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全能父母读后感

2024-04-30

别做全能父母读后感(共2篇)

篇1:别做全能父母读后感

12级心理学人力资源方向28号陈丽娟

读书笔记之《别做正常的傻瓜》

《别做正常的傻瓜》,从书名来看这是一本描述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种种不理性的选择的书。所谓当局者迷,我们自身却并不知晓自己身上种种的不理性,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我们为什么会在不知不觉中作出一些欠理性决策的书,它也是一本行为决策学的入门书籍。我尝试从笔者角度进行分析。

这本书非常吸引人,从开始就是不断的列举事例,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选择,然后再剖析我们是如何作出这些选择的。

书的一开始就揭示了影响我们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账户。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却分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去了。人们倾向于把相似的支出归到同一个账户中,并单独锁定起来,不让预算在各个账户中流通。有些抽象,是吧,那么下面的经验会帮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概念。假设你买了张很贵的音乐会的门票,结果却把门票丢了,你还会再花那么多的钱去买一张票去听那个音乐会吗?再假设另一种情况,你想听音乐会,结果你在去买音乐会的门票的路上把手机(手机与票价差不多)给丢了,你还会买票吗?是不是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大多不会再去买票听音乐会呢?反正我开始是这么选的。而实际上,在两种情况下,我们的损失都是一样的,而我们在第二种情况下却是很有可能会去听音乐会的。这就是心理账户在其作用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给不同的事情分配了不同的账户,音乐会和通信划分到了不同的账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是不是会对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和买彩票得来的钱区别对待呢?这实际上也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也和我们的心理账户相关,比如工作计划的制定,我们期望每天都差不到的收益;政府在刺激消费的时候退税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事不可能在宇宙的中心发生);我们是不是在手上有一定数目的整钱的时候舍不得花,而在有些零钱的时候却不会计较,反而花的更快呢?

还有有感触是书中讲到的交易偏见。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会发现买了很多没有用的东西呢?我想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交易偏见有两种:一种是合算偏见,另一种是比例偏见。所谓合算偏见就是我们觉得买某件东西是“非常合算的”好像占了不少商家的便宜一样。比如商家促销打折,或者是地域差价让我们觉得“赚了”。这些都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更应该考虑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这个东西到底到底有多合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会因为觉得“不合算”而不去做一些选择。比如书中提到的在不同地方的买药事件。

第三个是“沉没成本误区”。假设单位发了张音乐会的门票,外面下着狂风暴雪,你只有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达音乐会的地点你还会去听音乐会吗?另外一种情况,假设你存了好久的钱,买了张音乐会的门票,同样遇到了上面的情况,你会去听音乐会吗?是不是在两种情况下答案不一样?我们多半会在第二种情况下忍受暴风雪去听音乐会对吗?这实际上也是心理账户的影响。我们因为自己付出了一笔钱,所以会去听音乐会,这种情况称之为“沉没成本误区”。即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去不去听音乐会不应该受到这个已经支持的成本的影响,而是应该看听音乐会带来的快乐是不是比忍受在暴风雪中走一个小时的痛苦要多,即过去的成本不应该影响现在的决定。在投资项目、买股票、甚至是交男女朋友上都存在这样的误区,书上给出了更多的详细的例子。

第四个是“适应性偏见”。会不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我们认为只要得到某个东西,或者是达到某种状况,我们就会非常的快乐,比方说这几年我就假设自己有一套房子就会非常幸福。但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根据书上的说法,在有一套房子后的一段时间,我们是会感觉到很幸福,然而这种幸福感是不断下降的,以至于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完全没感觉了,这就是所谓的“适应性偏见”。所谓适应性,就是指人们对外界环境的刺激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的现象。所以才会出现婚姻中所谓的“七年之痒”。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说我们会假想得到某个物品后会非常幸福,也会觉得失去某个东西会让我们要死要活的,而事实是我们会很快适应好的和不好的东西,特别是对物质的东西,人的适应力及其强大。但是还是有些东西我们是不大会使用的:1.极端的东西,比如让你从100平米的房间搬到10平米的房间;2.人际比较。幸福或不幸福大多的时候是通过与周围的人来比较来产生的,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某个人会比较幸福,而他自己却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幸福,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在他的圈子中比较而言是没有优势的,而在旁观者眼中却是很有优势的。3.变化也是人难以适应的。比如人们容易适应连续的噪音,而对时断时续的噪音就很难容忍。这一点在找男女朋友中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都很关注相貌,根据作者的说法,就是再漂亮的美女,我们也会慢慢的因为适应而对其漂亮视而不见,而对她的脾气,却是很难的适应的,特别是不好的脾气,这就是为什么只听说过忍受不了对方的脾气而离婚,而没听说过忍受不了对方的相貌而离婚的。

现在有个更有趣的问题:假设你是个女孩子,前些天有人给你安排了个相亲,你们素未谋面,恰好室友也有空,你觉得要不要带室友一起去,让她给参谋下呢?这就涉及到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的问题了。所谓联合评估,就是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有明确的另外的事物可以比较,而单独评估就是你没有其他事物可以比较,只能单独评价一个事物。在单独评估的时候,有些特征是容易评价的,而有些事难以评价的。但是在单独评价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被那些易于评价的特征所影响而做出欠理性的决策,而很多时候难以评价的特征实际上是更有价值的。比如买一本二手的字典,如果一本封面破损但是单词量大,而另一本比较新但是词汇量小,你会买那一本呢?应该是单词量大的对吧(联合评估)。再假设,你在店子只看到了一本封面破损的字典或者只有一本看上去很新的字典(没有了比较,单独评估),是不是会因为这部字典封面破损而不买或者是因为较新而买了?在单独评估中我们只关注了容易评估的性质(新旧),而忽视了它的较难评估的特性(单词量)。所以开始提出的问题,如果你的明显比女伴有优势,你就应该带她去(联合评估),而女伴和你差不多甚至比你更优秀,你就应该独自去(单独评估)。

人们所有的活动,无非是追求平衡与幸福。通过研究前面的那些现象,结合我们学习过的心理学知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急于作出决定,通过适当的分析,通过对比与平衡,条条大路通罗马,幸福处处在。

篇2:别做想当然的父母

儿子读小学时,老师多次反映他坐不住,小动作多,似听非听,但提问也能答对。我武断认定他学习习惯不好,每天耳提面命:听老师的话,上课守纪律……可升入中学,随着学业难度增加,他反而成了班里最坐得住的学生。原来小学课程简单,他一听就会,只有靠淘气消耗旺盛的精力。

其实,孩子坐不住原因很多,感觉课程简单是一种,也可能是听课吃力,还可能是没兴趣。家长得细细体察,找出原因,想出相应办法。对“吃不饱”的孩子,可以让他多做一小页练习;对接受知识困难的孩子,加开小灶,及时帮孩子扫清障碍;对缺乏兴趣的孩子,多和老师沟通,找出孩子的兴趣点,让飞走的心回归课堂。帮孩子要找准症结,否则,越努力越失败。

类似这样南辕北辙的事,还有一桩印象特别深。儿子两岁半时,有家大商场开业,里边建有花园式儿童乐园。我们兴冲冲地带儿子去了,可很快扫兴而归,因为儿子在商场里整个人呆呆的,畏畏缩缩,寸步不离我们,推也推不开。我们认为是他不常出门,少见世面,对环境不适应,所以,只要有机会就会带他去商场练胆儿。但事与愿违,他反而越发恐惧商场了。眼见其他孩子尽情嬉戏,儿子却执拗地守在我们身边,我真是火大,甚至把儿子吼哭了。

转机在半年后。那天,儿子情绪很好,一家人再次杀向商场练胆儿。路上,儿子还念叨“宝宝勇敢”,可一进商场,“勇敢”就跑爪哇国去了。儿童乐园在二楼,要乘扶梯。我们好一番劝说,他才同意让我抱着乘扶梯。随着扶梯慢慢升高,儿子越来越紧地搂住我,我明显感到他整个身体僵僵的。这是我第一次用心感受儿子的情绪,我真切意识到,我的孩子,他是真害怕啊!到底怕什么呢?我环顾四周,并没发现什么不对头。但我没像以往那样空洞地说“你要勇敢,你是男子汉”,也没表现出不以为然和不高兴。在儿子用小胳膊搂紧我的刹那,我第一次回应了他—同样用胳膊搂紧儿子,同时,轻抚他的背,坚定而温柔地说:“妈妈在这里,爸爸也在呢!”儿子感觉有些安心,身体稍稍放松。此时,我们已到达二楼,我贴在儿子耳边,悄声问:“宝贝,你看到什么了吗?”儿子又一下搂紧我,悄声“嗯”了下。“能告诉妈妈吗?”我轻声问。“那儿。”儿子快速用小手一指。而我,因为注意力特别集中,马上看到了一直让他恐惧的真凶—竟是林列在两边的服装模特!我掩住惊讶,温和地说:“那是假人,不会动也不会伤害谁。”我的解释,儿子半信半疑。“儿子,看爸爸的。”这时,孩子爸出马了。他快步走到模特旁边,先拍拍模特的肩,再拉拉模特的手,还和模特比肩而立,让我拍照。儿子惊疑地看着爸爸的动作,慢慢地,绷紧的小脸松弛了,眼神里也有了活泛的亮光。

后来,我找来带有模特的小画书,告诉他模特都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商场里要摆放模特。再去商场时,我们仨一起摸了模特。儿子摸完后笑了,稚气地说:“不动,真的不会动。”消除了对模特的恐惧,儿子成了儿童乐园里最快乐的一员。

上一篇:大学公益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