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24-05-22

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共9篇)

篇1: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从国际宏观趋势看,美国、欧盟经济危机有所缓和,新兴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预计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将好于上年。据相关机构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将温和好转,全球经济增速在3.6%左右,相当于1993-2004年间平均水平,低于危机前10年经济增长均值(3.9%)。发达国家将延续紧财政、宽货币政策,全球范围内整体通胀压力不大。美国在鼓励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推动下,预计2013年实际GDP增速在2.1%左右;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难度依然较大。国际宏观经济温和发展,将带动我国外贸需求增长。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3.6%,高出去年同期16.7个百分点。

从国内宏观形势看,投资增速有所好转。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1.2%,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22.8%,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3个和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高0.6和

6.6个百分点。但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回落。1-2月份增速仅为9.9%,低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从一些反映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看,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指数连续两月回落了0.5个百分点,3月上旬发电量同比下降2.3%,铁路装车出现明显下滑,显示目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

从煤炭需求形势看,一是用电量平稳增长。前2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3%。日均用电量同比增长7.1%,高于上一年同期2.1个百分点。今年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全年将新增水电机组2100万千瓦、核电324万千瓦、风电1800万千瓦),水电、核电的集中投产将抑制火电增长,减少煤炭消耗,1-2月份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3.9%,火力发电量增长1%,低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二是钢铁产量增长。前2个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提升8.1个百分点,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12.6万吨,创历史新高,但由于终端需求未出现明显增长,当前钢材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钢材价格出现下滑,钢铁产量继续快速增长可能受到抑制。三是建材行业平稳增长。受投资增长拉动,前2个月水泥产量增长10.8%、平板玻璃产量增长7.1%,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升6和6.4个百分点,预计建材产品产量将平稳增长。

从煤炭供应侧看,一是“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万亿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了巨大的产能储备,主要产煤省区资源整合与技术改造技改矿井陆续进入投产期,产量不断增加。二是煤炭进口持续快速增长,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调节作用显著增强。三是随着国家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煤炭铁路运输干线建设进程加快,全国特高压输电与电网跨网调度能力增强,煤炭供应与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总体判断,今后一段时间煤炭需求将低速增长,供应能力继续增加,加之当前煤炭进口大量增长、国内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预计煤炭市场将继续维持总量略显宽松的供求格局。

篇2: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相关新闻

 量热仪市场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 国内煤检企业需狠抓质量提高竞争力

 国内焦煤一枝独秀 需继续加强量热仪测验  煤炭行业面临三大约束

上一篇:煤质检测化验室建设应当规范

篇3: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与应对研究

在过去的十年里, 煤炭行业在促进经济的发展、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新能源行业的崛起以及煤炭行业产能的提高, 我国煤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煤炭供过于求的趋势日益明显。煤炭行业要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在确保行业安全、高效、绿色运作的同时, 推进产业的调整和改革。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整个行业基业长青, 发挥煤炭行业独有的“助推”作用。

二、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

1、市场整体供过于求

(1) 市场需求开始下降。在工业活动中, 煤炭往往是作为辅助资源用于建材、电力、钢铁等行业, 而不是作为直接的工业原料, 伴随着这些主要耗煤行业产量的下降, 煤炭的需求量自然会下降。

(2) 产能的持续扩张导致煤炭供给过剩。在过去的煤炭行业黄金十年, 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入已高达124897亿元, 相当于建国后煤炭产业总投资的28倍。我国重点建设了蒙东、神东、陕北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 其2010年的煤炭总产量达到28亿吨, 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7.5%。2010年, 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 是2005年的1.5倍, 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 我国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二五”期间, 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资仍持续增加, 以2011年为例, 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就高达4700亿元。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入的大幅度增长, 直接导致煤炭产能的扩张和煤炭供给的过剩, 然而市场需求却因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等方面的影响, 使得煤炭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的状况日趋明显。

2、新兴能源产业的冲击

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发展,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 未来十年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将达到200万吨, 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将达到1000万吨, 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状况的同时, 也挤压了煤炭行业的发展空间, 对煤炭产业构成了一定的竞争, 随着新能源的兴起, 整个市场对于煤炭的需求将会进一步下降。

3、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1) 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 受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下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煤炭产品需求下降, 煤炭产品价格下滑, 众多能源消耗企业对煤炭的进口量持续增加, 直接导致国内煤炭销售利润空间收窄。以广东省为例, 广东省上半年累计进口煤炭3080万吨, 同比增长73.7%, 占全省煤炭调入量的37%。

(2) 从国内来看, 目前, 在主要煤化工及下游企业整体开工率不足、库存持续增加、行业面临整体亏损的情况下, 有些地区相关部门出台煤炭资源开发转化率达到50%以上的政策要求, 导致相关煤炭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投资建设煤炭下游产业。

4、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在过去的几年间, 由于部分煤炭企业的的高强度开采, 导致企业煤炭资源频临枯竭,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转型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同时, 企业效益分布很不均匀, 煤炭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到少数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大部分企业出现亏损, 资金流陷入极为紧张的境地。

5、流动资金匮乏

经营效益的下滑必然影响了资金供给, 进而不利于企业的研发和拓展经营。货款回收中现金比例下降, 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 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随着煤炭供给过剩、价格持续下滑问题的日趋显现, 煤炭企业逐步陷入经营困难局面。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下滑的现状, 大部分煤炭企业采取挖掘内部潜力, 探索进行内部的改革和调整, 甚至采取竞相裁员降薪的方式减少成本。

三、应对措施

1、深化改革, 坚持市场化原则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应当发挥好市场经济的基础调节作用, 以市场化原则深化煤炭行业的改革, 打破行业的垄断, 加快转变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煤炭基地的建设, 构建可靠稳定的煤炭供应基地和煤炭洗选加工基地。同时, 要改进煤炭的资源管理, 开放煤炭市场, 鼓励煤炭供需双方订立长期合同, 完善全国范围内的煤炭交易中心的建设, 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和预警作用。

2、合理开采, 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应当重点考虑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依据资源、环境容量和市场等情况, 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做好煤炭的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的协调平衡, 科学推进产业转型。各企业还应当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发掘煤炭资源新的价值, 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

3、科学调控煤炭生产总量

目前, 我国存在煤炭产品积压严重、供过于求的现象, 这要求我们对煤炭的生产总量进行合理地调控。一方面, 要坚持依法办矿, 深化“打非治违”活动, 加大煤炭总量调控力度。另一方面, 煤炭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 特别是要发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维护市场稳定、促进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的积极作用, 防止煤炭市场大起大落现象的发生。同时, 煤炭企业要坚持安全发展, 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人追究等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4、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适合煤炭行业的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 大力支持煤炭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 促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煤炭企业相关税费的征收, 为煤炭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真正体现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拓宽销售渠道

煤炭企业要立足实际, 健全企业内部销售机构, 加强对煤炭市场供需的调研, 加大与兄弟企业、上下游用户、政府相关部门及机构的沟通交流, 建立健全市场信息档案, 扩大市场信息的来源和交流。在实现国内销售的稳步增长的同时, 也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这也有助于缓解当前煤炭积压过多的问题。

篇4: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形势;应对措施;分析

一、煤炭企业经济形势分析

近年来,世界经济依然处于低迷状态,欧美经济复苏乏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也进入低速时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煤炭企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早已结束,煤炭需求将不再呈现大幅增长。加上我国许多城市遭受雾霾天气影响,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持续加大,进口低价煤炭冲击国内市场,水力发电量增加,煤炭行业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一)煤炭产能过剩

受煤炭暴利刺激,煤炭固定投资快速增加,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煤炭产能,全国煤炭总产能超过40亿吨。晋、蒙、陕、豫等煤炭主产省区经过煤炭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形成了较大的供应能力,产能过剩问题趋于严重。煤炭投资持续维持负增长的格局,但降幅有所收窄。煤炭市场短期内难见好转迹象,市场供应仍呈结构性过剩态势,国内煤炭库存仍处于高位,企业库存近1亿万吨,价格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而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增长,2013年前7个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87亿吨,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

(二)煤炭价格下滑

煤炭价格从2012年年初开始大幅下降,后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下行轨迹。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主要产煤省区内蒙、山西、陕西、河南等煤炭交易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13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煤炭经营许可证,取消或下放部分煤炭项目的审批权。这一政策导致众多中小煤炭企业加大生产,使产能过剩市场雪上加霜。受水电发电量增加影响,电厂日耗煤量出现下滑,抑制了电力企业的煤炭采购热情。

(三)煤企利润下跌

钢铁、有色、化工等下游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短期内难见好转迹象,导致了煤炭企业盈利的骤降。而资源税改革、运费、人工成本等诸多因素也影响了煤炭企业利润的增长。煤炭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亏损。以山西省为例,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全行业利润69.1亿元,同比减少127.97亿元,下降64.94%。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依然复苏缓慢,欧美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面临经济调整转型的困难,煤炭市场依然会延续恶化态势。

二、应对当前危机的几点措施

要正确认识当前煤炭企业经营形势,科学研判,认真应对,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和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特别是关注煤炭行业中长期的发展。煤炭市场供应宽松、结构性过剩现象仍将长期存在,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深入挖掘内部潜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让企业顺利渡过“寒冬”。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总量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

(一)坚定信念打好主动仗

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发展必然有波峰与低谷。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坚定发展的勇气与信心。客观形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定事实,要全面辩证地进行分析,顺势而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看到机遇和曙光,化危为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煤炭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抵御风险的能力大为强。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稳固,生产能力强,经营管理日臻成熟完善。广大干部职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忧患意识与发展意识大为增强。煤炭企业在创新创业的历程中,锻炼铸就了一支政治素质高、拼搏精神强、业务素质优、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为应对危机、走出困境、促进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与强力支撑。因此,只要团结一心、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创造企业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二)强化四种意识谋发展

面对当前困难的经营形势,煤炭行业上下要强化四种意识,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一是强化忧患意识。克服侥幸麻痹思想,煤炭行业的困难局面还将维持较长时期,不能抱有困难很快就会过去的幻想。要把危机的长期性、艰巨性、严重性向职工讲清,使全体职工认识到危机已逼在眼前,挑战就在身边,“等、靠、要”就是死路一条,不要幻想救世主的出现,只有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迎难而上、拼搏奋进,才能战胜困难,赢得发展。二是强化大局意识。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形势是多种因素共同综合形成的结果,企业的改革发展也是一项综合系统工作,在转型调整过程中,职工的利益会受到触动。广大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服从大局,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想问题、思对策、出举措、见成效。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危机面前没有旁观者,要凝聚企业上下力量与智慧,主动参与,积极作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求真务实,在“转方式调结构”献计出力。四是强化执行意识。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等待,不观望,敢于担当,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锋。

(三)突出工作重点提效益

要把保障经济效益作为工作重点,稳步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强化营销、成本管理等关键环节,努力提高企业效益。一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控制各项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保证安全生产、设备技术革新及职工工资的基础上,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二是严格控制成本。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下大力气压缩库存与应收账款,加快应收款的收缴到位,加速资金周转,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强化修旧利废、节能减排、节支降耗各项措施,严格控制生产经营成本。三是推行内部市场管理。建立完善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激活内部管理要素。四是提高产品质量。突出增量增效,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严格洗煤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以优质产品与服务促进销售,开拓市场。

(四)高度重视煤矿安全与职工生活

在煤炭市场发生动荡时,企业容易放松安全生产,是煤矿事故的多发期。由于煤炭市场由基本平衡向供需宽松与结构性过剩转变,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严峻,对煤矿安全生产形成了新的挑战。因此,要认真吸取以往重大煤矿事故的经验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现场管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煤矿企业度过难关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要高度重视煤矿职工生活,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大力推进矿区棚户区改造。确保职工工资正常发放,努力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关心煤炭企业困难群体,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在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职工家属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结语

煤炭行业价格不振、利润下滑仍将持续,企业不能盲目乐观或掉以轻心。要积极主动作为,求生存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煤炭企业要强化管理,压缩成本支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拓宽煤炭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和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在逆境中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刘九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2(36).

[2]张国才.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与应对研究[J].中国外资,2013(16).

[3]邓开俊.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及应对策略[J].山西财政大学学报,2013(S2).

篇5: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8年6月上旬以来,受台风影响,南方地区气温有所回落,水电出力增加。到6月上旬末,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环比上旬回落明显,但同比看日耗较去年仍增加了3.32%,说明下游需求较为强势,工业用电仍维持稳定。随着“迎峰度夏”旺季的渐次到来,预计电厂日耗将快速回升,动力煤价将继续维持高位。

一、从需求侧看,日耗短期波动,用电需求预期依然强劲。6月上旬以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下降较快,其中下滑主要来自粤电、上电和浙电,主要原因是华东和华南地区上旬雨水天气偏多导致气温回落(广州本月至今降水超过200毫米,比5 月下旬和去年同期增幅分别超过100%和50%。)预计极端天气造成的日耗煤量快速下滑难以持续,极端天气结束后日耗煤量将快速回升。6 月份全国用电需求仍将较快增长,预计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左右。

二、从供给侧看,安全、环保压力较大,进口煤增量有限,煤炭供应释放较为缓慢。

近期受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影响,环保、安全检查工作力度明显升级,陕西省府谷、榆林地区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等主产地煤炭生产均受到明显影响;此外,进口煤受政策所限,增量明显不足(5 月份进口煤总量2233 万吨,环比仅增加5 万吨,同比增加14 万吨)。总体煤炭供应释放较为缓慢。

三、6月份动力煤价格趋势判断

(一)今年消费旺季已提前开启

截至5月31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已连续14天超过75万吨,已达到去年7月份夏季高峰水平,结合近期气象部门的预报,可以判断今年火电已提前1个月步入旺季。在2017年动力煤价格是3月中旬开始下跌,6月初企稳反弹,今年煤价淡旺季周期转换相对去年提前了一个月。

(二)港口煤价将迎来季节性上涨,但上涨高度将受到压制。

1、国家发展改革委5.21会议后多项价格调控措施出台,不管是从直接力度上还是市场情绪上都对动力煤价上涨形成一定压力。但从实际情况看,政策调控仅在5月下旬初对市场形成打压,5月27日后价格已经高位盘整,开始重启涨势。

2、从往年情况看,6月中旬开始,沿海煤价将惯例开启季节性上涨,但今年淡旺季转换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因此煤价的上升通道实际上也已提前开启。

3、考虑到今年下游电厂备货整体节奏较去年有明显变化,加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九条”价格调控政策刚刚发布,后续是否会进一步加大相关调控政策力度仍属未知,在政策性风险逐步加大的情况下,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价上涨的高度将有所抑制。

篇6: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013年,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彻底终结,煤炭价格回落,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出现了亏损的现象。进入2014年,煤炭市场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寒意更甚、困难加剧。各大煤炭企业纷纷降价抢夺市场,港口库存急剧攀升,煤炭净进口大幅增长,煤炭销售举步维艰,市场竞争愈加残酷。

春节前后,原本应该处于传统旺季的煤炭市场竟再次遭遇“寒流”,国内各大煤企纷纷下调部分煤种价格。然而,煤价的下调却没有降低一再攀升的煤炭库存。2月6日,我国最大输煤港口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量突破800万吨的警戒线。目前,这一数字仍在攀升中。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北方四港的煤炭总库存量已逼近2200万吨。而且,电厂存煤也在不断飙涨。

与此同时,2月15日起,全国铁路货运价格全面上调,货物平均运价水平每吨公里提高1.5分,提价幅度约10%,无形中提高了煤炭售价、增加了购煤企业成本,致使原本需求不足的市场更是雪上加霜。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占我国国民经济一次能源消费近70%的煤炭到底怎么了!从宏观经济运行层面上我们试着去寻找答案:

一、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煤炭产能过剩的制约。在经历了“黄金十年”的鼎盛发展期后,煤炭行业内外投资规模、扩张发展势头不断加快,特别是山西、内蒙等主要产煤省区,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由此形成了一大批大中型煤矿。随着诸多新建矿井的陆续投产,煤炭产能得到集中释放,导致当前煤炭市场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供大于求已成为当前煤炭销售不畅、煤价严重下滑的主要制约因素。2013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约37亿吨,产能达42.2亿吨,产能利用率将下降到87.7%。2014年煤炭供应能力将达到40亿吨,前期形成的煤炭产能释放对市场压力依然较大。

(二)进口煤大量涌入的挤压。全球煤炭市场供应过剩的状况有增无减,进口煤与国内煤还有一定的价差,外加汇率变化作用,印尼、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货币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2013年全国煤炭进口3.3亿吨,同比上涨13.4%。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煤3590.9万吨,同比增加17.5%,创下单月进口煤数量新高,进口煤大幅增加再度压制国内煤炭价格。

(三)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目前,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政策愈来愈严格,煤炭市场的下游如水泥、钢铁、建材、化肥等都属于严格控制产能的高耗能行业,到2014年,煤炭消费比将由70%降至65%以下。此外,国家进一

步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得到控制,致使煤炭消耗增速放缓。当前,就煤炭需求的大户来讲,只有火力发电厂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客户源,但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发展都排在火电之前,而依靠燃煤发电的火电企业不在优先发展之列,这也是造成当前煤炭滞销、价格走低、煤企效益下滑的又一重要原因。特别是未来几年,国家将严格控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电项目,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厂,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2014年,京津冀鲁将实施联防联控,削减原煤消费1700万吨。全国将关停小火电机组200万千瓦。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契机,加快淘汰能源行业落后产能,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这一内容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几年环保将会一直抑制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环保节能压力加大、清洁能源冲击等因素影响,在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减少煤炭消费情况下,煤炭消费需求量有可能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二、煤炭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政策支持。

2014年,我区原煤产量将比去年有一定提升。按照离石区转型综改行动方案》的规划,未来几年,我区煤炭产量

将会逐年提高。然而,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特别是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主要耗煤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克服困难、赢得市场,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区煤矿企业生产的原煤主要是电煤和主焦煤。晋城无烟煤具有低中灰、低硫、高热值、热稳定性好、固定碳高、灰熔点高等特性,一直以来,作为企业的“闪亮招牌”,无烟煤普遍服务于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煤炭“黄金十年”,无烟煤集万千宠爱,成为了下游各用煤行业的“香饽饽”,为企业煤炭主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2013年上半年开始的“市场寒流”,煤价大跌,需求锐减,不仅让各煤企感到步履维艰,同时下游用煤行业也开始想方设法拓宽采购渠道、开源节流、谋求转型,无烟煤曾经的优势已然失去。具体到晋煤集团下游电力、化工、冶金三大用户市场来说,无烟煤曾经作为其理想的原料这一中心地位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除了面对下游市场的冲击,晋煤集团在煤炭销售过程中还面临着生产不均衡、煤炭质量不稳定、高硫煤量的比重逐年增加,以及铁路运力紧张等长期性的固有问题。

当前的严峻形势给煤炭营销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煤炭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晋煤集团10多万干部职工更对煤炭营销工作寄予厚望。正是因为寄予厚望,所以对营销工作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关注更多、希望更大。

危机面前,我们将坚持大营销战略,把应对市场冲击作为优化调整结构的重要契机,把统筹兼顾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根本方法,协调生产与外运,结合市场与效益,既能化解煤炭市场危机冲击的“眼前之急”,又能谋求煤炭营销的“长远之功”。

危机面前,我们将坚持市场导向,以企业效益为基本立足点,以扩大销量为主攻方向,以结构调整为内在动力,以煤炭质量为重要支撑,大强度推进市场调研,大力度创新销售模式,做到以销量保增长、以品种保效益。

篇7:目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研究论文

1、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以9月份为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9个月全国煤炭产运销量稳步增加,出口下降、进口减少,库存增加,成本上升、价格高位波动,企业利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增长。9月份以后,煤炭需求大幅下降,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供大于求局面,煤炭库存快速上升,煤炭价格大幅回落,应收账款急剧增长。特别是进入冬季取暖期以来,煤炭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的迹象,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依然严峻。

(1)煤炭产量增速趋缓

全国原煤产量2523亿t,同比增加191亿t,增长819%。年全国原煤产量2716亿t(调度统计快报数),同比增加193亿t,增长765%。

(2)煤炭运量增速下降

前11个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247亿t,同比增加131亿t,增长1176%。11月份当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0253万t,比8月份减少了2064万t,下降了1675%;日均装车51286车,比8月份减少8025车,下降了1353%,日均装车数降至2008年的最低点。前11个月,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煤炭发运474亿t,同比增加4751万t,增长了111%。11月份当月,全国主要港口共发运煤炭33771万t,比10月份减少了5932万t,下降了149%,同比减少了5409万t,下降了138%。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降至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且出现了近几年来罕见的负增长局面。

(3)煤炭销量增速减缓

1~12月,全国煤炭销量完成2612亿t,同比增加183亿t,增长752%,增幅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4)煤炭进出口继续下降

前11个月,全国出口煤炭4097万t,同比减少6472万t,下降137%;进口煤炭3811万t,同比减少857万t,下降184%;累计煤炭净出口286万t。11月份当月,全国出口煤炭269万t,同比减少1494万t,下降357%;进口煤炭217万t,同比减少217万t,下降50%。

(5)煤炭库存继续增加

到12月末,全国社会煤炭库存0万t,同比增加5195万t,增长3485%;比11月末增加300万t,环比下降152%。全国煤炭企业库存5092万t,同比增加1175万t,增长2999%;比11月末增加332万t,环比增长697%。

(6)煤炭利润增幅回落

据行业统计快报,1~12月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128685亿元,同比增加55755亿元,增长7645%,增幅环比下降957个百分点。

(7)煤炭成本增加,售价降低

据行业统计快报,1~12月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单位成本33850元/t,同比增加937元/t,上升3828%;比1~11月增加38元/t,环比增长114%;1~12月原选煤单位成本37820元/t,同比增加951元/t,增长3359%;比1~11月增加26元/t,环比增长069%。煤炭价格环比下降。1~12月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平均售价35630元/t,同比增加912元/t,提高3440%;比1~11月减少29元/t,环比下降081%;1~12原选煤平均售价46755元/t,同比增加13395元/t,增长4015%;比1~11月减少565元/t,环比下降119%。

2、当前煤炭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国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四大煤炭

消费行业产品产量增幅大幅回落,电力、冶金出现了负增长,导致煤炭需求继续呈现减缓态势从电力行业的耗煤情况看,发电耗煤量下降,电煤库存大幅增加。2008年前11个月,全国火力发电量2564158亿kWh,同比增长706%,同比下降844个百分点,比前10个月降低63个百分点。11月份当月,火电发电2亿kWh,同比下降1377%。尽管已经进入冬季电力和煤炭消费的高峰期,但是据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计,直供电网电煤平均日耗已出现了连续4个月的回落态势。截至2008年11月30日,直供电厂存煤从7月末的1962万t增加到5164万t,增加了3202万t,上升1632%,可用天数也从10天增加到27天。从冶金行业煤炭消耗看,冶炼精煤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前11个月,全国粗钢产量为4629619万t,同比增加1173万t,增长26%,增幅比20同期回落141个百分点。11月份,我国生铁、粗钢、钢材、焦炭产量分别为3352万t、3519万t、4230万t和2025万t,同比分别下降162%、124%、11%和297%,环比分别下降18%、20%、15%和177%。据测算,冶金行业耗煤由7月份的3872万t减少到11月份的3001万t,减少871万t。11月份以来,国内钢厂对流通市场的库存投放尤为明显,特别是板材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板材作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国内市场实际价格已低于建材等低档次产品,形成倒挂态势,而国内大中型钢厂均以板材为主,经营形势极为艰难。由于面临着很大的库存压力,宝钢、武钢、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已经要求煤炭企业限发或停止发煤。从建材行业煤炭消耗看,耗煤量出现负增长。2008年前11个月,全国水泥产量1267亿t,同比增加6832万t,增长5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81个百分点;11月份当月水泥产量127亿t,同比增长28%。其它建材产品产需量也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建材行业耗煤受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产量增幅下降的影响,煤炭消费呈现负增长局面,前11个月煤炭消耗同比下降12%。从化工行业煤炭消耗看,耗煤量增幅回落。2008年前11个月,全国化肥产量535014万t,同比增加84万t,增长16%;化工行业煤炭消耗同比增长1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11月份当月化肥产量40088万t,同比下降163%。往年第四季度正是复合肥生产旺季,尿素用量也比较大,但2008年复合肥企业停产众多,对尿素需求量大幅下降。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处于停产或停产检修的尿素产能约有667万t,占全国月产量的12%左右。因此,四季度化肥行业用煤可能出现负增长。按目前情况测算,11月份煤炭消费量较2008年用煤的最高峰7月份相比,减少幅度在3600万t左右。

(2)煤炭价格快速下降后暂趋平稳

2008年,煤炭市场价格走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从年初开始,煤炭价格开始了连续8个月的持续上涨,9月份以后出现下降,进入11月份,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出现大幅度快速回落,单月下跌幅度达到历史之最,现行价位已接近年初价格水平。12月初,秦皇岛、天津、广州等国内沿海地区重点市场,具有代表性的发热量5500大卡/kg市场优质动力煤的交易价格已经降至2008年1月下旬的`水平,而发热量5000大卡/kg市场动力煤的交易价格低于2008年1月的价格水平,部分主流煤炭品种交易价格的振幅高达800元/t以上。目前煤炭市场价格有企稳迹象。从煤炭产地看,山西大同、朔州等重点煤炭产区发热量5500大卡/kg以上的优质动力煤,10月底的“上站”价格为650~670元/t,进入11月份,“上站”煤价格快速降至420~440元/t,普遍比10月末下降了230元/t左右。尽管如此,在煤炭当前出矿价格的基础上,煤炭集(发)运站完成煤炭收购、装车、发运、装船等项工作的综合成本仍然高于秦皇岛地区市场动力煤的成交价格,即煤炭价格“倒挂”现象继续存在。从煤炭中转地看,市场现货价格近期急速回落,目前有止跌企稳迹象。以秦皇岛5500大卡现货煤炭价格为例,8月初为940元/t,9月初为910元/t,10月初为890元/t,11月初为820元/t,到11月底急速降至570元/t,12月内连续两次微跌,到12月15日跌至520元/t,与7月中下旬的高位相比下调了540元/t,近一个月来市场煤价跌幅减小、跌势放缓,说明现在煤价已经基本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水平。从国际煤炭市场看,由于需求不足的原因,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代表亚太地区动力煤现货价格的NEWC(澳大利亚)周指数在7月4日创出19479美元/t的历史最高点后快速回落,11月7日,NEWC周指数价格为10412美元/t,12月5日跌至7609美元/t,一月之内下跌28美元,跌幅达到27%。与国内同等质量的煤炭价格相比,11月下旬的国际煤炭市场离岸价格(FOB)已经与国内市场基本持平。同期,全球海运市场也处于低位徘徊之中,更拉低了国际煤炭到岸价格的成本。截至2008年11月30日,反映国际航运市场景气度的BDI指数已经下滑至847点,与2008年5月20日的历史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超过了85%。目前,从澳大利亚和印尼港口运输煤炭到我国广州港的海运费只有92美元/t和49美元/t,与6月份价格最高时的5579美元/t和335美元/t相比,分别下降83%和85%。在广州港的国内煤炭到岸价格610元/t,与国外煤炭到岸价格基本(不包括进口税)基本相当。

(3)煤炭企业应收煤款快速增加,经营压力增大

进入10月份以来,受需求下降、社会库存大幅增加的影响,煤炭货款结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承兑汇票比重和应收账款增加。截至11月底,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额715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21亿元,增长4799%,增幅环比增加15个百分点。上半年末,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仅为1627亿元,但下半年以来,受市场变化影响,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货款拖欠逐月上升,到9月末应收账款余额已增至422亿元,到11月末,更激增至142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比6月末增加12573亿元。

(4)煤炭成本上升较快

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政策性因素增支的影响,1~12月,大型煤炭企业原选煤单位成本1~12月原选煤单位成本37820元/t,同比增加951元/t,增长3359%;1~11月,河北省国有重点煤矿原煤单位成本完成44640元/t,同比上升7856%,煤炭成本增幅高于煤价增幅18个百分点。目前,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已经低于生产成本,导致煤炭企业盈利水平减弱。随着煤炭完全成本实施和国家税费政策调整,煤炭成本上升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5)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加大

据统计,至2008年11月,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95亿元,改造提升了一大批资源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煤矿,新建了一大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2008年前11个月,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195741亿元,同比增长348%。据对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大型煤矿矿井开发利用方案统计,20到2008年10月,全国新增大型矿井(含改扩建矿井)建设规模67亿t。新增煤炭产能近两年在陆续释放,产能过剩压力加大。

3、煤炭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投资、金融、税收政策,包括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内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和近期出台的“九条”金融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必将对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国内消费、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将给煤炭市场以一定的支撑力度。

(1)煤矿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停产检修

据了解,部分煤炭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停产检修等方式减少产量,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已开始安排具体的限产措施,根据市场需求、价格变化等情况,合理确定煤炭产量。有的主要产煤省区已出台措施,要求年产30万t/a以下规模的小型煤矿全部停产整顿,控制煤炭产量。有的大型煤炭企业由于区域市场价格下降,市场空间少等因素,开始组织全部进入停产检修和员工培训工作。

(2)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有所回落

11月份,受市场需求形势持续恶化的影响,秦皇岛港空泊现象加剧,截至2008年11月19日,秦皇岛港煤炭总场存升至9415万t,接近饱和,大秦线保留车频繁出现。但是,由于动力煤现货价格暴跌,坑口价与港口价格倒挂,交易的中间环节发煤不活跃,发运量减少,到2008年11月30日,秦皇岛港煤炭总场存降至8452万t,到1月10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4943万t。

(3)小型钢铁企业开始恢复生产,部分地区

冶金用煤价格启稳、耗煤量回升据对部分钢铁企业集中地区调查,目前钢材市场连续大幅度降价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板材止跌,并有一定幅度的反弹。截至2008年12月8日,普碳钢坯、窄带钢含税售价分别为3250元/t、3500元/t,比10月份分别上涨250元、200元左右。山西产二级冶金焦炭价格1500元/t,比10月份上涨了50元/t左右。随着铁精粉和焦炭等原材料价格回调、启稳,以及钢铁产成品销售形势逐步好转,一些钢铁企业停产装备近期陆续复产。随着小型钢铁企业恢复生产,冶炼精煤需求也有所增加。据铁道部运输局反映,近期精煤装车数日均增加200车。冶金用煤市场开始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4)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钢材、建材等市场前景向好

中央经济会议对20“保增长”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必然大幅拉动钢材、建材等消费增长,需要钢材、建材等建筑材料的强力支撑。按万元固定资产钢材消耗量测算,国家提出的4万亿投资项目,将拉动钢铁需求2亿t左右。2009年新增钢材需求量约09亿t。同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钢材、建材等产品产量增加,必然拉动电力需求增长,间接带动煤炭市场逐渐好转。

4、结束语

篇8: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一、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下我国煤炭行业现状

1、我国煤炭供需变化

我国煤炭资源及其丰富,煤炭生产量及消费量领先国际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8月, 我国煤炭产量高达25.7亿吨,同比增长4.4%,说明我国煤炭产量逐年稳步增长。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开发新能源,使得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煤炭市场呈现下滑趋势,我国煤炭消费量正逐步下降,逐渐被各种新能源取代。

2、煤炭产能过剩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小煤矿企业大幅的增加,一方面导致煤炭资源的浪费,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另一方面还使得煤炭生产供大于求,形成产能过剩的机制。 导致煤炭产能过剩的原因有以下四个因素:一是企业的过度投资,尽管煤炭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煤炭的生产效率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使得资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劳动力过剩。二是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当前煤炭产能过剩具有地方政府的原因,由于当下实行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对于煤炭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欲望较强,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使得煤炭产业产能过剩。三是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供需环境使得我国煤炭产能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需要对煤炭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并不断改善市场环境。

3、煤炭企业现状

(1)煤炭成本持续增长。当前我国大力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进行资源整合,煤矿的基础设施及设备有了很大的改良,煤炭产业的利润水平不断下降,导致许多生产效率低下的煤炭企业出现亏损,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煤炭价格不断下降。由于煤炭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煤炭的消费量逐渐降低,煤炭企业为了保证销售量,不断对煤炭价格进行下调,煤炭市场的竞争极其激烈,煤炭企业生存艰难,举步维艰。

二、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下煤炭企业的应对策略

1、企业坚定信念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企业需要正确看待自我,变危机为机遇,抓住发展时机,坚定自身信念,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经过不断的改革与调整,企业安全基础有了较大的进步,生产管理方式及企业运营模式日益完善,企业员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断克服困难,构建了一支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过硬、勇于开拓进取、乐于奉献、不断创新的优质员工队伍,培养出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使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有了坚强的后盾。只有坚定信念,团结协作,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2、抓住企业发展重点

企业要实现发展需要保证效益。逐步进行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调整,对洗煤加工、煤炭销售以及成本进行严格把握,创造高效的生产经营方式,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强节约的意识,企业各级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经费进行严格把控,对企业生产经费及各种支出实行系统化管理, 将有限的企业资金用到实处,杜绝铺张浪费、形象工程,倡导节约,实现企业煤炭生产效率最大化。第二,要进行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稳步构建合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缩减生产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的目标。第三,实现增量增效,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原煤入洗量,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严格把控洗煤质量,最大程度地提高精煤回收率,以高质煤来拓宽市场。

3、坚持市场化原则

煤炭企业要进行改革,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建设高质煤炭生产基地,合理调整煤炭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根据市场的要求,对煤炭进行高效开采,防治过度开采情况发生,协调好煤炭产量与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促进煤炭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采用先进的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促进煤炭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健康发展。

4、项目带动

优化井下各大系统“合岗提效”。重新对供电、运输、排水等主要系统进行梳理和优化,合并小的配电点或者将配电点和绞车房设置在一起,减少岗位工,实现一岗多能。同时,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计划,不断优化和改造各采区的供电设计,减少配电点的设置,尽量将集中配电点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实行集中供电,这样可以降低线路损耗、减少电缆和设备的需求,同时还能方便操作和管理;皮带运输系统可以将两部,甚至三部皮带进行合并,减少皮带运行管理人员,实行集中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在提升矿井自动化水平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实现合岗提效。

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投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提升矿井装备自动化水平。例如:第一,排水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并可实现远控操作,这样就能减少岗位工的投入,降低成本。第二,采区的运输皮带实行集中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皮带集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采区两三部皮带的集中管理,定点操作,在降低人工投入的同时,提升矿井的自动化水平。第三,变频装置的使用, 对于那些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以及需要频繁启动的设备,采用变频控制系统,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启动时的启动电流,减小超大电流对设备和线缆的冲击,同时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以及谐波和杂散电流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设备可以根据所带负荷的大小及时调整输出功率,并可实现大范围的调动和控制,节电效果显著。第四,瓦斯发电机组余热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发电机组本身的运行温度,来为矿井提高热水,一方面可以降低设备运行温度,达到冷却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锅炉的运行时间,降低对煤炭的消耗,达到双赢。

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管控,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例如:主排水系统选择在用电低谷的夜间进行排水,降低电费;皮带和刮板机也实行集中控制,严格管理,避免设备空转;猴车和立井罐笼实行约点上、下人员,避免因个别人员上下而导致设备的长期运转和降低提升运输效率;主要大巷和皮带巷的照明灯实行双线控制,将照明灯设置在不同的两个供电线路上,在设备停止运转时,可以方便地关掉一组或全关掉,减少电能的损耗。

加大对井下瓦斯的抽采力度,对于高瓦斯或突出矿井, 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抽采计划,并严格检验抽采效果,最大限度地抽采瓦斯,并利用地面发电机组将矿井最大的危害瓦斯,变为发电的能源,为矿井提供电能,在有效消除瓦斯危害的同时,还能为矿井提供优质的电能,一举两得。

5、对煤炭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当前我国煤炭市场呈现下滑的趋势,煤炭企业需要对煤炭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不断增强煤炭质量的稳定性能, 以高质量煤炭在市场取得地位,增强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煤炭质量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煤炭采场的管理上,煤炭企业要加强生产意识,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对煤炭质量进行合理调整,不断提高煤炭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潞安集团加强了对煤炭的质量监测,对于喷吹煤的质量检测多达5个环节,从煤炭出井一直到装车过程都进行严格把关,保证煤炭的质量。

6、对成本进行科学控制

企业的目的在于赢得经济效益,而在当今煤炭供大于需的市场环境下,煤炭企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从煤炭生产成本上进行控制,缩减非生产性的开支,使得企业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要对管理成本进行科学控制,不断优化煤炭生产结构,进行科技创新,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将节约成本的理念贯彻整个生产过程中。

7、改善企业的运营环境,开拓煤炭市场

根据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构建相应的税收财政系统,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同时政府需要对煤炭企业采取优惠政策,适当减少煤炭行业的税收,促进煤炭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自身需要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机遇,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维持原有消费群体并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群体,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8、加强市场信息的建设

煤炭企业需要构建健全的市场信息平台,加大与能源研究机构、煤炭消费群体以及其他煤炭企业的交流力度, 及时了解煤炭行情信息,对煤炭市场的变化进行实时分析, 并想出应对方法,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9、对进行煤炭深加工,开发新技术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极其丰富,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缺乏,使得煤炭出现产能过剩的现状,现有煤炭企业需要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处理,例如煤基油、煤化工的深加工等, 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利用科技手段来缩减生产生本,创造煤炭新价值,实现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高效化,从而实现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潞安集团开发煤基合成油技术,在煤炭深加工方面走在众多煤炭企业的前列,这是对能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探索。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行下,我国煤炭经济形势不太乐观,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煤炭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改进企业自身的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开发新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不断开拓煤炭市场,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处理,促进煤炭产业及企业自身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海平: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及企业对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

[2]张涛: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及企业对策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3(27).

[3]张言方: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及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4]田时中: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篇9:2023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一、2014年一季度新疆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一)煤炭工业运行情况及特点

1、煤炭生产呈现负增长

一季度,受“双节”假期因素和节后复产验收的影响,原煤产量无显著增长,基本与去年持平。1—3月,全区原煤产量2957.59万吨,同比下降0.15%,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1—3月,新疆煤炭生产的增量主要来自地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为366.0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9.44万吨,增幅27.72%;乡镇煤矿原煤产量为1261.33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直管煤矿企业原煤产量为1330.22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3.77万吨,下降5.92%。

2、煤炭销量大幅减少

截至3月底,全区煤炭销售累计2992.29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近500万吨,下降14.2%。直管煤矿企业销量1338.6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5%;地方煤矿销量1653.6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9.6%。

3、煤炭价格下滑

3月份,全区热煤平均出矿价格为145.62元/吨,同比上涨10.95%,比去年同期增幅减少5.7个百分点。全区电煤平均出矿价格为119元/吨,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降幅为1.25%。居民生活用块煤价格为393.43元/吨,同比上涨0.95%。

4、煤炭外运总量较去年显著下降

受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持续放缓的影响,一季度我区煤炭外运量显著下降。据不完全统计,1—3月,全区煤炭外调总量371.18万吨左右,占当期原煤生产总量的12.6%,比去年同期减少408.82万吨,下降52.4%。

5、煤炭库存量仍处于高位

3月底,全区原煤库存1306.85万吨,比年初库存增加28.22万吨,增加2.2%;与去年同期减少260.58万吨,下降16.7%。其中地方煤矿库存403.51万吨,比年初减少26.31万吨,下降6.1%;直管煤矿企业库存903.34万吨,比年初增加54.53万吨,增长6.4%,去库存化的压力较大。

6、煤炭企业利润下降,煤炭工业投资平稳增长

1—3月,全区煤炭工业投资2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4%。煤炭工业增加值完成30.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煤炭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0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8.4%。亏损企业亏损额2.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增加71.1%。

(二)煤电及煤化工产业发展情况

1、煤电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2月,新疆电网联网运行的总装机容量4323.1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1475.8万千瓦,同比增长51.8%。其中,火电(含自备电厂)2815.9万千瓦,同比增长36.6%,占总装机65.1%。1—3月,新疆发电量增幅居全国首位。全区发电量为40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8%,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发电量36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41.6%。

2、煤化工发展情况

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煤化工产业项目建设推进滞缓,但以煤制气为代表的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新疆已获国家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10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规模达435亿标方/年,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计划到2015年全区建成煤制天然气产能600亿立方米。但由于水资源和环境总量的问题,以及节能减排的压力,今年以来煤化工项目进展缓慢,配套煤矿建设项目也放缓。

(三)工业企业煤炭消耗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火电、钢材等重点耗煤行业产品产量仍然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火电发电量增长41.6%,钢材产量增长16.8%,可以看出,煤炭消费需求仍将处于高位。1—3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3432.27万吨,同比增长32.17%,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加17个百分点。煤炭消耗量同比增幅呈逐月上升趋势,煤炭需求仍有上升空间。

二、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煤炭产业规模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新疆现有的许多矿井规模较小,小煤矿占全区煤矿总数的87.7%,全区40%以上的原煤产量是由乡镇煤矿提供的。煤炭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生产工艺落后、机械化装备程度不高,产业集中度低、煤炭产业经济效益低下。

(二)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和精深加工度低

长期以来,新疆煤炭经济是以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为特征的增长模式,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程度不高,煤化工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产业发展缓慢,深加工、综合利用、以及对煤炭伴生资源利用的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煤炭加工转化率低,用于终端消费的煤炭比例为29%,比内蒙古高5.6个百分点;用于发电、炼焦等中间消费转化的煤炭比例分别为30.9%、24.5%,分别比内蒙古低20.7、13.4个百分点。

(三)煤炭价格水平总体较低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运输条件、距离的限制以及新疆经济发展水平,新疆煤炭当地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已经远远背离了煤炭资源价值,尤其是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还没有体现在新疆煤炭资源价格中,导致了新疆煤炭资源的价格扭曲。3月,哈密、乌鲁木齐、昌吉动力煤价格分别为205、156、320元/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0元/吨(Q4500大卡平仓价)。

(四)运输体系不完备制约煤炭产业发展

“疆煤外运”、“疆电外送”、煤制天然气是新疆当前重要的能源战略部署,到2015年,计划完成原煤外运1亿吨,电力外送3000万千瓦,煤制天然气600亿立方米。目前新疆通往外省的唯一铁路大通道兰新线,运量仅为1200万吨/年,并且货运指标被优先安排给了农产品,疆煤外运受阻,运力不足;已经建成的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和±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工程年电力外送能力仅有几百万千瓦;西气东输三线伊宁—霍尔果斯煤制气支线工程输气能力仅有110亿方/年,运输体系不配套严重制约了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自治区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未来几十年内,能源主要依靠煤炭的格局不会改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要抓好煤炭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清洁高效利用。首先,在战略层面,积极开展煤炭安全绿色开发战略研究,研究制定煤炭绿色开采指导意见,减轻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升煤炭清洁生产水平。在生产环节,要加强煤炭开采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和支持煤炭洗选加工,提高洗选率;限制劣质煤炭开发、生产和使用。在消费环节,加强重点耗煤行业减排改造,加快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

(二)加快淘汰煤矿落后产能,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改造

目前新疆仍需淘汰5处41万吨/年产能煤矿,关闭退出2处14万吨/年产能煤矿。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推进我区中小煤矿升级改造,促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提高煤矿机械化技术水平、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资源回采率。

(三)加强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和调控

当前,新疆煤化工发展已经呈现出过热态势,涉足煤化工产业的既有中央企业,也有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许多企业搞煤化工属于跨界发展,之前对煤化工领域并不熟悉。更需引起重视的是,包括煤制气等一些煤化工的技术路径尚处于探索阶段,工艺技术并不成熟,尚未取得商业化营运的成功经验,经济效益也有待评价[1]。自治区应加强对煤化工产业的统一指导和管理,由政府提供企业间相互合作的平台,开展企业间的融合与交流,分享建设过程中的成功与教训,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四)试点改革煤炭资源税,增强企业增效能力

按照国家推行煤炭资源税改革的要求,对涉煤税费项目、标准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合规的予以保留,乱收费、乱摊派的一律取缔,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煤炭生产企业发展力度,对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煤炭深加工等项目给予信贷支持,降低煤炭企业融资成本,增强融资能力和还贷能力,提高煤炭生产企业发展能力。

(五)高度重视新疆煤炭价格,防止煤炭基地成为廉价煤市

新疆煤炭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已经远远背离了煤炭资源价值,2014年3月,热煤和电煤平均出矿价格分别为145.62元/吨、119元/吨,远低于《煤炭的真实成本》一书中提出的煤炭开采环境成本与燃烧环境成本的合计161.17元/吨。因此,必须在煤炭价格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外部成本,改革现有的煤炭价格体系,使煤炭外部成本尽可能真实反映在煤炭价格当中,实现煤炭的合理生产和消费[2]。

(六)加大对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力度

对已征收的各种煤炭资源有关税费,要严格规定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治理和恢复,例如可规定将目前征收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和地方经济发展费的40%—60%直接用于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力度,不仅要对企业制定的生态环境治理恢复方案进行科学评审,而且对治理恢复过程以及结束后要进行跟踪评估及验收,确保治理恢复取得实效[2]。

参考献:

[1]张明.煤化工产业需要强有力的宏观统筹[N].中国能源报,2014年3月3日

[2]董福.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的几点建议[J].干旱环境监测,2012,26(3)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好马不吃回头草”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什么下一篇:新闻时事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