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2024-05-16

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通用10篇)

篇1: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是相对弥散的、多向的目标而言。它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从形态上看,“核心目标”具有集约型、高辐射的特点;从内涵上看,“核心目标”是课堂教学最富价值、最主要的目标。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部分都彰显了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内涵,即培养阅读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不同文体、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核心目标在分学段表述中做了细化。然而透视阅读教学现状,目标的达成还是很不乐观。所以,厘清教学核心目标,构建以核心目标为主轴的阅读教学课堂,是当前探索高效、低碳课堂的重要途径。

一、落实核心目标的必要性

1.阅读教学落实核心目标,是基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需要。语文课程是一门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本身承载的任务很多。作为教师,心中固然必须有全局意识,但具体到课时中,并非是要求面面俱到,事实上舍弃或者暂时搁置与课堂有关但未必重要或必要的学习目标,明晰课时教学重点,凸显核心目标,不失为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2.阅读教学落实核心目标,是基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语文学习生理心理机制研究表明,不论做何种事情,都需要按某种信息或指示来进行活动,所以在活动完毕前必须对信息或指示有所记忆。这种记忆也叫“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一次可以处理的项目为7+2个信息单位。这种功能容量随年龄而变化。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有限,工作记忆容量小、时间跨度偏短。如果课堂教学目标众多、任务繁复,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或厌烦情绪,学习效益也会随之下降。

3.阅读教学落实核心目标,是基于系统建构理论对语文学科教学的观照。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心理过程大致分为感知、理解、表达、鉴赏评判等四个不同的阶段,这四个阶段是逐步发展、趋向深入的,使阅读水平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落实核心教学目标,有利于课堂教学明确方向,聚焦一点,层层推进,分步落实,保证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破解课堂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的现状,使教学目标的落实更贴近学习的本质。

二、落实核心目标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影响核心目标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外显的诸如教学手段运用有误等因素,容易被发现,也易于修整。一些内隐的问题却需要教育者的悉心揣摩与体悟,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目前的核心目标落实顽症有三:第一,过程模糊,核心目标落点不清。教学过程缺乏层层推进的轨迹,缺乏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轨迹,导致教学目标达成度大打折扣。第二,教学结构混乱,核心目标与子目标不合逻辑。核心目标的落实需要靠下位概念的子目标分步落实,否则就会孤立无援、突兀生硬。第三,前后指向不一,核心目标发生偏移。核心目标在课堂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或者偏移,前后教学目标不统一,这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原定核心目标A,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被目标B悄然替换而不自觉。A目标的落实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最终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而B目标也因为横空出世、缺乏铺垫而显得不伦不类、唐突生硬。课堂出现两个关联度不强或者指向脱节的教学板块,使整个课堂明显断为两截,就像油和水不相融,核心目标达成也沦为一句空话。

如此种种,可见教学核心目标的落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节课,确立了核心目标,并不意味就会拥有目标的终端达成。究其原因,根子在观念,瓶颈在章法。

1.目标把握不清不明。教师没有厘清课时核心目标,或者是没有对核心目标作科学分解落实的意识。目标只是作为教学预案的一个摆设,八股式地高高挂在预案稿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心头、落实于教学行为、贯穿于教学全程。

2.内容分析情结顽固。从理念上看,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课堂不能停留于内容分析,要跟“内容分析式语文课堂说再见”。但在行动上,教师已经成了内容分析固式化的操守者。太把课文当做课文上,忽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这一经典论断,总是轻车熟路、不知不觉上演着“从内容分析到内容分析”的课情。这样的习惯思维顽固而强大,严重制约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落实。

3.生本意识淡漠失衡。课堂是动态发展的,忽视“顺学而导”制约核心目标的落实。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敏锐捕捉,缺乏对学习规律的参透与运用,学生少有时空自主学习,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学习意愿和感受,导致教学目标的落实成为教案的演绎,课堂教学成为“走教案”的场所,学生成了“走教案”的道具。

4.教学结构缺乏层次。任何内容都需要形式去演绎,外显的形式、载体、流程的科学与否,都关系到目标的达成度。目前的教学基本呈现“线型”的结构,环节与环节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孤立的识字读词,游离的感情朗读,僵化的作业练习,没有层次性的教学板块组合,也是导致目标仅仅成为文本意义标签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核心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真正成为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从生本概念出发,准确厘清目标,科学重组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才有可能提高核心目标达成度。

三、核心目标落实策略建议

基于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推动者,核心目标的落实策略建议也主要从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进行思考。

策略一:向心性

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一以贯之,教学过程一以贯之地与目标保持对应的紧密联系,具有向心性,是教学高效的关键所在。

1.将教学目标及时转化为学习目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尽可能让学生明了每节课学习的核心目标、核心任务,学生的学习就会有靶心意识,就会有目标意识。学生的学习行为一旦指向目标,就会享受到达到目标后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堂伊始,教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暗示了课堂“学讲故事”的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了“讲故事”的直观范例。

2.将子目标的价值指向核心目标。每堂课的核心目标往往需要分解为几个子目标来分步落实,要切实保证各子目标的指向以及落实都纳入核心目标的达成范畴。厘清各子目标与核心目标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并厘清各子目标之间的层级递进关系,使之具有向心力,促使核心目标的逐步深入和不断达成。

比如学习《在春天里生活》这首诗歌,围绕“咀嚼诗歌语言、体悟诗歌情感”的核心目标,主要安排三次比较学习。首先是添词比较,比较不同点。将改造后的诗句与原诗(增加了“本来是”)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大体把握诗意、体悟情感。其次是归类比较,发现共同点。请学生朗读课文第1~4节,发现其中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对诗歌的结构有了比较鲜明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巡弋的战舰和水雷、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频频发射的导弹、散落的地雷碎片”,要求学生“再次比较,又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学生在短语的细细品读中,积极思考,强化体验,充分体悟诗歌语言的情感和韵味。整个学习过程步步深入,指向度高,目标高度集中,学生自主思维空间很大,学习极富张力,课堂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增量”与活力。

3.将核心目标投射到教学过程。真实的教学情境总是具体的、动态的和不确定的。教师要深入把握目标内核,站在核心目标的高地,透视教学现象,透视课堂生成和各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准确调控课堂生成步伐,将核心目标投射到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折射核心目标。比如《我为你骄傲》一课,请学生从叙述事情缘由和真诚道歉两个部分进行“便条”内容口头实践。一个学生说:尊敬的老奶奶,您好!因为我不小心在扔石子的时候打碎了您家的玻璃,我感到非常害怕,所以逃走了。现在我把自己送报纸攒下的6美元给您赔偿损失,请您收下。真诚地向您道歉,对不起。上述“便条”内容高度简洁、概括,意思完整,质量非常高。但是此位教师并没有被个别学生的出色表现所迷惑,因为作为个别优秀学生的超群表现,并不能代表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能力水平。所以,教师再出示预先准备的示范性“便条”,落脚点显得很平和:一是大量使用课文语言复述事情经过;二是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课堂所学习的新词。观课教师当时不太理解这个环节的教学意图,以为学生的能力要远远超出教师的预期,教师不应该下调教学高度。其实这里教师的用意可谓良苦,教师从有利于课堂核心目标达成的角度,有意引导课堂从“点”到“面”,关注全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核心目标意识引领下的行动使然。

策略二:结构化

教学内容结构化策略,旨在改变零打碎敲地肢解文本倾向,旨在改变平面解读教材、就事论事的梳理习惯,旨在破解就内容而内容的处理教材的瓶颈,旨在破解就情节分析而推进教学的问题。聚焦核心目标,删选教材,重组教材,使教学内容或者说是学习内容呈现结构化的状态,使教学具有确定的语文本体性课程内容,使教学富有张力,富有辐射力。

1.核心问题引领。根据核心目标,明确学习点,设计“核心问题”,使教学内容提纲挈领,有利于简化头绪,提高思维强度,促进核心目标的达成。上海特级教师戴建荣执教的《珍珠鸟》一课,围绕“鸟的好”“人的好”“文的好”三个问题板块展开教学。问题虽少,但是少而精,三个问题分别指向文本内容、阅读视角、语言表达等不同层面,又高度统一于赏析语言、习得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的核心目标。通过核心问题引领、追加问题呈现的结构化课堂模式,重点突出,结构清晰,层层推进,课堂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

2.关联内容整合。阅读教学“二维”“八面”,从学习内容上的字、词、句、段(篇),到学习技能上的听、说、读、写(思),其中还包括阅读方法习得、阅读习惯培养等,头绪众多、内容复杂,如果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阅读教学课堂很容易变成一团乱麻――理不清,剪还乱。所以围绕核心目标整合关联内容,块状推进教学,在构建高效课堂实践中尤为迫切。

阅读教学新授伊始,往往是集中块面时间,孤立地识字读词,收效甚微。如《最大的“书”》教学,跳出常规的生字词检查、句子朗读指导窠臼,请学生借助插图辨析哪个是地质勘探队员,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这样的整合,不仅落实了“地质勘探队员”生字、长词的认读,也融合了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且进行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的言语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言语发展。这样的整合,板块清晰,以识字教学为核心,渗透了阅读方法和言语能力的训练,教学层面立体而丰富,具有很大的教学张力。

又如《蝙蝠与雷达》教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两项言语实践活动。第一,概括第一次实验过程,并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第一次实验的结果;第二,介绍第二次实验的经过,要求通顺、准确。这样的取材与组合,是挑战,也是落实核心目标的精彩演绎。

策略三:层次性

教学流程的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核心目标的具体落实与否。教学预设的前提是必须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要义。要体现学习的主体,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习心理,遵循感知、理解、表达、评价鉴赏这一发展轨迹,遵循规律设计教学。努力使教学板块之间体现目标连贯、层次清晰、逐步提升的发展性关系。

1.任务分解,分层推进。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在预设的时候作充分思考与分解,任务分解要转变侧重“教”的立场,基于学生“学”的立场,核心学习任务的分解可以询问“要完成这一任务,达成这一目标,学习者必须做什么”等问题,通过画图表来鉴别各个子目标下的子任务,然后再针对每个子目标,通过询问同样的问题来鉴别各个更具体的目标,直到这些目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起作用。比如四上《全神贯注》第二自然段是文本最具有教学价值的重点语段,发掘核心语例之中蕴涵的语言范式:先具体描写再概括,具体描写时先写观察到的,再写想象的。核心目标定位可以是:感受围绕一个意思先具体后概括的构段方法,并在新的语境中作迁移性运用。核心目标定位也可以是:学习“观察+想象”的表达方法。围绕这个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分解为:由理解内容到感受形式,由感受形式到感悟内涵,由感悟内涵到习得方法,再到吸收迁移运用,教学依次呈现“内容感知―语言品悟―方法评鉴―迁移运用”的分层递进过程,始终遵循一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知感悟到内化表达的学习心理发展机制。其实质是呈现学生在课堂上习得语言、发展思维、不断提升的完整的系统性的学习过程。

2.框架设计,分层推进。教学层次性推进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框架设计。教学的“框架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策略。它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变线性的、块状的教学设计为简洁的、弹性的、立体的、开放的教学结构设计,主张“学与导”的和谐发展,提倡操作程序的动态灵活性。旨在凸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使教学过程的推进,始终伴随着学生的体验、发现、创造。框架设计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学习时空,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更多的学习时空中,以更从容自在的学习姿态,提升能力,收获言语智慧生长。如北仑小港小学王??钊老师执教的《我的舞台》,看起来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参与了圈画、批注、填表、交流、修改、感情朗读等学习活动,而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背后其实蕴涵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留白:内容梳理―语言感受―批注欣赏―写法拓展。每个层面都留下学生思考、实践的足迹,通过学生充分地参与每个层面的学习过程,最后聚焦于一点――习得语言,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很好地达成核心目标。

核心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归根结底是回归语文教学本体性的命题,是阅读教学课堂“洗尽铅华”“凸显本质”的本色出演。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315500)

篇2: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要促进学生审美价值、文化价值、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聚焦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优化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修养、实践能力、情感品质等,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导读品悟,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导读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循导学读,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去“读”,如何的掌握阅读技巧,在粗读中快速的理解文章意思,然后对重点段落进行精读,细细的品味文章,逐字逐句的进行理解,通过反复的阅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比如在进行《端午的鸭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内容。在导入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习“我们读鸭蛋,只有一种读法,但是将鸭蛋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就会出现很多中的读法。”比如“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一句,让学进行多种方法的品读,通过“北京”“蛋黄”“咸鸭蛋”等字眼,让学生感悟不同读法有不同理解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将整个句子放到文章中去进行品读,又能感受到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怎么读”,多想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多进行尝试。教师在学生朗读后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不断的进行品词析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不断的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课堂类型、学情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导读方法,导读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有程序导读、赏析导读等。1.循序渐进的程序导读 所谓程序导读就是按照信息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其主要思路是先整体分析,再细节分析,最后进行整体总结,或是先从语言修辞开始,再到情感思想,最后在分析语言形式。程序导读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将学生的阅读分为几个部分,逐步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不断的积累知识,总结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2.品味体悟的赏析导读 所谓赏析导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体验、欣赏、品味等为主的导读方法。赏析导读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体验到文章中的优美意境、美的情感以及思想,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篇3: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首先就要正确认识、理解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 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维目标互相促进, 有机统一,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 如同长方体的长、宽、高。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三维目标中, 知识具有奠基性作用, 离开了知识的习得, 也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 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 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过程和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学习,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 重在“亲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 强调的是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中, 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 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 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教师只有明确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 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逐步达到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目的。

二、重视课堂实践氛围的创设,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学会”

新课程要求教师彻底改变在课堂上的角色, 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应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 视为发展的对象, 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 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

笔者一直认为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戏终究要学生演。为了创设课堂学生参与的氛围, 笔者在语文教学上搞了“自学自会”的教改实验, 让学生懂得“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的含义, 经常给学生说:“自己能会的知识自己会, 不要靠老师。”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 在课堂上, 笔者要求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练口才的活动, 讲一个故事、说一条新闻、背一篇古文、讲一首古诗等, 让每个学生都作演讲准备, 每节课采用抽签办法由一两个学生上讲台演讲。

考虑到古诗文教学比较麻烦, 要解释、翻译, 占用课时多, 课堂效果也提不高, 笔者就将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备课、上课。上课时用抽签方式找几位学生讲课, 由于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充分地预习, 上课时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此外, 学生上课还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 由于学生们都积极参与, 踊跃发言, 因而使课程内容得到了完善。针对古文教学, 笔者则采取对译的办法, 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对译, 第一行写原文, 第二行注释生词, 第三行写翻译。当完成对译任务时, 学生就掌握了较多的古文知识, 上课时很轻松就掌握了学习内容。

在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问题,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能看懂的学生看, 学生能说出的学生说, 学生能做出的学生做, 一个学生解决不了的利用别的学生的智慧来解决。实践证明, 这种“自学自会”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也解决了“学会”的问题。

三、重视课堂中的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会学”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 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课堂教育的艺术, 好的教育艺术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达到“会学”的目的。如果讲授语言枯燥无味, 讲授方法千篇一律, 只注重自己讲, 而忽视学生听, 长此以往, 不但会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 而且还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 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注意的问题。那么, 如何讲究课堂艺术, 培养学习兴趣呢?现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实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笔者上作文课时, 发现有个姓谢的学生最怕作文课, 上作文课时他竟然借故回家。第二天他到校后, 笔者把他叫来问原因, 他说他母亲生病, 去帮她取药了。笔者说:“你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不请假, 老师不批评你, 不过昨天的作文课你落下了, 你把昨天取药的过程给我写一写, 就算补上了昨天的作文课。”后来, 经过反复写、反复改, 笔者终于帮他完成了这篇文章。在下一次作文课上, 笔者就给全班学生出了作文题———“为父母所做的一件事”。在讲评时, 笔者说:“这次作文谢XX同学写得最好!”对此, 全班学生都感到惊诧, 笔者接着说若大家不信老师就读给你们听听, 结果读完后果然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这次作文大大地激发了谢XX的学习积极性, 从此他爱上了语文学习, 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毕业后他考入了兰州财贸学校。

还有一位姓崔的学生, 好多老师都说他是弱智, 在课堂上都直接无视他。后来转到笔者班上, 笔者认为, 这个学生虽然智力较低, 但不能放弃, 要尽量使他得到发展。一天, 笔者把崔xx叫到办公室, 要求他背会朱自清的《春》中课本不要求背诵的一段。但第二天检查, 他没会, 于是又让他背了一天, 结果他背熟了。在课堂上, 笔者就问学生把课本要求背诵的背会了没有, 大家都举手, 接着又问还有一段课本没要求背的谁会, 这时只有崔xx举手。笔者就让崔xx背, 结果他很熟练地背出来了, 趁机, 笔者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咱们班崔xx最聪明, 大家没背会的他都背会了。这样就激发了崔xx背课文的积极性, 到初中毕业时, 他背会了很多课文, 掌握了课文背诵的许多技巧, 达到了“会学”的目的。

以上, 就是笔者对新课程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的点滴做法, 只要我们注意了以上几点, 就能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张群.变“一维”为“三维”的语文教学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 .

[2]张哲卿.整合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效益[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7, (5) .

[3]张爱民.“三维目标”整合式的习题设计[J].黑龙江教育, 2005, (3) .

篇4: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那什么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呢?中国社科院吴伟教授在《历史学科与历史素养》一文中对历史学科素养做过如下鉴定:“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从历史学科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出发,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不能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应该立足于学科能力培养及学科素养熏陶。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感悟,把学科知识转化为科学认识,从而真正起到“读史明智”的作用。作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的农村高中要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近两三年来一直注意的问题,进行大胆探索、有益尝试,在此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心得。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变革教学方式,一改之前传统讲授的填鸭式教学,主要通过史料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能力如何决定着历史素养的程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如何做呢?九江一中的周明学老师给了我很大启示: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也就是说,把教材现有素材当成史料,根据“教材史料”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思考题,由学生阅读这些“教材史料”回答问题。他的文章《“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4、5期合刊)、《人教版高中必修1“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例举》(《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就地取材”史料教学:以人教版高中必修3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3期)等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此谢谢周老师。

其次,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赶进度,求知识完整。要正确处理好教学进度中的知识学习与能力、素养培养的关系问题。

高一高二历史课时一般偏少,在此之前,老师们的目标就是赶紧完成课时进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完全忽视核心素养目标培养。所以,日常新课教学中,要有核心素养培养优先于知识学习的新观念,不要一味赶进度,不要一讲到底,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表达。在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要舍得给时间,学生要有阅读和思考时间,尽量让更多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这样做肯定会耽误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想清楚课堂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吗?知识结构吗?这些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只能在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过程中逐渐进行,只能在分析问题的师生互动、交流中逐渐进行,在简单的知识传授中是培养不出来的,在低水平的知识复习中是培养不出来的。不要因为赶进度而丢掉真正的教学目标。宁可牺牲进度,也不要牺牲“效度”。

最后,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读史明智”的意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通俗地讲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问题时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即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意识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方式,它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后,把一切事物看成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1]。“历史素养要求的历史意识包括对学习历史的价值有明确的意识。包含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习惯、价值衡量标准及情感文化认同等”[2]。引导学生清楚地明白学习历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升学,而是意义重大,历史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尤其人文学科的基础,学习历史有助于智力开发、能力提高,基本历史知识是公民必备的文化修养,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有助于正确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读史能使人明智,历史具有资政功能等。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使他们只知道和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更不应该只是让他们学会老师或教材对历史的叙述,而是通过历史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感受历史的境况和氛围,体会历史人物的心态和想法,而且逐步学会怎样对历史进行认识,如何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从而掌握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对社会历史观察、思考和探究的经验”[3]。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我们:首先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参考文献:

[1]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2]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11.

篇5: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程制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注重的是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我认为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不能只顾传授知识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原来的应试教育就过多的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然而现代社会极需有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应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二、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师生交往。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思想,教师要转变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有效参与学习的主体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三、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学习方式强调接受,建立人的客观性、依赖性,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丧失,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消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

四、注重课堂评价

篇6:落实三维目标,开展有效教学论文

一、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坚持教学目标具体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是行为主体,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要明确行为动词,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应采用《课程标准》上界定的行为动词,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不确定的语言;要明确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要明确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等。

在叙写时,一般既可以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也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叙述。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分列若干点,目的是为清晰、真实地表达出来。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坚持教学内容问题化,在过程中体现三维目标

在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时,注重创设情景,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其科学思想、精神和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创设探究情景,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它起着激励、启发、点拨、反馈的功能。首先问题要以情景为基础,设计的问题或情景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感悟到情景中的问题,并且产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问题要点出思维的起点,才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再者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新课改的理念,教师提供的背景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维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目的是使教学内容能有效的传达,加强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之间的联动,突出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引导。围绕教学目标,在设计活动时,突出可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所设计的活动要符合三维教学目标,是核心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挑战性等。在活动中,对学生要有明确要求,要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间要有分工合作的机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主导的作用,做到指导有方、主导有度。

四、有效评价课堂教学,在评价中实现三维目标

在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时,能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以及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的落实情况等。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给予适当的疏导。

篇7: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西堡学校

樊万奎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运用如下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一、目前我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独裁”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师说了算,不容许学生质疑、反驳。缺乏平等、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重自己教,轻学生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考虑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过少地考虑教学对象。教师有教的自由,学生没有学的自由;教师只考虑如何教,没有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等。

3、忽视个性。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分析评价、提出问题、布置作业,千篇一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不能有的放矢。

4、教学方法单

一、陈旧。教师过多采用讲解法,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生机,较少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教法单

一、陈旧,学生无兴趣可言。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教师的要求不重视、不理睬,懒懒散散。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甚至上课睡觉、开小差。主要表现在“没有兴趣”;

2、部分学生态度积极,各个方面表现积极认真,可就是白做功,看似“学不会”,实为“不会学”。

(三)课堂效果方面:

1、课堂效果低下:表现在(1)、教师将非重点知识当做重点知识来教学,将重点知识当非重点知识来教学,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2)、教师讲课思维不够清晰,使得学生在很难理解教师,甚至误解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并让学生理解掌握,尤其对新教师是个难题;(3)、把学生看得太高,觉得很容易的问题学生不会出错;

2、师生互动的匮乏,使得一节课教师累得很,学生闲得慌,师生互有怨言,二者脱节。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预习阶段——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首要前提

预习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学生没进行预习的课不能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无法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预习自学必须带着大容量的预习性习题和学习目标进行,预习课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之源泉,可以说没有预习课,其他的教学环节就无法展开。增加预习课又会遇到很多问题,而恰恰又是预习课帮助老师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是无法绕过预习课的。大容量的预习性习题使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就得到了提高,经过“交流合作探究阶段”又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留给老师在“反馈环节”里的问题会更少,老师的点评更具针对性。

具体要求及方法如下:

1、预习时间安排在课上进行,各教师要根据内容多少、学生状态灵活设计,不许安排空泛无效的课下预习;

2、教师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注意事项等清晰地交代给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学情可以平均分配给各组,也可以不分,各组都把全部问题进行交流、探究。

3、出示大容量的预习性习题明确预习自学内容。即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预习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给学生交代清范围。

4、明确预习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或边看书边操作,或分组讨论等。根据学情而定。

5、明确预习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是否进行小测评等。这样学生预习自学中就不会产生盲目现象。

6、对预习的结果当堂进行反馈,对学生都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必再重复,对共性的疑难问题、易错点确立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二)、交流合作探究阶段:——是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核心

交流合作探究阶段中根据学情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情景刺激、科学指导、全面评价等手段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这一阶段可分组展示交流,也可不分组采取“点将式”展示交流。

四、有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旨在打造有效课堂,进一步体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理念,实现“四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做到“四变”:“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五、实施课堂教学要讲究以下策略

第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树立“对象意识”与“全人概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同时,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第二、有效的导学环节设计策略。要求教师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精心安排,没用的环节坚决去掉。

第三、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第四、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比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来完善语文测试:首先,注重语感训练,语文知识的查考尽可能地结合语境来进行;其次,整体测试与局部测试相结合,加强整体测试;再次,单项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加强综合性评价;第四,注重主观式评价与客观式评价相结合,重视主观式评价;最后,努力加强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

篇8: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审视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 得不到培养和提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际, 讨论和研究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 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 人们开始关注教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基础, 开始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模式的问题, 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 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众多的大学、中学、小学都把有效教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课题, 举办专题研讨, 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一轮以课程、教材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 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摆到了突出位置, 那么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呢?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核心。要从课文的形式、教材整体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体, 目标正确、集中, 目标有层次性, 目标有序列性。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指导和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在整个语文过程中的各种活动,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选用、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等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我们认为, 要从课文的形式、教材整体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立教学目标。

一、从课文的形式出发确立教学目标

不同的课文形式有不同的学习、欣赏角度。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 (七到九年级) 的阅读教学阶段目标明确写到:“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写作教学的阶段目标:“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

二、从教材整体出发确立教学目标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既要从本课特点出发, 又不能只停留在一篇课文上, 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 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到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初中学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 使其上下关联, 互为照应, 分解合理, 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

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教学目标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因此, 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确立教学目标的理念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了解学生, 了解学情, 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等, 知道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接受什么、需要什么, 在科学估计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 决策学生最近发展区, 使教学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样设置的教学目标, 才是既切合教材, 又切合学生实际的, 才是切实可行的。

有效的教学目标须具备以下特征:

1. 三维目标一体

新课程专家余文森曾说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 而不是互相孤立的三个目标, 对其理解, 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 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目标正确、集中

所确立的目标是语文学科的目标而不是政治、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目标不繁杂、不琐碎。

3. 目标有层次性

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 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 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 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 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 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4. 目标有序列性

语文教学缺乏明晰而合理的序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处理好各个层次、各个阶段语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立一整套有机联系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是提高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就是从文章结构要素的维度来构建语文教学目标系统;还有教师从文章体裁这一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体系, 如:一册、二册, 记叙;三册、四册, 说明;五册、六册, 议论。每册确定6个训练点, 6册共确定36个训练重点。

我想, 研究语文教学有效性, 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 目的在于改革自己的教学, 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解放思想, 扬己之长, 避己之短, 灵活运用各种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或创造适宜的教学模式。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核心。要从课文的形式、教材整体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一体, 目标正确、集中, 目标有层次性, 目标有序列性。

篇9:教学目标的规范叙写与有效落实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计;规范叙写;有效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14-03

【作者简介】1.夏雷震,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54)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2.佟柠,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54)教师。

作为身处一线的教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规范叙写与有效落实对于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完全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生“学”,学校也缺少可靠的引领或支持教师解决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专业技术方法和有效路径。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从2005年开始推进教学目标叙写方式的转变和目标导引教学,并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探索,努力围绕教学目标来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实践路径。

路径之一:叙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学校里的学习活动是典型的目标导向行为,因为目标使教师有机会说明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并满怀希望地以此组织教学(科林·马什,2009)。目标对教学而言极其重要,因为教学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价值性的活动。目的性体现在教师为了某个目的而教,希望学生在教学后有所得。价值性在于教师认为他们所教授的值得学生学。(阿来萨,2007)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也在分析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后提出,要“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因此,我校把教学目标的专业化叙写作为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是转变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努力从模糊走向明晰;然后是通过分解课程标准来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致力于从“仅仅依靠经验或教材”走向“基于标准”。

下面列举我校一位生物老师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的教学目标:

(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或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说明如何使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根据不同的外在条件(如温度)清洗不同衣物等日常生活问题。

上述教学目标不仅来源于课程标准,而且其中的“说出……的原理”“探讨……的区别”“解释说明……日常生活问题”等行为动词是可测量、可评价并具体而明确的。

经过多次培训和反复研讨,目标叙写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多数教师叙写的教案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目标叙写方式,呈现出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能够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其次,行为动词选用了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如说出、阐述、表达、展示、分析等等,而不是掌握、领会、理解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第三,能够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第四,能够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改变教学目标叙写方式的实践探索,推进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那就是,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目标既体现教学目的,又统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学目标的叙写要关注学生的“学”,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国家课程标准是制订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业成就标准。

路径之二:实施“目标导引教学”

在教师能够明晰而科学地叙写目标之后,还要能够以目标导引教学,倡导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以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目标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目标的导引功能体现在:实现教学目的,构建教学过程,选择学习方式,发挥评价功能。明确了目标导引教学的四个特征: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出发,教学过程指向并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评价回归于教学目标,以目标来导引教学的设计过程。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有:指向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行为设计,回归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设计。

我校组织了全校范围的课堂观察理论培训,并以“目标导引教学——课堂观察实践”的校本教研观摩活动为主要载体,在教研组和备课组层面积极开展课堂观察活动,使目标导引教学的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试以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为例说明“课堂观察”技术在推进目标导引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物理组经过课前会议研讨确定,从以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以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以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三个方面设计系列观察量表,观察教师实施目标导引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列举的是“目标达成的有效性”观察量表及观察分析。

量化标准:

(1)程度标准:很好:5分;较好:3分;一般:1分;较差:0分。

(2)随堂测验:90%(5分);80%(3分);70%(1分)。

教师的分析报告: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1)定性分析感应电流在安培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2)分析滑轨问题的受力及运动特征,并进行滑轨问题的相关计算。两个目标基本达成。在情境创设中,共有四个情境,围绕感应电流的方向、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不同表现展开,情境典型、丰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情境之间有联系,情境问题不断加深,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加深了对安培力的认识,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了对安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活动参与方面,从学习方式看,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思考的结果,学生参与活动是充分的,思维有深度,效果良好。随堂测验部分,我们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测验,结果有8名学生解题完全正确,有2名学生因为电阻的取值部分出现了问题,导致最后结果的错误,但是从解题思路上说,1名学生的正确率是100%,从而也说明了对本节课研究的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尤其是有安培力参与的运动,学生的掌握情况是非常好的,是符合目标导引要求的。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在听评课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专业化的研究,深化了目标导引教学。

路径之三:实施“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面对新课程实施在评价领域不断迈向改革深水区,需要评价范式的有力变革为课程标准的有效达成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后,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方式,以“为学习的评价”为理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解释反馈学习信息,以此为依据改进教学策略,并将评价方案与教学环节相互融合。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所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和改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增值。

下面以高中地理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中的“海洋和海岸带”教学为例,来说明在教学评价中从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的分解与重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评价设计。

【标准陈述】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标准分解】

这条课程标准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两个方面。其中,内容标准包括三部分:1.事实性知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及大洋中脊等主要海底地貌分布;2.概念性知识:海底地貌的类型;海底地貌的分布规律;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3.程序性知识:观察海底地图的一般程序与技巧。

表现标准可以分为4个层次:(1)记忆:在海底地形图上识记各类海底地貌的分布;(2)理解:比较各类海底地形的特征;举例说明海底地形分布规律;对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做概要;(3)运用:会使用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4)分析:区别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差异。

【教学目标】

1.在“海底地形分布图”上识别并标注各海底地形名称和范围,在“海底地形剖面图”上做出地形名称与分布位置的正确匹配,准确描述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2.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以及“板块构造示意图”概括说明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3.在“海底地形分布图”上,运用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如下地理现象:大西洋洋中脊的成因;太平洋洋盆的成因;太平洋西部深海沟与岛弧链相伴生的原因;南太平洋东海岸深海沟与海岸山脉相伴生的原因。在解释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指出两个学说在应用上的差别。

【评价样题(构建—反应题)设计】

阅读地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大洋中脊的成因是什么?c大洋西岸的岛弧链和东岸的海岸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c处洋底岩石年龄比e处岩石年龄的新老状况怎样?为什么?

(3)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域中,不断扩展的是哪个?为什么?在未来可能会消失的是哪个?为什么?

地球板块示意图

经过持续探索,在促进学习的评价范式的框架下,我校形成了以评价促进学习的课堂实践模型:评价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方案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与评价相互融合,搜集评价证据,反馈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改进课后作业方式等。

篇10:有效落实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教学的灵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领、支配作用。作为数学老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朝着《数学标准》指明的方向去努力工作,寻求更加科学的途径,力求把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去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创设情境:在“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具有的水平,是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形象地称之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 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从熟知的实际生活中选好素材,创设富有挑战性且适合学生个体差异和思维活动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并在探究中获得新思维、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数学是理性的,它自身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知识性很强,能力要求也较高,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一堂数学课是否成功,是不是务真求实,首先要看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在知识上没有理解,能力上没有提高,那么不管这堂课表现的如何精彩,也是一堂没有实际意义的课。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教材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定义之后,设计了例题:

例: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①-xy2+3xy2

② 7a+3a²+2a-a²+3

我认为本节课属于代数式化简的起步型课程,对后续学习能力影响很大。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重难点都在“准确合并同类项”这个点上。仅仅介绍定义就展示例题,难度太大。学生初次见到上述例题时可能“看不懂”、“不会做”,尤其是第②题出错率很高。原因是知识储备不到位。所以,我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这样处理的:先举例讲解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的每项的系数、各项之间和的关系,利用加法交换律能将“项”与“项”之间的位置做交换。为负系数的同类项合并做铺垫,然后,板书例题。

①-xy2+3xy2

② 7a+3a²+2a-a²+3 解:原式=(-1+3)xy2

原式 =7a+3a²+2a+(-a²)+3

= 2 xy2

=7a+2a+〔3a²+(-a²)〕+3

=(7+2)a +〔3+(-1)〕a²+3

=9 a +2 a²+3 学生弄懂了恒等变形的来龙去脉,再辅助几道类似的随堂练习,加深巩固,知识技能目标就完成了。通过课堂巡回观察,学生掌握的效果很好。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以往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 指导,授之以“渔”,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亲身经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在给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进而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外延和内涵。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探索勾股定理》,属于上升型课程,教材展示了“勾股图”、“弦图”、“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等图案,如果借此让学生看看、量量,一节课也就上完了,并不会破坏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但是效果可想而知。我在这节课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测量、数格子、剪纸、拼图、猜想、讨论、证明等,通过一连串的动手操作,在活动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共同体验了《勾股定理》变化无穷的证明方法,特别是“青朱出入图”,数学上称其为“无字的证明”,拼图结果出来的那一瞬间,数学的神奇令他们自己都感到惊叹!整节课呈现出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很自然、很自由。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也随时提出质疑,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使群体的智慧内化为个体的智慧,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 会,使其乐于探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

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证明》,有一个《议一议》,四边形四条边中点的连线能形成什么样的图形。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等特殊的四边形。按照常规教学接下来就 是大量做题训练了。我认为,学生结果两年的三维目标引导,进行综合性问题探究,已经是蓄势待发的状态了。于是,我挖掘教材的这个《议一议》,设计了一堂专题探究课,题目就定位于——《探究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抛出问题:“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不相等、相等不垂直、不垂直也不相等、既相等又垂直的条件变化,会引起中点四边形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的劲头儿一下被激活了,讨论很热烈。课后反思,我最大的感受就如同课前预设的那句话——探究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这节专题课取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设计,似乎在教学进度上影响了一节课的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修养的锻炼是很宝贵的尝试。事实上,留意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题,不难发现,由特殊到一般演绎、由一般到特殊的归纳,这种综合推理探究能力的考查,已成为一种潜在的趋势,已悄然成为教育所需、人才所需、发展所需。

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是如此。

上一篇:燃气锅炉供暖现状分析下一篇:2017——2018年第一学期新媒体中心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