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mba用处

2024-04-26

读mba用处(共10篇)

篇1:读mba用处

2月25日作者: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人尼尔?柯提斯(Neil Courtis) 来源:《金融时报》

对很多人来说,MBA是一条通向新职业之路,而对那些以投资银行为目标的人来说,顶尖商学院当然是一个跳板。但是跳板通向哪里呢?随着人们日益担心经济衰退,以及各银行因巨额信贷资产减记而步履蹒跚,商学院的潜在申请者应该认识到,他们毕业时也许会面对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就业市场。尤其是银行,它们的招聘人数可能会减少,与雇员患难与共的意愿也会减弱。转行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一个战略。

首先,申请者要选对学校。投资银行的招聘人员手里从不缺简历。由于时间有限,因此著名商学院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精挑细选过的人才资源。

很多银行只会去三五家欧洲商学院招人,去的美国商学院稍多一些。相应地,要转行加入银行业的人,一定要进入一家这种顶尖商学院。如果你已经有中意的银行,就去看看商学院每年的毕业生招聘数据,看看各家银行最喜欢在哪些学校招MBA。

不过,在看这些统计数据时要留心。很多人是从商学院走进金融业的,但也有很多人首先就是来自金融业的。转行者需要一个战略,以便与更富经验的同辈竞争。

事先准备是关键。投资银行通常主要通过实习招人。很多银行会把所有的工作机会给那些当过暑期实习生的人。只有当这些工作机会没有被接受时,它们才转而去招聘全职工作人员。在MBA通常为一年制的欧洲,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个难题:通常,MBA学员刚开始上金融课没几周,就开始接受实习生面试了。银行会体谅客观原因,但个人学习还是有帮助的。《 Vault投资银行就业指导》(The Vault Career Guide to Investment Banking)是非常热门的面试准备材料。如果能跟校友谈谈,效果更好。

那么,投资银行要找什么样的人呢?在很多方面,所有雇主要求的东西都一样:读过好学校、在有声望的公司获得了明显的升迁、语言能力强(这一点越来越重要了)。对某些特殊团队来说,还需要具备特定行业的深厚知识。不过,各家银行最希望看到某些与众不同之处。投资银行业是一项竞争日益激烈、日益商品化的业务,各家银行要寻找那些能让它们具备优势的人。

现在负责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投资银行业务欧洲招聘工作的前银行家盖纳?阿诺德(Gaynor Arnold)指出:“我们想要企业家能力。候选人生活中某些迹象可以表明,他们已经把自己推到舒适区以外:也许是创建一个企业,也许是做一些慈善事业。”

“我们想要的是这种人:他们能介入困境(也许是应对一种不熟悉的产品,也许是跟一个特别难缠的客户打交道),他们有挺过困境并取得成功的冲劲,

候选人需要表明自己理解这种工作环境。被聘为经理的MBA,在第一年就要极度紧张地工作(甚至在当实习生的时候,每周都要工作80到90个小时),而且还要面对从食物链最底层做起的现实。重要的是,这意味着要与那些经过三年艰苦分析员工作被内部提升为经理的人打交道。能够表明自己已经为这些要求做好准备的候选人,显然更具吸引力。

相反,那些有大量管理经验或家庭责任的人,也许就该证明,自己已经想好如何应付长时间的工作以及一开始缺少地位的处境。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就业服务主管桑德拉?施瓦策尔(Sandra Schwarzer)指出,候选人需要进行一番自我反省。她表示:“如果你真正喜欢的是管人,那你就得意识到,那并非大部分职位的主要内容。”

“不过,”她继续说道:“如果你喜欢定量分析、同时应付多个项目,以及冲在最前线的刺激感,那你可能就大有作为了。”

说到数量技能,各银行显然要求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能力。如果你不能找到计算64的12.5%的捷径,你也许就该到别的地方找工作。

不过,招聘MBA并不是为了让他们作数学专家(那类工作,银行会找博士和极具自然科学才华的人去做)。银行业始终还是跟人打交道的业务,建立人际关系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本身,你也可以借此结识有可能与你共事的人,并弄清楚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

不过,如何在展现魅力与奉迎讨好之间达到平衡呢?如果你见过招待酒会上渴望得到工作的学员团团围住一个潜在雇主的景象,你就会明白,这种平衡可不容易实现。些许谦恭也许能创造奇迹:比如问一位酒杯空空的招聘人员是否要喝一杯,也许这就能让你在贪婪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就这么简单。

读了那些头条新闻后,商学院的潜在申请者也许会思考是否要卖出这一步。不过,前景也许并没有那么暗淡。Michael Page Financial Services主管马克?佩特曼(Mark Pettman)指出,尽管目前境况不佳,但没有银行希望重复最近犯过的错误。他说:“,各银行让太多初级工作人员离开,市场升温时就很难补上这种人才缺口。”

这种周期性还可能成为一种优势。那些考虑读商学院的人现在距离就业市场还有18个月到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某些技能(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也许会变得更加重要,而市场在整体上也可能探底回升。

佩特曼认为,现在也许是学习MBA的好时机。他说:“市场艰难时,你退出了;等过一段时间环境有望好转时,你再回来。”

现在也许该下载申请表了吧?

篇2:读mba用处

读MBA的益处

个人认为读MBA应该有下列一些好处:

(1)可以培养自己成为工商管理领域里的通才,MBA集管理、营销、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之诸多领域之大成,是锻炼自己成为工商管理通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能够加强和重创自己的自信心,须知在商场中每个人的奋进和提升常常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或起点,而MBA往往能提供这样一个机遇,把MBA加进自己的人生经宫当中,自己当自己的CEO;

(3)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磨锐自己在这方面的专长,掌握最新的分析方法和手段,因而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人生职场中的挑战;

(4)强化自己的核心才干。通过MBA的学习,发现自己的专长与擅长,必修和先修一批能培养自己核心才能的课程和领域,打下自己工商管理主攻方向坚实的基础;

(5)学到团队合作的精神。MBA的学习中很多方面都需要小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路1005号南光大厦1306室

电话:0755-83232826 0755-83235800 本文转自深圳华章MBA 组成员之间的配合,需要集体作战,都需要团结协同和共同发展。这种Team work的精神是许多著名商学院都大力推崇的学习风格;

(6)培养管理沟通的能力。管理沟通是MBA很关键的一个技能,不仅要学会做报告,做讲演,介绍和分析案例,还要掌握现代资讯手段和电脑以及互联网等诸多功能,充分把它们运用到管理沟通之中;

(7)建立校友网络,MBA校友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各路精英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精英聚会,脑力激荡,同窗两三载,将来投身商场可以不断挖掘的一座无形的金矿;

(8)学习MBA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和自己营销自己;

(9)读MBA还有一个其他专业不能比拟的就是在学院中不仅拥有良师益友,一批优秀的教授和一批有丰富商场实践兼职教授,更重要的是MBA学生还经常有机会聆听来自第一线的中外CEO或企业家的现身说法,直接分享他们的成功心得和得到的教训;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路1005号南光大厦1306室

电话:0755-83232826 0755-83235800 本文转自深圳华章MBA

(10)当然,最后,也是读MBA很得要的一环,就是获得MBA的资格承认。这是一种凭证,一种受过系统工商管理训练的证明,有了一个开启职业生涯大门的钥匙,是走向高薪、高回报的新起点,是一种焕然不同的商旅生涯的开始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路1005号南光大厦1306室

篇3:读mba用处

从国外引入的MBA教育能适应中国的经济环境吗?中国MBA与欧美MBA差距有多远?中国的MBA含金量到底有多少?中国MBA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读中国MBA值不值?你对这些问题持何看法?114网站了的网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

争论一:读中国的MBA根本不值

A、与美国相比,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可谓是速度惊人,问题是我们的MBA教学质量是否也在同步提升呢?我对此表示怀疑!不客气的说,如果美国的MBA含金量是90%,那么中国的MBA含金量顶多只有40%!

B、中国的MBA水分太多,国内许多高样办MBA班纯粹是为了赚钱,只要交了钱谁都可以读,我觉得读中国的MBA根本不值!

C、我现在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MBA,我大学本科学的是理工科,毕业后在一家国营钢铁厂当技术员,因为以前我没有学过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对我来说读MBA真是受益匪浅。人大设置的MBA课程很紧张,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读MBA对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很有帮助的。尽管我读的是中国的MBA,我觉得花2万多元来读MBA还是很值得的!

D、如果入学前你已经学过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如果你已经拥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如果你早就掌握那些财务统计方法,那么,国内MBA的课程设置还会让你满意吗?那时你还会觉得花2万元读中国MBA很值得吗?

E、我对国内的MBA普遍没有什么好印象,国内办MBA的大学中,清华大学稍好一些,因为它是和MIT联合办学的,至于其他学校或者是和美国一些排名极后的小学校合作,或者就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有些学校干脆就用普通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课程来代替MBA,他们办MBA,其动机不是为了赚钱又是为了什么?以纯粹赚钱为目的来开办MBA,那么他们培养出来的MBA,其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F、读MBA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两类人,一是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急需拓展视野,丰富实战经验的人;二是有丰富实战经验想回头补足理论知识的人。我认为MBA不适合那种白手起家,寻求基本常识的人。我觉得我读耶鲁大学MBA收获极大,更主要的是学到了许多实战经验。我在耶鲁读MBA时不仅仅是学那些课本知识,更主要的是在和同学的聊天接触中间,在学校组织的商业酒会上,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观摩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国内MBA班所学不到的东西。

争论二:目前国内的环境并不适合MBA的生存

A、我认为目前国内的环境并不适合MBA的生存,其一,中国的经济大环境不适合MBA发挥固有优势,因为其中存在太多非经济的因素;其二,国内的MBA教学质量还比较低,国内的MBA们所学的东西没有太大意义。

B、我完全赞同钱先生的观点!MBA只有置身于跨国大公司和那些大企业中才能显示其价值所在,而在小企业中可以说没有用武之地;与国外的企业相比,中国又有多少人企业大公司呢?目前中国培养的MBA根本不具备高水平的管理才能,这主要和中国的MBA教育水准有关。如果在未来的数年内中国MBA教育还没有实质性飞跃的话,那么明天中国MBA的境遇,很可能就会沦落到今天电大、夜大、函大等五大生一样的境遇。

我奉劝中国的青年们近几年不要对国内的MBA抱太大的希望,因为目前国内的环境确实不适合MBA的生存,如果有机会应该到美国读MBA,因为那里是MBA的发源地,而且美国的整个大环境也非常能锻炼人。通往上流社会的敲门砖对美国的MBA来说并不是一纸空头支票,我在美国的同学目前的年薪都非常高,而国内的MBA目前的境遇又怎样呢?

争论三:老外的MBA在中国不很实用

A、中国自有自己的管理模式,这是老外的MBA在中国不很实用的地方。在中国,管理是以公关为主,关系网为上的一种不规范运作;同时,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总结,中国MBA教育是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实例可供分析和学习的。

B、凡事不可一概而论。中国的MBA目前主要分脱产班和非脱产班两种类型;脱产班的学员统一参加联考学制大约为两年半。由于在学校学习,有教师指导,又能保证相应的学时;而非脱产班的学员入学方式。有的是各省市的在职人员,由于路途遥远,工作繁忙,每学期抽出固定的十天半月集中到学校进行全日制满堂灌,有的是中央各部委和高校联合办学,每年限定名额,进行象征性考试,招满为止,以这样的生源和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MBA,其素质自然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脱产班的中国MBA素质要好于非脱产班的中国MBA。

C、我不太同意老的观点。国外也有类似的MBA非脱产班,而且据专家指出,正是这些非脱产班的学员构成了MBA的精英,因为他们本身就已具备了相当的管理经验,并且深谙市场经济规律,一般来说这些人只需在理论上稍加点拔便可成大器;不过这一通例似乎并不适用于中国。

D、我觉得读MBA值不值这完全是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值就值,你觉得不值就不值。

F、目前中国不少大学的MBA教程老拿国外的理论来硬套中国的企业管理,难免会有东施效颦之嫌。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目标,对象以及数据来源等,极少是针对或来自中国企业界的,而今,我们的企业管理人即便通过中国MBA教育形成了较丰厚的理论素养,也往往因为缺乏创造的激情,而使许多有价值的外国企业管理经验、成果,知识等流于虚浮的说教,而没有形成系统的权威性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论体系。目前,中国MBA的许多教材和资料,其内容中有多少来自于我们中国企业管理界?又有多少内容能够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底蕴?这真是历史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MBA教育的悲哀,中国的MBA只有学子,没有导师,更没有所谓的大师,我们企盼和呼唤中国经济的腾飞,更企盼有中国的松下幸之助,科特勒……

争论四:中国MBA缺什么?

A、我觉得我们中国教授MBA的老师的确不怎么样,我曾旁听过一些MBA课程,一听就知道是学院派,至少在我的专业领域,我一定可以比他讲得更生动。丰富我会讲一些案例。

B、我认为中国的MBA根本就不能与欧美的MBA相比。目前,国内各高校除少数名牌大学和国外联合办学拥有部分外教教授MBA课程外,其余各高校教授MBA的老师大多出自经济或管理学各专业,他们既无商海实战经验,更不能组织所谓的案例分析,这样的MBA教育离欧美MBA的教学标准简直相差千万里之遥!

C、尽管中国MBA与外国MBA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改变中国MBA教育现状的希望还是在我们中国MBA,现在读或已毕业的中国MBA,如果再在企业里滚打几十年以后,其中的一些娇娇者会回到学校去,只有这些人才可能成为中国真正的MBA导师。

D、中国MBA,多的是激情,少的是底蕴,中国MBA,还需要至少十五年的积淀。

E、就MBA教育来说,目前的中国还是学生。至于学生能否超过老师,那就要看整个中国的MBA教育发展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时下有很多中国人往往容易犯激进盲动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毛病!所以,中国MBA真正缺少的绝不是激情,而是包容东西文化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放眼世界的现实主义!

F、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有特于中国国力的强大和经济腾飞。也许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再回头看,现在的中国MBA可能都是中国教育和现代管理的开拓者,那时中国的MBA和企业管理声誉可能才会在国际上占据应有的地位。

G、我认为MBA最大的资源不在课堂,而在课外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MBA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改革,它不再是那种经验主义的教学方式,而是把管理作为一种可操作的、具重复性的程序来做。学校只是搭一个平台,让身居其中的人相互学习,教师教的不是管理学,而是管理,目前中国最早的一批MBA毕业也不过5到10年,所以,我认为对中国MBA盲目的热或者不太冷静的批语都为时过早,评价中国MBA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翻翻现在中国MBA教材的案例集,多数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对国内自己企业的案例分析极少,这样的教育能适合中国国情?清华的MBA教材干脆就不翻译,直接用英文版教材,教师完全用英语讲学,而且完全用英语进行案例分析……看来清华的MBA们完全是为外国培养的。

H、老外的文化习惯,老外的管理经验,老外的企业案例,老外的游戏规则……而且上课又用英语,清华的MBA们真的能够吃得消?我真的担心他们会不会得消化不良症……

I、哎,用不着担心,很多的人去读清华的MBA,不是冲着MBA去的,而是冲着清华大学的牌子去的,那怕花它个几万元钱,只要能落得个清华大学毕业的那可就风光了。话又说回来,即便是取不到真经,那至少也可以练习英语嘛!

J、名校培养的MBA是否要比普通高校培养的MBA含金量更高一些呢?

K、对MBA的评价不能单纯根据学校的名气来评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名校毕业的不一定就是名医,你得救了多少人之后,人家才会送你一面锦旗!

篇4:读mba用处

在职读MBA因诸多利好备受中高层管理人士的青睐,不管是奔着升职加薪还是人脉,MBA无疑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在职MBA不少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获得MBA学位,提升自身能力,结交各界高端人士,在职读MBA以下这些你不可不知。下面我们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教学中心清华班戈MBA项目为例带您一起深入了解在职MBA。

一、培养思路

清华班戈MBA学员大多是来自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他们选择在职读MBA或是因为职场遭遇瓶颈、或是为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结交人脉,针对学员特点,清华班戈MBA项目的培养思维围绕两个主要方面: 1.培养学员融汇贯通,分析复杂挑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技能,终生受益2.培养学员对商业前沿的敏锐感及把握力。

一、选校原则

在职读MBA不仅要投入金钱还有时间,故择校之前要考虑:1.个人因素:你人生目标是什么?未来5-10年职业目标是什么?2.项目:教授及学校声誉、课程设置、同学、平台、课外增值服务等。仅就上海地区目前就有不少高质量在职MBA项目,如复旦、交大、财大、清华班戈等等,你去哪一家估计都能学到有用知识,但最后还是要看哪家最适合你,俗话说得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师资配置

什么样的MBA老师最好?清华班戈MBA项目在师资选择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践经验:不只会描述沃尔玛或小米案例,更要能指出理论在现实中如何变形调整;2.理论水平、视野:不仅能够引经据典还要有国际视野和发展眼光; 3.博采众长:在职MBA同学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所以教师除了应该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还应该是一个杂家,博闻强识,所授内容不能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起码也应该对大多数企业实用。

三、学习定位

在职MBA学生通常已较成功,为何要重回校园?除了学位,就是“拥抱不确定未来”。这是一个Google 做汽车,雷军做在线教育,哈瓦娜呐做财经报道的时代,微信抢占7亿市场,变革风暴意味今天成功可能明天失意。在职MBA 让学员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思路审视市场,价值、战略、创新,以个人的商业思维涅槃去运筹未来。清华班戈MBA项目最重要的不是教学你学到多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把握经济发展命脉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MBA课程及教学模式遭遇挑战,唯有不断创新、紧跟市场需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清华班戈MBA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员的实战能力,不仅具有国际视野还更接地气,不仅是专才还是通才。课堂之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类前言论坛和讲座,为所有在读和毕业的学员提供一个高端的终生学习的平台。

篇5:读MBA能解决上海户口吗?

时下,新一轮的MBA招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不少MBA项目也开始加大宣传,力推“曲线落户上海”“读MBA学位户口全解决”等口号,令不少想在上海落户而不得的人动了心,那么读MBA到底能否解决户口问题呢?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又有哪些规定?

不少外地人表示,现在落户上海可是越来越难了。2014年上海的落户政策是根据学校、学历、专业、接收单位、职称、奖励、人才等各项打分落户的。据市教委公布2014年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生进沪就业申请居住证、申办户籍的两个办法。若申办上海户籍,单位、个人均需满足相应条件,并按“进沪就业评分办法”打分,今年落户标准分为72分。对于一些网站宣传的读MBA能够解决户口问题,相关人士表示,MBA能够解决户口问题的说法不可信,根据最新的评分办法可以看到,最高学历博士 27分、硕士 24分、本科21分,取得MBA学历能够为申请上海户口加分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有一些高校为了扩大MBA招生规模,便于招生,在职读MBA,学校也会想办法让考生落户,通过报读MBA而获得落户上海的机会,是很多非沪籍学员的强烈需求。而非所有高校均可在职转户口,且高校是否具备“211”、“985”资历也直接关系到落户加分的高低。最新落户政策中规定教育部重点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 15分、其它“211工程”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12分、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8分。

MBA项目作为舶来品在我国的发展已经20余年,目前国内MBA教育分为双证和单证两种,高校MBA双证项目需要通过全国联考,对于部分学校宣传的就读MBA不仅能够解决学历学位问题还能解决户口问题的说法,只要我们参照最新的政策就能够看出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实情。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目前准备报读在职MBA的人来说,在就读之前一定要清楚就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还是为了结交人脉、拓宽视野,如果是为了申请上海户口建议攻读全日制MBA,因为全日制MBA不仅有学历还有学位,能够为申请落户加分,另外有些学校也会为MBA毕业学员提供专业的落户咨询服务。但是,联考毕竟竞争激烈,对于已经毕业多年的在职人士而言并不是最佳途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加分值。

篇6:读mba用处

本周阅读了其中的“经济学”、“战略”、“MBA微型课程”。“经济学”一章主要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学三个方面进行讲述;“战略”一章从7S要素模型、价值链和一体化、战略的层次、拓展战略、行业分析、一般性战略等方面介绍战略;“MBA微型课堂”则从调研、公开演讲、谈判、国际商务、商法、商务写作、地产投资、领导力培训、理财规划等方面向读者传达最有效、最简洁的学习的一些方法,以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微观经济学相较于宏观经济学更具实用性,了解什么是机会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效用、价格需求弹性以及竞争的市场结构,将会在产品定位、产品定价等方面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使利润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用最大化,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则有助于从更高层次对将来的变化做出明智的推断提供一个参照物式的框架。凯恩斯学派认同政府及消费者支出和消费的正面作用,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学派则坚信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起到好的作用。两大阵营均有各自正当的理由,但在解释经济如何运作时,都没有绝对的说服力。但双方意见统一的是,都认为在某一均衡价格下供需相等。在国际宏观经济学中世界各国以“国际收支”的会计原则跟踪着各自经济的运行情况。若治理有方,该国的通货膨胀就会低,经济会持续增长而且稳定,外汇储备能保持较高水平,本国货币价值稳定。学习国际宏观经济学,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助于制订更优越的国际化战略。

公司需要有深思熟虑的战略规划,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不是左右市场的胜利者。“战略”这一章节就从多方面讲解了一个成功的战略规划所应具备的特性。战略规划包括了两个特性不同的阶段:制定和执行。在制定阶段,“7S要素模型”是一个有益的工具,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进而界定并有效的解决复杂问题。战略的制定固然重要,它为人们设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但若不着眼于战略的执行,制定战略无异于浪费时间。章节最后写到:战略是动态的。竞争优势源自追求一个逐渐发展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抄袭的战略。

篇7:8小时读个MBA

这种一年期或半年期的MBA模式近几年在欧美和中国国内广受欢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阿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等纷纷试水,以项目的短学制、指向明确、实践性强等特点吸引了大量中高级管理人员。

除这种瘦了身的正统MBA之外,一些更大胆的“速成”尝试也在进行。2005年,荷兰著名商业作者Ben Tiggelaar在荷兰创立“MBA in One Day”,号称可以将MBA课程浓缩到一天的高强度授课中。近日,美国马里兰州一家商学院Business Learning Institute(BLI)更把“速成”做到极致,推出了一款“8小时MBA”。

当然,这些并不是真正的MBA,只是讲习班。学员拿不到学位,所以不适合那些想拿MBA证书撑门面的人。但如果要吃个MBA快餐,这可能是个好尝试。

有研究者称,美国正规MBA课程中70%的内容都是无用的。美国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到两年的全日制MBA学位学费均在5万美元之上,中国国内最具名气的长江商学院2014级全日制英文MBA学费也近40万。加上生活费及周边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鉴于此,速成MBA打出了性价比牌。BLI声称,他们相信,只要8小时,就能将MBA课程的精髓挤出来,使学员们学到MBA最有价值的技能和核心理论,包括商业规划、财务管理、沟通交流能力以及领导力。BLI的CEO汤姆·霍德(Tom Hood)认为,这个不到300美元的课程能学到的,并不比几十万的逊色太多。

“MBA in One Day”项目创立后从荷兰扩展到比利时、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在8年中有1.5万名专业管理人士走进课堂。它的终极目标是在一天内,使学员们直接接触并应用“最重要的商业思想家们的最好想法”。

这一天里,老师与学员都极为忙累。讲师们语速极快、思维跳跃,要“将8米高的管理类书籍在一天内讲得通透”。而学员们则精神高度集中,屁股“始终落在椅子边缘”。当天他们要学会的四大板块的内容,包括领导力——如何拉动货车、组织——确保人人各司其职、战略——我们走向何方以及执行——落实并持续改善决策。一天结束时,学员们会有一个“毕业典礼”和加入校友群的欢迎会。

一批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大咖偶尔也会光临课堂,或表达对项目的赞赏。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思想巨匠”“人类潜能的导师”、《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称,Ben Tiggelaar深切地关心管理者们在成为更好的领导、做出更大贡献时面临的挑战。该项目“将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极赋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建议”。

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美国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则称,自己对MBA in One Day项目印象深刻,希望更多人通过项目了解到如何创立或管理一个公司或非政府组织。而网站列出的学员评价则全是溢美之词——“一剂维他命”,“苦寻多年的项目”,“好得不能再好”,“为这个花两年干吗”。

BLI的目标人群是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主,专门为其提供职场培训服务。目前, 8小时MBA已经成为BLI最热门的课程之一。它已委托美国一家商业管理软件提供商 Sage North America在全美发售在线收听软件,售价275美元(约合人民币1670元)。

当然,美国一些MBA论坛上,对这种超迷你MBA培训争议不小。有人认为,它只是拿MBA当噱头,在内容上无法匹敌真正MBA课程的含金量,更不可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校友和人脉资源。学员们显然不能在“8小时MBA”课程上结识到显赫校友,或者如一些颇有心思的女士,在丰富自己的履历的同时,也从优质同学中挑选金龟婿。

“8小时MBA”,能学到什么?

1 交流能力

在职场中,要与别人进行有效交流,首先要懂得交流的对象。评估出他惯用的交流方式,然后投其所好,把自己也调整到类似的方式上,可以事半功倍。换言之,课程认为,一次人际交流是否成功,并不在于你的表达能力,而在于你对对方的认识是否准确。以交流方式为标准,课程把人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善于分析型。这类人喜欢讨论数据和事实,不爱听理论和宏观战略。在和这类人交流时,你可以侧重谈细节,注重操作性,让他们确信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类是亲切型。这类人很重视和别人保持一种积极、友好的关系,即便是在谈判桌上,也不愿剑拔弩张。所以,尽量不要给他们施压,如果让双方关系紧张起来,这份关系也不会长久。

第三类是善于表现型。这类人不纠缠细节,有全局观,性格外向,精力充沛。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感染他的热情,别太矜持,而且给他充分表现的舞台。

第四类,可以叫他们“司机”。司机眼里只有目的地,而这类人只关心结果。和“司机”聊天时,要直入主题,别绕弯子。他们不看广告,只看疗效。

2 行为准则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经营伦理。课程认为,职业经理人应该使本公司的企业伦理处于开放讨论的状态下。

如何发起这场讨论?首先要制定一个行为准则。如果心里没谱,可以向那些你欣赏的企业借鉴一些灵感。在这个准则里,应该包括全体员工一致认定的原则和共性。最后,也要谨记“开放”二字。这个准则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员工的一致意见,要对准则进行定期修正,纳入最新理念和潮流,让你的公司文化更酷一点。

3 生产力

几乎每个人都会浪费大量时间,在办公室、电话里和别人进行毫无计划的谈话,参加毫无成果的会议。瓦拉瓦说,“8小时MBA”课程告诉学员,要学会拒绝和规避那些没有价值的人和事。

此外,如何高效地管理自己的邮件也是该课程要教的。在每天的工作中,为自己设定三个查邮件的“时间窗口”,而不是一有新邮件弹出就立刻查收。使目前的工作保持连贯性,不要随时被无预期的事物打断,折损生产力。

篇8:读mba用处

——

本周阅读的内容为第5、6、7日三个章节,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数量分析”、“金融”、“经营”的相关内容。数量分析是学习金融、会计、营销和经营等内容最重要的基本工具;金融在市场营销中所起的作用与市场营销在金融中所起的作用是同样重要的;“经营”旨在研究生产制造实际产品和提供服务。

在“数量分析”一章中,面对不同的问题,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数量分析的方法。第一,用决策树分析图,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问题。书中以石油勘探为例,详细的为我们讲解了决策树的运用方法。

第二,用现金流量分析和净现值分析来确定未来收到的现金的价值,现金流量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普遍适用于设备采购到收购公司的业务活动,以便企业更好的做出投资决策。

第三,用概率论将不确定性数量化。书中同样使用降雨分布、石油勘探等例子,讲解了各种概率函数的使用方法。

第四,用回归分析和其他预测方法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

这些数量分析方法、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在遇到具有挑战性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在“金融”一章中,作者从企业的本质、投资、兼并与收购三个方面,利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向我们阐释了企业应如何通过各种业务手段,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筹集资金,以尽可能低的风险,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来为其所有者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章节最后总结到:金融界的两大职能是买和卖。企业需要融资,因此,要么通过出售公司的股票,要么发行定期支付利息的债券。而投资界则评估这些证券,以金融分析的“风险/回报等式”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得出项目的回报率,以决定买进和卖出。在保证项目风险能为管理层所接受的情况下实现企业投资的最大回报。“经营”一章中,主要讲解了如何运用具有人情味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法,结合各种数学工具,非常客观地解决和处理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要能够从工人的角度观察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毕竟,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都取决于调动雇员的积极性。

篇9:读mba用处

MBA全称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它源自美国的硕士学位。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质量、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战略规划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力。

MBA课程内容涉及管理、经济学、金融、财务、法律等。它的能力训练不光讲究组织、领导才能,也涉及以口才为依托的沟通能力、把握全局、进行敏锐思考、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要读MBA,对不同需求的考生来说,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在国内读MBA,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摸式。

第一种:参加全国联考,达到教育部和报考学校的.分数线后入学。毕业颁发教育部承认的硕士学位和学历证书。这种要考英语、综合科目,但学费相对低廉,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这种类型一般还分为春季班(脱产)、秋季班(在职)等几种;一般春季班在10月份考试,春季入学。秋季班1月份考试,秋季入学。在这种基础上西南交通大学综合各方面办学优势,针对山东学员在职不脱产学习,每月集中上课,联考过线,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MBA学位证书,学员资格与在校生相同。据了解,这是一种工作、学习都兼顾的最好的学习方式。

第二种:各个学校组织的培训性质的工商管理教育,入学不需要经过全国联考,学费较高,但形式多样。包括EMBA(高级管理人员班)、EDP(高层经理培训课程)、MBA课程研修班、短期培训班等。后3种都没有考试,不需推荐,没有学位,对入学者工作经验的要求不严。

第三种: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后发教育部认可的国外商学院的学位和文凭。北大、清华、复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有此种形式。

第四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来华办的从学士(BBA)到博士(DBA)的各种工商管理的教育课程。有名校的,也有一般的学校。

第五种: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该校的办学质量有很好的口碑,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遗憾的是学费非常昂贵,国家还不承认学位。有人戏称:“中欧是那些英语足够好,钱足够多,但又去不了哈佛的人的最好选择。”

★ 古诗词鉴赏题的五种答题模式

★ 英国MBA专家点拨:如何选择MBA课程

★ 新手站长选择国内主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云南部分高考生放弃国内大学录取机会选留洋

★ 在英国国内学习英语大学四级英语作文

篇10:读mba用处

作者:佚名

摘要:这是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创业失败之后写的心得。他认为“MBA可能是一种障碍”,并且倡导企业家该“向农民学习”。文章最后的那个总结更是极好,“学会了与各类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学会了做人,那么你做任何一个行业的管理都能胜任”。

去年五月始,我与三个伙伴创立了一家小顾问公司,一年半时间里勤劳经营,人员分分合合,业绩上上下下,到目前为止赔了不少钱,而且不知往哪里去。从血泪家史中,与同学们分享一些心得。(我宁可称其为心得,而不是教训,因为痛苦实在是一种养分。)

1、MBA可能是一种障碍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可能是几世纪的误导。知识不是力量,如同汽油不是动力。能否产生力量,关键看你是什么人,开的是什么车。在这方面,知识远不如权力甚至美貌来得更为直接。糟糕的是,过多、过早的理论学习会成为一种本能天性的障碍,而潺弱的天性无法驾驭庞大的知识。就好比刚过了儿童期,便只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一样。

以我本人的经历为明证:公司开业之初曾考虑过“客户开发模式”,后来决定在写字楼、车辆、CI等方面进行投资包装,树立专业公司的形象,同时雇佣十余名销售人员进行“扫楼”,直接进入中高端市场(合伙人当中有两位具备多年的客户资源)。一年半之后,我们意识到了当初的决策有问题,或者说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隐患未及时调整。再深入剖析,发现我们似乎违背了商人 “ 量入为出 ” 的基本原则,以及缺乏对市场反应的敏锐嗅觉,不能应时而变。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之面对问题时,我们(至少我)倾向于用别人教给我们的理论框架分析问题,分析得越透澈越放心,结果可能离本象越远。我现在相信,任何伟大的决策不会是分析调研的结果。调研再充分,最后的一刹那还是靠直觉。就好比1945年阴霾的日子里艾森豪威尔决定是否登陆。

让我担心的是,长年精于企管理论学习的我们,是否正逐步被戴上一幅眼镜,而逐步放弃自己的商业本能,或喜欢总结理论,在抽象为理论的过程中忽略了事实的全貌。理论学家和实践学家本来就是两路人,我们读很多企业家的自传像韦尔奇,他们的概括逻辑能力都偏弱,不是吗?

2、学做一个农民。

几年前的我,对农民企业家多少有些不屑一顾。现在倒觉得,在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萌芽阶段,先富起来的很可能是农民。有点夸张,不过至少农民种庄稼,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办企业非常务实,少些浮躁,心态懂得知足,耐力比较持久。而我们这些城里的 “精英人士”呢?看看我们每天接触的那些传媒时尚,口口相传的故事,宣扬的英雄传奇,不是一夜入主董事会身价八亿的杨澜,或者是那些比我们还小十岁的模特明星。

没错,这些东西影响了我。当我去年创办公司时,曾预想通过两、三年的经营走上壮大与致富。现在我明白了,这个时间表要大大延长,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我知道了,靠借贷、吸引投资、特殊的ZF关系发家会很快,但只有少数人能够那样,不是我们,我们多数人只能像农民这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甚至要先学会,只耕耘,不收获。所以我在向农民学习,学习他们的老实、踏实、务实,无论将来是自己创业还是打工。农民播种时要深耕细作,搞经营也一样。想想以前在企业做 marketing的时候,方案虽然漂亮,但是否真的有效? 至少我没有做过销售,去一线品尝一下建立关系的艰难,也就不能形成对客户真实的体验,再漂亮的方案恐怕也经不起推敲。这样个人发展会十分受限。我现在相信 “实践出真知”。一个理财投资专家,假如他自己从未炒股,家庭帐目亦不十分清楚,那千万别相信他;一个心理学家,假如他不能妥善处理自己与家人同事的关系,他的书也不要买。如果我现在回到企业去做营销,我会认真地补上销售这一课,至少要大大加强与客户的直接接触;如果我去做人力资源,我会把许多时间花在与人的交流上,真正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如果我不能对企业的内在情况、市场情况与竞争对手有直观体验,我还是不要做的好。我在向农民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忧患意识。

从出生到从清华毕业,我其实没遇到过生存的危机,没有品尝过从不被人尊重的逆境中崛起,甚至在高考时都没有 “拼命过”,孤注一掷地全心投入。而这种从底层环境锻炼造就的内驱力非常重要。因此上帝非常公正,他给了挣扎于底层的人一种自发向上求生拼搏的意志,同时也给了那些背景优越的人太多的退路,让他们在退路中糜烂了自己的潜力。

3、走出阳春白雪的陷阱

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工作没有高低之分。不幸的是,刚开始创业我认为自己的方向必然是搞些咨询或新产品开发等。我从来没有想尝试与人合伙开一家汽车修理厂或家政服务公司等。当然理由很充分,前者才能发挥我在理论方面的优势与经验。其实所有的行业都是一样的,经营都不容易,但一定有钱可赚。所以,一家 IT软件公司未必比一家餐馆高雅,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必比一家生产打火机的厂家牛B,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合伙人未必比一家经营洗脚桑拿的老板更有前途。相反,正是大批有良好教育背景智商较高的人都去阳春白雪了,那些下里巴人的行业里竞争会少一些,管理的优势可能会凸显一些。举两位成功人士为证:我在新华社的前任领导现在在深圳跟人合伙做牙刷,做了很多品牌牙膏的 OEM(附赠牙刷),据说还开发了许多采用新材料、造型新颖的产品;一位以前学美术的朋友在通州开了一家汽修厂,做得不错又买了二十亩地。

以前没有经营“下里巴人”的另一个理论支持是:这些行业接触的人档次太低,无法对话。而现在对此的感受也今非昔比。干任何行业,你都需要面对并征服一些与你生活背景不同的群体。如果我选择干餐饮,我会面对众多从农村招工的姑娘小伙,培训他们的确不易;但是我选择了干房地产策划,却要面对一群号称北京最油的 “油条子”们聚集的开发商,适应这些人的交际方式向他们要钱又谈何容易!正是都不容易,方显英雄本色。我的那位曾是画家的汽修厂老板,现在可以轻松在外面应付客户而不需内部管理,一度他的厂子出现危机却有几名铁杆员工坚持要留下来陪他;而我们公司呢,公司一倒,员工早已准备好下家,临走前还不记追索欠下的佣金。与他相比我们是失败的。

差别在于能力、涵养、待人、留人。无论这件事业是雅是俗,是曲是难,是苦是累,都没有干不好的事业,只有干不好事业的人。而且这种做人、待人再做事的能力需要从基层培养。

4、加入创业的队伍

中国最大的一个竞争优势便是人力资本便宜,二十岁的年轻毕业生大批供应前赴后继,这一点与国外不同。我相信再过十年,新闻媒体最热衷的话题之一便是外企民企中高资历大龄员工的 “下岗分流”问题。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你骨子里有创业的冲动,趁年轻,试一下吧!

照“移民打分法”,我也设计了一个创业打分表,可以自检一下,供大家一乐。

有利创业的加分条件:

(1)无论做什么,总能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干好。+20分(2)做工作时容易从中发现一些兴趣。+10分

(3)大多数时不对工资或其他方面抱怨,满足于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果。+10分

(4)对不同性格的人有较强的包容度。+15分

(5)曾独立把一件别人看似不可能或难办的事(无论多小)办成办好。+15分

(6)认真考虑过如何与一些不好相处的领导或同事如何相处,并付诸实施。+15分

(7)长年如一日的侍奉过一名老人。+10分(8)拥有一批真心喜欢你敬佩你的朋友。+15分(9)曾诚心诚意地向别人道过歉。+5分

(10)不太受媒体的影响,比如一些流行的观点等。+10分 不利创业的减分条件:(1)在一个岗位干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觉得这个工作不值得干不去。-20分

(2)对同事间分配的不平很愤怒,极大挫伤了工作情绪。-15分(3)老板不把工资提到相应的幅度,就缺乏工作动力。-10分(4)喜欢时尚,热衷名牌,动心于广告的魅力并成为它的牺牲者。-10分

(5)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夫妻的一些缺点老是看着刺眼,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总会吵架。-10分

(6)对自己的孩子、侄子等缺乏耐心。-5分

(7)对流行的“对自己好一点”、“率性而为”等观点非常认同。-10分

(8)从没有某种长期的、比较鲜明的爱好。-10分

上述表格是随意编的,不必当真。不过我倒相信大家分数都不会低。不是因为我们学习了MBA课程,而是因为我们有过共同的从千军万马中冲刺独木桥的成功经历,因为我们共同的不轻易服输的自尊。

5、从今天开始,认真修练

上一篇:定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通用技术考试大纲下一篇:金融企业会计选择简答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