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24-04-25

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

篇1: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

况调研报告

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加强我市村级计生和妇女组织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生和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推进强基工程的深入开展,提高计生和妇联组织的整体战斗力。9月下旬,市人口计生委和市妇联联合对全市村级计生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的形式。一是问卷调查。由乡镇妇联和村妇女主任分别填写了《乡镇计生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查表》和《村计生干部调查表》,重点了解各地乡镇数、行政村数、计生和妇女干部配备数,了解村计生和妇女干部工资报酬落实情况、办理保险情况,听取基层对计生和妇女工作的建议。二是召开座谈会。我们在各辖市、区分别选取1个乡镇,邀请各辖市、区计生委、妇联,镇分管领导、镇计生办、镇妇联及村妇女主任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了各地关于妇女组织建设情况的汇报、基层妇女工作现状的分析。调查表明:我市现有的72个乡镇妇联,686个村妇代会中,共有734名村妇女主任。其中: 年龄结构:村妇女主任平均年龄岁,其中30岁以下的占%;30-40岁的占%;40-50岁的占%;50岁以上的占%。文化素质: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高中学历的占49%,初中及以下的占%。从事妇女工作的时间:从事村妇女主任工作时间在5年及以下的占%;6—的占%;11—20年的占39%;20年以上的占%。

收入情况:—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

村妇女主任占%;3000—5000元的占%;5000元—10000元的占%;10000元以上的占%。其中,有49%的妇女主任的收入达到了镇江市委22号文件中有关“村主任的报酬不低于村主要领导的70%”规定的要求。

办理养老保险情况:只有%的村妇女主任办理了养老保险,村妇女主任办理养老保险的费用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全部由个人出资。二是由乡镇、村、个人按比例分担。

二、我市村计生和妇女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层组织的弱化,导致计生和妇女工作质量下降。我市实施村组合并后,行政村的规模扩大,村妇女主任服务对象大量增加带来了妇女和计生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人们的就业方式日趋多元化,大量农村妇女进厂打工,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妇女和计生工作难度逐渐增大。加之,村妇

女主任普遍兼职较多,平均兼职达六项之多,还需配合做好村其它中心工作,分散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计生和妇女干部无心、无暇、无力去从事本职工作,导致计生和妇女工作质量下降,自身职能作用发挥减弱。

2、经济待遇偏低,影响妇女和计生工作的发展。我市村妇女主任的工资普遍偏低,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妇女主任占%,有近1/10的妇女主任年收入低于3000元以下。据统计,按市委22号文件享受村主要领导收入70%以上的妇女主任仅占总数的50%左右。有3/4以上的村妇女主任未办理养老保险,退养问题无法解决,这直接影响她们的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由于妇女主任岗位吸引力不强,村里的年轻妇女都不愿从事妇女主任工作,妇女主任队伍后继乏人,直接影响计生和妇女工作的持续发展。

3、能力有欠缺,与新时期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市妇女主任在岗时间较长,有近2/5的妇女主任从事计生和妇女

工作达以上,年龄偏大,以40至50岁人员为主,占到一半以上,队伍严重老化。这部分人的文化程度不高,初、高中学历占绝大多数,达%,平时工作仅凭经验,吃老本,工作活力、创新意识不强。她们对新时期计生和妇女工作新要求、新知识接受和消化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计生和妇女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关于加强村级计生和妇女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计生和妇女工作的领导。村级计生和妇女组织是党做好群众工作和计生工作不可或缺的组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对村级计生和妇女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计生和妇女工作的指导。对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名额”的规定,结合全国妇联《妇女联合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农村妇代会主任应是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成员”的规定,建议由村“两委”中的女性干部兼任妇女主任,提高妇女主任进两委 的比例。

2、进一步加强基层计生和妇女队伍建设。要加大选拔力度,把有文化、年纪轻、能力强的女同志作为妇女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保证把优秀的人才吸收和留任在村妇女主任的位置上。进一步改善妇女干部的年龄、学历结构,努力造就一支懂业务、会管理、能服务,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妇女主任队伍。要稳定好队伍。首先做好督查工作,检查镇发22号文有关“村主任的报酬不低于村主要领导的70%”规定的执行情况,切实落实妇女主任的工资待遇。其次,建议由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为村妇女主任办理养老保险,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可以采取乡镇、村、个人各承担1/3的比例形式,分批逐步为全市妇女主任办理养老保险。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规定,如果为现在在岗的500名左右年满40岁且从事计生和妇女工作以上的妇女主任办理养老保险,每年全市镇、村经济共需要承担100万元左右。

如果为在岗的100名左右年满50岁且从事计生和妇女工作以上的妇女主任办理养老保险,全市镇、村经济每年只需要承担20万元左右。

3、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计生和妇女组织工作的业务指导。市妇联和市人口计生委要充分履行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计生和妇女组织工作的业务指导。一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妇联和人口计生委的工作关键在辖市、区,各辖市、区计生委、妇联要定期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基层计生和妇女干部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着要抓好实用性、重点性、适应性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妇联干部的政治素质,增强其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其开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增强其组织协调能力及攻坚破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调研制度。针对村级计生和妇女工作中热点和难点问题,市妇联和市人口计生委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共同研究,共同商

议,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及时解决基层工作中的问题。

篇2: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村卫生室3xx2个,其中行政村卫生室2xx3个,通过省标准化村卫生室验收241个,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1xx个。现有在岗乡村医生1211人,平均每个村卫生室有医生3。4人。

目前,我市已取得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xxxx6名,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23人,执业助理医师87人,乡镇执业助理医师446人。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6xxxx人,退职离岗乡村医生373人。

二、突出问题

(一)建设与发展不平衡,设施滞后。一是镇域间不平衡。相比其他乡镇(街道),墨河街道办卫生室建设与发展情况较差。全办共有21个卫生室,其中13个设在私人家中,形成了夫妻店、父子店、兄妹店等。二是村级间不平衡。即同一乡镇的村卫生室,建设与发展情况也不平衡。比如高流镇的石涧村和黑沙墩村卫生室对比明显,差距较大。据统计,目前我市尚有20个行政村卫生室和27个非行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需要进一步改善。另外,还有1xx个行政村、16个非行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产权属个人所有,给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三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部分村卫生室房屋陈旧老化,用房设置与面积未达到标准,“六室”(即诊断室、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和药房)没有独立分开,不符合消毒灭菌和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年龄与学历不合理,水平不高。一是年龄老化。我市乡村医生平均年龄46岁,其中,4xx岁以上xx87人,36—44岁473人,3xx岁以下仅有1xx1人,占总数的13%。正规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又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留不住人,导致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二是学历层次低。我市乡村医生中,中专学历1120人,占总数的92%。专科学历28人,占总数的2。xx%,本科学历仅有3人。三是业务水平不高。受年龄和学历影响,大多村医知识结构老化,诊疗方式陈旧,培训不够,视野不宽,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四是存在非法行医现象。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和一定的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黑诊所和游医依然存在。

(三)待遇与生存不乐观,保障不全。一是收入降低。20xx年12月起,我市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据统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市村医人均年收入从23714元降至19xx82元。二是维持艰难。村卫生室医疗项目单一、用药品种少,加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工作总结就医人数急剧减少,医疗收入很难维持日常开支。三是机制不全。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机制尚未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杯水车薪,乡医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

(四)资金与土地不充足,改扩较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有的镇卫生院自身运转不畅,在村卫生室建设中没有任何投入,仅靠省、市下拨的建设资金,杯水车薪。二是重建或扩建困难。个别卫生室房屋严重老化,出现墙体裂缝及地面塌陷等现象,已经成为危房,比如合沟的前朱村,墨河的力庄村卫生室等。但由于土地或资金不足,部分卫生室无法改建或重建。特别是墨河、高流、瓦窑等镇(街道),土地协调异常困难。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投入,切实推进村级卫生室的建设。一是加大建设力度。要将标准化(示范)村卫生室建设纳入卫生工作的考核内容,适当调整部分村卫生室布局。另外,建议镇(街道)、村两级政府协调解决村卫生室建设土地困难问题;建议市、镇两级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二是整合各类资源。目前,村级卫生室改建或扩建有困难的,应将卫生室纳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整合资金,节约资源。卫生室建在村医家里的,要逐步理清关系,明晰产权。另外,可以动员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个体业主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扶助村卫生室建设。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各镇(街道)卫生院要根据村卫生室的实际需要,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常用医疗器械,完善相关附属设施等,切实改善村卫生室的服务条件。

(二)加快培养,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素质。一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要通过教育培训、范文参考网业务指导、外出学习等有效手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村医轮训制度,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定向培养,提升层次。依托“徐州市钟吾卫生学校”,实施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签订定向培养及服务协议,确保乡村医生后继有人和提高专业学历层次。三是完善机制,维护利益。要尽快建立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偿机制,维护好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尽可能让乡村医生感受到全社会的.关怀与尊重。

(三)加强保障,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一是完善养老保障体制。将在职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集体承担的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养老保险金及时足额上缴。另外,对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职离岗村医,适当提高其生活补助标准,建立退职离岗村医生活补助年增长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补偿机制。落实市财政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对在职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相衔接。三是建议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议实行乡村医生工资最低保障线制度与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个人简历保障乡村医生工资水平与社会发展同步。

(四)强化管理,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一体化管理。加强市卫生行政部门、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各自责任,共同推进村卫生室的发展;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制度、药械、财务、档案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各镇(街道)卫生院要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激励办法,对村级卫生室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乡村医生岗位工资发放、职称评定、岗位聘用挂钩,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三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坚决打击、严厉整治非法行医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要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从严控制输液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保障的卫生服务。

篇3: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基本情况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已经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没有连成片,形成的“斑点田”,不利于大型农机具的耕作,不利于水利设施的应用,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不利于合作组织开展规模化经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转变,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加大。截至2011年末,调查统计的讷河、克山、肇源、肇州、呼兰等5个县(市、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8.1万亩,占该范围耕地总面积的41.6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统一耕种、统一收获和统一销售,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其中:讷河市合作社已经发展到1623个,入社农户达到5.9万户。入社农户100户以上的合作社158家、1000户以上的3家,实现整村推进的35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3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规模经营充分发挥了农机、水利、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合作社现有大型农机具962台套,利用率达90%, 大型水利设施143台套,利用率达86%,良种化率、科技化率均达到100%,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克山县昆丰现代农业农机联合社基本框架是县里设立联合社,每个乡镇设立一个分社,每个村屯设有联络员,覆盖了全县所有乡村并辐射到周边县市。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包括种田大户在内的农户7.3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6.8%,带动农民规模经营土地1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0% 。联合社通过推行“五统一”的运作模式,即农资由联合社统一购买、产品由联合社统一开拓市场销售、资金由联合社统一协调落实、规模经营由联合社统一种植计划、技术由联合社统一邀请专家指导,统一规模经营实现了大幅度的节本增效。合作社采取统一农机作业,耕作费用由原来的亩均70元,减少到56元,亩均节支14元,年节支近3220万元;统一农资购买,平均每吨化肥可降价400元、种子每亩可节支12元,年节支3400万元;统一标准管理,亩均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等支出18元,共计减少支出4140万元;统一产品销售,普通种植的农产品每吨提价100元以上,专品种植提价300元以上。合作社每年可为社员节支增收近3.5亿元,户均达8200元;入社成员人均收入达8823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6%。呼兰区大用农机合作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不断扩大规模,目前入社土地面积已从初期的1500亩发展到现在的4.5万亩,经营全部实现“五统一”,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330万斤增加到1亿多斤,2011年入社社员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410元。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土地流转的具体方式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采取多方式合法、合理、有效流转土地。

(一)农户间自由流转。主要是在亲属朋友之间的自行流转。这种形式大部分为村民举家外出务工,将土地交由亲属朋友经营,租金一般较低,且租期较长。肇源县通过这种方式流转土地涉及27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77%。

(二)通过合作社流转。由村委会将农民组织到一起,成立合作社,农户以自有土地折合股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组织少部分社员对土地进行连片经营,制定《章程》,社员按照股份分红。肇源县通过这种方式流转土地3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8.5%。肇州县通过这种方式流转土地2.9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7.5%。

(三)通过村委会流转。由村委会牵头,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以“高价”连片反租到集体,再租给愿意经营的农户。这种方式流转土地5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14.3%。截至目前,肇源县复兴村通过这种方式流转土地4000亩,涉及农户582户,建设大棚1500栋,每栋棚室占地2亩,效益在1.5万元以上,是种玉米效益的10倍。肇州县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通过村集体流转双发乡双发村、二井镇实现村和永乐镇新路村农民承包土地1万亩,实现规模经营。

三、流转土地的经营形式

目前,土地流转后,除农户之间的流转仍是小规模经营之外,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呈现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相互交织的局面。比较典型的经营形式有六种:

(一)种植大户经营。大户通过与农民或村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从事规模种植。2010年克山县共扶持发展4000多个大户,经营土地121.4万亩,占耕地流转面积的52.1%。

(二)龙头企业直接经营。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农民土地建设生产原料基地,并以在资金、机械、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生产。如2010年齐齐哈尔市12家农业企业共经营耕地4.7万亩。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租赁农户土地2.6万亩,采取集约化手段种植甜菜。克东县飞鹤乳业公司租赁农户土地1万亩,为企业两个万头奶牛牧场建设青贮饲料基地。

(三)专业合作社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民土地实施规模经营。绥化市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土地达70.7万亩。青冈县兴农海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玉米,经营规模达4000亩。

( 四)“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龙头企业推动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从事生产,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克山县昆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推动建立了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共同种植大豆。合作社向社员无息赊销良种、化肥,提供农业科技培训,无偿为社员缴纳农业保险,免费代储代销大豆。农户种植大豆实行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等“六统一”。

(五)集体统一经营。村集体依托农机合作社等组织,将本村农户土地反包后统一经营。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利用国家支持的价值100万元的农机具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2004年依托农机合作社的大机械优势,在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前提下,以每亩160元的价格把全村2.13万亩耕地流转到村集体统一经营,年均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2008年该村成为全省1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投入价值1000万元的大型农机具37套,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的现代农业又上新台阶。目前,北联镇已有4个村实现整村规模经营,耕地面积达到6.5万亩。

(六)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土地经营权的出租、转包等,年终根据收益情况分红。五大连池市新发乡德安村德安惠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社员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每亩1股;农户和合作社分红以大豆130公斤单产为标准,亩产低于130公斤时合作社不参与分红,超出130公斤的部分由合作社和社员按二八分红。目前合作社经营耕地由2000亩扩大到10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7%。

四、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现状影响土地流转。目前,农村存在着人多地少问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基层政府对土地流转认识不一致,放任自流和过度干预两种倾向都不同程度存在。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而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有的发文多、行动少,一味依靠行政手段,忽视农民的意愿,这些都不利于土地流转的正常开展。

(二)土地收益的不确定性影响土地流转。由于土地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农机和水利设施的投入后,土地收益预期增长幅度较大,导致一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心存疑虑,现在每亩地的出租收入是400元,五年、十年后的收入是多少,无法预计。大多数农民处于观望状态,一部分农民即使流转土地,期限也较短。

(三)农民靠地为生的陈旧观念影响土地流转。很多农民存在“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观念。过分依赖土地,视土地为命根子,小富即安。觉得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离开土地谋生成为问题,宁可守在家里、依附在土地上,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不愿把土地转让给种粮大户或合作组织。

(四)流转期限短期化不利于经营者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地土地流转期限多在五年以下,很多地方土地流转合同一年一签,根源在于转出土地农户对土地流转价格上升的预期。由于期限较短,土地经营者对修建灌溉设施、培肥地力等事关长期发展的项目不愿投入、不敢投入,加剧了当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很少有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愿意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总体恶化的局面已经显现。

五、政策措施及建议

(一)把握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等法规和政策,把政策交给农民。同时要宣传土地流转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宣传好的典型,教育广大农民正确处理好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推进土地流转的关系,让农民了解政策,大胆流转土地。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建设,拓宽农民进城务工空间,帮助农民增加再就业的机会,增加非农收入, 促进农民流转土地。

(二)典型带动,加大引导力度。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以及种粮大户,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循环经济等,发展农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搞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方式,有序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引导更多农户参加土地流转。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优惠政策,让流转土地的农民能够再次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引导更多的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

(三)规范程序,加大服务力度。建议国家出台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管理办法,地方政府根据办法和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解决土地权属不清问题,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进一步规范流转程序,特别是要重点规范农户之间的流转行为,完善流转合同,指导农户流转土地必须签订合同,以保护双方利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协调流转价格、督促合同兑现、处理流转纠纷等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健全土地流转动态管理台账。

(四)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作为土地流转奖补资金,通过担保贷款、以奖代投或贷款贴息的方式对土地规模经营达到一定数量的市县给予奖励。同时整合现有涉农资金,重点向土地流转度高、规模经营好的项目倾斜。金融机构要加大贷款投放规模,对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信贷支持,把规模经营主体扶大作强。同时,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发挥工商资本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积极作用,提倡和引导工商资本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参与土地流转,提升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话语权和分配地位。

(五)强化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要进一步强化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管理,始终坚持流转过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变,耕地用途不能变的原则。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不下指标,不限面积。土地流转后确保农民“三个不失”,即“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损害。

篇4: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市妇联在省妇联的正确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方针,积极行动,多措并举,不断建立健全妇女维权机构,创新维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社会化维权工作作用,为维护广大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市市县两级现有“妇女维权合议庭”6个,挂设在人民法院民一庭,以宣传、提高妇女在法制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为目标,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判案,对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制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审理及涉及妇女权益的婚姻、抚养、赡养、外嫁女征地补偿、女职工劳动争议等案件730多件,通过维权审判为涉案妇女儿童挽回各项经济损失,化解了大量易激化的家庭矛盾,依法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1、健全机制,打造妇女儿童绿色维权通道。

在建立维权合议庭的县(市、区)妇女维权工作中,妇联和法院全力联动,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成立县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由县法院选配审判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法官和具有一定法律知识、长期从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由分管民事审判的副院长具体负责合议庭相关工作并参与案件审理,将法院严肃的审判职能与妇联细致的思想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为妇女儿童维权建立绿色通道。在实际审判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涉及妇女儿童维权的案件优先送达、优先排期开庭、优先审理、优先督促履行,站在妇女生存、儿童发展的角度来依法优先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二是利用巡回审判制度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只要发现涉及妇女儿童权益受侵害的`案件,就地立案,就地审判,快捷有效维护受侵害妇女儿童的权益,并结合案例在群众中宣讲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使关爱妇女儿童的意识深入人心。

例如澄城县韦庄法庭在今年4月接到一位老太太状告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案件,合议庭了解实情后,赶到老人所在的村子,在村头一块空地上搭建了一处临时审判庭,找来村干部和原被告双方,通过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最终使双方达成了赡养协议,也使围观的老百姓深受教育,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三是设立绿色通道、减免缓交诉讼费、开展庭前调查等一系列措施,做好妇女和儿童的维权工作,在法律范围内最大可能地照顾妇女儿童。对经济困难的涉诉妇女儿童,经批准可以减免诉讼费,确保其合法权利及时得到维护,实现其在司法救济方面事实上的平等。

2、遵循原则,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遵循“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由县法院和县妇联协商挑选部分热心妇女儿童工作的资深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妇联维权志愿者等担任调解员,参与婚姻家庭等案件的调解工作。对于妇女儿童维权案件,考虑到当事人双方之间特殊的社会关系,实行每件案件必须庭前、庭中、庭后调解,多调少判。维权合议庭开庭审理前,女性法官、女性陪审员等利用她们熟悉妇女心理的特点,发挥善于做思想工作的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他法官对当事人从法律角度进行说服,尽力把矛盾解决在庭审前。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注重道德荣辱观教育,感化当事人。并针对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援助,对确实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减、缓、免交诉讼费。对没有调和可能的婚姻家庭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引用《妇保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及时做出判决,同时对子女财产做出合理合法分配等工作。对一些涉及妇女儿童的典型案件,还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扩大宣传影响,维护妇女生命财产安全。例如xx县维权合议庭在调解婚姻家庭类纠纷中,首批6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根据离婚案件的特点,通过“唤起旧情法”成功调解了一起因酗酒而引发的离婚案,通过“消除隔阂法”成功调解了一起因“网游”而引发的80后小夫妻离婚案,通过“批评教育法”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无故猜忌而引发离婚案,通过“冷处理法”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婆媳纠纷而引发的离婚案等,体现了案件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三结合。

3、真情关爱,服务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妇女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注重与各相关单位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法律帮助,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一是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在受理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后,在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其家庭成员存在家庭暴力行为,依法及时做出“人身保护令”民事裁定书。及时对涉案当事人及其所在地派出所、调解委员、妇联予以送达,确保妇女儿童的人身安全。二是实行案件回访制度。对审结的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案件,定期进行回访,认真做到“两关注”,即关注生活、关注身心,了解被访妇女儿童有无家庭经济困难,身体、心理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悦,并适时进行辅导和帮助。三是开展对未成年犯的帮教活动。从法律教育与心理教育两方面入手,帮助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罪犯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以遏制其重新犯罪。

社会化维权机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一定程度上使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人员紧张、沟通不畅等原因,还有县(市、区)尚未成立“妇女维权合议庭”,未能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以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1、工作资金不足。妇女维权合议庭是一个专业审判法庭,但由于它具有的特殊性质又使其具有救助的职能,减免诉讼费用在诉讼受理中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但由于案件受理必须经过法院的财务管理体系,维权合议庭开庭也要占据法院的专用房间,这些都给法院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和损失。同时人民陪审员的交通费用、法律文书的代写这些也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资金不足一直是妇女维权法庭在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2、工作发展不平衡。县法院将妇联维权干部列为妇女维权合议庭的特邀调解员,负责或参与婚姻家庭类案件的诉前调解。但实际工作中,妇联因为人员紧张,未能抽出专门人员到维权合议庭调解办公室坐班,导致实际上妇联干部参与涉诉调解的案件很少。

3、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参与调解工作的特邀调解员年龄偏大,法律知识掌握不够,遇到新问题往往欠缺说服力;有的年纪轻、学历高,但缺乏社会阅历和调解经验,对这项婆婆妈妈的工作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爱心。由此造成群众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度下降,对特邀调解员能否解决纠纷存在怀疑。

4、群众认知率不高。尽管我们利用各种载体对维权法庭也做过大量宣传,但还是没有在妇女群众中把维权和法庭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广大妇女群众没能充分知晰、了解妇女权益保护的机构,也没有使她们最大限度的应用妇女维权法庭。

几点建议:

1、抓宣传。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婚姻家庭案件中当事人法律意识。二是与法院联合开展宣传。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妇女维权合议庭和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宣传典型维权案例;宣传维权工作先进典型。从而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充分知晰、了解、利用这一维权机构,把它当成是自身权益维护的有力手段。同时也引导人们更多地关注妇女维权问题。

2、重协调。妇联需进一步提高与基层法院的协调沟通、配合力度。要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制度;要做到取长补短,借助各部门的力量,共同做好妇女维权工作。未成立妇女维权合议庭的更要加强沟通,争取早日协调成立这一利民维权机构。

3、促培训。联合各级法院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将建立高素质的人民陪审员和特邀调解员队伍作为培训工作重点,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不断强化妇联干部陪审员和特邀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艺术技巧,在妇女维权工作中彰显出应有的专业水平。

篇5: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在村级“两委”换届前对村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工作业绩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既为选拔任用的村干部提供依据,又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充分保障村民享有集体经济管理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推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市在去年底部署了村级“两委”换届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至今年4月初,该项工作基本结束。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村级“两委”换届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市有23个镇区成立了82个审计小组,参加审计工作人员340人,发文314件,召开会议358次,审计295个村(居),审计资产总额152.0639亿元,审计出违纪单位14个,违纪金额294.59万元。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级领导对开展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高度重视,去年11月,市农业局和审计局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中山市村级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中府123号)有关规定和广东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粤农函439号)要求,按照市委工作部署,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村级两委换届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中农[2004]54号),提出审计工作要求。去年底至今年初,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部门工作会议等大小会议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部门领导都强调要全力做好本次审计工作。各镇区把这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审计工作的领导及纪检委(监察办)、组织人事办、财政所、农业办、社会事务办、审计办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为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过程出现的问题,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市农业局、审计局根据自身的职能,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和审计局组成检查组,分别在1月中旬和2月中旬,两次到镇区检查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二)直接审计与委托审计相结合,保障按时按质完成审计任务。由于村级“两委”换届审计时间紧、任务重,为把握好工作进度,保证在“两委”换届选举前全面完成审计工作。各镇区在人力、物力和精力上进行了妥善安排,做到统筹兼顾。23个镇区中,除13个镇区由政府审计组组织直接审计外,有10个镇区聘请了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一方面弥补政府人手不足和政府临时调派的人员审计业务素质不高的缺陷,另一方面提高群众对审计结果的可信性。其中,有2个镇区由政府审计人员与中介机构联合开展审计,有4个镇区委托中介机构审计部分村(居),有4个镇区委托中介机构审计全部村(居),中介机构参与或独立完成审计的有112个村(居)。

(三)审计工作依法规范,干部群众普遍满意。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敏感,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十分关心,高度关注。为确保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各镇区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在准备阶段开好宣传发动会议,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拟定审计工作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承诺书、文书送达回证等工作;在实施阶段,做好调查取证和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等工作;在报告阶段,审计报告定稿前,开好审计报告初稿征求意见会议,认真修正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公布前,经镇区党委把关同意,征求村两委和理财小组意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查。审计报告实行张榜公布,并设立了举报电话,公布过程与村干部保持经常联系,密切注视群众反应,及时做好解释工作。由于审计程序规范,工作认真细致,质量较好,干部群众对本次审计结果普遍反映满意。

二、审计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我市绝大部分的村(居)委会都能够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财务开支审批等各项制度,资产和财务管理比较完善,会计核算比较规范;广大干部普遍做到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热心为村民服务。然而,由于在执行农村财经制度上不够规范,这次审计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一是存在白单支出现象。在审计中有8个镇区的部分村存在白单支出现象,主要集中在工程款结算,接待餐费、日常办公费用等项目开支上。如:某村工程支出26.5万元无正式发票;某村支付征地测量费15万元、支付自来水安装工程款11万元给某单位施工人员,但未见收款人开具印章齐全的收款收据。二是个别村收到征地补偿款时,没有按规定开设 “土地公积”会计科目进行专项核算。如:某村一次性收到转让给某工业园土地使用权54年的征地补偿款时,不按规定开设 “土地公积”会计科目进行专项核算,错误地将该款项列入“经营收入”科目,虚增了当年的收益。三是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有5个镇区的部分村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对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处理而长期挂帐,造成村组固定资产帐实不符;有4个镇区的部分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够规范,计提折旧随意性大,有的村干脆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2个镇区部分村的固定资产入帐手续不够完备。如:某村修筑工业区水泥路16.5万元、修建工业区厂房18.3万元、路桥6.81万元,完工后没有相关验收依据作附件就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变卖和清理报废手续不够完备。如:某村处理一艘渡车船和一栋楼房,没有报批手续;无合法依据调整帐面价值,某村在20将部分物业和土地自行重估入帐,重估价值达1270万元。四是收入核算不规范。有5个镇区个别村没有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部分或全部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或者未按“权责发生制”及时进行帐务处理。某村应收款370.29万元未入帐,没有计入当年度收入;某村2003年5月计提应收某人2003年2月至2月厂租及管理费17768元,全部列入2003年企业上交收入,虚增了2003年的收入。五是支出核算不规范。6个镇区个别村支出单据手续不全,支出单据无明细附单。某村在2003年1月用现金支出单列支两委班子成员学习经费29752元,该现金支出单无人签收,只有两委班子成员签名的申请报告,无该项学习经费支出的其他单据;部分村存在超预算开支、超限额开支、没有遵循福利费先提后用原则。

(二)资金管理不完善。一是应收款项管理不完善。13个镇区个别村存在应收款项未能及时追收,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和历年呆帐;不良资产和历年呆帐长期挂帐,虚增资产;核销不良资产和历年呆帐无报批手续。某镇各村不良资产的金额高达4376万元,基本都是无法收回的土地款、租金及管理费;某村应收款呆帐1967万元,长期投资呆帐267万元,两项合计2234万元;二是货币资金管理不完善。5个镇区个别村存在货币资金没有按规定分现金和银行存款核算,且没有开设基本帐户,日常的收支通过现金和活期存折进行,库存现金过大,用现金支付大额款项,管理漏洞较大。某村帐面反映现金3890853.61元,实为银行存款,会计员没有把现金及银行存款分开核算,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不相符。

(三)经济合同管理漏洞大。一是工程项目、土地转让、没有签订合同或协议;转包项目没有签订合同,到期延包项目没有续签合同。二是合同归档不全,已经签订的合同没有及时归档。三是已经归档的合同没有及时进行会计处理,造成往来款项核算不清。

(四)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一是工程项目没有进行招投标,或者招标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全,欠缺会议记录。某村有5宗1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招标程序不规范,资料不齐全,工程完工后,没有理财小组和工程监督人员的竣工验收手续。二是工程项目完工没有验收手续,工程款支出手续不完善;三是工程项目超预算。某村建造市场时,结算时比预算增加9万多元,没有任何增加项目审批手续和验收证明,有关资料也不够完善。四是某村没有公布面积价格。

以上反映问题,各镇区在审计报告中都提出了整改建议,大部分村(居)也迅速进行了整改。此外,个别村还分别存在干部多发奖金补贴、公款支付社保个人负担部分、公款支付个人所得税等违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都能在审计期间或结束时得到解决。

三、今后工作意见

(一)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探索农村审计的有效组织形式。在镇区农业办公室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对村(居)、组两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年度审计、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人员主要由镇区经营管理人员和各村(居)会计组成,镇区经营管理人员负责农村审计日常工作,各村会计由镇(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公室临时调配,协助镇区经营管理人员开展审计。在坚持抓好年度财务审计的同时,适时开展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

(二)加强农村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审计工作质量。为了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过硬的农村审计队伍,提高农村审计队伍素质,提高农村审计工作质量,市农业局拟在今年七、八月份举办农村审计人员培训班,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者,按照《广东省农村审计证管理办法》颁发广东省农村审计证,做到持证上岗。

(三)建立健全民主理财监督机构,加强村组内部的民主监督。续继抓好财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丰富和拓展公开内容,规范和创新公开形式,加强工作检查和监督。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健全民主理财小组,提高其成员素质,确保正确有效地行使赋予的检查监督权,充分发挥村组内部的民主监督作用,市农业局拟在今年七月份举办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班。

(四)加强农村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专业化、知识化、正规化的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队伍,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结合新修订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实施和集体经济电算化管理工作,市农业局拟在今年六月份举办村组会计人员培训班,对全市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全面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发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五)继续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和集体经济电算化管理。实践证明,实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和集体经济电算化管理是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要认真总结经验,巩固这几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提高工作水平。

(六)加强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落实。针对这次审计发现的问题,认真组织整改。对审计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好相关的管理制度。被审计单位限期上报整改落实情况,适时组织检查。(经管科)

上一篇:建设项目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下一篇:载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