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学校防地震

2024-04-28

龙津学校防地震(精选5篇)

篇1:龙津学校防地震

龙津学校防地震、防火灾逃生演习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案

为提高学校应对地震及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全校师生在地震和火灾时及撤离时的生命安全,及学会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确保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的伤亡,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地震,火灾就像潜伏在生活角落中待机而发的恶魔,时时窥视着阳光下如花的生命。为增强师生们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们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让师生们对消防知识的理解从理性到感性,切实掌握消防技能,学校决定进行一次消防应急疏散演习。

1、演习的目的和内容

(1)让师生进一步掌握防地震,消防基本知识。

(2)让师生熟悉疏散逃生的路线、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到达集合地。

(3)检验学校在事件突发时反应是否快速,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到位。

2、演习时间 :2009年12月31日(周四)下午第三节安全教育课。

3、演习地点 :龙津学校教学楼和操场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应急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王礼琴

副组长:万亚新舒畅

成员:全体行政人员,保卫股成员,各班班主任

2、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3、在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下设几个具体工作组,其成员职责如下: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万亚新

成员: 舒畅刘平

基本职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应急小组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2)紧急疏散组

组长:熊乐平

成员:全校行政人员、各班班主任。

基本职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按照预案及疏散线路、顺序,有秩序地快速地疏散师生,疏散

完毕后有秩序地撤离,到达安全场地后,进行人数清点后汇报非现场指挥组组长。

三、(1)假设地震发生

以三声长哨哨声为信号,全体师生全部躲到桌子底下或靠墙角蹲下用手护头。

(2)假设火灾发生

指挥机构人员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具体如下:

1、全校利用一声长哨发出疏散信号。

2、用高音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班主任、任课教师听到一声长哨后立即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在疏散时,要维持好现场秩序,避免慌乱、拥挤现象发生,防止踩踏造成群死群伤的事件发生。疏散中学生用毛巾捂住口鼻,用短呼吸法低姿势行走。

4、撤离现场后,各班主任迅速组织本班学生在操场集中,清点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学生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

5、对于受伤的学生,应第一时间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有关人员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

四、安全集结地域

各班学生指定的集结地:学校操场

五、处置原则

(一)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二)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控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三)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四)损失最小化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各种为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五)基本装备原则。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广播、电喇叭、消防器材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

(六)协调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理。

(七)责任追究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学习灭火器材的使用

组织全校师生集中后,由保卫股准备好可燃材料,燃起两堆明火,由熊乐平讲解和示范灭火器的使用。再分别由师生代表演练。直到全体师生学会能正确操作。

七、王校长对全体师生讲话,并有序撤离。

篇2:龙津学校防地震

学校是人员最集中场所之一,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突发性灾害,极易造成重大伤亡。为使大家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今天上午举行了全校师生地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戮力同心,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一班子、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地震,请大家不要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撤离。”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1分47秒,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防地震应急预案》的又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自然灾害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不足之处:

1、防震工作的学生思想还有明显的不足认识例如个别的同学在思想上没有高度的重视与切实的执行预案的方针和政策,在安全撤离过程中出现喧哗、开玩笑等显现。

2、防震撤离在路线上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应当走楼与楼之间空旷地带。

3、主楼道与辅助楼道之间要合理搭配,不能出现拥堵、踩踏事件的发生。

4、如果楼道如果出现坍塌显现应该怎样去及时调整紧急疏散的通道和路线。

2012年5月10日

篇3:龙津学校防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时,正是学校上课时间,学生(中小学、幼儿园的)是这次大灾难的最大受害者。由于校舍倒塌数量惊人,学生伤亡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地震中倒塌的校舍超过7000间,有些学校出现教学楼整体垮塌,上百名学生集体被埋的惨重事件。截至2008年11月21日,四川省政府公布的遇难学生人数达到19065名,由于整个死亡人数的核实还在进一步的核查过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终的准确数字。

在这次大地震中,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教育建筑的受灾情况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不仅因为地震中遇难学生人数的增长,也因为学校建筑倒塌情况的严重(图1)。位于此次大地震震中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映秀中学整栋教学楼只剩下一根旗杆,教学楼在地震中瞬间变成了一堆瓦砾,学生和老师被埋在瓦砾堆中。同样受灾严重的映秀小学的400多名学生中,生还的不到100人。在都江堰,地震发生的刹那间,聚源中学教学楼垮塌。由于地震时学生正在上课,该教学楼的初二、初三学生大多被埋在废墟下面,有240余名师生不幸遇难。面对如此惨疼的损失,作为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我们一方面必须承认自然的不可抗力,另一方面也必须从自我角度检讨——我们规划、设计、建造的学校是否给予了那些幼小的生命以足够的保护。

究其原因,据专家分析,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在于学校建筑的安全一般不为社会重视,在地方,政府行政办公楼等是政府建设的重点,而学校建筑往往在施工上和设计上监管不到位,有偷工减料现象;二是由于一些学校建设很简陋,在结构上根本不符合防震要求,墙体只是12厚的砖墙,上面搭建预制混凝土楼板。上述两种情况是此次地震学校建筑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此次地震,平原地区的建筑大多无恙,房子最多发生裂缝、剥落之类;而在山区,由于处于地震构造板块原因,房屋破坏严重,在地震的最初几秒人们还没来得及反应,房屋已骤然塌陷。大批学校垮塌或严重损毁(图2),严重程度明显超过普通民房,惨状令人们触目惊心。时隔5.12汶川大地震半年后,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有必要针对学校建筑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学校建筑防震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重大灾难。

首先日本学校建筑抗震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1923年日本在关东发生一场大地震,当时的日本学校建筑,与现今我国农村一些学校相似,大多是木结构或砖瓦房屋,关东大地震使很多学校房屋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吸取了血的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规定学校教学楼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校也成为最牢固的建筑,同时也是地震后人们的第一避难场所。1995年阪神地震造成了6434人死亡,其中也有几栋教学楼倾斜倒塌。2003年7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促进学校建筑抗震指南》,描述了学校建筑的基本概念,并列出了设计抗震学校建筑的方法。秉承“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日本学校建筑在抗震上的经验对于我们来说首先从根本上有两点:一是把学校作为最安全的建筑来考虑的,其次学校是作为社区安全疏散避难所。

反之我们设计学校时会往两个不同出发点上入手,在城镇学校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大量就学人数,四川就2007年有近700万小学生就学,学校规模大,形式简单,以满足功能为主要目的,建筑造价受到限制,相对简陋。相反有些学校建筑考虑的问题除了满足设计任务外,往往追求形式上的活泼,学校会成为所在地区的重要标志建筑。而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往往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经过5.12汶川大地震,学校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安全问题这才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首先必须建设一个安全稳固的学校。

根据国外学校建筑防震经验及已实施的建筑防震措施,我们总结出从抗震设计到概念设计需把握的原则包括:选址合理、平面均衡、立面合理、从结构上保证刚度连续和强调节点,以下从不同层面来具体说明:

1. 规划层面

1.1 优化选址

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发现许多山区学校由于选址不当,或由于位于断裂带上而被撕裂,或由于靠近山地而被山体滑坡等地震次生灾害破坏。因此学校重建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1.2 增设户外避难场所

从日本的经验看,学校已经成为日本人的第一避难所,因此在学校总体规划中,室外运动场地除了考虑体育锻炼需要外,还要考虑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能成为人们户外避难场地。学校体育馆应作为最牢固的建筑而设计,建议采用钢结构,结构设计时考虑成为人们地震时避难所。

1.3 设立安全的双向疏散通道

地震发生后,山体滑坡、火灾等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不可小视。如何尽可能快的将人群疏散到安全地带也是学校规划重点。学校开口位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疏散的需要。

2. 建筑层面

2.1 建筑体形优化。

因为规则、均匀、对称的建筑体型抗震能力强(图3)。所以学校建筑体形宜规则、均匀、对称。应避免采用竖向不规则体形(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体形)和平面不规则体形(平面局部凸出的L形、“丁”字形体形),以及扭转不规则体形(建筑质量一头重一头轻的体形)。学校建筑主要以重复单元的教室空间为主,功能性相对强,从平面类型上以单面教室走廊或者双面教室走廊构成一字型,E字型、放射式布局及院落围合为主。平面布局时以均衡为原则。例如日本中小学建筑大部分造型简单,平面类型以一字型居多,为走廊+教室的布局,满足学校功能使用。

2.2 建筑结构形式合理。

我国1989年以后制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刚性抗震为主导思想。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学校建筑仍以砖混结构为主,而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比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都弱。其他结构体系例如底层框架上部砖混、带转换层的建筑、底层大空间的建筑、板柱体系的建筑抗震能力也都比较差,不适合做为学校建筑的结构形式。因此基于我国建筑标准以刚性抗震为主导的现实,学校建筑结构体系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为宜。

例如教室单元空间一般80m2,开间大,一般这种建筑平面类型采用框架结构,而竖向交通楼梯间及卫生间可在平面布局上可以作为剪力墙对建筑起到稳固作用。这也是日本学校建筑平面常用的类型,均衡的平面决定了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建筑形式基本是规则的长方体。

在此次5.12地震中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希望小学”的北川邓家“刘汉希望小学”采用的就是框架结构,事实证明框架结构对抗震是有利的,虽然该小学教学楼采用的是单面外廊式结构,但是在外廊一侧有框架柱,有效地避免了扭转问题(图4)。

地震很多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剥落,这种情况多数由于在立面设计上不够稳固,日本学校建筑往往在立面上设置斜撑,加固外立面墙体,合理的外立面保证学校在地震时不被损坏。5.12汶川地震后一些建筑经过评估后,在立面加固上,可以借鉴日本防震经验,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在立面两侧的第二跨分别设立斜撑,而没有必要在每个柱的位置上进行加固(图5)。

2.3 增加快速疏散措施。

从地震救援的实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从发生地震到学校完全倒塌往往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而这一时间就是许多学生得以逃生的窗口时间。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好这一时间快速将学生疏散出建筑就能最大可能的挽救生命。而作为疏散主要空间的楼梯间却是结构抗震的最薄弱之处,在地震中往往最先损坏。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建筑中增加充气滑梯,逃生滑杆等特殊疏散措施。

2.4 增加生命维持空间

由于地震往往发生突然,即使在增加了快速疏散措施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在短时间内无法将所有师生及时疏散出建筑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就近保证师生免于地震的伤害就必须在建筑设计中予以考虑。我们建议可以在卫生间、教师休息室等较小空间采用剪力墙等刚性结构,并在整个建筑均匀分布,以形成刚度强、分布均、可以方便到达的生命维持空间。

3. 建造层面

强化建筑的施工监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做到照图施工、技术到位、特别要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例如混凝土标号、钢筋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没有偷工减料等。否则建筑设计再好,施工质量差也会出问题。

4. 管理层面

从设计单位的选择上看,建筑界有“三分设计,七分管理”之说,如何在学校建筑设计中杜绝设计招投标腐败,建立公正科学的招投标制度也是震后学校管理者和规划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建筑界流行解构建筑,强调动感形式,建筑造型独特;尤其在大学的学习中,学生做课题设计时,很少考虑实际的建造和抗震问题,以建筑形式丰富、概念玄为价值取向,可以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输送到社会,会遇到很大问题。可以说,5.12汶川地震也给高校建筑教育敲了警钟,什么是好的建筑,首先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意识需在大学教育中建立,也需要我们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建筑职业知识,目的是输送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建筑人才。

另外从防灾教育上看,我国目前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比较薄弱,不仅学生就是老师也缺乏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据报道当地震发生时有的学校老师竟然告诫学生不要乱动,躲避在座椅下,这也是导致部分学校重大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师生防震减灾教育,并定期举办防震减灾演习都是未来学校重建必须重视的问题。

5. 向传统建筑学习

我国实施9年义务教育,2004年以来全国教育设施调整布局,很多地区遵循“县办中学、乡镇办小学”的思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原则上“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我国人口多,规模小的乡、村办小学相对数量多。而建筑规模小的乡、村办小学可从地方民居中总结出符合地域的传统建筑元素,使用当地材料,建造出防震的学校房屋。

近年一些地方的希望小学建筑从民居中汲取传统元素,著名的有2003年李晓东设计的云南丽江玉湖完小(图6,7),有意识地运用当地材料和传统元素,并且出于对材料的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小学采用的是当地木结构体系,同时在建筑中采用了当地资源丰富的白色石灰沉积岩和卵石,石墙和铺地均是采用这些材料。

由此联想到1988年云南省发生澜沧、耿马里氏7.6级地震,但是大部分丽江古城民居屹立不倒,这与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强有很大关系。云南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体系为梁架体系,建筑物承重和围护部分为2个独立体系,墙、开窗、布间具有灵活性,同时木结构建筑节点使用斗拱、榫卯连接不同构件,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古老谚语“墙倒柱不倒,房塌屋不塌”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图8、9)。

阿拉普建筑师事务所(Arup)在印度达拉克设计的达拉克白莲花小学(图10~12),也是在多震地区,运用当地材料解决结构设计的关键,如地震荷载、稳定性和适应性。幼儿园的房屋三面采用空心墙,以砂浆粘合的大块花岗岩作为外表皮,内侧的传统砖砌墙体作为内围护自承重结构,与传统的砖墙相比,这种墙体增强了保温性能和建筑的稳定性。独立于墙体之外的木梁结构支撑着沉重的达拉克风格的土屋顶,这样保证了在地震中建筑的稳固。兼有向南的开敞通透的立面和大荷载屋顶结构的教室需要大的跨度,横断面大的柱子和钢连接构件结合的结构体系确保在地震的情况下经得住地震力并保证了生命安全。但建造出现了一些问题,大断面的木材很难在当地得到,所以在下一阶段的结构方案和连接细部已经做出调整,减小木材的断面尺寸。

当今时代,高技术和低技术在建筑上各有千秋,尤其在贫困地区,低技术建筑更是首选的方向。从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学到一些经验,另外如何从传统地方民居中汲取元素,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四川民居自20世纪40年代就被专业人士所研究(图13),梁思成当时在李庄做了大量调研,可以说是我国研究民居的开始。60年代伍重设计的金戈小区就是借鉴四川民居的元素发展出来的。乡、村办小学一般政府财政拨款少,很多希望小学由机构资助,高校学者和研究人员今后可在这方面予以研究和实践,借鉴传统木结构体系,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同时铺陈推新,建设出适应新时代的小学来。

以上我们从规划、建筑、建造、管理、传统四个层面提出了5.12震后学校重建的一些思考,希望能为代表我们共和国未来的花朵们建设一个安全、美观的学习环境贡献一丝绵薄之力。

另外角度的思考

从目前国际建筑发展来看,在西方国家现代轻木结构建筑技术水平已很成熟,瑞士木材理工学院运用现代轻木建筑技术(图14、15),挑战木材技术大跨度的极限,混凝土与木结构的混合运用,建筑通过木结构新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大跨度,为木结构建筑符合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谓的现代轻木结构建筑也是尝试把木构件标准化和采用小尺寸断面的木材构成木结构支撑体系(图16、17),而围护体系同结构体系结合形成复合结构,保证了建筑的保温隔热。因为以上特点,在欧洲小型建筑有很多是木建筑,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反木结构建筑目前在我国发展有很多困难,首先原材料的缺乏和昂贵,第二没有现行标准的设计和施工规范,第三轻木结构技术研究基本处于零状态。如何结合我国传统木建筑和西方现代轻木建筑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这里属于题外话,看似同本文内容学校建筑有所脱节,但笔者考虑是否通过类似小型村办小学作为研究的对象,尝试采用现代木结构技术,结合地域特点来设计和建造。从云南玉湖完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希望,而这个建筑也获得国际建筑界的承认,说明中国传统建筑在当代建筑的发展是有路可走的,也希望建筑界同仁来共同努力、不懈探索。

摘要:本文回顾了在5.12地震中学校建筑受损的基本情况,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规划、建筑、建造、管理、传统五个层面提出了学校重建的策略,并结合其他国家抗震经验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灾难原因,规划,建筑,建造,管理,传统,重建策略

参考文献

[1]郑琪.基本概念体系——建筑结构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楚先锋,苏加.何乐而不用干墙.住区.2008.04:23.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

[4]日本国土交通部.建筑结构基本法解说书.2001.3.

[5]德普拉泽斯(瑞).建构建筑手册.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

[6]Holzbau mit System,Josef Kolb,Birkh·user,.2008.

篇4:防地震主题班会

时间:2018-5-8 地点:二年级2班教室

活动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结合 “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内容简介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防震减灾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防险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二、地震知识知多少: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1.各小组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3.分析有关地震知识。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 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5.地质灾害的防御

三、“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四、了解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五、常见严重灾害的防护(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六、地震防护演习。

篇5:防地震演练作文

广西省合浦县廉州小学六(1)班 邓玉婷

秋高气爽的今天,学校里的氛围变了,每个楼梯口都多了几个老师在守护,原来,今天要进行一次我们学校独一无二的演练啊!

校长在学校广播里意味深长地说:“5.12大地震真是惨不忍睹,不计其数的学校遭遇到这种事都无能为力了,但有一所学校的学生却安然无恙,好像未发生过地震似的,因为他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如果遇到大地震该怎样做的演练训练,所以为了预防万一我们也受到地震的灾害。从现在起,我们一学期也要举行一次演练,期望同学们、老师们严肃认真对待演练,还强调老师要在班上讲演练时本班所走的路线。演练时等注意事项:如不能说话,而且不要跑,要井然有序地走,不能发生踩踏等。”„„

“呜呜„„呜呜„„”一阵突如其来的警报声划破了宁静的校园,当时我们正在上语文课......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演习,但是都很认真地对待。

我们赶紧蹲在桌下,双手抱头,屏息凝视,周围一片寂静。过了30秒,一声长长的警报声响起,我们赶紧向外撤离,用手护住头,往安全通道小跑去。路上,王小军鞋带掉了,他紧张蹲下来,着急地系鞋带,站岗老师说,前面的同学不能蹲下,要 继续往前„„。但是,事情还是发生了有好几位同学被跤绊倒了,有的滑了一个趔趄;有的双腿跪地;有的鞋子也掉了,大家全然不顾了,慌忙中大家爬起来,直奔安全地点——篮球场。

到了篮球场,张老师对我们说:“快用手护住头,蹲下来!”我们赶紧按张老师的指示做,我仿佛听见了教学楼轰轰隆隆倒下的声音,我们蹲了5分钟,腿很酸,但我还是坚持忍住了,心想:“如果我现在不能坚持,怎么能接受真正的考验呢?”终于,老师说:“排队。”我长长地吁了一口生气,终于脱离险境了。

这次的亲身经历演练,我知道了今后一旦遇到地震就知道该如何正确应对了,遇

上一篇:对派出所出具证明的思考下一篇:海南旅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