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2024-05-08

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共16篇)

篇1: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问】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

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

二、本科目可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固

定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二)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篇2: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为了反应取得、计提、处置等方面,需设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如下:

一、固定资产的取得

(1)购入固定资产扣留质量保证金的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扣留质量保证金的,应当在取得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①如果取得固定资产全款发票,应当同时按照构成资产成本的全部支出金额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按照实际支付金额)

其他应付款[扣留期在1年以内(含1年)]

或:长期应付款(扣留期超过1年)

质保期满支付质量保证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②取得的发票金额不包括质量保证金的,应当同时按照不包括质量保证金的支出金额 借: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以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确定。

融资租入时:

借: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成本)

贷:长期应付款(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差额)

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定期支付租金时: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

借:长期应付款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盘亏、报废、毁损等。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置资产时,事业单位应将其账面余额和相关的累计折旧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实际报经批准处置时,将相关的非流动资产基金余额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发生的相关费用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处置净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三、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

篇3: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Excel是一款具有统计功能, 且操作方便的办公软件。不仅可以统计和画图, 还可以进行简单的会计处理。在小微企业中利用Excel将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账务处理效率。本文以玛丽服装厂为例, 对利用Excel进行账务处理的流程进行介绍。

玛丽服装厂是一家以生产婴儿内衣为主的企业, 该企业符合一般小微企业的条件。享受小微企业的税率政策, 假设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3%, 所得税税率为20%, 企业的生产成本采用实际成本法, 存货的计价方式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的方法。

一、Excel中填制凭证的操作

首先新建一个Excel空白表。将这个Sheet 1重命名为期初余额表。然后再利用快捷键在Sheet 1中新增一张Sheet 2的空表, 重命名为凭证列表。在这张凭证列表中, 企业可以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录入, 进行凭证的编制, 对于凭证中的编号可以利用CONCATENATE (业务发生日期, 序列号) 函数进行合并共同作为该凭证的编号。而期初余额也可以专门作为一个项目在凭证中显示。另外为了方便检查, 可以把IF函数来作为凭证借方和贷方的平衡警示, 具体的格式如图1所示。如果要进行费用的结转, 例如制造费用, 可以通过筛选功能来实现, 筛选出制造费用的借方发生额, 加总后进行分配。最后把编制的凭证转入当月的生产成本类的科目中。企业期末进行损益结转的方法和制造费用的结转相似, 本文不再赘述。

二、Excel中成本计算单的建立

利用快捷键在Sheet 2中又新增一张Sheet 3的空表, 重命名为成本计算单, 专门用来计算产品的本月完工成本, 格式如图2所示。

企业生产的服装成本由3个项目构成, 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假设本月玛丽服装厂本月领用细棉200米。专用皮筋100米, 其单价分别为30元/米和11元/米。图2中直接材料的本月发生额为30×200+11×100=7 100 (元) ;直接人工的本月发生额为57 000元, 其中主要包含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等;制造费用的本月发生额为15 300元, 其中, 主要包含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福利费和车间的机器折旧等。本月总成本合计栏目的金额等于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费用。本月的生产完工产品的成本等于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成本。而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可以用完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完工数量来计算。本月已经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可以利用销售数量乘以单位成本来计算。

假设该公司期初商品的余额为12 000元, 期初的存货为444件, 本月销售了2 500件。又因为本企业采用加权一次平均法进行计价。本月已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应等于 (12 000+79 237) / (444+2 500) ×2 500=77 477.07 (元) 。其中公式的含义为:已销售产品的成本=加权平均的单位成本×已销售产品的件数= (月初产品的成本+本月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 (月初剩余产品的件数+本月完工产品的件数) ×已售商品数量。

三、Excel中登记总账、明细账

1. 总账的创建和登记。

选择新建空白的工作簿, 选中sheet 1重命名为总账。总账的登记可以通过数据透视表来实现其操作。具体操作为Excel中选中“数据——数据透视表与数据透视图”, 然后建立图表。在创建的过程中, 注意“凭证列表”的向导中, 范围应足够大来确保数据的充足性, 因此, 把凭证的范围设置为A1:K211区域, 根据向导创建好数据透视表后, 进行总账项目的调整。把“月”调整到页字段处, 把“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日期”和“序号”拖到行字段处。而“借”、“贷”和“余额”调整到数据项, 之后对这个透视表进行进一步调整。选中“计数项:借方金额”这个选项, 右键单击, 在弹出来的菜单中, 把求和的方法改为“求和”。同理, “贷方金额”、“余额”的计数项以同样的方式操作。最后, 要将数据表数的“数据”字段调整到“汇总”一栏内, 之后即可生成总账, 具体格式如图3所示。

2. 明细账的创建和登记。

依据上述总账的创建步骤, 可以进一步创建出明细分类账。本文以企业“应交税费”的明细账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在总账生成之后, 可以选择“应交税费”汇总的那个单元格, 然后单击数据透视表上的工具栏, 选择“显示明细数据”, 这样明细账就生成了。

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创建和登记

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例如资产中的“货币资金”项目的填列。选中E5单元格, 在里面插入SUMIF函数, 即对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求和。当SUMIF函数对话框出现后, 分别出现三个参数range、Criteria和Sum_range。Range的功能是要计算的单元格区域, 本例中可以选择“凭证列表”中的“科目代码”的第G列。通常选择整个G列, 因为在实际业务中, 无法预测本月到底有几笔业务, 为了使得公式进行一次设置, 可以选G整列。Criteria是指条件的选择的格式, 本例中可以选“1001”, 即“库存现金”的代码为条件。而Sum_range的功能为求和的单元格实际的区域, 本例中可以选择“凭证列表”中的“余额”项目K列。

值得注意的是, K列要与Range的范围一致。输入三个参数后, 即完成了“库存现金”的取数。本文假设该企业的货币资金项目由“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项目构成, 那么“货币资金”项目的填列应还要加上“银行存款”的取数公式。所以应在取过“库存现金”的公式后再输入一个“+”号。把“银行存款”的SUMIF函数也输入单元格中。“银行存款”的SUMIF函数取数步骤和“库存现金”相似, 只是科目代码为“1002”, 此处不再赘述。对于资产和负债中不需要加总填列的项目, 按照正常的输入数据即可, 不需要输入公式。

另外, 负债项目需要几个项目合计填列的, 有可能凭证中有的贷方数据是以负数表示, 因此注意是否需要在公式的设置中加入负号, 具体操作如下图4所示。

2. 利润表的编制。

对于利润表项目的填制和资产负债表的填制方法大致相似。只是数据的来源不同, 利润表的项目大致来源于收入类、费用类科目借方或者贷方发生额, 而非“余额”。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会计的操作和账务流程具有一致性, 我们可以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作为一个模板。企业只需设置一次, 以后就通过这个模板进行数据的更新。由此可见, 借助Excel来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是一个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

小微企业应该善于利用Excel的功能, 来帮助企业完成账务的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 而且也提高了账务的准确性。所以, 对于规模不大的小微企业来说, 如何利用Excel对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覃业荣.EXCEL数据分析工具在医院审计中的应用.审计月刊, 2014;2

篇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探讨

摘 要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体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事业单位必须要引进会计管理方式,集中解决以往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一系列主要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事业单位新会计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探讨了今后一个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实际上就是在履行法律赋予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仅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关乎事业单位职能转变和分类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为了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必须要在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水平,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

一、传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

1.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提高,传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会计处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职能转变和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特别是事业单位传统的固定资产会计管理模式不能够真实准确地反应出真实支出与预算支出的差别,也无法真正体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运行模式的现状,严重影响到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也给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2.虚增净资产。传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管理模式只计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在固定资产计价、增加、转让、报废等方面,虽然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规定和计算方法,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计算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要求,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是相对的科目,一方面提取修购基金,另一方面则通过提取修购基金直接增加专用基金[1],造成了事业单位净资产的重复计算和虚增,净资产统计信息严重失实。

3.严重影响固定资产更新。按照现行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管理办法,事业单位需要通过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来实现对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的补偿。按照这种管理模式,收入较多的事业单位将获得相对较多的补偿资金,而收入较少甚至没有额外收入的事业单位,能够提取和获得的补偿资金则相对较少[2]。这种折旧补偿基金提取的办法不同于企业单位,是以固定资产原值为计算基础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事业单位由于收入资金较少,很难满足固定资产更新的要求,影响到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更新能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步伐逐步加快,很多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都已经取消,这种固定资产更新方式将受到更多局限。

4.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严重不实。受到固定资产账目管理的一系列限制和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账目真实性和准确性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状况、数量的增减变化等信息,而且还容易导致很多固定资产游离于会计管理制度之外,形成“小账”,甚至出现固定资产被侵占、外借、租赁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也给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

5.无法准确衡量事业单位支出情况。在现行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管理制度下,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需要记在“事业支出”、“专用基金”等科目。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金科目[3]。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涉及折旧计算,损耗无法在成本中得以实现,因此会人为降低事业单位的收入成本,造成成本核算严重不实。

二、事业单位改革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是我国事业单位职能转变和分类改革的关键时期也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类型更为多样。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有关要求,大部分事业单位将侧重于从事公共服务工作,行政管理职能将逐步弱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配备更多适应工作需要的固定资产。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职能转变和分类改革的彻底完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类型将更加丰富,数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2.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精细化将是今后一个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另一个主要趋势。为了确保国有资产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事业单位必须要在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方面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3.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提出了全新要求。2013年1月1日起,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正式颁布实施。新制度中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新方式和新要求,也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列工作提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而这将成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制度化基础。

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方式将更加科学。今后一个阶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将面临着全面修订和完善。固定资产损耗计算、固定资产购入科目记账、修购基金提取、捐赠固定资产账面等都将成为新规定的重点内容。通过全面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桂琴.探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职业圈.2007(20)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浅析.财会通讯.2009(6)

篇5:商品调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这种称为调价折扣,俗称价保。发票是等到结款的时候才开,增值税销项是根据账上收入数进行计提,那么价保要有双方确认的价保协议,在账务上,设立“应收账款——某客户——调价折扣”、“商品销售收入——折扣及折让——调价折扣”进行专门的核算,即借:商品销售收入——折扣及折让

贷:应收账款——某客户——调价折扣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篇6: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一、实行企业所得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政策性减免的小企业,应先按照规定计提和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再冲减收到退税款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计算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收到时:(1收到本减免税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2收到以前减免税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损益调整

二、如果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且当地税务机关批准直接减免(法定减免的则可以不作账务处理,也可进行以下处理:

计算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确认时: 借: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三、如果减免的所得税是有指定用途的政策性减免:(1所得税退税作为国家投资,形成专门的国家资本。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金

(2所得税退税款作为国家对所有投资人的赠与,用于企业发展再生产。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所得税退税款作为专项用于某个项目、设备、特定人群的资金。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交款———××部门

其他应付款———××项目 使用的时候: 借:其他应付款———××项目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上述1-3项退税均没有对企业税后利润产生影响。

(4所得税退税款部分用于企业的发展、部分按照规定上交有关部门。收到退税时: 借记:银行存款

篇7: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近期,某企业会计人员询问,单位有内部招待所,不对外营业,其发生的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营支出作为费用处理。偶尔有供应商的员工到招待所住宿,收取的住宿费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能否用作弥补招待所运营所需资金,冲减费用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旅店业,是指提供住宿服务的业务。《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以下称应税行为)。但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不包括在内。前款所称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因此,该企业内部招待所为供应商员工提供住宿,属于营业税“服务业——旅店业”的应税劳务。向其收取货币资金,属于有偿提供旅店业应税劳务,应缴纳营业税。

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提供劳务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

第六条第(二)项所称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因此,该部分收入还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二条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本准则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

篇8:高校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探讨

一、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现状与问题

(一) 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大导致数据统计不准确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关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 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这是根据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制定的, 目前来看已明显偏低。但在国家未出台新标准前, 必须按照此标准认定, 造成了单位大量的办公桌椅等简易设备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从而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大, 增加了固定资产数据统计的不准确性。

(二) 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无法准确反映

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随其使用而改变。实际情况是, 许多事业单位 (如高校、科研、医院等事业单位) 的固定资产种类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 它们虽然在形态上仍然保持完整, 性能上也能达到当初设计的水平, 但是由于技术进步, 更新换代产品不断涌现, 使这一类固定资产的技术寿命大大缩短, 使用价值也相对降低。随着这一类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 无形损耗显得尤为突出。

(三) 事业单位所耗成本无法客观真实反映

现行高校固定资产在购置时直接确认为支出,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账面上固定资产价值始终是其购买时的原始价格, 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另外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不核算成本, 使得高校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购置固定资产时只考虑本部门的需要, 极少考虑资产的运行效率, 购置后资产利用率低, 直接导致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因此只有通过计提折旧、核算资产成本方式, 才能进一步挖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 不利于高校进行绩效考核

现行制度规定:高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在固定资产核算中不计提折旧, 固定基金也由于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而虚高 (即净资产虚高) , 专用基金中修购基金的提取并未引起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任何变化, 却使净资产中既包含了固定基金, 又包含了固定资产的修购基金, 不适当地夸大了事业单位的净资产。这些信息的不真实和缺失不利于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

二、固定资产原值核算

(一) 固定资产入账的单价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变化, 目前商品单价都在相应的提高。固定资产尤其是电子设备更新及报废的速度也有相应加快。因此, 会计核算也应与时俱进, 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 固定资产单价的确定相应提高、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相应缩短。比照企业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高校的固定资产单价确定也可以相应提高到2000元, 这样不但能减少其核算的范围, 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

(二) 固定资产入账原值的确定

一是外购的固定资产。新制度规定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二是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成本构成是由建造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三是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比照同期、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确定。四是盘盈的固定资产。盘盈的固定资产按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入账五是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照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入账。

三、计提折旧补偿机制的建立

(一) 建立折旧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补偿机制通过折旧费用成本化、产品出售收益化得到实现。而高校“生产”的是准公共产品, “生产”中耗损了固定资产, 理论上应由消费者买单, 但在国家作为高校的主办者, 作为投资主体, 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前提下, 耗损的固定资产价值, 只能从主要受益者——国家和政府获得拨款补偿。因为财政性资金 (拨款和学杂费) 已占学校总收入的九成左右, 且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因此折旧补偿来源只能是财政拨款。基于此, 我们提出带帽下达“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的设想。国家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的多少, 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补偿速度。若国家投入高于折旧速度, 高校才有发展速度, 若低于折旧速度, 只能是维持或后退。

(二) 计提折旧的可行性

一是国有资产大清查为强化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提供了条件。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大清查为制定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提供了第一手素材。财政部门可以依据清查结果分门别类地制定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标准 (包括已完工未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二是带帽专项可纳入部门预算, 并与“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建立对应关系。每年的财政拨款指标中, 都有下达的专项 (课题) 拨款未纳入部门预算, 而专项拨款经费 (包括基建财政拨款) 又多以购建固定资产为主, 财政可将专项拨款与固定资产折旧挂钩, 要求学校互为参照, 分别编制折旧预算和专项预算, 将两个预算统一于部门预算一张表, 或要求学校先行编制折旧预算纳入部门预算, 在随后编制的专项预算中, 要求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和维修计划原则上不得突破折旧预算。三是我国高校财务、资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部门预算制度已在高校实施多年, 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管理平台也日臻先进, 配套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也越来越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 体质保障、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打下了基础。

(三) 计提折旧的对象

在研究了国有资产大清查的情况后认为, 固定资产折旧对象以八大类为宜。即房屋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工具、电气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文体设备。这些设备计提办法比较成熟,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报废残值易于确定, 操作性强。而对于土地、家具、图书、文物及陈列品等资产, 在高校特定的环境里, 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但不宜计提折旧。“征求意见稿”已将图书、文物及陈列品作为“文物文化资产”管理, 不计提折旧, 这样创新处理较合理, 依照这样的思路, 土地、家具在取得时发生的支出, 可直接列作费用。

(四) 折旧核算的管理

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 拟将“资产折耗”一级科目改为“折旧费用”, 笔者认为无形资产可不进行价值折耗摊销, 出售无形资产时直接冲抵原价, 因为无形资产耗损不稳定, 还有可能升值, 且业务量极少, 所以应简化财务处理。另在“财政拨款”一级科目下增设“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二级科目或放在“其他经费拨款”中核算, 同时增设“专用基金———折旧基金”二级明细科目。固定资产购置时, 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累计折旧”;受到带帽下达的“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时, 借记“银行存款 (用款额度) ”, 贷记“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年终结转时, 借记“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 贷记“专用基金———折旧基金”;同时结转折旧费用, 借记“专用基金———折旧基金”, 贷记“折旧费用”。“专用基金———折旧基金”专户, 借方反映实际计提折旧数、存量固定资产补提折旧滚动结余数等。借方有余额时, 为学校待补偿折旧额。贷方有余额时, 反映学校滚存的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基金结存数。这样, 通过“折旧费用”、“折旧补偿拨款 (额度) ”、“专用基金———折旧基金”, 形成新的收支循环, 便于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程度和折旧补偿程度。

参考文献

[1]朱鸿眉:《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教育财会研究》2008年第1期。

篇9: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2014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如何进行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下面来具体分析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如何进行。

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1)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2)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http:///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3)内部转换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

①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或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情况下,亏)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差额情况下,赚)

②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

http:///

累计折旧

固定资地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情况下)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余额情况下)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1.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http:///

(1)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3)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http:///

(1)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存在确凿的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且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3)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过程

企业应当设置“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进行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企业主营业务的,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相关的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http:///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还应当分别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科目,比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分别核算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租金收入、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实现的收入和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或进行摊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结转的成本。

篇10: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如何进行处理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

1、《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第三节第第三十三条规定: 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2、《小企业会计制度》第1502科目(累计折旧)第三条第二款规定: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按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3、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4号准则指南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税务处理:

篇11:固定资产转让账务处理

一、开具增值税发票

根据财税[2009]9号文件规定:纳税人销售自已使用过的符合原免税条件的固定资产,从2009年1月1日起不能继续免征增值税。如果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前购买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如果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后购买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已抵扣进项税额,均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具体实务操作步骤:

1、开具普通发票

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前购买的固定资产,应当到主管税务机关领用增值税普通发票,按4%的征收率进行开具普通发票(假设纳税人销售固定资产含税金额为100000元)。

2、进行纳税申报

(1)由于抄报税时,把数据进行了采集,不含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会自动显示出来。

申报表主表5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自动显示不含税销售额为96153.85元(100000/1.04=96153.85元); 申报表主表21栏(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自动显示应纳税额为3846.15元(100000/1.04*0.04=3846.15元);(2)减半征收额需要纳税人自已填写。

纳税人需要在申报表主表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上填列减半征收额为1923.08元(3846.15*50%=1923.08元); 因此,纳税人销售固定资产实际应缴纳税额为1923.07元(3846.15-1923.08=1923.07元)。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21 11:21

二、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转帖)

不同身份的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增值税适用政策不同,其会计处理也存在区别。其中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及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与销售其他货物的处理一样,即小规模纳税人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核算。这里需要关注的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征收时,如何进行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例:甲公司系一般纳税人,200X年出售于2009年1月份购买的某设备,该设备用于生产一种免征增值税的产品,购买时未抵扣进项税额。设备原值20万元,已计提折旧5万元,售价12万元,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甲公司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

1、出售设备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2、收到出售设备价款: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3、根据财税[2009]9号文第二条第一款,该公司应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120,000÷(1+4%)×4%÷2=4,616 ÷2=2,308。

按4%应交增值税的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61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16;

减半未征的增值税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2,308

贷:补贴收入 2,308

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

借:营业外支出 34,616

贷:固定资产清理 34,616

笔者分析:对于应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的计算,首先应将含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再按4%征收率减半计算出应交增值税额。因此甲公司计算出的应交增值税额是正确的。但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根据财税[2009]9号文,适用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已使用固定资产等,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企业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计算出的应交增值税,在会计处理上应将其直接计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而不能计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因为如果将按简易办法计算出的应纳增值税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则在计算本期应纳税额或期末留抵税额的时候,这部分应交增值税就必然会参与抵扣进项税额。实际上,无论是旧税法下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还是根据国税函[2008]1075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的从今年2月1日开始启用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这部分应交增值税都是单独填入“按简易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与其他业务的“应纳税额”或“期末留抵税额”分别计算的。假设该企业当月进项税额11万元,销项税额10万元(包括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应交税额),无上期留抵税额等其他事项,则期末留抵税额应为110,000-(100,000-2,308)=12,308元,而非110,000-100,000=1,0000元,同时当期应纳税额为2,308元。当然根据国税发[2004]112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纳税人因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而产生期末留抵税额的,应以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同时“期初未缴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减去抵减欠税额后的余额数。从国税函[2008]1075号文调整后的申报表看,这一规定仍是适用的。因此2,308元的应纳税款如果未交则可以抵减期末留抵税额12,308元,即结转到下期的“期初留抵税额”为12,308-2,308=10,000元。

2、对于减半未征的增值税,甲公司将其计入“补贴收入”也是不合适的。首先,即使减半未征的增值税可以作为政府补助,但“补助收入”科目也只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而无论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或者新会计准则,对于政府补助都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更重要的是,对这种直接减免的增值税作为政府补助处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只有对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才能于实际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科目。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补助的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而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由于政府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因此,不论企业执行会计制度还是新准则,将直接减征的增值税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都是不正确的。综上,甲公司此笔业务正确的会计处理应为:

1、出售设备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2、收到出售设备价款: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3、按4%征收率减半计算出应交增值税2,308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08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308

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

借:营业外支出 32,308

贷:固定资产清理32,308

篇12:浅谈固定资产转让处置的账务处理

1 房屋建筑物转让处置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房屋建筑物主要是指生产车间用房、办公有房、职工住宿用房以及各种构筑物、建筑物等。企业单位转让处置房屋建筑物应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 遵循房地产权属不可分离的原则, 并办理相关的手续。《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2条规定, 房地产转让、抵押时, 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物权法》第146条规定, 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 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物权法》第147条规定, 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由此可见, 转让处置房屋建筑物所有权必须转让处置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转让处置土地使用权 (物权法称之为建设用地使用权下同) 必须一并转让该土地上附着的房屋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因此, 房屋建筑物转让处置的账务处理既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本身的账务处理, 又要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处置的账务处理;如果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 该土地上附着有房屋建筑物、构筑物时, 不仅要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处理, 还应包括对其房屋建筑物所有权进行转让处置的账务处理。由于会计准则在这方面并没有作具体的规定, 而且学校使用的教材上一般只涉及房屋本身的账务处理, 并没有涉及土地使用权的账务处理, 本人认为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或“土地使用权清理”账户, 将转让处置的房屋建筑物的账面价值和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该账户的借方进行核算, 出让处置所得价款既包括房屋建筑物所有权转让所得价款, 也包括了其占用范围内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款, 在该账户的贷方进行反映。出让处置损益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例:某企业出售转让一栋仓库, 其原值为520000元, 累计折旧200000元, 该仓库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为400000元, 累计摊销100000元, 实际出售价格为1000000元已通过银行收回, 支付清理费用3000元, 应交营业税30000元, 应交土地增值税20000元 (不考虑其他税费) 。该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将出售转让仓库的账面价值和其占用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清理专用账户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620000;累计折旧200000;累计摊销100000

贷:固定资产52000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400000

(2) 收回出售转让仓库和其占用土地使用权价款时:

(3) 支付清理费用时:

(4) 结转转让出售应交营业税30000元土地增值税20000元时,

(5) 结转转让出售实现的净收益327000元时:

如果将企业的房屋建筑物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经营, 其“投资性房地产”账户的入账成本则应包括房屋建筑物本身的成本还要包括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代价, 特别是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组织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就显得格外重要。出售转让时, 应按其账面价值 (含土地使用权) 的结转其销售成本, 借记其他业务成本, 贷记投资性房地产。

2 机器设备转让处置的账务处理

机器设备是指人类利用机械原理以及其他科学原理制造的,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 包括机器、仪器、器械、装置, 以及附属的特殊建筑物等资产。2008年, 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实现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般纳税人企业在2009年1月1日以后购入的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实行全额抵扣, 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当使用以后再进行转让出售应比照商品销售征收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财税[2008]170号文件, 自2009年1月1日起, 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生产用的机器、设备下同) , 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1)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 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由此可见, 转让出售已使用过的机器设备除按一般的账务处理外, 还涉及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和账务处理。

例:某企业将一台已使用过数控机床进行出售转让, 原值400000元, 累计折旧50000元, 出售收回价款410000元。下面分两种情况介绍其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第一, 假定该机床于2009年1月1日以前购进, 其入账成本包含增值税, 则应交增值税计算过程如下:

计税价格=410000÷ (1+4%) =394230.77

应交增值税=394230.77×2%=7884.62

扣税转让收入=410000-7884.62=40211 5.38

第二, 假定该机床于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 其入账成本不含增值税, 则应交增值税计算过程如下:

计税价格=4 10 0 00÷ (1+17%) =30542 7.35

应交增值税=305427.35×17%=5 9 5 7 2.6 5

扣税转让收入=410000-59572.65=35042 7.35

机器设备转让出售涉及其他业务的账务处理与房屋建筑物的出售转让的账务处理基本相同, 不再作介绍。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经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篇13: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该账户借方登记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的净值、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清理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清理收入(包括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赔偿损失、变价收入)。余额如果在借方表示该资产发生清理净损失,从贷方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余额如果在贷方表示该资产发生清理净收益,从借方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本账户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非别进行明细核算。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资产类的特例,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和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请离开科目核算。其会计处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

3、收回出售的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保险赔偿等的处理。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5、结转净损益的处理。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净收益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1、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保险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结转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篇14: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账务处理

【问题】新的会计准则及税法,对于09年1月1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进行增值税抵扣,同时对于事后变价处理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如果固定资产报废不能使用了,是否还需要转出税金呢?具体税务与会计上怎么处理?

【解答】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第五条规定:

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条例第十条

(一)至

(三)项所列情形的,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本通知所称固定资产净值,是指纳税人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值。

2.条例第十条内容如下: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 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4.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发生的清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发生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报废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磨损或陈旧,使用期满不能继续使用;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必须由先进设备替代。固定资产报废,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引起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在清理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清理费用,同时还可能取得一定的变价收入。因此,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注销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已提折旧额。按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账户;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2)结转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按收回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3)支付清理费用。按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4)结转清理后的净损益。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收益”账户;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你咨询一下你们附近税所,好像是要开发票的,普通发票,4个点的 当企业出售报废固定资产等,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没有就不用管)

贷:固定资产(按原账面余额)发生清理费用或税费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 出售收入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最后结转净损益

你应该是盈利的,因为你已折旧完,而且所得大于你的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例子:我单位处理一台固定资产卖了94000元,开了增值税发票,两人分别做了以下分录,竟把收入做重了:

错误:借:固定资产清理 6494.01 累计折旧 126505.99 贷:固定资产: 133000

借:应付账款:9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94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87505.99 贷:营业外收入: 87505.99

另一个开发票的人又做了一笔: 借:应收账款: 9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341.88 应交税金 13658.12

正确:借:固定资产清理 6494.01 累计折旧 126505.99 贷:固定资产: 133000

借:应收账款:9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94000

篇1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帐价值: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帐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3、如接受捐赠是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帐价值。(也就是说相当于其净值)

二、根据税法的规定,终了,对于接受固定资产捐赠的,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并入一个纳税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应纳税所得额。

三、相关会计处理:

旧准则

1、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银行存款

(交纳的相关税费)

2、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新《企业会计准则》确实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说明,但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关于“6301 营业外收入”总账科目的说明中对此进行了说明,即:“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具体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252页)例如,某公司2007年8月10日接受一外商捐赠轿车一辆,根据发票及报关单有关单据,该轿车账面原值300000元,估计折旧100000元,运费2000元。借:固定资产 202000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200000 银行存款 2000 因此,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直接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2)企业对外捐赠的处理(捐出)

在原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企业对外捐赠资产,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相关科目。

例如,某公司2005年9月18日支援希望工程,由银行信汇180000元,补助光明村小学建设教学房屋。

篇16:浅析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

(一) 对外捐赠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

对外捐赠货币资金时, 按确认的捐赠价值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如, 某公司为支援希望工程, 2008年5月28日通过银行信汇方式补助瓦岗村小学教学房屋建设200 000元。账务处理为:

(二) 接受货币资金捐赠的账务处理

接受货币资金捐赠时, 按确认的价值借记“银行存款 (或库存现金等) ”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确认的捐赠价值) 科目。

例如, 某受灾企业接受厂房重建捐款5 000 000元。账务处理为:

二、关于存货的捐赠

(一) 对外捐赠存货的账务处理

1. 若对外捐赠为购进的原材料等, 按确认的捐赠价值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科目, 贷记“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科目。

例如, 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对外捐赠材料一批, 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 000元, 增值税17 000元。其账务处理为:

2. 若对外捐赠为自产的库存商品等, 按确认的捐赠价值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科目。

例如:某汽车生产企业2008年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自产的汽车10辆, 汽车生产成本10万元/辆, 市场价15万元/辆 (不含税) , 消费税税率为5%, 增值税税率17%。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二) 接受存货捐赠的账务处理

1. 若接受的捐赠为原材料等, 按确认的价值借记“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例如, 汶川凯利加工厂接受东方公司捐赠材料一批, 未取得发票等凭据, 材料直接送达企业。经确认, 该批材料的价值为100 000元。有关账务处理为:

2. 若接受的捐赠为商品产品, 按确认的价值借记“库存商品” (确认的捐赠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三、关于固定资产的捐赠

(一) 对外捐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时, 按确认的捐赠价值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确认的捐赠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例如, 某企业 (一般纳税人) 2009年12月将本企业的设备一台通过某市民政局捐给贫困山区, 并取得相关凭据。设备于2009年前购买, 原值75万元, 已提折旧2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企业捐赠设备时的账务处理为:

(二) 接受固定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

企业接受固定资产捐赠, 若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 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作为入账价值。若捐赠方没有提供凭据, 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 可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 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确定其入账价值;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 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作为入账价值。若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 应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 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 作为入账价值。其账务处理为:借记“固定资产” (确认的捐赠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确认的捐赠价值) 、“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例如, 某企业2008年7月1日接受捐赠的全新设备一台, 价值1 050 000元, 支付运费1万元。其账务处理为:

若接受捐赠的是一台旧设备, 根据有关单据, 该设备账面原值1 000 000元, 估计折旧200 000元, 运费10 000元。则账务处理为:

四、关于无形资产的捐赠

(一) 对外捐赠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时, 按确认的捐赠价值: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确认的捐赠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贷记“无形资产”、“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科目。

例如, 华安公司向B公司捐赠的一项专利权, 相关凭据上注明金额为20万元, 发生费用1万元, 假设不考虑其他税收因素。其账务处理如下:

(二) 接受无形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

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 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 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作为实际成本。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 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 按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 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作为实际成本;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 按该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作为实际成本。其账务处理为:借记“无形资产”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确认的捐赠价值) 、“银行存款” (支付相关税费) 科目。

例如, 某公司接受外单位捐赠一套计算机管理软件, 价款40万元, 捐赠中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

五、关于股权投资的捐赠

(一) 对外捐赠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对外捐赠长期股权投资时, 按确认的捐赠价值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确认的捐赠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例如, 宏远公司将拥有A公司的1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 无偿赠送给B公司, 并支付相关税费10 000元。其账务处理为:

(二) 接受股权投资捐赠的账务处理

接受长期股权投资捐赠时, 按确认的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确认的捐赠价值) 、“投资收益” (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银行存款” (支付的相关税费) 科目。

如上例, B公司接受宏远公司的股权投资捐赠, 支付相关税费15 000元。其账务处理为:

综上, 新会计准则下, 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直接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对外捐赠的资产通过“营业外支出”处理, 简化了核算, 降低了核算成本, 体现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与税法的相关处理上也更加协调。

摘要:捐赠, 是指某个主体自愿无偿给予另一主体现金或其他资产的行为。本文就企业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 按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类型, 分别就对外捐赠和接受捐赠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 以期对企业进行资产捐赠的账务处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资产捐赠,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林琳, 朱亮峰.接受捐赠资产的账务处理[J].财会月刊 (会计版) , 2008, (1) .

上一篇: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下一篇:轴承市场分析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