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战略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中国国家战略范文

国家发展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要]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等硬实力而言的实力。一国在国际交往中因其所崇奉的思想、知识和价值得到普遍认同而获得了影响他国行为的能力都可称为文化软实力。体现和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思想、观念和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可以影响他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减少自己的对外政策实施中遇到的抵制和阻力,从而有助于一国在国际交往中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增进自己的国家利益。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因此,我国在提高自己的国家综合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本文旨在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发展战略 文化软实力

1什么是文化软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率先提出“Soft Power”的概念,国内目前通称“软实力”,其实应译为“软权力”。它是指一国所倡导或奉行的价值理念、政策战略、制度安排的正当性或合法性获得他国的自愿认同而在国际事务中无须通过命令或强制等方式赢得他国支持与合作的能力。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同化性权力(co-optive power),它与命令他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硬权力或指令性权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实际上是一种柔性的国际影响力。奈认为,软性的同化权力与硬性的指挥权力同等重要,在捍卫和增进自身的国家利益方面,前者显然遇到的抵制更少,实现国家利益的代价更低。奈进而指出,构成一国软实力的权力资源包括本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多国公司的数量和实力、自身主导的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

软实力的概念提出后,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国学术界对软实力概念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学者指出,软实力的内涵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思想、观念、原则;二是制度,包括国内制度与国际制度;三是战略和政策,发展模式、国家形象、信息和相互依赖等可纳入其中。他进而指出,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 而且主要是文化中的核心即价值观,制度和战略与政策都有赖于观念、思想、原则的支撑。既然软实力如此重要,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学者们一致认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文化软实力既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解决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纵观世界历史,所有强国的发展,都是国家战略形成民众共同意志,全体民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发挥民众的共同力量,激活民众的创造性智慧,这个国家才有可能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也有助于这个国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而儒家文化就是凝聚我们民族凝聚力,防止一盘散沙的粘合剂。

2: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它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不但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也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强大程度。文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人是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要素。而人的重要性大抵是与人所拥有的文化程度成正比的。人的文化程度越高,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便可能越大。.在这一意义上,,文化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整个文化环境都不是与生产力无关。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政治法律、道德伦理、风俗习惯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影响。.这些方面的先进与落后,就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即如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作为人的文化素质的构成,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持和品格的保障。今天,文化的相当部分还直接表现为生产力,出现了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往往体现在它的影响上。即文化的发达程度和先进程度所产生的魅力,包括对本国和本民族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对它国它民族所产生的吸引力。文化越发达越先进,它作为软实力的影响就越大越广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不独表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强大上,还需要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强大。因而发展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发展文化不仅需要战略的眼光,还需要审时度势地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求扬长避短,升优汰劣,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当今世界的总格局中实现我国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地跨越式地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

3.1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纳入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文化软实力攸关一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发展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成为维护美国价值观安全和使美国变得更安全的必由之路。美国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运用美国文化软实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安全。国家安全委员会每年一度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文化安全占有重要地位。

3.2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创造性产业,集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增强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实力达到一定规模时,都会通过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而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国力。

传统文化观将文化和产业对立起来,认为文化乃是一种远离市场的艺术,市场和文化格格不入。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化生产和消费与市场链接起来,同时对市场提出了趣味性和精致性的文化要求,文化市场化和市场文化化都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概念强调文化创造财富和文化增加价值,既重视文化的市场化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又重视市场文化化的趋势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和大力发展“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或创意产业。

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利用自身的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本国文化商品占领国际市场。

3.3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支持本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库的发展, 努力使本国成为国际社会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思想、观念和原则等价值理念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原则的生产和传播是发展和运用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生产思想的源泉,思想库是生产政策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思想库往往被称为发达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或媒体权力之外的“第五种权力”。具体说来,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孔子学院,传播儒家文化就是很好的丰富世界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方法。儒家文化尚和,讲究仁爱思想。所谓仁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凸显了儒家思想纯粹而崇高的道德精神。它意味着:自己不是在他人对自己好的情况下,才回报似的对他人好;自己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自己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因为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孔子的另一个思想就是义,义意味着合乎礼仪的等道德规范,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涵,是指人的物欲追求合乎礼,仁,道等的政教伦理规范。儒家崇尚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托。全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的建立就是很好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

3.4通过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活动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李光耀曾指出:“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之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只有当一种文化在实践中发挥促进国家社会进步的良好效能时,他国才能信服,进而对其心向往之。如果在本国失去生命力,在国际社会就自然会失去吸引力。这就需要国家拥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聚集、团结和组织全体成员的向心力,是保持国家统

一、内聚稳定的内聚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结语 本论论述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以上论述,唤起国家及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通过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对内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对外则扩大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同时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论语》

《十七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

《国家十二五计划纲要》 新华网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梁文道文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北大听讲座》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文池

第二篇:2013-2014年国际战略形势和中国国家安全

2014年06月18日 16:51:36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9

新华网消息(记者王逸涛、杨庆民):在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发布《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2013-201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之际,本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报告主编綦大鹏教授,就国际战略形势和中国国家安全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并对国际大变局特征、美日安全困境的影响、南海争端新趋势、中美关系、美俄关系、非洲战略形势等热点进行深入解读。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国家安全战略学研究的机构,长期跟踪研究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与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保持着频繁的学术交流关系,向国家和军队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报告。此番公开发布这份报告(中、英版),向国内外学术界、政府和公众,提供中国专业研究机构对国际战略问题和国家安全的专业分析,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并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为建立广泛的国际互信提供学术支持。发展竞争决定国际大变局走向

綦大鹏介绍,报告重点关注了当前纷乱形势背后的国际战略基本走势,指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开启了一场非同以往的国际大变局。2013年以来的形势变化深刻揭示了这场大变局的特征:

第一,最重要却很容易被忽视的是激烈的发展竞争,它真正决定着国际大变局的主要走向。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展开建立自由贸易安排的竞争,其激烈程度可以说前所未有。这些贸易安排的竞争,不像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内战、南海与东海争端等军事热点问题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它们将从根本上影响国际格局的长远走向。

第二,各国围绕发展竞争展开一系列的国内改革,其成败将从根本上决定各自在未来国际格局的地位。第三,地缘政治矛盾,已经演变为各国特别是霸权国发展竞争的工具。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乌克兰问题等,实际上成为美国遏制中、俄发展与复兴的战略工具。

第四,大国之间的安全困境,呈现螺旋上升的严峻局面。俄罗斯与美国、美国与伊朗、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日本、日本与美国都存在着更加严重的安全困境。

第五,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国际关系总体上仍运行在以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框架之下。举例来说,中美“安全困境”尽管比较严重,但“战略与经济对话”照常举行,双方几十个政府部门参加,就像是两国政府的“联合办公”。

美日也存在安全困境

綦大鹏认为,美日安全困境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它一点也不比中美、中日安全困境弱。美国加给日本的“和平宪法”、《美日安保条约》与驻日美军,是真正导致日本失去战略自主权与普通国家地位的“三大枷锁”。

因此日本要获取战略自主、成为所谓“普通国家”,其真正的斗争对象是美国,而非中、韩等东亚国家,实际上这些国家都难以阻挡日本拥有正式的军队和对外战争权力。对这一点,美日彼此心知肚明。

所以,美国对日本任何从美日安保体制中独立出去的努力,都保持高度警惕;反过来,日本也会对美国暗中压制其“普通国家化”的努力积累着怨恨。这是日本右翼势力仇华但更仇美的根源所在。随着安倍内阁不断推动“普通正常化”,美日之间潜在的安全困境将会浮出水面。

日钻美“战略漏洞”实现阴谋

由于美国手中掌握着“三大枷锁”,所以日本很难通过挑战美国的方式,摆脱美日安全困境,鸠山首相下台就是例子。日本必须在美国东亚战略之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漏洞与契机。

美国东亚战略的是什么?綦大鹏认为,一言蔽之,就是保持一个分裂的东亚,即让中日之间保持战略距离。安倍抓住这一点,极尽对华挑衅之能事,表面上满足美国分裂东亚的需要,实际上就是瞅准美国实力下降和借日制华的漏洞和时机,寻求发展军事力量、拉台日本在同盟中的地位,为摆脱美国的“三大枷锁”做准备。所以,美日安全困境在安倍政府操弄之下,成为中日对抗的一个重要原因。未来安倍可能还会借此制造更多、更大危机,用同盟关系绑架美国,迫使美国支持日本“普通国家化”,并使中美关系拉开更大距离,这应该是安倍的“如意算盘”。

美国会听安倍支配吗?

綦大鹏分析,这正是安倍失算的地方。美国认为美日同盟是其亚太安全的基石,但美国也同时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固然想以美日同盟威慑中国,但并不会随日本起舞,搞坏中美关系。对美国振兴经济而言,毕竟中国市场远比日本市场重要的多,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议程而言,毕竟中美合作要比美日合作重要的多。所以,安倍企图将中美两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想法,不过是他的南柯一梦。

南海争端:国际司法将承担其不能承担之重

菲律宾2013年初将南海问题单方面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报告明确指出,司法手段并非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成熟手段。全球近60个国家有争议岛屿近千个,海域划分争端则更多,而大多数国家未有将这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报告详细列举了目前仅有的19个由国际法院、仲裁法庭及国际海洋法法庭判决的海域划界案例。为什么大多数国家不愿采取司法手段解决此类问题?綦大鹏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类争端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和民族感情等诸多复杂因素,若要以司法手段解决这些争端,必须相关国家在达成政治共识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国际司法实际上将承担其不能承担之重,其仲裁结果,是有利于解决分歧,还是激化矛盾,都是未知之数。从这个角度来讲,菲律宾单方面进行司法诉讼的做法,明显是恶意的和不负责任的,怀有极强的战略目的。而中国采取不应诉的做法,也符合包括《国际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准则要求。因此,国际海洋法庭应当认真研究这些因素,将驳回菲律宾的起诉作为一个重要考虑。

中美关系:是麻烦战略?还是攀崖合作?

綦大鹏认为,长期以来,中美两国不仅未能建立起战略互信,而且随着中国的崛起与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双方相互猜疑加重,出现严重的信任赤字。特别是美国鼓动日本、菲律宾、越南在东海、南海挑战中国的做法,已经被视为牵制中国发展的“麻烦战略”。目前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突出,最近中美代表团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舌剑唇枪,反映了这种形势。

但是,綦大鹏分析,中美共同利益巨大,任何一方都不能承受走向冲突的代价。美国尽管对菲律宾、日本做出安全承诺,对越南做出支持姿态,但美国清楚,它已今非昔比。一个在伊拉克、叙利亚都不愿负起责任、不愿再承受战争代价的美国,也许尚有余勇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军事对抗,但它必将丢失对整个世界的霸权。所以,美国不可能为这些国家付出如此重大的代价。所以,稍稍展望一下中美竞争与对抗可能产生的后果,双方还是不得不进行合作。

所以,非常有趣的是,中美在经济等领域因为存在共同发展利益,会产生合作需要,但在安全领域,因为冲突前景可能产生的巨大代价,双方还是不得不进行合作。这就像落入悬崖下的两个人,双方可能彼此并不喜欢,但为了攀上悬崖,却不得不开展合作。

俄美关系:出“冷战”,入“凉战”

报告指出,尽管俄美不会陷入另一场冷战,但双方进入了“凉战”阶段。綦大鹏认为,这与俄美在长期冷战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思维、习惯、官僚机制等密切相关,正是这些基因的存在,使得对峙仍然是目前两国关系的自然状态。所以,一点都不奇怪,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双方陷入地缘政治角力与“经济战争”。反过来,围绕乌克兰问题的斗争,又会强化双方的这些基因。因此,俄美关系的“凉战”可能要持续很长时期。东盟应保持大国关系平衡,约束菲、越等成员

綦大鹏认为,长期以来,东盟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保持与各大国平衡关系。这不仅提高了东盟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东盟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当前,地区战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但东盟仍会把握这一根本外交方向。

但当前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菲、越等南海周边国家,为谋取南海私利,极力拉入区域外大国,并企图促使整个东盟采取同样的政策,这就可能使东盟外交失去平衡。菲、越这种绑架东盟、抗衡中国的做法,必然影响东盟未来发展。所以,基于南海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东盟需要约束菲、越等国。

中亚力量格局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

报告指出,一个时期以来,俄罗斯通过关税同盟、欧亚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努力加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美国则针锋相对,明确表示“美国将不会让苏联复活,将努力抵制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政策”,并鼓励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参与中亚事务。土耳其的政策目标是利用泛突厥主义的构想,来创造一个广泛的

突厥语国家联盟。印度积极进军中亚,正在争取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艾尼机场建立一个军事基地。沙特、阿联酋一直在扩大在中亚的伊斯兰教传播。伊朗则谋求与中亚有关国家建立军事联盟或波斯语族联合体。中国基于反恐和发展的需要,努力推动上合组织发挥作用,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

綦大鹏认为,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中亚地区力量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亚国家坚持多元化的外交政策,符合其国家利益。

中东地区新洗牌 美国霸权快速衰落

报告指出,虽然现在还没有国家能在中东取代美国,但中东地区秩序的洗牌正在进行。中东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供应地,它的持续动荡,将对包括中国在内世界经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綦大鹏认为,中东地区的乱局,特别是目前叙利亚危机、伊拉克反政府武装攻城掠地,用铁的事实说明美国中东霸权的快速衰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危机主要始作俑者恰恰是美国自己。它发动伊拉克战争和以所谓“巧实力”颠覆叙利亚,今天反过来让美国付出了惨重的政治代价。历史将会记载,美国正由一个地区秩序的建设者,变身为一个地区秩序的不负责任者甚至是破坏者。

半岛困局何解?能源战略建构?非洲战略前景?

綦大鹏认为,由于地区力量结构稳定,朝鲜半岛仍然处于困局之中。朝鲜进行“射星”与核试,目的是寻求对外关系特别是对美的突破,但朝美政治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美国诸事缠身、战略优先不在半岛方向,所以没有走向朝鲜设计的方向,反而以制裁加强对朝封锁。在这种局面之下,重启六方会谈,仍旧面临极大的困难。綦大鹏认为,按照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规划要求,能源供应安全始终是我国的一个战略问题。201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大约是56%,中国维护中东、中亚、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石油进口安全,必须纳入中国国家安全筹划的范围。

綦大鹏认为,非洲地区的战略形势,与中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息息相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历史经历相近,发展使命相同,彼此经验易于借鉴,双方开展经济与安全合作,存在深厚的政治基础和广阔的战略空间。对非洲地区战略形势进行年度评估,就是要为这种合作提供依据,中国今天具备了这样的战略视野。

国际网络与太空军事斗争形势日益严峻

报告认为,目前网络空间与太空军事化倾向十分明显,各国网络军事力量建设已成普遍趋势,主要航天国家开始制定空间战略和空间作战理论。在这两个方面,执牛耳者是美国。目前,美国网络作战指挥体制、政策框架和作战理论已基本成型,网络战武器发展迅速,有能力对世界各国开展进攻性网络战;在太空军事化方面,美国发布了新版《空间作战》条令,并全面开展“如何应对太空项目与反卫星威胁能力”的研究。

綦大鹏认为,在网络与太空安全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建设,另一方面要与世界各国进行网络安全对话,维护这两个国际公域的安全。

我国今天有能力“主动塑造”战略机遇期

报告最后对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进行了评估。綦大鹏认为,战略机遇期,既需要主观的积极把握,也需要国际战略形势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过去,我们更看重客观条件,但今天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实力,拥有更加丰富的处理国际问题的经验,可以更主动地塑造战略机遇期。中国应当拥有这样的战略自信。

第三篇:构建创新型国家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设计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资源, 为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总体性战略谋划。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由于中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比较晚,从国家到企业都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思路[ 1 ]。因此,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尽快制定国家知识

产权战略。

二、国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经验借鉴

注重长期全球竞争力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而在这其中,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则是实现技术创新、国家发展的关键。为此,了解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十分必要。

德国在高新技术转让中居世界第一位,其新发明创造也高居世界之首,如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它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约70 000件,每年维持费数量相当可观。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技术转让国,其企业界对知识产权的战略思想是利用专利权垄断技术市场,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处于竞争优势,以保持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的份额[ 4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恢复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势地位,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重大举措。以IBM公司为例,它的基本战略是确保其活动的自由,即在开发、制造、买卖产品的活动中没有阻力。依据这一战略思想, IBM每年花费其总收入的一成以上用于研究开发活动,年申请专利约有六七百件;自1950年至今, IBM每月自行出版技术公报,在技术公报中公开未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8 000件以上。这一方面说明其申请专利采取慎重的态度,另一方面说明其巧施文献公开的战略,以阻止他人申请该专利的目的[ 5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也是从知识产权战略中崛起的国家。二战以后日本实施赶超战略,迅速从引进技术走上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是通过引进或改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连续遭受十多年经济疲软和产业空心化的困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兴起动摇了日本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给日本带来了压力。这使日本认识到应跻身于发展知识经济的国家行列[ 6 ]。为此,自1997年以来,日本在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成立了跨政府部门的知识产权战略会,把“知识财产”定位到“立国战略”的高度,要发展成“全球屈指可数的知识产权大国”

三、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1. 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贯穿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对于自主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制度是自主创新的动力和保障;可以产生激励效应;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市场化;有利于形成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法律环境;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中国“十一五”规划已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这也是在新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波特的理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驱动力。早期的经济增长是要素驱动,之后转向投资驱动,当投资边际效益逐步下降时又转向创

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就难以保护和利用创新成

果,也就难以进行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来推动技术创新,从而为构建创新型国家而服务。

2. 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定位

(1)以保护国家技术安全为己任技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国科技在不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破坏、威胁以及任何其他危害性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发展的一种状态。技术安全体现了国家利益免受国外科技优势威胁的能力、国家以科技手段维护综合安全的能力和保障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能力。在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知识产权实力的背景下,技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以保护和促进国家技术安全为首要任务。具体而言,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要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国内的独立研发和自主创新。要保护国内科技创新的独立性,尤其是关系到国家重要产业和技术领域的技术路线的独立性。不能让国外企业或机构控制和主导国内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路线,使国内创新摆脱对国外技术力量的依赖。

(2)以维护创新者利益为出发点

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改变计划经济模式下存在的“平均分配”做法,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快建立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有机结合的良性机制,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作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之一;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要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领域的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

(3)以消除外资干扰为重点知识产权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促进社会科技的发展。当一国知识产权制度不能促进科技发展时,该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滥用知识产权是阻碍一国科技发展与技术创

新的主要障碍,不对其加以规制,就无法发挥知识产权的应有功能。外国企业在中国抢先“布阵”和“圈地”,限制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属于典型的知识产权滥用,但目前中国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法律加以规制,这种状况大大降低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因此,在中国知识产权战略中应把重点放在限制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上。

四、中国知识产权的战略设计

1. 从宏观的国家层面分析

在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初期,国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现实所要求的,但如果我们只片面地关注权利人利益的保护,没有确立相应的权利约束机制,那就无法防止权利人的滥用行为。为此,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应恰当地把握知识产权制度不同的政策目标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正确处理好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关系,知识产权的获得与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关系,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与切实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关系,并在此

基础上建立起有效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法律机制,以使中国知识产权机制的各个方面得以协调发展,既能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以鼓励技术创新,又能防止知识产权的过度垄断和被滥用以促进知识的有效传播,从而保护知识产权使用人(社会公众)的利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并能在国际交往中合理保护中国的利益。这对中国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面、有效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2. 从中观的行业层面分析

在行业层面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加快行业整体发展为目标,促进联合开发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努力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有效防范和突破他人的技术壁垒,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改变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努力形成相关的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流上,在国家法律的框架约束下,形成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更好地应对国际上的知识产权纠纷。在知识经济时代,引进知识成果和资金,促进国际间双边、多边的知识成果交流与合作,必将更加依赖于各国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和相关行业整体的实力,必须加强我国企业行业群体观的意识,提高整个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共识。

3. 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分析

在企业层面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不断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与水平,大幅度提升企业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在做好专利保护的同时,要使产品能够为消费者识别,就必须要有商标,而注册商标是对其永久性的保护。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要有品牌意识企业的商标、名称也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的凝聚力之所在,所以说虽然只是一枚小小的商标却是凝聚企业价值的载体,决不可轻视。专利与商标两者有效的结合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手段,如对技术图纸等进行版权保

护,对产品外形进行外观设计保护等等,从不同的途径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最有效的立体保护,防止一切可能受到的侵害,最大限度地实现垄断利益,通过知识产权这唯一合法的垄断达到企业的终极目的[ 9 ]。要健全完善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如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通过对竞争对手的研究开发能力、技术实力、技术发展动向进行比较分析,搜集第一手材料,为决策层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跟踪调研、对外比较,确保自己不侵权,并及时发现第三方对我们的侵权,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

己的利益,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国家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将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后劲,也是提高国家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制定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要各行业、各企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创新型国家而服务。,

关于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建议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后,欧、美、日等纷纷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强化对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受此影响,中国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分别撰文,提出制订中国知 识产权战略,制订知识产权基本法。本人认为,在修订了一系列法律,实现中国“入世”这 个政治目标之后,制订一个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知识产权战略恰逢其时;比较日本“以知识 产权立国”的战略目标,面对一些外国组织、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持续不断的抱怨 和投诉,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应当重点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中,对中国作者、发明人、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保护 应当首先被考虑,保护中国人的利益应当成为这样一个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应当对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于中国企业、公司、个人的发展有怎样的好处进行实证调查,以建立中 国人对于这样一个制度可能带来的利益的信心;第三,应当加强对于传统知识和有关信息法

律的研究,在国际层面表达中国人的观点,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

一、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出发点

在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中,对中国作者、发明人、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当 首先被考虑,保护中国人的利益应当成为这样一个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的。1979 年起的改

革开放,从一开始,决策者所下的决心就是尽快结束封闭,走向世界。而要走向世界,就要 参加到有关国际组织当中,而要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就必须制订和/或修订国内法,加入有 关国际公约,与国际规则接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要求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 就遭遇到修订有关法律,以满足“入关”条件的问题。后来“入关”没有成功,其中一个原 因是有关法律保护水平没有达到“入关”的最低标准。进入二十一世纪,当“入世”被设定 为一个政治目标后,国内几乎所有掣肘法律修订的因素不复存在,在2001 年,所有知识产 权法律都完成了又一轮修订,许多条款保护标准明显超高,但那是不得已的选择。也就是在 这一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

为了“入世”,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我们的目标也如期实现。这里,我们无意对 此进行褒贬。回顾我国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目的是想提醒:我们在制订 知识产权战略的时候,要看到,我们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离不开“入世”那个大背景;进一 步完善和实施我们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经没有了“入世”前的那种压力;我们可以更加 从容地、认真地、从如何有利于保护中国人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中国是一个讲信用、负责 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理所应当地履行她的各项承诺,但履行 承诺,没有必要再超出国际公约标准给予外国权利人以特殊优惠的保护;履行承诺,在涉及 到具体的与中国人利益有关的案件中,不排斥合理合法地在国际公约规则允许范围内尽可能 地、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人的利益。

二、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事实依据

应当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于中国企业、公司、个人的发展有怎样的好处进行实证调 查,以建立中国人对于这样一个制度可能带来的利益的信心。

虽然有许多人撰文论述知识产权的概念早在古代中国就已经产生了,但不容否认的 是,作为承认人的价值、鼓励创造、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手段而产生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 国却是近百年来才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由于外敌入侵、战乱及至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持续 不断的不正常的政治运动,不可能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十分薄弱。可以说,正式的大规模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始自实行改革开放的1979 年,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在中国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历史。在这二十几年间,我们在知识产权 方面的成就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实现某个政治目标的压力,多局限在仓促的立法和应付外部 和内部对侵权盗版抱怨的形式主义的宣传方面,理论准备并不充分,事实依据更显苍白。

如果有人问,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它是只“赖蛤蟆”,有 人可能不同意,但他却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可以反驳,说它是“白天鹅”。恐怕现在没有几个 人能说清这个问题。原因是,我们没有认真地去做调查研究,看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一个 个人,对一个企业可能起到的鼓励创作的积极作用。我们总是拿外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取得 发展的例子来反观中国企业,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如何如何重要,如何如何有用。依靠知识 产权法律保护,美国苹果电脑公司三个年轻人在一间破马厩里起家,发展成全球知名的大型 电脑公司;美国好莱坞的一家电影公司的一部电影就可以创造几十亿美元产值,创造几千人 的就业机会。这样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在中国有吗?肯定有,只是还没有找出来,报道出去。 在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上,有许多关于要进一步加强立法、执法的议论,但这些议论 多缺少事实依据。在此议论基础上搞出来的所谓知识产权战略,没有多大价值。所以我建议, 在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时,需要花一些时间,花一些资金,做一些实地调研,找出一批依

靠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取得个人、企业成功发展的典型事例。经由宣传,让个人和企业看到知 识产权法律中国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加个人、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信心。有关调 研结果,应当成为我们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依据。

三、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内容

应当加强对于传统知识和有关信息法律的研究,在国际层面表达中国人的观点,最大 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

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新一轮探讨的议题,主要涉及到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生物多样化等问题。提出这些议题的部分原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占有量和法律保护方面的不平衡。一些发展中国家希望借助新议题的探讨,进而把有关内容纳入到获得国际普遍承认的法律体系内,将可能消除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平衡。中国在知识产权、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利用方面,总体上看不占优势。而在地理标志、生物多样化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中国具有重大利益,可以考虑首先把它们纳入国内法的保护范围。在这个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强调实证调查的必要。对于保存、保护传统知识的重点地区、重 点个人,他们究竟是如何看待有关利益的,有怎样的实际需求,传统知识包括哪些范围,等 等,我们在制订有关政策和知识产权战略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这些问题。

知识产权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上看,每一次信息 技术变革都会引发知识产权的变革。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网络传播技 术,它使得作品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技术变革势必带来法律的变 革。在有些问题上,传统的或者说我们熟悉的知识产权理论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例如,对于处于“公有领域的”、“无主的”、“年代久远的”传统知识,用已往我们熟悉的知识产权理论去解释,将永远不会有一个积极的答案。应当看到,知识产权的许多内容,不论是版权、专利、商标还是商业秘密,它们都与信息保护有关,因此,已经有一些学者把知识产权放在“信息法”的框架内进行研究。制订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应当在全面了解知识产权基本理论和有关法律、国际公约发展的基础上,跳出传统理论的束缚,站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积极吸收“信息法”研究的成果,开展超前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实际,提出具有前瞻性、 可操作性的方案,在国际层面表达中国人的观点,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人的利益。

第四篇:党课心得体会--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党课心得体会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党课是提高预备党员思想觉悟,了解实事动态的好方法,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大学第88期预备党员培训。这期党课的主题是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通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晨教授精彩的演讲,进一步提高了我对当前国际形势的认识,对我们党所做出的决策更加有信心。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越来越强大,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离不开中国。

目前国际的局势存在多个方面,首先国际局势的总体是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但局部地区的局势比较严峻。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这也是世界局势总体趋于和平的重要原因。纵观国际全局,国与国之间还是多以合作为主,虽然也伴随着争端的发生,但这不影响两国之间的合作。毕竟国家的发展才是两个国家的最终目标,我相信每一个国家元首所做的决策都不是为了把自己的国家推向经济衰败的深渊的,所以,只要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利的,那么都将成为两个国家合作的开端。另外各个国家之间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能够增加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意识形态以及整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不同,使得国家间已存的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没有消失,但是有所缓和。国际形势的另一面就是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国际局势的第二个方面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今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霸权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强行干涉别国内政,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的施加给一些弱小的国家。霸权主义是与人民的意愿相违背的,没有一个国家想任别的国家摆布,而之所以霸权主义依旧存在,那是利益在作怪,各取所需,正是这些国家的勾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国家之间应该和睦的相处,而不应该去侵略其他的国家,干涉别国内政,非正义的战争绝对是以失败告终,霸权主义也会一直被世界人民所唾弃。

当今国际局势的第三方面是恐怖主义活动,近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使得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在昆明事件发生之前,我总觉的恐怖主义事件只会发生在西方国家,在自己的脑海里,那些大胡子都是为了复仇才发动恐怖行动。但仔细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肯定是涉及到双方的利益。还有一部分是宗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之所以有些一些国家会频繁的发生战乱,恐怖活动,宗教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中国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政治和宗教是分离的,换句话说,中国不是靠信仰让大家安稳的聚集在一起接受政府的管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让人民自愿的聚集在党的领导下,这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再回到那些战乱的国家,由于宗教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导致的政见不同,进一步导致国家的分裂。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民族捍卫着自己心中的神圣,捍卫着自己的权利。中国有句古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有效的反恐措施应更多的倚重一些别的非军事手段,消除恐怖主义更有待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配合,而不能只将反恐斗争看作为军事斗争。只有人民生存的权利得到捍卫,人民生活的幸福快乐,恐怖活动才会真正的消失。

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开放政策的重点亦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的任何风云变幻都与中国的发展与稳定息息相关,所以我国必须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并且在国际舞台上,我国不仅要争取话语权,充当游戏的参与者,还要努力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毕竟在别人建立的体制下,永远最多只能喝汤却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比如经济领域,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都是中国跳出现有世界经济格局的良好契机。中国需要抓紧各种机遇,不断加强参与到有关于自身利益的国际事务处理中去,乃至自己建立或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体系与制度

最后,通过党课的学习,我开阔了眼界,更加清晰的把握了当今国际形势,并且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充满了信息,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更加的强大,中国会越来越被世界所需要。

第五篇:中国锂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申请国家试点联盟

中国锂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文

件 中碳联盟北京低碳研究院

关于补充联盟发起单位邀请函

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以及《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等文件的规定,现就推动锂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说明如下:

本联盟各方共同约定“中碳联盟北京低碳研究院”作为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代表联盟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签订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等文件;联盟对外签署的其他文件可由相关联盟成员就具体事项,共同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联盟理事长单位签署。

中国锂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探索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探索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开发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锂电技术,探索率先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发挥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更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现面向相关行业协会,社团组织,龙头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的研究实验室与研究专家团队),有科研实力的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知名专家补充联盟发起单位,相关单位请及时与我单位联系,递交相关材料以备审核。

审批后,中国锂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每年向科技部申报项目课题,项目课题及相配套的经费将分配到各发起单位进行研究,联盟非发起单位成员无资质获得课题及配套经费。

收到此函后,请您直接与秘书处联系,办理相关手续。 咨询电话:010-62819750 中国锂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碳联盟北京低碳研究院 二零一一年八月

上一篇:注会报名入口范文下一篇:做个旅行日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