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2024-05-07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精选5篇)

篇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C程序设计》(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计算机科学学院 制定)

一、考试性质与试题命题的原则

《C程序设计》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试所设置的一个专业课考试科目。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或相近专业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的本科插班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技能能力,以利于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参加教育部面向全面招生的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试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学历的报考人员。

《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学生理解、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结构、基本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程度,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内容比例:C语言基础知识约25%,程序设计基础指针约55%,结构体与共用体、文件操作约20%。

3.试卷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5%,程序分析题约20%,改错题约10%,判断题约5%,程序填空题约25%,编写程序题约15%。

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大约分别为30%、50%、20%。

5.考试参考书为:谭浩强编.《C程序设计(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2017年。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分章节明析考核知识点和要求)内容1:

1  了解C语言的特点

 熟悉C程序上机步骤(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内容2:

 熟悉C语言的标识符

 熟悉常量的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字符串型),重点掌握整型常量的三种表示方法(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掌握符号常量的定义格式和使用  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及变量定义

 重点掌握算术、关系、逻辑、条件、赋值、逗号、自加和自减运算符 内容3:

 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重点掌握printf()和scanf()函数(包括格式控制 %d %f %c %s) 熟悉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书写及运算结果表示(真为“1”。假为“0”) 重点掌握if 语句及if 语句嵌套  掌握switch 结构和break语句的作用

 重点掌握循环控制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 掌握break语句和continue 语句在循环控制中的作用  熟悉多重循环的执行过程(重点领会两重循环的执行过程)内容4:

 重点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引用  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引用

 熟悉字符串处理函数(重点掌握strlen()、strcpy()、strcmp()函数等)内容5:

 掌握函数的定义、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的概念及其运用  熟悉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

 熟悉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及生存周期 内容6:

 了解带参数的宏定义(#define 命令)

 掌握#include 命令(库函数stdio.h math.h string.h)内容7;

 重点掌握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2  重点掌握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 熟悉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变量  熟悉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 了解指针与函数的概念  掌握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 内容8:

 掌握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的定义

 掌握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  熟悉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变量的引用  掌握链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内容9:

 掌握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能设计一些常见的简单应用程序 内容10:

 熟练掌握文件概念、文件类型指针

 熟练掌握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顺序读写、文件的定位与随机读写

四、参考书目

谭浩强编.《C程序设计(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2017年。

五、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假定int类型变量占用两个字节,其有定义:int x[10]={0,2,4};,则数组x在内存中所占字节数是。

A.3 B.6 C.10 D.20

二、程序分析题

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int a, b;void fun(){ a=100;b=200;} main(){ int a=5, b=7;

3 fun();printf(“%d ;%d n”, a,b);}

三、改错题

以下函数的功能是:求x的y次方。double fun(double x, int y){ int i;double z;for(i=1, z=x;i

四、判断题

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若有float x;则scanf(“%4.2f”,&x);是正确的。

()

五、程序填空题

以下函数的功能是计算s=1+2!+3!+„„+n!,请填空。double fun(int n){double s=0.0,fac=1.0;int i;for(i=1;i<=n;i++){ fac=;s=s+fac;} return s;}

六、编写程序题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从键盘上输入若干个学生的成绩,统计计算出平均成绩。

篇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工艺美术专业

《装饰画》考试大纲

一、试题性质与命题的原则

《装饰画》是我院艺术设计系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必考专业科目。本科目由我院组织专业教师根据该专业的需要命题对考生进行考核。

《装饰画》试题的命题原则:作为插班生选拔考试,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试题的设计上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根据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艺术创作。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自带创作工具(如:制图工具、颜料、铅笔、橡皮、小水桶等),纸由我院主考单位统发)

2、《装饰画》考核包括构图、造型等基本的艺术准则为25%,主题思想的意念表达为45%,技法表现及艺术效果为30%。

三、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内容:

1、设计基本(如:基础图案,图形解构重组)

2、创作设计(如:主题创作、根据试题文字进行插画)要求:用装饰画的形式表现

1、完整的构图:在艺术构思上,寻找最有表现力的构图形式。并能 灵活运用构图知识准确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构思。

2、良好的创意:创意独特新颖,能鲜明突出主题。

3、娴熟的表现技巧:做到形象感人、形式新颖、手法独特。

4、色彩合理配置、归纳和装饰色彩恰当表现整体氛围。

5、整体关系协调、主次关系分明,画面完整富有美感。注:只能用色彩表现,不能用黑白表现

四、参考书目

《装饰画设计》肖英隽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8月。

五、题型示例

模拟试题

科目:装饰画设计

内容:以“绿”为主题,设计一幅装饰画

要求: 1.创意方面:创意独创、新颖,鲜明突出主题。

2.设计方面:① 构图、版式合理的功能布局;

② 简炼大方、鲜明突出主题; ③ 表现形式新颖; ④ 鲜明的形象,整体性强。

3.制作方面:表现技巧娴熟。

4.用色彩表现。画面色彩协调、层次分明。

5.使用试卷横竖不限,作品尺寸不小于25厘米X 25厘米 或20 厘米 X 28 厘米。

时间:180分钟 成绩评定标准:

满分为100分,其中:

1、构图

15%

2、造型等基本的艺术准则

25%

3、主题思想的意念表达

30%

4、技法表现及艺术效果

30%

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

1、水彩纸(考场提供);

篇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中级财务会计》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离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全省统考科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的目的与要求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考核考生在理解、掌握和运用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核考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

Ⅱ.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中级财务会计》科目考试内容为《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的部分相关内容。考试参考书:向凯主编,《中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Ⅲ.试题命题的原则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中级财务会计》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为10%,理解35%,应用55%。3.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4.试卷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的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Ⅳ.《中级财务会计》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中级财务会计学》的考核内容为有关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的方法、内容,即企业大量发生的经常性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同种业务可采用的多种核算的方法。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详细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掌握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熟练运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

第一章

总 论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会计规范体系等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及特征

(二)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基本假设

(三)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四)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五)财务报告要素及财务会计规范体系

三、考核要求

(一)财务会计概述 1.识记

(1)企业财务会计的含义 2.理解

(1)财务会计的特征

(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1.识记

(1)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

(2)会计假设和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3)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条件、分类和列报(5)五项会计计量属性(6)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2.理解与运用(1)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2)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涵及其运用(3)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分类和列报(4)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

(三)财务会计规范体系 1.识记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基本理论及会计核算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库存现金

(二)银行存款

(三)其他货币资金

三、考核要求

(一)库存现金 1.识记

(1)库存现金的性质(2)库存现金核算的范围 2.理解

(1)现金管理的有关内容(2)现金内部控制的有关内容(3)备用金的性质 3.运用

(1)库存现金收入、支出的账务处理(2)备用金的账务处理(3)库存现金溢缺的账务处理

(二)银行存款 1.识记

(1)银行存款的概念

(2)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及含义 2.理解

(1)八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程序及有关规定(2)银行存款账户开设及管理的有关规定 3.运用

(1)银行存款收入的账务处理(2)银行存款支出的账务处理(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三)其他货币资金 1.识记

(1)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2)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理解

(1)其他货币资金的性质 3.运用

(1)外埠存款的核算

(2)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的核算(3)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的核算(4)存出投资款的核算

第三章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存货的基本理论;存货入账价值的构成;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计划成本法下存货取得、发出的核算;周转材料的会计处理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存货的概念及分类

(二)取得存货的计量

(三)发出存货的计量

(四)期末存货的计量

(五)存货清查

三、考核要求

(一)存货概述 1.识记

(1)存货的概念(2)存货的特征(3)存货的分类 2.理解

(1)存货确认的条件

(二)取得存货的计量 1.识记

(1)存货入账价值的构成内容及计算 2.运用

(1)外购存货的核算(2)委托加工存货的核算(3)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核算(4)接受捐赠存货的核算

(三)发出存货的计量 1.理解

(1)成本流动的假设

(2)实际成本法核算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3)周转材料的范围及摊销的方法(4)计划成本的含义(5)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设置(6)计划成本法核算的作用 2.运用

(1)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计算

(2)实际成本法核算下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

(3)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4)存货估价方法的计算,包括毛利率法、零售价法

(四)期末存货的计量 1.识记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2.理解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2)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3)存货减值的判断 3.运用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五)存货的清查 1.理解

(1)存货清查的意义

5(2)存货清查的方法 2.运用

(1)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2)存货盘亏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

金融资产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金融资产的基本理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持有收益的确认、期末计价、处置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利息收入的确认、减值、重分类及处置的会计处理;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内容及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持有收益的确认、期末计量、处置的会计处理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的核算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三、考核要求

(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1.识记

(1)金融资产的概念(2)金融资产的分类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1.识记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2)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理解

(1)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

(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3.运用

(1)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账务处理(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的账务处理(4)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1.识记

(1)应收账款的定义和范围(2)应收票据的定义、范围和分类

(3)预付账款的定义和范围、其他应收款的定义和内容 2.理解

(1)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销售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2)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价、带息票据到期日、到期值的确定(3)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核算的原则 3.运用

(1)应收账款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2)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3)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4)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应收债权出售的账务处理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 1.识记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2)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理解

(1)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及其摊销方法(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的确认(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3.运用

(1)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的账务处理

(2)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及溢折价摊销的账务处理(3)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收回、到期前收回的账务处理(4)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提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5)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的账务处理

(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识记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理解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7(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3.运用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账务处理(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计量的账务处理(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

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注:不考)。

三、考核要求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1.识记

(1)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及特点(2)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2.理解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理解

(1)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3)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2.运用

(1)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3)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会计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1.识记

(1)成本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2)成本法的核算内容 2.运用

(1)成本法下,取得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确定的核算

(2)成本法下,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和计提减值准备的核算(3)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1.识记

(1)权益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2)权益法的核算内容 2.运用

(1)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核算(2)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核算(3)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第六章

固定资产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固定资产概述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三、考核要求

(一)固定资产概述 1.识记

(1)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9(2)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3)固定资产的分类 2.理解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理解

(1)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2.运用

(1)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4)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包括经营租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5)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6)盘盈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识记

(1)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折旧的范围

(2)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分类(3)固定资产减值 2.理解

(1)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意义、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损益的影响(2)固定资产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3.运用

(1)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2)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4)固定资产减值测试

(四)固定资产的处置 1.识记

(1)固定资产处置的概念(2)固定资产处置的业务内容 2.运用

(1)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第七章

无形资产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无形资产报废和处置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无形资产概述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四)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五)无形资产的处置

三、考核要求

(一)无形资产概述

1.识记

(1)无形资产的概念(2)无形资产的分类 2.理解

(1)无形资产的特征(2)无形资产确认的条件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理解

(1)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2)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

(3)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 2.运用

(1)外购无形资产的核算(2)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核算

(3)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支出的会计处理(4)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理解

(1)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2.运用(1)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四)无形资产的处置 1.理解

(1)无形资产处置的内容 2.运用

(1)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和转销的会计处理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不考)

第九章

资产减值

(不考)

第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不考)

第十一章

负债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核算;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的核算;长期借款的核算;应付债券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负债概述

(二)流动负债的核算

(三)长期负债的核算

三、考核要求

(一)负债概述 1.识记

(1)负债的概念(2)负债的确认与分类 2.理解(1)负债的特征

(2)负债在资产负债表的列示

(二)流动负债 1.理解

(1)职工薪酬的含义及范围(2)职工薪酬的确认及计量

2.运用

(1)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2)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的账务处理(3)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4)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

(5)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的账务处理

(三)非流动负债 1.识记

(1)长期负债的概念及特点(2)长期负债的内容 2.理解

(1)长期负债对企业的影响(2)应付债券的性质与分类 3.运用

(1)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2)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3)长期应付款的账务处理

第十二章

或有事项

(不考)

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

(不考)

第十四章

所有者权益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核算;留存收益的组成及用途;留存收益的核算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二)投入资本的核算

(三)留存收益的核算

三、考核要求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1.识记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构成(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2.理解

(1)所有者权益的特点(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二)投入资本 1.识记

(1)投入资本的概念与分类(2)资本公积的概念内容 2.理解(1)资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3)股票发行费用的处理方法 3.运用

(1)投入资本的核算(2)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留存收益的核算 1.识记

(1)留存收益的概念(2)留存收益的构成 2.理解

(1)“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2)弥补亏损的方式(3)股利的种类(4)股票分割 3.运用

14(1)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2)弥补亏损的账务处理(3)未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4)股利分派的账务处理

第十五章

收入、费用与利润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收入的概念、特征及分类,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和建造合同收入的核算,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核算,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二、考核知识点

(一)收入(注:“建造合同”不考)

(二)费用

(三)利润

三、考核要求

(一)收入 1.识记

(1)收入的概念(2)收入的特征(3)收入的分类

(4)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5)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

(6)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 2.理解

(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2)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 3.运用

(1)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

(2)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附退货条款销售、预收款销售、分期收款销售、委托代销、以旧换新、售后回购等销售方式下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

(3)不跨劳务收入和跨劳务收入的核算

(4)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二)费用 1.识记(1)费用的概念及特征(2)费用的分类(3)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理解

(1)成本与费用的联系与区别(2)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3)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生产费用的核算内容

(3)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 3.运用

(1)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生产费用的核算

(2)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核算

(三)利润 1.识记

(1)利润的概念(2)利润的构成 2.理解

(1)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2)利润分配的一般顺序 3.运用

(1)利润的计算(2)利润形成的核算

(3)利润分配程序与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六章

财务报告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财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财务报告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

(三)利润表

(四)现金流量表

(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三、考核要求

(一)财务报告概述 1.识记

(1)财务报告的概念(2)财务报告的种类 2.理解

(1)财务报告的作用(2)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 1.识记

(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2.理解

(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3.运用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三)利润表 1.识记

(1)利润表的概念(2)利润表的作用 2.理解

(1)利润表的资产负债观(2)利润表的收入费用观(3)利润表的局限性(4)利润表的结构 3.运用

(1)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四)现金流量表 1.识记

(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2)现金流量的分类

(3)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概念及范围 2.理解

(1)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17(2)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3.运用

(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Ⅳ.《中级财务会计》考试参考书目

向凯主编,《中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Ⅴ.考试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入下表,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会计分期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中期财务报告的是()。

A.财务会计报告

B.半财务会计报告 C.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D.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

四、计算分析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特别说明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2×17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 350万元(含直接相关费用10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股票4 000万股(每股面值l元)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具有重大影响)。2×17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 000万元。2×17年1月1日,乙公司某项设备的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乙公司某项专利的公允价值1 000万元,账面价值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2×17年4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16的现金股利1 000万元,甲公司于2×17年5月2日收到现金股利。2×17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 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00万元。2×18年3月2日,乙公司宣告2×17的现金股利800万元,甲公司于2×18年4月2日收到现金股 利。2×18年7月,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 000万元,2×18乙公司发生亏损40 000万元。2×19乙公司实现净利润5 2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和其他事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篇4: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本大纲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模拟电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和考试,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和重要的知识、理论,为其他电子信息有关课程打下良好理论基础,考试考察学生模拟电路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二、考试知识点

第二章、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

理解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认识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同相、反相输入端和电压

传输特性;掌握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值(开环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共模抑制比);熟记理想运放线性区虚短、虚断的特点;会分析反相比例电路、同相比例、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双运放比例运算电路,认识电压跟随器、反相器;知道单限、滞回电压比较器和阈值区别,掌握单限电压比较器的分析方法和电压传输特性图绘制。

第三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熟知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及其多子、少子;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理解正偏、反偏的含义;理解理想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正偏导通和反偏截止时的电流和电阻大小)。掌握用二极管恒压降模型分析电路。熟知稳压管的稳压工作条件、特性。

第四章、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熟知晶体三极管的类型、结构、电流关系、电流控制放大作用,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晶体管的三个工作区,工作在三个区的偏置条件。会判断晶体管的类型NPN/PNP、材料(锗/硅)、工作状态、区分电极。掌握阻容耦合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用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值,用微变等效电路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熟悉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和各级的主要特点。熟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方式的特点。理解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作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主要性能参数(最大输出功率、转换效率)及功放管不同状态的导通角。熟悉基本OCL电路。

第七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理解反馈的概念、会判断有/无反馈、正/负反馈、电压/电流、串/并联负反馈组态。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A、F、Af的关系,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输入/输出电阻、通频带的影响。

第八章、信号的运算和滤波

了解基本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滤波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掌握一阶低通、高通无源滤波电路基本结构、通带截止频率计算式。熟悉一阶低通、高通有源滤波电路基本结构和原理。

第九章、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

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特点和谐振频率计算。

第十章、直流电源

熟知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部分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二极管的选择。了解电容、电感滤波的原理和特点。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

三、考试时间及题型

1.时间:120分钟

2.题型: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判断题(1分×10=10分)、填空题(1分×10=10分)、分析计算题(5题共50分)。

四、参考书

篇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专插本《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本大纲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该课的学习和考试,为其他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有关课程打下一个理论基础,考察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二、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地理学的分类、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程序、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的阶段、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的概念、人口分布影响的自然因素、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民族的共同特征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类型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工业革命出现的国家、工业革命推动发展的工业类型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聚落的定义与类型、城市的类型、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城市景观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语言的定义、我国的地名景观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世界三大宗教、民族宗教 第十章、旅游地理

大众旅游、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乡村旅游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政治地理单元、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政治地理过程、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领土形状、国家领土位置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直接活动空间与间接活动空间、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特征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不作为考核内容)

三、考试时间及题型

1.时间:120分钟

2.题型:判断题(2分×5=10分)、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填空题(2分×10=20分)、名词解释(4分×5=20分)、问答题(15分)、材料分析题(15分)

四、参考书

上一篇:2024年度岭后村支村两委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师发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