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

2024-05-05

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精选6篇)

篇1: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

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

——流山镇党政办 韦献敏

广大人民群众是党的根基所在,要使党的根基更加牢固,必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才能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需,这就要我们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下到基层、直接联系基层,切实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要把工作做好,不能只是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死守办公桌,需要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去到农民朋友身边,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社情民意,站在百姓角度看待问题,了解百姓想法,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总结第一手经验,拿出第一套方案,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党分忧、为民尽责,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

下基层听民声,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党中央号召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进群众中间,为人民办好事。领导干部要“上得去”,更要“下得来”,只有下到基层,时刻想着为群众谋利益,办好事,才不愧对人民赋予的领导职位,只有认真切实的为民众办实事,才是人民认可的好干部,这样的领导干部,坚决不做远离群众、远离基层、高高在上、不为民、不利民、不亲民的“花瓶领导”。

领导干部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坚决克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不良作风,从“文山会海”走出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到下基层、抓基层上,真正帮助基层联系点改进工作、提高水平、解决难题、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推动联系点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篇2: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

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扎扎实实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我们也发现个别领导干部下基层、抓基层浮漂了草,“车轮转一转、工程看一看、干部谈一谈、群众见一见”。近日,中组部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强调,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把基层组织建设年任务落在实处。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真正把下基层、抓基层、联系基层的工作落到实处,笔者认为不妨带着“三心”群众中去,就一定能够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回来。

一是带着真心完成任务,体现好的工作业绩。任务就是方向,就是目标,此番下基层既要办实事更要解民忧。办实事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解民忧要让群众心气顺、有盼头。

二是带着热心付出感情,体现好的工作作风。只有和群众坐一条板凳上,群众才能把你当成知心人;脚底板下泥土有多厚,和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就在机关坐,确需补补群众观这门课,这是锤炼工作作风的好机会,一定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

篇3: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

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制定基层的发展规划上

抓基层建设是百年大计、事关大局, 我们不能有“凑合”、“应付”的思想, 必须着眼发展, 从长计议, 设计出基层近期、中期、远期发展模式, 描绘好各基层未来的前景。所有基层单位的建设, 都要努力达到下述目标:党支部领导坚强有力、干部之间紧密团结, 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作风纪律严明, 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 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成为朝气蓬勃、团结互助、万众一心、内外和谐、与时俱进的坚强集体。就油田来说各单位的工作基础不同, 人、财、物条件不同, 发展要求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同, 在判定基层发展规划时, 要坚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从综合和单项两个方面设计自己, 经过努力而能够达到的规划和目标。这些目标, 不仅包括基层政治思想、业务技能、人员素质等, 而且对基层干部的培养、文体活动、职工培训等都应在调查研究中。综合论证后, 提出明确的规划。目标确定之后, 还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指标实施措施、考核标准、奖惩办法和各级职责, 抓好落实。

二、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扎扎实实打基础上

抓基层建设要从最基本的方面抓起、打好基础。只有基础打得扎实、牢固, 基层建设的步子才迈得更快、更坚实、成效更大。这些年来, 有的领导机关抓基层不注意打基础, 尽管做了许多工作, 忙得不可开交, 实际效果并不好。从目前油田的实际情况看, 要利用几年的时间, 在基层建设上打好六个基础:培养献身油田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 打牢政治思想基础;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和班子建设, 打好组织基础;抓好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自学工作, 打好业务知识基础;严格按照油田条例, 制度管理职工, 打好作风纪律基础;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打好人才基础;大力发展生产, 打好收入基础。这六个基础, 概括了油田基层建设的经验, 抓住当前基层建设的主要矛盾, 反映了油田基层干部的愿望和要求, 符合基层自身发展规律,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抓基层就要在这个几个方面下功夫使力气, 要舍得花时间、舍得“投资”, 通过几年扎实工作, 力争使基层出一批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 出一批过硬的先进单位, 确保油田的发展。

三、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基层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上

加强基层建设, 主要靠自身能力。领导机关的指导帮助, 只能起辅导、促进和协助作用。我们要抓基层抓得“越紧越好”。一是帮助基层提高管理能力。当前, 基层一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干部不会管理, 管教方法简单、粗暴, 个别干部动不动就发脾气, 有侵占职工利益现象, 影响干部职工的团结。为此, 各级领导和机关要下工夫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思想政策水平, 讲究管理的科学性。基层的行政、党务领导在管理基层时都要注意管理方法, 要用爱交换爱, 用信任交换信任, 发挥情的感染力, 时刻把职工装在心里, 发挥理的说服力, 激励职工奋发工作的热情, 发挥行的号召力, 为职工树立效法的楷模。二是帮助基层干部提高管理能力, 采取有效措施, 全力抓好基层的管理。三是帮助基层提高自我适应能力调节能力, 基层建设不是封闭的, 国际大势力的影响, 国家改革开放, 上下左右各方面关系的影响等, 都制约着基层建设的发展。领导机关抓基层, 就要帮助基层适应形势, 正确调节各种关系使基层建设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健康发展。

四、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谋求基层建设的整体效益上

现在一些领导机关抓基层不讲效益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基层有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领导机关的职责也很明确, 理应抓紧处理, 但往往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结果有些不难解决的问题拖成了“老大难”;有的机关部门之间, 上下之间遇事相互“踢皮球”, 谁也不点头, 谁也不摇头, 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了;还有的做工作只有布置没有检查, 结果工作抓了不少, 基层面貌依旧。这种与时代精神不合拍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既影响了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又挫伤了基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基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中, 包括安全生产、政工、作政管理、文体生活以及其它方面的工作, 头绪很多。抓基层必须注意整体结构和交叉效应, 追求基层建设整体效益。每发一项指标, 做一项决策, 都要考虑到对基层建设全局是否有利, 考虑到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种因素, 促使因素互相匹配, 产生整体威力。

摘要:本文从领导机关要树立务真求实、强化“着眼于建设”的思想, 提高基层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谋求基层建设的整体效益等方面, 深刻阐述了领导机关指导基层建设的科学方法和领导艺术, 对机关推进基层建设、增强企业核心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4:领导机关抓基层要讲究效益

關键词:领导机关;抓基层;讲究;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5—0175—02

加强基层建设,打牢部队基础,是各级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如何使基层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得以长足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我认为,各级领导机关在工作指导上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防止重干轻学,忙于事务,要注重学习研究,把握指导规律,讲究工作效益。加强学习研究,运用规律指导,是领导机关抓基层的一个有效方法。然而,一些单位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工作、轻学习的问题。有的认为学习研究是虚的,干工作是实的;还有的认为抓基层工作忙,没有时间搞学习研究,以至整天陷在事务堆里,造成“机关在上面乱忙、基层在下面忙乱”。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坚持“学”与“干”的辩证统一。抓基层需要实干,这是硬道理。但实干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而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应当坚持在抓基层的实践中,加强学习,以学代干,切实摆脱那种“越忙越不学习,越不学习越忙乱”的恶性循环,实现学习、工作的双丰收。其次,必须着力研究和把握基层建设的指导规律。基层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把握它、遵循它,抓基层才能抓到点子上,忙出效益来,才能改变那种“机关乱忙、基层忙乱”的现象。第三,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贯彻。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指导基层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改变当前基层建设指导上的低层次徘徊的局面,取得抓基层的高效益。

2.防止重统轻放,越俎代庖,要放心放手,讲究工作的“层次”效益。调查中我们感到,有的领导机关对下级包揽过多,统得过死,管得过细、过碎。常常是该下级用的权,上级揽了;该下级决策的问题,上级定了。有的甚至对基层打扫卫生、出操人数、会餐要吃的饭菜等都要亲自过问,具体抓。这种“保姆式”的工作方法,严重束缚了基层的手脚,助长了基层的惰性和依赖性。正像基层一些同志讲的那样:“你不放心,我不操心;你不放手,我不动手”,以至出现上下双向埋怨的现象;上级埋怨下级不尽心,下级埋怨上级瞎操心;上级埋怨下级不落实,下级埋怨上级不放权。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层次领导。在这一方面,一是要处理好越级抓与逐级抓的关系,让各个层次发挥作用。对于一些大的问题和重要工作,领导机关“一竿子插到底”、“一步到位”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基层大量的工作还是需要区分层次,按级负责,发挥各个层次的作用。因而,领导机关应当依据各自的层次和职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层管一层,使各个环节都运转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要处理好宏观抓与具体抓的关系,强化各级的自我运转功能。作为上一级领导机关,应主要抓那些管辖范围内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和下一级无力解决的难点问题,而对于那些一般性的下级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一些正常的具体性工作,应当让下一级独立自主地去解决。三是要放手放权,提高基层自我抓的能力。要相信和依靠基层干部,尊重基层的自主权,把条令条例规定的本来属于基层的权力还给基层,放手大胆地让他们履行自己的职权,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这样,才能使抓基层的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

3.防止重表轻本,急功近利,要注重内功,讲究工作上的长期效益。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帮助基层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但也确实存在着重给钱给物治“外伤”、轻强根固本练“内功”的现象。有的采取“补窟窿”的办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的为了显示功绩,热衷于做“快餐”,求“速效”,搞“景点”项目,把精力放在“装璜门面”上,对那些长期管用而一时难以明显见效的基础性工作却不够重视。结果往往是“外观好看,内乱不断”,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各级领导机关首先必须端正抓基层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功利观。要着眼于基层的长远建设想问题、办事情、抓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冷板凳”的考验,不怕一时见不到效果,不怕埋没自己的成绩,只要是对基层长远建设有利、对官兵有利的事情,就应当一门心思、默默无闻、扑下身子去干。其次,必须注重抓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基层建设的效益取决于打基础的质量。领导机关必须在打基础、固根本上下功夫。比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打好连队组织基础,把党支部搞坚强;如何打好连队的思想作风基础,培植好连风;如何打好物质文化生活基础、营造好环境等等。只有经营好连队的这些“家底子”,练好这些“内功”,才能积攒起基层建设的长劲和后劲。第三,必须有常抓不懈的韧劲。基层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基础好了,不等于明天也好。因此,要稳固基层建设的基础,使之常盛不衰,就必须坚持连续不断地抓,常抓不懈,才会取得抓基层的长期效益。

4.防止重言轻行,“半篇文章”,要务求落实,讲究工作上的“终端”效益。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狠抓落实,是领导机关抓基层应当遵循的原则。但调查发现,这个问题在一些单位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工作落实仍停留在“上篇文章”上。有的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发了,不注重深入实际,检查指导,监督落实;有的是“方案、规划样样全,措施定了一大篇,要求讲了一大串”,但言而不行,说了不做,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还有的工作虎头蛇尾,前紧后松、雷声大,雨点小,不能一以贯之。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一是要强调工作上的有始有终。领导机关在抓基层的全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正确的工作指导意见,这只是“上篇文章”,但更重要的是使决心、计划、措施、办法等在基层得以落实,取得成功。因此,机关要把眼睛盯在最终的效益上,既管“种”了什么,更管“收”了什么。二是要加强对工作全过程督促检查。领导机关要有抓工作全过程的意识。每抓一项工作,既要抓好计划安排,力争开个好头;又要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帮助指导;还要抓好总结验收,做好巩固与发展的工作。要通过全程检查指导,掌握工作进程,完善工作计划,纠正存在问题,使工作有始有终,落实到底。三是要发扬艰苦精神。抓落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思想上一定要多为基层动脑子、想问题;工作上要沉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抓,不怕麻烦,不怕反复,真正做到不落实到基层、不抓出成效不撒手。

5.防止重点轻面,挂一漏十,要整体发展,讲究工作上的规模效益。基层建设是个整体,战斗力是个综合因素、领导机关抓基层应当把标准放在基层建设整体发展的基点上。在这方面,我感到要特别注意这样三点,一是要把提高整体水平作为抓基层的出发点,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我认为,领导机关在抓基层的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更要注重全面。抓重点的目的是为了带动全局,而不能抓而不带,以点“代”面,顾此失彼,抓了小头,丢了大头。在“横”的方面,应当保证不漏项,使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建设等各项工作都有位置,并有机结合,互不割裂;在“纵”的方面,应当保证不断层,使党支部、干部队伍和骨干队伍建设协调发展。二是要处理好抓典型与抓一般的关系,使点面工作均衡发展。典型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抓典型可以突破一点,推动全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但是,典型所反映的只是局部工作的水平,不能代表全局工作的水平。如果不善于把抓典型和抓一般统一起来,只顾抓典型,忽视抓全局,甚至把抓典型作为装门面、争彩头、向上显示工作成绩的手段,搞“一俊遮百丑”,那只能人为地造成点面工作的严重失衡,过去类似“一面经验往上报,一面事故被通报”的教训在一些单位并不少见。所以,领导机关抓基层,既要重视抓好典型,更要注重抓好典型经验的普及推广,坚持以点带面,滚动发展,争取大面积的丰产。三是要在抓好强项的同时着力克服弱项,使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一般说,一个连队的工作既有强项,也有弱项。要整体发展,就必须在巩固强项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克服弱项上。如果我们只重视抓那些容易“露头露脸”的强项,而不注重抓那些难度大、见效慢的弱项,那么强项不但很难抓上去,而且即使抓上去也不可能真正巩固和持久。所以,我们抓基层,应当把主要功夫下在克服薄弱环节上。

篇5:领导干部要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

直接联系服务基层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

(2012年4月18日)

同志们:

刚才,中直机关工委副书记赵凯同志就组织推动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工作,强调了其重要性。中央宣传部机关党委等四个部门介绍了他们在推动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的经验做法,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深入开展此项工作既有指导意义,又有借鉴价值。受赵凯书记委托,我代表两家工委谈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历史证明,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出来的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好传统、好办法,也是我们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1月16日,李源潮同志批示,“领导机关的干部本来从基层来的就少,再下基层少,就很难使我们的机关工作符合基层实际。还是要坚持不懈地提倡领导机关的干部下基层去调研,下基层解决问题,下基层总结经验,这是领导机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应抓住的一个重点”。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指挥部、参谋部,党员集中、执政骨干集中、权利与

1责任集中,决定了抓好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使这项工作真正抓出成效来,除了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外,还要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切实坚定理想信念。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求是》上撰文《领导干部要带头保持党的纯洁性》中特别提到,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是坚定干部理想信念的重要实践。一是要解决“成长为了谁”的问题,明确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振奋精神,找准前进的方向;二是要解决“成长依靠谁”的问题,明确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虚心好学,找到前进的动力;三是要解决“我到底是谁”的问题,摆正自己的位置,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俯首甘为孺子牛”。引导机关干部主动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中,自觉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二是着力增进群众感情。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基层一线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只有建立了真挚的情感,才会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才能真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感情决定态度,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融洽与群众的关系,帮助群众解难帮困;感情强化责任,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不消极、不懈怠、不折腾,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感情催生行动,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意志,砥砺品格。总之,深入基层,就要利用各种机会走访和接触群众,与他们谈心交心做朋友;深入群众,就要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是努力提高工作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去,要“拜人民为师”。基层是增长本领的最好

课堂,群众是提升能力最好的老师。干部下基层,要向基层干部学习,学习如何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处理复杂问题,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自觉奉献;干部下基层,要向实践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总结上升为更好地推动工作的政策建议;干部下基层,要向群众学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真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四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是基层眼里的最高层,是群众眼里的大干部,群众对我们作风修养的评价关系到对党风的评价,必须要有基层意识和群众意识,把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树在造福人民的政绩里,树在人民群众的口碑里。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要力争做到“三戒”:一是力戒骄傲。只有放低身段、放下架子,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虚心向群众求教,才能切实增强治国理政的本领。二是力戒娇惯。只有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三是力戒矫情。不能把下基层当作镀金和作秀,“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没注意”,不仅没给基层带来实惠,反而引起群众的反感。我们要鼓励年轻干部尤其是缺乏基层经历的干部,通过各种方式,组织他们到偏远的地方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群众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去,到工作难以推动的地方去,引导干部养成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注重调查研究的好作风。

五是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既要做到坚持不懈,又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要坚持从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出发,结合机关工作职能和党员、干部岗位

特点,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做有重点、有深度的调研,不断深化对工作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并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实践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形成符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实践;要把干部下基层与扶贫帮困、结对共建结合起来,选择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基层单位建立联系点,落实责任人,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各项工作,帮助基层党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要把干部下基层与建立党建工作考评机制结合起来,把领导重视的程度、干部参与的程度、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的力度、推动业务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基层群众的反映、制度建设的情况等,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提出,要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李源潮同志在创先争优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提出,希望中直和国家机关两家工委积极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并真正建立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工作,以转变作风、推动工作。今天在座的主要是各部门的机关党委常务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希望机关党委常务书记回去后要将此项工作向主管领导汇报,把推动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工作作为落实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重要载体,作为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会同机关人事部门及其它相关单位,研究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的意见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希望党支部书记切实担起责任来,积极推动下基层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是所在支部推动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基层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这项工作最终要靠基层党支部来落实。希望大家既要积极为干部下基层创造条件,更要身体力行,带头深入基层,带头服务群众。

篇6: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抓学习

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抓学习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抓学习

学习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的最基本的途径。总书记要求在树立八方面的良好风气中把学习置于首位,足见对学习之重视。一般而言,人们对学习的概念往往是看看书、读读报、学学文件之类的。其实,不仅如此,还包括对信息的捕捉与运用、实践的研究与探索、经验的总结与借鉴、教训的认知与汲取,等等。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正确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必须向书本学理论、向实践学能力、向先进学经验。

一、向书本学理论。理论素质是领

导素质的灵魂。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理论建设,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条件下都不放理论建设。学理论就是在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的观点分析现象和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啃书本”。书本是对来源于实践的一切理论的大集合、大归统,只有继承,才有创新和发展。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无不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如何学?江泽民同志曾讲:“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其强调的就是在书本中“深学”,在头脑中“消化”,在工作中“致用”,而且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实质上是“入乎其内”,钻进去精读原著,把科学理论、观点、方法学到手,力求博学、广知、多懂,而后“出乎其外”,跳出来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还不能局限于书本,同时还要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了解政策、投资、项目、产业等各类信息,“为吾所用”,谋求发展。

二、向实践学能力。实践是一个大学堂,是考量我们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最公正的考场,也提升能力与水平的最好平台。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向实践要能力,向实践要本领,向实践要真知。首先要在思谋发展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决策过程就是疏理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做决策关键是要用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有什么问题急需解决?什么问题阻碍发展就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我们的决策才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其次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善于创新的能力。真正有本事、能干事的,并不一定是在有政策、有资金情况下干成事,而是善于用活政策、没有资金也能办成事的人。这实际上就创新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争当创新的开路先锋,把创新的观念、激情融入到工作中,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突破。第三要在破解难题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县一

级处在最基层,面临的关系复杂,矛盾居多。因此,我们要敢于到问题复杂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难开展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实践锻炼,从而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第四要在履行职责中提高为民谋利的能力。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多办几件得民意、暖民心的好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齐聚民心,增强本领。

三、向先进学经验。一个榜样就是一种力量,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基层干部抓工作、谋发展,应善学先进,勤学先进,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学先进一要学谋事的先进理念,二要学干事的先进方法,三要学管理的先进机制。理念新不新,思路好不好,是决定发展不发展、发展快与慢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巧学先进地区的的谋事想事的思维方式、谋事想事的理念导向。具体讲,就是要冲破“思维瓶颈”,凡是法律法规没

上一篇: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作文下一篇:2--2011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