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2024-04-30

防护管理控制程序(通用9篇)

篇1: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情况报告

我门诊部领导高度重视放射室辐射装置安全与防护工作,加强日常监督与检查。

本我诊所放射室继续执行放射规章制度、辐射安全防护体系及应急预案,对放射室内硬件防护工作不断完善,如:联动红灯警示完好运行状态、警示牌悬挂,每日机器的运转、工作规范及流程井然有序。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射线防护知识普及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宣传,制定了应急预案。

放射室的工作人员参加了监督所的防护知识培训,取得了相应的防护知识考核合格资质。工作人员防护落实到位,每季度射线剂量检测准确、及时记录。现用牙科X射线机遵守相关部门规定,进行了检测并将检测合格报告存档。

****年**月**日

篇2: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一、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监督部门开展工作。

二、建立放射防护管理机构,设置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并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放射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措施和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四、对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及时办理预防性审批和验收手续。

五、放射工作人员按时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并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体检工作;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

六、放射工作场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他入口处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七、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配备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篇3: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崇明东滩生态城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护林一期工程是东滩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建成后将为东滩启动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通道防护林工程位于崇明岛东端南部的长江入海口, 东临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由3个地块组成, 位于建设中的上实大道东西两侧和东滩大道北侧。防护林一期工程绿化总面积20.45万m2, 主要包括苗木搬迁、土方造型、绿化种植、园路铺装、景观小品、水电安装等工作内容。本工程分成2个标段, 一标段绿化总面积113 350 m2, 二标段绿化总面积91 303 m2。

本工程施工区域内土体由河湖江海沉积发育和近代围垦而成, 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盐土等类型, 土壤p H值平均8.3, 偏碱性, 不利于植物生长。地形现状沟渠、鱼塘较多, 工程缺土严重, 平均填土1 m左右。园路和景观小品均在新填筑土层上施工, 土壤沉降时间较短, 对基础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2 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绿化工程是一个多专业综合的系统工程, 具有一定的艺术美学要求, 一般由土方工程、种植工程、园路铺设、景观小品等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1]。

2.1 施工准备阶段

1)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图纸的完整性和适用性是绿化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在设计交底前, 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现场踏勘, 各层次的图纸会审, 及时指出设计图纸与现场不符之处和错误, 将问题书面提交设计人员予以解决。通过设计交底, 一方面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工程整体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意图, 在施工过程中将设计内容充分体现, 创造高质量景观作品;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可及时解答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 便于设计人员及时修改、完善设计图纸。

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的主要依据,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单位取得中标通知书后, 着重了解现场的管线布置, 沟渠、浜塘分布及施工通道情况等, 结合设计图纸要求,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同时根据崇明岛的土质、气候环境、水文条件的特殊性, 编制土壤改良、苗木栽植、园路及欧式亭等专项方案。

3) 编制监理大纲。监理大纲是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施工行为和质量验收评价的主要依据, 必须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开工前必须针对施工的关键工序、施工难点和施工重点部位制订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 列出监督旁站的项目清单, 明确质量验收评定的标准, 保证工程施工的规范化管理。

4) 提高质量意识。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主要行为人, 明确每个班组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 通过质量目标考核机制和培训, 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技术水平, 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

5) 强化施工安全责任意识。组织施工方和监理方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危险源、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梳理, 编制危险因素初始清单, 制订预控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 做到有记录。要求特种岗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监理人员对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 做好检查记录。明确工程“安全无事故”的管理目标, 将工程的安全管理纳入东滩启动区基础设施立功竞赛体系, 以此促进施工的安全管理。

2.2 工程施工阶段

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绿化施工过程中将投入各种原材料、苗木、土方等, 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所有材料要有齐全的质保资料, 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现场取样测试工作, 监理同步进行试验检测, 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2) 加强工序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过程中, 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将“按图施工、按方案施工, 按规范标准施工”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施工工序质量报验管理, 每道工序完工后, 必须经监理检查签字后, 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同时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实行监理旁站制度, 确保施工质量。

3) 建立例会制度。施工例会制度, 主要形式有每月建设计划会和每周的工地例会及专题会, 主要是分析每月 (周) 的施工进度情况, 讨论下月 (周) 的施工计划。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剖析, 及时查找原因, 讨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做好各标段之间的协调工作, 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同时建立检查制度, 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整改, 保证各项工作的质量和管理符合规范要求。

4) 加强已完工产品的保护工作。由于工程工期较长, 各分项工程完工时间不一, 难免会在后面施工时对已完工的产品造成损坏, 因此要有专人对已完工的施工产品采取保护措施, 确保整个工程竣工后设施完好。

2.3 工程后期养护管理

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后期的养护管理要制订养护专项方案, 建立一支专业养护队伍。根据绿化苗木的不同种类和崇明东滩的立地条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崇明东滩处于长江口, 风力较大, 要做好苗木的支撑加固, 制订防汛防台预案。

3 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3.1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主要控制土壤质量和土方造型。由于崇明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栽植土一般取自崇明本岛, 土壤偏碱性, 种植苗木前需进行土壤改良[2]。

1) 土方造型。施工前对工程范围内原地面进行标高测量, 确定土方数量。同时对现场沟渠河塘等进行测量, 为制订施工方案提供依据。考虑到工程土方需求量较大, 崇明岛土方资源紧张等因素, 本工程采取淤泥晒干利用的方法, 以减少外进土方数量。加大对外进土方的控制, 对主要取土点进行考察, 从源头保证优质土方供应。采取供土地点控制和园区卸土点控制相结合的办法, 增派监理人员到取土现场与施工现场, 加强检查力度, 对进场土方车预检, 不合格土不进场, 对现场土方巡检抽检, 发现不合格土方及时清退出场。对于土壤中的垃圾及恶性杂草根茎等有害杂质按要求进行清捡。

2) 土壤改良。施工前对工程范围内的土壤和外进土源的理化性质进行化学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土壤改良方案。经过土壤取样化学分析, 东滩地区的土壤p H值在8.1~8.8之间, EC值在0.23~0.47之间, 有机质含量在6.08~11之间。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呈碱性, 不利于植物生长, EC值偏低, 养分贫瘠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因此, 针对性选择合适的营养土, 以改善p H值和EC值为主要目的, 同时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3.2 种植工程

1) 苗木材料控制。苗木种植工程是将设计蓝图变为实际绿化景观的关键工作, 苗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最好选用崇明当地的苗木, 选择生长健康没有病虫害的苗木和长势良好、形态饱满的苗木。做好苗木规格的检查验收, 没有检疫证和检疫不合格苗木不得使用。

2) 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从苗木起挖、绑扎、运输及栽植等各环节按规范施工, 保证质量。针对地下水位高等现状, 种植香樟等大规格乔木时, 在树穴下部垫设8~10 cm碎石, 促进排水, 有利于植物成活。崇明地区濒临长江口, 常年风力较大, 应加强栽后绑扎力度。

4 景观小品工程

4.1 园路

本工程园路有宽度1.5 m、2.5 m、3.5 m 3种类型, 1.5 m、2.5 m是烧结砖铺装园路, 3.5 m是沥青园路。基层的压实度和面层的标高是质量控制点, 测量放线、基层处理和面层施工是影响质量的主要施工环节。

1) 材料选择。材料到场后根据要求做好材料检测和监理平行检测工作, 确定2家检测单位作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材料检测的第三方机构, 经现场检测合格的材料批方可使用。

2) 测量放线。园路一般随地形起伏, 多呈环状或曲线形状。测量放线应根据设计图纸的网格结合地形进行, 施工区域内设置高程控制桩和水准点, 并在施工中定期进行维护和复测。测量放线特别要注意随地形起伏段标高控制, 园路的坡度和曲线的顺滑。

3) 基层处理。园路施工一般在土方填筑完成后进行, 工程范围平均填土1 m左右, 园路基层基本处于新填筑土方上。新填土方沉降时间短, 在基层进行施工时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基层的稳定性, 保证压实度及土方后期沉降引起的园路沉降。

4) 面层铺装。由于3.5 m园路宽度较小, 园路线形弯曲, 绿化已基本完成, 施工区域内无车辆交汇点, 园路基层结构荷载有限等因素, 对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质量造成影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 对运输车辆、摊铺机械和压路机等机械设备进行调整, 选择适合3.5 m园路宽度的小型摊铺机械和压路机。施工现场没有车辆交汇点, 全部使用小型卡车装载沥青混合料, 覆盖好油布等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在一些环行区域, 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 以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作业。在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 采用小型手推式震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保证碾压质量和平整度。

4.2 欧式亭

本工程内有1座欧式亭, 亭高10.8 m, 是工程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结构、柱子、梁和圆顶混凝土施工和GRC装饰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1) 基础施工。地基开挖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捣完成, 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浇捣完成后, 表面采用“一压二抹”方法, 及时覆盖养护, 防止表面收水裂缝。回填土前应排除坑内积水, 保证密实性。

2) 柱子施工。在柱混凝土浇捣前, 应仔细检查模板的轴线, 钢筋及预埋件位置, 模板支撑情况, 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柱混凝土浇捣一次完成。

3) 梁、顶施工。梁、顶同时浇捣, 一次完毕, 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梁底模铺设时留置调节模板, 模板下架设养护支撑, 其余按设计施工规范执行。亭屋面顶的模板采用九夹板, 支撑用钢管撑。当强度基本达到100%时, 拆除养护支撑并调节模板。

4) GRC装饰。安装GRC时, 必须“中对中”, 同一位置线上安装多个时, 必须按需求均分, 按图纸尺寸加以定位;GRC构件接口处用玻纤网格布粘贴, 防止开裂, 构件与亭柱、梁交接部位用膨胀螺栓进行焊接处理, 焊接部位涂刷防锈漆2遍并补洞。GRC接口处用补缝胶泥补缝、回填。

5 结语

绿化工程是建设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能极大改善人们居住和出行环境。在工程施工中, 虽然加大了对各阶段、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力求消除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 以保证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但还存在不足之处, 如个别工序报验不及时, 部分内业资料与工程进展不同步, 园路铺装石材存在色差, 园路、广场铺装与材料运输通行存在矛盾等。在今后工作中, 将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翠兰.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 山西林业, 2007 (6) :27-28.

篇4: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关键词】检验科自我防护控制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38-01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重点聚集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各科病人的标本都送往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各种大量标本,包括常规检验、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每天不但与患者直接接触,还要要与大量临床标本如患者的血液、尿液、体液、粪便、痰、穿刺液、脓液、胃液和脑脊液直接接触,容易造成检验人员的工作环境的污染和医院内感染。各种病原体均有存在的可能性,患者与医生、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始终存在。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因此做好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特别是对检验科人员和环境的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尤为重要。

一检验科存在的医院感染原因

部分检验人员采集标本时无菌观念不强,,消毒液浓度达不到要求,或使用时操作不当。各类标本在试管或其他容器中未经加盖直接离心或振荡操作后进行检验,因试管破碎造成标本外溢,直接污染离心机而造成污染。各种检验用品如采血针、吸管、注射器、针头、试管等一次性用品,由于处理不当或未经处理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直接污染医院的环境、物品,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剩余标本处理不妥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院感染意识不强,工作人员的手,工作室、操作台、仪器清洁用的墩布消毒不彻底,造成大量细菌繁殖。检验报告单与申请单为一体,操作不当造成标本外漏等,造成交叉感染,导致病源微生物的在医院内的传播。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暴露,确保环境的生物安全,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二加强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减少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学习及培训,使检验人员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医院感染办,专职人员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了解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及生物危害,健全生物安全防护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职业暴露应急措施。使全体人员都能深刻意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自觉遵。加强检验人员的无菌观念。工作时间着装规范,不在工作区内进食水,不会客。采血时检验人员在采血室操作,操作中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应做到一人一巾一带一管,对每位患者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标本离心每周由一名检验人员负责,操作时穿防护衣、戴防护眼镜、一次性橡胶手套,采血管离心前不得开盖,对传染性病原体均由免疫室人员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进行离心或振荡操作的标本,避免样本溢出。若标本液体外溢时,应消毒离心机内部。消毒液容器每周消毒2次,使用后随时加盖,经常检测消毒液的浓度

2.2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的手,报告单消毒与监测;每天工作完毕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并定期监测,工作台面及物体表面进行常规消毒,定期监测,物。当地面被污染立即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30-60min。检验人员在操作时不慎受伤时,,要立即挤压伤口,排出血液,用肥皂和流水冲洗,并消毒包扎.衣物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灭菌后再清洗。报关单消毒后才可发出,在操作前应戴手套,操作后应立即六步洗手法洗手。当标本直接污染手部皮肤时,洗手后必须进行手消毒。不得用公用毛巾擦手,防止交叉感染。医疗废物处理各种检验一次性检验用品,置于相应的容器内,损伤性垃圾消毒后,送焚烧炉。检验标本可能存在病原体,应按医疗废物严格管理,避免出现生物危害。对所有标本都应按传染性标本处理,采用高压灭菌法或消毒液浸泡,焚烧处理。废弃的标本要做无害化处理,才可倒入下水道。

三总结

篇5: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县卫生监督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辐射安全防护管理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从做好放射源安全管理着手,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落实辐射防护措施,加强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现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桃岭卫生院是一所综合性非营利性普通乡镇卫生院,现有业务用房980平方米,职工20人,设置病床17张。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业务楼一楼西侧,从事放射工作用房两间,共计50平方米,分别设有放射机房(35平方米)、工作人员操作室(15平方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人,其中:影像主治医师1人,医师1;主要设备有:北京万东200ma〃x光诊断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阅片灯箱1个,自动洗片机1台。

二、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50*40的铅玻璃,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防火铅门。

(二)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1件、大号铅围脖1条、大号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1架。

(三)辐射监测设备:oslnlight个人胸章剂量计2个。

三、管理措施

(一)健全管理组织。卫生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院长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二)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则》、《北京万东专用透视机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科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三)应急处置。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制定了《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等。

四、日常管理。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并承诺我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参加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

2.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2011年8月由合肥金浩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医用X光机周围环境监测”,检测结果合格,分别报告了监测结果和检定结果,出具了监测报告和检定证书。

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是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二是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并定期由合肥金浩峰生物科技对个人剂量进行检测。在做好前述工作的基础上,2011年6月我院向环保部门提出辐射防护验收和安全许可申报,我院提出了《关于辐射许可证防护措施验收整改报告》,制定和落实了整改措施,对放射科的各个通道、门进行了改装,新安装了警示灯、警示牌,悬挂和张贴了警示语等。

尽管我院的辐射防护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院要进一步在防护、监测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强化监测、防护、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

篇6: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为了确保公司的原材料、成品在收发、包装、搬运、贮存和交付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防护,防止因人为因素影响产品质量情况的发生,特制订本程序。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成品在收发、包装、贮存、搬运和交付过程中各环节的管控。术语和定义 N.A 4 职责与权限

4.1 计划物控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和维护工作;

4.2 计划物控部仓管员负责原材料与成品的收发、搬运、贮存、包装、防护等作业; 4.3 生产部负责半成品的贮存、搬运、防护等作业;

4.4 品质部负责对物料质量的检验及所检物料的搬运、包装、防护等作业; 5 内容

5.1 原材料收发

5.1.1 仓管员对新到库物料的外包装进行外观目检,查看相关标示是否齐全,并认真核对产品名称、规格与数量与《送货单》是否一致,有异常及时通知行政部采购专员处理。5.1.2 初检合格后,仓管员通知品质部对新进物料进行检查,合格品根据《进料检验报告单》作入库作业,不合格品暂存不合格品区,并及时通知行政部采购专员做退货或换货处理。

5.1.3 退货入库时,仓管员按生产线退货人提供(有生产部负责人、计划专员)的《退料单》核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与实物准确无误后作入库动作,并做好记账作业。5.1.4 仓管员根据《领料单》按照物料“先进先出”原则,综合入库、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料。5.2 原材料搬运

5.2.1 在搬运过程中,对于一些易破、易坏、易变形物料,应增加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注意轻拿轻放,以保证物料在搬运过程中不受损坏。5.2.2 搬运具有杀伤性或腐蚀性的物料时,必须配带防护工具,轻拿轻放,以防造成意外的人身伤害。

5.2.3 搬运成品时,应特别谨慎,不许胡托乱扔,以防止产品损坏及外包装箱变形受损,码放成品不得叠放过高,以免倒塌或压坏产品。5.3原材料/成品的贮存

5.3.1 所有原材料/成品贮存前,仓管员先在其外包装上标明入库时间,然后将验收合格品放入库房指定的区域及位置贮存。

5.3.2 仓管员码放原材料/成品时尽量标识朝外,物品摆放要求整齐美观,同时根据物品的进出状况填写物料卡,认真做好每一次记录。

5.3.3 仓管员需随时检查原材料/成品的贮存状况,凡贮存时间接近贮存期限时(少于3个月),应填写《复验申请表》交品质部再进行品质检验;仓库中长期积压的原材料/成品(超过3个月),应汇总《积压库存品清单》提交上级领导,并根据领导意见做跟进处理。5.4 成品包装

5.4.1 对成品包装入库时,生产部相关作业人员应根据相关产品的包装要求展开作业。如果客户对包装有特殊要求,应根据客户要求的具体方式包装作业。

5.4.2 对已包装好的产品,仓管员应按类别将其贮存在相应的区域和位置,以便下一步出入库操作或盘点等作业。

5.4.3 成品包装发货时,应按照邮寄快递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并注意把包装箱内物品尽量装紧装稳,不要留有多余空位或太宽的空隙,以防快递公司在搬运货物时产生碰撞对产品造成意外损害。5.5 原材料/成品的防护

5.5.1 所有原材料/成品都应根据其具体的贮存条件要求(温度、湿度),存放在干净清洁的指定区域或位置,并按照“不靠边、不靠地、不靠顶”三不靠原则方式整齐摆放物品,以防止物品受潮、受污染、被氧化等影响物料品质情况的发生。

5.5.2 所有原材料/成品的存放应注意做好防尘、防漏、防氧化、防霉变等防护措施。定期查看长时间不用物品贮存情况是否有异常。

5.5.3 对易燃、易爆、易氧化、有毒、有腐蚀性质的危险品需单独摆放在指定的区域,并做好相应的防火、防撞等安全措施。5.6 成品的收发 5.6.1 仓管员依生产部提供的《入库单》和品质部提供的《成品审核放行单》核对成品名称、规格、批次、数量与实物一致后,在外包装箱上标明入库时间,再把成品搬运到仓库指定区域存放,并做好成品入库的记账工作。

5.6.2 出货时销售部将填好的《发货通知单》交成品仓管员,仓管员按《发货通知单》上的信息备货装箱,同时填好《送货单》及时做相关发货作业,并做好成品出库的记账工作。5.6.3出货包装时如果客户有特别要求的,仓管发货员应该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包装 5.6.4 仓库人员将《送货单》及货物交给送货人员做送货作业;在送货过程中,送货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障货物安全到达交货地。6 流程图 N.A 7 相关文件及记录 7.1 相关文件

7.1.1 《检验控制程序》

7.2 记录

7.2.1 《进料检验报告单》

7.2.2 《退料单》 7.2.3 《领料单》 7.2.4 《复验申请表》

7.2.5 《入库单》 7.2.6 《送货单》

7.2.7 《积压库存品清单》

篇7: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2020年1月)

医务人员防护分级、医务人员穿戴或脱摘防护用品有关程序及注意事项,并给大家传授了几首有关歌诀:

穿戴防护服口诀:穿里层衣带口罩,扣住面罩拉绳套,调紧鼻夹整理好。帽子戴至眉际上;穿防护服下至上,提上拉链整帽边,系好领带穿脚套,穿胶鞋后戴眼镜。深深呼气查密闭。内层外层戴手套,两层均把袖口罩。

脱摘防护服口诀:脱衣均在半限区,双层污袋准备好;一次用物袋中装,其它用物要浸泡;外层手套脱下前,过氧乙酸三分泡;取下眼镜氯液浸,脱下雨鞋和鞋套;脱防护服从帽起,顺序外卷至脚底;帽沿外翻摘内帽,扶住面罩取口罩;里层手套外脱翻,碘呋擦手六步走;电酸化水口消毒,洗浴更衣清鼻口。

一、医务人员防护分级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严格执行手卫生;

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适用于进入发热门诊、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四小时更换一次口罩或感潮湿时更换),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二、医务人员穿戴或脱摘防护用品程序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一是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的流程: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二是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的流程: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2、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一是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二是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三是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三、穿戴或脱摘防护用品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

4、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篇8:公路路堑边坡防护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省道临午线临汾马务桥西至蒲县黑龙关段改建工程, 起点位于临汾市马务桥西, 路线自起点向西北方向前进, 以分离立交跨线桥跨越大运高速公路后行至刘村, 路线折向西北国田村、南庄、南社至土门镇后路线再次转向西北方向, 沿原有的S329一路前行至一平垣镇, 路线在一平垣镇绕过毛峰疙瘩后行至核桃凹村, 以核桃凹大桥跨越核桃凹村, 之后绕旧路左右蜿蜒前行, 经刘家庄、蒲县黑龙关镇的阳湾村、宋家沟、碗窑上村到达本段的终点店上村, 该项目的建设对完善临汾市公路网布局, 开发沿线矿产资源和发展旅游业, 促进临汾市、蒲县、大宁县、隰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路线全长107.87公里。

我标段为第九分部, 路线桩号为K35+500-K46+000, 全长10.5公里。

1.2 设计标准

该段采用一级公路标准, 设计行车速度80km/h、60km/h, 路基宽度采用23m, 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级。

1.3 地形、地貌

基岩低中山区:海拔1400~1500米间, 该路线穿越黄土覆盖的一平垣基岩残丘及疙铎梁基岩山区, 微地貌微黄土梁、黄土冲沟、黄土陡崖及基岩缓坡、基岩陡坡等。

1.4 水文、地质

本项目所经区域微基岩低中山区, 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 主要微碎屑岩系裂隙含水区, 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地基基础的强度及稳定性影响很小。

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滑坡和采空区。

2 路堑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

2.1 路堑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

路堑边坡的强度如果不满足边坡稳定性的要求, 就会在强降雨、冰雪、冻胀等作用下发生破坏, 主要表现为被冲刷和发生崩坍。

冲刷破坏主要由自然降水引起, 特别是坡度较小的土质边坡。如黄土边坡、砂性土边坡等被冲刷的可能性更大。一方面, 自然降水会使坡面径流方向出现许多小冲沟, 并逐渐扩大从而造成破坏;另一方面, 冬季积雪的融化会使边坡坡脚湿软, 强度减弱, 从而使上部土体失去支撑, 发生破坏。总之, 坡度较小的土质边坡易发生冲刷破坏, 而坡脚是土质边坡的薄弱环节。

崩坍破坏是岩崩, 坍塌, 落石, 碎落, 危岩等现象的统称, 是指在比较陡峻的斜坡上, 岩体或土体崽子中的作用下, 脱离母岩, 然后猛烈的从高出崩落, 坍塌, 翻滚或散落下来的一类斜坡动力土质现象。规模大的岩崩叫山崩, 小块岩石经常性剥落叫碎落。

就临大线的施工情况, 因为我们施工的路线处于临汾蒲县黑龙关镇, 这一段气候特征四季分明,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湿润凉爽、冬季干冷漫长。总体特征项目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 气候差异大。所以我们所负责这一段路线的主要破坏形式是冲刷。

2.2 影响路堑边坡稳定的因素

影响路堑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岩石性质, 岩体结构, 水的作用, 风化作用, 地形地貌及人为因素等。

(1) 岩石性质:决定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岩石的成因类型、岩石的结构构造、组成的矿物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等。稳定性好的路堑边坡, 一般其岩石的矿物成分稳定并且强度高、硬度大、抗风化性好。

(2) 岩体结构:岩体结构是岩石路堑边坡稳定的控制因素, 包括岩体的结构类型, 结构面性状及其与坡面的关系。

(3) 水的作用:水的渗入会使岩石被软化而抗剪强度降低, 地下水的渗流将对岩体产生动水压力, 这些都对边坡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4) 风化作用:岩体裂缝会因自然风化作用而增多、扩大, 进而隔水性能减弱, 强度降低, 边坡稳定性减弱。

(5)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的特征也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包括边坡的高度、坡度以及临空面的存在。

(6) 人为因素:边坡不合理设计、开挖, 施工用水的大量渗入及爆破都是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相对于我们项目区域来说, 影响边坡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岩石性质, 水的作用, 风化作用, 地形地貌。

3 路堑坡面防护技术的施工 (以临大线为标准)

3.1 干砌片石防护

(1) 适用条件。1) 对于土质、软岩及易风化、破坏较严重的路基边坡, 可采用干砌片石防护, 如此不仅能节省投资, 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雨、雪水冲刷砌面防护, 并能适应边坡的较大变形;2) 沿河路基受水流冲刷影响较大, 可以使用干砌片石防护, 被防护的边坡坡度应保持在1∶1.2~1∶1.5范围内, 如此才能符合路基边坡的稳定要求。

(2) 施工要点。1) 对于双层铺砌护坡, 其上层厚度应保持在0.25m~0.35 m范围内, 下层厚度应保持在0.15 m~0.25 m范围内;对于单层干砌片石护坡, 其厚度应保持在0.15 m~0.25 m范围内;2) 应在铺砌层的底部一层防护垫, 并采用碎石、砾石或砂砾混合物等作为垫层材料;3) 应用容重不小于20 k N/m3, 坚硬且未风化的岩石作石料。

(3) 注意事项。水流流速大于3.0 m/s的边坡不宜用干砌片石防护。

3.2 浆砌片石防护

(1) 适用条件。1) 路基边坡坡度较小的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的坡面适合使用浆砌片石防护;2) 在未采取排水措施以前, 不宜对严重潮湿或病害的土质边坡用浆砌护坡方式进行防护。

(2) 施工要点。1) 采用浆砌片石进行防护, 一般要求厚度为0.2~0.5m, 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受河流冲刷的边坡, 要求最小厚度为0.35m, 具体厚度依据流速大小确定;对于因冻胀而引起较大变形的地质边坡, 需设置0.10m~0.15m厚的碎石层作为护坡底面;2) 浆砌片石护坡应在10 m~15 m间留一道约2 cm宽的伸缩缝, 缝内填充材料可以使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等。并且在土质发生变化的基底层应设置沉降缝, 可以合并设置伸缩缝与沉降缝;3) 为减少护坡背面积水的渗透力, 应在护坡的中、下部每隔2m~3m设置一泄水孔, 并在泄水孔后0.5m的范围内设置反滤层, 其孔径可用10 cm的矩形或直径为10 cm的圆形孔;4) 为防止路堤沉落破坏护坡, 我们在采用浆砌片石进行路堤边坡防护前, 必须将路堤沉实。

(3) 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做片石的时候什么样的片石符合标准, 什么样的片石不符合标准。所有的片石中不能有风化岩, 及片石的面必须干净, 不能含有杂色, 且所有的片石必须为人工破碎, 所有面的长度不能超过30cm, 再选片石的时候, 尽量挑选掩饰的颜色较好的, 并且一致的岩石。

3.3 勾缝与灌浆

(1) 适用条件。构成路堑边坡的岩石硬度大且不易风化, 适合使用勾缝与灌浆, 如果节理裂缝大而深, 则适合用灌浆, 如果节理裂缝多而细, 则适合用勾缝。

(2) 施工要点。勾缝、灌浆应密实, 以防积水浸入。

3.4 喷浆 (混凝土) 防护

(1) 适用条件。1) 岩石表层易风化剥落、强度较低并且岩性较差的岩质边坡适合使用喷浆防护;2) 因风化导致大面积碎落的岩质边坡, 或出现局部小型坍塌的边坡, 应先采用局部加固处理, 再进行大面积喷浆;3) 上部岩层因风化而大面积脱落, 但下部岩层仍然坚硬完整的路堑边坡也适合使用喷浆防护。

(2) 施工要点。1) 喷浆厚度应保持在2 cm~3 cm范围内;2) 为防止水流冲刷坡面, 应在沿喷浆坡面顶缘外侧设一条小型截水沟;3) 为确保喷浆防护的稳定性, 应把所喷浆体两侧的凹槽深深地嵌入岩层内部。

3.5 土钉墙

(1) 作用机理。土钉墙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注浆土钉通过置换和护渗, 和土体发生相互作用, 从而改变土体性质, 土钉自身承受各种压力, 从而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刚度, 土钉在“土钉墙”内如同钢筋网架一样, 发挥支架作用, 并与土体形成整体, 共同承担土压力和外荷作用, 制约边坡变形, 从而保证开挖边坡的稳定性。

(2) 适用范围。1) 适用于具有一定粘性的杂填土、粘性土及砂性土边坡;2) 适用于地下水位低于土坡开挖段的情况;3) 对于标准贯入击数N<10的砂性土坡, 不宜采用土钉墙支护;4) 对于塑性指数I>20的土坡, 必须先仔细检查其蠕变特性, 再采用土钉墙结构;5) 对于有腐蚀性的土质, 土钉可能因腐蚀而失去支护作用, 因此不能用作永久性支护结构。

4 结语

边坡防护是高等级公路施工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 首先, 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包括公路等级、降水强度、地下水情况、地形、地质、土类、材料来源等情况;其次, 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工程措施与施工方案;再次, 应合理布局, 确保高等级公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的安全, 确保与周围环境协调, 确保达到美化高速公路的效果。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 但由于实践时间短, 施工经验少, 还需设计、科研、施工、监理等方面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为完善合理的施工方案, 不断总结更为有效科学的施工经验, 以此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质量。

摘要:本文先论述了公路路堑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并且提出几种基本的防护措施, 然后以临大线的施工为基础对公路路堑边坡防护的质量控制为主点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路堑边坡,危害形式,防护形式,施工控制

参考文献

[1]TJT019-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

[2]晋生玉.公路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与防护[D].青海交通科技, 2009.

篇9: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关键词:放射防护;评价;监测

中图分类号:TL7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96-1

放射防护控制效果的评价报告是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审批的重要技术依据,监测是为评价或控制辐射及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进行的测量及测量结果的解释。而在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中最关键的是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可信度,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监测规范

现场检测的方法必须按国家要求要具有规范性、合理性,国家现在已出台了多个监测规范,一是常用的有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二是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三是医用X射线诊断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四是职业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除了有监测规范以外,在一些现有的标准中还有检测要求和方法。在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中也有一些检测的方法。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中也有一些检测的方法。

2 仪器的校准

国家规定电离辐射的测量仪器都属于强制检定仪器,所使用的仪器都要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校准,否则所测得数据也不具备真实性和法律效力。检定的周期一般都是一年,如果有些仪器不能进行校准,那么这些仪器则不能用来出据。如一些报警仪,FJ- 377中子辐射仪等。计量部门校准不了的仪器一定不能用来出据,此结果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3 检测仪器是否符合要求

卫生监测和环保监测是有区别的,环保监测推荐了在测量中使用的仪器,对于环境来讲监测设备只要符合环境的能谱和量级就可以了,而对于卫生检测而言,我们测量辐射的性质差异很大,所以对测量仪器要求也是不同的,决不能通用,严禁拿着一件仪器进行所有项目的测量,国家在现有的规范中都对测量仪器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使用的监测仪器必须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所测量出来的数据就不真实、不准确,同样也会给出错误的结论。

4 测量的具体要求

4.1 测量点的选取

有的标准或规范(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中给出了具体的测量点选取方法,那么就应该按标准规订做。但防护测量在没有标准或规范情况下应如下选取:离防护屏蔽墙的距离为30厘米;高度离地为1~1.5米;随机布点,尽量多测量一些点数。

对于楼上和楼下测量高度的选取:在CT防护标准中给出了对相邻场所测量点的要求,不过在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如果楼上为放射工作场所,楼下测量时高度为1.7米,如果楼下为放射工作场所,楼上测量时高度为0.5米。

4.2 每个点的测量次数

放射性具有随机性,每个测量数据不可能都一样, 测量值应该在一个测量范围内,一个点测量次数应在5次以上,测量范围应服从于正态分布,如果测量数据不是服从于正态分布,则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则应逐步排除,直至找到问题所在。

4.3 测量条件的选取

防护测量时分为2种情况:一是标准要求条件,在加速器评价规范中给出了测量不同地点,加速器机头的朝向;二是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也应分为2种情况,一是正常工作条件,二是最大的工作条件,如在拍片:可以选胸片条件和选取腰椎侧位条件,如钴-60治疗机:一般选取射线束朝向时和机头朝下这两种情况进行测量。

4.4 使用法定的剂量单位

测量单位应使用法定剂量单位,如果愿意写专用单位必须加括弧放在法定单位后面,字母应使用斜体。检测仪器测量单位和国标给出的评价单位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现在国家还没有建立有效剂量基准,所以我们无法测量有效剂量这个单位,我们测量的单位一般是周围剂量当量率,周围剂量当量率是辐射防护中的一个实用量,从理论上来讲这个测量的量是高估,评价完全没有问题。

4.5 结论要客观准确

首先应该确定职业危害的类别,卫监督发〔2012〕25号附件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中对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按照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程度与诊疗风险分为危害严重和危害一般两类。危害严重类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装置(γ刀、X刀等)、医用加速器、质子治疗装置、重离子治疗装置、钴-60治疗机、中子治疗装置与后装治疗机等放射治疗设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PET)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SPECT)及使用放射性药物进行治疗的核医学设施,其他放射诊疗建设项目为危害一般类。

评价防护设施是否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在报告结论中阐述的测量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不得拿结果进行推论,比如测量CT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就推论防护厚度达到2毫米Pb。

建设项目是否具备验收条件:测量结果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这只是该建设项目具备验收的一个先决的必要条件,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质量控制、应急与应急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放射防护管理混乱,措施不得力,放射诊疗工作一定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最终会导致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不是防护效果评价,在结论中不要论述防护效果如何如何,评价报告要紧紧围绕着是否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进行论述。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主持词下一篇:汽车4s店的创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