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安全

2024-05-23

国家文化安全(精选十篇)

国家文化安全 篇1

“文化安全”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有的学者指出文化安全是指“作为一个主权国家, 其文化价值体系免于遭到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 从而能够很好地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 在自主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革新, 吸收和借鉴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明生活方式”。 (1) 还有的学者则认为:“文化安全就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保证文化的性质得以保持、文化的功能得以发挥, 文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犯的功能状态。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 (2)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是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来的重要概念。文化安全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综合体。

二、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一) 文化安全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安全, 而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包括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等。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表现, 它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文化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前提之一, 而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则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一般由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文化、外交、资源等方面要素构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 而科技的进步则必须建立在文化的深厚积淀上。

文化安全不仅对综合国力中各种因素的培养有着重大促进和保障作用, 而且在培育对于凝聚人心、凝聚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等方面意义重大。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好、发展好文化内容就无法健康、有序地发展和保证好政治安全及经济安全, 进而无法保证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所以说文化安全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并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 发展中国家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广大发展中国家大多是经济不发达国家, 为了发展经济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输出技术的基础上, 大量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渗入发展中国家, 这些产品往往伴随着西方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受到极大的冲击, 这是国际社会新出现的文化侵略或文化扩张, 文化安全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这代表着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这份巨大的蛋糕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有着无限的吸引力。面对如此强势的异域文化输入, 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

(一) 文化基础受到动摇

民族文化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保障。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文化霸权的蔓延。改革开放后, 我国人民强烈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和本国经济水平的落后为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20世纪80年代, 新现实主义权力观在承认军事征服和威胁的作用的同时, 更加推崇文化思想及制度上的同化。这种观点无疑为“文化霸权”的推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也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日益凸显。 (3)

如果国家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将会被模糊, 人心涣散。这都是文化基础动摇后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我国当下已经呈现出了文化基础受到动摇的些许特征, 这也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影响文化安全建设的正确方向

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侵蚀浪潮, 其优点是可能使大众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然而此种丰富化和多元化如果走偏则可能会造成文化建设走向错误的后果。邓小平曾在1983年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 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辨别和批判”, “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 而任其自由泛滥”, “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 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1) 在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已经意识到了伴随西方经济技术的引入, 西方文化也会随之而来。物质上的优越性容易使百姓模糊了对西方文化中弊端的认识, 比如个人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等。盲目而又无批判地接收, 容易走向极端。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随着我国的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 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 因而保障文化安全建设的正确方向有助于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既有地位,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朝着文化强国的方向迈进。

(三) 网络信息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更显脆弱性

随着信息革命席卷全球, 网络时代已向我们走来。网络文化为我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广阔的领域、途径和手段, 但同时, 西方国家的一些腐朽文化也通过网络文化途径侵入和传播进来, 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尤其是在当今时代, 面对无处不在的数字化产品, 信息传递的成本不断降低, 以信息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也变得随处可见, 这就对文化安全埋下了重要隐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利用其技术优势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一边倒地大量传播带有其政治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各类文化信息, 力图潜移默化地影响网络受众的思想和价值判断, 以此消解反西方价值观于无形之中。

伴随着中国移动手机进入4G时代, 网络信息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数字信息在拓宽我们生活的同时, 下至个人信息安全上至国家文化安全将会进入一个更为裸露的时代。进步和挑战往往相伴而生, 进步是巨大的, 挑战也必须认真对待。在网络信息时代, 全面有效地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 将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课题。

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一) 加快发展经济

经济水平决定上层建筑。要保护好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 归根结底要发展好本国的经济。对内而言, 物质条件的丰富可以充实文化内容, 从内部进行文化自身建设, 修炼好内功;对外而言, 经济实力的强势必然可以带动相关文化传播载体的强势传播, 进而实现文化的强势传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发展。

只有实现自身文化强国的转变, 才可以真正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强国基础上的文化安全, 是一种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文化大国姿态, 只有落后之邦才会用近乎饮鸩止渴的方式关闭国门, 并以此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我国长达百年的近代屈辱史已经证明了弱国无外交更无文化主权的现实。因此, 在当代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应该主动出击、迎接挑战, 在挑战中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

(二)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可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而中国文化在当今时代所显示出的弱势, 一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 无法在短时间内与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耶稣基督文化进行很好的融合;二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时间尚短, 加之近代中国的落后, 导致表现为现代文明成果的经济水平不是很高, 经济方面的非强国必然导致在文化方面的弱势。

然而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不仅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目前所处的弱势地位, 更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长久生命力以及几千年来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积淀, 必然能够在将来表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在认识之后, 就应积极有为的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 我们要立足历史、着眼未来, 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发扬。但是, “我们不是为了传统而活着, 而要不断创造新生活, 形成新传统”。 (2) 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不断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将其在新的时代激活, 散发其应有的魅力。

(三) 理性对待西方文化

首先我们应对自己的本国文化保有足够的自信, 面对西方文化时, 没有必要采取否定自己进而肯定对方的方法进行吸收。清醒的自我认识可以使我们在海量的文化信息中不至于迷失。其次, 面对西方文化我们应采取积极面对的姿态, 而不是被动吸收。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优秀成果之一, 西方文化无论在政治思想还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是在政治、科技、工业、商业文明等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 这是其他任何文明所不能取代并与之媲美的。 (3) 对于全人类发展有益的文明成果, 应该积极主动为我所用;而糟粕的部分或者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文明成果, 则应保持距离。

五、结语

对内而言,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伴随经济发展的是建立文化大国的强烈愿望;对外而言, 全球化趋势日益高涨,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日渐强势。因此, 发展我国文化, 防范本国文化安全有着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具体操作层面来说, 首先要正确对待本国传统文化,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激发传统中华文明的适应潜力。其次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西方文化霸权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严峻的现实条件, 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盲目的肯定和否定都是错误的选择。最后, 在新媒体不断壮大的时代环境下, 以信息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信息文化安全的防范也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 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再到文化大国的转变, 不仅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观需求, 也是从根本上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客观需要, 因此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探讨中国文化安全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其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文化发展方向、网络信息文化安全等方面, 同时就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文化安全

注释

1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11期。

2胡惠林:《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文艺报》, 2002年10月10日, 第2版。

3徐秋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兰州大学学位论文, 2007年。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 第44-45页。

5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第103页。

国家文化安全 篇2

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民族性与国家文化安全

全球化的浪潮正冲击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安全.在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着全球化的主导权.为了对抗西方的.文化霸权,我们应该审慎参与全球化进程,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创新发展民族文化.

作 者:郭洪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44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年,卷(期):“”(2)分类号:G0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性 国家文化安全

注重国家安全文化培育 篇3

虽然康德的“善良意志”最初是用来衡量个人行为的标准,但鉴于国家观念正是源于个人价值而常被赋予拟人化之人格,并一贯承担着拟人化之责任义务,因此将“善良意志”原则用于衡量国家行为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

在连接个人与国家的众多纽带中,安全考虑首当其冲。因为在没有国家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外谈论个人价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国家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使个人从无序的自然状态下解脱出来,通过引申社会契约的观点,使人们获得相对安全。在这里安全是首要尊严,是最正当的“善良意志”,无论是对个人、国家甚至是对无序的国际社会都是如此。同样在还原论者看来,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也不过是对个人命运关注的延伸而已。而为了实现真正的个人安全,研究者必须从较长的时间跨度,在国家层面通过研究文化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深入探索国家安全认知文化的产生根源、生成过程、运行方式、作用机理等一般规律,才能做到相对权威、系统和全面。

国家安全文化正是一种在大历史背景下,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对安全认知的衍生和影响过程进行原理性的一种归纳研究范式。一方面它承认一个民族国家的安全认知文化之生成及影响具有长期性、路径依赖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质。即决定一个国家之安全文化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如地缘条件、民族经历、文化遗产等很多因素是无法更改的,它决定着国家安全文化的根本性格,具有先天特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更加偏重于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善加利用,而非所谓的解决。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文化也特别强调人类的主观意志,即善良意志之意图能动性的充分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决定一国国家安全文化的众多复杂因素中,依然存在一些因素是可以通过进一步阐释论证(比如获得了新史料、新技术或某种更为有效的论证方法)而获得重新认识。甚至有些因素可以通过主流宣传、价值认同引导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回归、强化、修正甚至改变,具有相当程度的培育潜质。

以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文化为例。由于犹太民族曾经在历史上多次遭受过种族灭绝的灾难,加其地缘政治环境的极端脆弱性,决定了以色列“极度不安全感”、“总是从最坏情况出发”和“自助意识”的国家安全文化。正如基辛格指出的那样“以色列人的生存范围是这样的狭窄,以至于它的领导人对于高尚的外交姿态或惊人的外交行动都不轻信”。结果是在其安全战略上“经常忽略经济、外交和谈判之类重要考虑,往往以军事方式对待并无军事解决办法的问题”。而以色列的军事安全优先原则并没有为其换得和平,几次中东战争反而为以色列树立了更多的敌人,多次“完全不成比例”的报复行动为其贴上了“国家恐怖主义”的标签,而日益站在国际舆论的被告席上。试想,如果以色列一味将现今的安全战略归咎于其长期的悲情经验,其结果只会是在不觉中过度消费历史留下来的同情资源,而陷入无解的焦灼之中。这需要以色列认真归纳总结其国家安全文化的内涵,在充分肯定其对以色列当今安全战略指导合理性的同时,也要至少拿出解决问题的意志、意图和尝试。

每个国家在与历史的传承交接和与世界的互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困惑,中国也同样如此。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诸多重大事变和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在“盛世乱象”中认识自己、看清世界增添许多难以厘清的历史纹路和无法驱散的现实迷雾。对此,国家安全文化将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历史因素,国家安全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从“大历史”的视角加以归纳总结,从而做到深度的知己知彼。另一方面,对于我们可以施力的现实因素,国家安全文化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甄别、规范和疏导,充分发挥作为一个国家主体的能动意志以达成良性发展。注重国家安全文化培育,让我们放下心来、静下心来、耐下心来同时,又能提高警惕、提升能力、提出办法,以更加从容不迫的气度面对自己、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国家文化安全 篇4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主要文化安全问题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谓全球化进程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开放的历史发展新时代。在融入现代世界体系中,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经济的和政治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在文化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要严重得多,由此而带来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复杂得多,清醒地认识和分析开放条件下中国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并制定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将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国家战略和中国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1. 综合文化国力西强我弱态势将长期存在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是学术界用来描述当前世界文化形势的一对新概念。所谓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当代世界文化力量的一种对比关系。衡量的标准,不仅是文化本身,还包括一种文化背后的政治、经济,包括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文化传播力的水平和文化影响力的水平等等。2000年全球图书市场销售额达800亿美元,美国253亿,占32%,德国100亿,占13%,中国50亿,仅占6.3%。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1年中国图书、报纸、期刊出口额为17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而进口额为69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进口是出口的4倍。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进口额为出口额的14倍。文化实力对比的悬殊,决定了我国在没有克服和消除目前这种状况之前,中国文化将处于弱势文化的地位。西强我弱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地面对的一种文化力量失衡的现实存在,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文化安全因素。

2. 国内区域文化发展不稳定程度将进一步加大

在21世纪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有研究显示:中国知识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地区综合知识发展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8个少数民族省区都属于低知识发展水平地区。作为知识发展差距的具体表现,东、中、西部地区不仅在传统的文化发展指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巨大差距,而且在新型信息指标及因特网普及率上呈现出的地区差距更大,其中东部地区的因特网普及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7倍,而西部地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因特网的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在网络用户中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农民处于“信息化革命”的边缘。(173)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国家安全无保障。经济上是如此,文化上也是如此。国内区域文化发展不稳定,必然导致国家文化安全危机。这是一个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国家文化安全形势。

3. 文化产业发展将遭遇整体性全球战略挑战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保持文化稳定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文化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强大程度,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安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欧洲、美国、日本,文化产业的产值已超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值只占全国GDP的3%左右。中国文化产业的弱小和市场空间的广大就招致了全球强势文化产业的整体性挑战。由于中国无法充分地实现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应该对等性进入他国文化产业领域的要求,文化产业准入的非对称性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它的成长阶段就面临被扼杀在摇篮中的威胁。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内地网络游戏玩家人数约为3300万人,预计5年内将增至6900万人。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5.4亿元人民币,增速高达73.5%,成为国际公认得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201)日本游戏厂家纷纷加大在中国开发软件的力度。任天堂公司和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等日本大公司,都把扩大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中的份额作为调整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面对全球战略挑战我们要加紧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安全系数。

4. 文化遗产资源面临双重危险将濒临消失

一是发达国家正在借助经济与技术双重优势,谋求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无偿使用或低成本占有。我国有五千多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和宝贵,令世界各国文化资本垂涎三尺。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列强正在以其所具有的文化产业优势,通过合法的国际文化交流渠道掠夺我国的资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8年《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明确指出:由于后发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化的根部彻底动摇它存在的依据。二是国内人为因素对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问题严重。由于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文物保护观念淡薄,处在市场经济中的我国许多文化遗产正在经受磨难或正在消失。如各民族的传统民间音乐、舞蹈、节庆仪式,以及特殊的手工艺品的生产技艺绝活也在日渐衰微消亡。韩国以端午的名义申遗成功给予我们的文化提醒是:在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必须从根基上巩固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合法性基础。这是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底线。

二、制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建设文化大国是确保文化安全的根本战略。要实现建设文化大国这一战略,必须要有相应的国家文化战略系统配套,从而通过一个高控制的国家文化战略配套系统,构筑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系统。

1. 努力建设先进文化

文化安全问题,首先是文化有没有先进性的问题。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性质绝不能改变,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交融,资本主义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侵蚀、瓦解并极欲取而代之的情况下,更应当保持文化的自觉,清醒而坚定的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今天中国的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需要有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立起它的全部合法性。合法性是有效统治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执政的重要前提。

2. 全面推进文化创新战略

一个国家文化的兴衰根本上取决于文化自身能否随着历史的步伐不断前进,不断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从深层次和长远的层面上来看,文化创新构成了保障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为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为此,要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体制创新。

(1)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文化观念的创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前提和保障。文化观念的创新,首先是指破除民族文化中的一些僵化、落后意识,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际,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培育一些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心理取向,同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浓厚氛围和空间。特别是从以往的对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偏颇理解中解放出来。我们要改变过去狭隘的观念,要认识到文化除了具有“事业”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产业”的性质。

(2)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创新

我国文化安全在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下出现了危机。其中,中国文化对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及信念弱化,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缺乏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当人们希望得到更多的精神产品是心灵得到慰藉与寄托时,我们的一些文化产品却大力宣传与之格格不入的“精神垃圾”。因此,我们在继承、引进、熔铸、超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内容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哲学、文化、文化理论研究上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改变照搬复述西方话语的处境,创造出属于当代中华文化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艺术,建立新国学。

(3)大力推进文化形式创新

在实现内容创新的同时,要不断进行形式创新。文化形式的创新需要立足与民族传统,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发现先进文化发生、传播和弘扬的有效载体,去寻找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新颖别致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要在注重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表现形式上求新,在编制创作上求精,下大力气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4)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

现在的文化体制和机制有很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影响着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导致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管办不分,既造成政府不堪重负,又使社会和民间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缺乏分类管理和指导,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使部分政府文化资源和大量社会文化资源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四是文化结构不合理,文化事业部分偏大,文化产业部分偏小;如今在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文化体制和机制必须做相应的改革。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

3.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安全意识,确保我国文化资源安全。

在文化资源开发问题上,一方面,我们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将中华民族一切独有的文化传统、文学艺术、文物古迹,像保护专利技术那样全面、妥善地保护起来,防止外商以极低的价格获取我国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护中华民族原有的独特性,绝不能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失掉原有的文化传统。

(2)积极努力,严密筹划,发展我国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目前,我国已有29处人文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1268处,省级重点文物单位8000多处,其他各类文物景点40多万处。可惜,这些宝贵文化资源的优势还得不到充分发挥。有些珍贵文物还躺在库房里睡大觉,因资金短缺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我们应该实施“数字文博工程”、“数字景观工程”、“数字教育工程”、“数字娱乐工程”、“数字文档工程”对我国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处理,来保护和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

三、构筑起国家文化安全战略

1. 确立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当中国在实现国际利益所遭遇到的现实困境,中国必须重新考虑实现和拓展中国国际文化有益的方式与手段,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更新的文化战略思维。中央在《“十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这就为中国文化产业调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要积极实施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根据现实可操作性。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国外文化市场。根据各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能力,相继在不同国家分别举办“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年”等活动。第二阶段:冲击国外文化市场。在做好中国文化产业精品储备的基础上,将中国文化产品有组织地集中投放国际文化市场,造成中国文化产品冲击波,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世界热潮,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第三阶段,扩大国外文化市场。在中国文化产业全面繁荣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产业优势,不断向世界推出中国文化精品,用中国先进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适时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实施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的同时,制定和实施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走出去”战略,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改革开放新格局,也就应该成为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战略安排。

2. 建立新的国际文化外贸体制和政策系统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外文化交往过程中,比较地重视政府文化交流,很少或基本不从市场角度去考虑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问题;比较重视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宣传,很少关注贸易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作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不仅地方缺乏应有的文化久贸自主权,而且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国际文化外贸体系和确立国家文化外贸战略。因此要“走出去”就必须建设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跨国公司。要加快对现有我国文化外贸企业的改制,使企业真正成为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调整我国文化外贸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实施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联动,不要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文化交流和国际贸易概念上,要树立国际文化贸易的观念。

3. 建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

要在立足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整个国家战略高度和预防的角度出发,建立起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防患于未然。建立起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就是要对中国文化产业基本国情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安全“红线”,尤其是它的早期报警系统。通过对国际市场“文化商品”的流动趋势及其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威胁,特别是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的不良趋势的分析,能够及时而准确地做出预告性和警示性反应。在此基础上,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市场的和经济的等文化安全管理手段,对那些可能危及我国文化安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进行鉴别,从而把可能对我国文化造成生存与发展危机的因素和力量,牢牢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之下。

维护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指出:“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融合器。”由此他断言“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时代”。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建设,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加强大、更加安全。

摘要: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最为集中地表现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立性、方向性和主导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如何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回应的重大课题。笔者试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主要文化安全问题和制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管见。

关键词:文化安全,发展战略,安全战略

参考文献

[1]魏恩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杨建新: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J].浙江文化,2006,(1)

[3]冯晓民:媒体编辑的文化抉择[J].中国编辑,2005,(5)

[4]胡慧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张晓明: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于炳贵: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7]彭岚嘉:甘肃申报世界遗产的社会与经济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04,(4)

国家电网企业文化 篇5

电力与能源战略参考

国家电网公司

1、(),总书记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A.2015 年 9 月 26 日

B.2015 年 11 月 13 日

C.2016 年 3 月 29 日

D.2016 年 3 月 31 日

标准答案: A

2、当前,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的推进还面临不少现实问题,例如,短期内,()发电综

合成本仍然高于化石能源。

A.水能、太阳能

B.水能、核能

C.风能、太阳能

D.风能、水能

标准答案: C

3、《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构建以多能融合、()、双

向通信和智能调控为特征,各类用能终端灵活融入的微平衡系统。

A.友好互助

B.开放共享 C.高效管理

D.友好并网

标准答案: B

4、《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里提到,为推进综合能源网络基础设

施建设要求,建设以()为基础,与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交通网络等多种类型网络

互联互通,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

A.特高压电网

B.清洁能源

C.配电网

D.智能电网

标准答案: D

5、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支持()地区实施高耗能

产业布局优化工程,提高能源就地消纳比例。支持()地区加快高耗能产业转移,实施 1

清洁能源提速工程,降低对远距离能源输送的依赖。

A.西部,东中部

B.西部,东部

C.西部,中部

D.南部,东部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6、根据《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2018 年为能源互联网()

阶段。

A.培育产业

B.探索技术

C.扶持企业

D.试点示范

标准答案: D

7、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改革路径:()、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试点先行。

A.整体规划

B.科学监管

C.节能减排

D.整体设计

标准答案: D

8、()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A.2016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的召开

B.《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版的发布

C.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成立

D.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宣言的发表

标准答案: C

9、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你用电、我用心”,以()为导向,构建全天候高效服务网络。

A.国家政策 B.企业利润

C.优质服务

D.客户需求 2

标准答案: D

国家电网公司

10、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为核心的新一轮能源变革在全球兴起,大规模开发利用

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选择。

A.新能源

B.新技术

C.智能电网

D.特高压

标准答案: A

11、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特高压电网建设滞后,近年来,一些地区弃水弃风弃光问

题日益突出。

A.不同区域电网建设

B.不同区域电源建设

C.不同类型电源建设

D.电网与电源

标准答案: D

12、我国将从供需两端发力,重点推进()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A.供给侧结构性

B.电源侧结构性

C.供给侧可靠性

D.电源侧可靠性

标准答案: A

13、国家电网公司自主创新的发展目标包括 2030 年实现()和谐统一,支撑构建全球

能源互联网。

A.电网与资源环境

B.电力与资源环境

C.电网与交易环境

D.电力与交易环境

标准答案: A

14、()是亚洲理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基地。

A.长江 3

B.黄河

C.恒河

D.印度河

标准答案: A

15、电力是清洁、高效的()。

A.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

C.三次能源

D.可再生能源

标准答案: B

16、目前,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是指()。

A.氢能和电能

B.氢能和燃油

C.电能和燃油

D.液化天然气和电能

标准答案: C

17、引起潮汐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标准答案: D

18、地热的发电原理和()发电是一样的。

A.火力

B.水力

C.光伏

D.风力

标准答案: A

19、新能源最大的来源来自于()。

A.地球 4

国家电网公司

B.太阳

C.行星运动

D.月球

标准答案: B

20、全球能源互联网主要从()方面提出了战略目标。

A.电力联网

B.清洁替代

C.电能替代

D.其他选项均正确

标准答案: D

国家电网公司

21、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有关机构在进行的中国-俄罗斯-欧洲电网互联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规划建设以中国()为起点。

A.西部 B.中部

C.东部

D.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标准答案: A

22、国际()是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保障。

A.贸易

B.合作

C.竞争

D.冲突

标准答案: B

23、截至 2015 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29 亿千瓦,居世界第()位。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 A

24、全球能源发展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电气时代的演变过程。5

A.油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燃气时代

D.石油时代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25、中国的技术可开发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和黄河等流域。

A.长江

B.金沙江

C.汾河

D.汉江

标准答案: A

26、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全球温度上升 1.5-2.5 摄氏度,()的物种可能面临灭绝。

A.5%-10%

B.10%-20%

C.20%-30%

D.30%-40%

标准答案: C

27、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逐渐凸显,()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规律。

A.清洁替代

B.电能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标准答案: A

28、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约()的煤炭资源和()以上的清洁能源都集中在西部和

北部地区,而作为用电负荷中心的东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稀缺。

A.60%,70%

B.70%,80%

C.80%,70%

D.70%,60%% 6

标准答案: C

国家电网公司

29、当清洁能源发电技术自身成本()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时,就意味着清洁能源可

以实现平价上网,具有了市场竞争力。

A.远大于

B.相当于

C.远小于

D.不确定

标准答案: B

30、《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报告》梳理和分析了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需求和趋势,探讨了

开放合作的领域和机制,首次提出()。

A.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指数

B.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C.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

D.全球能源互联网分类

标准答案: A 31、2013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

知》,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类太阳能资源区,并确立

了相应的标杆上网电价。

A.2

B.3

C.4

D.5

标准答案: B 32、200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将全国分

为()类风能资源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标杆上网电价。

A.三

B.四

C.五

D.六

标准答案: B 7

国家电网公司

33、对于交通工具来说,燃油转换为动力效率约为 20%,电能转换为动力效率约为 80%,石

油转换为电能效率为 50%,可以看出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约为燃油汽车的()倍。

A.2

B.3

C.4

D.5

标准答案: A

34、()是目前利用效率最高的终端能源形式。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电能

标准答案: D

35、保障充足的()是实现能源回归一般商品属性、构建公平开放的能源市场的重要基

础和前提。

A.能源储备

B.能源供应

C.能源输出

D.能源消耗

标准答案: B

36、能源开发从()的规律性,决定了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生产趋势。

A.高碳向低碳

B.低效向高效

C.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互联

D.单一到多元化

标准答案: A

37、能源配置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互联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为平台的能源输送

趋势。

A.互联网

B.管网 8

C.铁路网

D.电网

标准答案: D

国家电网公司

38、分布式开发因地取能、分散灵活、靠近负荷中心,是能源供应的()。

A.重要基础

B.重要补充

C.核心内容

D.战略重点

标准答案: B

39、中国政府为了强化能源节约,遏制不合理的能源需求,加大了对以()为主能源消

费结构的调整力度。

A.清洁能源

B.石油

C.天然气

D.煤

标准答案: D

40、以电为中心、全球配置的清洁能源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球电力流规模和()将大

幅提升。

A.生产效率

B.生产规模

C.输送效率

D.输送距离

标准答案: D

41、终端能源需求结构中,电力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水平提高成为终端能源结构变

化的主要趋势。

A.自动化

B.智能化

C.电气化

D.节能化

标准答案: C 9

42、以()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带来了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破坏。

A.传统能源为主

B.化石能源为主

C.清洁能源为主

D.可再生能源为主

标准答案: B

国家电网公司

43、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和煤质相对较差,适宜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量只占()左右。

A.5%

B.6%

C.7%

D.8%

标准答案: B

44、中国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 5.7 亿千瓦,主要集中在()地区。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标准答案: B

45、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目标,在“两个替代”较快发展背景下,到 2050 年,()将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电力

标准答案: D

46、()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涵盖电源接入、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

A.跨洲大电网

B.全球能源互联网

C.洲内互联电网 10

D.坚强智能电网

标准答案: D

国家电网公司

47、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一极一道”清洁能源基地向负荷

中心的输电通道包括:()基地向亚洲、欧洲、北美洲送电,()基地向欧洲、南亚

送电,澳大利亚太阳能发电基地向东南亚送电。

A.北极地区太阳能发电;北非、中东风电

B.北极地区风电;北非、中东太阳能发电

C.北极地区风电;北非、中东风电

D.北非、中东太阳能发电;北极地区风电

标准答案: B

48、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从现在到()年。

A.2010

B.2020

C.2030

D.2040

标准答案: B

49、全球能源互联网第三阶段是从()年到()年。

A.2020~2040

B.2030~2050

C.2031~2040

D.2031~2050

标准答案: D

50、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对中亚与欧洲联网,已开展多年研究,现有()即可满足建设陆

上输电通道的需求。

A.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B.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C.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D.超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标准答案: A 11

国家电网公司51、2008 年,欧洲提出了“欧洲超级电网”概念,设想构建泛欧洲大电网,实现()

电源在全欧洲消纳。

A.北部风电

B.南部太阳能

C.欧洲水电

D.其他选项均正确

标准答案: D

52、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通过大容量()输电送出,需要依托坚强的()电

网,形成坚强的电网格局。

A.交流;直流

B.直流;交流

C.直流;直流

D.交流;交流

标准答案: B

53、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可以划分

为()、()和()三个发展阶段。

A.洲内互联、跨洲互联、全球互联 B.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全球互联

C.国内互联、洲际互联、全球互联

D.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

标准答案: D

54、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一极一道”的北极通道送出的电

能来源主要为()。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水能

标准答案: C

55、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一极一道”的赤道地区通道送出 的电能来源主要为()。12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水能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56、考虑到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国家在电能替代方面有不同侧重。对于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电能替代的重点在于()。

A.加快电气化进程

B.电能代替其他低效的、污染较大的终端用能

C.推广智能用电技术

D.通过标准、政策和精细化的监控管理

标准答案: B

57、电网输电损耗与线路()成()比。

A.电流、正

B.电流平方、正

C.电流、反

D.电流平方、反

标准答案: B

58、应用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全寿命周期管理和智能防灾技术,能实现输电运行管理的()。

A.集中化

B.专业化

C.智能化

D.精益化

标准答案: D

59、在输送同样功率的情况下,()是实现电力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的有效途

径。

A.提高电网电压,减小线路电流 B.提高电力系统频率

C.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

D.减小电力系统阻抗 13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60、截至目前,电流源换相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汞弧阀换流、()两个阶段。

A.电力二极管换流

B.晶闸管换流

C.MOSFET 换流

D.电力三极管换流

标准答案: B

61、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简称是()。

A.SCADA

B.GIS

C.MDS

D.PMS

标准答案: A

62、用户侧的智能电能表具有用电信息实时()、上传和下发功能。

A.采集 B.存储

C.处理

D.汇总

标准答案: A

63、越来越多迹象表明工业化带来的()正在破坏地球生态平衡,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

统进入灾难性的不稳定状态。

A.技术革新

B.政治制度

C.温室气体排放

D.污染问题

标准答案: C

64、现代能源工业是()产业,技术创新对能源升级发展具有决定性、根本性的作用。

A.技术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人员密集型 14

D.创新型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65、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应进一步加强气候工程研究,提高风光预测的()。

A.准确性

B.波动性

C.不确定性

D.规律性

标准答案: A

66、智能电网以()为中心,通过不断融合新的网络,注入新的服务、业务和应用,形

成社会资源综合优化利用的价值网络。

A.电力生产者

B.电能输送

C.用户

D.信息通信技术

标准答案: C

67、()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资源,将成为未来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能源。

A.太阳能

B.风能

C.核能

D.生物质能

标准答案: A

68、()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形态。

A.网架坚强

B.广泛互联 C.高度智能

D.开放互动

标准答案: B

69、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需要()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提供保障。

A.分部合作

B.全面合作 15

C.分部协调

D.全面协调

标准答案: B

国家电网公司

70、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取得清洁能源规模化()和()效益,能够有效降低电

力供应成本。

A.开采、补给

B.开采、外送

C.开发、补给

D.开发、外送

标准答案: D

7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一特四大”战略内容。

A.大煤电

B.大核电

C.大风电

D.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

标准答案: C

72、在全球范围看,以下选项中()不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布局的重要连接部分。

A.北极地区风电

B.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

C.各州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

D.中东地区煤电

标准答案: D

73、超级电容器的()特点限制了其用于电网大规模储能。

A.功率密度低

B.充放电时间长

C.工作温度范围窄

D.储能容量低

标准答案: D

74、()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真双极接线、电压和容量双双达到国

际之最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16

A.上海南汇

B.河北张北

C.福建厦门

D.浙江舟山

标准答案: C

75、()本质是就近开发、并网、消纳的小容量发电机组。

A.太阳能发电

B.分布式发电

C.光热发电

D.光伏发电

标准答案: B

国家电网公司

76、进一步研究超远距离、超大容量输电技术,()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骨干网架。

A.微电网

B.超导输电

C.海底电缆

D.特高压电网

标准答案: D

77、()是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超导材料冷却介质。

A.液氮

B.液汞

C.液氧 D.液氢

标准答案: A

78、()已有 140 多年的历史,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是最成熟的电池储能

技术。

A.铅酸电池

B.钠硫电池

C.液流电池

D.金属空气电池

标准答案: A 17

国家电网公司

79、()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损耗小、信号质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是信息骨干网的

支柱技术。

A.光纤通信技术

B.移动通信技术

C.卫星通信技术

D.量子通信技术

标准答案: A

80、()从物理原理上确保通信的绝对安全,解决了其他通信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是

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已成为各国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

A.光纤通信技术

B.移动通信技术

C.卫星通信技术

D.量子通信技术

标准答案: D

81、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就近接入()等级电网的发电设施或能量综合梯级

利用的多联供设施。

A.用户侧;高电压

B.用户侧;低电压

C.供给侧;低电压

D.供给侧;高电压

标准答案: B

82、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具有很大的()。

A.波动性和确定性

B.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C.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D.稳定性和确定性

标准答案: B

83、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传统能源。

A.高于

B.等于 18

C.低于

D.不确定

标准答案: C

84、()正在成为电网跨海互联和连接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

A.直流海底电缆

B.交流海底电缆

C.交直流海底电缆

D.交直流绝缘电缆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85、随着直流输电和联网技术的创新突破,有望形成(),成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

干网架的关键技术之一。

A.超高压直流电网技术

B.超高压交流电网技术

C.特高压直流电网技术

D.特高压交流电网技术

标准答案: C

86、随着()和()的发展与融合,未来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与用电需

求侧灵活互动、与大电网协调运行,成为各国泛在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A.微电网、大电网

B.微电网、分布式发电

C.大电网、分布式电网

D.大电网、直流电网

标准答案: B

87、大电网具有()等结构特征。

A.电源类型多元

B.设备类型多样

C.地域覆盖广泛

D.其他选项均正确

标准答案: D

88、在电力发展初期,主要是控制(),保证频率和电压稳定,调度控制中心往往设置 19

在发电厂内。

A.发电机出力

B.电动机出力

C.排放量

D.负荷

标准答案: A

89、多端直流能够实现()电源供电和()落点受电。

A.单、单

B.单、多

C.多、多

D.多、单

标准答案: C

国家电网公司

90、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电力系统()负荷时的剩余电量,带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

入大容量储气室,将电能转化成可存储的压缩空气势能。

A.低谷

B.高峰

C.平峰

D.平谷

标准答案: A

91、利用()在预测方面的优势,应用于超实时的电力系统仿真,提高分析决策的智能

化水平。

A.图像识别

B.物联网

C.大数据技术

D.云存储技术

标准答案: C

92、全球能源互联网交易体系建立后,跨国和洲际的电力市场资源的时空()显现出来。

A.交流

B.转换

C.互补 20

D.互异

标准答案: C

93、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发明推动主导能源从薪柴向煤炭转变。

A.蒸汽机

B.发电机

C.水轮机

D.风机

标准答案: A

94、在能源发展进程中,历次能源革命都依赖()的重大突破。

A.发电技术

B.配电技术

C.变电技术

D.能源技术

标准答案: D

95、()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推动了电网智能化发展。

A.管理创新

B.信息通信

C.产品研发

D.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答案: B

国家电网公司

96、()集合了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最新技术,实现了移动体之间的信息传输。

A.卫星通信技术

B.传感器技术

C.移动通信技术

D.图像识别技术

标准答案: C

97、()是将网络中大量的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

A.物联网技术

B.泛在互联网

C.云存储技术 21

D.云计算技术

标准答案: C

98、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框架可以概括为()。

国家电网公司

A.一个总体布局、两个基本原则、三个发展阶段、四个重要特征、五个主要功能

B.一个总体布局、两个重要特征、三个发展阶段、四个基本原则、五个主要功能 C.一个总体布局、两个基本原则、三个重要特征、四个发展阶段、五个主要功能

D.一个总体布局、两个基本原则、三个发展阶段、四个主要功能、五个重要特征

标准答案: A

99、跨国跨洲互联网构筑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架,具备了全球大范围()的基础。

A.建设智能电网

B.开发清洁能源

C.优化配置清洁能源

D.能源互联

标准答案: C

100、国家电网公司研制了世界上最大单相容量的(),单体容量达到 320 兆乏,解决了

高压、大容量条件下并联电抗器的漏磁和温升控制、噪声及振动控制等技术难题。

A.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B.特高压交流并联电抗器

C.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D.特高压交流串联电抗器

标准答案: B

101、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在()方面,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输电线路长空气间隙

放电特性、真型电极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及其海拔修正系数等。

A.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B.外绝缘配置

C.电磁环境与噪声控制

D.直流系统设计 标准答案: B

102、国家电网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面,开展了用于风电、光伏发电出力预测的数

值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建成了()。22

A.国家电网天气预报站

B.国家电网光伏电站

C.国家电网仿真中心

D.国家电网数值天气预报运行中心

标准答案: D

国家电网公司

103、通过张北()示范工程的建设,掌握系统联合运行特点、储能系统配置优化方法,推进了大型储能电站在线监控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储能系统与间歇式电源的协调运行。

A.风电储输

B.风光储输

C.风电储运

D.风光储运

标准答案: B

104、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位于()。

A.北京海淀区

B.西藏拉萨

C.江苏南京

D.河北霸州

标准答案: C

105、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 2020 年,核心智能变电站覆盖率达到()%左右。

A.50

B.40

C.30

D.25

标准答案: A

106、通过在()地区建设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掌握了多种清洁能源发电和储能联

合运行的技术。

A.张北

B.浙北

C.华北

D.湖北 23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107、作为疆电外送的重要电力输送通道,()线路的状态监测状态系统,由多个输电铁 塔前端监测装置和输电线路后台监测中心组成,使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和图像传输,查看图像、接收报警信息。

A.向家坝-上海

B.锦屏-苏南

C.哈密南-郑州

D.溪洛渡-浙西

标准答案: C

108、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 2020 年,全面建成()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 135 个城市,续航里程达 1.9 万千米。

A.四纵四横

B.一纵两横

C.两纵一横

D.三纵三横

标准答案: A

109、()更加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在 Grid2030 计划中提出了全国联网的设想。

A.美国

B.印度

C.俄罗斯

D.巴西

标准答案: A

110、()是储能发展较早的国家,目前拥有全球近半的储能示范项目,并且出现了若干 实现商业应用的储能项目。

A.欧盟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标准答案: C 24

国家电网公司

111、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交互和协同性,与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业高度融合,将发挥越来

越大的作用,推动()生产的兴起,而这某种意义上正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更高发展阶

段的延续。

A.分布式

B.串联式

C.系统式

D.智能式

标准答案: A 112、21 世纪,是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文明过渡的世纪。

A.生态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标准答案: A

113、通过在特高压电抗器中性点装设小电抗元件,可有效抑制潜供电流,提高线路()

重合成功率,有力保障系统供电可靠性。

A.三相

B.两相

C.单相

D.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标准答案: C

114、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中国牵头制定了 3 项特高压交流技术标准,分别是绝缘配

合、现场试验和()。

A.有功电压

B.无功电压

C.有功功率

D.无功功率

标准答案: B

115、近年来,中国建设了一批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工程,全面验证了特高压输电的安全

性、经济性和()。25

A.环境友好性

B.资源节约

C.高效利用 D.国际先进

标准答案: A

国家电网公司

116、调度自动化实现了 220 千伏以上电网实时信息共享、三级协调运行控制和纵深安全防

护,实现了调度业务的(),提升了驾驭大电网能力。

A.横向集成、纵向贯通

B.横向贯通、纵向集成

C.横向集成、横向贯通

D.纵向集成、纵向贯通

标准答案: A

117、为了全面展示和验证智能电网技术,评估智能电网的综合效益,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

一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载止 2014 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上海世博园、中新天津

生态城、扬州开发区、()、浙江绍兴新区、河南郑州新区等 9 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A.山东济南新区

B.江西共青城

C.河南商丘

D.广东佛山

标准答案: B

118、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的()建成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

A.丹佛

B.林肯

C.华盛顿

D.波尔得

标准答案: D

119、()技术让能源互联网覆盖世界每一个角落,能源供给不再有盲区和空白。

A.特高压和分布式电网

B.特高压和智能电网

C.各级电压和分布式电网 26

D.各级电压和分布式电网

标准答案: B

国家电网公司

120、全球能源互联网重构(),推动能源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方位推进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

A.电网体系

B.世界能源体系

C.经济体系

D.世界网络体系

标准答案: B

121、()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战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A.可持续发展 B.生态文明价值观

C.节能减排

D.全球能源互联网

标准答案: A

122、河北省张家口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可以解决新生产风电机组产品的型

式认证和()问题。

A.质量水平

B.电气测试

C.机组特性

D.入网检测

标准答案: D

123、国家电网公司在青海、新疆、宁夏建设了太阳能发电(),对清洁能源发电的运行、控制、消纳起到了重要作用。

A.功率预测系统

B.能量预测系统

C.调度预测系统

D.联合运行控制系统

标准答案: A

124、未来,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大电网将突破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当地()有限的制 27

约,将消纳范围扩大至全球。

A.发电能力

B.电网结构

C.消纳能力

D.运行水平

标准答案: C

国家电网公司

125、在人类历史上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内燃机、()等技术创新发挥了引领作

用。

A.电动机

B.发电机

C.汽轮机

D.风机

标准答案: A

126、锦屏-苏南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距离首次突破()。

A.1500 千米

B.2000 千米

C.2500 千米

D.3000 千米

标准答案: B

127、下列技术中,()不属于特高压交流输电在外绝缘配合方面的关键技术。

A.有效控制潜供电流

B.深度抑制操作过电压水平

C.采用复合绝缘子和套管

D.模拟高海拔绝缘特性

标准答案: A

128、()工程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行的同塔双回路特高压输电工程。

A.哈密南—郑州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

B.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

C.浙北—福州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

D.淮南—浙北—上海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 28

标准答案: D

国家电网公司

129、根据我国能源状况和负荷分布特点,()定位于主网架建设和跨大区送电,()

定位于大型能源基地的远距离、大容量外送。

A.特高压直流、特高压交流

B.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

C.超高压直流、超高压交流

D.超高压交流、超高压直流

标准答案: B 130、电能存储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属于化学储能的是()。

A.压缩空气储能

B.铅酸电池

C.超导储能

D.抽水蓄能

标准答案: B

131、国际能源市场中()对我国能源市场影响最大。

A.煤炭市场

B.电力市场

C.油气市场

D.新能源市场

标准答案: C

132、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全长 3000 公里。

A.卡西姆港

B.瓜达尔港

C.卡拉奇港

D.奥尔马拉港

标准答案: B

133、()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天然落差 3830 米,蕴藏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较好。

A.雅鲁藏布江

B.金沙江

C.雅砻江 29

D.澜沧江

标准答案: C

国家电网公司

134、()是西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预计 2030 年前后进入集中

开发阶段。

A.雅鲁藏布江

B.金沙江

C.大渡河

D.澜沧江

标准答案: A

135、目前页岩气开采技术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美国

B.阿根廷

C.阿尔及利亚

D.中国

标准答案: A

136、下列国家中,()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智能电网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并将智能

电网作为能源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标准答案: A

137、下列能源形式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水能

B.风能

C.海洋能

D.地热能

标准答案: A 138、2009 年 11 月,我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做出到 2020 年实现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的承诺。30

A.30%~35%

B.35~40%

C.40~45%

D.45~50%

标准答案: C

国家电网公司

139、在直流输电系统接入交流系统的方式中,对交流输电网架结构坚强程度有较高要求的

是()。

A.单回直流联网输电方式

B.单回直流孤岛输电方式

C.交直流并联输电方式

D.多直流送出方式

标准答案: C

140、在直流输电系统接入交流系统的方式中,需深入研究多个直流系统之间的故障相互影

响和协调控制问题的是()。

A.单回直流联网输电方式

B.单回直流孤岛输电方式

C.交直流并联输电方式

D.多直流送出方式

标准答案: D

141、双极对称运行方式是指双极直流系统在运行中两个极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均相等的

运行方式,此时两级的输送功率()。

A.相等

B.正极大

C.负极大

D.无法比较

标准答案: A

142、直流输电系统中,最典型的暂时过电压发生在换流站()上,直接影响交流母线

MOA,并通过换流变压器传至阀侧,影响阀 MOA。

A.交/直流母线

B.变压器 31

C.直流母线

D.交流母线

标准答案: D

143、雷电直击于导线或电气设备时产生的过电压称为()。

A.反击雷电过电压

B.绕击雷电过电压

C.感应雷电过电压

D.直击雷电过电压

标准答案: D

144、()代表绝缘子的泄漏电阻和电晕损失,也会影响功率损耗。

A.电阻

B.电导

C.电感

D.电容

标准答案: B

国家电网公司 145、6 个区域电网除西北电网主网架为()kV 以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南方

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均为 500kV。

A.600

B.660

C.750

D.1000

标准答案: C

146、直流系统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其保护装置动作后的停运称为()。

A.计划停运

B.故障紧急停运

C.保护停运

D.检修停运

标准答案: B

147、换流器运行时在()会产生谐波,晶闸管换流器运行中要()大量的无功。

A.交流侧和直流侧;发出 32

B.交流侧;吸收

C.交流侧和直流侧;吸收

国家文化安全 篇6

[关键词]桌游《零次元》;国家文化安全;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邹石川,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生;黄先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ZD025)的研究成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这个信息飞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文化大融合时期,我国文化安全正面临着全球化、流动化、特色化、网络化、科技化的全新变革。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项挑战。

一、桌游《零次元》带来的动漫文化安全隐患

零次元,又名《零次元》TCG,是一款包含《圣斗士星矢》《航海王》《火影忍者》《七龙珠》等众多知名动漫形象的一系列TCG卡牌品牌。该TCG卡牌由包括日本东映动画、东京电视台,美国漫威、孩之宝等多家版权授权,甲壳虫动漫集团设计生产,索易传媒渠道总代理和赛事支持。《零次元》将《航海王》《龙珠》《火影忍者》《圣斗士》等知名动漫作品的角色和世界观以卡牌为载体,以不难的游戏流程和简单易懂的卡牌形式,让玩家通过战术对抗进行集换对战。它所针对的受众群体跨度相当大,低至几岁的儿童,高至高校的大学生,乃至参加工作的对桌游有独特兴趣的成年人,都是《零次元》的消费群体[1]。笔者以《零次元》中登场的几部日本动漫为例,详细剖析《零次元》所引用的日本动漫噱头带来的文化安全隐患。

1.《火影忍者》的暴力范例

《火影忍者》简称火影,又译狐忍,是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的少年漫画作品。作者岸本齐史成功地将原本隐藏在黑暗中,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毅力和最艰辛的努力去做最秘不可宣和隐讳残酷事情的忍者,描绘成太阳下最值得骄傲的职业。在岸本齐史笔下的忍者世界中,每一位忍者都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坚持,在死亡的钢丝上独舞。

信念、梦想、友情,这是少年漫画的卖点所在,《火影忍者》也不例外。故事里拟真性语言形式和梦幻化的观赏机制,给观众提供了一种假象的心理满足。故事里优秀少男少女们那冷艳的眼神、华丽的转身、孤寂的背影,无不展现其冷漠外表下的孤傲;相爱相杀的人们所施展出的炫酷杀人技巧和优美杀人步伐,都在转角处迸发出绚烂的光芒;劲爆到极点的插曲和快节奏的节拍,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华丽的画面形成视觉奇观,给人从未有过的感官刺激,暴虐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暴力倾向的追求刺激,享受所谓“美感震颤”的心理需求[2]。然而,未成年人在满足内心暴力倾向的同时也会过多接受暴力范例。他们在感到满足之余,也会下意识地记住自己看过内容中的那些场面。美国的两位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看了暴力行为,已经不在意暴力行为,可能做出更令人震惊的举动。”[3]那么,未开智的未成年人过多接触暴力行为的动漫,会对其产生什么影响呢?他们会不假思索地将这些行为留在自己的潜意识之中,和正常的知识一起消化,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种暴力积淀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无论对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交往,还是对国家的和谐安定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2.《航海王》的扭曲理想观

《ONE PIECE》中文译名航海王,是一部连载的日本少年漫画作品,简称“OP”,作者为尾田荣一郎。故事讲述了时值“大海贼时代”,主角路飞翁蒙奇·D·路飞欲成为“海贼王”的故事。

《航海王》的主角路飞从小怀抱当海贼王的信念,并且和他的爷爷(海军军官卡普中将)不断反抗,最后成功出海,成为海贼王。没有任何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看到这些,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少年时所怀抱的理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一生。6~14岁的青少年们会因为盲从偶像而随意改变未成形的理想观。就连海贼这种大逆不道的职业都被讴歌得如此高尚、激情,那选择崇高的理想又有什么意义呢?未成年人一旦产生困惑,就会用他们并不健全的思维方式去寻找答案,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会有所偏激。

人在童年时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生活不关心,只关心生活中不能发生的事情,他们把这些视为新奇而非虚幻。所以,未成年人会因为“新奇”而高兴得大笑,而成年人却不会,因为他们早已明白这些都是虚幻的或者很难获得的。如果在人的童年时期过多灌输虚幻的东西,还无法分辨新奇和虚幻区别的未成年人往往会分不清现实和虚无的界限,而在精神层面上缺失正确理想观,最终影响成长。

3.《圣斗士星矢》的武士道精神和等级制度

《圣斗士星矢》简称圣斗士,是日本漫画家车田正美的代表作。内容以超神话为背景:自遥远的神话时代起,在智慧和战争女神雅典娜身边,围绕着一群充满希望与勇气的少年战士,他们被称为女神的圣斗士。这部漫画讲的是一个爱与勇气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血和力量告诉人们:爱可以使人强大,勇气可以完成理想。多数人觉得这是一部适合儿童观看的漫画,可在这部作品中,也掺杂着大量日本的武士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圣斗士星矢》中的圣斗士分为青铜、白银、黄金圣斗士,而同为神之斗士的海斗士、冥斗士、天斗士则各为其主,为了所谓的忠诚而展开赌上性命的残酷厮杀。这种设定,无论如何用欧洲的神话来粉饰其外壳,实质还是日本战国时代群雄割据乱世时期等级制度的幽魂。圣斗士们的忠诚是绝对、无条件的,是毫无自主目的性的——这也正是日本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3]。日本推崇这种等级制度和武士道精神我们无法指责,他们制作的动画中满含这些制度和精神,本身是为了影响下一代去接受这种思想。但日本量身定做的“日本人养成教材”,真的适合我国未成年人观看吗?笔者认为不太适合。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和华北以后,就曾经进行过“日本化”的“皇民”教育,试图模糊文化上的认同,令我国民众从根本上丧失文化自主权,从而失去反抗帝国主义统治的意识和斗志。在笔者看来,让未成年人过早接触诸如《圣斗士星矢》一类的作品,等于是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日本特性文化,这和自发性进行“日本化”又有什么区别?

二、《零次元》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文化安全(cultural security),在CNKI概念知识元库中给的学术定义是:一个主权国家保证其文化性质得以保持,文化功能得以发挥,文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犯的能力与状态。文化安全的出现源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当两种文化相互碰撞之时,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强势的文化、传播更为便利的文化会渐渐蚕食另一方,并让两者的文化强制靠拢,最终同化,这就出现了文化安全问题。

在古代,由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并不频繁,文化冲突不明显,虽然存在文化差异但并不会引导主流文化。而真正出现本质上的文化颠覆,一般是首先通过武力征服敌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完全摧毁民众的退路,随后以大量文化同化民众思想。而在近代,威胁一国的文化安全显然更为简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优势,不仅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压迫,而且进行文化侵略、文化渗透,搞文化霸权。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因此变得更为突出和明显[5]。

少年饮酒,恐沉溺其中;壮士饮酒,则平添豪气。成年人通过时间的沉淀,自身已经具备足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去分辨自己接触的内容是否值得学习。但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尚无能力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时候,容易被接触的知识引入歧途。他们没有能力去分辨自己所接触的未知内容,只是一味吸收所接触的内容。

动漫拥有鲜亮的外壳和吸引人的内在,符合未成年人的口味。相较枯燥乏味的学习,他们更愿意看动漫,更愿意让动漫来影响自己的思维。低龄的未成年人如果长期接触这方面题材的内容,将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6]如果未成年人从小就被歪曲的事实引导着,在缺失正规文化思想引导的情况下,他们所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会与我国所期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标相去甚远。

三、发达国家应对文化安全问题的经验

1. 美国的主动文化入侵策略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并没有陶醉现有的一些胜利,反而从胜利的过程中看清了文化对国家的重要功能。他们对文化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超乎其他发达国家。“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单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条件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渗透工具。”[7]美国应对文化入侵的方式很简单。他们“先下手为强”,在别国文化入侵自己文化以前,率先将大量的本国文化强行注入他国,以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他们的行为与文化传统,通过各种手段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并运用经济、政治甚至直接的军事威胁迫使他们接受美国式的民主体制和“人权”标准[8]。美国以自己独有的霸道手法,强制性让世界认同自己的文化霸权主义,企图让全球文化美国化。这种明显的强权主义显然从根本上消弭了文化安全隐患问题,是极为霸道、彻底的一种方法。强权、霸权主义本身并不可取,所以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所采取的对策可参考性较小。

2. 法国、加拿大的“文化例外”

“文化例外”原则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袭而制定的一种政策。“文化例外”最早源于法国,在有关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法国人为了让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保持独立性,提出了反对把文化列入一般性服务贸易,即文化不在任何谈判以内。在反对文化入侵,坚持“文化多样化”方面,加拿大是法国的坚定盟友。由于加拿大与美国毗邻,文化差异甚微,因此在美国虎视眈眈之下,加拿大对自己文化的独立性格外敏感。在争取“文化例外”的时候,两国纷纷在自由贸易中强调“文化例外”的必要性,并且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直接对本国的文化产业进行补贴,厚实自身文化产业。在出版业方面,两国更是对出版物所有权和出版物内容严加管控,以达到“文化例外”的目的。我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其他发达国家略晚,基础薄弱,随着入世对文化领域的冲击,我国的文化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文化洪流的争端中取得更多抵抗,法国、加拿大所提供的“文化例外”对我国有重要启发。

四、我国应对文化安全的对策

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质,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只有拥有独特的风格,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站稳脚跟。“文化兴则国家旺,文化衰则国运竭。”健全文化市场体系,需要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同时,保证文化安全。笔者仅以动漫文化产业为例,浅谈我国应对文化安全的对策。

1. 警惕他国动漫的文化霸权输出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用“文化霸权”这一概念阐释政治阶级在维护其对社会控制过程中与社会其他基层关系级控制的复杂方式。而我国则面临严峻的文化霸权危急——无论是虎视眈眈的美国迪士尼动画,还是风靡全球的日本动漫,都夹杂着大量的他国文化,这些国家伺机在进行所谓的“动漫外交”之中侵蚀我国的下一代。

当今时代,传播技术发达到一种令人咋舌的地步,人们可以用更简单、更便捷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点开网站,我们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网站,这既说明动漫这个行业的商机和可发展性,也说明通过动漫而引进的文化安全问题十分严重。“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他们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9]。日本动漫通过大众传媒毫不费劲地进入我国青少年群体之中,令蕴含在动漫之中的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影响着我国青少年。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削弱年青一代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令中国的自身文化丧失。

警惕他国文化霸权,要从实际入手。首先,在引进日本动漫的时候,我们需要严格把关,不能流于形式。其次,要加大网络传播的管理。很多人都是从网络上看到最新的外国精彩动漫资讯,而那些动漫资讯很大一部分都是盗链,没有经过任何审核和批准。这种情况在网上极其猖獗,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国的文化霸权才能视我国的文化防御为无物,长驱直入,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成年人。最后,要提高未成年人的文化警惕意识。这是最根本的防护,也是最为牢固的保护。

2. 强化动漫的限制级系统和分时段系统

期刊、影像根据暴力、血腥、色情程度不同有级别之分。所谓限制级就是以上三种情况超过一定程度,就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在日本,每一部动漫都严格标明限制级:十八禁、十五禁、十二禁等;美国很多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作品也都有类似注释。可这些外来作品来到中国,在一些并不正规的渠道上一经流传,所谓的限制级就完全消失,甚至很多本该限制的作品却没有任何标注并直接在乐视、爱奇艺这种大型网络播放器上直接放映。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观看者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是实体作品还是网络流传作品,都应通过严格的审查,并且标注年龄限制级。此外,日本在播放动画作品的时候,会严格按照时段进行播放。那些热血、正面影响较好的作品会在黄金时段播出,涉及少量暴力、血腥、色情的作品则在相对晚一些的时段播放,至于涉及大量不健康内容的作品,则会在深夜播出,或者直接做成光盘贩卖。笔者相当赞成这种做法,我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借鉴这种做法。

3. 大力扶持国产优秀动漫

外国动漫对我国未成年人的影响极大,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中国动漫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动漫无法与外国动漫相抗衡。在花费同样多时间和金钱的代价下,观众大多选择观看更好看的动漫。俗话说,堵不如疏,与其一味限制外国动漫的引进,不如多花点功夫去提高本国的动漫产业。

我国对动漫产业的扶持有些流于表面形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上亿资金到了动漫基地,但若干年之后却毫无成果。反倒是民间自由高手在默默无闻,虽然他们没有大量财力物力的支持,但出于对动漫的喜爱,也都做出了不错的成果,如《罗小黑战记》等。笔者认为,国家不仅要大力扶持成型的动漫基地,也应对这些民间有潜力的动漫制作者进行资助,令国产动漫发扬光大。当国产动漫强大起来,一旦形成可以和外国动漫分庭抗礼的局面,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国产动漫,如此一来,外国动漫所带来的文化安全方面的负面影响就会逐渐降低。

[1]零次元[Z].百度百科词条.

[2]毛序竹. 樱花与武士刀——日本动漫暴虐文化批判[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于永丽. 日本动画暴力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国家安全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朱文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2.

[8]李金齐.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国家文化安全 篇7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是一个新兴起的研究领域, 我国率先关注国家文化安全, 并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胡惠林教授。他在2005年出版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中指出“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文化生存和持续发展及文化利益等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它是一个国家关于以文化生存与发展为基础的集合, 一种由这种集合形成的动力结构规定和影响一个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集合体。它既包括客观的存在, 反映着一个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和危险的状态又包括主观的心理感受, 反映着主体对这种状态是否存在的一种价值判断。”

2007年1月, 于炳贵、郝良华在《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著作中站在世界全球化的高度,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 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涵义总结为“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防范来自内部或外部文化因素的侵蚀和破坏, 从而能在很好地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同时保护文化的民族性, 进而维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 并利用必要的手段来扩大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些着作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 对于在开放的世界中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 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涵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就一般意义来讲,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国家文化的整体发展不受威胁。笔者在行政管理学基础上, 从文化管理研究的角度, 试图对国家文化安全作出这样的定义: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软安全”, 是指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全面的文化政策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 能够独立自主地支配和利用文化资源, 保证文化市场安全、保证通过各种载体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产品安全、保证民族的价值观念安全以及保证国家文化的生存免于受到威胁或危险的状态。对这一状态的任何破坏, 都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在融入现代世界体系中, 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和政治上, 更表现在文化上, 由此而带来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更复杂。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政治安全:权力与制度的文化冲突

全球化进程打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局面, 但同时面临了前所谓有的挑战。一方面, 改革使各种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政治力量利用传统的权力优势分割国有文化产业资源, 甚至改变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属性, 造成大量国有文化资产流失, 使得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部分权力丧失, 文化管理出现一定程度上权力空心, 进一步加剧了尚存的社会文化分配不公的矛盾;另一方面, 在最初卷进全球化中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 并未同时允许内资进入, 使得内资在与外资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极大的降低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性保障。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政府的文化职能部门既是参与者又是裁判员, 这种改革的模式很容易导致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为“权力寻租”提供温床并撑起了保护伞, 文化权力关系开始向资本占有者倾斜, 文化部门便出现了不少与资本勾结、受资本贿赂的文化经济腐败和文化政治腐败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权导致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地方主义, 随着地方政权角色的增大, 地方文化保护主义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迅速发展变化使得原有的国家文化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用。在这样情况下, 维护和巩固中央的文化权威, 创新文化产业政策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当前,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鼓励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更多的技术参与到其中, 这就增强了不良文化现象产生的机会, 同时也会滋生一些新的文化安全问题。文化立法的相对落后源于国家文化法制建设的落后, 而正是这种落后所造成的制度性缺陷给当前我国文化政治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危机性和风险性, 直接诱发了非安全指数在国家文化政治安全中的上升。

2、文化经济安全:经济命脉和文化资源的挑战

国家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是国家文化经济的集中体现和命脉所在, 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至关重要。中国是一个具有雄厚文化资源的大国, 但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产业弱国。发愤图强, 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 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 是构筑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外文化的渗透、侵入和掠夺的严峻挑战, 同时, 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 我们的文化资源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又受到来自国外的强势文化遵照它们的价值观所进行的利用和掠夺, 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危险;另一方面, 国外强势文化资本和产品的涌入挤压着国内文化市场。这些都给我国的文化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冲击, 威胁着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消除国际文化贸易的巨额逆差, 保护我国的国际文化贸易空间, 依赖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性保护和路径选择, 可能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比理论预期的要大。当前我国正在大力的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给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自入世以来, 涉及到我国的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不断上升, 知识产权已经然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 成为外国对付中国企业的非关税壁垒中的重要手段, 将知识产权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寻求一条积极稳妥而非激进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促进国际友好合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3、文化环境安全:文化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危机

全球化时代, 一些传统文化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利用域外文化资源来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例如, 美国是一个传统文化资源较中国要贫乏得多的国家, 但它的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早, 远比中国发达,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充分利用域外的文化资源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空缺, 并最终赢得经济利益。例如, 1998年6月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动画片《花木兰》令影坛叹为观止。迪斯尼公司与美国艺术家用其独到的眼光, 将中国千年来家喻户晓的花木兰的传奇故事蜕变为具备一切要素的流行文化, 取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诗》的故事其文化本质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宣传的孝道, 而变成了美国文化所追捧的个人英雄主义。《孙子兵法》、《天仙配》、《成吉思汗》、《杨家将》等一些中国文化资源都相继被外国文化公司盯上, 这将很快被重新演绎并贴上他们的品牌标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近些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掠夺更是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和永远的痛, 损失更是不可估量。比如说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市“端午祭”为韩国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并取得了成功。对此中国人要认真地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保护自身的文化遗产, 而且要对文化遗产国别的认知, 建立起更为合适的时间与空间感觉, 高度警惕文化资源面临的严重威胁, 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到规划之中,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政府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中的对策选择

1、产业创新—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提高国家文化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产业被称为是21世纪的“最后一桶金”和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 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维护我国文化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第二, 调整国家的文化产业结构。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文化产业结构还存在很多缺陷, 大量低水平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 这是我国文化产业缺乏竞争力的最直接原因。第三, 建设统一与开放, 竞争与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就要建设统一与开放, 竞争与有序的国家现代文化市场, 来提高文化综合竞争力。

2、机制创新—建立高效的国家文化安全防御系统

全球化对缺乏文化安全预警机制或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构成了严重的文化威胁。首先, 建立严格的防腐预警机制。在当今社会仍存在许多腐败问题, 影响极其恶劣, 不仅祸国殃民,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涉及到党倾国亡, 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防腐预警机制;其次, 建立严格的网络文化安全系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网络变成了信息传播的最佳介质, 我们必须深入加强网络技术问题的研究, 建立严格可靠的网络文化安全防范系统;再次, 建立积极的国际文化合作机制。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碰撞、角逐与融合中壮大本民族的文化, 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学习心态, 吸取国外文化的精华, 才能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侵蚀之下使本民族的文化不会遭到泯灭与消亡;最后, 建立国际反恐预警系统。研究和制定有效的国际反恐预警系统成为世界各国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政府应在不断加强反恐国际合作中建立有效的国际联合反恐安全防范机制。

3、战略创新—制定综合的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

建设文化大国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战略, 要实现建立文化大国这一战略, 必须以制定综合的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为前提。首先, 建立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已是开放世界, 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 我们必须要树立文化发展的全球意识, 积极推行“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 在学习借鉴中提升自身文化;其次, 加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战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 影响是巨大的, 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使其世代传承下去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再次, 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更为公平有序的环境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一项战略任务;最后, 实施和维护公民文化权利战略。实施和维护公民文化权利战略就要把国家文化安全建筑在公民文化安全的基础上, 建立国家与公民新型的文化权利和利益关系, 建立国、民文化经济利益共同体。

4、管理创新—构筑科学的现代文化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文化管理新体制, 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管理的战略转型, 现已成为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历史必然要求。首先, 建立国家文化危机管理体系。任何危机都会不同程度地留下后遗症, 因此对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善后处理, 是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管理的关键阶段。其次, 完善和优化国家文化安全管理的法制体系。国家应当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文化法规和制度规划, 通过完善和优化国家文化安全管理的法制体系, 努力把可能造成国家文化安全的危害程度降到最小。最后, 建立政府主导、公民参与的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新体系。只有充分地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参共同与的有机统一机制, 才能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民的文化安全, 并赢得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最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2]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年。

国家文化安全 篇8

第一、要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全理论体系框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导,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着力把丰富的安全生产实践检验上升到科学的理论, 反过来更好地指导实践。要强化理论研究的规划组织工作, 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学者, 甚至可以邀请国外的专家参与研究,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要高度归纳、深入提炼、精准概括, 尽快提出一套成熟的充分反映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的理论成果。

第二、要突出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继续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创办若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要求,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示范引导。要优化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标准, 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 使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真正成为基础过硬的有说服力的安全文化标杆企业。要推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动态管理, 对于发生了事故或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又不力的企业, 要果断摘牌, 做到能进能出,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搞好经验总结, 注意挖掘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经验和亮点, 在全国推广,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三、要强化安全生产文艺创作。要坚持尊重安全生产规律与尊重艺术规律相结合, 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 用好的作品感染人, 好的故事影响人。要组织安全生产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深入生活, 既要搭好天线, 更要接好地气, 既要充分展现艺术性, 也要充分展现真实性, 切实做到寓教于艺。要坚持两手抓, 既要注重讽刺、批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企业和行为, 更要注重宣扬、讴歌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经验, 着力传播正能量。要充分发挥煤矿文工团的作用, 支持和鼓励文工团发挥文艺创作和巡回演出的龙头作用, 为人民写戏, 为生命放歌, 成为安全知识的宣传队、安全文化的播种机、安全形象的代言人。

第四、要扩大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传播。要搭建好安全生产文化的传播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 广泛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众性传播渠道, 使好的作品能够与群众及时见面。在搞好国内宣传的同时, 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外宣工作。

企业文化的“国家特征” 篇9

美企的强劲竞争

在世界500强企业行列中, 美国企业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 美国的企业还是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企业竞争力。

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美国企业不轻易扼杀员工的每一个设想。在许多公司, 如果员工的一个设想在各部门找不到归宿, 公司允许设想者可以利用15%的工作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设想正确。1985年10月, 美国著名的麦肯锡顾问公司推出了《追求卓越——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一书, 系统地介绍了美国企业共有的文化准则, 这些原则是:目标原则、共识原则、一体原则、卓越原则、成效原则、实证原则、亲密原则、正直原则。

提倡竞争和献身。竞争出效益, 竞争出成果, 竞争出人才, 但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 而在于参与竞争的各方更加努力工作。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为职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才能。

奖励创新。美国许多企业都用不断创新来保持自己的优势。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美国IT公司都秉承了这一传统, 使美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国际的前沿。这种优势的得来, 是其企业文化长期积累和爆发的必然结果。

利益共享。美国许多企业实行股份制, 职工通过持股, 使其除工资收入外还能分到红利。此外还增加了职工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 提高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安全感。美国最大的连锁店沃尔·马特公司、“旅店帝国”、希尔顿公司, 均将一部分股份作为工资或福利分给职工。惠普公司还通过增加职工的福利 (如为子女提供助学金) , 让职工共享公司成果。而其他耳熟能详的美国IT公司, 也都早已用期权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的未来紧密结合起来, 一步步打造完全新型的跨国性的行业巨无霸企业。

法企的求新求变

法国人重视品质和创新、拥有创造力。法国的许多员工以在时尚产业工作为荣。以美容产品为例, 法国专做护肤和美发的某公司, 美容产品时时有新品出现, 平均每2年换掉50%的旧产品, 每5年产品全部更新。即使是企业的后勤部门也同样讲求创新精神, 甚至他们的工作流程、招聘人才的工具也时时在变。

相对于美国企业而言, 法国企业则比较人性化, 比较注重过程中的投入程度, 这样, 对于一些资金投入回收期较长的工作计划, 法企更容易接受一些。法国的大多数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对人才的主动性、创意性、诚信度和忠诚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德企的严谨细致

德国的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的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 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

德国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德国的企业家们认为, 在和谐的气氛中, 能激发人的潜能,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因此, 德国企业管理者普遍注重与员工的沟通, 采取种种措施来解决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在德国企业, 上级给下属布置工作, 通常是首先问:“你现在有时间吗?如果有时间可不可以帮我一个忙?”然后再交待工作, 没有命令, 也没有强迫。员工和领导说话是不称呼其职务的, 直接叫其领导的名字, 这在中国的企业是不尊重领导的表现, 是无法接受的。中国企业虽然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但是, 过多强调的是上下级关系, 等级观念非常强。

注重提高员工素质, 开发人力资源。德国企业文化十分强调以人为本, 提高员工素质, 这主要体现在注重员工教育,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上。德国企业普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它的培训工作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就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不管是什么项目的培训, 都要向参训的员工宣传企业的价值观, 难能可贵。在中国, 很多培训都是业务培训, 往往忽视了企业重要的价值观培训。

牢固的质量意识。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 质量问题能在德国企业的员工中形成共识, 这是最可贵的。德国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举世闻名, 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他们认为没有物美价廉的产品, 只有精品和次品之分。他们的许多产品都是以精取胜, 成了世界知名的品牌。大部分的德国企业, 都认为树立质量意识是最重要的。例如, 德国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 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 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 以质取胜”为理念, 以新取胜在这里是另外的一个话题, 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 就是因为注重产品质量。

优秀的服务品质。德国企业非常重视客户, 注重诚信合作, 创一流服务的品质。德国企业普遍注重以诚信服务客户、塑造品牌、树立企业形象。西门子公司提出的经营理念是“我们希望顾客回来, 不希望产品回来”, 为此, 他们努力满足客户的每一个要求

超强的责任心。责任是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它包括对自己对企业的责任、健康和家庭承担的责任;对自己身处的环境、社会以及世界都要承担的责任。德国工人的责任心非常强, 如果操作规程上要求一个螺丝要拧12圈, 他绝对不会只拧11圈。大众汽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责任”, 为实现责任目标, 大众公司提倡的企业哲学是, 在世界上, 我们生产、出售的高质量产品, 使大众走向成功, 大众人希望通过稳定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 来固定自己的生活环境, 并保护好这个世界, 让子孙后代更好地生存下去。

日企的“忠”与“和”

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本, 作为企业文化神经中枢的经营哲学是企业家精神和宗教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日本企业家把宗教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经营哲学中, “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等思想和神道的“忠”、儒教的“和”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民族的单一性和社会结构的同质性。日本民族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在日本列岛上自始至终都是唯一的民族。在漫长的日本民族历史上几乎没有民族大迁移及本民族之间的大残杀, 社会结构比较稳定和统一。80%以上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同质社会中, 继承了日本社会传统的“强调集团”主义和业绩主义相结合的献身价值观, 对纪律的高度重视又成了组织目标实现的保证。

“文化滞后型”与兼容并蓄性。日本的农业诞生于公元1世纪, 显现出一种“文化滞后”状态。但是日本发扬文化革新精神, 兼容并蓄地输入外来文化以改造自身, 公元7世纪进行的“大化革新”, 缔造出一个融合大唐文化的日本封建文化体。19世纪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 又缔造出一个融合欧美文化的日本资本主义文化体系。

节俭意识强烈。日本是一个岛国, 地小物稀, 这培养了日本民族节俭的观念, “勿暴殄天物”是许多日本人的口头禅, 这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的汽车产品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就在于它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低, 这不能不说日本民族的这种固有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

韩企的步调一致

忠诚、服从、诚实、勤勉的价值观。韩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一致, 以企业主为中心的集权经营机制, 营造出一种视企业为家庭的家风式企业文化, 忠诚、服从、诚实、勤勉是其重要表现。素来崇尚勤劳美德、重视家庭的韩国人, 以自己辛勤的劳动, 承担起对家庭、企业、社会的责任, 使劳动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持续行为, 自觉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群体主义的行为规范。在韩国, 企业作为传统家庭的变形与扩大, 构成了新的共同体。在企业中,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命运与企业盛衰密切相关, 每个人都努力以对企业作出较大贡献来证明对企业的忠诚, 显示出巨大的集团效率。组织成员之间能相互尊重信任、协调合作、团结友爱, 这与西方文化在组织成员之间提倡竞争形成鲜明对比。群体主义的行为规范, 在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方面, 比个人主义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恒定性, 这也是决定韩国企业组织活力特性的重要因素。

重教尚贤的传统。韩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就已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至90年代, 中等教育基本普及,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全社会都形成了尊师重教、崇尚人才的风气, 在企业也不例外, 严格的人员培训, 使企业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人才第一”的思想渗透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韩国企业的人员培训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直接在工作中学习, 通过工作锻炼培养人。另一种形式是脱产研修, 一般大的企业集团都设有研修院, 开设适合于从最高经营者到普通职员的课程, 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灵活多变、积极推动企业发展、勇于实践、挑战新技术、具有诚实性和责任感的各层次专门人才。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经营文化。韩国企业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 企业的经营战略在于探索如何生产产品, 即寻求生产技术可行性, 以获得必要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在政府的保护下, 企业逐步向外向型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韩国企业经营的决策标准已从单纯的生产技术可行性转向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由设备竞争转向效率竞争, 政府奖励出口的经济政策给企业以新的发展机会。20世纪80年代, 韩国经济进入了以技术立国和追求经济稳定增长时期, 这是一个追求新型、与众不同的时代, 企业从依靠低工资生产廉价产品变为生产三高产品, 即高附加值、高生产率和高工资产品, 不断创新成为企业的追求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后, 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 韩国企业开始冷静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与政府同舟共济, 推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从追求规模到效率优先, 强化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固本强身, 消除泡沫, 达到经营合理化、经营素质先进化, 以促进经济全面复苏。

论中国国家审计文化 篇10

一、中国国家审计文化的内涵

研究中国国家审计文化问题,看上去是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个实践问题。因为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是从中国国家审计实践中产生并为中国国家审计服务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中国国家审计文化首先是中国国家审计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对中国国家审计产生重要影响。它有许多重要观念,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中国国家审计人员长期坚守、信奉的观念体系。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是在中国国家审计的长期实践中产生的深入中国国家审计人员内心的精神理念、价值标准、制度规范。中国国家审计人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维护它,中国国家审计文化能够起到管理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维护中国国家审计秩序、按照中国国家审计的要求进行正常审计的作用。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是中国国家审计机关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审计工作理念、工作作风、规章制度、人事安排等。广义的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是中国国家审计人员创造出来的所有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具有精神性质的部分,又包括国家审计人员、国家审计组织、国家审计设施、国家审计成果等物质形态的部分。狭义的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指中国国家审计的精神文化,包括中国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道德、审计思维方式、审计学术思想、审计制度等。我们目前所研究的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主要是狭义的中国国家审计文化。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是中国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体现。当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国家审计必须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也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监督文化和经济文化。由于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既受社会制度影响,又受传统文化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国家审计文化区别于他国国家审计文化。

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中国国家审计的性质和质量。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就是民主政治观。这样的描述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西方的民主政治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我们的国家审计也并不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国家审计。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是当好维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忠诚经济监督卫士,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免疫系统。

中国国家审计精神是指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精神,关系到他们对中国国家审计事业的职业认知、职业观念、职业感情。如果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就会在实际工作中不怕艰难险阻,敢于同不正之风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相反,如果精神萎靡不振,就会在国家审计工作中败下阵来,甚至被糖衣炮弹击垮,与违法乱纪者同流合污。

中国国家审计道德是指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丰富而具体,虽然没有强制性,但对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活动影响深远。一个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国家审计人员群体,对于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减少国家审计风险将起决定性作用。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审计人员群体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将会给国家审计事业带来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的审计思维方式是由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中庸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是传统中国人的常见思维方式,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注重追求和谐也是中国人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方式有优点,也有局限性,我们要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提高国家审计人员思想水平和工作质量。在进行国家审计时如果不突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降低效率和质量。在处理尖锐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如果过分追求和谐,就会给犯罪分子提供漏网之机。

中国国家审计学术思想是中国国家审计实践的科学的经验总结,内容丰富,能够为未来中国国家审计提供理论依据,指导当下的国家审计活动。中国国家审计学术思想有自己的特色,也区别于其他国家审计学术思想。应该把真正有效的中国国家审计学术思想写进教材和制度,内化为指导国家审计人员开展国家审计的行动纲领。

中国国家审计制度是中国国家审计的各种规范要求,是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时必须认真执行的,也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和人员必须配合执行的。国家审计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可行,同样影响国家审计工作。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完善,这样才能使国家审计工作更有成效。

二、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与中国国家审计的关系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是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物,是由中国国家审计人员所创造,为中国国家审计人员所特有的。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国家审计的雏形。有了国家审计相应产生了相应的国家审计文化。

现代中国国家审计部门作为国家经济监察部门,其文化有自身特点。中国国家审计人员不同于一般的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从经济层面上讲,中国国家审计文化要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监督国家资源合法合理使用,提高国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从政治、法律层面上讲,中国国家审计文化要体现中国国家审计人员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即依法客观公正地进行经济监督,不徇私情,不怕打击报复,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从技术层面上讲,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一定是专业化文化,体现中国国家审计这个专业。从道德层面上讲,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也一定是高品位文化,体现中国国家审计人员更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还与中国国家审计部门如何定位自己的工作、如何学习当代优秀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有关。从道理上讲中国国家审计人员应当学习当代优秀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这样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打铁自身硬,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经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中国国家审计体制不同于其他国家,对国家审计本质的理解也不相同,中国国家审计文化自然也就不同于他国。中国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什么?理论界和实务界有许多不同观点,就连中国国家审计机关高层的观点也不一样。对中国国家审计本质的不同理解,就会形成不同的国家审计模式,也会对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产生影响。

三、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与中国国家文化的关系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受到中国国家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国家文化密切相连,是中国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重视传统儒家文化,强调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认为义应被放在首位,对中国国家审计人员而言更要以义制利,要先义后利。现在中国国家审计人员更应当有比追求个人富贵更高的精神追求,需要学习中国国家文化的优秀思想。中国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应该是信用经济,但现实却是中国社会存在严重信用缺失现象。但传统中国文化是非常强调信用的。对中国国家审计人员而言,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信用思想,打击国家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行为,才能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除了受中国国家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到中国最高管理者、中国国家审计机关最高管理者的影响。他们的道德状况、领导水平、法制意识对中国国家审计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国家审计文化受到中国国家审计部门的主要领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中国属于大权力距国家,不同的领导,其权力差别还是很大的,不同层次的领导其权力差别更大,国家审计相关领导对国家审计文化影响很大。选择什么样的中国国家审计部门的领导人很关键,他们对中国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选择好中国国家审计部门的领导人,将会对中国国家审计文化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中国国家审计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一部分,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也是中国国家治理文化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中国国家治理文化也就有什么样的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关国家治理之道源远流长,各种理论纷繁复杂,寻找正确的国家治理道路应当是我们的职责。中国国家治理之道不仅仅要低成本高效益,还要安民心、顺民意、树正气。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也要本着这一原则进行建设,要认真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中国国家治理文化,真正把优良文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中国的国家审计人员才不愧为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忠诚卫士。

四、中国国家审计文化的发展路径选择

现在我国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中国国家审计文化就需要配合国家审计部门去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国国家审计文化同样需要有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维护好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社会制度,在此基础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敢于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斗争。要在国家法律和国家审计制度的框架内认真开展经济监察工作。其次,要不断健全与完善国家审计制度。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审计活动的透明度和审计结果的公开性要不断增强。这也是中国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国家审计只有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公开,才能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依靠党和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排除权、情、利等因素的干扰,坚决依法惩治国有经济领域中的腐败分子,与经济犯罪的斗争,在中国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三,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促使中国国家审计文化健康发展。中国国家审计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专业素质,严格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客观公正,勤勉尽责;要认真诚实,严于律己;要有浩然正气,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敢于碰硬;要坚决抵制腐败,同腐败思想进行斗争;要保守秘密,防止腐败分子和敌对分子钻空子;要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问题,查出腐败分子。这样才能真正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才能树立中国国家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上一篇: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下一篇:舞台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