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2024-05-01

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共13篇)

篇1: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永平村“升级晋档 科学发展”工作总结

永平村有3个村民小组,448户1754人,党员61名。耕地面积2380亩,其中苹果2300亩,占耕地面积的96.6%,人均1.4亩,是省市县确立的“一村一品”示范村。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584元,我村先后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村”;被市政府授予“果业领先园区”,村党支部被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村”、“新农村建设‘五星级’示范村”、“全市农民增收工作先进村”、“宝鸡市充分就业示范村”。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965元,进入全市百强村。2010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示范村党组织。

一年来,村党支部按照县委和镇党委的统一部署,按照“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五大类15项指标体系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分别制定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实施方案及产业规划,并认真摸底填写《举措到户明细卡》,同时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全村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生产发展,以壮大苹果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为目标,促进农民增收。(1)依托永盛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产业党组织,下设种植党小组和贮销党小组,大力践行产业党组织“三带双争一设定”活动主题,做到产业发展到那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那里。(2)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均净增1381元。

三、围绕村容整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村庄环境。村党支部以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为目标,深入开展以“三清”(清粪堆、清垃圾堆、清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和“五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为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投资1万元修建垃圾台3座,公厕2处,聘用保洁人员4名,制定《村规民约》、《村卫生管理制度》等规范,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投30多万元,水泥硬化东苏组1.2公里街道,全村村组道路实现百分之百水泥硬化,投资8万元建设了1000亩标准化示范园围墙2公里,70%的农户通上了有线电视,改厕项目132户已全面完成,栽植树木2000余棵,绿化街道、道路5公里,使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个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村初步形成。

四、围绕乡风文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在全村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新时代新农民的同时,重视维护稳定工作,及时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大力改善村文化设施,投资2万多元,购置书架、电视机、DVD、音响等设备,建成占地20平方米,藏书1500多册的“农家书屋”。还购置60多套服装、锣鼓等活动器材,组建了秧歌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村424户168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445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截止2009年12月60岁以上老人182人领取了养老金;对31户85人办理了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不断提高计生工作水平,稳定低生育率,强化育龄妇女健康检查,2009年全村符合政策生育率100%,节育措施落实率、三查率98%以上,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率达90%以上。开展了“绿色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0户,使全村形成了言行讲文明,衣食讲卫生,做事讲道德,为人讲诚信,相处讲和谐

篇2: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2010年,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年初制定的农民增收工作目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通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产业发展

全年养蚕发种294张,完成桑枝食用菌2万袋,桑园套种地膜洋芋80亩,实现人均纯收入297元,全年生猪饲养量达825头,实现人均纯收入335元,劳务输出139人,实现全年人均纯收入848元:二三产业从业人数97人,实现人均纯收入3091元,传统种养业实现人均纯收入385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958元,达到温饱村档次。

二、基础设施建设

其一:通过各方努力修通了xx村5组3公里的通组公路。其二:xx四组由于不通路,加上饮水困难,12户困难群众基本完成了移民搬迁工作。其三:高速路六标撤厂后的土地平整以及河道修复基本完成,为我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事业

(一)、加大合作医疗统筹宣传力度,通过上门服务,使农民对参保投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全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0%。使我村群众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二)、为落实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切实加强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实行了优质服务,依法管理,积极开展了计生工作普查和流动人口清查工作。很好的巩固了我村低生育水平现状。

(三)、加大治安中心的网络建设,着力做好维稳排查化解工作,在十天高速路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扎实工作都取得了妥善处理,为确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努力。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个村的发展,村班子至关重要。我们十分注重村干部的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送宣传册,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党员干部“三个代表”的思想教育,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牢固树立干部奉献意识,开拓为民服务意识,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经常性的开展党员学习、电化教育等活动。全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两名,发展党员两名。

2011年3月

大沟村2011年农民增收发展规划

大沟村位于石泉县城以西5公里,右临汉江南岸。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从人口514人、140户。总耕地面积1515亩,其中水田88亩,旱地1427亩。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958元,2011年在狠抓二三产业为主导,以畜牧、蚕桑、劳务为重的发展思路上,力争达到人均纯收入5549,达到温饱村一档次。为此今年我们必须全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蚕桑产业不动摇

力争在2011年新建一户标准化养蚕室,改建两户,加强桑园管理,做好闲置桑园的流转工作。当年养蚕发种达269张,桑园套种96亩,发种桑枝食用菌8万袋。实现蚕桑经济收入32.7万元。人均纯收入313元。

二、畜牧产业稳定增收

抓好良种繁育,标准化圈舍建设,使我村生猪饲养量达到480头,牛饲养量达205头,羊饲养量达423头,鸡饲养量达2500只,实现经济收入110万元。人均纯收入760元。

三、做大做强二三产业

十天高速路建设为我村的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建设完工后,要抓住契机,积极寻找发展出路。力争将二三产业作为我村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11年实现经济收入254.3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2656元。

四、做好劳动力技能培训,为我村劳务经济上台阶打好基础

2011年劳务输出136人,完成有组织输出80人,劳动技能培训15人,家庭创业5人,实现经济收入51.3万元,人均纯收入1009元。

五、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村干部四职在抓好稳定的前提下,把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主线,做到分项到产业,包抓到人头。做到月汇报、季考评、年终向村民做述职的重要内容。

篇3: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该局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法制”意识, 打造“依法审计”品牌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法律法规是保障, 政策制度作引领。一方面, 该局把学习贯彻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审计准则等结合起来, 全面掌握审计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具体要求, 依法实施审计工作。同时, 着力加强审计法制化建设, 在具体审计业务开展过程中, 以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为依托, 不断规范审计行为, 切实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 该局始终坚持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为目标, 依法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财经法规制度的执行及绩效情况, 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

二、强化“大局”意识, 打造“服务审计”品牌

紧扣主题主线, 通过审计工作推动昆山经济改革和各项管理创新。首先, 该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统筹安排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 坚持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要务, 促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其次, 该局以“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科学决策、维护财经秩序和促进反腐倡廉”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目标, 不断拓展和深化审计内容, 提高领导干部引领本区域、部门 (系统) 、单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再次, 该局立足昆山省管县 (市) 体制、现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以及扩权强镇试点的实际情况, 着力构建适合当前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审计综合服务机制, 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中之重, 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最后, 该局坚守“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审计理念, 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预防、警示、教育”作用, 注重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层面研究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 积极帮促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整改、建章立制, 促进财政财务、资产资源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三、强化“惠民”意识, 打造“民生审计”品牌

多年来, 该局始终秉承“执审为民”和“民本审计”理念, 立足审计岗位, 服务人民群众, 服务基层工作。一方面, 该局积极参与“三访三解三促”活动, 紧扣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 重点开展民生资金和民本项目审计, 通过审计工作, 强化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 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合、基层发展稳定、机关作风转变。另一个方面, 围绕昆山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五大战略”、“七大领先优势”, 扩大审计对象覆盖面, 提升审计实施和审计调查的深度, 扎实开展重点、热点、难点、焦点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第三, 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布置落实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的条线重点审计项目, 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公平正义、建设美好家园”的美好向往和理想追求,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和最大期盼。

四、强化“创新”意识, 打造“效率审计”品牌

第一, 创新审计举措, 审计机关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在审计项目安排、工作协调等诸多方面密切配合, 不断研究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创设新举措, 在“阳光交接”、履责能力培训和重点部门监察审计室等方面推出了创新举措, 大大提升了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第二, 创新审计内容, 加大对重大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 加大对政府重大项目建设的跟踪审计力度, 加大对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审计力度, 加大对重大民生资金和实事项目的审计力度。第三, 创新审计方式, 该局依托“三责联审”平台, 进一步在狠抓落实、规范制度上下功夫, 进一步在强化管理、资源调节上下功夫。同时, 强化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融合, 推行实施同步审计、交叉审计、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 将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并联起来, 推行多专业审计方式相结合, 节约审计资源, 提升审计效率。

五、强化“宏观”意识, 打造“和谐审计”品牌

该局通过着手微观监督, 着眼宏观服务, 多途径挖掘审计潜力, 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作用。首先, 在项目计划安排上, 突出“点线面结合”。突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特殊行业的领导干部审计, 按照“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 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 注重审查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其次, 在项目组织实施上, 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 灵活运用科学的审计组织方法, 调动全局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做到资源共享、成果互用, 保证各项审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第三, 在审计方式上, 努力探索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分类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等制度,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效果。

六、强化“学习”意识, 打造“能力审计”品牌

该局始终贯彻落实审计署和省、市工作会议精神, 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 强化培训和管理制度, 多举措提升队伍的战斗力、竞争力、凝聚力, 夯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根基。第一,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坚持“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原则, 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外派培训与自行培训相结合, 促进审计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第二, 整合资源, 突出实践锻炼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不断优化人员结构, 提高审计队伍的实战能力。第三, 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学做“穿石之水”, 通过四个引领, 奉献审计事业。按照“实、高、新、严、细”的要求, 积极开展以“比、学、赶、帮、超”为主题的业务竞赛活动, 促使能力强、作风硬、成效好的人才脱颖而出, 最大限度地提升审计绩效和能力。

七、强化“素质”意识, 打造“廉洁审计”品牌

该局注重围绕“正人先正己”, 狠抓廉政建设, 确保廉洁从审, 维护审计权威和公信力。首先, 树立宗旨意识, 形成审计人员共同认知的政治使命、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 营造“依法、廉洁、包容、和谐、担当、奉献”的事业发展氛围, 为昆山审计事业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行为引领。其次, 践行廉政准则, 强化严于律已、制度约束的廉洁品行, 以“生命线”、“高压线”为戒, 切实增强审计人员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 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 始终做到廉洁从审,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人权、财权、事权和“三公经费”支出的监督, 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保持审计工作清正廉洁。

八、强化“质量”意识, 打造“精品审计”品牌

一方面, 强化基础性审计管理工作, 降低审计风险。从审计方案制定、审计取证、项目审理、出具报告, 到审计承诺和整改回访等多项制度层层落实, 严格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内容, 规范审计项目作业行为。另一方面, 明确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各环节的责任, 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规范, 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工作。严格执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 加大审计成果的开发和运用, 杜绝急功近利,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推动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10年12月

[2]《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2011年7月

[3]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职》2011年7月

[4]审计署《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年7月

[5]《江苏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12年

篇4: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石瓮子村位于石瓮镇政府所在地,距柞水县城13公里。全村辖三个村民小组,571户、2068人,共有党员61人,全村耕地面积148亩,2010人均纯收入6330元,同比增长为55.1%。我村从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按照突出农民增收、统筹兼顾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着手,严格按主导产业强村、农民增收为突破口,班子建设、党务、村务公开等15项考核评价指标执行。现就我村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责任,精心组织发动

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我村及时召开了两委会及全体党员大会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委会副职为成员,大学生村官为办公人员的领导机构负责对全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的指导。村支部书记对党员及村上的干部进行了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宣传活动、详细安排部署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促进、两不误。在全村迅速形成了齐心协力地搞好此项活动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明确指导思想,科学制定规划

村党支部、村委会明确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针对我村的具体实际,2008年石瓮子村被评定为三类班子,最后结合实际制定开展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实施细则,明确了奋斗目标。2009年晋升为二类支部。虽然2009年被评为了二类支部,但是支部一班人认为这是一个耻辱的班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标杆值不、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创业先进集体等称号。中纪委多次来我村检查指导工作,2010年8月在陕西日报报道了石瓮子村由原来的上访专业村变成了平安模范村的称号,2010年石瓮子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330元,晋升为一类村。

三、严格制度考核,认真落实措施

1、围绕生产发展,紧扣农民增收。

围绕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实施增收工程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和劳务输出这两个主导产业。到2010年末,我村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为4430元,占人均收入的71%,不断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比重。

2、围绕生活宽裕,建设和谐家园。

全村2009年人均收入是3500元,2010年就达到了6330元,增长为55.2%,全村99%的农户全部都住上了小洋楼,居住环境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有机动车辆320余辆,其中大型挖机18台,私家小车100余辆,有人说现在的石瓮人的日子是神仙过的。

3、围绕村容整洁,优化村庄环境。

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村两委会努力争取各方资金,想方设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制订了村上发展规划,2009--2010年两年争取各类资金300多万元,挖通了东坪自来水,解决了石瓮街道历史吃水难问题。组租通水泥路,还联通了户与户之间的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前地坪,房前屋后是花园,外地旅游客人参观时是赞不绝口,夸石瓮百姓住的真是世外桃源,环境里有山有水有花园。

4、围绕乡风文明,提高村民素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及时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协调解决了因高速路占地引发的各类问题100多件。建成石瓮子村农家书屋,藏书1万多册。建成健身活动场所1378㎡,开展“文明村评选”活动,表彰了“十星文明户530户”、“好媳妇160个”,促进村民和谐相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计生工作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目前年内我村计划生育率达100%,重点对象“三查率”98%,节育措施及时率100%,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率达90%以上。

5、围绕管理民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党建目标责任述职考评实施办法,健全述职述廉、议事决策和工作落实机制,推行重大决策事前公示。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优化我村班子整体结构,增强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以村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五个中心”作用。在我村通过选举程序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篇5: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整改情况汇报

2011年我镇东村、毛寨、焦牛、曹寨、崔营和石堰村经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由三类村党组织上升到二类村党组织。其余12个村经考评验收为三类村党组织,没有四类村存在。3月26日,区相关部门对我镇2011年“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进行抽查,随机抽取东村、曹寨、毛寨3个二类村进行检查,就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为了顺利迎接市上相关部门抽查验收,就我镇各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整改。

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1.部分村干部认识不深刻,资料丢失严重,经整改后,镇上统一购买档案盒,对档案装订及规格统一要求,效果较好。加强各村包村指导员对升级晋档工作的指导力度,结合驻村干部,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2.生产发展卷中,村的主导产业超过3项,主导产业多而杂,反而看不出来哪个是主导产业。结合升级晋档考核评分表,和抽样调查各产业在村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按照由高到低的方式,确定了3个主导产业。

3.在生活宽裕卷中,就全村年人均纯收入情况说明中,资料冗杂,但缺少区统计局核准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给各村复印了2011年经区统计局核准的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4、村容整洁卷内,部分村只有各组的道路硬化率,没有汇总全村的道路硬化率,有些项目只有资料没有相关汇总说明及解释。

5.班子建设中,涉及收到上级部门表彰的文件不全,后经查找复印补齐。缺少“四议两公开”制度资料,下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我镇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指导村级经济发展能力与“升级晋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进一步加强。今后将认真按照“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把“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同结对帮扶工作有机结合,加快通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包抓帮扶作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篇6: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谋庄村党支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突出农民增收为目标,科学谋划,规范运作,整合资源,齐抓共管,使活动开展呈现出新招迭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在,我就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抓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全乡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部署后,乡党委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召开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培训会,对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会后,我村结合村情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通过县上开办的党建网站、电视宣传专栏,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宣传升级晋档活动,使活动开展做到全县皆知、人人参与。二是抓摸底调查,理清思路。结合实际,将基本情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细化。我村认真配合乡党委进行摸底。在调查摸底过程中,与群众掰指头算收入账、面对面算对比账、逐家逐户算增收账,逐户、逐组、进行摸底登记,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三是抓分级建档,规范管理。按照“县设网、乡建档、村上墙、户明白”的要求,加快收集相关资料,县委组织部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和调查摸底、考核评议的原始档案。乡党委在摸清村级党组织现状、农民收入来源和各类强村大户底子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反映所辖村情况的相关档案。我村按照家庭收入情况和产业发展类型对农户进行分类,建立“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工作档案,发放增收明白卡,形成表、卡、册、牌为一体的“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档案体系。

二是找准“四点”重点突破

一是找准关键点,强化教育培训。把加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教育培训作为开展该项活动关键 点,坚持用武装理论指导“升级晋档”,用人才智力推动“升级晋档”。为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4月初对乡镇主要领导、村两委一把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在此基础上,乡机关工作人员先后2次奔赴10个村,进村组、进院落、进农户,就“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实施办法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进行了精心解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活动提供政策、智力支撑。二是找准结合点,形成工作合力。把“升级晋档”活动与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通过解放思想深入调研,找准制约和影响推动“升级晋档”活动的主客观因素,切实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把“升级晋档”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行资金捆绑、政策倾斜,确保部分基础好的村尽快实现升级;把“升级晋档”与争先创优、“三联共建”等党建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合力加速“升级晋档”。通过树立榜样,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升级晋档” 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四是找准切入点,聚力突破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不断激发村级党组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动力,通过逐级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用党建制度指导“升级晋档”,加大主导产业在基层目标考评中的权重,用经济发展支撑“升级晋档”,采取县、乡领导干部包抓、下派驻村干部指导、县级领导部门结对帮扶、政策和项目扶持等有力措施,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想办法、出实招、谋发展,切实让群众感觉“升级晋档”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

三是健全“五制”保障落实

篇7: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升级晋档 科学发展”活动工作规划

(2011年——2012年)

一、基本情况

xxx村隶属灞桥区席王街道办事处,南倚白鹿原,北靠灞水,耕地面积440余亩,全村有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143户500人,党员总数21名,两委会由6人组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780㎡,活动场所有办公室4间、办公桌5张、椅子40把;有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及电视机,每月集中组织党员学习不少于8次;活动场所室外活动面积1000㎡。2007年通过新农村建设工作,使村容村貌极大改观,人居环境极大改变,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1989年开始引进、种植樱桃,经过20年不断探索,种植樱桃成为本村的主导产业,并形成了以大樱桃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目前,樱桃种植面积2100亩,挂果面积超过1800亩,年产值达550万元,樱桃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98%,xxx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樱桃村”。2010年通过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被评为省级示范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8700元增加到2011年11600元。

二、目标任务

为了全面提升xxx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村两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加快我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全村农民增收,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目的,特规定了2011——2012年两年的发展规划,树立我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形象。目标任务如下:

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40元; 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0元;

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800元。年增长率为百分之18。

三、工作措施

1.生产发展方面。一是以樱桃种植为主。2011年计划新建园面积200亩,力争今年冬季全面完成,新建园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对老果园进行大改形,强拉枝,加强果园管理,使全村果品质量提高,优果率达到30%,2012年力争使全村果园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合理经营农家乐,间接提高村民收入。

2.生活宽裕方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主导产业作用,加大技能培训等方式,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0元。3.村容整洁方面。2009年底全村自来水入户;建成村卫生室;2010——2011年在村上再打深水井一眼,彻底解决该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2010年——2012年3.5公里街道全部硬化。2010年——2012年全村3.5公里街道硬化到位,绿化到位,达到“五无”标准,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4.乡风文明方面。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全村开展评比“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活动,创建率达到85%以上。5.管理民主方面。两委会班子健全,工作运转正常,较好发挥领导组织作用,计划在2011年——2012年建成村委会活动场所及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办公室,引导村民积极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建党务、村务公开栏,规范村级党组织,让全体村民对两委会班子进行监督指导。

篇8:永平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汇报

“升级晋档 科学发展”活动工作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

处。全村共

户,总人口

人,现有党员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

亩,人均占有

亩,其中,粮食面积为

亩,果园面积

亩,村上主要以粮食产业为主。基础设施较差,全村有卫生室一处,有村委会阵地和村级活动场所。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

元,在升级晋档中由

类升为

类。

二、目标任务

为了改变全村贫穷落后的局面,村两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加快我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全村农民增收,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目的,特规定了2012年发展规划。为了树立我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形象。目标任务如下: 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

三、工作措施

1.生产发展方面。全村以粮食作物为主。小麦产量达公斤,水稻产量达到

公斤,油菜产量达到

公斤。2012年全村牛存栏达到

头,猪存栏达到

头以上。建成大 1 规模、高标准养牛场一所,养猪场三所,养鸡场

所。主导产业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70%以上。二是加大村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培养工作力度,到2012年村上成立蔬菜协会1个,农户参加比重重30%以上。

2.生活宽裕方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主导产业作用,加大劳务培训输出力度等方式,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3.村容整洁方面。2012年在村上再打深水井一眼,彻底解决该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硬化村通公路

公里,绿化到位,达到“五无”标准,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4.乡风文明方面。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全村开展评比“十星文明户”、“致富能手”、“好公婆、好媳妇”等活动,创建率达到50%以上。

5.管理民主方面。计划2012年建成村委会活动场所及群众文化娱乐广场。建党务、村务公开栏,规范村级党组织,让全体村民对两委会班子进行监督指导。

两委会班子健全,工作运转正常,较好发挥领导组织作用,努力加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党建领航”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动为平台,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带领党员群众,全力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努力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建设:支部要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在35岁以下的进步青年中培养积极分子,力争在2012年发展一名青年入党。坚持按期组织学习,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定期义务劳动,落实承诺制和设岗定责,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一支优秀的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

篇9: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总结材料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工作总结

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是统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为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县按照省、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全县认真扎实开展了村级党组织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现就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和主要作法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基层党委27个,其中乡镇(管区、街道办事处)党委13个,机关党委14个;总支8个;支部43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00个,国有、集体经济组织党支部21个,非公经济党支部7个,社区党支部5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203个;党员7747名,其中女党员1193名;农民党员4453名,其中女党员563名。在全县认真开展村级党组织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以来,各级党组织针对乡村情实际情况,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结合当地,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工作,落实各项措施,保证了全县各级村党组织顺利实现升级晋档。

二、具体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按照省、市委总体安排和部署,我县及时成立机构,夯实责任,召开了专题会进行研究

创建一类、扩大二类、提升三类、减少四类为目的,建立机构,明确任务,规范档案,分类晋升,强化管理,部分村级党组织将该项活动延伸到了每户,制定了《农户产业致富增收明白卡》,对每户基本情况全部在明白卡上反映出来,把农户具体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户,实行了‚户晋位‛制度,为活动的科学实施和有效管理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也在农民中掀起了争、超、赶、学、比的活动高潮。同时,对全县200个村级党组织进行了打分评定,划分为一类村7个、二类村

41、三类村81个,四类村71个共四个档级。把全县28个问题较大的村作为28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调研点,重点进行整改。各部门、乡镇、各村领导干部纷纷深入村组、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指导活动扎实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通知》,就该项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各乡镇(管区、街道办)党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确定了本乡镇(管区、街道办)每年升级晋档的村党组织名单,明确升级晋档任务,确定乡村两包扶干部,村严格考核标准,分类进行指导,力争使确定的每个类型的村都得到升级晋档。

三是强化考核、奖优罚劣。今年年初,由县委组织部、县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县委农工部与县统计局等10个相关业务单位16名干部组成了三个联合考核组,对2009年初确定的升级晋档村进行了认真的

农民收入。目前,要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只能靠其他产业。

四、今后工作

1、落实责任。要强化乡镇、村上各级领导责任意识,从政治上高度重视这项事关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活动,今后乡镇、村上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并以此为活动重要载体,统揽农村工作全局。

2、明确目标。今后对于各乡镇、村上确定晋升的目标,对于因工作措施不力、责任性不强而倒致没有完成完成任务的,没有晋升的村的包村领导干部,要进行问责。

3、强化措施。确定晋升的二、三、四类村要加大工作措施,县乡两级要在人、财、物上加大工作倾斜力度,乡镇、村上要与各包村单位进行多协调、多沟通,要得到包村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村上的基础条件有所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

篇10:“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总体规划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总体规划

一、目标: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二、三产业逐步扩大,红枣产业逐步上规模。提高村民收入水平,改善村民衣、食、住、行、用条件。不断提高村民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治理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使全村社会稳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7800元,达到一类甲档。

二、措施: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加工业,养殖业,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节水灌溉,加大农村卫生环境治理,兴建垃圾台,集中处理。拓宽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强化技能,实现帮扶结对,共同发展。

三、计划:2009年完成3.5公里村路硬化,红枣栽植面积460亩,完成科技、技能培训4次,新增红枣加工户10户,红枣加工量增加20%,人均收入4000元。三类甲。

2010年,新增红枣红枣栽植面积540亩,加工户增加8户,创建1个红枣基地建设示范园,红枣加工量达50000公斤,外出务工人员增加40人,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进入二类丙。

2011年,全村主干道路绿化,红枣栽植面积增加600亩,加工量增长达30%,在上年基础上人均收入增长1000元。进入二类乙。

2012年,红枣加工上规模,新栽红枣面积660亩,年加工红枣100000公斤,建成100头养猪场,人均收入达7800元。进入一类甲。

****村党支部

****村村委会

篇11:升级晋档工作汇报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创建工作汇报

圣水镇位于汉江南岸,县城东北角,距县城18km,市区12km,与汉台、城固两县交界,全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18个村1个居委会1个社区,139个村民组,总人口29277人,其中农业人口6825户23801人。

镇党委下设25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8个,农村党员586人。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946元,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达到4098元,最低3117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4000元的村16个,占89%,4000元-5000元的村2个,占11%,按照15项指标考评,三类村党支部5个,占村总数的28%;四类村党支部12个,占村总数的72%。结合全镇实际,镇党委研究制定了四年创建规划,到2012年,建成一类村3个,占村总数的%17;二类村9个,占村总数的50%;三类村6个,占村总数的33%,彻底消灭四类村。到2009年底,创建二类村1个,三类村3个。一年来,我们围绕村党支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形成升级晋档工作的强大合力。

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了规划实施方案,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整体工作有效推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建

1机构夯责任。镇党委及时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副职为成员的村党支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村党支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镇级领导联村、机关干部包村工作制度。村党支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全镇上下迅速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干部齐心协力、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摸实情建台账。镇党委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扎实开展调查摸底,摸清了农户主要产业、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2008,全镇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1043户,占总户数的15.3%;2000元—3000元2078户,占总户数的30.4%,3000元-5000元的2612户,占总户数的38.3%;5000元-8000元的807户,占总户数的11.8%;8000元以上的285户,占总户数的4.2%。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村逐户制定了增收计划和主要措施,确定了帮扶包联责任人,对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农户进行重点帮扶。同时,按照“乡建档、村上墙、户明白”的要求,逐户建立台账,对18个村逐条细化考核,评定分数,划分类别,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以镇村制定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并制作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抓宣传造氛围。镇党委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广泛宣传“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镇村采取召开不同层次会议、悬挂

过街红、刷写标语、播放电影、制作大型广告宣传牌等形式,传达学习省市县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入宣传发动,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力促农民致富增收。

1、围绕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是升级晋档工作的关键环节。按照镇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创建规划和目标要求,我们重点在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下功夫、求突破。着力发展壮大苗木花卉、蚕桑、中药材、养殖、蔬菜等主导产业,2009年,巩固苗木花卉2698亩,新发展910亩;发展中药材4680亩;种植蔬菜4870亩,其中设施蔬菜300亩,建成设施蔬菜基地1个;生猪出栏23308头,期末存栏15616头,培育百头规模养殖大户40户,5头以上规模大户92户,建成生猪专业村1个。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镇党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工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采取龙头牵动、政策促动、帮扶拉动、典型带动等措施,推进优质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持续推进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提升工业化水平。09年,开工在建项目7个,完成投资4000万元。其中:总

投资4.5亿元的汉中锌业特殊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锌合金生产线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总投资1680万元的汉黄公路圣水段项目已完成投资200万元,汉中天力新型建材公司本完成投资380万元,山口茶厂本完成投资60万元,朵彩蔬菜种植基地本完成200万元,圣水农家乐建设完成投资80万元,圣源超市建设完成投资80万元。重点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健康、上升的发展态势,成为壮大镇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鼓励就业创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组织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就业,发放劳务资料、图片、宣传单7000余份,09年完成劳务输出7011人,其中有序输出3228人。

2、围绕村容整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村庄环境。按照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和监管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和谐、秀美、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原则,以实施“五清”、治理“六乱”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清运生产生活垃圾500余方,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得以提升。结合联创工作,积极进行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项目申报,共申报了7个项目种类,合计概算资金1217万元;为白庙村争取到工程概算为32万元的人饮工程,修建一个容积为30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了1600米长的主管道,可覆盖全村用水;瓮池村修建沼气30口,林场村添

设了10个垃圾箱,南华村新建垃圾池18个,完成了全镇18个村卫生室的改、迁建和村医配备等工作,实施了林场和庄房两个村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目前,林场村已通过省级验收。

3、围绕乡风文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及时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3起,调处率100%。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完成18个村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在林场村、新营村建设了农家书屋,安装了文体设施。完成10个村10套村村通电视安装。不断提高计生工作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目前年内各村计划生育率100%,重点对象“三查率”98%,节育措施及时率达97%,节育率达98%;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落实,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585人,33310元;放弃二孩生育9人,奖励4500元;发放计生合疗补助6351人,63510元。认真开展计生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申报工作,为45名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养老金32400元。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关爱女孩”活动,市、镇各级领导在活动中结对帮扶女孩77人。申报落实“低保“对象676户,1393人,发放低保金712560元。慰问生活困难党员20余人,兑现慰问资金3000余元。

4、围绕管理民主,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村级班子建设、党员活动日、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三级承诺制”、“五送一建”、“党员评星定级”等活动、深入开展为民服务代理制,建立健全村民

监督委员会等创新工作,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管人、管物、管地、管事和监督渠道,不断丰富党建组织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优化村级班子整体结构,增强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

三、存在问题

经过一年来的扎实工作,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有序推进,2009年,全镇已达到二类村创建标准的3个,已达到三类村创建标准的3个,其中有2个村提前一年达到二类村创建标准。但是,我们在推进村党支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一是部分镇村干部对“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思想不够重视,工作力度不强,措施不力;二是农业产业化规模效益优势不明显,工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业和三产滞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三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苗木花卉、生猪养殖零散经营,易受自然等条件制约,除外出务工外缺少其它增收途径。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规划,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夯实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确保全镇村党支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篇12:新升级晋档科学发展资料清单范文

一、上级来文准备一个盒子(镇上给各村发的文件)

1、基层组织建设年安排意见;

2、十大系列活动安排意见;

3、六抓六解决活动安排方案;

4、党员发展六项制度实施方案;

5、镇社区2012年升级晋档活动实施意见及创建目标;

6、四议四公开镇、村两级实施意见;

7、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镇、村实施意见、领导小组及入户调查表等资料。

二、按照升级晋档活动标准七大块准备七个盒子:(盒子一)村党组织建设

1、村党组织成员2011年换届后的任职文件,村委会成员2011年换届后的当选证书;

2、村两委会受县级以上命名表彰的文件或奖牌;

3、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发展工作规划;

4、支部争创产业基地简介;

5、党员花名册、支部会议记录;

6、近三年镇(社区)党(工)委发展党员批复文件;

7、村党支部党员活动开展记录(一月开展一次活动); 8、党员承诺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资料;

9、党员中心户(以党小组为单位设置中心户,一个中心户管5-15名党员)名单,并有党员中心户挂牌。(盒子二)工作思路

1、村书记、主任的任期承诺书;

2、村两委会2012年工作规划;

3、近3年村发展目标;

4、有村组建设规划图;(盒子三)工作制度

1、村规民约、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两委会联席制度、);村印章使用登记本。

2、村书记岗位职责、村委会主任岗位职责;

3、有“四议四公开”(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四个记录本,内至少补两次以上记录,内容要详细。

(盒子四)活动阵地

有党员远程教育“三薄一册”,并按照规定做好远程教育记录,记录要详细。

(盒子五)保障机制

1、有村级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安排意见和培训经费支出票据;

2、年内村干部的工资拨付清单;

3、村干部缴纳新农保的册子及票据,离任干部名单。(盒子六)工作业绩 1、2000人以下的村要有10户农村居民家庭一次性回忆记账表,2000以上的村要有15户农村居民家庭一次性回忆记账表;

2、主导产业调查摸底表;

3、主导产业从业农户名单(包括种植面积或养殖头数及规模);

4、主导产业简介一份(包括产业现状、规模、效益、发展规划);

5、合作社或协会审批文件、营业执照;

6、合作社或协会会员名单;

7、合作社或协会各项规章制度、运行情况和记录;

5、村发展公益事业、开展文化活动记录。

8、镇(社区)出示各村村内道路硬化情况(硬化率)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

9、村环境保洁制度,落实保洁人员和村干部责任区;

10、有2011、2012统计报表和县计生局二孩批复文件及计划生育报表;

11、村级治保、调解组织机构和制度上墙,有调解记录和调解协议;

12、村警务室牌子、村治安巡防记录本。村2012年每月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统计表(派出所盖章)。(盒子七)群众反映

民主测评表

三、各镇(社区)给县委组织部补报的文件有: 1、2012年各镇(社区)升级晋档活动实施意见及创建目标; 2、2012年各镇(社区)升级晋档活动工作总结。

篇13:升级晋档促民富 科学发展谱新篇

建设一个好的党组织。“村上发展快不快,全靠好的组织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检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重要指标。该村结合村情实际,不断创新举措,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村级管理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该村以2011年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选好配强村级“两委”班子。通过换届,选举产生了一位具有科级级别的支部书记,并配备了一名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村官,目前该村两委班子是宋家镇乃至全县最强势的两委班子,也真正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为磨坪村的“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培养一个好的带头人。好的带头人是促进村级晋档的助推器,是加强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是实现磨坪村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该村党员干部发展按照“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模范化”的要求,积极吸收党性观念强、文化素质高的年轻人、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及创业能人加入党组织,使之成为能够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升级晋档的带头人,为磨坪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更加激发了磨坪村发展的内在活力,近年来该村共发展35岁以下党员7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5名,创业能人4名,年轻农民3名)。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承诺作用。我们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任职和家庭情况,结合“创先争优”和“升级晋档”活动目标,确定每个党员的承诺事项,对承诺内容建立档案并公示上墙,半年进行检查,年终进行考评,对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有效激发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如本村四组女组长郭伦芳连续三年带头种植烤烟20亩,年养殖白山羊80只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

理清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思路等于出路,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是实现升级晋档、农民致富的指明灯”。该村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找准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思路,深度挖掘发展潜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示范点,让持续晋档有保障,科学发展有抓手。磨坪村以前是磨坪乡政府所在地,自2001年乡政府撤并后,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群众人心涣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增收没有渠道。2008年以来,磨坪村抓住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使得支部凝聚力得到全面增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一是明确规划思路。该村结合实际编制了《磨坪村2011—2013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一年升一类、两年再提高、三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二是明确晋档指标思路,形成发展合力。升级晋档5大类20小项具体指标,既要村上算大帐拿规划,更要把帐算到户上、算到人头上,算到每项产业上,从上到下人人心中有数,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年初根据每个农户的资源环境、家庭成员能力,从事的职业,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合理的增收目标,年初将致富增收项目分类认真填写在增收明白卡上,年末对农户实际增收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形成了户户谋发展、人人忙增收的良好局面。三是理清产业发展思路。该村紧密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及时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紧紧围绕“壮大发展烤烟、突破发展白山羊、稳定发展劳务、积极发展林果”的发展思路,按照“抓点示范、规模发展、全盘带动”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全村产业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以“烤烟、养羊、林果、劳务”为主,以“蚕桑、粮油”为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012年,该村发展烤烟265亩,管护板栗示范园2000亩和核桃示范基地2000亩。磨坪生态新村建设项目启动。

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是实现村级晋档的重要保证。该村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要求,强化多方联动帮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积极发挥协会作用,形成“产业支撑—群众增收—村级晋档”的长效机制,实现党建工作于农村发汗的互动双赢。一是产业发展实现特色化、规模化。特色化、规模化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11年初,磨坪村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六个一”富民工程,即:人均一只羊,人均一头猪,人均10只鸡,户均一亩烟,户均一张蚕,户均输出一个劳力。2012年该村继续实施“六个一”富民工程,进一步细化目标考核,夯实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0000元以上,顺利保留一类村。该村充分利用荒山坡地,着重发展核桃、梅子、板栗等干鲜果特色产业,按照规模连片、集中管理的方式,目前,该村现有核桃基地2000亩,板栗示范园2000亩,梅子园150亩,并初显经济效益。二是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化、产业化。为使产业效益实现最大化,磨坪村充分用活国家各类惠农政策及其他政策,为农副产品的产销服务打造绿色通道。该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合作社为纽带,架起农村产业发展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新路子。目前,该村成立了养羊专业合作社、林果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为农民产业发展提供桥梁,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如养羊专业合作社,为养羊农户提供崽种、养殖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使得养羊农户不愁销路和技术障碍,每年可以销售白山羊5万多只,为农民增收300万元;林果专业合作为农户提供嫁接、管理等技术服务,按照以农户为主,合作社分红的模式进行运作,实现农户与合作社双赢。三是实行村务、财务、党务公开机制化。定期通过公示栏和召开会议等形式对村务、财务、党务进行公开,尤其是群众关注的低保评审、村级经费开支、党员发展等事项进行详细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做到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有效促进了干群关系。四是民主决策机制化。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情,通过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议定。比如,在村址闲臵场地开发一事中,我们采取事先由村“两委”会商议,然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再由镇政府批准后公开招标操作。五是优化发展环境机制化。磨坪村紧扣县委实施的“16830”工程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丹江治理工程、集镇饮水、烟路(水)配套、正大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以“双创”为契机,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通过多方筹集资金5万元,购臵垃圾桶10多个,新建垃圾池10座。努力改善优化发展环境。六是文明创建机制化。文明创建是提高精神面貌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磨坪村整体形象的中大工程。磨坪村以村民综合服务中心为阵地,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和实用技术等,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每年组织群众评选“种养殖能手”、“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女能人”和“文明和谐家庭”,对评选出的典型进行表彰奖励,有力提升了群众的综合素质。2009年顺利通过省级平安村创建验收,村警务室被评为市级优秀警务室。2011年,磨坪村的文明家庭创建率达到95%。该村通过评先进、树典型,让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上一篇:气化厂“两风”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煤矿测量与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