外一只小手来穿衣。这样的游戏往往让孩子乐此不疲。

给衣服起个名字

每次在给点点穿衣服的时候,我都会给她的衣服起一个名字。她有一件衣服上有个一捏就嘎嘎响的小玩意儿,我就叫这件衣服为“嘎嘎衣”。点点记得住每一件衣服的名字,并且会点名要求自己穿她的小衣服。

来个穿衣比赛

孩子喜欢和人比赛,在比赛中能够胜出的话,孩子会非常开心。爸爸妈妈不妨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在早上起床穿衣服的时候故意装出找不到袖子,袜子穿歪了,但又要时不时发出警告“爸爸妈妈就要穿好了”,让孩子在咯咯的笑声中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比赛要适当地让孩子多赢几次,以满足孩子的成就感,维持对穿衣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衣服

为孩子选择穿脱起来都很简单的衣服。对孩子来讲,有松紧带的裙子和裤子,套头衬衫既好穿又好脱。当孩子把简单的服装应付自如后,再逐渐让他穿式样较复杂和系扣子的衣服。

自己穿衣坏习惯纠正方案

孩子穿衣服就乱跑

Q我最头疼的事就是每天早上给孩子穿衣服,软硬皆施都不管用。孩子乖乖穿衣服的时候很少,平时要么死活不穿衣服,要么满屋子跑。该怎么办才好?

A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穿衣服,这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成长经历,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慢慢体验和认识穿衣的过程。但是若时间很紧,就要向孩子解释清楚,比如说,“妈妈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要参加,我们今天得早点儿走。孩子,能让妈妈帮你穿吗?”

衣服总是穿错

Q我家的孩子总喜欢自己穿衣服,但是,每次他自己都穿不好。要么穿反了,要么穿拧了,真是伤脑筋呀啊?

A可以和孩子分工协作,同时引导孩子学会穿衣服的正确方法。比如,让孩子自己穿内衣和上衣,告诉他妈妈会和他一起穿裤子、袜子和鞋子,一定要让他明白,你是因为时间紧才帮忙的,而不是因为他不能做。妈妈要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确实自己能穿裤子,但如果我撑着裤腿你来伸,就能穿得更快了!”

穿衣服太磨蹭

Q我家孩子自己穿衣服穿得很好,但就是特别磨蹭,每次穿个衣服都要半个小时。穿条裤子玩10分钟,穿只袜子玩5分钟,我该怎么办呢?

A为了让穿衣服慢吞吞的孩子加快速度,妈妈可以让孩子试想一下:“你的小朋友XX也正在穿衣服呢,看看你们谁穿得更快?”妈妈要为孩子喊“加油”,而这场比赛最后一定是孩子赢了,孩子会因为与“小朋友”比较而更加自信地穿衣服。

妈妈也可以在穿衣时为孩子计时。第二天早上,问他能不能打破昨天的纪录,然后把闹钟适当地提前。妈妈可以把孩子每天穿衣服的时间记录下来,不要忘记表扬孩子。

找理由不自己穿

Q每次一到穿衣服的时候,孩子总会有各种理由,比如“让我再玩5分钟吧”,可是5分钟过了,孩子还会有别的要求。该怎样才能让他顺利穿衣服呢?

A对于这样的孩子,妈妈可以建立一种奖惩制度。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好好地穿衣服,提前的时间允许你看一会儿电视或玩一会儿。如果不能按照约定好好穿衣服,那就要受到惩罚,每超过1分钟,晚上就得提前 1 分钟上床睡觉。

上一篇: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实习报告下一篇:八年级音乐下册 《西南情韵》教案 人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