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24-05-0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10篇)

篇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落实和维护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合法权益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落实和维护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合法权益的通知

(安监管政法字[2003]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总工会,各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各产业工会全国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合法权益,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隐患,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当前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现就落实和维护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合法权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生产经营单位要充分认识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规划、规章制度和措施,认真倾听广大职工的意见,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

二、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合同中应载明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等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三、从业人员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四、从业人员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五、从业人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所在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对不符合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定的规章、制度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六、从业人员有权了解所在单位安全情况、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执行情况,有权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七、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有权要求所在单位组织整改,并提出措施、建议和参与整改。

八、从业人员有权对所在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对危害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九、从业人员对所在单位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劳动保护条件不完备、事故隐患不排除、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生产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进入现场工作。

十、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场所。

十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撤离危险场所而停发工资及降低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十二、从业人员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

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自救能力,防止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十三、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所在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十四、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级工会组织要依法对生产单位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益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职工正当行使安全生产权利要给予保护,对侵害职工安全生产权益的要严肃依法处理,从而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益切实得到保障。

二OO三年九月五日

篇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监管政法字[2002]4号

关于开展200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总工会、团委、各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各产业工会全国委员会:

为了持续不断地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宣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宣传普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大力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文化水平,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研究决定,从2002年起,将每年五月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改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时间在每年六月进行。现将200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主题,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通过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群众对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各级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巩固和发展2001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最大限度地消除身边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步好转,为党的十六大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200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江泽民同志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政领导要从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安全责任;所有企业经营者都要把保证员工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当好第一责任人;每位公民要从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维护自身、家庭成员、工作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安全,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活动时间

“全国安全生产月”定于2002年6月。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定在当月第二个星期日,即6

月9日。

四、活动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大造声势。2002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落实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部署,巩固和发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2002年是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第一年,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企业和社区一定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集中宣传,大造声势,使之达到预期效果,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入世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

2、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中央和地方各新闻媒体,要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紧紧围绕“全国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主题,集中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适当揭露和批评疏于管理、监管不力并导致重大、特大事故的典型。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可开设宣传安全生产的专题节目,安排播发有关安全生产的公益广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机构和工会组织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组织实施和协调配合工作,并主动与新闻单位加强沟通,共同策划组织好“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努力形成全国上下一体的宣传态势,取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效果。

3、与时俱进,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和各企业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要认真总结历年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的经验,根据2002年活动的主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和实践,制定全月活动方案和具体的系列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和安排要实际,贴近生产经营、贴近群众生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吸引力。特别是要组织好6月9日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同时,集中组织好职工群众包括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社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培训、知识竞赛等。

“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会同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方面一起举行“中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共同命名表彰100个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4、“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类企业、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特别要认真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和落实情况,找出不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

5、各地区、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工会组织要把开展200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4月30日前)和活动总结(7月31日前)分别报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全国总工会。

篇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以下简称《通知》) 为核心, 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 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 加强基础建设, 加强责任落实, 加强依法监督, 以“三深化”和“三推进”为重要抓手, 全面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 继续降低事故总量,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 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开局

篇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For a long time, the regulatory system is dominated by swatch management and supplemented by varieties regulatory, which is unclear in regulatory functions and responsibility. In addition, food safety standards are the basis of food safety regula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However, food safety standards are “non-standard " has been the soft underbelly of China’s food safety regulators.

In the State Council reform plan announced on March 10, 2013 ,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s to b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levant author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unify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and Drug . Specifically, it will unify the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food and drug and transfer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eam in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on to the food and drug regulatory authorities.

在“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民革中央、致工党中央分别针对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问题提出提案,力陈改革当前食品监管现状的必要性。几份有着“食品安全”这一共同主题词的提案指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社会、政治、经济和贸易问题时有发生,其原因在于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职能调整尚未到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直以来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体系存在监管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此外,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基础,而食品安全标准“不标准”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软肋。

2013年3月10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拟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推进有关机构和职责整合,对食品药品统一监督管理”。具体来说,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有效性实施统一管理,将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划转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篇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查研究 WORK SAFETY

第4期(总255期)2012年2月24日 ━━━━━━━━━━━━━━━━━━━━━━━━━━━━浙江省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按:2011年11月17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调研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1‟47号),要求各省(区、市)安委会、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和有关中央企业,要在对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认真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深入分析2012年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研究提出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本单位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本文是浙江省安委会办公室专题调研的部分成果,介绍了浙江省安全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现予刊发,供有关单位参阅。

关键词:安全生产专题调研成果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调研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1‟47号)要求,浙江省安委会办公室对本省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认清了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找出了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了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当前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一)全民安全意识亟待提高与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的矛盾

依然突出。浙江省是劳务输入大省,目前近2000万的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分布在脏苦累险的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缺乏,“三违”现象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公众交通违法行为十分普遍,很多公共聚集场所存在乱接电线、堵塞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上述现象说明,浙江省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欠缺。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三个不适应:一是对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认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安全文化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与推进安全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安全宣教工作手段和方式与安全宣教工作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二)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与安全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长

期以来,浙江省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本质安全水平低、事故隐患多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临水临崖路段的交通安全隐患、人员密集场所等火灾事故隐患也没有彻底消除;事故多发的潜在危险依然很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的交通硬件设施建设和农居电气线路及

设施改造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被居民区包围、城区加油站和地下管道设施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问题在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甚至有所加剧。安全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现象难以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改善安全发展环境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必须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但由于目前缺少刚性的安全投入预算和管理机制,正确的安全投资观念尚未形成,对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民生投入很难有实质性的保障。在企业安全投入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市场引导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积极性。

(三)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任务重的矛盾依然突出。浙江

省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条件差,随着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期望和要求的提升,基层安全监管任务日趋繁重、责任日益重大,有限的基层监管力量与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编制数量相对较少,处于疲于应付的局面;基层安全监管人员身兼数职,难以集中精力抓安全生产;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安全监管经费普遍紧张,安全监管车辆、设施、办公条件等相对较差;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工作压力大、待遇低、岗位风险度高,普遍存在不安心和尽可能换岗的现状。由于这些问题及因素的存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基层部门难于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经济快速发展与客观自然因素制约的矛盾依然突出。浙

江省是一个海广、地少、山多的省份,特殊的地理环境是事故多发的诱因之一。一方面,浙江省岛屿多、岸线长、海区大,既是国内通往船只的必经之路,又是多国通航的交汇点,加上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形成了世界上通航密度较高的海区,通航船舶发生碰撞的危险很大。另一方面,浙江省是全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加上“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殊地形,造成浙江省大量的公路具有弯道、坡道和隧道多,临水临崖高落差地段多等特点;近年来,浙江省每年的公路、水路旅客和货物运输总量、周转量,港口吞吐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人流、物流、车流密度不断加大,对浙江省的安全生产形势造成了巨大压力。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字显示,渔民和其他渔业相关职业一直是事故死亡率最高的职业,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超过100人,而交通事故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种类。根据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洋经济和交通物流的发展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幅提速,客观上将对浙江省未来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带来相当大的挑战。

(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安全监管的适应和创新能力

有待提高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要素数量的投入,为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大部分地区目前都普遍感受到了对“转型期”不适应所产生的“阵痛”,如何保持经济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均衡发展,也给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招工难”、“用电荒”、“物价涨”、“资本外逃”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严重制约了浙江省小微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企业主“逐利”、“冒险”的欲望加剧,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维稳压力加大,客观上增加了安全监管的难度。此外,部分地区在乡镇区划的调整中,容易产生机构削弱、人员削减、业务不熟等问题。政府换届后,市、县两级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以及安全监管局长大批调整,新领导上任后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考验。

二、2012年浙江省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思路

2012年,浙江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

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两创战略以及建设“平安浙江”的总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突出重点,创新思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主要工作目标: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各类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

数、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三个零增长”;确保亿元GDP死亡率、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万车死亡率指标稳步下降;确保全面完成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2012年将重点细化二十一项工

作举措,实现“五个推进”、“二个加强”和“三个提升”:一是通过采取进一步落实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稳妥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等五项工作措施,着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二是通过采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安全生产执

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行政问责等四项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依法加强安全生产行政监管。三是通过切实加强源头防范和管理;加强和落实重点防范措施;推进本质安全;继续深化“打非治违”行动等四项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措施落实,全面提升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四是通过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科技工作;深入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等四项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五是通过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打造廉洁安监等四项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本期分送:总局党组成员、煤矿安监局领导,机关各司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各直属事业单位

篇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

“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明电〔2009〕12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2009年9月8日凌晨1时左右,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93人,其中14人安全升井,目前已造成35人死亡、44人下落不明。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解救被困矿工,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科学组织救援,防止次生灾害;认真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处理。

该矿原为国有地方煤矿,现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低瓦斯矿井,属停产整顿的技改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6万吨/年技改为15万吨/年。初步分析,这是一起违法违规生产导致的责任事故,事故暴露出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该矿在停产整顿期间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违法违规组织生产;二是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在批准的技改区域外组织生产;三是采煤方法落后,采用巷道式开采方式,采掘布置不合理,采用串联通风;四是监管责任不落实,平顶山市新华区向该矿派了驻矿安监员,但未能遏制该矿组织大量人员下井违法生产的行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认真贯彻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煤矿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9月3日在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目前瓦斯治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煤矿瓦斯治理与抽采利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瓦斯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强防范,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二、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全面推进“三项建设”。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努力实现“降低事故总量、降低伤亡人数、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标,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09〕2号)要求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8月31日召开的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一步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促进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协调,建立健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检查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把大检查工作抓实抓细,严防搞形式、走过场,务求取得成效。

四、进一步深化瓦斯治理工作。要督促所有煤矿企业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紧紧抓住采掘布局、通风系统、瓦斯抽采、安全监控、现场管理五个重点环节,健全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坚持源头治理,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监察工作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09〕23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及资源整合、改扩建矿井的监察,排查治理大隐患,有效防范大事故。

五、继续加强小煤矿治理整顿。督促煤矿按照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建立小煤矿退出的有效机制,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煤矿,要依法从严、从快实施关闭,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各地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关于下达“十一五”后三年关闭小煤矿计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8〕2624号)要求,落实今年小煤矿整顿关闭计划,并及时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大对整合、技改矿井的监管,严把设计关、质量关,防止借整合、技改之名拖延和逃避关闭,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六、切实加强对技改和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技改、整合矿井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过程日常安全管理,要明确已批复资源整合项目的整合期限,对限期未实施改造的、拖延工期未完成改造的、在整合区域违法生产的煤矿要取消整合资格,依法予以关闭;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同步建设瓦斯抽放系统,并在采掘作业前提前抽采瓦斯。在基建技改期间,严禁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严禁改扩建煤矿在施工区域生产。在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要将资源整合、技改和基建矿井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并认真检查瓦斯治理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

请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将本通报立即转发到所辖区各个煤矿,并举一反三,切实抓好相关工作与措施的落实,防止再次发生重特大事故,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创造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篇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已经2004年4月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 长

王显政

二OO四年五月十七日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严格规范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做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必须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第三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企业申请、一级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全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第二章 安全生产条件

第五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下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和安全评估制度、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以及原材料、辅助材料购买、检验、使用和保管制度;

(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四)符合《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要求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投入应当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七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确定安全生产主管人员;

(二)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以上且至少有1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配备相当数量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八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

烟花爆竹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等工序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烟花爆竹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其他岗位从业人员须经本岗位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九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相适应并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生产厂房和储存仓库;

(二)生产厂房、储存仓库、燃放试验场的内外部安全距离、厂房布局、建筑结构、生产工艺布置、安全疏散条件、消防设施以及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的要求;

(三)危险品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有火源区与禁火区、生产车间与仓库(中转库或收发室)、危险工序与普通工序应当分离;

(四)不得改变工厂设计方案规定的厂房、仓库的功能和用途;

(五)A级建筑物应设有安全防护屏障;

(六)A2级建筑物应单人单栋使用;

(七)A3级建筑物应单人单间使用,并且每栋同时作业人员的数量不得超过2人;

(八)C级建筑物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5平方米;

(九)工房按规定的用途进行标识;

(十)生产厂房和仓库的周边应有相应的防火隔离措施;

(十一)生产区域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警示标语,危险工序现场应牢固张贴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十二)具有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设备、仪器和工艺装备;

(十三)用于加工药物或与药物接触的设备应符合《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的要求;

(十四)电器设备及机械加工设备中的电器部分应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的要求;

(十五)机械制造含高氯酸盐引火线的每栋工房内不得超过2台机组,制造硝酸盐引火线的每栋工房内不得超过4台机组,机组间应当用实墙隔离,每栋工房定员1人,其他工序(如机械造粒、混合、压药、筑药等直接机械加工药物工序)的每栋工房内不得超过1台机组;

(十六)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条件;

(十七)严禁在危险场所架设临时性电气设施。

第十一条 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和厂址、厂房、储存仓库等设施的设计与测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承担设计和测绘工作;

(二)专业机构提供的文件、图纸、技术资料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三)设计图纸和测绘图纸应有设计单位、测绘单位及其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审核单位及审核人的签章。

第十二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工厂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下列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一)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采取监控措施;

(三)为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四)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的操作人员更衣室。

第十四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第十五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制订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第十六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符合《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颁发

第十七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三份);

(二)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复制件);

(三)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目录清单;

(四)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的证明材料;

(五)特种作业人员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证明材料,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证明材料;

(六)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证明材料;

(七)特种设备检测、检验合格证明材料(复制件);

(八)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九)厂区设计图纸;

(十)公安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工厂周边安全距离的审核意见。

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提交的申请书及文件、资料,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出具不予受理的书面凭证,并告知申请人向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或者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即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或者按照要求全部补正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为受理。

第十九条 对已经受理的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在征得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指派有关人员对申请材料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需要到现场审查的,应当到现场进行审查。

第二十条 负责审查的有关人员应当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提出审查意见。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对有关人员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讨论,并在受理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颁发或者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对决定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或者通知申请人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予颁发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经审查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向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于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三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一)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实施办法;

(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

(三)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未发生死亡事故。

第二十四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变更主要负责人的;

(二)变更隶属关系的;

(三)变更企业名称的;

(四)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经验收合格的。

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的,自工商营业执照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应当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

申请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应提供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考核合格证明材料;变更本条第一款第(二)、(三)项的,提供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变更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应提交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五条 对已经受理的本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的变更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在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审核后,即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

对已经受理的本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变更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本实施办法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条的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二十六条 对决定批准延期、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收回原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分为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为悬挂式,副本为折页式。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和编号。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审查书、延期申请书、变更申请书等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统一格式。

第四章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已经建成投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期间,应当依法进行生产,确保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进行整改并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进行生产。

第二十九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得转让、冒用、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审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不得索取或者接受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一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已经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超越职权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第三十二条 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注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终止烟花爆竹生产活动的;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被依法撤销的;

(三)安全生产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第三十三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不予受理,该企业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

第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每6个月向社会公布一次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情况。

第三十六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情况通报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七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

第三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上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情况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九条 监察机关依照《中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职责实施监察。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

第五章 罚 则

第四十一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不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发现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生产活动,不依法处理的;

(三)发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企业不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依法处理的;

(四)接到对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处理的;

(五)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接受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第四十二条 承担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单处或者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员造成损害的,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撤销其相应资格。

第四十三条 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限期整改:

(一)发生重大事故的;

(二)不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

第四十四条 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未按期整改或者逾期仍不再具备本实施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

第四十五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烟花爆竹生产的;

(二)接受转让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四)使用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第四十六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负责人、隶属关系、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未按本实施办法规定申请、办理变更手续的,责令限期办理变更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已经验收合格,未按本实施办法规定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擅自投入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办理变更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变更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八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施行前已经进行生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在2005年1月13日前,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逾期不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经审查不符合本实施办法的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处罚。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条 本实施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烟花爆竹,是指以烟火药为原料,经过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是指生产烟花、爆竹及生产用于烟花、爆竹产品的烟火药、引火线的企业。

第五十一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决定。

篇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安全生产法》 (修订调研) ;2.《矿山安全法》 (修订) ;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 (制订) ;4.《注册安全工程师条例》 (制订) ;5.《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修订) ;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 (调研论证) 。

二、部门规章

(一) 力争年内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 (12项) :

1.《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管理规定》 (制订) ;2.《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修订) ;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修订)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制订) ;5.《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制订) ;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办法》 (制订) ;7.《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修订) ;8.《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修订) ;9.《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办法》 (制订) ;10.《煤矿瓦斯抽采达标规定》 (制订) ;11.《煤矿安全培训规定》 (制订) ;12.《化工企业急性中毒应急救援规则》 (制订) 。

(二) 需要抓紧研究, 待条件成熟出台的立法项目 (12项) :

篇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键词】土地资源;监督;宏观调控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准确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建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社会各界的共识。而在国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如何提升地籍管理的整体水平,适应现阶段参与宏观调控的新要求,走在其它各项制度之前,最大程度的发挥监督与调控作用,是值得我们国土资源人员思索的一个新问题。

1.努力强化地籍管理基础地位

地籍资料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供地计划,实现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统计运用全国统一的分类系统、调查方法和调查程序。土地调查、统计经过实地勘察,结合图表册,按照科学方法统计、分析,能全面反映出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每年进行的土地变更调查,更是翔实地反映了年度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规律,以及辖区内建设用地存量、流量信息。这些准确可靠的基础信息,为土地利用规划、供地计划制定和各项建设用审批等,提供了最全面、最基本的依据;为正确判断土地的供求合理性,检测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土地政策提供了信息。

地籍管理是实施土地产权管理,建立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与核心。土地登记无疑是地籍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产权管理的重要形式。《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依法进行登记发证。土地确权登记,解决了大量的土地权属纠纷,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了社会秩序。通过界定土地产权关系,推进了土地使用有偿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国有土地产权流转。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合法、准确的土地产权信息,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建立。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管理土地、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体制改革服务,为建立完善的土地租赁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土地登记和土地定级评估,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明晰产权,为企业改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了基础信息;为实现土地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保障。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根基所在,根基不扎实,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就无从谈起。

2.积极建立地籍管理动态监督体系

地籍管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积极的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监督土地利用规划、用地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建设用地许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执行情况。

地籍管理监督土地用途观管制度的执行。根据地籍管理随时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管理者可以对每一宗地类变更的来源、去向及时进行变更,并上图、载册、入库。这些信息,充分反映了土地利用规划、供地计划的执行,凡是违反规划、计划,以及改变法律确定的土地用途的,都可以通过地籍图、表、簿、册及数据等,一目了然检查出来。另外,通过土地遥感监测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非法占地行为,落实土地利用规划和供地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

地籍管理监督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执行。在土地变更登记中,对土地权属、用途、面积、坐落、登记、地价等进行审核的过程,就是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把关过程。通过对土地权属性质、来源及它项权利的审核确认,可以随时检查土地使用权变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改变了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规避土地有偿使用等。在办理土地登记的过程中,通过对土地用途、面积、地价等项目的审核,可以随时发现抬高或降低地价、弄虚作假的行为,以监督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定价的合理性。办理土地登记和启动全社会对土地登记资料的审查,为土地市场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防止了违法交易等不法行为。

地籍管理监督建设用地审批和依法用地执行。地籍资料翔实记载了每一块土地的状况,是建设用地项目审批前了解土地权属合法、面积准确、界址清楚、用途合理与否的依据。建设用地审批后,经变更登记实地调查审核,用地情况与批准文件一致的准予确权登记,对不一致的不予登记,同时注意发现和防止可能出现的突出批地、先行圈占土地等现象。另外土地利用监测可以及时监督土地利用规划的情况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3.充分发挥地籍管理基础调控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有量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等要求的第一次提出,意味管理手段以及考核标准和缴纳标准的改变,对地籍基础业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3.1要求准

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既要有影像还要有图形和位置,无论是建设占地还是耕地以及基本农田面积都要求准确,要保证数据与实地一致,不能有虚假,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3.2要求全

不但要有农村土地信息,还要有城镇土地信息;不但要有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数据,还要求有各行业、各产业用地数据,要涵盖土地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求新。不能只有过去几年的数据,还要有每年、每季,甚至每月、每天的数据,要及时用最新调查成果更新原有数据。

3.3要求快

要及时掌握各地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变化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快速汇总,统计、分析各项调查和监测数据,保证各地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的及时获取,满足形势分析的需要。

4.结语

地籍管理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措施,是严格土地管理保障,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地籍与财政密切相关,现代社会地籍管理涉及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与核心。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规的统领下,理论结合实践,勇于摸索,敢于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使地籍工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篇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文件

安监总管一„2010‟138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

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

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是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白国周同志在担任班长22年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其主要内容概括为“六个三”,即:三勤(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三细(心细、安排工作细、抓工程质量细);三到位(布置工作到位、检查工作到位、隐患处理到位);三不少(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三必谈(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谈一次心);三提高(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岗位技能、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1—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体现了“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体现了用心做事、爱心待人、恒心坚持的工作态度,是有效实用的管理方法与工作方式的有机结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班组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最基层组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以及先进适用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都要落实到班组、体现在现场。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是强化非煤矿山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夯实非煤矿山安全基础,创建安全保障型非煤矿山,推进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环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非煤矿山企业要把班组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级组织,把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日程,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有力、有效扎实推进。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行政主导、工会督导、职能部门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班组建设的工作格局。地方各

—2— 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加强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研究、部署非煤矿山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非煤矿山企业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深入分析本地区非煤矿山企业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认真查找薄弱环节,采取对策措施,建立有效机制,切实把班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二、完善班组建制,明确并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

非煤矿山企业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班组建制,严禁层层转包、以包代管。要制定班组定员标准,严格控制作业人数,严禁超定员生产,严禁两班交叉作业。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尾矿库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班组建制方案,明确大、中、小型矿山企业班组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标准,因地制宜、注重引导、全面提升,努力推进班组建制的标准化、规范化。

非煤矿山企业要明确并落实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实行区队长、班组长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负责制,明确并落实作业现场班组长和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班组长对本班组作业现场实施安全生产决策和组织指挥,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施工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组织本班组员工在指定施工场所进行作业,并要检查本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员工安全作业情况,进行安全评估验收,要求和指导员工正确使用机器、电

—3— 气设备、工具、原材料、安全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班组长有权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作业现场遇到重大险情时,有权组织人员撤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班组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三、健全班组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

非煤矿山企业要健全完善班前会制度、班组长随班交接班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事故分析处置制度、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班组学习培训制度、岗位技能训练制度、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安全隐患举报制度、员工安全权益维护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本企业认为需要制定的其他相关制度。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要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结合现场生产工艺,制订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生产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要推广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非煤矿山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班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一是要有矿领导带班,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并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二是加强对班组长的管理。要明确班组

—4— 长的任用标准条件、产生办法和聘任方法,选拔优秀员工担任班组长;要加强班组长工作考核,把班组长纳入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注重从优秀班组长中选拔人才。三是把反“三违”作为重中之重,做到班组长不违章指挥、员工不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要把“三违”现象当作事故进行分析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落实现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批准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或生产,严禁违规作业。五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实行班组隐患分级管理,落实治理责任。对生产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及各系统进行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项目巡回检查,及时排查治理现场事故隐患;对重大隐患要及时上报。对限期治理的事故隐患,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六是强化安全培训。要保证员工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自我防范意识。所有员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七是严格进行奖惩。要通过激励机制激发班组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约束机制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做好自我防范。要奖励、鼓励员工查找本岗位和本班组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督举报各种违规和违章行为。

四、强化宣传教育,切实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非煤矿山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生命,结合企业、班组和岗位的特点,大力开展班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增强员工遵章守

—5— 纪的自觉性;加强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增强员工自我防范能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切实加强班组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切合实际、形式多样,体现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强化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培养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效益观和安全发展观,坚持先进的安全理念,落实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和举报权,增强安全生产内在动力,实现“我要安全”。要培养和弘扬班组团队精神,做到工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工序衔接协调无误。

五、创新机制,开展安全班组安全创先争优活动

非煤矿山企业要建立班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标准,加强考核工作,考核结果要与班组长的待遇、津贴、收入和晋级挂钩。对安全生产工作不称职或有严重失误的班组长,要及时按规定和程序解聘。要建立企业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把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完善安全指标完成情况在结构工资制中的构成比重,将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班组长、员工推优评先、效益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要结合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全面开展班组安全创先争优活动,定期组织开展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先进经验交流活动,对安全管理先进班组和优秀员工要给予表彰奖励,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6—

六、着眼实践,提高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非煤矿山企业要建立健全班组岗位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为班组在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奠定基础。各班组要在企业总体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制定操作性更强、更完善、更详细的现场应急救援措施,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措施)的演练,提高对设备操作、应急程序、应急职能的熟练程度。要切实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注重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措施)进行完善。要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一旦发生险情,班组长要组织人员及时撤离,避免人员伤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一○年八月十六日

上一篇:高一新生数学下一篇:中央民族大学简介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