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心得体会

2024-05-24

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心得体会

1、不要随便地怀疑别人——帮助孩子消除对他人的猜疑心。

2、能够管理自己是你将来成功的保障——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

3、你要学会融入集体中——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合作。

4、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

5、你一定要自己走路去上学——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

6、你大胆去锻炼一下不是很好吗——积极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7、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已决定——对孩子进行自主自立教育。

8、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父母。

9、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莫让孩子妄自尊大。

10、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让孩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11、你一定要学会控制你的脾气——帮助孩子克服爱发脾气的毛病。

12、骂人是一种可耻行为——纠正孩子说脏话的毛病。

13、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对自己负责——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14、拿出男子汉的勇气,闯过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15、别怕,你肯定能行——鼓励是孩子的最大的精神支柱!

16、孩子,做人要坦荡,待人要坦诚——让孩子学会坦诚对到他人。

17、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纠正孩子任性的毛病。

18、凡事都要冷静,不能急躁——帮助孩子改变急躁的情绪。

19、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给孩子学习上的自由。

20、孩子,你仍然很棒——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1、你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用语言暗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2、凡事都要问一问自己的良心——教孩子做事一定要讲良心。

23、告诉自己,“我能做到”——正确诱导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24、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行。

篇2: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心得体会

走到江边,小和尚看见几只逆水而游的鱼,又开始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

“明明很辛苦,怎么会快乐呢?”小和尚嘟哝着。

“它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啊!”老和尚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小和尚反驳说。

篇3: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所载为至理常道, 透射着人文的光芒, 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它使人明智, 使人聪慧, 徜徉国学经典名篇, 走进古哲先贤心灵, 就能洗涤灵魂, 培养智趣, 增长知识, 提升人格。 所以, 国学经典溢满校园时, 国学教育便像春雨般润物无声。

( 一) 诵经典, 提升学生素养

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 美心美文, 嘉言懿行, 诵读国学经典能让孩子接受人类智慧的启迪, 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古人曰:“ 熟读三字经, 便可知天下事, 通圣人礼。 ”的确, 诵读《 三字经》 , 学生懂得了“ 孝于亲”“ 悌于长”。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所说:“ 一部《 论语》 即可以打倒希腊七贤。 ”是的, 诵读《 论语》, 孩子们学会了“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经典诵读默默地影响了孩子们的气质, 增加了他们精神生命的深度, 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 二) 研经典, 塑造教师魅力

教师研读国学经典, 能修炼宁静的禅意与仁智的育人情怀。 研读经典, 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 对教育, 要有“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对学生, 要有“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寓理于事, 寓教于趣”的情怀;对自己, 要有“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在其中矣”的境界。 可见, 研读经典, 教师提升了自身魅力, 担当起思想文化传播者和智力资源开发者的使命。

二、建构校本课程, 国学教育水到渠成

国学经典教化之精髓, 在于长期的习读过程中领悟其“ 真、善、美”, 并逐步形成“ 修身、齐家、治国”的能力素养。 为了更科学地学习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 有效开展经典阅读, 我们要建构校本课程, 从而使国学教育水到渠成。

( 一) 利用现有课程, 实现学科整合

学校要将“ 国学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古诗文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 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 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 中华武术纳入体育课程, 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 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 中医、中药、茶文化充实综合实践活动等。 力求通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 二) 开发校本课程, 充实教学内容

首先, 学校每周开设一堂国学课。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排内容,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赏析、诵读经典。 具体安排如下:

内容: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 首, 选背古诗词80 首 ( 学校选读) , 共150 首;《 三字经》《 弟子规》《 千字文》《 笠翁对韵》《 增广贤文》《 论语》 选读、古代经典名篇选读等。 其次, 教师充分利用课前活动。 预备铃响, 学生边诵读本周的诵读内容, 边做课前准备, 让课前的喧闹变成琅琅的读书声, 学生在诵读中平和安静下来。 各科教师形成共识, 齐抓共管, 养成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利用在校可利用的时间, 既提高诵读效率, 又减轻学生负担, 更形成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搭设多维平台, 国学教育精彩纷呈

( 一) 多彩活动演绎经典

在实践中, 义务教育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开设活动课程。 一是研究性学习, 精心挑选国学经典内容, 围绕有价值的话题, 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在自发的探究中走进经典、研读经典, 挖掘经典的内涵和深度,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是班队活动, 利用班队活动开展经典诵读的系列活动。 三是学科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与各学科中的经典有关的学科活动, 借助经典拓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学生的能力。

( 二) 科学评价展示经典

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 让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相结合。 依照“ 读经教育”的特性, 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 采取“ 一周评价”“ 学期评价”“ 学年评价”方式。 其次, 常规评价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设计能激发孩童自主诵读的评价机制。 期末, 在素质报告单中增设“ 国学”栏, 多一把评价衡量的尺子, 让学生重视经典诵读, 将其视作一门课程。

国学经典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和素质教育, 它发掘了儿童智力潜能, 提升了儿童的素养。 诵读国学经典, 犹如走在一条铺满鲜花的路上, 领略着中华经典的风韵, 感受着中华文化的精深, 更能让传统经典文化浸润孩子的人生, 给予孩子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参考文献

[1]邱惠丽.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12个问题及其他[J].哲学动态, 2006 (1) .

[2]邓晓芒.伯林自由观批判[J].社会科学论坛, 2005 (10) .

篇4: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心得体会

一、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什么是国学?国学就是中国固有的学术,以及研究中国固有学术与文化的学问。国学产生很早。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几千年前就应有国学产生。但这个意义上的“国学”一词出现很晚,是近代才出现的,是在“西学东渐”后人们担心我们会丧失固有的文化特性而提出来的,是与“西学”相对来说的,所以“国学”又称“中学”。清末张之洞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民国时期章太炎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国学”一词的提出,本身就包含着对文化的忧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二、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培育当代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含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医学、民俗等精神成果,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审美趣味。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哲学,是理论思维水平,这些就叫做文化传统。

三、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吸取古人的无穷智慧。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大智慧是无穷的,而且常读常新。要想对它下定义或分类归纳,简直是不可能的。下定义会以偏概全,作归纳会挂一漏万。

四、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陶冶性情,美化心灵。

(1)、 国学典籍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双“慧眼”,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我们在阅读中“占有”无限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体验”自身无法亲历的无比丰富的生活,扩大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胸怀,丰富我们的情感,抚慰我们的灵魂。宋代朱熹有诗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的这首《观书有感》道出了他读书后心境清澈如水的喜悦。

(2)、国学教育是作用于少年儿童,有益于少年儿童一辈子的教育。在当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教育本源首要任务着力不够,社会教育副作用负面影响过大的现实面前,面对青少年犯罪率飙升,心理脆弱,自理能力让人揪心等行为现象,我们的社会在反思,我们的教育在反思,我们的每一位家长在反思。反思后的结果就是共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育不能舍本求末。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教育要重在树德明理,教育要有益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要有益于少年儿童一辈子良性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国学康成长,教育要有益于少年儿童一辈子良性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国学比国学教育更有益于青少年一辈子的教育了。

(3)、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告诉你该如何为人处事;开拓自己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文化(以道家和儒家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讲究的是离散思维,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归纳与回溯);将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延续下去;汲取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教训;锻炼身体、养气蓄神(修道与练武)要有较深的古文功底,有对此的爱好,有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其实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十分博大精深,他们提供的是各行各业的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态度、处事的方法,就拿周易来说吧,计算机二进制就是根据其中的“阴阳”学说而发明出来的。

因此,不要以为学习国学,以后就只能做文人、教师、考古学家之类,经商、做研究、从政等等,各行各业无不可。

五、 学习国学经典,能全面提升孩子各项潜能

1、记忆力得到有效锻炼

人的大脑的记忆能力,相当于1500亿台电脑的存储量,特别是在13岁之前,如能有效开发,将终生保持这个能力,好的记忆力对以后学习各门功课乃至于以后的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2、识字、阅读、综合理解能力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运用137累积法,每日坚持跟读指读,能轻松识字数千,早识字、早阅读、早开慧。学习经典,不但识字能很轻松过关,而且还能建立孩子广泛阅读的兴趣,增加综合理解能力。

3、行为习惯和自心信

学习经典,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且举办超高的心里素质,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读经典的孩子都表现的特别有自信心,懂文明礼貌!

4、普通话标准和理解能力强

通过让孩子跟着育心经典的标准童音跟读教学录音进行正音训练,孩子的普通话自然得到训练,普通话变得流利、标准,而且口才卓越,语言表达能力特强!

5、逻辑思维能力强\经典都是人类最有价值、最高智慧的书籍,本身就是哲学,孩子通过长期的经典熏得,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大格局大智慧形成!

6、外貌气质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篇5:教育孩子的经典句子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4、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5、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

6、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7、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8、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9、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0、任何教育都比不上灾难的教育。

11、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12、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13、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14、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15、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16、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17、学前教育更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18、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9、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0、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

2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22、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23、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孩子的爱。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5、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26、把我最美的微笑奉献给我所爱的每一位孩子。

27、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28、只有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孩子才能走向成功。

29、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30、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31、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

32、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33、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34、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35、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36、用我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换您的.安心、放心和舒心。

37、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38、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39、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动。

40、用孩子的心灵感受孩子的感受,用母亲般爱关爱孩子。

41、言语本来应当是思想的仆人,但却往往变成思想的主人。

4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43、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44、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45、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

46、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47、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48、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

49、唤起创造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50、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51、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52、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53、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5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5、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篇6:教育孩子的经典励志名言

2. 给孩子最好的,哪怕很少。给孩子最好的,尽管不是地位、金钱。给孩子最好的,不是我们的无奈和恶习。

3. 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4. 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5. 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6. 从动物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对恶劣的、否定性的环境,有天然的反感。这种反感的情绪尽管会因为害怕而有所克制,但是是不利于接受任何知识的。

7. 人的成功=%IQ(智商)+%EQ(情商)

8.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

9. 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10. 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1. 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12. 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苦恼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什么。这样你常常会根据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赋太差。

13.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14. 孩子如果进步不明显,是因为教育方法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不是孩子难教育。

上一篇:相信自己,超越自我下一篇:成功的谈判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