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外书的时间

2024-04-16

看课外书的时间(通用12篇)

篇1:看课外书的时间

五年级 数学《看课外书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的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3、能正确的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填空:1/2=()÷()

4÷5=()/()

3、0.1=1/()

0.01=1/()

0.001=1/()

4、比较大小:0.85()0.9

0.45()37/100

(二)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

2、我们来看看林林和明明看课外书的时间。(投影出示本课的主题图)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认真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林林看课外书的时间0.4时,明明看课外书的时间1/4时)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谁看课外书的时间长?(重点讲解)

3、同学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如何列式、计算。①、画图法:0.4>1/4

②0.4时是24分钟,1/4时是15分,所以林林看课外书的时间长。③ 把分数变成小数再比较:1/4=1÷4=0.25。0.25<0.4。练一练:1/5

2/25

2/3化成小数

小结: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④ 把小数变成分数再比较:0.4=4/10=8/20

1/4=5/20

练一练:0.9

0.03

0.125化成分数

小结:小数分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填空(课件出示。)

2、解决问题。(课件)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课后熟记)(课件)

五、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看课外书时间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而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问题的引入,我出示了两个小朋友看课外书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一个是用分数,一个则是用小数,然后请学生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二是解决问题的探索,比较两个用不同形式表示的数,这是一个新知识,也是学生认知上的新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也得出了和书上一样的四种比较方法,即使没有书上的那么完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探索。第一种用画图的的方法,直观地比较两个小朋友看书的时间;第二种通过简单推理的方法,得出谁用的时间多一些;第三种是将分数表示的时间转化为小数,然后再比较时间的多少;第四种则是将小数化为分数,然后再比较。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讨论,将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渗透在其中,将分数化为小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将小数化为分数对于个别学生就有一定的困难,经过一定的讨论,让学生悟出分数转化为小数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

本课将“谁用的时间多一些”这一现实的有趣的生活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有机地将多种学习材料串连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时,老师提供学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在学生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而在本课时教学比较满意的方面是:

1、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2:看课外书的时间

0.4=4/10=8/20 1/4=5/20

因为8/20>5/20 所以0.4>1/4

篇3:看课外书的时间

教师作为社会上的一种职业是人所共知的,一切职业活动的共性是知识性、技术性和技能性。简单的劳动是如此,复杂的教书育人更是如此。培养教师只重视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而忽视技术技能的训练显然是走入了误区。因为对教育、教学艺术的驾驭是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总和就是教师必备的职业技术技能。作为一名师范生,就要接受一定的教师职业技术技能训练,为未来的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可以说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是师范生的本质特征,是师范性的主要体现,也是检验师范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职业技能培训与学科教育不同,学科教育是以知识体系或学科发展为导向的,以保持学科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和生产活动的知识结构。而职业技能培训则是紧紧围绕着职业活动的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即职业是做什么就教什么,一切以职业活动为标准。为此在确保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凭借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利用课外时间,建立领导体系,构建培训队伍,确保组织落实,以专题项目为抓手,强化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以期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 强化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探索

2.1 建立领导体系,构建培训队伍,确保组织落实

为确保利用课外时间强化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由学院和各职能教研室成立两级强化职业技能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条块分明,保障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组建了五支进行职业技术技能训练的教师及学生队伍。第一支是各教研室相关术课教师承担的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师范技能训练的教师队伍;第二支是由高年级优秀学生组成的承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的学生队伍;第三支是由承担教育见习、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践课教师队伍;第四支是由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和承担课外活动辅导的教师组成的校园文体活动教师队伍;第五支是由专职体质健康测试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队伍。同时根据各类课程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承担的不同任务,以专题项目为抓手,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课程和具体责任者,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1]。

2.2 观摩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激情

为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参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思想认识,激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激情,全面提升参与职场竞争的竞争意识,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有学院相关领导与无锡市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和协商,组织体育专业学生观摩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中小学体育教师讲课竞赛、基本功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同时邀请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和部分学校体育教研室的负责人来学院进行讲座,介绍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向,及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的要求。使学生充分了解当今社会对中小学体育教师需求的规格与条件,以现实需求和激烈竞争的震撼,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利用课外时间强化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激情,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培养目的。

2.3 组织学生进行基本体能大赛,夯实体能基础,提升身体素质

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即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方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包括两个层次:健康体能和竞技运动体能。健康体能以增进健康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为目标,竞技运动体能以追求在竞技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需体能为目标[2]。体育教师是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教育者和指导者,体育师范学生充沛的健康体能和优良的运动体能是强化其职业技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此在课余由高年级优秀学生组成团队承担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同时组织各年级学生进行基本体能大赛,进一步夯实其健康体能和竞技运动体能的基础,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基本体能大赛项目的选择上主要以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为重点。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相关指标,以其相应良好等级的评价标准,作为学生基本体能大赛的及格标准并依次类推。同时学生基本体能大赛的成绩还与其学年度的综合测评相挂钩。

2.4 组织学生进行基本运动技能大赛,强化运动技能储备

运动技能是通过身体的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活动方式顺利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主观经验的表现,是以一定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主体对特定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表现[3]。运动技能储备是指掌握各种动作的数量与质量,即以往进行的各种技能训练在身体上的积累结果。而体育教师则是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因此体育专业学生精湛的运动技术技能,优良的运动技能储备,是体育专业学生参与激烈职业竞争的首要和必备条件。为此体育学院按照强化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实施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基本运动技能大赛(三、四年级学生参与)。由专业术课教研室与承担教育见习、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践课教师队伍共同组织落实。具体流程为:首先宣传与动员,宣传基本运动技能大赛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消除学生害怕出丑的紧张心理,同时公布基本运动技能大赛项目的范围,鼓励学生积极准备。其次出题与准备,组织相关教师参照本科术课教学大纲和体育新课程一至六水平中的基本运动技能项目,建立基本运动技能大赛试题库,制定大赛规程与评价标准,准备好试题卡。最后比赛与观摩,比赛时学生随机从试题库中抽出试题卡,针对试题内容,展示运动技能,由教师组成的评判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基本运动技能大赛现场,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观摩与学习。同样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大赛的成绩与其学年度的综合测评相挂钩。

2.5 组织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管理,熟悉工作流程

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表明:体育教师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认真组织好学校的早操、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为使体育专业学生了解学校群体工作,熟悉工作流程,提高群体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凭借自身综合性大学学生人数多,群体活动多的优势,组织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由教师负责培训与指导学生对全校的早操进行组织、管理与实施;其次安排体育专业学生作为各下系教师的助手,在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下,对所下学院或系的学生与教职工的群体活动进行辅导、训练与组织实施。再次在校级单项竞赛中,由专项教师对体育专项学生对单项竞赛的规程、报名、比赛、裁判等进行培训与指导,使体育专业学生能熟悉单项竞赛活动组织的工作流程。提升单项竞赛活动的组织能力。

2.6 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了解测试过程,掌握测试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应该说能熟练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工作流程并能组织实施,是当前一名合格体育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为此由专职体质健康测试教师与体育专业的学生组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队伍。从测试工作的组织与策划、测试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体质测试的实践与操作,测试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测试报告的撰写和上报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均由专职体质健康测试教师负责培训与指导。体育专业学生通过参与每年对2万多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实践,基本了解了体质健康测试的过程,掌握了测试的方法和对测试数据的管理。增加了参与职业竞争的职业技能储备,提升了参与职业竞争的自信。

2.7 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专题演讲与实践教学演练,提高演示与表达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个人素质的体现,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训练、锻炼、磨练出来的,而且教学基本功作为一种技艺,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微格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技能的反馈训练课程,它提供一个具有音、像摄录设备的练习环境,记录练习的过程,使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和简化,帮助培训者及时获得准确、具体的大量反馈信息,促使其教学技能迅速、有效地形成。为此针对即将进行实习的学生,充分利用相关学院微格教学教室和教学设备,组织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理论专题演讲与实践教学演练,提高其演示与表达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在室内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理论课专题演讲,提高学生电化教学水平、教学演示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在室外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实践课专项项目教学演练,并全程录像。使培训者及时获得准确、具体的大量反馈信息和指导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意见,有效促使其教学技能的快速提高。

3 结束语

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强化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体育教师职业成长的起点。在当前毋庸置疑体育专业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技能是明显加强了,但传统的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却存在弱化趋势。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改革与强化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体育专业学生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时间上应课内外相结合,内容上应理论与实践,体能与技能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效。

摘要:利用课外时间,建立领导体系,构建培训队伍,确保组织落实,以专题项目为抓手,强化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以期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杨冰,彭国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培养模式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8):78-80.

[2]杨静宜,徐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偷偷看课外书,好不好

江苏省常州市博爱路小学 喻子倩:我喜欢看书,觉得可以增长知识,但是却遭到父母的反对。妈妈说:“你呀!真是的,老是看闲书,再说了考试又不考它,你快去给我看作文书去,这次期末考考坏了,你的书全要没收。”爸爸说:“女儿啊,看那么多书,眼睛近视就不好使了,我才不会给你配眼镜,花那钱。期末考复习那段时间不许看。”我失望极了,人长眼睛为了什么?为了看书呀!我还是要多看课外书的。

江西省赣州市白云小学 曾俊泽:不好,因为看课外书虽然是好的,但要注意时间,不能太沉迷于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一小 刘江悦:我喜欢看课外书,回家刚做了些作业,满脑子里都是课外书的内容,于是,我又把课外书给拿了出来继续看。结果,爸爸下班回来了,我还没有做完作业。

广东省广州市协和小学 孙一琪:我在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想不出时,总会看课外书轻松一下,结果浪费了不少时间。现在我明白了人做事一定要专注,不能三心二意。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罗柠柠:看课外书是可以,喜欢看也是好的,但是在课堂上看就不应该了,影响学习不说,时间长了,也会厌倦上课,因为这时老师上课就吸引不了他的兴趣了,后果有点严重。

辽宁省大连市南华小学 张新华:喜欢看课外书,如果看过以后能够学到东西,就很好;如果只是消磨时光,那就不太好。因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老师的观点】

周莉莉:看课外书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爱看课外书的孩子才会学习。孩子获得知识的渠道有很多,如果让孩子仅仅局限在书本上,对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是很不利的。现在的各类考试也更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而不是只考书本知识。

路海萍:家长不要逼着孩子阅读,这样的收益不大。家长也不要完全不让孩子看他们喜欢的书,因为在那些书中孩子能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好词好句、逻辑思维的提高等,当然前提是看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

“胖叔叔热线”

下一轮主打话题:

1.小学生可以“选美”吗 ?

2.双休日,怎么过?

3.小学生可以玩电子游戏吗?

写好后寄到《小星星》杂志社。另外,你有什么话题,也请一块寄过来,好吗?别忘了在信封上注明“胖叔叔热线” 哟!除了写信,你还可以拨打热线电话:0791—86503404(截止日期:2016年10月30日)。

篇5:看课外书的时间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

本课将谁用的时间多一些这一现实的有趣的生活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有机地将多种学习材料串连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篇6:看课外书的时间

(2)图中有一个点位于方格的对角线上,这表示什么意思?(3)图中方格纸的对角线的左上方的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右下方的点呢?

(4)估计一下你每周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在图上描出来,这个点位于什么位置?

考点:条形统计图. 专题:阅读型.

分析:(1)由图可知:则用有序实数对表示图中各点为(1,9)(1,6)(2,7)(3,5)(4,2)(5,5)(6,4)(7,2)(7,3)(9,1);

(2)图中有一个点位于方格的对角线上,这表示该同学每周看电视和读书的时间是一样的;

(3)左上方的点每周阅读的时间都超过5小时,且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5小时,右下方的点看电视都超过4小时,读书都不超过4小;

(4)此问具有开放性,只要和符合你的情况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1,9)(1,6)(2,7)(3,5)(4,2)(5,5)(6,4)(7,2)(7,3)(9,1);(2)表示该同学每周看电视和读书的时间是一样的;(3)左上方的点每周阅读的时间都超过5小时,且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5小时,右下方的点看电视都超过4小时,读书都不超过4小;

(4)此问具有开放性,只要和符合你的情况即可,答案不唯一.

篇7:看课外书的时间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3、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

2、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    =(  )÷(  )    =(  )÷(  )

(2)在数位顺序表上,小数点的右边第一位是(  )分位,第二位是(  )分位,第三位是(  )分位……。说说下面小数的意义:

0.2表示(  )分之(  ),0.75和0.625呢?

2、引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看课外书吗?每天看课外书的时间是多少?(学生自由说,汇报交流。)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看课外书的时间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数学问题。(板书:看课外书时间)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

下面我们来了解林林和明明每天的看课外书时间。

2、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表,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林林0.4时    明明时)

3、提出问题,进行估计。

(1)同学们能从这两个数学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数学问题)

(2)请同学们估一估,谁用的时间多一些?(板书:谁用的时间多一些?) (估计→汇报)

4、解决问题的探索。

同学们有的说林林的多,有的说明明的多,怎样才能精确的比较出谁用的时间多呢?

(1)自主探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记录下解决过程,你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2)合作交流。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比较方法。

(3)全班汇报。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比较方法?(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室进行板书。)

5、课件展示课本中呈现的方法。

下面老师用课件展示课本上给我们呈现的方法,看不清的请看课本上相应的图。注意对照你们探索出来的方法,哪些方法是与你们相似的,哪些方法是没有想到的。(每展示一幅图时指名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6、讨论并归纳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l 分数化成小数

(1)做课本上的“试一试”第2题。(独立练习→)

(2)请同学们讨论并归纳出分数化成小数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汇报→课件展示)

l 小数化成分数

(1)做课本上的“试一试”第1题。(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2)请同学们讨论并归纳出小数化成分数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汇报→课件展示)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课件出示练习题)

2、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题后面板书:分数、小数的互化)

2、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如,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要……;小数化成分数不是最简分数时,要……)

五、实践活动

篇8:看课外书的时间

1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高校体育教育相对于中小学体育教育而言, 更是一种养成教育, 即注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做到这一步, 首先必须引导大学生体育兴趣, 在其个人兴趣爱好基础上, 注重个人体育专项的爱好, 并在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中逐步予以强化。通过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 可以培养大学生体育自学、自练、自评能力, 提高体育意识, 养成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是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 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愉悦身心, 陶冶情操, 充实精神生活。富有激情、多姿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可以使大学生保持积极、热情、达观、欢快的精神状态, 精力充沛, 使校园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最终形成打上深深的印记。形式多样, 生动充实的课外体育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举止, 符合社会规范个人道德观, 以及文明礼貌以及团结友爱的品德。健康的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能够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 对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积极的作用。

3满足大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

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我国古代的养生观中就有“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之说。青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运动至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就如同日光、空气、水至于生命一样重要。国外相关学者认为, 按大学生的身体发育程度, 每日应参与步低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我国的相关教育法规要求与此基本吻合。目前, 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较为强烈, 广泛地开展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必然选择。

4传递人类体育文化

高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中, 传递人类文明, 特别是人类体育文化功能极为明显。对于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 大学生有义务来学习、继承, 并通过自身的参与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传承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大学生肩负着这一社会历史使命。因此这种对于体育文化的接收, 既有个人健身娱乐价值, 又有社会价值。

所谓素质教育, 是教育人们如何将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 运用于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并能表现出高品质的思想和技能。素质教育不是单纯的提高学分, 它是一个包括思维、能力、人格等全方位的教育, 是使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够独立、健康、快乐的在社会上工作、生活和学习。它以全面提高、培养、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相对于应试教育来看,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a.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素质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 确定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科学目标、心理情感目标、身体技能目标, 并为目标的达成划分出不同的能力等级。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 知识的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 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整合性。因而, 现今的学校已不再局限于为个体提供系统的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使命, 而是能成为引起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 更多地考虑个体将如何面对生存及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来自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所能做的一切, 就是设法为个体能够解决无法预见的问题做准备,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在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

b.积极发展人的创造性潜能

素质教育强调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氛围,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在探究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自己所有学习行为都能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 自己所有的成就感都能相当程度上获得满足, 从而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个体能量充分释放, 心理表达充分自由。唯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极致的发挥。在这种机制的激励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 获取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 潜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掘。

c.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维。学会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 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一个概念提出来了, 自己先试着去定义它;一个命题提出来了, 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 让思维跑在教师的前头。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就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 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回答教师的提问远不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何况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开放课堂的教学空间, 让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 社会生活进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人才非常有益。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使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增长知识, 培养体育意识,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增强学生体质, 丰富学校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有课内课外的双重性。新形势下的高校课外活动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a.转变高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思想观念, 从传统的三中心走出来强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b.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 把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指向。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管理、指导与评价等方面, 不仅要主动适应课改的需要,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增强教师职责感, 突出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

c.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组织领导,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运行网络, 确立自主管理的根本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各团队的作用, 形成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局面。课外体育管理机制构建中, 应该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意识, 尽量满足学生对锻炼项目、锻炼时间的差异性需要。在可行的情况下, 还要满足学生个性发挥的需要。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体育教学部门为辅的自我管理格局。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等特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从素质教育的特点再度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课外体育活动。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1:1-11.

篇9:看课外书的作文

其实,我以前并不爱看课外书,为什么我能在这次课外知识竞赛中夺魁呢?这还得从那堂自然课说起:

那天上课,老师突然问我们:“世界上四大洋是哪四大洋?”“糟糕,这个知识还没学,怎么办呢!”我想了好久也没想出来,再看看别的同学,唉!跟我一样,也都摸不着头脑呢。我正急得没法,猛然想起自己那次偶尔在一本书上看到:世界四大洋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我心里豁然开朗,立刻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惊奇的目光,老师也表扬了我。我高兴极了,高兴之余又不禁陷人了沉思。想不到看课外书这么有用呀!……

从此以后,我便兴致勃勃地看起课外书来。家里的课外书成了我的好伙伴。我一本一本地看着,仿佛自己也来到了神秘可怕的“魔鬼三角洲”;也乘着飞碟来到了外星球,见到了外星人;也来到了非洲,看到了笨重的非洲象;也回到了几千万年前,看到了巨大的恐龙……这一切,把我引入知识的海洋。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学到了许多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日积月累,我懂得的知识便多了起来……

下课后,我常常和同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天南地北地谈论着各种奇闻怪事。我越说越起劲,把我看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统统搬了出来,什么外星飞碟,什么海底金字塔……同学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称我为“课外书大王”,不久这个“雅号”便传开了。

这次,班里举行“课外知识竟赛”,同学们都推选我。我想:同学们这么信任我,我一定不能丢脸!于是,我把学到的知识全部“调动”出来,侃侃而谈,大家都听得入了迷,就连老师也赞不绝口。我刚讲完,同学们便热烈地鼓起掌来。“一等奖”就这样被我夺得了。事后,老师、同学们纷纷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读课外书真有趣。

篇10:话题作文:看课外书的烦恼

话题作文:看课外书的烦恼

高一年级董琪

“拿来。”老师瞪着我说,见我没有拿出书的意思,他又催了一遍,“听见没有,把书拿出来。”我无奈地从书桌里拿出大作家余秋雨先生作的《文化苦旅》,不情愿地递给了老师,老师接过书,扔下一句话:“下课后,来办公室一趟。”

下课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办公室,这次又要挨骂了。老师曾在班会课再三强调不准在学习时间看课外书,同学们问:“世界名著也不能看吗?”老师说:“世界名著也不行,学习时间只能看课本或做作业。”随后他又说,“如果谁违反这条规定,不仅缴到的课外书没收,还要在班会课上做检讨。大家没有意见吧?”谁说没意见呀?我们有些气愤,可谁也没有胆量大声说出,只在心里不断嘀咕。我很喜欢看书,这条规定对我太残酷了,让我觉得这好像是秦朝“焚书坑儒”的现代版。我实在经不住课外书的诱惑,于是在自修课上,把书夹在课本里偷偷地看,可每次看书都逃不过老师锐利的眼睛,总被逮个正着。我很惭愧,好像是正在偷粮食的老鼠被猫抓住了一样。第一次被抓时,在我多次乞求下,老师念我是初犯,就把书还给我。第二次被抓时,我就没有第一次那样的运气,结果,书被没收了。第三次被抓时,我更惨了,不仅被没收了书,还在班上作了检讨。

每次被抓后,我就要求自己不要再看课外书了,还为此列出了种种理由。

一、看课外书浪费时间;

二、看课外书是违规的事;

三、„„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忍不住了。自修课做完作业后,还有一段时间,我不习惯看课本,经常是看课外书度过这段时间。现在课外书不能看了,我就觉得无事可做,感到无聊透顶。于是,我怀着侥幸的心理又看课外书,可现实太残酷了,我又被抓住了。这次是第四次了,我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办公室。

篇11:上课看课外书的检讨书

您好!

在我们学生的心中,学校外面的世界总是多姿多彩的。因为我们作为学生,平时只能呆在学校学习,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向往,想获取更多外界的信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电脑和手机,另一种就是课外书了。显而易见,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第一种方式来获取外界信息是不大现实的,那么平时只能从第二种方法上来获取信息了。

其实我从小就是一个很爱看课外书的人,不管什么样的课外书我都喜欢看,尤其喜欢看旅游类的书籍。但自从我读高中以来由于学业紧张我已经很少有时间再去看一些无关于课堂知识的书了,特别是最近的这一次期中考试我没有考好,在班上的成绩于上次的中考成绩而言足足降低了x个名次,因此内心感到无限的压抑与沮丧。我想通过一种方式来缓解自己这种压抑的情绪,因为我知道如果长时间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的话极有可能演变成为厌学情绪。我所理解的厌学情绪就是什么课都不想听,什么作业都不想写,不想接触任何与学习有关的东西,如果我后面真的出现这种厌学情绪就麻烦了。

思来想去,我选择了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解压——看课外书,因为我只要每次看课外书我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好,于是前两天我便去了学校的图书馆借了几本有关于旅游的课外书。借回来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看课外书之旅,不过我没想到的是我解压“过度”了,看课外书之旅一旦开启就如洪水泛滥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就连今天下午的自习课我也没能忍得住,偷偷地看起了课外书,结果被您抓了正着……

所以在这里我要像老师您承认错误,首先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弄清楚什么事重要,什么事不重要,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看课外书固然是一种解压方式,但是绝不能在课堂上看,因为课堂是供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不是提供给大家消遣的地方。其次通过看课外书的方式来解压也要有个度,一旦超过了这度,很有可能就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像今天下午的自习课一样,把课外书拿到课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更何况还在课堂上看起了课外书,这就是解压“过度”的表现,把自己的初衷忘了,长此下去,最后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老师,我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一定会改正,下次我不会再这么做了,谢谢您的监督与提醒。

此致

敬礼!

检讨人:xxx

20xx年x月x日

篇12:看课外书的时间

1 自主学习与课外阅读

所谓自主学习,人们最普遍的理解就是指学习者具有“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Holec,1981)。一些研究者还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出了诠释。Scharle&Szabo(2000)认为自主是指“管理自己事务的自由与能力,其中包括做决定的权力”,也就是说学习者应被给予充分的自由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并有权力做出相关决定,同时,学习者也应掌握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Van Lier(1996)认为学习者应能解决三个问题,即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以及何时学习。Ho&Krookall(1995)则从更加具体的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阐释,认为自主学习应包括以下技能:选择学习材料、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过程、评价学习进程、评估学习计划及时间安排、应对负面影响因素、自我激励及自我约束等。

自主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英语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新大纲》还特别指出,其中能力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不仅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目标,更应该体现在课外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学生只有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才是真正学会了学习,真正使学习富有成效。课外阅读是英语专业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学习者的学习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角度,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由此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发现问题,明确教学目标,为实现《新大纲》所提出的培养目标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从而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英语专业学生是否能对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2)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是否恰当?(3)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是否合理?这里课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外所进行的与课堂学习(如复习课上所讲内容、预习等)及作业无直接关系的英语阅读。

2.2 研究过程

该研究针对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鉴于大四学生已开始忙于找工作,可能更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因此,本研究把研究对象设定在大一到大三学生。研究工具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三部分组成,涉及到阅读时间、阅读计划、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资源等内容。本次调查于2012年5月进行,一共发出148份问卷,收回148份问卷,有效问卷141份。

3 研究结果

3.1 阅读安排

问卷第一部分共有4项,目的是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前3项涉及投入课外阅读的时间。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学生中,有60%的同学具有课外阅读习惯,但是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的比例占将近40%。从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上来看,每天能够做到阅读1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20.3%,超过3小时的比例为3.2%,而阅读时间不确定的高达42.1%。从这些数字来看,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时间显然过少。关于影响课外阅读时间的因素,59.1%的学生认为是由“作业或其他事务过多没有时间”造成的,而21%的学生则选择了“对英语阅读没有兴趣”,没有学生认为英语阅读没有用处。

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英语课外阅读对提高英语能力的作用,但是由于作业或其他事情过多而导致没有时间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所以也造成在英语课外阅读方面投入时间过少的现象。

问卷调查第一部分第4项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拥有阅读计划。结果显示,表示制定了阅读计划的学生仅占12.8%,而在问及“阅读后会做什么?”时,81.5%的学生会表示仅读读而已,什么也不做,12.5%的学生表示会摘抄好的词句、段落,6%的学生表示会写一些感想。

3.2 阅读内容

问卷第二部分第1项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由学生自由填写。结果发现,70.1%的学生填写了通过考试,50.2%的学生填写了扩大词汇量,32.5%的学生填写了培养语感,39.1%的同学填写了扩大知识面,11.1%的学生认为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而9.2%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从中得到享受。

第二部分第2项在于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其中填写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仅占3.5%,阅读时尚期刊的占30%,阅读国外期刊(如Times,Economist)的占9%。通过事后对10位学生进行的采访发现,他们之所以阅读一些国外期刊(通过购买期刊或者网上找资料)是因为在四八级考试或出国考试中一些阅读材料来源于类似的期刊。这与前面提到的课外阅读目的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很少有学生去读文学名著,其中一位学生说仅在一年级时读过一个简写本,后来再也没有读过文学名著。原因是读文学作品耗费时间长,而且难度大。

3.3 阅读方式

问卷第三部分第1项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阅读方式。结果显示,21%的学生会与同学交流阅读材料,79%的学生不与同学交流阅读材料;而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的学生仅占8%。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外阅读时,大部分学生基本采取自己阅读的方式,不去与同学交流阅读材料,更无从去交流阅读体会。

问卷第三部分第2项在于了解学生获取课外阅读资源的途径,27.8%的学生填写了“老师推荐”,而33.5%的学生选择了“偶然碰到”,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与前面的关于阅读计划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正因为缺乏阅读计划,才导致许多学生在获取阅读材料时只是偶然碰到才去阅读。

另外,还有22.6%的学生选择了“网上搜索”。不能否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外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学生面对这些资源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往往会今天看看这个,明天看看那个,缺乏一定的规划,也缺乏对学习资源的深入了解,无法正确地利用学习资源。

4 讨论

4.1 自主学习能力状况

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包括:学习者管理自己的学习并为之负责,学习者知道如何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者了解自己的需求;对学习进行批判性思考;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内外的机会练习英语(Sanprasert,2010;Benson,2001)。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量明显过小,投入到课外阅读中的时间过少;(2)阅读动机中应试的成分过多。虽然考试是反映学生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如果学生阅读的目的仅限于应试,势必会造成高分低能的情况;同时学生在阅读中急功近利的倾向明显,因为阅读文学作品见效慢,而忽视阅读文学作品,不利于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3)缺乏阅读规划,没有规划的阅读使课外阅读带来的效果大打折扣;(4)从课外阅读中还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也比较薄弱。由此可见,学生在管理自己的学习方面还有所欠缺,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应试成分明显,阅读当中要求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未得到体现。

4.2 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原因

造成学习者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有两方面:文化影响、教育方式(Ho&Crookall,1995)。从文化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师道尊严”,教师的话就是权威,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反映在教育方式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虽然目前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传统思想在教育中的影响仍不可小觑。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已经习惯了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如果没有老师的要求,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受到了限制,无法自由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英语教师(包括中小学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4.3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个体需求和合同在学习中的权力。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顾问(counseller)或学习资源的管理者。

Littlewood(1999)曾把自主学习能力分为两种,一种为主动性(proactive)自主,一种为反应性(reactive)自主,前者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后者指学习者不能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但一旦确立学习方向,学习者就会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自主管理学习资源。后者可以是前者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在学习者还未能拥有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应给予适当的指导,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新大纲》(2000)曾指出,“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因此,教师应摈弃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事情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组织,加强计划性。

根据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1)在学生入学之初,应对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加以指导,可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而到高年级时,使学生学会自己根据个人的水平、学习目标定制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2)在阅读内容方面加以引导。近年来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的忽视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文学知识,提高语言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牛建伟,2003),这都是高素质英语人才的必备条件。因此,对学生阅读内容的引导也应是教师一个不可忽视的责任。(3)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诚然,课外英语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但是,自主学习并非自己学习,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必要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一个必要能力。通过与同学讨论、沟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4)教师应对学生选择难易适当的材料方面进行指导。《新大纲》规定了学生在一年级时应能阅读相当于Thirty-Nine Steeps(简写本)的浅显材料以及Reader’s Digest,而到三年级时则要求学生能读懂相当于美国Times或New York Times的社论和政论文章,能读懂难度相当于The Great Gatsby的文学原著等。如果学生在某一阶段阅读了与自己水平不相适宜的材料,会导致或毫无收益,或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向学生推荐他们应该阅读的材料。同时,鉴于学生英语基础不同,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如果学生能进行适合自身的课外阅读,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笔者了解到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状况,发现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本研究中被调查对象独有的问题,而是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课外阅读是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教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应在课外阅读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外阅读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同时,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因此,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需求,从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管理,以便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mon,1981,

[2]Scharle A,Szabo A.Learner Autonom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Van Lier L.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M].New York:Longman,1996.

[4]Ho Judy,David Krookall.Breaking with Chinese cultural tradi tions:Learner autonom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System,1995,23(2):235-243.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Sanprasert,Navaporn.The application of a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autonomy in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 guage[J].System,2010(38):109-123.

[7]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2001.

[8]Littlewood W.Autonomy: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24(4):427-435.

上一篇:联华超市案例剖析下一篇:中馆驿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