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风雨桥阅读答案

2024-04-23

侗家风雨桥阅读答案(通用14篇)

篇1:侗家风雨桥阅读答案

26、作用

27、设问 指风雨桥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以供人休息娱乐”的独特的特点。

28、独特的造型艺术 高超的建筑技巧

29、 引出侗家风雨桥,突出侗家风雨桥独特之处。

30、 举例子列数字 打比方

31、 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

篇2:侗家风雨桥阅读答案

②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是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③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六,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篇3:侗家鼓楼.风雨桥

三江县程阳八寨的马安鼓楼最为著名,一则其最高,二则其靠近程阳永济风雨桥。马安鼓楼集宝塔的壮观和亭子的清雅,四角飞檐,层层叠叠,黑白相间,雄姿伟岸。在从江县的岜扒,我们有幸在主人的安排下倾听了对歌的旋律和精华;全寨男女老少聚集鼓楼,灯光通明;男女歌手各十多人,分木凳对坐,男女开始对歌时,各有领唱:什么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等,应有尽有。虽然语言不通,大意难懂,但声音美妙之极使人如痴如醉。

客居侗寨侗民客栈,既舒适又便宜,也可吃到可口的饭菜和米酒。侗族的村寨,大都依山傍水;寨中鼓楼耸立,风雨桥横跨流水;房屋多为木制吊脚楼,木楼有二至三层不等,上盖杉木皮或青瓦,面山朝路。其总体布局为:一楼安石碓、捶布石板、堆放草料和围畜厩;二楼为屋室。

在三江县程阳八寨,一座座古朴、奇秀的风雨桥镶嵌在群山的山谷里、清澈的河流上,连接着寨子与寨子,也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侗赛的风雨桥如同鼓楼,几乎每个侗寨可见,蜿蜓于曲折的林溪江上,既便于行人来往,又能遮风避雨;为木结构建筑,面铺木板,柱间置凳供座,上盖青瓦并有攒尖顶式叠楼装饰,它是侗乡的标志。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现在风雨桥上又多了道买卖民族工艺品的风景线。郭沫若先生曾为程阳桥赋诗的碑文立于桥头。诗曰: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米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底横流入望遥。竹木一方坚胜铁,茶林万载黄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我们在程阳大寨巧遇了侗家四年一次的抢花炮节。花炮节开场祭祖的仪式在鼓楼举行;在抢花炮前,上届得炮的村寨,还要进行盛大的“游行”,俗称“游炮”,即全寨男女排成长队,分锣鼓队、芦笙队、排炮队、长袍队、鞭炮队,抬着红猪、花桌、花炮镜屏及花炮到风雨桥、庙宇的神位前烧纸、点香烛祭祀神灵,可见鼓楼、风雨桥在侗族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篇4:《风雨桥》阅读答案

1.侗族桥梁的建筑特点是:··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2.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解说清楚了长廊、楼亭的.特点和作用,使表述更清晰、条理。

3. “无数”是说造桥的工艺复杂和精巧程度 “一颗”是说一颗钉子也没用,说明侗族风雨桥的造桥人的高超技艺。这两个词通过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赞扬了侗家风雨桥的“独具一格”。

篇5:湖北省恩施州的风雨桥阅读题答案

2.①除桥墩外全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以榫衔接;②桥面用木板铺就;③长廊式走道;④桥顶盖黑瓦,建有数层亭楼;⑤长廊和楼亭瓦檐头雕绘形象。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列数字)。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从上到下)。

篇6:《风雨》阅读答案

答:

2.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准确。请品读全文,试着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数量词。(5分)

答:

篇7:侗家筑木,风雨千载

侗族民居一般都建在河溪两岸的绿树丛中,依山傍水,大多完整地保留着古代越人的“干栏式”木楼结构。鳞次栉比的风雨桥、吊脚楼、水车群,蔚然有诗意。

无论多么复杂的民居、鼓楼和风雨桥,都无需图纸,无需铁钉,仅凭画有特殊符号的半边竹片和两扎五寸左右的竹签,就能平地立高楼、陡坡起大厦,这是侗族木构建筑构营造技艺的精妙所在。在百里侗乡,那些工程无设计图纸、工程师无资质认证、工程竣工无验收的“三无产品”,历经百年风吹雨打,仍不偏不倚,正如郭沫若先生赞美程阳风雨桥所言“重瓴联阁怡神巧”、“竹木一身坚胜铁”。

一个族群的桥

1983年,一场罕见的大雨过后,位于柳州市三江县城古宜镇北20公里处的一座风雨桥坍塌过半。消息很快传遍了侗乡,引起不小的震动。

不同的环境会教人修筑不同的建筑,比如沼泽教出干栏式建筑,黄土高坡教出窑洞居室,广阔的草原教出帐篷。早在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在岁月淘洗中,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堪称一绝。

这次遭受重创的是程阳风雨桥。该桥建于1912年,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如同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似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是侗族木构建筑的集大成者。

很快,政府部门召集各路专家对风雨桥进行修复。专家们把桥的零部件一一做了标记,挨个拆卸下来。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堆成了小山,怎样重新组装起来却成了一个难解之谜。正在专家无计可施的时候,侗乡“楼桥世家”来人了。

他们带领一队人马,只用了10天时间,就将建桥用料全部备齐。20个月后,程阳风雨桥又气势恢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专家叹服。

领头者是杨善仁以及他的儿子杨似玉,修复程阳风雨桥,在他们来说,并不是任务,而是使命。

侗寨依山而建,背后所靠的山脉称为“龙脉”,风雨桥往往坐落于龙脉消隐及一寨的水口处,以阻挡邪气,留住福气,使龙气融会贯通。因此,修建风雨桥是侗寨的大事,但凡修建,大家有钱出钱,有材料出材料,有力出力,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得到神的庇佑。杨似玉的爷爷杨富唐是程阳风雨桥的发起者和主要建造者,在过程中,他甚至变卖了家中田地。

“我父亲小的时候,爷爷那辈人就开始建程阳桥了,建好不久爷爷就去世了。”杨似玉说他的父亲对程阳桥特别有感情,每次走到桥跟前都会掉眼泪。所以,1983年那次维修,杨家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去用,完全不惜任何代价。

父亲渐渐老去,杨似玉成为中坚,每10年都会对程阳风雨桥进行一次大的修缮。“1993年修桥的时候,政府的拨款不够了,我就自己出钱,后来把我房子的瓦拆了一半下来补在程阳桥上。我家用雨布盖了一年多,后来有钱了才换瓦上去。”走路经过程阳桥,杨似玉只要看到有一些坏的地方,随时都会对其进行维修。

三代人共修一座桥,这种呵护还将持续到第四代、第五代……其实,千百年来,侗族人都是这样虔诚地逢水架桥、随时修桥,传承着、敬畏着这一民族传统,最后把它演变成全民族的一项公益活动,将家族和民族的梦想与希望,变成一座座实用而赏心悦目的风雨桥。

万般技巧只在心中

程阳风雨桥之所以让专家无从下手,是因为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的整座桥梁没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全然一个复杂的迷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侗族工匠在面对这种“迷宫”的时候却仿佛熟谙奇门遁甲之术。他们连图纸都没有,一把尺子一支笔,就能准确裁料和勾画出鼓楼的形状。“先用小圆木、小竹片和小竹签按比例建好模型,再在每根小竹片上记下尺寸和数据。模型建好后,拆掉,把小竹片用绳子扎起来,交给建筑师,后者即可按照小竹片上的数据施工。”杨似玉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他并不避讳讲述“绝技”。

拿到一个修建项目,杨似玉先丈量地基,根据地形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构架。将竹子刮去青皮,使用曲尺、竹笔、凿刀等,把柱、瓜、梁、檩、枋等构件的尺寸、大小刻写在上面,制作成“香杆”。这样,整座建筑物便在杨似玉的心中耸立,再高大的鼓楼,再长的风雨桥,也只靠这半边竹杆来下墨。数千件构件,数千个榫眼,下墨均准确无误,分毫不差。通常,在侗族地区,一个木匠只要会计算和刻画香杆,基本就可以得心应手地竖屋建房了。

侗乡的粗壮汉子,平日里就是耕田种地的农民,建屋时则变身为能工巧匠。他们大多数是文盲,却独创了13个独特的建筑文字,准确标明每个木作部件的大小、规范以及“香杆”所处建筑物中的具体位置。对外界而言,这13个被侗族人世代相传、沿用至今的文字无异于天书:ㄋ、∨、Z、≯……

一个古建筑研究者不解于没有图纸的施工,问杨似玉如何保证规范和标准。杨似玉说:“根据地形选木头,木头是有韧性的,不像钢筋水泥,是多少长就是多少长,没办法变化。”看来,侗族木建筑除了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还有木头对于构架的适应,巧用木头会呼吸的特性,工匠如有神助。

侗族人喜欢杉树,崇拜杉树,风雨桥、鼓楼、民居、戏台等木构建筑基本上都用杉树建成。杨似玉曾经接过南宁的一个工程,工程方要创新,把他派到张家港选了一个月进口木材,杨似玉说:“最好的还是杉树,不怕虫蛀、防腐,进口的木材比不上。”

建造新的鼓楼,政府要求保存相关档案,这当中包括图纸,杨似玉最后也满足了。从来韬略只在心中藏的他,究竟是如何在事后画出一张图纸的?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疑问。

唱不完的歌

自古以来,鼓楼就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

宝塔形的“独角楼”,耸立在几根大柱上,飞阁重檐,结构严谨,做工精巧,装饰细致,辨识度极高。在百里侗乡,每一族姓都要建一座自己的鼓楼,族姓多的村寨,鼓楼就多,仅三江县境内的鼓楼数量就超过了200座。

和风雨桥一样,鼓楼依然不用一根铁钉,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交错,上下吻合,充分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屋檐虽多达十几层,但楼内并无一般建筑的梁柱结构,而将重量平均分散在各层屋檐。严谨的结构,精湛的工艺,使得鼓楼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

作为侗族的识别代码,鼓楼远离实用层面而存在。侗寨的庆典、祭祀、迎宾、歌舞娱乐往往会在鼓楼前的广场上举行,鼓楼是全体寨民当之无愧的精神寓所,如同侗族民歌长久传唱的那样:

鼓楼是村寨的暖和窝,

没有鼓楼无处寻欢乐。

高高的杉木竖起鼓楼架,

有了聚集的场所有了欢乐的歌。

目前世界第一鼓楼是三江鼓楼,高42.6米,60根柱头着地,共27层瓦檐,每层檐角轻盈起翘,精巧的雕饰以及鲜艳的檐板彩绘,与庞大、粗犷的楼身形成鲜明对比,使轻重、拙巧、疏密、粗细、刚柔完美地结成一个整体。

横跨浔江河上的三江风雨桥,桥长368米,宽16米,最高处为18米,有7个桥亭,其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之最,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

两座“世界之最”的掌墨大师傅都是杨似玉。鼓楼越来越高、风雨桥越来越长,传统的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也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历史,于是就有人问到了创新的事情。“样式还是传统的样式,能增加的只是高度和宽度。”杨似玉在回答的时候,神情闪出无奈。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更大、更高、更有噱头,古老而神秘的技艺是否能跟上这种节奏?

在修建开始之前,依旧会响起古老和有力的《侗族木头拉山号子》:“我们现在拉木头经过的地方,山神啊,请您原谅我们的打扰,保护我们能顺顺利利通过吧!”这种原始的对于神灵的敬畏依然存在于侗族工匠心中,每每让人忘却时代的急功近利,感到踏实、安稳。

如今,杨似玉自己有一个建筑公司,带出了100多个徒弟,出徒自己出去做事的已经有三四十个。据初步统计,目前三江全县共有风雨桥120多座,吊脚木楼40000多座,是世界上最大的侗族木构建筑生态博物馆。

现今的建筑学家们已经完整地绘出鼓楼的结构图,但是他们很难想清楚,在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下,侗族的匠师们是如何完成施工的。与此同时,热爱侗族大歌的杨似玉,正在谋划组建一个侗族大歌队,在程阳桥边上做一栋房子,一楼做表演,二楼做百家宴,和自己的建筑公司一起,为村里的劳动力找份工作。

篇8:暴风雨阅读答案

(1)闷热的夜,令人______,我辗转不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______。

(2)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______甲,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3)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______乙。

(4)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5)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6)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变成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______躯体。

(7)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了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勤学院

(8)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______丙。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9)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林舍闪闪发亮,______丁,使人心潮激荡。

(10)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11)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12)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3)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依次填入上文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 疲惫 惊恐 窒息 B. 惊恐 窒息 疲惫 C. 窒息 惊恐 疲惫 D. 惊恐 疲惫 窒息

2、根据文意,将下列四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只写序号)

A. 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 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 C. 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D. 宛如天神听到信号

3、第(6)段中“铿锵的乐曲”实指______,“节奏单一的旋律”实指______;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

4、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写了雨后的美景,其中写听觉的句子有_______;写嗅觉的句子有________。

5、本文和高尔基的《海燕》都写到“暴风雨”,将两者作比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者都有象征意义。 B. 前者没有象征意义,后者有象征意义。

C. 前者有象征意义,后者没有象征意义。 D. 两者都没有象征意义。

6、本文题为“暴风雨”,却用相当篇幅描写了雨后的美景,由此可见,作者意在表现_______。(不得超过15个字)

答案:

1、C

2、甲D;乙A;丙C;丁B

3、暴雨 小雨 比喻

4、鸟儿唱着宛转的歌;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5、B

6、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和谐美。

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思路

1.明主旨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

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

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

篇9:《风雨》李商隐阅读答案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销愁斗几千?

①宝剑篇:唐将郭震,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②马周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

阅读题目:

(1)颔联中“仍”“自”二字,开合相应,极富神味,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4分)

(2)文中首尾二联都化用典故,试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 “ 仍”是更、兼之意。黄叶本已凋落,再加风雨摧残,其凄凉景象令人触目神伤。它不仅写出风雨的无情,而且有力地渲染了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自”字含“ 自顾”之意,勾勒出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无视人间忧苦的情景。(2分)两相对比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激不平,富有神味。(2分)

篇10:《桥》阅读答案

2、略

3、朴实、辛勤、无私

4、总起 先总后分

5、略

篇11:《桥》 阅读答案

答:老汉是一个在生死攸关之际,无私无畏,舍己救人,具有极强党性和亲情的党支部书记。(大意对即可) (3分)

20.小说以“桥”为题,好在哪里?请指出两条理由。(4分)

答:A、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B、桥象征老汉的崇高精神,老汉的生命是一百多个群众通向生路的桥。(4分)

21.展开想象,描写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心理。(80字左右) (5分)

答:此题开放,但所写心理应能从侧面烘托老汉的形象。(5分)

示例:

篇12:《生命桥》阅读答案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枪。

1、为什么说“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1.在文中指的是:老羚羊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个小羚羊留下新生。

篇13:风雨中的菊花 阅读答案

风雨中的菊花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缩写下面的句子.

(1)小乞丐很认真地诼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2)小气概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2.问中第一自然段对于当时天气的描写,有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把它找出来,好好读一读.作者这样描写天气,是为了反映什么?

3.那一束迎着风雨怒放的菊花,让我们感受到小男孩内心深处燃烧着的一份真挚的爱.当他瘦小的身体在风雨中缓缓前进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呢?

4.“风雨中的菊花”表现的其实是小男孩对死去的母亲的一份挚爱.作者是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请你写一写.(1)神态、心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乞丐端详鲜花

小乞丐摸出硬币

“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这种描写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天气的炎热,另一方面也暗示人心情的烦躁和郁闷。

不知

(1)神态、心理描写:

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上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小乞丐是怀着很虔诚的心理去买花送给死去的母亲,而且他还深深地怀念着她。

(2)动作描写

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进,他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

篇14:《风雨中的菊花》阅读答案

2、小乞丐为讨足给妈妈买花的钱,忍受侮辱。说明了讨钱的艰难(1分);这个情节与后面多尔给了小乞丐1美元形成对比,表现多尔的同情心。(2分)

3、“菊花”寄托着小乞丐对母亲的哀思。“风雨”的环境渲染了气氛,更能表现出对母亲的热爱与怀念。(3分)

4、难过 惊讶 感动(共3分,每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

5、小乞丐买花献给过生日的妈妈。(3分)(意思相近即可)

上一篇:家燕归巢暑期实践心得1000字下一篇:护河镇开展严肃换届纪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