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解读

2024-04-07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解读(精选6篇)

篇1: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解读

解读关于新形势下的中国梦

摘要:对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决把全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关于新形势下的中国梦的正确解读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国周边形势 国际形势

中国梦,萦绕在青年学子心头甜美而又艰巨的梦想,它潜伏在心底,使人无法平静,直至梦想成为现实,因为梦想不再艰难踌蹰,退缩彷徨,沧海扬帆乘风破浪托起不落的太阳。梦想的萌芽蓬勃了人生的激情,梦想的延续促就人生的茁壮成长。它熔铸骆驼越漠的坚韧,照亮依旧迷蒙的方向,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彩蝶舞袖清风醉,晓月初升似水年华。中国梦如雨后彩虹,吸纳日月精华,绚烂多姿更显坚定的力量,如蜕茧的玉色蝴蝶,似梦如醉,如翩飞的蒲公英,欲止还休。青年学子,厚积薄发,喷射最美中国梦!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我们以一个新的指导思想,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努力学习中国梦的同时,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真正含义,以新一届领导人的指导思想为理论,努力实现中国梦。在国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要深入分析国际形势对我国带来的影响。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青年人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要深刻理解会议中的要点:第一,要认真学习,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第二,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第三,要广泛动员,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第四,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重在行动,要立足实际,在落实改革部署上见实效。

但是如今的国际形势对于中国来说相当严峻,首先是朝鲜半岛问题。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朝鲜前几年又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核导弹试验,朝韩关系一度趋于紧张,短兵相接,大有爆发战争之势。而东边的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来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隐患。尤其是近来中国划定的东海空中防线,尤其引起了日美的不满和强烈反对,频频派遣军机和战舰濒临我东海防区,中日和中美摩擦不断升级。再有是有关钓鱼岛的问题,日本政要频频登上钓鱼岛宣布其“非法主权”,而日本军舰不断驱赶我国渔船在中国合法海域的行为,这都说明日本的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将成为东亚地区潜在的冲突隐患。再者是超级大国美国,其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面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的威胁国家。美国的影响在地狱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

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的影响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对周边安全的威胁大多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牵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队我国的威胁。

从以上对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分析可以看来,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即使在不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也没有忘却对世界做出贡献的责任。1956年,毛泽东说:“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两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对人类做出贡献的思想意识,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邓小平把这种思想设计为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1985年,他说:“现在人们说中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对一些外宾说,这只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987年,邓小平又强调,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就是有这么一个雄心壮志”。邓小平把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价值理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是这种理想追求激励中国逐步走向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强国。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接续了毛泽东、邓小平强调的中华民族要为人类做较大贡献的思想。中国梦,不应仅理解为中国自身利益的实现和中国的强大崛起,而忽略了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所贡献、已经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在为人类做着贡献和将来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深刻内涵。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形成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理性科学、务实进取、开放宽容的健康的国民心态,才能进一步形成令世界其他民族仰慕的成熟的大国心态,使每一个中华儿女享受到做中国人的荣耀和尊严。

在让我们看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中国梦不是他国梦的翻版,而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提起中国梦,许多人联想到美国梦。有的人联想起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联想起美国四星上将、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中的感人故事,联想起非洲人后裔成为现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等等。其实,中国梦与美国梦根本不同。美国梦的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美国倡导的自由、民主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是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中国梦则不然。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是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是集体主义。中国梦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

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华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追逐梦想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从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看,中华民族是最富有整体性追梦精神的强大民族,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远古神话传说,到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从大禹治水,到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峡平湖,数千年来,深藏在中华民族内心的梦想,始终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成就了中华民族享誉寰宇的秦汉大业、唐宋富足、元明清帝国。中国梦是追逐梦想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资源。提出中国梦,就是要进一步激发人们的追逐梦想精神,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原动力,让中华民族不朽的追梦精神焕发新时代的光辉。

从历史积淀来看,中国梦不是重塑汉代雄风、大唐伟业,也不是再造康乾盛世,而是完成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个转型的本质是现代性的不断累积和生长。现代性是社会主义中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按照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不断走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现代化的社会变革实践所呈现出来的当代中国社会的特质,是现代化进程中非传统因素的积累和充盈,是一种持续进步的、不可逆转的、合目的性的发展。现代性的生长和充盈,是现代转型的基调和主线。现代性的核心是源生于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及其实现形式,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从我国现代化的实践看,现代性主要包括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思想观念,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社会运行管理制度机制,形成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核心价值体系,等等。现代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现代化,追求目标是不断提高和跃升人民群众的现代文明素质和程度。这说明,中国的现代转型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体征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梦,不是复兴封建帝国的旧梦,也不是依葫芦画瓢的他国梦,而是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梦。

从现实依据看,中国梦基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首先,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指出,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和梦想。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最为深刻的感受。其次,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不到250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5432美元,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这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强国的热情和不畏他国围堵、遏制而努力进取的斗志。第三,中华民族对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充满了自信,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正确的。人民群众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华民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更加坚定。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

[2] 13中国周边形势

[3] 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记录

[4] 论中国梦

篇2: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解读

我在《经济随笔141:如何把握全球货币政策走势》中说过:货币政策正常化,恢复正常化的利率水平对于一国央行而言意义重大。由于经济周期性难免,特别是美联储担心全球地缘政治持续发酵将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可预知的冲击,因此,未雨绸缪是各国央行必须要考量的问题。从美国次债危机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了近十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充足弹药。但伴随今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反弹,资本市场泡沫的持续积累,美联储已经感知到收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可以预见,12月的FOMC会议不仅仅会加息一次,同时也会宣布缩表的操作。

言归正传,美联储加息(缩表)会对中国构成哪些挑战?首先,美联储加息(缩表)后将不断提升美国的市场利率。由于不同国家利率是投资回报率的基准,因此美国市场利率上升后也会显著提升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全球资本市场存在大量的跨境套利资本,他们将从低回报国家流向高回报国家。为防止本国资本外流,很多国家必须跟上美联储的紧缩步伐。鉴于我国市场利率已经持续上行,特别是近期期国债利率已经突破4%,因此美联储加息将给我国产生更强的利率上行压力。当下,很多国内大行的理财成本已经在5%左右,如果美国紧缩推动我国资金成本进一步上行,将给大量高杠杆融资项目带来巨大压力。在资金成本低的时候,大量脱实向虚的空转资金利用短期的低成本资金加杠杆和期限错配,进而实现跨期套利。如果资金成本快速上涨将打破这一套利模式,一些期间错配较长的项目将出现违约的可能。其次,美联储不断紧缩将给美元汇率助添强势,也意味美元兑非美货币的强势远没有终结。这将给经济疲弱的经济体汇率增添巨大的贬值压力,由于资金担心受到本币贬值以及由贬值引发的资产价格下跌的双重冲击,大量资金选择外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强势并稳定了将近一年,这一态势是否能够延续?近期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持美国的国债数量今年内首次下降,这是否是资金再度外流的信号?

篇3: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探析

能源安全对我国而言, 就是确保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合理的价格, 确保国家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不受损害。中国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就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保卫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也就是说, 我们心目中的能源安全就是要保发展、保稳定, 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1 目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GDP总量已超过日本, 居世界第二。同时2012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36.2亿t标准煤, 仅次于美国, 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量持续攀升, 使得国内供给缺口不断增大, 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走高, 目前我国进口依存度百分比已经超过美国。能源结构不合理, 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虽居世界第三位, 但开采条件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下, 且多数分布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加上我国煤田勘探资金投入少, 矿井开发前期准备工作滞后.缺乏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 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能源的战略储备不足, 能源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 这些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2 能源安全的保障措施

面对上述能源安全挑战, 中国必须从能源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考量, 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予以应对。

2.1 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战略石油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证石油供应, 确保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 就通过国家立法建立起石油战略储备。部分西方国家平常的石油储备量大约是:美国、丹麦、瑞典、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 (90天) 、德国 (110天) 、韩国 (60天) 、英国 (75天) 、荷兰 (100天) 及日本 (140天) 。国际能源署要求其成员国战略储备不少于90天, 有的已达到180天。战略石油储备具有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 当国际石油供应突然发生中断或国际油价暴涨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正常运转时, 战略石油储备的动用往往具有抗拒风险、保障安全、平衡供需、抑制油价的功能。在平时, 战略石油储备对稳定国际油价、影响石油输出国的政策及调整市场心态, 亦具有不可忽视的静态威慑作用。总之, 战略石油储备是一个国家对应政治和军事危机的最重要工具, 被视为减轻能源安全脆弱性的关键武器。

2.2 建立蛛网式能源战略通道

中国应下大功夫加紧蛛网式战略通道的建设, 减少对西太平洋战略通道的依赖。首先, 加强中国南海石油的开发, 并着手建设通往缅甸的石油运输管道。南中国海有石油资源235亿t、天然气资源10亿m3, 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 中国应加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南中国海石油开发上的合作。其次, 加强东北亚能源合作, 建设东西伯利亚—中国—韩国—日本的天然气管道, 以及西西伯利亚—中亚—中国—日本的石油管道建设;最后, 加强和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降低中国由于中东石油供应阻碍甚至中断所造成的脆弱, 从而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2.3 节约优先, 效率为本, 制止能源浪费

我国目前仍处在资源消费强度较高的时期,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目前, 中国能源消耗浪费严重, 节能潜力巨大。从中国发电量增长率来看, 中国电力供应短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供应不足, 而是由于电力利用的粗放和浪费造成的。例如中国绝大多数钢铁公司每吨钢的耗电量远高于美国、日本同行, 即使是水电厂、火电厂等电力供应单位, 其自身浪费的电能也很多, 其中水力发电厂有10%的电力是被电厂内部消耗掉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仍然很低, 比欧美国家落后20年。目前持续发生的能源问题可以表明中国并不是一个能源富裕的国家, 节能降耗至关重要, 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2.4 引进先进技术, 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所决定的。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 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不再盲目追求高速度, 不再拼投资、拼能耗、浪费资源, 而是强调科学发展, 坚持低碳化发展方向,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持续发展。我们应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 淘汰落后装置, 学习先进经验、案例, 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2.5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由于常规能源使用的环境污染重, 大多具有可耗竭性, 为了能源安全, 应该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尽快完成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的进程, 这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 (如丹麦的风力和挪威水力发电的高效能源系统等)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78×108k W, 居世界首位;太阳能每年地表吸收量相当于17×1012t标准煤;风能约2.5×108k W;地热能的远景储量为1 353.5×108t标准煤;生物质能可达6.5×108t标准煤以上) 。但由于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着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 要想大力发展, 就必须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支持, 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引进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 建立完善的科研、服务体系, 开展国际合作, 加快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逐步改善能源结构, 为环境保护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6 加强特高压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建设特高压电网是优化我国能源安全的必要途径。我国水能资源经济可开发容量3.95亿k W, 2/3以上分布在西部四川、云南、西藏地区;煤炭资源探明保有储量的2/3以上分布在晋陕蒙三省 (区) ;由于能源需求分布不均衡, 重要的煤电和水电基地与中东部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在800到3 000 km, 全国电力负荷约2/3分布在京广铁路线以东地区。我国发电能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基本国情, 决定了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建设特高压电网是解决煤电基地大规模外送的重要途径。同时, 建设特高压电网有利于加快新疆火电和西藏水电的开发利用, 还有利于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的能源开发与合作, 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宇燕, 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J].世界经济, 2007 (9)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Z].2012.

篇4: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解读

此次央视推出新的节目评价体系,希望“实现由重视收视率为主向重视栏目综合评价转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电视传播在价值导向和经管模式方面的创新,因为节目评价体系既是一种效果评价机制,也是一种激励和管理机制,还是一种导向机制。

四项指标 综合性建构

相较以往,中央电视台新评价体系“多指标、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未变,统一的量化标准依旧,不过,在评价取向、指标设置、权重分配、数据来源等方面,新旧体系已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传播的社会效果评价,市场因素略有淡化,注重栏目专业品质。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有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专业性四项,分别从传播取向、深度、广度、专业品质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即:一,栏目导向和价值观正确与否和是否被认同等方面的社会效果;二,栏目可信性、权威性、责任感和观众是否满意等方面的社会效果;三,观众收视效果;四,节目的制作水准和品质。其中,“引导力”“影响力”和“专业性”三项指标均为非市场性指标。

新体系不仅以“引导力”和“影响力”等概念强调社会效果评价,而且这两个指标所占权重之和为45%,超过以往“三项指标”和“五项指标”版本中相应指标所占的权重。而在2002年和2008年的两个版本中,以收视率为基础的“客观评价指标”,虽然权重仅为50%和40%,但是“成本指标”中以收视率作为产出替代,且“成本指标”所占权重为20%,两指标合计,则与收视率相关的指标所占权重已超过一半。相比之下,新版本中被冠以“传播力”之称谓实则以收视率等指标为内涵的市场因素,所占权重为50%,似乎略有淡化。另外,新版本专门设立了“专业性”指标,从6个维度对栏目的制作品质进行评估。

其次,收视市场效果的评价维度相对多元。“传播力”作为收视反馈的一大表征,由4项二级指标组成,即收视目标完成率、观众规模、忠诚度、成长趋势,分别考察栏目传播的收视实现度、传播广度、观众黏度、成长与可持续性等几个方面,内涵比较丰富。其中,“收视目标完成率”是首次进入评估体系中的新指标,其他指标多多少少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在评估体系中出现过。这一指标主要由各频道根据电视台下达的频道份额目标值分解出各栏目的收视率目标值,与实际收视率相除得出。“收视目标完成率”不以收视率绝对值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而是通过确定目标,“使不同频道、不同时段的节目有合理的收视期待”,当然前提是,目标值本身是合理的。“传播力”的多元建构,体现出电视人“收视率观”的某种转变,至少是从追求收视率最大化向讲求科学合理化的某种转变。

第三,变淘汰机制为排名激励机制。无论是2002版本还是2008版本的评估体系,都是按照《中央电视台栏目警示及淘汰条例》操作的,栏目一旦被淘汰,“后果很严重”,不仅栏目制片人下岗,而且连累栏目所在部门也不得在该频道增加新栏目。新版评估体系不再挥舞淘汰的大棒,而是采取排名激励机制,每年进行品牌栏目评选,公布入围全台综合排名前三十名的栏目名单,并予以重奖。硬性的栏目淘汰被柔性的栏目创新所取代,“罚劣”被“奖优”所取代。在管理学中,是通过竞争淘汰来激发人的极限能力,还是在奖励和加压中实现激励,哪种激励效果更好,一直见仁见智。不过,淘汰了淘汰机制,还是令不少央视人松了一口气,虽然谁都知道,奖优其实也暗含着罚劣,对节目评价仍不能掉以轻心。

第四,“不计成本”。央视2002年和2008年版评价体系均有“成本指标”,但新评价体系再无这一指标的踪迹。成本指标的设置,曾经被认为反映了处于市场转型中的电视业对于投入产出的重视。不过,或许因实际操作中无法以栏目为单位计算收入,央视此前的成本评价,是以栏目收视率作为产出替代,并非真正的投入产出计算。在“倚重社会效果评估”的新体系中,将原本无法直接计算的成本指标忽略,降解电视人的经济效益压力,似在情理之中。

CCTV、BBC评价体系比较

收视率是一个舶来品,包含收视率因素的综合性节目评价体系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我国电视业具有自己的特色,既非纯粹的公共电视亦非纯粹的商业电视,这决定了我国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必须立足于中国电视实践,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央视的新评价体系也不例外。当然,国情特殊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事实上,参考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之一。在目前全世界尤其是非商业广播体制的国家和地区的广电业面临高科技、市场化、商业化冲击的背景下,不少国家和地区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有不少共通之处。就世界公共广播电视的代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评价体系与中央电视台的新评价体系相比,两者在评价目标、指标设置和操作方式上,颇有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之处,耐人寻味。

BBC的评价体系一度以“多元化”和“公共利益”作为标杆,近年来,随着商业化浪潮席卷欧洲广电业,公共广电媒体“脱轨”公共規范、顺从市场压力的苗头日增,这促使人们反思公共广电机构的角色和社会责任,并开始强调公共广电的角色和社会责任。在这一背景下,2004年BBC推出了以“公共价值”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包括电视台频道和节目评价,对内用于管理,强化问责,对外则区别于商业广播电视。BBC将“公共价值”分解为价值要素、广电使命、衡量途径三个部分,其中公共价值的衡量途径即日常进行的“持续性绩效评估体系”,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触达率、品质、影响力、投资价值。其中,触达率(又称到达率,reach)属于收视效果指标;品质由观众满意度和内容评价等组成;影响力包括观众记忆度、信任度和同业影响等;投资价值则包括绝对成本和投资效益认知调查等。

与BBC相比,中央电视台新评价体系强调社会效果评价,虽然并未如BBC的“公共价值”那样标示社会效果的具体含义;在衡量维度和指标设置上,有三项与BBC相近,分别是影响力、专业性、传播力(收视效果),不过,在指标内涵和次级指标的设置上有一定区别。央视体系中影响力所包含的公信力和满意度内涵,在BBC那里由记忆度、信任度、平台媒体报道、有影响力的活动等一系列指标所覆盖;对节目专业性的评价,在BBC那里则由满意度、得奖比例、特色和创意评估所代表,主要来自观众反馈;而央视传播力与BBC的触达率,除了均属于收视效果指标外,在二级指标的设置上没有交叠。

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央视新评价体系中的“引导力”,在BBC那里由“投资价值”所取代,后者类似于央视2002版本的“成本指标”,不过BBC的投资价值似乎侧重于使用者,即BBC是否提供了有效服务,确保人们缴纳的收视费发挥了投资效益。过去舆论界一直认为公共广播体制下的电视机构不看重收视指标,也没有多少投入产出观念,这是一种想当然。即使不靠广告生存,收视数据也提供了关于传播效果的最基本的信息,即多少人、什么样的人看过了某一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等;而成本意识对于收视市场中的任何机构和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区别在于是从传播者还是受众的角度关注投入产出,以及成本指标是否进入评价体系和以什么方式进入评价体系。

另一个不同是,在BBC的评价体系中,新媒体因素受到关注,“新媒体平台触达情形”作为一个新指标被纳入其中。新媒体平台主要指互联网和手机,新平台触达情形则包括点击率、访问量、链接数等等。时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总体性的,即通过传统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规模在逐渐减少,另一个是结构性的,电视观众队伍在逐渐老化,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通过新媒体收看视音频信息,传统电视传播开始向新媒体平台延伸。将新媒体如互联网和手机所覆盖的受众收看情况纳入评价体系,无疑是电视评估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

而在央视新评价体系中,新媒体因素仍然缺席。节目传播效果评估,需要“兼容”和“统合”新旧两种渠道考察,这已经取得共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一些技术细节处尚未形成标准。比如,新媒体指标如何与传统指标相整合,量度如何统一,数据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等等。新媒体因素要从研讨、实验真正进入评估体系,仍有一段长路要走。

新媒体时代评估系统

中央电视台新评价体系是一种整合了各种维度和指标、兼具人文和技术因素的综合性“建构”,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国电视界分析和应用受众信息的较高水平。当然,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的新评价体系,与英国公共广播BBC一样,以综合性和开放性见长,都不倾向于以市场性目标为评价标准,至少在称谓上,保持与以“收视率”为代表的市场思维的一定距离,但是体系中都包含了收视市场因素。BBC明确提出评价目标是“公共价值”,日常绩效评价辅以制度性的问责体系,分不同层级,偏失这一目标者将遭受责罚;评价体系中市场指标的权重分配未标明,但是受限于评价主旨,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不大。央视的评价体系属于效果评价,“倚重社会效果”,效果可分为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行为效果和心理效果,有对效果的直接评价,也有对致效因素(如节目品质)等的评价,究竟评价什么样的效果或者社会效果,央视似乎未作详细说明。对评价目标的模糊化处理是一柄双刃剑,好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方向,纳入各种维度和指标加入评价体系,协调不同属性指标的权重,方便转圜;但是另一方面,模糊评价目标,可能会使评价体系的指向不尽明确,体系内各维度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对于评价主旨是否具有适切性和指向性,各指标权重分配的科学性,指标的效度和信度检验问题等等,都可能造成一定困扰,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认真考察和论证。只有目标明确,纲举才能目张。

央视新评价体系将更多表征社会效果的指标纳入其中,增加了观众评价和专家评价的分量,评价内容更加丰富。不过,事物都是辩证的。首先,社会效果指标大都是概念性的,相对比较抽象,基本属于心理或态度指标,主观性较强,伸缩度较大,不像收视率指标属于行为指标,相对比较客观。因此要保证节目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一般尽可能减少主观性指标,讲究主客观指标的科学平衡,并对抽象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清晰界定。其次,央视每季度进行一次节目评价,这样的操作频率,一般要求数据简便易得,如果大量数据依靠观众问卷调查获取,需要考虑尽量简化,减少指标,节省人财物和时间投入,以便日常评价工作能够持续性进行。

最后比较棘手的问题是,评价体系如何因应新媒体的冲击。BBC注重新媒体平台与传统电视的综合性传播效果评价,央视这方面的努力尚未显示在评价体系之中。不过,未显示不意味着未关注或未努力,事实上,如何整合新旧媒体因素,不仅是央视而且几乎是所有电视台都在思考的问题,是一个时代命题。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电视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内容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大量电视节目开始从传统电视向数字有线电视、互联网、手机、IPTV迁移。在不同传播平台上,由于媒体特征、傳输手段、收看终端不同,节目收视呈现不同特点,测量方式也有差异,并体现在收视数据上,由此影响评价体系的建构。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视传播效果的评价,目前主要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在互联网上另设一套评价体系,考察传统电视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或网络人气,包括被关注、收视和讨论情况,但目前尚未真正走入市场;另一个是只考察电视节目在互联网和手机平台上的点击率、访问量等,与传统评价体系不相交,分属两个不同体系;还有就是新旧结合,在传统电视评价体系中纳入新媒体指标,这种方式如何操作,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另外,除互联网和手机平台外,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更现实的问题是,在我国模拟电视和数字双向有线电视并存的今天,收视测量方式正在嬗变之中,通过数字双向有线电视回传的大样本海量数据,如何与传统的抽样测量的数据相融合?虽然时下,前者因提供的是“家户收视率”非“人员收视率”,无法精确到个人而不受市场青睐,但是新数据在全面、准确、抗干扰等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很难说就没有应用前景。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大体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主要通过前期调查层面进行,即全样本调查与抽样调查相协调,大样本与小样本相匹配或修正,加上数据整合;二是后期将海量的“家户数据”与抽样的“个人数据”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处理;三是各自为阵,互为参考。所有这一切,目前仍在实验阶段,尚未形成标准的解决模式。至于,如何对全媒体(包括模拟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环境下的收视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则是难度系数更大、更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篇5: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标题: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学 院: 软件学院 学 号: 20141796 专 业: 软件工程 班 级: 软件1404班 签 名:

二零一七年三月

摘要: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确保我国国家安全,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应制定以下应对战略:第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第二,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第三,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第四,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维护国家利益,求得人民幸福,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所在。

一、文化安全是综合安全观的重要因素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们把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称为传统安全观,把军事威胁称为传统安全威胁,把军事以外的安全威胁称为非传统安全威胁。关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内涵和外延,有众多不同的解释,但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说法。笔者认为,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来自军事战争领域之外的各种威胁。国家安全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安全,而应是包括经济、科技、政治、军事、文化等在内的综合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就其一般的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文化的整体发展不受威胁、免于侵害的客观状态。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一是制度层面,即国家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文化制度,独立自主地支配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制定和实施对内对外政治文化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二是产业层面,即本国文化市场的安全和通过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产品安全,包括历史古迹、建筑艺术、文化典籍、现代书籍以及知识产权等;三是精神心理层面,即各种无形的观念文化,包括以理论形态出现的学术思想、知识成果和以价值取向、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表现出来的各种精神特质等。正如文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之后的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文化对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多方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文化安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因素。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综合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安全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因为文化因素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而不会导致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直接后果。从根本上讲,文化安全就是以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的安全。历史上,很多民族消亡了、沉沦了,不是因为其人种不行了,而是他们的文化灭亡了、落后了或屈从于其他文化了,从而导致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基础坍塌,国家机器无法建立强大的国防和推进社会的发展。

二、军事安全形势中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台湾尚未统一和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

前者是一个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紧密结合的棘手问题。由于美国在对台湾的所谓“安全承诺”上越走越远,台湾岛内的分离主义势力日趋猖獗。台湾当局在“中华民国”的名义下搞实质的“独立”,不断推进所谓的“国家化”,使得统一需要克服的难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种形势的不断发展严重的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后者是一个纯国际安全的问题。中国与许多周边国家在历史上有着疆界纠葛,有的甚至发生了战争。以印度为例,印度把中国作为其安全战略中的重点对象没有改变,其几乎所有的主要外交活动都在围绕着中国展开。南沙问题是一个影响到国际安全形势的火药桶。许多国家不择手段的开采使得南沙地区形势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是影响到中国国际安全的又一重大隐患。日美同盟的存在和日本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使我们的军事安全战略受到很大牵制。日本军国主义的猖獗更为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不详的阴影。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军事威胁还是需要高度注意的。从国际安全的层面来看,我们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干预的可能性要少于经济威胁和文化渗透。也就是说,我们的国际安全形势是比较好的。中美关系虽然因为美国执意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而显得紧张,但两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都不希望发生大规模的毁灭,其竞争自然集中在经济竞赛和军备竞赛,其冲突自然表现为地区摩擦和内部渗透。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不是战略性的调整。发达国家在中国所拥有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也不愿意和中国搞的太僵,这一点有力的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政治安全上,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从制度上加强了中国的自我保护能力。中国所推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政治安全的保障;从军事安全的角度看,中国所拥有的核力量和日新月异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也使得别的国家不敢轻易的发动攻击。中俄所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国的安全环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安全环境的改善主要是短期和中期意义上的改善,主要是指直接的军事入侵没有了。

三、国际安全的层面来看,我们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干预的可能性要少于经济威胁和文化渗透。

总的来说,我们的国际安全形势是比较好的。中美关系虽然因为美国执意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而显得紧张,但两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都不希望发生大规模的毁灭,其竞争自然集中在经济竞赛和军备竞赛,其冲突自然表现为地区摩擦和内部渗透。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不是战略性的调整。发达国家在中国所拥有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也不愿意和中国搞的太僵,这一点有力的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政治安全上,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从制度上加强了中国的自我保护能力。中国所推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政治安全的保障;从军事安全的角度看,中国所拥有的核力量和日新月异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也使得别的国家不敢轻易的发动攻击。中俄所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国的安全环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安全环境的改善主要是短期和中期意义上的改善,主要是指直接的军事入侵没有了。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后50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朝战、越战曾延缓了美国强行“登陆”的企图,但是,“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占领了亚洲诸大国惟一的联络区,扼制住了亚洲最后的“能源希望之地”,掌握了控制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节奏的主动权,从而实现了瞰制中俄印巴伊等亚洲大国的目的。美军占领阿富汗后,在我西部埋下贴身隐患,使我在东西南三面受敌,我陆上防御首次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美国对华已构成直接威胁。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四、政治干预的情况看,一些国家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制裁。

在中国国内安全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这方面的威胁是不足为惧的。中国国际安全形势中的经济威胁和文化渗透相对发展比较快。例如,日本窃取了中国的景泰蓝工艺技术和宣纸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不利安全形势使国内加强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工作必须予以更多的努力。对中国的分离主义势力提供支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试图从政治上

中国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关系中一个具有长远影响的问题是国内发展所引起的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的互动关系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力量差距”逐步缩小。这种缩小使一些国家,特别是与中国具有利益冲突的国家感到不安。因此,在中国国内发展促进了国内安全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给国际安全带来的一定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又进而试图影响中国的国内安全,通过破坏中国的国内安全最终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一条恶性循环的锁链是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必须要努力克服的。一方面,我们必须推行有效的国内安全战略,保障政权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推行有效的国际安全战略,减少由于崛起所带来的国际形势的负面变化,从而促进国内发展的不断前进。两种缺一不可。

五、国内安全的层面来看,中国经过50多年的发展,经济发展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文明的发展也不断进步。

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由于坚持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思路,中国国内在改革过程中没有走的过快,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国内安全形势处于不断改善的进程之中。但是,这不能说国内安全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国内政治安全的问题主要是民族分离主义的问题和统一问题,和国际安全形势中的某些负面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的解决变的更加棘手。腐败也是一个严重威胁到政权生存的国内安全问题。国内文化安全除了西方文化的渗透之外,社会普遍出现的精神贫乏和认同危机是最大的安全问题。拿成绩最大的经

济发展来看,也还是问题不少。中国经济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所暴露出来的许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确实令人忧虑。

六、解决策略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安全态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在各战略主体的博弈中自身的安全战略运筹。国家安全战略性质确定之后,能否解决下述问题,关系到对未来战略态势的把握。

第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模糊,但是,其本质并未改变。今天,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安全战略的运筹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在经济上,“互补不是替代,让渡必须对等”,坚持国家独立自主是永恒的原则。在军事上,战略运筹的精妙之处在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正因为有了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才发生了1999年我国驻南使馆的被炸。这种看似无关的事件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的正是战略时空内涵变化之后战略筹划的本质。

第二,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是防御性的,其战略前沿与中国的自然边界重合。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时空内涵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设置合理的战略缓冲区是适应变化的基本原则,防御性的安全战略对于战略反应的要求则更高。美国因其战略的进攻性一直遵循着“战略前沿随战略利益而动”的原则。美国的扩张史表明,它始终将战略前沿抵近别国疆界。美国的战略抵近政策实事上已经成为安全侵入。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战略防御缺少必要的合理条件。国家安全战略边界与国家自然边界的重合使战略主体失去了必要的运筹空间。未来,中国的安全战略运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第三,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无论从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还是保障国家战略的实施,认清威胁的来源及其战略企图,进而做必要的准备是必须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防实力的现实已经出现了巨大反差。在缺乏资源选择权、市场定价权和高科技主导权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国防力量的保护。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力量、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相应的经济实力,才能平等参与严酷的国际竞争。否则,具有再古老文化的国家也难避免古希腊、古波斯、古巴比伦的命运。这样的警钟一定要长鸣。

第四,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没有实力的国家在外交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搞好国内的事情,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群体利益分配的关系,处理好资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力争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尽快依靠自己,依靠和平崛起起来。只有自身实力增强了,所有问题包括安全问题也才能得到圆满解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篇6: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导语

不知道用“狼烟四起”,“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古诗来形容当前我国周边形势恰当否,但我国周边形势严峻是不争事实。有人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人说我们在国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

打开世界地图一看,猛然一惊,原来我们面对的现实真的很严峻。从黄岩岛事件到越演愈烈的南海争端,从中日钓鱼岛问题到最近的中印边界对峙,一系列的事件对我国家安全提出挑战,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世界上兵力超百万的国家俄罗斯、印度还有美国(关岛)都与中国相邻或相近。而主要的核大国在中国周边就有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于朝鲜都有核武器。中印藏南、中日东海钓鱼岛、中韩海上边界线尚存争议。南海问题日益紧张,周边国家的气焰在某些大国的支持下更为嚣张。

我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四邻和则周边稳;周边稳则中国安;周边乱中国损。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中国周边”的涵义和特点 1.“中国周边”的内涵

狭义的理解: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地区。(陆地邻国14个)广义的理解:是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包含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这六块区域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

隔海相望是6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日本、韩国 陆地邻国14个: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朝鲜和越南14个。陆地边境线超过2.2 万公里。

“周边”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邻国”或者“邻海”的范围,也远远超越以传统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地理阀阅。

“周边”是在给定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前提之下,相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纵深地带而言,与国家战略利益高度相关、国家力量可以控制和辐射的边境地区,与外部国家或力量直接相邻或关联的环陆海空间以及此空间中多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环境等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组合。作为一个中国化的概念,“周边”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地理边界,成为一个由地理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交织而成的综合性的研究范畴。

二、中国周边安全现状

1、导致中国周边环境恶化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美国的插手。美国之所以插手东边是其战略调整的结果。美国放手“东边”有两个原因,一是“西线无战事”(伊拉克撤军、利比亚问题解决、伊核危机有欧盟、阿富汗准备撤军等),一是“西边无优势”(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影响很大,欧洲经济大受损伤,美国无利可图)。于是,美国将关注的焦点重新投向亚太地区,积极“重返亚洲”。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成为美国和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力图分享中国经济成果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主权争议已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C形战略包围圈:C形包围圈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海陆并进,海上包围圈以日本为起点、印度为终点,陆地包围圈以印度为起点、中亚为终点,由海到陆形成了一个C形包围圈。冷战结束后,美国由战略守势转入战略攻势,其最大成果,就是进入了历史上不曾涉足的中亚地区。同时,美国积极拉拢印度和蒙古,插手南中国海争端,加上早在1950年代就建立起来的第一、二岛链封堵线,美国在中国周边形成了一个“C形”战略布势,有人把它称之为“C形包围圈”或“弧形包围圈”。

环形战略包围圈:在C形战略包围圈上延伸,环顾中国四周,东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有越南、菲律宾、印尼,西南有印度,西有阿富汗的北约与美国驻军,基本上中国已处于美国的环形战略包围圈之中。

2、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目前的关系密切,随着普京的上台,两国之间加强了经济贸易合作,组成了战略协作伙伴。两国之间互相进行文化交流,如06年中国举行“俄罗斯年”,07年俄国举办了“中国年”活动。双方在军事上的合作发展迅速,双方军事关系也在不断扩大,安全合作逐渐增多。纵观历史,虽然中国和当时的苏联由于种种原因,从结盟、对抗到相互隔绝、互不往来,经历了四十年的恩恩怨怨。但至苏联解体、中俄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十分顺利。

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俄已成为我国主要供油国之一。2004年向我国供油约650万吨,2006年达1000万吨,2010年将达1500万吨。普京总统还明确承诺优先铺设通往中国的原油管道,将改组后的尤甘斯克公司的13%-20%的股份转让中方,切实履行铁路供油协议等。普京强调将坚定不移地加强与中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

帝国和苏联对我国侵略和威胁的历史,告诫我国对北边的安全形势不可盲目 2 乐观,对俄罗斯仍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17世纪以前中国不与俄罗斯接壤,由于近代沙俄的拓张,俄国是找上门来的邻居。

中俄古代的关系在1840年以前是平等的国家关系,一方面,中国实力强大,尤其是清朝起源于东北,重视边防;俄国实力扩张,重点在欧洲。《中俄尼布楚条约》不仅确定了中俄的边界,而且确定了中俄平等的国家关系。1653年,俄罗斯沙皇派遣使节,要求顺治皇帝向其称臣;而顺治要求俄国沙皇前来北京朝贡。之后,俄国不断侵占我国东北领土,并修建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1685年康熙皇帝出兵雅克萨,赶走俄国侵略军并签订《尼布楚条约》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2)近代屈辱的中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与我国签订《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中印关系

龙象共舞抑或龙象之争:在南亚的印度半岛,印度自称是一只大象,印度21世纪的宏观目标是控制南亚和印度洋。所以,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而印度和马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奋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

而中印领土纠纷则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印同为世界人口大国,同属第三世界,又都是金砖四国成员,有着相类似的历史遭遇和发展过程,然而由于英国殖民者留下的领土纠纷,20 世纪60年代中印一战至今仍在两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记忆。特别是印度,对中国的发展强盛心存疑惧,很不服气,有一种要和中国较劲,一决高低的心态。在领土纠纷问题上,相当一段时间坐不下,谈不拢,加上媒体的负面炒作,以及夹杂在其中的**问题,使中印双边关系呈现复杂性、脆弱性,使两国关系发展得不顺利。

4、中日关系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发生灾后国际救援行动和日本接受救援的情况,清晰地反映出日本对外关系的亲疏排序,即日美同盟为中核;第二层次为间接的盟友,主要是美国同盟旗下的英、法、韩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第 3 三层次为与日本历史渊源甚深且有共同价值观的东南亚各国;第四层次为能够对中国实力起制衡或牵制作用的俄罗斯、印度、蒙古等。上述四个层次均具有针对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虽然中国在大地震后对灾情深切关注,物质方面予以日本大力援助,但是日本在接受中国的援助时甚为谨慎。日本选择国际援助的态度充分显示了其 “远交近攻”策略。

中日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战争赔款问题;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干涉台湾问题等。

近年来,中日关系虽未有大的起伏,但可以说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恨”: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第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中日关系重要,但大的改善很难。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淡化,现实利益矛 盾突出。在中国总体实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超日本的情况下,日本把“应对强 中国”作为主要战略。为此,向美国靠拢是一个大战略取向,同时日本自身也积 极开拓空间,尽可能保住自己的影响,并积极参与“防华制华”网的构造。尽管 如此,中国对日本的工作还是要做,要突出现实的发展利益,尽量稳住中日关系 的大局。2012年9月,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中日关系僵硬。(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5.南海问题

我国南海海域被分割、岛屿被侵占、海洋资源被非法掠夺的情况比较严重。南海划界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争端之一。

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从这三方面来看,海洋国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我国与周边8个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问题,与5个国家之间有着岛礁归属争议。

海岛问题是根本: 根据规定,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200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因此,在海上划界中,海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界基础,海岛是海洋上最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

南沙争端目前已形成了“六国七方”的复杂格局,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南沙海域共由230余个岛屿,从各国实际控制的50个岛、礁、滩、中,我国仅占9个礁。周边国家已将我主张的8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入其势力范围。且非法钻井几千口、石油开采量达4000 4 万吨以上。从区域上来看,越南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上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

资源争夺战越来越复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或划界争端持续未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争议海域的主权和资源问题。仅以南海为例,南海诸岛是东亚与大洋州的“海上通道”和“空中走廊”,除渔业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据有关专家推测,在南海中国传统海疆线内的油气总储量约为420亿吨。

近年来,尽管南海周边邻国虽一再表示“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但从未停止对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南沙海洋权益的侵犯。比如,一些邻国在南沙群岛扩建各种军用、民用设施,吸引俄、英、日、澳、法、美等国合作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并瞄准了其人文资源,以优惠政策鼓励南沙群岛的开发、旅游或移民等。日本更是牢牢盯着东海资源,并加速发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等技术。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随着南海岛争兴起,美国打着重返亚洲的旗号,插手介入南海争端,支持越南等国的领土诉求,扬言所谓“自由通行权”,企图将岛屿纳入国际化讨论解决,中国坚决反对。南海归属中国,和周边有关国家的争议,应由双方国谈判解决,反对将问题国际化。

美国接入南海问题,一是要拉拢东盟有关国家,牵制中国与东盟10 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积极态势,进而影响、延缓中国的强劲崛起;二是鉴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引起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担忧和疑虑,想借助美国力量来抵消和平衡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吸附力。美国正好乘机而入,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打入一根楔子,从战略上获得与中国博弈讨价的一张牌,双方各有所需,互相利用,进而造成解决南海争端的复杂性,并由此带来引发冲突、激烈对抗甚至动武的不确定因素。这对我国当前的发展及和平建设以及与东盟有关国家的友好交往也是非常不利的。

上一篇:弹拨我想象的琴弦下一篇:公共卫生承诺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