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2024-05-12

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精选8篇)

篇1: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房地产业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在为太原市经济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贡献。但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即动拆迁工作的困难亟待解决。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拆迁工作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第一难事。重庆市关于拆迁有一个新闻,叫做“中国最牛的钉子户”。就是那个身陷孤岛、周围是一片工地的自建房。那户人家据说已经被断水断电,他后来是自己背了煤气、日用品、饮用水进去“坚守阵地”。以前政府工作中把计划生育称为“天下第一难”,现在拆迁参与主体则是把拆迁称为“天下难上难”。由于拆迁评估价格被拆迁人不认可,从而失去了应有标准依据,只能由被拆迁人主导补偿价格,甚至见风就长,致使拆迁成本不合理增加,依法补偿的原则被扭曲。

拆迁难是全市建设开发中的共性问题,成为所有参与主体的共同认识,开发商认为拆迁代价太高,造成工程进度慢,逐渐陷入拆迁泥潭不能自拔;政府认为重点项目推进太慢,旧城改造迟迟不能到位,城市建设受阻,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被拆迁户认为补偿标准低,好地段的房子,拆迁后换不到同面积的房子等等。引起拆迁难的原因有很多,有历史矛盾积淀的原因,有现行政策不够明确的原因,也有工作力度不够、思想工作不到家的原因等等,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征地难、拆迁难的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对策,尽快解决。拆迁工作中面临的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跟不上房地产发展的速度。近几年来,太原市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较快,补偿标准也陷入无序状态,也使被拆迁户感到迷惑。从拆迁现状看,被拆迁户得到补偿金往往买不到称心的房子,造成被拆迁户自发组织、自定“土政策”,与开发商自行商谈补偿标准,由于双方标准差异太大,不容易达成协议。作为确定拆迁补偿价格基本依据的货币补偿基准价,近几年的调整比不上房价上升,而与此同时市场商品房和二手房房价一路上升,由此造成房屋货币补偿价与实际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差距不断拉大,以致悬殊。补偿标准太低,被拆迁人确实难以接受,或者因为情感上的原因,拒绝搬离原地。

(二)少数被拆迁人缺乏对拆迁工作的正确认识,不履行法定的义务,以某些要求不能满足为由,拒不配合拆迁。其主要表现为:①拒不与拆迁人协商,谈判补偿、安置事宜。②不提供被拆迁房屋的产权证明及有关资料。③拒不让拆迁单位或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实施丈量、评估。④弄虚作假,突击装修以骗取补偿等。

(三)有些被拆迁人遇到拆迁时,把原来与拆迁无关的各种社会家庭矛盾等集中反映到拆迁上要求拆迁人必须逐一予以解决否则拒不配合拆迁。

主要表现为:①按规定必须无条件自行拆除的违章建筑要求给予补偿。②住房困难户要求增加安置面积。③产权纠纷家庭内部矛盾要求分离安置。④面临倒闭及困难企业要求安置、照顾。

(四)拆迁法规修订滞后于经济发展。

1、违章建筑较多,法不责众。许多拆迁的难点就在于拆迁户要求违章建筑和合法建筑按同等标准补偿,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单由开发商与拆迁户协商,较难解决这个问题。

2、非法改变住宅性质。主要是被拆迁户把居住房改为商业用房,使补偿标准大大提高,开发商很难接受,这种现象在老城区不在少数,也成为普通被拆迁户攀比的对象。

(五)拆迁手段刚性不足。被拆迁人漫天要价、坐地起价,想敲诈拆迁人一笔。

(六)部分被拆迁户的补偿金额存在较大差异。出现“先拆吃亏,后拆得利”现象,拆迁人员在拆迁过程中有失公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把握政策的尺度有差异,同一地区质量相近的房屋拆迁补偿金相差较大,补偿标准不够透明、公开,引起被拆迁户的攀比,对今后拆迁有较强的“示范”效应,人为的加大了拆迁难度。

以上各种因素交叉影响,产生了拆迁户与开发商之间的对立情绪,甚至许多居民拒绝与开发商谈拆迁问题。另外,居民在拆迁中的攀比心理也不断增强,造成一家一价,一房一价,形成拆迁难和高房价之间的恶性循环。

建议:

1、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跟踪监测,根据房价变化,定期公布各地段房价补偿标准,这种调整每年应不少于两次。在调整标准时,还要考虑拆迁的公益性,适当调高补偿标准,保障群众在房屋涨价时不受损失。

2、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才是解决拆迁难的根本措施,只有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才能提供良好的拆迁环境。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保障开发商和居民的合法权益,减少被拆迁户的不稳定心理。

3、加强政府监管,推进拆迁工作的开展。开展拆迁工作时,以市场行为为主,坚持平等交易和自愿原则,平衡好开发商与被拆迁户之间的利益。

4、依法强化拆迁管理,大力推行阳光。操作完善政策,推行阳光拆迁,增强拆迁的公开公平公正,对被拆迁户信息进行公示;在拆迁公示方面,主要抓了“事前公示”和“事后公示”。“事前公示”就是在拆迁现场设立公示栏,将拆迁许可相关内容、文件、补偿标准、安置地点、拆迁工作流程、评估机构名称、拆迁调查情况和评估结果等全部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事后公示”就是在拆迁结束后将每户安置方式和拆迁补偿结果进行公示,全面推行“阳光拆迁”、“平安拆迁”,努力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杜绝出现“先拆吃亏,后拆得利”现象,保障拆迁公平。

5、加强对拆违工作的长效管理,在加强短期强力推进同时,更要重视长效管理,持续拆除原有的违章建筑,杜绝出现新的违章建筑。

6、推进依法拆迁和人性化拆迁,在拆迁中既要强调以人为本,又要增强执法的严肃性,对违法的“钉子户”,在保证其补偿标准的前提下,实施强制拆迁。

7、要进一步规划拆迁程序,注意拆迁裁决程序的合法性,管理好拆迁管理工作人员,减少玩忽职守现象,规范主管部门房屋价格评估行为,杜绝房地产评估机构同拆迁人互相串通损害被拆迁人利益的行为,对以上环节要加强监督,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要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

篇2: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地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融资难、难融资”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的“老大难”。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几点建议

加强企业管理,树立诚信形象。据了解,一些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与企业管理和信誉密切相关。管理好、信誉好的企业融资能力相对也比较强。为此,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应从提高自身的管理和信誉做起。一是健全管理制度。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提高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和自身积累能力,从而为企业融资打下基础。二是规范财务管理。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建立可信的财务报表体系,使财务报表做到科学、严谨、真实可信。三是增强信用意识。现已在金融部门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要强化还贷意识,杜绝拖、欠、躲等借贷不还的现象。未取得贷款但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要努力在银行建立和积累信誉,尽量减少因违约而导致的经济纠纷、诉讼案件及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和法人的信誉度。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健全信用等级评定机制,为中小企业申请和评定信用等级,为金融部门贷款提供信用支持。

促进银企对接,提高融资效率。金融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在信贷投放上要给予重点扶持。一是建立对接机制。中小企业与金融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项目推介会、信贷供需对接会、信贷政策宣讲会和到企业参观考察,加强银企联系和信息交流,及时掌握企业的信贷需求,客观、准确地评估企业现状和放贷风险,创造合作机会。二是完善信贷机制。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要放宽对下级银行特别是旗县级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实行评级、授信、授权相统一,在授信额度内给基层支行充分的信贷发放权,减少贷款审批环节。三是扩大抵押范围。金融系统应积极研究和运用股权质押、应收款抵押、自然人联合担保和动产抵押等多种形式扩大抵押范围,凡是权属较清楚的财产都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给予企业更宽松的融资政策。

篇3:关于城中村拆迁补偿的解决建议

从城市诞生之日起, 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 也是不断更新的过程。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地区加速对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 使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种典型的城市发展现象——大量的城市房屋拆迁。其中, 城中村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城市构成, 它的拆迁改造在近几年越发集中,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 大规模城市更新热火朝天进行的同时, 拆迁和赔偿就成为旧城永远的、唯一的话题。

2 城中村改造项目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 城中村改造项目补偿过程中存在的特有问题

针对城中村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 可以看出城中村改造关系村民、开发商和政府三方利益, 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改造工作的进行。城中村改造影响最大的是村民的利益。无论从工期角度还是费用角度考虑, 村民经济利益没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都阻碍了改造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从补偿角度出发分析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2.1.1 经济评估问题

经济利益的纠纷较为普遍的存在于拆迁补偿过程中, 通常涉及到拆迁评估、补偿范围和标准等;现实际操作中, 评估混乱无序、估价方法存在问题。如《条例》第24条规定了拆迁评估的市场化原则, 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第16条更明确规定:“拆迁评估一般应当采用市场比较法。不具备应当采用市场比较法条件的, 可以采用其他估价方法, 并在估价报告中充分说明原因。”可见, 一般拆迁评估应尽量使用市场比较法, 但实践中有许多具备采用市场比较法的地方在拆迁评估时并未采用该方法, 而被拆迁人因为对拆迁评估知识的缺乏, 对此并不知情, 严重损害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2.1.2 村民安置问题

拆迁户的安置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房屋拆除后暂时或永久居住的问题, 另一个则是村民从业、上学的问题;广大拆迁户在拆迁过程中不仅丧失了房屋, 而且让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的进行, 许多村民不得不离开自己居住了几代人的居所, 另外寻求生存地点, 使其生活和就业的成本增加, 有的人甚至因此丧失了工作和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 孩子不能就近入学, 即使顺利进入了其他学校也无法马上适应新环境, 而现行的拆迁补偿机制缺乏这方面问题的考虑。

2.1.3 社会保障问题

城中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后, 原有城中村被改造为城市的一部分, 除了让村民安居以外, 由于城中村村民素质参差不齐让他们立即从事二产、三产往往不很现实政府又必须保障他们的生活, 享受与城市其他居民一样的待遇, 全面建立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保障, 如最低收入保障、劳动就业保障、社会养老保障等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综合来讲, 城中村改造补偿的问题不只是存在于费用补偿的多少上, 民生问题的出现才是政府在创造和谐社会、和谐拆迁中更应该重视的;并且, 补偿问题不只存在于法律制度的层面上, 真正的利民政策才能更有效的指导拆迁。

2.2 城中村改造项目补偿过程中特有问题的对策措施

2.2.1 三方的责任与义务

城中村改造涉及政府、开发商、村民与村集体三方利益关系, 要协调三方利益, 确保三方的配合, 才是中国和谐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图1主要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三方的利益关系, 在本节着重分析他们的责任与义务。

政府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导, 在土地出让的一级市场占据垄断地位, 政府的目标要保证整个城市价值的提高, 同时设立合理机制, 保证各方利益的协调一致。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正确的决策推动与合理的政策引导、仅靠城中村自身力量与市场作用, 改造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开发商作为城中村改造的新活力, 负责征地、拆迁、安置等事务, 并按市场化方式进行综合开发, 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刺激房地产需求。但肯定其作用的同时也要求开发企业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制定项目整体投资发展及运营计划, 执行合作协议条款, 需要放弃过往开发获取暴利的观点, 在合理利润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改建项目, 促使政府实现更多社会目标最大化的实现土地价值。

原住村民保证弱势居民在基本利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放弃部分面积换取更好的生活环境, 提升房屋的价值、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更不要局限于眼前利益, 积极配合政府的执法工作, 积极的支持、参与城市发展建设, 作为普通市民中的一员为整个城市价值的提升出谋划策, 从城市价值的提升中获取自己的利益。

2.2.2 配套的政策与方针

(1) 补偿方式的选择。

补偿方式可尝试多样化以供选择, 主要可以分别采取或结合使用这些方式如下。

(1) 包括精神补偿金的货币安置。补偿费用除包括房屋及其附属物补偿费、土地使用权补偿费外, 还应包括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并适当考虑房地产的增值以适当提高房屋补偿价格。

(2) 加速建设多种户型的住房安置。采取产权调换的方式置换住房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拆迁后可以加快低价位住房建设, 满足被拆迁人回迁用房要求, 同时不仅注意保障回迁用房或异地安置用房要符合设计标准的要求和建设质量, 还要注意户型设计和面积的多样性以供选择。

(2) 社会公共制度的改革。

社会公共制度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将城中村村民统一纳入城市管理后, 相关的社会公共制度也随之一起由城市专职部门统一协调。在户籍制度方面放宽政策, 取消原来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一次性将改造完毕的城中村村民转变为城市居民, 并在法律上以证书的形式给予保障, 使城中村村民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

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可以免费或者只需交纳一定的生活费进入新建社区的幼儿园, 受到专业的照顾和看管;通过政府和开发商的行政能力, 联系好周边的小学、中学以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 或者直接与本地或外地名校联手建立分校, 使孩子们接收到良好的教育。

医疗方面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现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基础, 以城中村居民为对象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按照国家现行政策, 对于己安排就业的人员, 可由其所在单位为其办理职工医疗保险;对于失地又失业的人员, 可由原村委会负责为其办理社会医疗保险, 所需保险金由土地出让费和受益人共同承担, 有经济条件的社区给予补贴, 通过建立以上两个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使村民都能达到病有所医。

3 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我们对城中村改造的认识会越来越全面, 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城中村改造的补偿问题, 经过多方协作, 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引导措施, 构建其与城市建设标准的共融、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 力求达到城市内部、政府与市民、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与共赢, 构建一个完美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唐雪迟.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研究[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 2007.

篇4:关于解决民间组织登记难的建议

1.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简称红枫) 由妇女问题专家、离休干部王行娟于1988年创办,是以志愿者为主体的非营利性民间妇女组织。经过近20年的努力,红枫已经成为国内外负有盛名的民间妇女组织。红枫创始人王行娟18年来为机构的登记费尽心思,没有任何结果。

登记情况:北京市宣武区工商局登记。

2.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简称“星星雨”),1993年成立,是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特殊教育训练服务的教育机构。创办人田惠萍是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从1993年起一直尝试找残联等有关部门做业务主管单位没有成功。

登记情况:北京市朝阳区工商局登记。

3. “自然之友”是梁从诫先生创办的民间环保团体,主要通过研讨、培训、讲座、展览、网站、出版物、倡导、政策建议等活动形式开展环境保护的工作。历经10多年的创立与发展,自然之友已经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民间环保组织的旗帜,对中国环保事业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自然之友于1993年开始活动,因为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挂靠在中国文化书院,属于社团的二级机构。

登记情况: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4. 北京恩玖(NGO)信息咨询中心。是国内第一家民间组织的信息服务机构。为了推动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中心从2003年开始进行公信力系列培训,举办了65次培训和评估,近700个组织中的2660多人接受了相关的能力建设培训和评估辅导。

登记情况: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登记。

以上几个机构,只是我国千千万万个优秀民间组织的缩影。因为找不到愿意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责任的政府部门,这些组织只好用企业法人和非法人机构的身份开展活动。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为此建议:

1. 在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应对业务主管单位的的职责提出明确要求。业务主管单位对待民间组织的登记申请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予答复或不说明任何理由不予同意的,属于行政不作为,应追究其责任。

2. 建议民政部门适当扩大业务主管单位的授权范围,如授权一些优秀大型公益机构承担民间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这类机构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能力不一定比政府部门差。

3. 建议民政部门对本提案所涉及的4个优秀机构的民间组织登记问题进行专案处理。对其是否具备民间组织登记的条件,建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后认定。

潘贵玉等17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草案,建议国家发展污水回用,推进污水资源化,增加水资源总量,以缓解我国严重的淡水资源缺失问题,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污水回用是对水资源循环的人工模拟和强化,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处理后,其中70%可以再次循环利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在现有供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得可用水量增加50%以上。因此,发展污水回用,推进污水资源化,是实现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增强我国水资源自给能力和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

现在污水成体系使用过程中的困难:

1. 产业决策中对成本和技术的误解。

2. 国家的政策导向。

3. 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4. 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5. 设施建设融资环境欠佳。

6. 价格体系和收费机制仍未形成。

7. 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利益分担机制没有建立。

8. 对再生水回用的安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

9. 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为了尽快使污水资源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再生水利用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提案草案提出以下建议:

1. 制定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对城市用水需求和可用水资源做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和判断,并以此确定城市规模和经济结构,使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做到量水而行。要根据不同水源的数量、质量特征和不同用水的要求,合理确定开发次序,优化配置各类水资源。

2. 制定适合的污水资源化法律法规和给水规范。在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颁布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从严确立城镇污水处理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标准,并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投资、收费、监督、管理等加以规范。建立各类用途再生水的水质标准体系,并制定发布相关的安全卫生技术准则,确保再生水利用健康有序地推进。

3. 加大执法力度,对水资源进行阶梯式水价。目前,为了阻止过多的使用水资源,水资源管理部门对于用水大户棗自采水企事业单位,均有总量上的要求和控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行的到位程度欠缺,即使使用的水量超标了,也仅仅处以少量罚款。因此,对于企事业单位应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的同时,实施阶梯式水价,对于超出的水量部分加收水资源管理费,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以经济杠杆促进污水资源化,对污水进行处理再生使用。

篇5: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中小企业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立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国有大型企业逐步淡出,成长性强、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顺理成章地步入前台,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领头羊,对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人民生活、推进技术进步和保障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淀的历史问题与现实矛

盾错综交杂,使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也成为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资金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稳定的融资渠道是保障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资金匮乏和融资渠道单

一、不畅,是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窘境。

1、贷款效益较差。贷款的中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不高,以亏损者居多;企业产品积压及材料筹备负担较重,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大、速动比率较小,资金流动乏力;许多企业资产状况不良,包袱沉重,流动比率相对较低,短期偿债能力弱。

2、贷款结构不尽合理。2003年,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贷款户数、余额分别占统计样本总额的62和83,而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等其它所有制企业仅分别占38和

17。贷款明显向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倾斜,其他企业贷款不足。

3、贷款增量明显不足。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复杂,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远远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造成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使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申请到银行贷款,出现所获银行贷款增量趋缓的局面。

4、直接融资难度较大。国内货币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尚处逐步成熟阶段,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很小,外部融资还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在发达城市上海的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融资占73,而有价证券融资只占2。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

之所以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金融体制、政策导向、外部环境的制约密切相关。多种因素交织作用,致使中小企业倍受资金短缺煎熬。

1、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附力。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了内部监管,严格限制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致使信用贷款数量大幅缩水。中小企业短期贷款行为多、贷款金额相对较小,调查、评估、监督等贷款发放程序、经办环节与大企业大致相同,导致施贷银行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既得效益较低,银行从自身“经济性”角度出发,不愿为其贷款。

2、中小企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不强。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产权制度不合理,财务制度不完善;产品开发和市场研究缺乏科学依据,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一旦遇到市场波动,金融部门将承担较大贷款风险;少数中小企业诚信度不高,逃、废银行贷款现象较为严重,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查、发放较为严格和慎重。

3、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影响信贷投入。中小企业可抵押物较少,且折扣率较高,平均高达46.7,高于国有企业20多个百分点。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企业办理一笔抵押贷款,须经工商、房产部门评估登记,并到法律公证处公证,由此导致贷款费用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负担。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政策制定和资金运作中,政府将关注的集点和扶持的重点过多向牵动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倾斜,对分散、弱小、创税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有所忽视,更缺少对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相应优惠政策;在发展直接融资、培植资本市场时也相应忽视了中小企业的需要,在中小企业立法、培育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

系方面仍显不够。

5、启动民资的机制尚不健全,中小企业难以通过民间渠道融通资金。因为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把申请借贷的方向转向民间投资者。但由于缺少法律和制度的规范,民间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相当普遍,中小企业很难以合理的利率融得资金。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必须从解决制约发展的症结入手,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创新金融制度,完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业添注生机和活力。

一是实施区域信贷扶持政策。在切实防范风险前提下,选准信贷支持重点,积极扶持信誉观念强、经营管理规范、风险度低的中小企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重点支持科技型、农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优质客户,促进中小企业向“高”、“精”、“尖”、“专”方向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将银、政、企合作拓展到中小企业领域,建立金融机构与 贷环境。完善人民银行再贷款调控和利率调控手续,在信贷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给予倾斜。对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确有资金需求的银行、信用社,由人民银行在再贷款方面予以支持。实行央行再贴现与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比例挂钩、多贷多贴,帮助银行、信用社培育新的优良客户群体。灵活运行利率手段体现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对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增加的贷款

投放,其利率可适当优惠。鼓励银行、信用社选择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贴息等多种形式的优惠贷款。

二是构建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运作机制,特别是授权授信方式,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降低对基层行的贷款限制,制定简捷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倡导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有效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在全力开展信贷支持基础上,利用银行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对中小企业推广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减少对企业报表的过分依赖,突出实地检查,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并根据企业经营者素质、风险保障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指标,综合评定信用等级,作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重点扶持的依据。

三是建立完善贷款担保机制。由地方政府积极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速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探索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由政府牵头并出资成立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企业化管理、商业化运作”模式,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政府扶持与市场操作、开展担保与提高信用相结合,为中小企业小额、短期、急需贷款提供担保。建立信贷担保基金,资金可由地方财政拨款、中小企业出资以入股形式筹集,采取会员制管理;为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政府可出面进行担保,允许基金向外发行债券;遵循市场原则规范运作担保基金,确保担保基金充分发挥作用。选择合适的贷款担保方式,积极运用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或运用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等形式,优化担保结构,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

四是培育、优化信用环境。由地方政府协调经济管理、司法、新闻宣传和金融等部门,扎实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教育和引导企业树立信用意识,强化信用文化建设,重诺守信,规范改制,坚决制止和依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增大违约成本,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顺利开展融资奠定基础。政府组织、银行参

篇6:关于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执行难一:法院的执行机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是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使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以实现所进行的司法活动,也因此,它直接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也关系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威信,以及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发展,所以,执行部门在法院审判业务工作的部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执行机构的队伍建设就存在着些许多问题:(1)执行权被执行人员简单地认为是司法裁判权,而忽视了执行权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一味的按照审判业务的管理方式管理执行机构,使得上下级法院执行部门之间就如同其它业务审判庭一样,仅仅是审判监督及业务指导关系而忽略了相互之间的管理,使之无法把执行力量集合起来而造成执行力量分散执行难度增加。(2)执行机构对于执行权力分配不清,造成其它业务审判庭也加入执行工作中,这样重复的劳作,既吃力不讨好又增加了诉讼成本。(3)执行人员对其自身约束力不够,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甚至于接受当事人的吃请、娱乐、财物,导致执行权力的滥用,并且又缺乏有效的执行途径和手段,使得无法从实体和程序上对相关人的权利进行保护而且还让人民群众对于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满意和信任的程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4)执行人员有时为盲目追求成绩为完成业务指标随意地把案件中止,不顾方法是否得当、实效,或是只着眼于执行标的而不顾其他法律后果,执行投入大,负面影响也相应的扩大了。因此,在今年“全国部分高级法院执行队伍建设调研会”上就要求,全国各级法院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的加强执行队伍建设这一项法院队伍建设的头号重点任务,因为法院执行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执行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此,人民法院一定要站在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的高度上,围绕着“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的整改执行队伍:(1)应全面加强执行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法官职业道德建设。(2)全面加强改善执行人员对执行权属性的重新认识。因为,只有对执行权属性及执行机构的职能重新认识了解了正确的界定,既注意执行权被动性的一面也必须注意到执行权主动性的一面,并把这种认识贯彻到执行工作中去充分发挥执行的效能及运用这种认识在执行中正确使用权力,不挟偏私地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走完全部执行程序,穷尽一切执行手段后,即使当事人的债权仍不能实现,但是,毕竟身为执行机构的执行人员我们也已经尽力了,法院也只有终结执行程序。(3)要全面改善上下级法院之间的那种审判监督及业务指导关系,让执行机构合力承担起“管案、管事、管人”的职责。只有综合了以上的条件法院的执行机构队伍才能算是基本的符合标准。

执行难二:执行时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问题。

去年中央的11号文件虽然专门对执行工作作出指导,党委、人大也加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和协调、解决法院执行工作的实际问题,为法院的执行工作撑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还是相当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一般作用于被执行人在本地区、申请执行人在外地的执行案件,由于诉讼当事人分属不同地方的诉讼案件,民事判决的执行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地方利益相联系,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来源于各地方政府;各地的地方性立法囿于地方利益而忽视法制性原则;在地方性法规及地方规章之外,滥发规范性文件,滥用行政手段;对国家法律执行不力,下位法违背或架空上位求;引进外资立法方面具有盲目性,缺乏计划性、透明性、连续性在司法方面,表现为片面保护本地当事人,违背或滥用诉讼程序,各地法院适用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增多,案件执行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而部门保护主义是指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都在本地,不存在地方利益不同的问题,但是双方分属不同部门,判决的执行牵涉部门的利益而执行双方所属的部门都为其自身尽力保护各自的利益不受影响。因此,相形之下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进程。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出台后,执行工作的可操性加强,但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对于地主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这种维护手段我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给予进行制止:(1)我们只有加强执行法律的立法工作,才能让全社会对执行工作有新的认识。(2)健全和完善地方性的及社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管理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3)加强对于地方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4)应交叉执行若有本地区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未能执行或是有地方保护主义的且立案之后超过六个月未能执结的案件,可以办理委托外地法院协助开展执行工作,由此来创造良好的执行条件,更加地便于执行工作。

执行难三:执行中债务人以及债权人之间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部分的生效法律文书下被执行人未能主动地履行这也是执行难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是由于债务人对于法院的执行工作认识的还不够透彻,总是认为即使逃避执行被法院执行人员找到了,受到民事拘留但以履行法院判决相比还是划算,因此,就出现了被执行人抓了又放,放了又逃,逃了又追,追到又抓,抓了又放,就这样的翻来覆去判决也就始终得不到执行。但也会出现被执行人确实是无法履行法律文书内容的,可有些债权人明知债务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却仍然四处告执行人员的状,指责执行人员收受好处、偏袒债务人,并四处举报、告状,或者到法院吵闹,干扰法院办案,甚至于搬来各种力量敦促执行。让执行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调查,最后查实债务人确实没有财产。就这样,执行人员常常被几起明知无法执行的案件牵扯了所有的精力,无法及时帮助其他申请人实现债权。为此,厦门市法院曾经想采取让当事人自已本身去查知对方的财产情况,并提供确切的证据给法院而且执行结束后法院再收取执行费;执行的裁判权、实施权、处分权将分开等的措施,但这一举措也相应的得到有关人士的反对:认为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强制权力的机关,理应为百姓服务,也只有他们才可能为百姓申冤;而且老百姓也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寻求法律的帮助。如果法院都不能执行,那被欠款的百姓就更是没辙了。同时,在申请人无法举证时,法院的积极查证变成既可为又可不为,申请人的利益更无法得到保障了。这种做法无异放纵赖债行为,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在诉讼期间就开始挖空心思转移、隐藏财产,长此以往,不仅会动摇公众求助司法救济的信心,进而也将降低整个社会信用,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虽然,厦门市法院的这一举措并不是非常的理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如执行结束后法院再收取执行费这样如果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法院将发给申请人债权凭证,一旦可能继续执行,申请人可以随时重新启动执行程序。还有就是必须对债权人及债务人时时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到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和对执行工作的信心。

总之,执行机构在法院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执行工作的好与坏,关系着人民法院的形象;关系着当事人的合权益;关系着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信心和信任。因此,只有这些理论问题解决了,法院的执行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而“执行难”这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才可克服所有阻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与得当措施办事,为此执行工作也将会得到一个全新的局面。

篇7:关于我区拆迁安置工作的建议

民进渝水区支部

近年来,我区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袁河街道、仙来新区的30个村庄先后进行了拆迁,共拆迁2243户、74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93.9356平方米;目前待拆迁的有1034户,46.8万平方米,需建设安置房64万平方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区棚户区相当集中的四眼井、老西街、燕子山、老沙土到火车站一带、康盛路与白竹路之间及各近郊管理处片区,其拆迁工作也将摆上议事日程。这些地方的居民多为无固定职业,贫困人口比例大,所住房屋多数为私有房屋以及为数众多的违法建筑,房小人多呈普遍现象。加上居民对拆迁的目的、拆迁的程序、拆迁的补偿不十分了解,因拆迁安置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还是层出不穷,处理这些矛盾占据了政府部门大量的精力,而城市贫困家庭因拆迁安置而造成的家庭矛盾以及由家庭矛盾激化成为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隐患,阻碍了城市改造的进程。

因此,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1、拆迁工作人员深入到被拆迁户中,将拆迁的目的、程序及补偿办法宣传到位。

2、增强拆迁的公开公平公正,对被拆迁户信息进行公示;在拆迁公示方面,要抓好“事前公示”和“事后公示”。“事前公示”就是在拆迁现场设立公示栏,将拆迁许可相关内容、文件、补偿标准、安置地点、拆迁工作流程、评估机构名称、拆迁调查情况和评估结果等全部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事后公示”就是在拆迁结束后将每户安置方式和拆迁

补偿结果进行公示,全面推行“阳光拆迁”、“平安拆迁”,努力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杜绝出现“先拆吃亏,后拆得利”现象,保障拆迁公平。

二、加大拆迁透明度。

1、设立拆迁问题咨询机构,随时解答拆迁户的问题;

2、提供两家以上的资产评估机构,由专业的评估师给被拆迁户的资产以正确、客观、实际的资产评估。

三、严格按照拆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公开、公正的拆迁。

1、加强拆迁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建设,加强法律意识;

篇8:关于解决拆迁难的建议

关键词:执行难,阻却事由,社会分析,改善措施

民事合同纠纷案件执行难, 在执行过程中较为普遍。具有执行力的生效法律文书如果不能获得执行, 不仅直接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落空, 使当事人之间扭曲的法律关系进一步扭曲、变形, 而且极大地损害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执行难”发展到极致, 就会演变为“暴力抗法”、暴力抗拒执行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现象。[1]执行难已经超越司法领域, 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我们应本着客观、务实的态度, 分析造成“执行难”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并从多个方面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从而实现执行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2]

一、民事合同纠纷执行的阻却事由

(一) 被执行人难找

民事执行, 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 依执行依据, 运用国家强制力, 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 以实现债权人民事权利的活动。执行依据中负有义务的人, 在执行工作中就是被执行人。合同纠纷案件在申请执行时找不到被执行人的情形大量存在, 由此导致的执行难以进行的案件也占很大比例。被执行人难找,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执行的难度。许多被执行人在判决其承担义务以后, 为逃避债务便跟当事人和法院玩失踪, 同时随被告人一起失踪的还有被执行人的财产。

(二) 被执行人对抗执行

很多案件, 被执行人能够找到, 法院的判决也合法、公正, 但由于当事人的原因, 执行工作仍然不能顺利进行。主要表现在:有的被执行人在订立合同时就没有履约的诚意, 甚至没有履约能力, 压根不想履行判决;有的被执行人则以为法院的民事判决要靠自觉履行, 没有强制执行力, 故意不履行;有的被执行人对法院判决不满意, 对执行的抵抗情绪极大, 公然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 如擅自处分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 故意撕毁人民法院执行公告、封条;有的被执行人则对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 企图用拖、赖等方式使执行不了了之;有的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以此逃避执行;还有的被执行人, 通过各种关系与对方当事人沟通、打招呼甚至给法院施加压力, 逃避执行。

(三) 执行财产难寻

民事执行的实质是财产执行, 执行案件立案后必须设法找到被执行人的责任财产。调查债务人有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以及可供执行的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 然后决定采取何种相应的执行措施, 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3]主要表现在:

1.人民法院享有调查权。法律赋予人民法院采取搜查、询问等措施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的权力, 但人民法院人力、物力、时间有限, 特别是在基层法院, 在很多案件中无法穷尽调查措施。如果每个案件的执行, 法院都要向金融机构及其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电信部门、税务部门等单位和个人调查被申请人财产状况, 不仅执行成本很高, 而且导致执行的效率低, 违背执行的及时原则。

2.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向人民法院报告其财产状况”, 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状况是被执行人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义务之一, 但在执行过程中, 主动申报的寥寥无几。

3.追求债权实现的申请人及其代理律师, 法律规定其应当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 但并未明确规定申请人及其代理律师的调查权, 由此导致债权人及其律师调查被执行人财产难度重重。《执行规定》第28条规定“法院可授权申请执行人的律师调查”, 但并没有规定律师的调查权限以及调查保障措施。

4.在企业、法人账户方面,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越来越多进驻大陆的跨国银行为吸纳资金允许企业、法人多开户头、公款私存, 使法院和债权人难以了解和掌握企业、法人资金的真实情况。[4]

5.由于对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管, 有的企业为逃避债务, 将企业财产全部转移, 仅仅留下一个空壳企业, 而将抽逃出来的财产注册新的公司, 重新经营, 给民事执行的财产调查造成重重阻碍。

一方面法院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很多时候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其他获得被执行人财产信息的途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 执行财产难动

民事合同纠纷的执行既要保障被执行的基本生活, 又要实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具体的案件中对被执行人的保护与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会出现利益冲突, 而导致二者不能兼得。

被执行人的财产原则上均可强制执行, 但实体法和程序法基于保障社会安全或债务人的生存、维护社会公益、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等考虑, 对于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和必须的生活费用等特定财产, 执行法院不得采取执行措施。[5]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 经常遇到除了法律规定的执行豁免财产[6]

目前法院的工作存在审判人员只管审判, 执行人员只管执行的现象。审判人员在案件的审理阶段支付按审判, 不考虑案件审结后的能否执行, 更不考虑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为案件的执行创造便利条件, 这样不仅提高执行的成本, 更可能给债务人隐匿转移财产提供可乘之机。因此, 应当建立法院的“大执行”观念, 明确审判人员配合执行的的职责, 把为执行服务、力求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观念贯穿于法院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立案环节, 应当告知当事人因义务人缺乏执行能力而无法执行的风险, 增进当事人的理解, 增强当事人的风险意识和举证意识。

2.在案件审理过程中, 审判人员应当关注义务人的执行能力状况, 督促债权人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 注重对债务人财产信息的收集, 为日后的执行打下基础。如果出现债务人转移、隐匿、毁损财产可能导致日后判决难以实现情形时, 应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防止出现执行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发生。

3.建立和完善审执兼顾的监督评价机制。尝试将有执行内容的案件的执行情况作为评判案件审理工作的一项指标, 督促审判人员关注执行工作, 为执行工作提供支持。

“执行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是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制度改革、法治建设过程中日积月累而成。“执行难”的原因既有法律制度不健全、法院执行不规范的原因, 也有社会公众的诚信度、风险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调控, 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可以期待,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执行工作会一步一步走出困境, 步入坦途, 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7]

参考文献

[1]童兆洪.民事执行前沿问题[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166.

[2]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执行工作指导[M].第2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 2008.

[3]江平.民事诉讼法[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437.

[4]童兆洪.民事执行调查与分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55.

[5]江平.民事诉讼法[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407.

[6]青岛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19.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品牌介绍下一篇:县上半年反腐倡廉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