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党校建设报告

2024-05-24

村级党校建设报告(精选9篇)

篇1:村级党校建设报告

郝寨镇基层党校建设自查考评报告

郝寨镇在加强村级党建、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了、发展村级党校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经费,为村级党校走上正常、健康发展轨道,作出了许多实质性举措。

一是抓班子、健全组织网络。各村都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的党校机构。镇级党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到村进行指导,组建了以镇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4个村党校建立后,都成立了由村支书担任校长、副支书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校务成员除了参加镇培训外,还积极在村党校上课。村班子成员调动的时候,及时调整村党校班子成员,做到组织上的保证。

二是抓规范、完善各项制度。我镇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规范上墙。同时要求各村按照教育内容和要求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考勤考核、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各村的党校均按照市村级党校建设标准建立,课桌椅、电视机、图书、档案等设备齐全,教育培训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去年24个基层党校共开展各类培训班累计达96次,培训总人数达5680人次。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但发挥了党校在教 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而且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抓技能培训示范、创新教学路子,提升整体水平。在村级党校的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示范党校培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如闫台村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全村党员先动手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动员群众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成功的被评为南阳市文明村、省级生态村。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个别村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抓经济收入是实质,搞党校工作是虚活。

2、有的村应付现象比较严重。事先缺少培训计划,实在没办法,只好办一期,平时放松型,年底突出性。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认识到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搞好教育培训,必须要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党校建设中坚持做到“四有”:即“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路子,经济上给票子“。

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培训档次,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党校制度。办好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了使县委党校教育规范有序,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分明,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习总结规范完整。我们还可以借鉴普通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两则、两考、两评“机制:”两则“即《学员守则》和《教师守则》;”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两评"即学员评优和党校教师评选。

三是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名师优势,可以聘请担任镇党校老师进行客座讲课。其次,聘请县委、政府及人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二)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办学模式上实施“资源整合”:保证村党校有班子、有教师、有场所、有计划、有制度的前提下,将村民学校、民主法制学校干部培训机构整合到村党校,各培训机构教学设备和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从服务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出发,在服务于全村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党校与各培训中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干部全员培训的需要。在教育形式上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理论培训、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外,还可以组织举办一些参与 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电教片、专题调研、社会实践、外出参观等,创造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篇2:村级党校建设报告

为了掌握当前农村党校建设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村级党校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巩固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地位,我们就此对全镇范围内的村级党校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村级党校建设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有10个村挂上校牌,办起了党校,分别是陈家村、叶家村、厉家村、巴里村、周家段村、东埠头村、五姓点村、任佳溪村、洪魏村、柴家村。这些村在开展村政建设、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了建成、发展村级党校倾注了

大量心血,投入了不少经费,为村级党校走上正常、健康发展轨道,作出了不少实质性举措。仅去年一年10个村对党校的总投入达20万元,如任佳溪村、洪魏村村经济并不是很好但是也作了较大的投入。一是抓班子、健全组织络。各村都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的三级党校机构。镇级党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到村进行指导,组建了以镇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10个村党校建立后,都成立了由村书记担任校长、副书记或政工负责人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极大多数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全年研究党校工作2次以上。校务成员除了参加镇培训外,还积极在村党校上课。村班子成员调动的时候,及时调整村党校班子成员,做到组织上的保证。

二是抓规范、完善各项制度。我镇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规范上墙。同时要求各村按照教育内容和要求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考勤考核、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各村的党校均按照市村级党校建设标准建立,课桌椅、电视机、电脑、图书、档案等设备齐全,教育培训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去年开展各类培训班累计达109次,培训总人数达8654人次。像陈家村、五姓点村、厉家村、叶家村等平均年培训在12次以上。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但发挥了党校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而且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抓技能培训示范、创新教学路子,提升整体水平。在村级党校的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示范党校培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如陈家村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为了创建宁波市文明村,全村党员先动手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动员群众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再如厉家村,去年通过法制培训,组建了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成员的联防队,有效地遏止了盗窃等案件发生。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实际工作开展不平衡。原因;受村经济条件制约,认为抓经济收入是实质,搞党校工作是虚活。

2、有的村应付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事先缺少培训计划,实在没办法,只好办一期,平时放松型,年底突出性。

三、对策及建议 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认识到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搞好教育培训,必须要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党校建设中坚持做到“四有”:即“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路子,经济上给票子”。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培训档次,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

——规范管理、完善党校制度。办好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了使县委党校教育规范有序,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分明,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习总结规范完整。我们还可以借

鉴普通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两则、两考、两评”机制:”两则”即《学员守则》和《教师守则》;”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两评”即学员评优和党校教师评选。

——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名师优势,可以聘请担任镇党校老师进行客座讲课。其次,聘请市委、政府及人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办学模式上实施“资源整合”:保证村党校有班子、有教师、有场所、有计划、有制度的前提下,将村民学校、民主法制学校干部培训机构整合到村党校,各培训机构教学设备和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从服务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出发,在服务于全

村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党校与各培训中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办学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络查看)式,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干部全员培训的需要。

篇3:村级党校建设报告

翠屏区幅员1123.47km2, 辖8镇6乡10街道, 261个行政村、82个社区, 户籍人口81.3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3.3万人, 以生猪、禽类产业为主, 是生猪调出大县和省级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2001年建立了国家疫情测报站, 2011年翠屏区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通过了省级兽医实验室考核, 完善了区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

2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现状

2.1 基本情况

2012年出台了《宜宾市翠屏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对村级防疫员聘用、管理、培训、工作职责与报酬等方面作了规定。目前, 全区261个农业为主的行政村 (社区) , 共有村级动物防疫员223名。

2.2 结构情况

从调查来看, 村级防疫员队伍整体呈现“老、少、低”现象。一是年龄结构偏老。二是人员素质偏低。三是从业人员数量偏少。

2.3 履职情况

承担动物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注射, 加施免疫标识、填写免疫档案、协助动物产地检疫申报、消毒、疫情报告等, 完成春秋两季动物免疫工作和常年补栏免疫工作。

2.4 报酬情况

近年, 按照1500~1700元/村的标准全部用于劳务补助, 另外区财政每年按照1000~1150元/村从财政资金中预算, 部分从事仔猪阉割、动物诊疗等有偿服务, 平均达到3000元/年。

3 主要问题

3.1 老龄化严重, 整体素质偏低

全区233名村级防疫员以45岁左右的年龄为主, 50岁以上的人数达到了总人数的35%, 30岁以下的仅有9人, 后继人员严重不足。另外, 工作热情缺乏, 对防疫新技术、新知识推广、应用形成了很大的阻力。

3.2 保障不到位, 队伍流动性大

按照每年春秋防100个工作日计算, 平均每天的补助为33~48元, 是城市打工人员的收入的1/5。收入低、无保障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意外保险等) 是导致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因素。

3.3 群众不配合, 政府重视不够

部分群众防疫意识不强, 对强制免疫工作不主动配合, 甚至拒绝、抵制。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 认为动物防疫是畜牧兽医部门的事, 客观上导致了此项工作不被理解和歧视。

3.4 散养户减少, 生存空间压缩

翠屏区的生猪和家禽的规模化比重均达到了60%以上, 部分适度规模养殖户基本掌握了仔猪阉割、免疫注射和疫病预防技术, 部分青壮年放弃选择动物防疫员行业, 而去从事收益好、见效快的工作。

3.5 身份不明确、劳动关系模糊

村级动物防疫员属于“村管村用”, 但是各村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身份和地位没有明确说法, 只签订了工作责任书, 基本没有签订任何聘用依据。

4 对策措施

4.1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政策性补助经费保障和服务性绩效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农医发[2008]16号) 文件精神, 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 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建议将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参照中央财政补助标准, 由省、市、区以1:1:1比例共同承担。

4.2 建立保障体系

为了保持村级动物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的队伍稳定, 鼓励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市、区财政给予适当的补助, 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直接划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同时, 鉴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一定危险性 (被大家畜踢伤、咬伤等) , 区财政应该为村级动物防疫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以期减轻在发生意外时的负担。

4.3 提高队伍素质

在完善补贴和保障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村级防疫员聘用标准, 鼓励和动员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掌握动物疫病防控技能、具有相应资质的人才加入村级防疫员队伍, 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建立村级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 鼓励村级动物防疫员积极参加全国执业兽医考试, 提高专业素质。目前, 全区没有一位村级动物防疫员取得了执业兽医资格证。

4.4 增强队伍活力

建立有赏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按照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指标, 根据载畜量、人员基本素质, 以辖区为单位整合技术力量、调整人员, 建立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的管理、考核、奖惩机制, 将政府财政补贴同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挂钩, 奖罚分明、多劳多得, 以此激发村级防疫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畅通人员进出渠道, 实现“留得下、管得住、用得好”。

4.5 创新管理机制

篇4:村级党校建设报告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村级财务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经营状况的集中反映,体现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发展、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可保障集体资产的健康安全运行,及时有效地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不健全 ,财务工作无章可循

制度不完善,财务工作无章可循是村级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各种违反财经法纪问题发生。如:有些村干部擅自出借或自借资金,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有的将收取的承包款或租金私自保管挪用;有些村干部在超投投标、承包费收支、鉴订合同、集体土地出让等环节中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此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漏交税款、白条抵库、业务招待费超支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2.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低、会计核算不规范

村级财会人员大都由村“两委”指定,学历低、无证上岗和未经专业培训的现象十分严重,由村干部兼任会计、出纳之职是普遍现象,有些村财务核算未设置总账、明细账、未编制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未经审核就入账等等,这些都违反了财经法规的有关规定。

3.财务公开避重就轻,未落实到位流于形式

财务公开质量不高,民主理财流于形式,虽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很多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但有些村干部为维护私己利益很少向村民公开和解释财务状况;有些避重就轻,只公开无关紧要而不公开重大资金项目收支情况,如涉及救灾、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扶贫助残等款物的接收、发放等;有些公开不及时或公开的内容不详细具体,群众对公开结果看不懂、不满意,造成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

4.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惩戒力度不够

农村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惩戒力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明确村民委员会的“自我管理”性。因此,相关部门很少介入监督检查,县一级审计部门更少涉审村一级财务收支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村支书“一支笔”支出资金,村两委副职兼任会计出纳,财务开支村里三人说了算,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出现空档。

解决问题的策略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到村级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农村的各项建设。为规范其管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严格执行1996年3月14日《财政部关于印发<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附件一:《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第四条“ 村合作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如实反映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以及集体内部各行业、各经营层次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的规定。从各村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内容涵盖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开支审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票据管理、档案管理、专项审计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

2.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规范会计核算

财会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定期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等业务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要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经过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后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任书;要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作出明确规定,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对于有条件的、规模较大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尽快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村级会计核算的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各项建设。

3.全面推进民主理财,加大财务公开力度

全面推进民主理财,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制度,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审议权、监督权等。按照1997年12月16日农业部、 监察部发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要规范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

4.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选配好村主要干部

要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选配好村主要干部,要选拔有管理意识的本村村民当“村官”, 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都安县审计局)

篇5:村级班子建设情况考察报告

一、主要经验

1、选民参选率高,村书记兼任比例高。**省三市在村“两委”换届中尊重民意,依法推行村会直选,选民参选率在85%以上,东营市全市选民参选率超过90%,有许多村达到98%。目前三市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主人兼的比例高达80%以上。

2、村干部职数少,报酬较高。目前,**市平均村干部3。4职,村支部书记、主任年报酬在1。2万元左右,副主任年报酬为书记的80%左右,文书为书记的70%左右,其他村干部工资实行误工补贴制。**市平均村干部3职,村干部年报酬平均在5000—6000元左右,副书记、副主任年报酬为书记的85%左右,文书为书记的70%左右,其他村干部实行误工补贴制;村干部的报酬包括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基础补贴一般不低于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绩效补贴根据考核情况确定,数额占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80%,***市全市平均村干部2。8职,500人左右的村村支部书记年报酬提高到2200元以上,其他村干部年报酬在1000元左右;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年终给予XX—4000元的奖励。

3、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市对工作30年以上,有突出贡献的村支部书记退休且可领取保险金800元每月,***市对村两委班子予以每人每年1000元为基数,办理了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金来源按市、县、乡、个人3∶3∶2∶2的比例筹措。

4、规章制度健全,干部积极性高。**省***市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班子目标管理考核,群众民主评议乡镇、村以及干部工作民主推荐先进乡镇村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市探索出了产业聚集式,龙头企业式,专业市场式、乡村田园式、行业协会式、合作组织式等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全面实行村干部定时定点集中办公制度,***市实行村干部周一集中制度。作报告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代理服务、践诺奖惩制度,实行了以设立一个工作岗位、实行二条评议、分三个层次管理的党员干部“一二三”管理制度,提高了两委班子的服务质量。

5、监督到位,干群关系密切。推行村务契约化管理,将各种村务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发矛盾纠纷、产生不稳定因素的事项,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纳入规范制度化管理轨道,目前实行村务契约化管理的乡镇、村达到70%以上。以县区为单位,统一规定公开内容和公开日期,各村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按统一规定的公开内容和程序按期公开,各村按总人口的5%,或5到15户选一名代表,组成村民代表会议组织,从村民代表组织中推行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

二、关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县区要按照乡镇转职能,部门变作风,村级抓班子,的整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县乡村关系,明确县区、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事权范围,进一步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规定村“两委”的地位、作用、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完善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自治的管理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集责任、服务和法治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管理服务体系。

2、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制定出台适合我市的村干部选用标准和办法,全面推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今年全市至少有70%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以后,逐年提高交叉任职的比重。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或改选、补选、后进班子整顿依法选举工作能力强,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担任村干部,把市85%的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成“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班子;把95%以上的村干部达到“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义务好、思想作风好”的`“五好”目标。

3、精减干部职数,提高报酬。按人口4000人以上的村设村干部4职,人口在1000—4000人之间的村,设村干部职数3职;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设村干部2职的标准,从严控制村干部职数,提高村干部报酬,力争把村干部的报酬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以上,有村级积累的村还可适当增加;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制度,基本报酬占70%左右,绩效报酬占30%26amp;左右,同时采取市、县、乡,个人多级筹资的办法,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对工作时间长,工作实线突出的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

4、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引导群众依法选举;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评价及干群之间沟通机制,化解乡村各类矛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篇6: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总结报告

报告

我镇今年有苍庙村、斗沟村、黄林村等三个村进行新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这三个村的组织阵地建设于5月初动工,到11月上旬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现具体总结报告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推动工程顺利开工。苍庙、黄林、斗沟三个村阵地建设作为全区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一部分,镇党委十分重视,专门召开了由镇组织办、土管所、城建办、司法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研究部署工程开工和建设事宜。会议决定由镇组织办牵头,会同土管所、城建办、司法所等部门参与管理、指导工程建设。党委书记和镇长分别多次深入村中指导选址。在镇党委的大力指导和督促下,三个村的阵地建设分别于5月6日、8日和9日顺利动工。

二是部门配合,拉动工程建设。4月底至5月初,镇组织办会同土管所、司法所帮助三个村选址,对土地使用有土管所、司法所进行合法确认,以保证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的用地合法化。由此,苍庙村的组织阵地选址在村西鸿运路东;黄林村的组织阵地选址在村北原小学校内;斗沟村的组织阵地选址在村西村卫生室东邻。

5月上旬,组织办会同城建办、司法所帮助村里采取招投标的方式,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招募工程队。城建办对三个村中标的工程队进行施工资质验证,并按照组织办要求派出工作人员担任工程监理,负责三个村全程工程质量监督。司法所对招募工程队的过程和工程监理人员的确定进行了司法监督,确保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措施到位,保证工程质量。镇组织办报请镇党委政府的批准,明确三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为各自三个村的工程第一负责人和责任人,并具体负责组织工程的施工和质量监督。从三个村的阵地建设开始,镇党委对工程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监管督促措施:一是镇党委指令村党支部书记天天盯在工地上,严把工程质量关;二是镇组织办定期督促工程进度;三是城建办两名工作人员作为质量监督员,一周一次到工地进行质量监督。

四是村干部主动,克服工程资金困难。三个村的村干部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工作。苍庙村的组织阵地设计为二层上下十间的楼房,建筑面积373.6平方米,工程预算25万元。在工程开工之初,村里就筹集了8万元,后又向多方募集了7万元,以保证工程之需。由于阵地建设的地基选在由深沟用土填起来的地方,为保证楼房质量,打地基时,向地下深挖5米、宽2米的地基槽,用了近120车石头垒砌好地基,买了包括25螺纹钢在内的价值1万多块钱的钢筋,浇了60厘米高的底圈梁。楼房主体工程建好后,在装修过程中,村党支部一班人为节约资金,多次拒绝中间人的介绍,直接与装修商人洽谈装修事宜,以减少差价。安装门窗时,党支部书记王来平直接找到门窗厂,商谈定妥门窗价格,节省资金1000多元。斗沟村的组织阵地建设按“市方案一”施工,建筑面积约130平方米,工程预算14万元。工程刚开工时,村里只有5000元。村干部三次与工程建筑队协商,达成先由建筑工程队垫资的办法开工建设。黄林村的组织阵地建设按“市方案一”施工,建筑面积约146平方米,工程预算15万元。工程启动资金来源于村宅基地的收入和借资。

篇7:党校发展建设情况报告

近年来,党校(区行政学校)在XX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党校的关心指导下,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定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松劲;一方面通过思想解放寻找加快发展的路径、创新加快发展的方法,以培养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为己任,以建设全省一流区县党校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为提高XX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

党校建于1954年,现占地面积42亩,现存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超过50﹪。校内建筑主要有教学楼1100平方米,阶梯教室约550平方米、多媒体教室约350平方米、办公楼600平方米,另有食堂、餐厅500多平方米,平房宿舍、辅助用平房等1000多平方米。

二、工作情况

近年来,党校按照《党校工作条例》和省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改革既有培训模式,拓宽办学途径,加快易地发展,确立了我校“三个中心”的目标定位,即:干部培训中心、理论宣传中心、工作研究中心。围绕这一目标定位,我们用“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来打造干部培训中心(党政干部公务员培训轮训、党员干部学历素质教育、各类人员专业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用“三个平台”的理论宣讲来打造理论宣传中心(党校系统理论培训、基层理论宣讲辅导、网络媒体教育宣传);用“三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来打造工作研究中心(教学研究

课题、区情调研课题、理论科研课题)。

1、拓宽主渠道,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的大规模。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强化主体办学,巩固学历教育,拓展联合办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实现了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的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全覆盖,每年的教育培训量达3万人次即:领导干部培训每年10期左右1000多人次;公务员培训3000多人次;党员干部学历素质教育三个层次(研究生、本科、大专)、三个专业(经管、法律、社区)、三个类型(党校函授、成人自考、网络教育),在籍学员1000余人,教育规模、教育层次、教育类型创历史之最;各类人员专业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每年1万多人次;理论教育宣传每年5000多人次;网络平台教育每年1万多人次,党校的主渠道地位充分体现。

2、筑牢主阵地,推动教学水平提升的大幅度

党校作为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的主阵地,我们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区级党校的培训特点、地域优势、区情需要,分别围绕党校教育规律、干部成长规律和区域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多个层面提高党校的教学水平。具体采用三种方式:一是专题培训,即先后对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城建工作的领导干部、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分管教育、社保、医疗等社会事务的领导干部举办了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与管理、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社会事业等多期专题培训班。二是党性锻炼,即在各个培训班中开展旁听法庭庭审、辩论比赛、军事训练、拓展训练、重走朱毛挑粮小道等各项教学活动,提升学员党性修养。三是现场教学,即利用党校建立的“党性锻炼现场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我校多名教师先后获得省市党校 “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课题调

研先进个人”称号。

3、造就主力军,推动党校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的保持,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研(科研)之风、大兴服务之风,造就一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的主力军,必须造就一支风气正、水平高、能力强的执政者之师队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具体利用好三个平台:一是党校系统理论培训平台,每年我校组织教师赴省、市党校进行专题师资班学习10多人次,鼓励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组织教师聆听省市党校教授现场授课20多场。二是基层理论宣讲平台,先后对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创先争优等课题下发授课菜单,与社区联合举办先锋学堂,每年赴基层宣讲50多场听课人数5000多人次;在XX报开设理论视角,一年发表文章58篇;完成区级调研课题10多个,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0多篇。三是网络媒体教育宣传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党校网站和党员网大进行网络教育,每年的点击量超过10000人次。近三年来,党校教职工获得省、市、区以上表彰25人次,党校获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表彰;学校党建工作、作风建设工作等连续三年获得区委区政府和区级机关工委表彰。

三、意见与建议

1、党校工作的一体性要求中央、省市党校能对基层党校提供指导,各级党校都是各级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一工作的共性要求上级党校能加强对基层党校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帮助。建议上级党校一方面能加大对基层党校师资力量培养,多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与区县党校的交流,基

层有大量调研的实践素材和经验,需要上级党校的理论指导来提炼和推广。

2、党校地位的特殊性需要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党校既是各级党委的重要部门又是事业单位。然而基层党校开展工作的经费地方党委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在函授办学期间,党校还可以通过学历教育获得资金补助,在学历教育结束后,正常的办公经费、调研经费、教学设备更新维护等各项开支都需要地方党委拨付资金。

3、党校工作人员的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和上级党校的关心。党校工作人员中既有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人员,又有教师身份的教学人员,尤其是基层党校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行政和教学工作,《党校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党校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师的各种待遇”在基层党委政府中也得不到落实,在公务员阳关工资,教师绩效工资后,基层党校教师身份的工作人员地位十分尴尬,同工不同酬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议中央党校能统一出台针对党校工作人员的身份、待遇文件,各级党委政府按文件执行。

篇8:村级党校建设报告

关键词: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建议,陕西黄陵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 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 把动物防疫的意识推广到基层, 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 有利于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 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每年春、秋2季集中免疫时正是黄陵县苹果生产的大忙时间, 近几年黄陵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充分发挥其生活在基层、工作在一线、情况熟悉、服务快捷的特点, 抢时间、赶进度, 扎实细致、保质保量地完成防疫任务, 确保黄陵县清净无疫。保持全市连续7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近期笔者对黄陵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黄陵县地处陕西省中部, 位于延安市最南端, 共辖6镇1乡3个社区1个街道办事处, 191个行政村381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1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 农业劳动力5.3万人。土地总面积2 279 km2。黄陵县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是世界少有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 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立足苹果生产, 提出“以沼促畜、以牧促果、主攻生猪”的发展思路, 2011年黄陵县启动“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创建”及“120生猪养殖模式”, 按照每1 hm2果园配套饲养30头猪, 每1 hm2蔬菜配套饲养45头猪的有机肥建设标准, 把生猪养殖作为实施果畜、菜畜结合的重点产业发展。同时, 随着国家对“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落实, 生猪养殖在黄陵县发展势头强劲, 疫病防控任务重。

2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

1998年黄陵县双龙、腰坪、仓村3个乡镇发生牛、猪口蹄疫疫情, 对该县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部分农户损失达万元以上。这次疫情使防疫系统全体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大意义及自己的职责所在。2003年全市推行以佩戴免疫耳标为标识的动物防疫工作, 2006年全市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开展以来, 动物防疫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原有的县、乡2级动物防疫人员在春、秋2季动物强制免疫时明显人手不足。在实际工作中, 黄陵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争取县政府的支持, 加强防疫工作政府督查力度, 引起各乡镇、城区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对防疫工作的重视, 以乡镇、社区、城区街道办事处兽医站为单元每站选聘2~3名热爱畜牧事业、有一定文化程度、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防疫人员, 报酬由当地政府解决。这些防疫员的临时雇佣, 暂时缓解了防疫员人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黄陵县顺利配备村级防疫员, 建设县、乡、村3级动物防疫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2]。

2.1 村级防疫员现状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8]1号) 和《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农医发[2008]16号) , 经黄陵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议, 县畜牧兽医局申请, 2008年县政府研究决定给黄陵县191个行政村每村配备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 报酬为80元/人, 纳入县财政预算, 每年年底统一拨付给县畜牧兽医局。截至2011年12月28日, 全县共有村级防疫员191人, 其中:男184人, 占96.3%, 女7人, 占3.7%;大专文化程度2人, 占1%, 中专文化程度3人, 占1.6%, 高中文化程度73人, 占38.2%, 初中文化程度110人, 占57.6%,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人, 占1.6%;60岁以上人员8人, 占4.2%, 50~59岁人员64人, 占33.5%, 40~49岁人员71人, 占37.2%, 30~39岁以上人员39人, 占20.4%, 30岁以下人员9人, 占4.7%。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 黄陵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一支有一定文化程度、年富力强、素质高、能担负起防疫责任的队伍。

2.2 村级防疫员管理情况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动态管理, 努力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所有聘用人员均造册登记, 由县畜牧兽医局和疫控中心统一备案, 县疫控中心出台《黄陵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 明确村级防疫员工作职责;各乡镇、社区、街道办事处兽医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村级防疫员考勤考核办法》;每年初各站站长和每位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 实行绩效挂钩, 对责任心不强、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不按要求做好防疫的人员, 各兽医站有权辞退, 另行聘用。近几年, 田庄、腰坪、康崖底兽医站已先后辞退6名不能胜任工作的村防疫员, 另选聘新人补充进来, 从而确保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全面提高防疫质量和效果提供人力保障[3,4]。

2.3 防疫员的培训情况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水平是搞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条件, 配备村级防疫员以来, 黄陵县共开展2次集中培训:一是邀请市疫控中心高级兽医师葛兴龙来黄陵县进行防疫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现场指导。二是2011年8月中旬由畜牧局牵头, 疫控中心组织实施的以乡镇、社区、街道办为单元, 以防疫、产地检疫知识为主要内容, 以全县村级防疫员为对象的为期1周的培训。三是每年春、秋2季集中防疫前包乡镇干部协同兽医站站长对区域内的防疫员进行动员培训, 传达市、县2级防疫动员会议精神, 通报当前动物疫情动态, 对防疫的技术要点进行讲解。这些培训活动的开展, 提高了村级防疫员的专业知识, 有力推动了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黄陵县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技术保障。

3 存在的问题

3.1 村级防疫员工作量轻重不一

从全县畜禽养殖存栏量来看, 原区和前川是苹果和蔬菜生产区。养畜户分布均匀, 畜禽存栏量大, 防疫员工作量大;后川是煤矿区, 青壮年打工挣钱机会多, 该区域畜禽存栏量呈下降趋势, 防疫员工作量小。

3.2 牲畜死亡补偿机制不健全

在防疫过程中, 由于受气温、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牲畜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尤其是2011年秋季阴雨天气较多, 造成防疫期牲畜死亡的数量明显多于往年, 而黄陵县牲畜死亡补偿款多在半年后才能兑现, 不利于防疫员下次开展工作。

3.3 禽流感疫苗包装剂量过大

目前供应的禽流感疫苗一般为500 m L/瓶的规格, 适合规模养禽场, 对散养家禽的养殖户来说, 缺少小规格禽流感疫苗, 防疫疫苗浪费严重。

3.4 防疫员没有意外事故保险

动物防疫是一项工作环境差、存在一定风险的工作, 在防疫中被牲畜碰撞、刮伤的事情时有发生, 而防疫员没有意外事故保险, 影响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

3.5 对表现突出的村级防疫员没有奖励政策

近几年的实践中, 黄陵县涌现出以仓村乡商村的李红义、阿党镇丁村的高雷迎、侯庄社区贾原村的寇东东、城区街道办周洼村的寇润之为代表的一批责任心强、工作扎实、业务能力强的防疫员, 对这些业绩突出的人员没有奖励政策, 只罚不奖的工作机制, 不利于发扬先进、鞭策后进。

3.6 没有村级防疫员培训的专项资金

由于没有资金作保证, 不能确保培训时间, 在培训过种中内容单一。

4 建议

一是要有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春、秋2季集中防疫是一项量大面宽、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的工作。县疫控中心要通盘考虑, 合理调配防疫员, 将任务量小的防疫员抽调到畜禽存栏量大的村组,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强制免疫任务。二是要将牲畜死亡补偿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补偿金及时发放到位, 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同是, 要给村级防疫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 消除防疫员的思想顾虑, 避免工作纠纷,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将村级防疫员的考核纳入到年度考核之中, 对那些表现突出的村级防疫员要进行表彰奖励, 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 从而提高全县村级防疫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四是要将村级防疫员培训制度化。把培训列入年度计划, 确保培训资金、培训时间, 拓展培训内容, 力争将村级防疫员打造成畜牧法律和法规的宣传者、科学养殖的示范者、无害化处理的倡导者、疫病预防的先行者。从而带动提高全县畜禽养殖者的整体水平, 促进黄陵县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其星, 苗刚, 于占松.胶州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调查与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28 (11) :20-21, 68.

[2]李雄.浅析和政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现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 (20) :57-58.

[3]梁家攀.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禽业导刊, 2011 (15) :20-21.

篇9:村级妇联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乡村级妇联组织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乡妇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村级妇联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比率为27.3%,村级妇女组织健全率为82.8%。基层妇女干部年轻化,文化层次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现任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42岁,其中30岁以下的占6%;30—40岁占29%;40—45岁的占36%;45—50岁的占16%;50岁以上的占3%。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7.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7%。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妇女工作的开展重视力度不够,未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因村情不同,待遇落实情况也不尽相同,27.3%的村以工资形式发放,65.4%的村以其他形式发放,17.2%的村无工资待遇,妇代会主任年工资仅在700元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http://1、旧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妇女群众的参政意识。长期以来,男性为主的封建思想,使中国的女性深受其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当家墙倒屋塌的封建思想成为群众的社会习俗。

2、妇女进村“两委”的比例偏低。《村委会组织法》第九条村民委员会成员中规定,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乡妇女进“两委”比率与县委、县政府要求相差甚远。就当前状况来说,男劳力大多外出务工,而妇女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我们就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她们选出带头人,有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

3、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较低,科技水平较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而广大农村妇女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科技素质较差,没有一技之长,缺少致富门路。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的建议

1、加强对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领导,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及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利用“三八”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搞好宣传,争取村妇代会班子健全率100%,村妇代会进“两委”比率至少要达到90%以上。

2、改善基层妇女组织的工作待遇。没有经济地位就没有社会地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的艰辛与劳苦,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妇女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妇代会干部争取享受村“两委”成员工资待遇,符合退休年龄的办理退休手续,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提高基层妇女干部的素质,引导基层妇女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法规政策,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带领群众走小康之路,通过培训班,座谈会、外出学习考察等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进步。

上一篇:mba英语作文热点词汇下一篇:安全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