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2024-05-13

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精选6篇)

篇1: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浙江在较长时期是轻型工业结构的典型省份。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工业结构如何转型和升级,事关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局。一些人提出把发展重化工业作为结构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取向。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是个趋势但是不能简单照套西方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传统理论,把发展重化工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历史机遇,着力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和动态比较优势,实现发展路径创新,应该成为新时期浙江工业的战略追求。

一、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必须从浙江区域经济实际出发

在探讨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时,先要明确一个基本点,即浙江工业属于主权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和转型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产业发展和结构演进有着与工业化国家显然不同的发展特色和制度安排。这是浙江工业结构调整必须重视把握的现实基础。

一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不能轻视浙江现有的产业特色优势

轻型主导,长期来一直是浙江工业结构的鲜明特色。轻型主导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轻工业比重高。轻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最高点为年的,年约。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对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二是“重工不重”。重工业中,基础原材料工业比重较低,相当部分为轻小型的金属、机电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业。从本省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实际出发,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发展轻型工业起步,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的成功实践。轻型工业主导的省现只有个,即浙江、广东、福建、云南和海南。其中浙江和广东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两个省。

“九五”中期以来,在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支持下浙江重工业增长速度连年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工业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年分别是和××年分别是和。

虽然近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但目前浙江仍然维持轻型主导的工业结构。由于重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大于轻工业反映在规模以上企业的变化就比较明显而规模以下企业的变化不大。据省中小企业局××年对规模以下企业统计,轻工业工业增加值仍占。轻工业发达的格局相当程度得到“块状经济”的支撑。据省委政研室年调查,全省“块状经济”绝大部分属于轻工业,其中纺织服装业占到总量的。浙江轻型工业相当部分在全国保持竞争优势。据××年个制造业统计,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以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有个,绝大多数属于轻工业。

二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不能忽视浙江曾经历过的重工业优先发展阶段

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显示了由低级向高级的有序变化规律。即一般都从轻纺工业的发展起步;然后向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基础型重化工业变动;在基础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工业重心又转向加工组装工业,进入高加工度化的最高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工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的方向发展。

但是作为转型经济的我国,走了一条与市场经济国家和西方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有着很大差异的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前的近年内,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工业发展阶段上呈现超常规的跳跃性。浙江和全国一样,工业化初始进入的就是重工业优先发展阶段。起步之际重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年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仅为。年代中期起,沿袭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年重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上升到。—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比轻工业高出个百分点增速远远快于轻工业。但是受计划配置和资源禀赋的限制当时浙江缺乏发展优势,—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列各省市区第位。改革开放以后浙江从实际出发,确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工业发展方针,扭转长期以来重重、轻轻的战略偏向,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全省工业迅速起飞。—××年,工业增长速度在全国最快。

三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既要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迅速崛起,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富有特色的发展路子。理论和实践都告诫我们,区域工业发展需要重视把握好两点:

.务必强化地域分工,不能过于追求地方工业体系的自我完善

建立独立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是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后,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首先冲破的就是搞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我完善的窠臼,突出地域分工。

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地域分工程度高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体现。地域分工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差异,来自于商品生产地、消费地的分离和交换的发展。地域分工规模随商品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张,从区域性分工扩展到全国性分工,从国内分工扩展到国际分工。

从地域分工的视角看,浙江工业是全国工业乃至全球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工业结构体现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分工状况,其工业体系的完善须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来实现。由于不存在国界的限制,也由于国内市场更趋统一开放,省际之间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各省的工业结构往往

各具特色,不需要也不可能自成体系,省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不平衡等缺陷可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来弥补。

因此,浙江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一定要立足于统一开放的全国和全球的大市场,从加强在国内和国际的分工地位出发,坚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应把着力点放在填补产业空白,拉长产业短线,过于追求地方工业体系的自我完善上。实践这种有着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思路,浙江在改革开放前走了很长的弯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改革开放后也曾有过一些不应轻易忘却的教训。如年代末针对轻工业领先增长,抓缺门、攻短线,上了一些原材料工业大项目,最后大都成了包袱而不是动力。

鉴于浙江长期以来保持轻形主导的工业结构出于拉长产业短线、完善地方工业体系的潜意识,容易产生重化工业的发展情结。主张将重化工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一个主要理由是重化工业的产业关联度大于轻工业,发展重化工业可以拉长产业链,带动省内更多企业发展。从经济学上分析,判断产业关联度强弱与否,主要看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这两个指标。下面给出了浙江主要制造业这方面的数据。可能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实际上而不是理论上,多数重化工业的产业关联度还不如纺织业。

.务必立足要素禀赋,重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工业结构须与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相适应,并与市场需求相协调。要素禀赋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技术资源等。区域工业结构合理与否,主要是看区域较为丰富和便宜、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是否得到重点开发,相对应的产业是否得到重点发展。如区域比重较大的产业在相关资源上并不具备相对优势,或者相互错位,这样的结构一般来说是不合理的。

培育形成基于要素禀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专业化分工地位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区域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按照区域要素禀赋,在较大程度参与国内外分工和竞争中,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没有特色优势产业,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强调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论轻重工业,只要有可能成为特色优势产业的都要重点支持发展。

二、片面强调发展重化工业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片面突出发展重化工业,不利于践行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对重化工业阶段的衍生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重化工业阶段是利弊共生的阶段。重化工业对资源禀赋的要求比较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比较明显。浙江是能源、矿产资源贫乏而人力资源优势较为突出的省份,重化工业的大发展,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⒈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更突出

重化工业是以能源和矿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主导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费急剧增加。日本是资源使用集约程度很高的国家,但在—年的重化工业时代,钢铁消费增长了倍多,能源消耗增长了倍多,其中石油消费猛增了倍。我国石油、天然气和主要矿产资源不丰,人均资源拥有水平很低,石油、天然气、铁矿和铝土矿等的人均拥有水平均排在世界位以后。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化时期人均消费吨石油(美国是吨)。我国到年如人均消费吨油,总量就要亿吨,而国产能力只有亿吨,世界石油的可贸易量只有亿吨。

浙江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匮乏的省份,电、煤、油、运的供需矛盾比其他省市区来得更大。近两年,高消耗、高运量的基础原材料重工业发展过猛,使得电、煤、油、运的供需关系绷得更紧。特别是电力短缺属于全国最严重的省份。据测算,重工业的单位产值耗电量相当于轻工业的倍。到××年,钢铁、建材行业的投资达产项目新增用电负荷,就相当于全省新增总量的。并且,水资源也是重化工业的关键资源之一。电力、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属高耗水的行业,水资源不足将掣肘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浙江重化工业发展付出的代价将比其他省大得多。如何在重化工业发展和资源供给之间取得平衡,是日趋突出的重大问题。

.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更大

重化工业物质消耗高,由此连带产生的问题是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污染较多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重化工业是近几年的主要增长点。××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中,以钢铁、氧化铝制造为主的黑色和有色金属、以水泥制造为主的建材和电力等个行业所占的排放比重高达;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中,黑色金属、化工、电力等个行业的排放比重占到多。如钢铁工业每年的粉尘排放量约万吨,占全部工业排放总量的左右;吨钢粉尘排放量约公斤,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倍。浙江工业中为数不少的机立窑水泥、化学中间体及医药原料药生产等,也构成了主要的污染源。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越高,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特点越明显,环境污染越严重。浙江重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正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就业问题可能进一步显现

与轻工业相比,重化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单位投资吸收的劳

动力相对较少,重化工业的加快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有学者测算,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万人,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万人。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口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比任何国家都要大,解决好数亿人的就业是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必然加深,工业增长的就业弹性可能下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速度可能减缓。如何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矛盾,在工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必须认真处置的重大难题。

.容易产生投资过度

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产业链延伸,投资量加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周期拉长,反映重化工业产品供给不足的信号(如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在经济扩张时,容易出现对未来需求的预期过高、投资过度的问题。韩国在上世纪年代末和年代初的重化工业发展高峰期,由于向重化工业倾斜投资,曾出现重复投资、过度投资的问题,而且投资资金大部分依赖于海外,导致了较严重的累积性债务危机。如年与年相比,韩国制造业的开工率从下降到,其中机械、电器业的开工率分别从和下降到和,经营恶化的企业不断增加,实际经济增长率降为负值。当前,我国重化工业中的部分行业,如钢铁、水泥、汽车等过度投资的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焦点。

二对临港重化工业发展要合理规划和正确引导

浙江具有全国最好的海岸线和深水港。立足长三角,面向海内外,充分利用这一可贵资源,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是全省重化工业发展的重点所在。我省确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已有相当年份。上世纪年代中期,重化工业布局重心由浙赣线向沿海实行战略东移。由于缺少战略投资者,而后多年临港重化工业发展不快。“十五”以来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临港重化工业建设形成了新的高潮。

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关系,如岸线、岛屿和港口资源的合理开发,生产地与矿产资源地的衔接及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临港区与腹地产业的整合,现代物流体系的构造,水资源的保障能力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能力,重大基础设施的配套等,需要统筹兼顾,从长计议,加强规划导向工作。目前这方面的深度还很不够,尤其是要扎实做好岸线、岛屿和大型产业区的布局规划工作。

对重化工业在临港地域分布过密可能产生的问题,要预谋对策。这方面日本可作前车之鉴。上世纪年代,日本曾因临海工业布局过密,带来一系列社会及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濑户内海,集中了全国的炼油厂、的石化企业、的钢铁总量,以上的火力发电总量,工业产量占到全国的。由于临海工业过密、污染排放过多,出现了震惊国内外的赤潮等严重公害,内海一度变成了“濒临死亡的海洋”。年日本颁布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进行综合治理。水资源保障也是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一大制约。我省临港地区上的工业项目耗水总量很大,要求高保证率供水,仅宁波地区的项目就新增用水亿立方米左右,而临港地区恰恰水资源相对紧缺,供需矛盾甚为突出。

还要注意临港地区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现有临港工业中轻工业占了很大一块,目前在建的最大项目就是投资上百亿元的轻工(造纸)项目,海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的特色支柱产业,海洋生物加工业则是需要做大的海洋新兴产业。

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引导浙江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原则。

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必须立足浙江实际,适应要素禀赋条件,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和加强在国内外的产业分工地位,有利于工业产业之间、工业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不能脱离省情,有悖要素禀赋,盲目追求工业结构的重型化、高度化。尤其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三阶段”的公式,以此来引导工业结构调整。这样,不仅不利于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利于在国内分工和国际分工赢得比较利益,还会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那些以拔苗助长方式生长起来的产业,最后也难免因缺乏竞争力而遭致市场淘汰。

片面强调发展重化工业,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开放前,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教训,大家记忆犹新。片面突出发展重工业,违背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综合平衡,扭曲了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工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扭曲了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过于突出发展重工业,有悖于以人为本,导致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和消费需求的长期抑制。改革开放后,国家纠正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没有一个省再把突出发展重工业作为中长期规划的发展目标,而是都重视发展地域分工水平高的优势产业(其中不少属重工业但决不都是重工业。从资源禀赋条件看,浙江尤不应以过高的代价过多发展高消耗、高能耗的重工业。

有必要指出,轻纺工业不是浙江进一步发展之累。轻纺工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浙江工业起飞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今后较长时期,轻纺工业对全省经济发展仍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因为国情和省情都要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轻纺工业的兴衰关系到全省数百万人的就业生计。二是因为国内巨大的民生基本消费需求,决定了轻纺产品的市场长在。三是因为轻纺工业在全省对外贸易中具有支柱地位,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浙江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因为轻纺工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其发展对工业全局举足轻重。五是因为轻纺工业照样可以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和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三、着力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应是新时期浙江工业的战略追求

对浙江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路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向重化工业转型;有的主张跨越重化工业阶段朝高加工度方向发展;有的主张顺势而为,重在构建动态比较优势。多年前,持重化工业观点的比较少,而后两种主张相近,形成了较多的共识。最近两年,主张向重化工业转型的说法又多了起来。

随着信息化的勃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对浙江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路径,应该不囿于传统工业化的理论框架,而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解说。

一广东和江苏重在发展制造业的结构转型路径值得浙江借鉴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灵魂。信息化的崛起,不仅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工业化的内涵,为工业化开辟新路、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和强大推力。

按照工业化“三阶段”的传统理论,重化工业发展包含两个阶段,一是以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阶段,二是以高度加工组装工业为主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虽都属于重化工业,但两者有着较大的区别。信息化的推进,有力促进了整个工业加工度的提高,明显减低了工业发展对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依赖程度使得工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有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在实践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发展阶段的跨越上,广东和江苏走在了前面。这两省都大力发展产业迅速崛起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并向世界级的制造基地发展。××年,江苏产品出口贸易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工业产业。广东同样作为最大工业产业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总量的,占重工业总量的。而浙江这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年仅分别为和,在工业产业中仅排在第位。

当然,这决不是说浙江不要发展重化工业,而是要探究如何发展、发展什么。近些年浙江和广东的重工业均在加快发展,工业结构开始“变重”,但两者实现的途径明显不一,产业升级的程度也有不小的差异。广东主要依靠大规模发展制造业而使工业结构“变重”,年—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全部工业和重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高达和。而同期,浙江同样的制造业对全部工业和重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仅为和。工业结构“变重”,更多靠的是普通机械和建材、化工、化纤等原材料工业的扩张。从工业化“三阶段”的眼光看,广东的重化工业发展,倾向于高度加工组装的路子;浙江的重化工业,偏重于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两者比较,一个资源相对节约和生产相对清洁,一个则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多;一个较大程度地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对工业发展阶段的跨越,一个则明显在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广东工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思路和方式,值得浙江学习。

二把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心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所谓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一方面指的是,利用高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适合国内外经济水平和消费需求变化的,高档、新型、尖端、精良的产品的加工制造部门;另一方面指的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独特的工艺方法,对低价值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结构性、技巧性和装饰性改进提高,使之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加工制造部门。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的特征:一是突出技术创新,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代制造业;二是提高加工深度,实现产业重心后移,依靠对加工产品再加工来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三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缓解供给瓶颈,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四是加厚产业进入壁垒,减少低水平的过度竞争。

要抓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契机,把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工业发展路径的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顺应了工业化朝高加工度方向发展的趋势,可以减少或避免过多发展重化工业所带来的弊端。这方面,台湾有过这样的经历。上世纪年代,台湾实施重化工业发展战略,建立了较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然而两次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使得重化工业的发展受挫,出口竞争力因能源价格和工资上升而降低。年代,台湾实行科技导向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年又推出通信、半导体、消费性电子、精密机械与自动化等“十大新型工业”和“八大关键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加速了制造业升级。

要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制造业跨国转移的有利条件,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现在跨国公司越来越专注于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的开发和建设,而将制造活动尽可能地以(原厂委托制造)等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以维持其在核心环节上的竞争力。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为主向产业内分工为主延伸,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竞争格局也由此从产业间的竞争向产业链的竞争提升。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国际分工深化的机遇,进一步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规范,拓展较高质量的制造活动,促进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发展。

篇2: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贵州财经学院 贵阳550003)摘 要 当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思考

2005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到贵州省视察指导工作,视察期间作了许多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科学发展观无论对发达地区还是对欠发达地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包括贵州省在内的西部地区要认真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从本地实际出发,面向全局,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提高发展实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1.实现制造业现代化

贵州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贵州省建设了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制造基地,形成了以083,061,O11三大军工基地为基础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使机电工业成为贵州省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煤炭和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电解铝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等,是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酿酒,卷烟为代表的轻工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制药工业等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贵州地方经济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贵州是“西电东送”项目重点地区;三大军工基地具有规模大,配套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基础条件;拥有国内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酿酒,卷烟,制药等工业具有相当的优势;目前正在形成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配件,片式电子元件,CDMA手机.因此发展贵州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制造业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和有效途经,是贵州省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可提高贵州省制造业企业设计制造的数字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水平;有利于建立贵州省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和竞争机制;有利于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有利于贵州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与制造业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2.推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贵州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经营小,比例不大,市场导向还不明确,早期支柱产业不稳定,后备支柱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贵州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从主导产业的培育上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主导产业作为载体.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本着“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形成基地”的取向,促使农业开发企业和农户集成主导产业的培育主体.二是从龙头企业的发展上引导.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必须坚持“高位运作,多元投入,促强扩优,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三是从产业运行机制上引导.根据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愿合约,利益联动,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取向,从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个方面,对其市场主体的行为加以引导.进一步完善产业化利益调节机制,探索在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的机制和办法,保护农民利益.四是从合作经济组织的突破上引导.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要在不动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坚持自愿,互利,民主,服务的原则,组织农民参与兴办各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五是从农业科技进步上引导.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应该是农业开发企业.所

以,对推广成果能取得经济回报的产业,例如杂交种子,农药,农机,饲料等,要逐步交由农业开发企业承担.六是从金融杠杆的着力点上引导.从金融上优先支持与龙头企业相配套,有稳定产销关系的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并促其结成利益共同体;对现有的与农产品加工,贸易相配套的,有一定知名度和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信用关系好的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从金融上支持龙头企业抓好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3.发挥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优势

贵州煤炭资源的优势有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是数量上的优势.炼焦用煤100多亿吨,是本省和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大型冶炼企业用焦的主要产地;非炼焦用煤近400亿吨,是省内及周边省区化工,民用,动力用煤重要煤源.第二是区位上的优势.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东部,与东南,华南临近,利于将煤炭资源输往缺煤的华南一些省区,缓解“北煤南运”压力.第三是储量及品种分布相对集中并具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如六盘水煤田探明储量139亿吨,其中89亿吨为炼焦用煤;织纳煤田探明储量154亿吨,主要是无烟煤,是江南最大的无烟煤基地.第四是含煤岩系埋藏较浅,利于开发,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低.为了使贵州省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努力发展煤炭工业信息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过程适时监测,这样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将矿井内信息适时传输到监测机构以达到预防灾祸,及时处理险情保障生产安全的目的;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改进信息系统,实现知识管理网络化;改变营销手段,实现商务运营电子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二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必须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工业.其次必须振兴煤炭装备制造业.此外,还必须正确处理大中小煤矿的关系,要加快发展大煤矿,提高中型煤矿,改造小煤矿;要正确处理国有资本进与退关系;要正确处理煤炭主业与延长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的关系,坚持以煤为本,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积极拓宽与煤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推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调整煤炭工业布局.结合实施“西电东输”和扩大出口,加快贵州动力煤,化工煤和出口煤三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以合理延长煤炭资源产业链为主要内容的深加工,避免初级资源产品直接外输;以“专,精,特,高”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具有规模效益的非煤产业,形成三大基地,煤炭深加工和非煤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四是调整煤炭生产结构.按照总量控制,效益开发的原则,坚持关闭浪费资源,技术落后,煤质不好,污染严重和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煤矿;关闭破产资源枯竭,成本畸高,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炭企业.加强对大中型煤炭企业的调整,改造和升级,建设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矿井.五是调整产品结构.要把洁净煤技术作为贵州煤炭工业发展的战备措施来抓,加大对低灰低硫煤和优质无烟煤开发的强度,同时采用先进的选煤工艺,扩大煤炭洗选加工能力;科学合理地实施不同品种和不同质量的煤炭产品的调剂配比,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工业型煤,煤的地下气化,煤炭直接液化和煤层气,实现水煤浆的产业化.4.大力发展磷化工产业和产品生产

贵州磷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优质磷资源位居全国第一,部分磷矿是国内唯一不经浮选,就可直接用于生产高浓度磷肥的优质原料.是优质富矿最多的省份,P205大于32%富矿资源占全国的45.52%,这充分反映的贵州磷矿资源的优势,也为贵州大力发展磷化工产业提供了根本保证.为了加快贵州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一是加强资源保护,稳定矿山生产能力,限量磷矿石开采,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磷化工产品优势

和经济优势.二是以大企业为基础,实施挖潜技改和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在确保磷复合肥稳定增长的同时,提高高浓度磷复肥生产比例,建成全国最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磷复肥生产基地.三是依靠现有的黄磷生产规模,大力开发磷精细化工产品,逐步使现有黄磷产量大部分变为中间产品,实现由生产基础原料为主向生产精细磷化工产品为主的转变,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四是走集团化道路,以“产品为龙头”或“以资源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磷化工工业园区”,使磷化工产业发展真正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5.发展冶金工业

在贵州工业经济构成中,冶金经济的贡献目前已达10%,成为支撑贵州工业经济的基础.目前年产钢225万吨,钢材210万吨,生铁155万吨,铁合金35万吨,耐火材料15万吨,金属制品14万吨,焦炭120万吨.冶金行业是仅次于电力的用煤大户,耗电高居各行业榜首,用水量也居各工业系统前列,属高能耗产业.贵州冶金企业的用煤,用电和用水优势,是中,东部冶金企业难以企及的.贵州冶金工业所需原材料主要是铁矿,锰矿,硅石,铝矾土矿,废钢等.贵州在冶金矿产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锰矿,铝矾土和硅石等方面.贵阳是全国最大的铝矾土基地,保有储量3亿多吨,品位高,杂质少,是生产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锰矿是贵州少有的几个国内知名的矿产品种之一,主要分布黔北地区,保有储量列全国第三位,是生产锰系铁合金的主要原料;硅石在贵州有丰富的储量,主要分布在贵阳,黔南地区,是生产硅铁的主要原料;铁矿石在贵州的分布较广,储量也大,但多属贫矿.此外,贵州市场每年可供废钢5至8万吨,可部分满足电炉炼钢要求.目前,贵州钢材的年消费量为150万吨左右,预计2010年将达到250万吨.冶金国有企业拥有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市场运作,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可满足贵州冶金工业发展需要.6.培育贵州成为南方能源大省

贵州水利资源可开发储量居全国第6位,仅乌江十级梯度开发,就可以装机800多万千瓦,相当于3个葛洲坝.贵州煤炭资源是江南12省煤炭储量之和,为2400多亿吨,目前探明的储量是500多亿吨.到“十一五”末,贵州将形成300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装机容量和1.5—2亿吨煤炭产量,远期可以超过4000万千瓦.加上火电与水电互济,能保证枯水期供电.将使贵州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迈进,培育成为南方能源大省.2000年,国家实施开发大西部战略,拉开了“西电东送”的序幕.乌江上的洪家渡,引子渡,乌江渡扩机三大水电工程同时启动.总装机580万千瓦的贵州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陆续上马,贵州电力资源优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近两年来,贵州电力基本保持了每年投产200万千瓦的装机投产.到2004年底,贵州电网的总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大关,比2000年增加一倍.贵州省最大的在建总装机为24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100万千瓦的盘县电厂,120万千瓦的安顺电厂已全部建成.尤其是广东省能源紧缺,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5%,电力需求巨大.贵州省具备能源优势,更为有利的是,贵州距广东仅1000公里,送电成本比三峡电省了一半.目前,贵州电力已经超过烟草,成为全省的第一支柱产业.不仅电力纳税额连续几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还带动了煤炭,机械,运输,冶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近三年,电力每年拉动贵州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西电东送工程实施以来,贵州已向广东,广西累计送电超过100亿千瓦时.根据国家西电东送的规划,2005年,贵州要向广东送电400万千瓦,这将会更有力支持包括广东在内的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2004年贵州电力,煤炭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越居全省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贵州定位“南方能源基地”的宏伟蓝图开始成为现实.7.发展烟酒传统支柱产业

发展贵州烟酒传统支柱产业,一是整合贵州烟草资源,组建新的大型黄果树集团,实现集约化生产和经营.二是以争创全国卷烟名牌为中心,建立名牌卷烟产销保障体系,开发并保持3—4个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的名牌卷烟.三是发挥贵州中医中药的优势,开发低焦油卷烟,混合型卷烟.四是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实现烤烟生产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五是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提高烟叶品质技术研究和建立烟叶质量指标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力争2O1O年贵州卷烟工业整体实力和效益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业,贵州烟草工业技术总体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卷烟单箱利税率达全国平均水平;到2015年,贵州建成全国烟草工业强省,两烟(烤烟和卷烟)质量和效益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力争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发展贵州酿酒工业,应培育和发展以茅台等名优酒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发展和增加中高挡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知识型产品比重,形成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同时,鼓励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酿酒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到201O年,贵州名优白酒产量和效益达到和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啤酒,果露酒有较大发展,将贵州建设成为全国酿酒强省.8.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首先,加快贵州航天航空工业的发展.一是优化三大基地内部组织结构,通过改制重组,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民用产品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高,新,精,尖项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集中力量研发和生产民用新型航天,航空产品及重大装备,开发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三是推进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努力保持和扩大汽车零部件,工程液压基础件,新型电池等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次,加快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一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规模,加快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化.二是支持光电核心技术,数字电视核心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研发生产光纤网络实体层组件,高清晰度电视,液晶显示器和高精度芯片等产品.三是围绕微硬盘的研发,生产,带动磁头,微动马达等相关产品通讯,视讯等产业.四是加快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等一批高技术产品产业化步伐,力争在电子功能材料,聚合物基改性材料,铝合金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第三,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一是开发促进贵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软件,在通信,农业,教育,社保,交通,电力,旅游,服务及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开发一批适用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并实现产业化,商品化.二是引进和培育多种经济形式的软件企业群体,组建2—3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公司.三是加强贵州软件园区和软件孵化基地的建设.参考文献

[1]贵州统计年鉴 1979-200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贵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5 [3]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 [4]贵州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M] 贵阳:2006.3 作者简介 马贤惠,男,贵州财经学院西部开发研究所所长,经济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并多次获奖.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理事证编号:E034L098),贵州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电话:*** E—mail:futekmayi@tom.com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欠发达欠开发区域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徐宗俦

(贵州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 安顺561000)摘 要:西部欠发达欠开发区域之所以经济落后,除某些区域的生态越来越恶劣之外,究其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农业比重大,工业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工业比重小,即使有而其内部结构生产链接等也不合理,导致地方缺乏“龙头产业”,产业缺乏“龙头”,地方经济发展迟缓,财政拮据,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本文就贵州安顺市为例,提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欠发达欠开发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观点.关键词:欠发达,欠开发,新型工业化,发展

贵州省委基于对欠发达欠开发省情十分清醒地认识,不失时机地在2007年4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力争在五年内基本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发展目标,提出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迅速做大做强全省经济”作为加快壮大经济实力的首选;同样,安顺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重点,加快工业提速发展,促进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作为实现安顺市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63亿提高到2011年的280亿元左右,人均达1200美元的“超常规”提速发展战略目标的五大重点之一.上述这些,既符合贵州,安顺的实际又具有“跨越式”发展的气概,是强抓机遇的必然要求,是需要与可能的结合.毫无疑义,说明人们普遍接受了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经济欠发达,欠开发区域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现状的首选路径的共识.所谓欠发达,是指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且与全国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所谓欠开发,是指原本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文化,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现在的问题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的措施落在实处,让观念指引行动,促精神转化为物质.1,安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紧迫性

安顺作为黔中腹地,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旅游资源,经济基础等等,在全省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勿庸讳言的是,由于观念,意识等使然,安顺的经济即便在省内比较也显得落伍.就拿我省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来说,我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等指标占全省份额进不了前三位.安顺经济落后,发展迟缓,人们可以说出若干主,客观原因,然而归根到底是工业落后,工业化程度低才是制约安顺经济发展的“瓶颈”.现将我省几个省辖市2004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列于下表.表1显示出各市的经济总量;表2显示出这些经济指标的人均量.其中,安顺人均农林牧渔产值比六盘水市高而低于遵义,贵阳,人均粮食产量仅次于遵义而多于六盘水,贵阳外,其余人均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城市.也由于“囊中羞涩”,就连近几年城市建设规划,档次,规模,速度也不及省内多数市(地,州).整个情况表明,安顺农业状况不算差,可圈可点处甚多,但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落后.农业比重大是不争的事实.解放前除少数以食品加工,民族商品,家用刀具为主的手工作坊以外几无现代工业;直到1950年代现代工业才在计划经济条件指导下有所发端却不成体系;只是到了1960年代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促进了安顺工业长足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突显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工业比重小,即使有而其内部结构与生产门类间的链接等也不尽合理,导致地方缺乏“龙头产业”,产业缺乏“龙头”,地方经济发展迟缓,财政拮据,并由此陷入地方经济发展中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表1:2004年贵州省4个省辖市主要经济指标

市 人口(万人)生产总值(万元)一次 产业(万元)二次 产业(万元)三次 产业(万元)与03年 增长比例(%)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万元)固定资产 投资(万元)农林牧渔 总产值(万元)粮 食 总产量(万吨)地方财政 收入绝对值(万元)贵 阳 350.86 4436292 317688 2332430 1786174 13.7 4426522 2927840 503219 59.65 407397

遵 义 739.68 3623727 959793 1515470 1148464 12.6 2220607 1610000 1548350 320.71 180328 六盘水 300.76 1510957 174356 923876 412725 18.2 1428816 859377 268332 75.82 97004 安 顺 262.48 877905 211789 381724 284392 10.1 627818 246617 334163 75.63 58322 表2:2004年贵州省4个省辖市主要经济指标人均量比较 市

人均生产 总 值(元)人均工业 产 值(元)

工业总产值与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地方财政绝对值 人均粮食产量(kg)人均农林牧渔产值(元)生产总值04年比03年增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贵 阳

12644.1①※ 12616.2①

99.78① 1161.1① 170.0④ 1434.2② 13.7② 8344① 遵 义 4899.1③

3001.4③ 61.28④ 243.8③ 433.6① 2101.8① 12.6③ 2176③ 六盘水 5023.8②

4750.7② 94.56② 312.6② 252.1③ 892.2④ 18.2① 2857② 安 顺

3344.7 ④

2391.9④ 71.51③ 222.2④ 288.1② 1273.1③ 10.1④

939④

※:表中圆圈内数字代表排序.尽管目前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从全国范围看仍然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在贵州,尤其是在安顺,工业虽有,却从根本上还谈不上“新型工业化”的问题.因此,需要谋求营造出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还必须看到,通过测算工业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财政的贡献是农业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对财政拉动的5—6倍,是“三产”的1.2—1.5倍左右.经济基础落后的安顺,注定了要靠高起点地发展新型工业化→增大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实现全面发展!只有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才可能具有利用后发优势的基础,才有把握在2011年实现或超额实现生产总值280亿的奋斗目标,赶上全省,全国的前进步伐.所以说发展工业从而实现“工业强市”是一条绕不开,躲不过的重要途径.安顺在省内平均和国内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不小.如果安顺人均GDP达到2004年全省人均水平时的生产总值则要求达到106亿,这在2005年已经实现了;若达到2004年的全国人均水平则要求达到273亿元,这要在2010年左右才能实现;如果用2000年全国的人均值为基数(约6877元)来匡算翻一番的话,2010年的安顺生产总值起码要求达到372亿!所以说,安顺市只能奋力“爬坡上坎”,提速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才有可能赶上全省,全国的前进步伐,才能尽可能缩小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这是一条绕不开,躲不过的途径.2,制约安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因素

2.1.安顺幅员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是资源“小市”,传统农业占主体,现代工业不成体系,导致经济基础薄弱.就是往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煤资源也远远不及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年产量还不及人家一个县.2004年全市年产值,年销售收入过亿的省属,市(区,县)属仅各有五家企业,省属企业的安顺电厂产值13.6亿,销售6.7亿(一期);市(区,县)属企业中曾氏铝厂算是最多的也只有6.9亿左右产值,5.5亿左右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亿元以下的也不过十数家,总体规模小,发展的回旋余地相对狭小.2.2.安顺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长期不明晰,产业支柱少而不典型,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加之企业改革改制长期滞后,以致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活,下岗职工多,技改投入匮乏,基础设施欠账多,主导产品和品牌少且市场业绩不突出,对经济总量的牵引力弱,后劲小.2.3.对工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谈旅游一整天,谈农业大半天,谈工业一支烟”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有的地方,部门的一些领导同志习惯性地用抓小农经济的观念和方法来抓新型工业化,反差过大,思维僵化,理念陈旧,办法简单.关注“三农”固然一时也不可懈怠,但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还要靠工业的“反哺”,城市的“扶持”,这是一条必由之路.2.4.足以吸引客商前来安顺投资办实业的经济亮点不多,加上本地政策环境欠佳,“放水养鱼”的少,“竭泽而渔”的多,有的地方,有的部门一些公务员综合素质低下,“吃拿卡要”的恶性事例时有发生,被“吓”跑“挤”跑和不敢放胆再增加投资的不在少数,甚至有好些在安顺原本发展尚可的企业已经或正准备把资金撤向外地.3,对安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致力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题中之义.中共十六大在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时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面对这样“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对于有一定传统工业基础,如何向新型工业化转变却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安

顺来讲,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3.1,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拿出在“十五”抓农业抓旅游的劲头来抓“十一五”安顺工业化的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视察贵州时指出,“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安顺市第二次党代会已经为发展我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措施.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实现安顺乃至贵州的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出路,亮点和希望,都在新型工业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全市上下,党内党外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使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破除在某些方面表现十分顽强且与组织,领导新型工业化大生产所格格不入的“农民意识”“小商贩意识”,只有进一步实现思想解放再解放,步子迈大再迈大,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和观念障碍,才能实现工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建议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学习点辩证唯物主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如安顺这样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不争论,不折腾,不走极端,不搞绝对化和简单化,拿出在“十五”抓农业抓旅游的劲头扭住“工业强市”战略不放,真抓实干,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安顺的经济实力一定会随之增强.3.2,认清“市情”,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安顺山川秀美,旅游名胜资源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2%,拥有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在全国也属为数不多的,堪称“西部之秀”.但是,安顺又属于发展工业化的“有限资源型城市”,即水,煤等资源虽然不短缺,但不富裕.因此,安顺作为资源“小市”的市情,“先天因素”决定了安顺的经济发展绝不能“拼”资源,“拼”能源,“拼”自然环境为之付出的代价,为工业化的发展去破坏秀美山川和牺牲旅游资源.决定了安顺发展新兴工业化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的惟一途径.所以,安顺应当以重点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负担小,投资拉动明显,投入产出比高,财政积累多,劳动力相对容纳较多,且以提升原有传统工业的质量,效益,品牌为内涵的机械制造业,汽车(专用车)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建材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占主体的安顺市,非常需要修复和保持我们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以求永续利用;另一方面,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电解铝产能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260万吨,铁合金行业现有产能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只有40%左右,我市目前恰好在这两方面比重不小,面临的是如何调整结构和优化升级的问题.所以,重化工,煤化工,高耗能等不宜作为我市工业经济鼓励发展的重要选项.从今后一个时期看,安顺工业经济的发展还得靠抢抓以下五大机遇:一是继续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促进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二是抓住安顺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旅游区的机遇,通过“旅游兴市”战略的实施,提升“人气”,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三是抓住中央提出的推动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放胆,放手招商引资,以应对沿海,东部地区产业渐次西移的战略转移,特别要遵循《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用“铁的手腕”来切实改善安顺的投资环境,营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四是抢抓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

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扎实推进在安顺已有一定基础的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制药工业和围绕旅游发展的服务业,轻纺工业等的大发展;五是抢抓中央提出的为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发展铝加工,铁合金,水泥,钡盐化工,日用化工等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引导能耗的降低以及加大环保的投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3,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打造强势工业

首先,应当遵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视察贵州时的指示精神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曾庆红2007年1月27—28日到安顺视察工作时的指示中共贵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安顺市第二次党代会制定的大政方针,安顺要创造条件,在主动,积极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同时,找准自己的定位,走四川绵阳“军民结合,地企合作”内涵扩张的发展路子,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就安顺而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省,市属企业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特别是驻安军工企业这一块既有的工业基础和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优势,地方政府在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同时,采取多渠道投,融资方式,积极支持军品生产,大力拓展和参与民品生产,增强地方,企业双方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地方发展,企业进步的双赢.其次,争取国家,省的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宏观调控,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理顺”产权关系与“整合”资源配置并进,扶持符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尽快改变“体制割据”,“机制束缚”,地方与企业间互不协调,互为抵消局面;另一方面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改制.实现体制,机制的转换,既不能简单化抢进度,也不能优柔寡断痛失机遇,以是否促进“发展”作为改制“成败”的唯一检验标准.再次,建立和发展工业园区固然是一种集约化推进的好形式,但也要遵循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战术思想,对各种工业园区不能全面铺开,齐头并进.要以求实,务实,落实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市委,市政府拟议中或已在运作中的“双阳机械加工园区”“食品工业园区”等具有明确发展方向,既定应用前景的园区“物化”“产业化”,把我市资源不足,财力薄弱,人才匮乏的“绝对劣势”转化为相对优势.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药品工业和围绕旅游发展的服务业,轻纺工业等,基本上属于劳动力相对密集,能源消耗低,投入产出比高,对环境污染小的产业.比如,通过对“双阳机械加工园区”的建设,强化地方(安顺,贵阳)的配套能力和比重,形成贵州独有的以车辆制造(大客,小轿,专用车),特种精密微型轴承和其他民品为主导的新型机械制造业中心;又比如,食品加工业在我市有基础,是上联广阔的食品消费市场,下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节点.总之,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上述产业,有助于推动各种所有制相关企业的滚动发展,为“十一五”乃至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出能在全国,全省立得起,叫得响的安顺品牌,名牌,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实施“强势工业”战略,创建,培育一批年产值,年销售收入超十亿元,大批超亿元的大,强,优,富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实现真正涵义上的“工业强市”.安顺的工业经济可以说已经蓄势待发,只要走出一步好棋,就可满盘皆活.作者简介:贵州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副研究员,贵州省政协委员,地址:贵州省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

沈家共 包学雄

(广西民族大学 南宁530006)摘 要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代化,就要坚持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广西工业企业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整体竞争力低,中国500强企业仅占4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仅占5家,这些严重阻碍了广西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以及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在这种区情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广西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深入分析广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优势 信息化

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水平低,信息程度较低,人才发展比较落后,各种经济发展指数排名都比较靠后,这些严重阻碍了广西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及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在这种区情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广西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区位优势明显,沿海沿边沿江,发展合作机遇迭加,广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促进广西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这已经引起了广西高层与众多学者的关注.1.新型工化道路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由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决定的,是实现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后,我国理论界就新型工业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们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环境科学专家曲格平教授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二是相对于我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近20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①

经济学家吕政教授认为: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他还指出,工业化不应理解为就是发展工业,而应当在农业的产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寻找出路.②

经济学家胡鞍钢教授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在消耗较少资源,带来较少环境污染条件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工业化”.③

经济学家魏礼群教授认为:党中央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四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④

各专家学者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都比较科学,合理,客观,他们从各方面解读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侧重点有所不同.曲格平侧重于环境生态方面,强调发展工业必须是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吕政侧重强调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相互带动作用,他有独特的见解,即强调工业化不应理解为仅仅发展工业;胡鞍钢,魏礼群侧重强调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他们这些理解都为我们

全面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密集化和资本密集化;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坚持人,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较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2.广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广西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与经济发达的广东相接,是西部地区惟一既沿海又沿边又沿江的省区,是中国连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广西拥有北部湾海域1595公里的海岸线,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大沿海港口,以各省会城市到最近主要出海港口之间的最短铁路运输距离计算,东部地区的平均出海距离为265公里,中部为897公里,西部为2236公里,西部分别是东部和中部的8.4倍和2.49倍.而首府南宁市和新建钦州港相距仅100公里.广西各地出海都比较便利,最远的广西北部出海不超过600公里.此外,还拥有南宁,贵港,梧州等主要内河港口,千吨船只可沿江通过贵港,梧州直达粤港澳出海,水运成本低廉.投资环境优势:广西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水陆空交通都比较便捷.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目前广西境内已基本形成三条以沿海港口为龙头,以湘桂铁路,南昆铁路,桂海高速公路,南友高速公路,南梧高等级公路和西江干流为主干,各种运输方式相配合的综合性出海出边的运输通道,成为沟通中国内地与东盟各国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全区高速公路1547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超过3000公里,有直达河内的国际列车通行.航空方面,已建成南宁,桂林等五大航空港,开通航线100多条,开通了到达一些东盟国家的航线.此外,全区城乡清洁工程的实施以及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活动的开展,大大优化了广西的投资环境与生活环境.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得到了人们的普遍盛赞,而且提升了广西城市的形象以及知名度,大大优化了广西的投资环境,更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广西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拥有了自己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目前广西已经形成了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制糖,电力,建材,医药等优势产业,培育了一些大企业,如:柳钢,上汽通用五菱,玉柴,柳工,平果铝,南糖,贵糖等.这些产业发展迅速,为推进广西工业化的发展,立下了坚实的基础.资源优势: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全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可开发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6位,区内拥有众多江河.我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铝土矿资源储量7.08亿吨,占全国25.3%,居第二位;锡矿储量98.9万吨,占全国27.8%,居第二位;锑矿储量76.1万吨,占全国32.5%,居第一位;锌矿储量643万吨占全国7%,居第五位;铅矿储量151万吨占全国4.3%,居第十位;钨矿储量34.9万吨占全国6.6%,居第四位.⑤

机遇迭加优势:多种国际合作,区域合作,为广西工业带来了巨大机遇.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一轴两翼”战略构想的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产业的转移,作为西部地区仅有的出海口,广西面临着重大机遇.中国东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部省份合作等这些前所未有的多种国际,区域合作,为广西经济的腾飞以及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政策优势:国家赋予了广西沿海开放,边境口岸开放等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民族自治区域的政策.这些都为广西加快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3.广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1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受传统体制影响较深.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封闭,落后,人们的改革开放意识差,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大胆进取的开拓精神,这也是阻碍广西经济迅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在工业化当中,存在着认识的误区,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开发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还没有真正转变工业化模式,加上有些地方发展相对落后缓慢,赶超心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标与路子的不一致,即提的是新目标,但实际上还是走老路子,还在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老路子.同时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改革步伐慢,各种体制还没有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手段与市场经济要求也不相适应.3.2 广西工业化程度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低.广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整体水平低.广西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工业化进程在全国排名靠后.2006年广西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小,全国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0351亿元,而广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仅为159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只有1.8%.⑥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第27位.广西工业化水平低,企业的竞争力弱.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西部12省市占53家,占10.6%;⑦其中广西仅占4家,企业实力排名都在200位以后,而西部其它省份,四川9家,云南9家,重庆8 家,陕西7家,内蒙古6家,新疆4家,甘肃3家,贵州2家,宁夏1家,西藏0家,青海0家,12省市平均约4.4家,广西还没有达到这个平均数.由此可见,广西企业竞争力是相当低的.3.3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广西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我区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005年广西城镇化率33%,低于全国水平.农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不发达,农业信息化落后,农产品流通体系,市场建设,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根本无力消费更多的工业产品.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770.5元,比上年增长11.1%;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8.8元,比上年增长11%.⑧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得到进一步增长,但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相比,农村收入依然很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2006年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3.6:1.而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全国城乡差距相比为3.3:1.⑨可见,广西的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大于全国平均城乡差距水平.广西农民和农村消费水平较低,限制了农民和农村对工业品的消费,从而抑制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3.4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资金严重投入不足.广西经济总量不大,增长方式粗放;工业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专题研究公告,2006年广西地级以上城市自主创新综合评价(前100名)排名中,广西仅有3个城市入选,其中,南宁市排名第58位,桂林市排名第73位,柳州市排名第75位.广西拥有自主创新型,高新技术型的企业不多,规模不多,实力也比较弱.此外,广西科技投入经费严重不足,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广西全年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较低,比如2004年,广西全年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总额25.67亿元,仅占当年工业销售收入的1.39%.这严重制约了广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颈.3.5 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与人才紧缺的矛盾突出.2006年底,广西总人口为4961万人,广西人口众多,但人才开发比较落后,人才匮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的紧缺,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的成立,一大批产业引进,以及广西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又紧缺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2006年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6.85%.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广西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截至2006年,广西高校61所,其中本科19所,高职专科院校42所.本地培养出的人才并不多,同时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严重情况.人才分布不平衡,大部分人才都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发展较好的城市,较落后的河池,百色缺乏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4.广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

广西面临着中国东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部合作等诸多的国际合作,区域合作,广西应狠抓这些难得的机遇,通过这些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广西要实现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道路,又要吸取我国以往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具有时代发展特色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和适合广西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4.1 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理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广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解放思想,打破各种封闭思想,进一步强化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观念,鼓励人们要敢于大胆创新.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应该走出发展的误区,树立正确科学的发展观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真正转变工业化模式,坚持目标与路子的一致性,要保持稳中求进,克服浮躁,冒进的心理,坚持走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效路子.目前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手段与市场经济要求还不完全相适应.应该加快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进一步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与服务观念,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各种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要相互配套运行,防止相互抵触.此外,广西应建立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机制,打破市场封锁和部门垄断,建立一个公平,规范,开放的市场环境.4.2 坚持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统一规划产业布局,重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广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持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格局,真正确立工业主导地位,在发展中要统一规划好产业布局,不能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围绕广西产业格局,进一步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改造提升柳州工业,使之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南北钦防沿海重化工业基地,桂林高新工业基地,百色,河池铝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来宾,崇左糖业和锰工业基地,梧州,贺州,玉林,贵港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基地.广西要实现加快发展,关键要有重大产业,重大项目的支撑,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广西可以根据自己的产业特色,发展自己的支柱产业,突出发展重点产业,比如: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油化工,钢铁锰业,电力工业,制糖食品等产业.广西企业竞争力不强,实力较弱,广西可以在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方面,比如在制糖,铝业,汽车,钢铁等领域,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方式重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通过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重点产业,突出发展一批产业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集团.此外,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思路,去发展农业,第三产业.4.3 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广西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了我区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认为,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城镇化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完成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指标.因此,应针对广西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已成为广西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广西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应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坚持用工业的理念

和思路去发展农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加强建设大城市或中等城市,集约发展一批县城和重点镇.通过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并努力延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短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推进工业化,应该打破城乡之间的区域,身份,体制等界限的约束,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4.4 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广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科研经费投入较小.应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政府的投入,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等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应进一步研究,制定和落实技术创新的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设立创新基金,创新成绩突出的予以重奖.高新区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2006年广西4个高新区的总收入,总产值,利税,出口创汇分别为705.61亿元,611.52亿元,79.5亿元,4.72亿美元,2006年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当地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7.97%,28.7%,11.9%和35.1%,这一比重增长趋势很快.这些数据表明高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发展高新产业,同时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重整改造传统产业,并加速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过渡.4.5 以人为本,重视适用型工业化人才,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人才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性资源,广西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全局性的战略高度.针对目前广西工业化中紧缺适用型工业化人才,广西工科类大学或工科院系少的现状,加大对工科院校的建设,重点培养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所需的实用人才,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定向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在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为工业化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此外,每年组团到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高校密集区进行招聘,把优秀的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引进来.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简化引过手续,降低门槛,千方百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4.6 积极承接和吸纳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和辐射.梧州,贺州,玉林,贵港四个市与广东相邻,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广西承接东部转移产业主要基地,应狠机遇,抓好各种招商引资的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各级行政审批速度,强化服务理念,切实做到谈项目抓跟踪,签约项目抓落实,开工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效益.同时注意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改造已有的传统产业,并努力发展新兴产业.此外,在承接产业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引进项目,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防止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广西,切实保护好广西的生态环境.在政策方面,广西应该对四个市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外省企业向广西进行产业转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广西缩短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广西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水平比较低,要实现工业化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走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注释 ①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与保护[J],2003年第1期.②吕政,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经济日报,2002年1月15日.③胡鞍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调整,载于《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④魏礼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日报,2002年12月30日.⑤广西发展改革委,广西工业重点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西“十一五”规划信息网.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2006广西统计公报,2007年3月8日.⑦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6)》,2006年12月01.⑧广西统计局,2006广西统计公报,2007年3月8日.⑨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参考文献

[1].向晓梅,广东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2].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3].纪宝成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4].敦俊华,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分析及路径选择[J],决策参考,2005年11期.[5].广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课题组,广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J],市场论坛,2005年第12期.[6].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桂政发〔2007〕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作者简介 包学雄(1964-),男,广西贺州人,广西民族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博士,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联系电话:0771—3261921;电子邮箱:baoxx9636@126.com 资源循环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影响 邱定蕃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00044)摘要:本文论述了资源循环的基本概念.作者认为资源循环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则,是建立循环经济的核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很快,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建立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主要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是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循环需要解决大量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这是由二次资源的特性所决定的.只有重视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的科学研究,才有可能研发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工艺和新装置,并使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最终使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资源循环概念

经济学家在研究21实际世界经济发展时提出了许多新的经济模型.循环经济是其中之一.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1].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2].循环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利用经济系统,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3].循环经济的建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从企业到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法规制度的变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变化和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循环(Resources Circle)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或之后产生的产物,可以而且应该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正如自然界存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循环一样,资源循环是维持整个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如果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并长期不加以恢

复,其结果是人类本身遭受灾难[4].资源循环利用(Resources Recycling)是把全社会已经使用过的物品,边角料,废弃物作为一种资源,经过技术处理重新服务于人类.基于对资源循环这一规律的认识,人们有意识地去遵循这一规律,有意识地不去破坏这一平衡.资源循环是建立在质量守恒定律基础之上的一条规律.只有遵从这一规律,才能维护生态平衡.人们应该学会认识它.资源循环利用是遵循资源循环这一规律将目前认为是废弃物的产物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虽然我们不可能将这些产物全部作为资源,但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产物将被利用,从而大大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因此,可以认为资源循环利用是建立循环经济的核心.作为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人员,我们的任务是提高对资源循环这一规律的认识,研究如何将目前认为是废弃的产物作为一种资源,重新进入资源循环.这一领域,有许多需要研究的课题,需要不同学科的通力合作.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1)必然性

从2002年以来,中国有色金属的产量一直位列世界第一位,近三年的增长速度更快,2004为1430万t,2005年为1631万t,2006年为1917万t,年增长率超过15%.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和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和能源消耗难以承受的.众所周知,我国铝土矿以一水硬铝为主,铝硅比底,处理能耗高;铜矿品位底,复杂矿多;铝锌矿原是我国有时资源,现在也大量进口.目前,我国50%铝资源,70%铜资源和30%铅锌资源依赖进口.这种严重对国外资源的依赖趋势,有可能继续加剧.这些年来,有色金属产量增加是靠扩大采,选,冶企业的规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排放污染物的总量继续上升.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的特点是,废水中含汞,镉,六价铬,铅砷等,冶理困难;固体废物量大,利用率很低;三废排放在城市所占比例大,企业将面临强大社会压力.有色金属工业是能耗消耗较高的行业.2001年,中国有色金属产量为883万t,能耗为4042万t标煤;2005年,中国有色金属产量为1631万,能耗为8341万标煤[5].5年时间,有色金属产量几乎翻了一番,但能耗的增加却超过一番.中国的有色金属资源,能源和环境承受能力都难以支撑有色工业按现行模式,如此快速的发展,虽然我们加强地质勘探,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大力开展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工作,但由于金属需求量太大,这些努力看来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就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可能性

有色金属总产量和消费量中,Cu,Al,Pb,Zn占95%.因此,如果我们能将这四种金属实现循环利用,就将大大减轻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资源,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面貌.从科学上来说,主要有色金属可以进行循环使用,大多数有色金属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例如,Cu,Al,Pb,贵金属等.这就为有色金属循环利用提供了科学基础.当我们在论述中国有色金属资源时已经形成共识,即中国用量大的有色金属资源短缺,这是我们的劣势.但是,从资源循环的观点看,应该增加如下新观点:中国短缺的有色金属资源是较为容易进行循环利用的金属,如Cu,Al,Pb,Zn等,而大多数难以进行循环利用的有色金属,如稀土和一些稀有金属,中国的资源较为丰富.这比那些情况正好相反的国家来说,我们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当我们实现了资源循环之后,中国的有色金

属资源可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科研各自负起责任,就一定可以实现.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实现了有色金属的资源循环,如美,日,德,法,英,意等国,目前Cu,Al,Pb的循环利用率大多超过50%,而中国,近年来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率一直在20%-25%之间徘徊,如果不特别加以重视,到2020年,我们也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现有水平.当前,中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率低,总体技术水平(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和环保)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资源越少的国家,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率越高;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率越高.实际上,资源循环程度的高低,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人民素质的高低.3.有色金属循环需要解决大量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有些人认为,有色金属循环的生产工艺和装备都是现成的,没有什么科学与技术问题.铜二次资源用反射炉,鼓风炉或其他炼铜炉处理;铅二次资源用烧结锅,鼓风炉处理.反正用什么方法冶炼矿石,就用什么方法冶炼废杂金属.这种观点实际上并没有认真的,深入地研究有色金属循环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因而其结果是导致粗放型生产,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有色金属循环利用存在大量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实现资源循环.我们来比较有色金属矿石与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的组成,矿石中金属M(Cu,Pb,Zn,Fe…)是与S或O的结合,此外,原生矿往往含有大量的Ca,Mg,Al氧化物;而有色金属二次资源成分往往更为严重复杂,它们可能是金属M,M-M(合金),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各种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胶体等等.原生矿的形貌大体相同,经破碎-磨细后呈粒状物料.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两者之间的不同点.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需要首先研究在处理它们时可能遇到的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1)应用基础研究举例

1)重要二次资源的基本物化性质——熔点,比重,溶解度,蒸气压,解离度,导电率,导热系数.…

2)重要二次资源在预处理(分类,磨碎,选别等)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3)重要二次资源在焙烧或熔炼过程中的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4)重要二次资源在浸出——物理和化学分离——沉淀,结晶或电解,电积过程中的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5)产品性质与质量控制基础研究.6)化学与仪器分析.7)自动控制.(2)技术与资源工程问题举例

1)从二次资源中分离,提取金属较为复杂和困难.2)二次资源的破碎,磨碎,物理分离等预处理与矿石大不相同.3)资源循环要求金属性能稳定而不快速下降.4)二次资源的处理对环保的要求十分严格.5)二次资源的处理工艺技术要有较大的弹性.6)二次资源的处理需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隔阂多学科的联合.7)实现资源循环要求产品制造变革.以上的问题仅是我们开始研究资源循环的粗浅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扩展,必然会

有更多的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只有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产生更多的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新方法和实现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参考文献

[1] 诸大建,从可储蓄发展到循环型经济,世界环境,2000.3 p6-12 [2] 余德辉 王金南,循环经济21实际的战略选择,再生资源研究,2001年第5期,p1-5 [3] 郭巍,循环经济是解决污染的根本之路,再生资源研究,2001年第1期,p2-3 [4] 邱定番 资源循环,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第4卷第10期,p31 [5] 中国有色金属报:有色金属产品能耗标准工作会议提出适时修正有色工业能耗标准,2007.1.20,第一版

作者简介 邱定蕃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专家.1962年毕业于南昌大学,1990年赴加拿大Queen,s大学学习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原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现任该院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的研究与开发.通信地址:北京西直门外文兴街一号,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德尔尼铜钴矿的开发及西部资源综合利用建议 魏明安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100044)摘 要 德尔尼铜钴矿为多金属复合硫化矿,潜在价值高,复杂难处理.根据矿石性质和经济高效开发利用的需要,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采取选矿和冶金联合技术路线,利用高效的选矿新技术和成熟可靠的冶金单元操作形成新的技术组合,开发出适于该矿开发的选冶联合工艺流程,解决了矿石各有价元素综合回收中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充分发挥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选矿和冶金各自技术优势,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选矿采用“一段磨矿-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操作稳定,易于工程化,可使含有的Co,Cu,S,Zn,Ni,Fe等得到充分回收.扩大试验指标为:铜精矿Cu品位23.60%,回收率82.96%;钴硫精矿中Co品位0.141%,回收率91.72%.对选矿得到的低品位钴硫精矿进行的冶金扩大试验采用“沸腾焙烧-焙砂浸出-溶液净化分离-制备钴产品”工艺流程回收钴和铜,具有技术先进,工艺可靠,产品方案灵活等特点;冶金工艺中各单元操作大都已有工业生产实践,技术风险低,易于工程化.钴和铜的扩大试验回收率分别为80.71%, 86.13%.作者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开发西部优势资源的几点建议.认为在对西部优势资源开发的同时,企业不但要取得最大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保护好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关键词 铜钴矿,选矿,冶金,综合回收 1.引言

青藏高原青海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近100种,探明储量的80多种,在全国占前10位的有40多种,其中,钴,自然硫等在全国占第一位.这里水系发达,湖泊多,水资源总量636亿立方米以上,河流年平均径流量620多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径流量33多亿立方米,可开采量在12多亿立方米.德尔尼铜钴矿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所辖,所在地虽地处高寒地区,但区域内为水草丰茂的牧区.水量丰富的德尔尼河冬季不封冻,水质较好.该矿矿石属多金属复合硫化矿石,含有铜,硫,钴,锌和铁等多种有价元素,并伴生有金,银以及硒等可综合回收元素,铜,钴,硫均为大型矿床.主要元素品位为:Cu 1.27%,Co 0.089%,Zn 1.05%,S 31.92%,Au 0.53 g/t,是有极大利用价值的多金属矿床.矿石中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关系十分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导致有用矿物难选,不易浮选分离,属于难选,难冶金提取资源.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根据矿石特点和矿区开发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以经济有效回收有价元素为工作重点,采用可行的选冶联合技术,发挥选矿,冶金各自优势,形成创新的选冶联合新技术组合,从而实现德尔尼铜钴矿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综合利用.在选择选冶工艺时,特别注意了环境保护,并优先考虑了低排放的工艺技术.2.矿石性质

矿石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铜,锌,硫,铁,金,银等元素均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但钴未见独立矿物,大部分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及磁黄铁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铁白云石,方解石,滑石,蛇纹石等.金属矿物含量为76%以上,非金属矿物含量仅为23%左右.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铜的氧化率很低,仅为0.59%,矿石中的铜绝大部分为原生硫化铜,有利于铜矿物的回收.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相互间的嵌布关系也相当密切,结构构造类型复杂.矿石构造类型主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胶状构造等.矿石的这些特点造成矿石属于难选,难冶金提取资源.该矿中铜硫矿物间的嵌布关系非常紧密,矿物嵌布粒度非常细,属于致密块状矿石,因此铜硫分离非常困难.由于该矿石中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中钴含量均未达到合格钴硫精矿产品要求,所以对该矿石来说,要想通过选矿来获得合格的钴硫精矿是困难的.3.技术方案的确定

3.1 原矿中铜矿物的嵌布粒度很细,嵌布关系复杂,同时,该矿中含硫量很高,铜硫分离将是主要难点之一.3.2 该矿中钴低硫高,未见钴的单独矿物;钴主要以类质同像状态存在于黄铁矿等矿物中;造成钴与黄铁矿无法采用单一浮选法分选,难以获得含Co品位较高的钴精矿,从而给钴的提取带来一定的困难.3.3 浮选得到的钴硫精矿含钴量不会很高,低品位钴硫精矿的提钴技术也是主要难点之一.因此,可根据青海德尔尼铜钴矿的矿石特点和经济高效开发利用的需要,采用选冶联合技术路线,形成新的技术组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选矿和冶金各自处理复杂资源方面的技术优势,统筹解决矿石中有价元素综合回收中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才是开发德尔尼铜钴矿的必然选择.4.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从理论上讲,德尔尼铜钴矿的选矿技术有以下可能处理方案:(1)一段磨矿-Cu/S优先浮选方案(2)阶段磨矿阶段选别优先浮选方案(3)Cu-S混合浮选-分离方案

(4)Cu-S混合浮选产出混合精矿浮选方案

根据矿石性质以及类似矿山的生产实践,选矿小型试验主要进行了以下三种方案的试验研究,分别是:①一段磨矿-优先浮选方案;②阶段磨阶段选别优先浮选方案;③混合浮选-分离方案.最终成功开发出适于高硫低钴矿石铜钴硫铁贵金属选矿综合回收技术.4.1 产品方案和原则流程: 原矿 选矿

铜精矿 钴硫精矿 铁精矿Ⅰ

冶金处理

氧化钴 阴极铜 硫酸或硫 铁精矿Ⅱ 结晶硫酸镍 碳酸锌 图1 德尔尼铜钴矿开发的选冶联合原则流程 4.2 选矿实验室试验

经过实验室大量的试验研究,应用新型高效捕收剂BK306和抑制剂组合,选别出优质铜精矿,实现了高硫低铜钴条件下的铜硫分离,以及铜,钴,铁及贵金属的综合回收.解决了致密高硫矿石铜的选矿回收和低品位伴生贵金属的回收技术.捕收剂BK306为油状液体,无毒,易溶于水.是在实验室详细研究基础上,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针对高硫矿石开发研制的,具有捕收力强,选择性好等优点.最终实验室试验得到的试验指标为: 铜精矿Cu品位22.44%,回收率81.36%;钴硫精矿Co品位0.13%,回收率93.80%,S品位40.98%,回收率91.80%.4.3 选矿扩大试验

选矿扩大试验指标为连续稳定运转72小时的平均指标.分别为: 铜精矿Cu品位23.60%,回收率82.96%;钴硫精矿Co品位0.141%,回收率91.72%,S品位39.29,回收率90.65%.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流程具有结构合理,指标先进,适应性强,易于控制,操作稳定的特点.4.4 冶金试验研究

根据对国内外处理钴硫精矿的工艺与工业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采用“沸腾焙烧-焙砂浸出-溶液净化分离-制备钴产品”工艺流程回收钴,铜和锌.实验室试验中钴,铜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79.57%,79.81%和81.46%.冶金扩大试验中钴,铜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80.71%,86.13和84.39%.4.5 铁的综合回收试验

针对优先浮选的尾矿和钴硫精矿冶金处理渣开展了铁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铁综合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该矿中的铁经过综合回收后,可以得到铁品位60%以上,含S<0.5%的铁精矿,铁对原矿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1.16%.4.6 硫的综合回收试验

针对该矿中S含量非常高的特点,进行了钴硫精矿焙烧烟气制硫酸和制取元素硫的探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焙烧烟气完全可以满足制取硫酸的需要.②该焙烧烟气经过催化还原可以制备元素硫.但对该技术的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考核.此外,对于该矿的开发还进行了环保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环保评价.5.对西部优势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长.我国有色金属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且矿物品种较为齐全,但大多为低品位,复杂共生的难处理矿.矿产资源作为一种非再生性自然资源,经过多年开采利用,易处理富矿逐步枯竭耗尽,不得不利用难处理的低品位矿,复杂共生矿.而我国西部蕴藏的大量特色的优势复杂多金属矿,将是主要接替资源,其开发和利用水平的高低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开发利用西部优势资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应首选先进适用的工艺流程和技术,降低企业的风险;(2)尽可能增大经济开发规模,使用现代化大型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3)充分利用对环境友好的低毒或无毒选矿药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4)充分综合回收矿石中的有价元素,实行资源的综合回收的最大化,避免宝贵资源的浪费;(5)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资源大多储藏在高海拔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矿区的地形地貌,以及生态产生一定改变.因此,在项目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应在落实环保投资,严格环境治理工程的同时,加强环境管理和开展环境监测,减少,避免非正常生产工况的发生,将污染事故隐患减至最小.同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进行绿化建设,及时恢复生态的环境建设,对职工和当地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使企业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6.结语

(1)德尔尼铜钴矿为多金属复合硫化矿,潜在价值高,复杂难处理.根据矿石性质和经济高效开发利用的需要,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采取选矿和冶金联合技术路线,利用高效的选矿新技术和成熟可靠的冶金单元操作形成新的技术组合,解决了矿石各有价元素综合回收中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问题,充分发挥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选矿和冶金各自技术优势,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选矿采用“一段磨矿-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操作稳定,易于工程化,可使含有的Co,Cu,S,Zn,Ni,Fe等得到充分回收.(3)冶金采用的“沸腾焙烧-焙砂浸出-溶液净化分离-制备钴产品同时综合回收铜和锌”的原则工艺流程,具有技术先进,工艺可靠,产品方案灵活等特点.冶金工艺中各单元操作大都已有工业生产实践,技术风险低,易于工程化.(4)在对西部优势资源开发的同时,企业不但要取得最大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保护好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作者简介 魏明安,男,1966年4月生.1988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工学学士.现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复杂多金属矿,贵金属矿,黑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共主持或为主参加50多项科研课题的论证和研发工作.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业译文共约40余万字.通讯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文兴街1号;电话:010-88399043,***;Email:wei_ma@bgrimm.com wma2000@tom.com 鼓励浅埋藏矿找矿促进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王旭昭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北京100012)摘 要 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但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浅埋藏矿具有十分广阔的找矿前景.浅埋藏矿的勘查,开发周期短,对外部建设条件的要求较低,是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佳资源类型.从地区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全局考虑,浅埋藏矿的勘查与开发应该超前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优先开发浅埋藏矿不仅可以及时为工业生产提供矿物原料,积累发展资金,其开发以后还可以为地面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建设环境.所以,鼓励浅埋藏矿找矿对于西部地区矿业的迅速崛起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浅埋藏矿是指主矿体埋藏深度小于20米或者直接出露地表的工业矿床.目前尚未发现的浅埋藏矿普遍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他们或者是被地表覆盖物遮挡;或者是其自身难以识别;或者是遭受了次生变异,其找矿难度已经很大,并不亚于中深埋藏矿的找矿难度.上世纪50-90年代西部地区探明的644个有色,稀有,贵金属矿床的统计结果显示,当前

西部地区每年探明矿床的数量已趋于减少,找矿难度正在不断加大.但是探明矿床中露头矿所占的比例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说明露头矿与隐伏矿的找矿难度是同步加大的.可以认为,当前找矿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探查矿体埋藏深度的加大,浅埋藏矿仍然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长期以来,针对浅埋藏矿隐蔽性特点开展的找矿方法,技术研究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已经成为找矿方法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而导致浅埋藏矿的勘查技术水平低下.目前浅埋藏矿的找矿难度已经非常之大,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开展系统的方法,技术研究工作,运用地物化遥以及测试等多学科互补的方式,建立一整套适合浅埋藏矿找矿的方法,技术组合,同时加强找矿理论研究,才能在浅埋藏矿的找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地区浅埋藏矿的找矿工作有意义,有难度,有条件.把浅埋藏矿的找矿作为普查找矿的工作重点,是促进西部地区新矿床发现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得到有关部门以及各矿产勘查单位的高度重视,开展找矿方法,技术研究,给予必要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并负起相应的组织责任.如果能够针对浅埋藏矿勘查的成果设立一个奖项,将会有效地调动浅埋藏矿的找矿积极性,对加速浅埋藏矿的勘查工作进程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建国以来经过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工作,露头矿,浅埋藏矿已经找得差不多了,找矿工作的重点应该向深部矿转移”.这种提法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或者老矿山周边地区是合适的,但对于西部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和矿产勘查的空白区,这种提法还有些为时过早.如果西部地区在现阶段过于强调深部找矿,将会导致浅埋藏矿的找矿工作遭到忽视.把浅埋藏矿作为矿产勘查的主要对象,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浅埋藏矿因其埋藏浅,资源勘查和矿山建设的周期短,可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浅埋藏矿的勘查工作和矿山建设对外部条件的要求较低,适合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水电,交通,通讯等经济建设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浅埋藏矿的开采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佳资源类型.从地区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全局考虑,浅埋藏矿的勘查与开发应该超前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以避免地面经济建设压占矿产资源的局面出现(这一现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有所表现).与中,深埋藏的矿床相比,浅埋藏矿的开发利用对地面建筑设施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我国西部经济尚不很发达的地区,应该尽早安排浅埋藏矿的勘查与开发.浅埋藏矿开采完毕或矿山建设完成以后,可以为地面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建设环境.所以,把寻找浅埋藏矿的勘查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工作重点是十分必要的.地质找矿的工作原则应该是由浅及深,循序见进.首先要鼓励浅埋藏矿的找矿,摸清当地浅埋藏矿的家底,这样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与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是有好处的.本文重点讨论西部地区浅埋藏矿的有关问题.1.浅埋藏矿的定义

本文所论述的浅埋藏矿是指主矿体埋藏深度小于20米或者直接出露地表的工业矿床.工业矿床的发现是探矿工程对矿体进行揭露控制的过程.依据成矿理论对矿体的预测,以及根据物,化探异常等找矿信息对矿体的推测,都不能确定矿床的存在.只有通过探矿工程对矿体进行揭露,直接采取矿石样品进行测试,才能对矿体的经济价值,产出特征等作出具体评价,达到发现矿床的目的.所以,探矿工程在矿床的发现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把浅埋藏矿的埋藏深度定义为距地表20米以内,是根据地表探矿工程的施工深度确定的.地表探矿工程亦称轻型山地工程,是揭露,验证工业矿

体最为快捷,有效的施工手段.其施工方便,不需大型设备,揭露效果好,便于地质人员观察,描述和样品采集.地表探矿工程主要包括槽探和浅井等,施工深度为:槽探3米以内;浅井20米以内[1].我们把地表探矿工程所能揭露的工业矿体定义为浅埋藏矿,有利于对预测矿体的及时验证和新矿床的发现.2.西部地区矿业发展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达123种,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总值的50.45%[2].其矿业总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17.3 %,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5.79%,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数的7.09和5.06个百分点[3].西部地区矿业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矿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并且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基地.西部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国土资源部现已在西部地区规划出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4](塔里木能源资源集中区,东天山北祁连有色-贵金属及能源资源集中区,秦岭中西段地区有色-贵金属资源集中区等),总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约占西部12个省(区,市)总面积的25%.在这一广阔的地域内,浅埋藏矿具有良好的找矿条件.3.西部地区浅埋藏矿的找矿前景分析 3.1 西部地区的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约占960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的57 %.但是长期以来,矿产资源勘查的投资力度和开发利用水平均远远低于中,东部地区.其投资力度仅为东部地区的1/6,中部地区的1/4[2].单位面积投入的矿产勘查工作的数量也存在明显差异(表1).由于矿产勘查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该地区的地质工作程度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大量的勘查工作空白区为浅埋藏矿的找矿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与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浅埋藏矿的找矿潜力要大得多.表1 20世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勘查工作密度统计表[5] 省(区)密度 排序 省(区)密度 排序 省(区)密度 排序 北京市 196.77 1 河北省 86.43 12 陕西省 41.68 23 福建省 127.00 2

辽宁省 73.08 13 云南省 40.26 24 安徽省 126.45 3 江苏省 72.1 14 四川省 29.03 25 湖北省 119.06 4 贵州省 70.49 15 甘肃省 28.57 26 河南省 118.69 5 广 西 69.73 16 宁 夏 26.37 27 山东省 116.19 6 海南省 66.14 17 青海省 20.39 28 广东省 114.62 湖南省 51.88 18 内蒙古 17.71 29 浙江省 111.61 8 吉林省 46.45 19 新 疆 9.72 30 山西省 109.27 9 重庆市 45.75 20 西 藏 2.38 31 上海市 105.72 10 天津市 44.48 21 江西省 91.9 11 黑龙江 41.69 22 注:密度为每10000平方公里内矿产勘查工作数量 3.2 西部地区的找矿难度正在不断加大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的投资力度虽然远低于中,东部地区,但是随着大量新矿床的陆续探明,未知矿床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为了研究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找矿难度现状,笔者对西部十省50年-90年代(上世纪)探明的644个有主矿体埋藏深度记录的矿床(铜矿床198个,铅锌矿床176个,铝矿床103个,金矿床117个,稀有金属矿床50个)进行了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铜,铅锌,稀有金属矿床,50-90年代探明矿床的数量有一个明显的起伏变化.80年代以后探明矿床的数量开始减少,说明找矿难度正在不断加大.岩金矿床的勘查从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以后探明矿床的数量直线上升,90年代探明金矿床的数量约为80年代的两倍.可以预测,随着大量金矿床的发现,其找矿难度也将逐渐加大.3.3 浅埋藏矿在西部地区仍然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西部地区浅埋藏矿的找矿潜力究竟如何 是否还有必要将寻找浅埋藏矿作为普查找矿的重点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西部十省50-90年代探明矿床中露头矿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这一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铜,铅锌矿:50-90年代,露头矿占探明矿床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0-50%左右.无论是60,70年代矿床被大量探明的时代,还是90年代探明矿床的数量明显减少的时期,这一比例基本保持了一个大致不变的水平.由此可以说明,直接出露地表的矿床与隐伏矿床的找矿难度始终是大体相当的.稀有金属矿和铝土矿: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探明矿床的数量虽然不断增加,但探明矿床中露头矿所占的比例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明显提高,达到70%左右.说明露头矿的找矿前景十分广阔.岩金矿:自80年代以来,露头矿所占的比例开始下降,到90年代这一比例的下降幅度呈减缓趋势,探明的岩金矿床中露头矿所占比例仍然保持在40%以上.所以,露头岩金矿床的找矿潜力仍然很大.整体来看,西部十省自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探明矿床中露头矿所占比例关系曲线的走势比较平稳.各矿种的平均曲线既没有像图1那样大起大落,也没有随探明矿床数量的逐渐增加而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探明矿床中露头矿所占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仅为5个百分点.90年代以来,探明矿床的数量虽然大为减少,但是露头矿所占的比例并没有随之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见,目前西部地区找矿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浅埋藏矿已经找到差不多了.4.浅埋藏矿的隐蔽性特点

浅埋藏矿普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埋藏深度虽然不大甚至直接出露地表,但因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有许多浅埋藏矿没有被发现.浅埋藏矿的隐蔽性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矿体被地表覆盖物遮挡

矿体被地面表土,植被覆盖以后,遮挡了地质人员的视线,不能对矿体及其围岩进行有效观察,无法取得直接的找矿线索.特别是覆盖物有风成沙,冲积物以及冰川等外来物质的参与时,地表真实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信息遭到屏蔽,大量的找矿线索被不厚的覆盖物切断,从而将浅埋藏矿有效地隐藏起来.4.2 矿石难以识别

矿石矿物的存在是发现矿体的重要线索.目前人们对矿石矿物的识别能力还十分有限,肉眼借助放大镜对矿石的观察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细颗粒,不常见的矿石矿物因不能得到正确识别而被忽略,从而丧失了发现矿床的机会.4.3 矿体的次生变异

地表浅层赋存的矿体,在表生环境的长期作用下,矿体的外貌可以发生较大的变异,以致难以识别.有些成矿元素随地表雨水的淋虑作用向地下深处运移,地面表层的元素含量大大降低,从而掩盖了矿体的地球化学信息,将矿体隐蔽起来,不易被人们发现.5.提高浅埋藏矿找矿水平的对策

5.1 把浅埋藏矿作为普查找矿的工作重点

浅埋藏矿的勘查与开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早期阶段尤为重要.以往的找矿实践表明,西部地区现已探明并被工业利用的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如金川镍矿,白银厂铜矿,金堆城钼矿等,其埋藏深度都在20m以内,属于浅埋藏矿.目前这些矿床的开采深度虽然已经较大,但是它们的发现则大多是从浅埋藏矿开始的.优先安排浅埋藏的找矿,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由浅入深的工作原则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以往的普查找矿工作没有把浅埋藏矿作为工作重点,成矿预测工作大多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对预测矿床的埋藏深度考虑不够.成矿预测报告所提交的找矿靶区面积有些可达数十乃至数百平方公里,但找矿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把浅埋藏矿确定为找矿工作重点以后,成矿预测工作将在三维空间进行.找矿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浅埋藏矿的特点去思考找矿问题,研究浅埋藏矿的找矿理论和方法技术,浅埋藏矿的找矿工作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把浅埋藏矿作为普查找矿的工作重点,对于促进西部地区新矿床的发现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举措.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并尽早付诸实施.5.2 充分认识浅埋藏矿的找矿难度

浅埋藏矿虽然埋藏深度不大甚至可以直接出露地表,但是因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找矿的难度仍然很大.在矿产勘查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地表浅部容易被发现的矿床已经找的差不多了,目前尚未发现的浅埋藏矿大多为可识别性极差或隐蔽性很强的矿床,其找矿难度不亚于中深埋藏矿的找矿,甚至比中深埋藏矿的找矿难度更大,这一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人认为,将浅埋藏矿作为找矿目标是降低了勘查工作的技术要求,这是一个误解.事实恰恰相反,把浅埋藏矿作为普查找矿的工作重点以后,对矿产勘查工作的技术要求不但没有降低,而是大大提高了.5.3 加强浅埋藏矿的找矿方法,技术研究

长期以来,针对浅埋藏矿隐蔽性特点开展的找矿方法,技术研究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已成为找矿方法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而导致浅埋藏矿的勘查技术水平低下.目前浅埋藏矿的找矿难度已经非常之大,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开展系统的方法技术研究工作,运用地物化遥等多学科互补的方式,建立一整套适合浅埋藏矿找矿的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在浅埋藏矿的找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应该认识到,浅埋藏矿位于地壳浅表层,各类探测手段所能获得的矿体信息较强;探测信息多解性的干扰可以通过地面地质工作加以排除;所获得的异常很容易通过地表探矿工程加以验证.与深部隐覆矿体相比,浅埋藏矿的,找矿方法技术研究,具有更好的试验,研究条件和成果应用前景.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浅埋藏矿的找矿方法技术研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投资风险.这项研究工作应得到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给予必要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并负起该项目在组织责任.5.4 加强浅埋藏矿的找矿理论研究

以往的矿产勘查工作对成矿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多并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在找矿理论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成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最终在自然界的存在特征等.找矿理论的研究则是在成矿理论的基础上,对矿床发现过程的理论研究.通过找矿理论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克服找矿的盲目性,大大提高矿床发现的主动性.在浅埋藏矿的找矿理论研究方面,应特别注意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工作.由于第四纪的地质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一般不甚密切,所以在以往的找矿工作中往往被不同程度的忽略.把浅埋藏矿作为找矿的工作重点以后,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了.第四纪的沉积物覆盖作用,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地球物理场特征,以及表生风化作

用等,都可以为浅埋藏矿提供良好的隐藏条件.通过对第四纪地质的深入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浅埋藏矿的隐蔽性特征,提高人们对矿床的识别能力.5.5 对浅埋藏矿的勘查成果进行奖励

浅埋藏矿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资源,从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的角度考虑,应该尽快探明并加以开发利用.目前浅埋藏矿的找矿难度已经很大,不亚于深部隐伏矿的找矿.如果能够针对浅埋藏矿勘查的成果设立一个奖项,将会有效地调动浅埋藏矿的找矿积极性,对加速浅埋藏矿的勘查工作进程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6.结论

6.1 浅埋藏矿的勘查,开发周期短,对外部建设条件的要求较低,是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最佳资源类型.从当地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优先进行勘查与开发利用.6.2 我国西部地区的找矿难度正在随着新矿床的陆续探明而不断加大.从上世纪50-90年代已探明矿床中露头矿所占的比例分析认为,当前找矿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探查矿体埋藏深度的加大,浅埋藏矿仍然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6.3 目前浅埋藏矿的找矿难度并不亚于中深埋藏矿.浅埋藏矿找矿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隐蔽性特征和找矿的方法,技术跟不上.所以,应加强浅埋藏矿找矿的找矿方法,技术投入,并进行相应的政策引导.6.4 加强浅埋藏矿的找矿工作对于西部地区的矿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各矿产勘查单位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 0141-94)[2] 闫国杰.对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思考[J].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6:7-9.[3] 唐秀君,建立矿业开发新模式保证西部可持续发展[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1):59-62 [4] 关凤峻,中国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J],国土资源,2004,2:28-29 [5] 王全明,叶天竺,王保良,李 龙,方一平,李树羽.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对比[J].地质通报,2005,24(5):432-437 作者简介 王旭昭,男,1953年9月出生,1979年12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工作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矿产勘查与技术管理工作,提交相关技术报告,论文多项.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北苑5号院4区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电话:(010)84927655,电子信箱:wxzbigm@yahoo.com.cn.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吴江,毕正操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成都610074)摘 要 研究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以2007年四川省与重庆市签署的《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合作协议》中定义的成渝经济区为基础,本文利用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对描述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1)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第一产业,但增强速度快于第一产业,相应的就业起点高于第一产业,增幅快于第一产业;(2)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较大,高于第二产业,有超过第一产业的趋势,增速略快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最高,且增速远低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最后给出了在新的机遇下加强川渝合作,促进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就业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若干建议.关键词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关度;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

1.引言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杨德礼,迟旭研究了九十年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1],王爱文分析了建国至80年代末中国就业结构的产业,所有制与城乡结构特点[2],孙学工分析了90年代中国的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不一致的原因[3],夏杰长认为我国劳动就业结构的产业演变呈现明显的阶段性[4],陈佳贵,黄群慧发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与国际经验的不符[5].韩凤朝,刘渝林,吴江等分别研究了河北省,重庆市,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6-8],张秀娟,樊宝平分别对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结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9,10].已有文献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以整个中国,部分省(含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区域为对象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但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相关文献还未见报道.2.数据说明

林凌,廖元和,刘世庆等曾对成渝经济区的地域范围进行了界定[11],2007年四川省与重庆市签署的《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合作协议》认为,成渝经济区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包括四川14个地市和重庆23个区县.根据此定义,本文从《四川省统计年鉴》与《重庆统计年鉴》选取了1991年以来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GDP与三次产业就业数据[12,13].3.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

3.1 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3.1.1 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度分析

我们将某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ES,该次产业的GDP结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IS,运用EViews5.1软件,对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产业结构比重与就业结构比重两个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如下相关度分析.3.1.1.1 从表3的检验统计量可知,成渝经济区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高度显著线性相关关系.6年来,该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从1.29变为1.37,升幅仅6个百分点,表明成渝经济区第一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较大,且略有增加趋势.其回归方程截距项由28.69变为26.34,降幅过8个百分点,即成渝经济区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就业起点有缓慢抬高趋势,但起点总体仍然较低(表1).这与四川省的情况基本相同[8].表1 第一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回归方程及检验统计量 起止年 回归方程 检验统计量 截距项t 系数项t F R2 1991—2000 ES = 28.69 + 1.29*IS 9.49 11.32

128.12 0.94 1991—2001 ES = 28.75 + 1.28*IS 11.87 13.80 190.40 0.95 1991—2002 ES = 28.32 + 1.30*IS 14.06 16.44 270.27 0.96 1991—2003 ES = 28.23 + 1.30*IS 16.63 19.14 366.28 0.97 1991—2004 ES = 27.27 + 1.34*IS 16.56 19.89 395.74 0.97 1991—2005 ES = 26.34 + 1.37*IS 16.20 20.32 413.02 0.97 3.1.1.2 从表2的检验统计量可知,成渝经济区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较高显著线性相关关系.6年来,该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从0.50变为0.71,增幅强于40个百分点,显示第二产业变动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第一产业,但增强趋势显著,快于第一产业.其回归方程截距项为负数,由2000年的-2.42至2005年的-10.35,降幅超过300个百分点,表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总体较高,就业起点有大幅增加趋势,快于第一产业(表2).这与四川省的情况相反[8],可能与成渝经济区中重庆工业较四川发达有一定的关系.表2 第二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回归方程及检验统计量 起止年 回归方程 检验统计量 截距项t 系数项t F R2 1991—2000 ES =-2.42 + 0.50*IS-0.33 2.70

7.29 0.48 1991-2001 ES =-4.21 + 0.55*IS-0.57 2.84 8.09 0.47 1991-2002 ES =-6.17 + 0.60*IS-0.83 3.19 10.18 0.50 1991-2003 ES =-7.22 + 0.63*IS-1.07 3.69 13.62 0.55 1991-2004 ES =-8.60 + 0.66*IS-1.41 4.34 18.81 0.61 1991-2005 ES =-10.35 + 0.71*IS-1.72 4.72 22.24 0.63 3.1.1.3 从表3的检验统计量可知,成渝经济区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较高线性相关关系.6年来,该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从1.28升至1.41,幅度达10个百分点,显示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较大,高于第二产业,有超过第一产业的趋势,增速略快于第一产业,低于第二产业.该回归方程截距项为负数,从2000年的-23.75至2005年的-27.93,降幅近18个百分点,就业起点最高,增幅高于第一产业,远低于第二产业(表3).这与四川省第三产业的情况不一致[8].表3 第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回归方程及检验统计量 起止年 回归方程 检验统计量 截距项t 系数项t F R2 1991—2000 ES =-23.75 + 1.28*IS-3.05 5.69 32.36

0.80 1991—2001 ES =-22.26 + 1.24*IS-3.61 7.04 49.50 0.85 1991—2002 ES =-23.14 + 1.26*IS-4.43 8.61 74.06 0.88 1991—2003 ES =-24.61 + 1.31*IS-5.21 9.97 99.35 0.90 1991—2004 ES =-26.57 + 1.37*IS-5.36 10.00 100.1 0.89 1991—2005 ES =-27.93 + 1.41*IS-5.88 10.84 117.5 0.90 3.1.2 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增长对就业增长影响分析

在某一时期内,产业就业数量变化率与产业经济总量变化率的比率即就业弹性[6].1992年以来,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见表4.表4 1991-2005年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弹性

总弹性的三项移动平均 1992-0.03 0.16 0.49 0.12 1993-0.19 0.22

0.25 0.01 1994-0.00-0.09 0.45 0.05 0.06 1995-0.12 0.15 0.22 0.00 0.02 1996-0.38 0.32 0.27-0.04 0.01 1997-0.19 0.26 0.12 0.02-0.01 1998-0.83-0.13 0.59 0.04 0.01 1999 1.45 0.12 0.75 0.00 0.02 2000-3.04 0.91 0.34 0.02 0.02

2001-0.62-0.02 0.36 0.01 0.01 2002-0.47 0.10 0.50 0.03 0.02 2003-0.20-0.02 0.28 0.02 0.02 2004-0.09 0.14 0.03-0.02 0.01 2005-0.47 0.00 0.00-0.19-0.06 3.1.2.1 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影响很小

从变动幅度不大的移动平均总弹性看,成渝经济区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只能拉动就业增长约0.02个百分点.3.1.2.2 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

1991以来,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除1999年以外都为负数,绝对值有增加趋势,总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在2000年尤为突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其它产业转移明显,特别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增加趋势.第二产业就业弹性有正有负,有向负数变化的趋势,表现为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正向拉动效应有向负向“挤出”效应变动的趋势,吸纳劳动力能力在逐渐减弱.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平均弹性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成渝经济区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但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在减小,有可能向“挤出”效应发展.3.2 成渝经济区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为准确反映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一般用结构偏离度来分析[6],公式如下:

(1)根据式(1),得1991年以来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见表5.表5 1991-2005年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1-0.52 1.31 1.21 1999-0.62 1.22 0.52 1992-0.56 1.40 1.10 2000-0.63 1.07 0.51 1993-0.59 1.41 0.93 2001-0.64 1.09 0.48 1994-0.57 1.56 0.67 2002-0.65 1.10 0.41 1995

-0.56 1.41 0.63 2003-0.66 1.15 0.37 1996-0.57 1.26 0.58 2004-0.64 1.12 0.31 1997-0.59 1.21 0.60 2005-0.64 1.04 0.32 1998-0.60 1.24 0.56 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数,其绝对值由1991年的0.52上升到2005年的0.64,上升0.12,幅度达23个百分点,表明成渝经济区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有明显增加趋势.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数,由1991年的1.31下降到2005年的1.04,降幅0.27,近21个百分点,但2000年后在1.1附近徘徊不降,离均衡点还有一定距离,表明成渝经济区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的滞后程度有所改善,但还需继续努力.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数,由1991年的1.21下降到2005年的0.32,近74个百分点.说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的滞后不协调性改善明显.4.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化趋势大致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显著,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上升明显.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第一产业,但增强速度快于第一产业,相应的就业起点高于第一产业,增幅快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较大,高于第二产业,有超过第一产业的趋势,增速略快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最高,且增速远低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影响很小,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虽然就业结构变

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但产业结构正向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5.政策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机遇下加强川渝合作,促进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就业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5.1 紧密合作,发展大区域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进农民福祉

成渝经济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向下的空间很大,但难度不小.加强合作,发展大区域农业,实现区域内特色农业,现代生态农业等优势互补;加大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减小向其它产业转移的困难,使“劳务大区”变“劳务强区”.5.2 紧密合作,发展大区域第二产业,重视大企业发展,积极鼓励中小企业

通过大区域的合作,充分发挥各地的工业优势,壮大区域机械,能源,重大技术装备,中医药等经济,同时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吸纳更多第一产业富裕劳动力.5.3 紧密合作,发展大区域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是衡量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成渝经济区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与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80%多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的潜力.在交通运输,文化,自然旅游,特色餐饮,体育以及会展经济等方面的充分合作,将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一步向高级化发展.参考文献

[1].杨德礼,迟旭.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结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1995(4):225—230.[2].王爱文,莫荣,卢爱红.中国就业结构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1995(4):198—205.[3].孙学工.90年代中国的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J].管理世界,1998(2):193—198.[4].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5].陈佳贵 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4):4—16.[6].韩凤朝等.以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扩张—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1—47.[7].刘渝琳,曾国平,李洁.相关分析理论在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7):125—127.[8].吴江,封晓庆.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06,(7):102—109.[9].张秀娟.珠江三角洲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统计与预测,2001(3):41—43.[10].樊宝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及其对策[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10.[11].林凌,廖元和,刘世庆.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2].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3].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 吴江(1971—)男,四川仪陇人,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成都市科技信息评估专家,研究方向为决策分析,已经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主持或完成省级等项目共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联系地址: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联系电话: ***;E_mail wjwazi@163.com

论青海省高新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 冀康平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西宁810000)摘 要 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而成为国际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主导力量.发展高新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对于青海以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的地区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传统产业已经在青海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当前传统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产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低,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足,呈现出以下几个显明的特点:一是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层次低;二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三是传统产业占据主导成分.就目前而论,青海省工业技术老化,基础设施薄弱,自我积累能力差.产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低.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更新和创新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二是应用高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改变传统产业的结构,使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具有跨越式成长的特征,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效益,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它的每一项突破,都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群成长,这种特征尤其有利于我省目前传统产业发展的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点:一是直接使用,即在上新项目时直接使用高新技术装备;二是淘旧换新,对老企业的原有技术装备进行调整改造时常使用这种方法;三是持续改造.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我省在高新技术与提升传统产业过程中,还应坚持重点性,系统性,创新性,动态性和产品导向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趋势和经验,结合我省传统产业的现状,重点用电子和信息技术改造我省的能源,原材料,交通,通讯,化工等基础产业;用微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食品,医药等产业.并通过广泛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更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尽快改变传统工业以中低档加工为主的现状;加强资金投入,提高技改资金比重,广辟资金来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技改金融服务;充分发挥行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功能,统筹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政策措施,保障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关键词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以空前的高速度和高节奏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高技术革命浪潮,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世界经济正迅速由物质型向信息型转变,社会生产力正从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向主要依靠脑力劳动转化,战略资源不在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是知识.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和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而高新技术则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和主战场.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而成为国际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主导力量,并逐渐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对于青海以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的地区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要加速发展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根本的出路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经济质量.1.青海省传统产业的现状

传统产业已经在青海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绝大部分产品,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当前传统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分工差,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足,产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低,呈现出以下几个显明的特点: 1.1 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层次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先后经历了“一五”,“二五”等几个五年建设时期, “三线建设”时期以及西部大开发时期国家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其结果是基本形成了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但是,毕竟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较低,而且,“一五”,“二五”等几个五年建设时期和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的投入形成的产业体系没有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梯度演进理论的盛行,青海主动接受了相当数量东部地区转移出的产业,但这些转移的产业层次多半不高.青海的产业层次总体较低.就目前而论,青海省工业技术老化,基础设施薄弱,自我积累能力差.产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低.据统计,目前全省主要工业企业的主要设备达到国内80年代先进水平的占5.1%,比全国平均低46.7个百分点;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的占42.6%,低于全国47%的平均水平.1.2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经济不发达地区一般是资本稀缺,劳动力过剩的地区,资本价格相对较高,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青海的现实情况是劳动力相对丰富,采用劳动密集型可以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基于这一现实,青海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青海的储蓄率,投资率都既远远低于东部,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地偏低.而且,不容忽视的是,这是在本地区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显著偏低.这青海产业结构水平较低而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征.1.3 传统产业占据主导成分

青海虽然在各个时期陆陆续续地都有国家的大规模投入,但是在“一五”,“二五”和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形成的产业,到今天基本都已经成为传统产业部门.而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梯度演进理论的影响下,也主动接受东部地区转移出的产业,其产业层次也多半不高.“十一五”至2010年,重工业化的特点还将进一步得到强化,重工业中资源依赖型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又占主导地位.所以,目前相对于国内其它相对发达地区而言,青海仍然是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用高新技术改造我省传统产业的重要意义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实践证明,在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提高社会生产力,每一次最新技术的应用,都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生产部门,延伸了产业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省传统产业的增长模式,是以低水平需求和产业结构为背景,所需求的都是成熟技术或中低水平技术,这些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就可以解决.随着成本要素的不断提高和增加,低成本利润的效率逐渐降低,中低技术的市场空间日趋缩小,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保持增长,就需以高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高新技术具有跨越式成长的特征,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效益,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它的每一项突破,都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群成长,这种特征尤其有利于我省目前传统产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现我省现有产业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对于提高我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效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产业分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作用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终极目的使原有企业从传统技术过渡,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更新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工艺;二是高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微电子,住处通信,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使之趋向于高档次,高效率,多用途,多种类,改变传统产业的结构,使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改造传统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之一是将微电子,新材料等相关技术应用于传统产品的改造上,提高产品质量,使传统产品向高性能,多功能,低消耗,高附加值转化,加快产品更新换代.3.2 改造传统设备,提高技术水平

设备的技术水平关系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用高技术改造传统设备,更新旧有设备,是提高经济素质和企业素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我国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机械,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取得了明显效果.3.3 改造传统工艺,加快生产过程自动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使得产品向多品种少批量方向发展.因此,加快产品设计,改进加工工艺,改革生产流程,实现自动控制,发展柔性制造系统,已成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佳途径.当前,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工程计算系统(CAD/CAM/CAE)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在发达国家中发展迅速.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使产品的开发设计,计划,生产,质量保证的整个过程变成一个连续的计算机辅助信息系统.将企业的各种独立的分散的产品辅助设计,制造和管理等的计算机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CIMS,从而达到内部物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结合和自动化,实现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改造.3.4 改善管理手段,促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技术设备的更新,加工工艺的改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需要有新的组织方式,管理手段和经营方针的配合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在这方面,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方式,是促进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信息化程度和办事效率,降低传统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4.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原则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点:一是直接使用,即在上新项目时直接使用高新技术装备;二是淘旧换新,对老企业的原有技术装备进行调整改造时常使用这种方法;三是持续改造.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我省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提升过程中,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4.1 系统性原则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仅关系到改造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各相关专业部门.由于技术创新的系统化趋势,技术不再具有高度独立性,技术系统是在各专业技术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集成的,某一方面的技术缺陷就会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并不是技术水平越高越好,装备水平越先进越好,产品档次越高越好,要通过对技术系统和产业环境过去,现在及变化趋势的综合考察,选择好高新技术进入传统产业的切入点.4.2 重点性原则

选择重点技术,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考虑到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资金,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产业自身不同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产业的竞争状况,技术需求等选择采用不同的高新技术,特别对具有先进适用性,能产生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技术要加以重点运用.4.3 创新性原则

企业竞争力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时刻保持技术的先进和发展,以推动创新的完成;二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拉动,使高新技术的创新成果得到市场的认可,增加企业的可用技术储备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场主导产品;三要考虑高新技术与市场环境,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有机结合,积极消化吸收,形成自有技术优势.4.4 动态性原则

高新技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技术,不同历史时期对高新技术定义有着不同的内涵.因此,传统产业要以科技为动力,用高新技术武装自己,通过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将高新技术物化到传统产业中,以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4.5 产品导向性原则

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必须首先进行产品定位.从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市场出发,考虑地区经济环境,企业所在地的城市依附功能和交通状况,本企业的技术,工艺及人员状况,本着适应市场又引导市场,满足消费又引导消费的原则,确定传统产业改造后的产品方案和覆盖范围,并以实现产品方案为目标,用高新技术改造,优化,提升传统产业.5.青海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和政策建议

从整体讲,青海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必须接受高新技术的改造.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渗透,增值和应用特性,为青海省高起点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可能,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两耗,增强竞争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跨越,加速全省产业的高级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5.1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

根据国内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趋势和经验,结合我省传统产业的现状,当前我省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是: 5.1.1 用电子和信息技术改造我省的能源,原材料,交通,通讯,化工等基础产业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传统加工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大力普及计算机的应用,提高劳动效率,生产效率和办事效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5.1.2 用微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

根据需要与可能,在现有制造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发展.以经济,实用,可靠,高效为原则,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5.1.3 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食品,医药等产业

改良品种,引进新品种,提高质量,改善医药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进人类健康水平.5.2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政策建议

5.2.1 广泛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大力引进开发,选择,推广对全省传统产业起关键作用,有共性的高新技术,特别是要把电子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优势科技力量参与企业技改和重大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真正形成一批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5.2.2 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

坚持质量第一,采用先进标准,更新和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引进开发有市场需求产品的

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以提升全省基础工业的整体水平.5.2.3 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更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尽快改变传统工业以中低档加工为主的现状

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为传统产业提供先进适用的产品,加大对省内电子数显仪表,数控机床的投入和支持,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发,从整体上促进我省产业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发展.5.2.4 加强资金投入,提高技改资金比重,广辟资金来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技改金融服务

制订适当的资金政策,厉行高技术改造投资的倾斜.技改资金的筹措办法包括:引进外资嫁接改造,大力推行股份制,挖掘资产存量潜力,银行贷款,争取国家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5.2.5 充分发挥行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功能,统筹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择实现高技术转移的技术,产品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重点应是:①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在行业中领先,改造后能在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大中型骨干企业;②关系全省国民经济全局,技术,装备陈旧老化的老企业.参考文献

[1].刘君里主编:广州经济研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广州.[2].夏永祥等著:新型工业化与小康社会[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苏州.[3].樊刚:传统产业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N],中国经营报.2000.5.23.[4].别传武 张乃平.知识经济和传统产业改造[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1.7.作者简介 冀康平,男,1953.4,1982年毕业于青海大学,工学学士.现在青海社科院经济所从事技术经济研究,副研究员.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项目10项,参加完成省级项目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近30篇,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等奖各1项,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3项.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上滨河路1号;电话:*** 西部矿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林大泽 闫旭骞 张永德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西宁810001)摘 要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建立创新型国家,关键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体系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和基础,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及企业自身的不同规模和特点,系统思考企业的科技创新,探索和建立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对于进一步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西部矿业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西部矿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 一,从理论上探讨了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认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者分别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问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企业才能产生核心竞争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企业内部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研究开发能力和体系,科学教育和技术培训,资金的筹集和运作,创新的激励机制无个五个方面,外部系统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企业,并指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企业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更要充分利用好高校,科研院所的源泉作用和政府的服务功能.二,明确了西部矿业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认为西部矿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主导体系,协同体系,服务体系和支撑体系四个子系统.三,讨论西部矿业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实践,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协同体系;三是建立西部矿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实践;四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综合创新体系;五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企业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保障.四,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西部矿业下阶段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二是继续完善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模式;三是加快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加快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手段,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五是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建立与知识产权管理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西部矿业

西部矿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由一个独立的铅锌矿山企业跨越式地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地质,科研设计,盐化工业,国外融资,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矿业集团公司,下属60多家控股或子公司,产业分布于17个省区和5个国家.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直重视自主创新,论文结合西部矿业的发展状况,就西部矿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探讨.1.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体系

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一种新思想的形成,并得以利用,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产品的过程.对企业而言,实现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包含体制和机制)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解决的是生产关系问题,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直接解决的是生产力问题,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实力.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它能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运作制度和机制,但若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便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创新体系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知识和新技术,由相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网络体系,是由经济,科技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推动创新的系统.通常把科技创新体系划分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三个层次.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内部系统和企业外部系统.企业内部创新系统主要包括5个部分:第一,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第二,研究开发能力和体系;第三,科学教育和技术培训;第四,资金的筹集和运作;第五,创新的激励机制.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独立的微观行为,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受到企业外部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学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中介机构是知识传播扩散的桥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规范科技创新环境,引导和激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相互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服务者和组织者.因此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企业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更要充分利用好高校,科研院所的源泉作用和政府的服务功能.2.西部矿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目标

紧密围绕西部矿业主要板块产业和关键技术,立足企业实际,整合企业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优化企业科技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建立以公司技术中心为核心,子公司和厂矿技术研究所为支撑的,适应西部矿业发展战略的联合协作科技创新体系,对公司的科技研发进行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带动企业科技创新,确保西部矿业高速,持续和健康发展.西部矿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主导体系,协同体系,服务体系和支撑体系四个子系统.即以企业为主体的主导体系,主要是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的企业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技术源建设,为企业技术开发提供支持,探索国际合作及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的形式多样的企业研发模式;以中介机构和民间团体为依托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过西部矿业企业孵化器,高级人才创业园区,西矿科协的建设,为甘河工业园及西部矿业下属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以制度建设和人才建设为特征的支撑体系,建设重点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来促进科技创新,抓好科技人才建设,为西部矿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3.西部矿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践

3.1 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

西部矿业技术中心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努力,将技术中心真正建成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中心,科技进步战略的决策咨询和组织实施中心,产学研联合和对外交流中心,吸引,凝聚和培养技术人才的中心,技术交流,技术辐射和技术扩散中心.建设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创新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3.1.1 严格标准,把技术中心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西部矿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在组织人才落实方面,要求技术中心隶属企业一个独立机构,有适应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研发部门和研发人员,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创新机构设置上,“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有效地克服了西部矿业由于地域限制在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和信息方面存在的局限;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要求技术中心在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课题.3.1.2 以建设“一站一中心”为契机,增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

“一站”是指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中心”是指企业技术中心.2004年8月19日,西部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是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在青海批准的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西部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成立,有效地弥补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科技人员资源不足的问题,增强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上游知识源的联系.西部矿业技术中心通过建设,2004年被青海省经济委员会和青海省财政厅等单位批准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6年3月,完成了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工作.“一站一中心”两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为技术中心成为西部矿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为各子公司,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可靠保证.3.2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协同体系

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技术中心的超前研发能力,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西部矿业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走与国外著名厂商合作,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努力缩短公司技术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我公司率先从瑞典波立登公司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卡尔多炉核心技

术和设备,实现了冶炼短流程,高综合回收率和高环保指标要求的目标.二是走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研发之路,建立适应市场和公司发展的反馈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截止目前,公司已经与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了高新技术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多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3.3 建立西部矿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实践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公司的主要做法包括: 3.3.1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公司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有:省科技厅批准的西部矿业企业孵化器;省人事厅批准的青海省高级人才创业园区;公司成立了西部矿业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获各琦铜矿和锡铁山铅锌矿两处建设了科研试验场地.这些平台为公司更好地利用国家有关科技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及推动公司的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3.3.2 加快公司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信息源和信息网络是企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的基础工作,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公司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办公自动化,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多功能,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在西宁总部,甘河地区,锡铁山地区,四川成都等地已建成使用.同时,为了加快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工作,公司的“数字西部矿业”工程已经启动.3.3.3 积极参与行业,学术团体组织,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公司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所属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也签订了相关的技术合作协议;与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服务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3.4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综合创新体系

公司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综合创新体系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的.第一,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企业集团公司通过制定发展战略,编制发展规划,系统推进了企业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第三,在公司制改革中,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入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第四,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中,紧紧抓住分配和用人制度两个关键环节,推进激励机制,实现分配向科技人员倾斜,调动和发挥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推进了企业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3.5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企业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保障

科技以人为本,人是发展高新技术的载体,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是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保障.公司通过明确战略导向,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大环节,整合人才计划,制定特殊政策,依托建立的创新平台,推动人才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群体.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3.5.1 明确战略导向,全面启动“人才强企”工程

公司领导又明确提出了“操作队伍专业化,管理队伍职业化,决策队伍科学化”的多层次人才素质提升目标,为企业内部培训工作指出了具体的方向.公司“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百百千”人才工程培养计划,即在“十一五”期间公司培养和选拔一百名优秀专业科技人才,一百名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一千名优秀现场操作人才.3.5.2 强化企业培训,全面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水平

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都会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面的技术

工人和管理人员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公司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青海大学等多家高校签订了在职培养协议,西部矿业还与青海大学共同组建的西部矿业昆仑学院,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基地,对企业内部年轻职工进行常年定向培养.3.5.3搭建事业平台,全方位引进高端人才资源

人才的引进是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我们从一流大学和科研单位引进一批一流的人才,这些人才分别来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另外,兼并有高科技含量或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企业,已经成为公司引进人才的主导观念.4.下阶段西部矿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

虽然近年来西部矿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与西部矿业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下阶段西部矿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 4.1 加强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

技术研发机构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国家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税收,投入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西部矿业作为国家级技术中心要用足用好国家科技政策,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要学习和借鉴跨国公司在科研体系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尽快形成企业内部分工合理的研究开发体系,争取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产业共性技术或前沿技术国家实验室,并探索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全球科技资源.4.2 继续完善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模式

结合西部矿业的战略发展需要,确定一批对公司未来产品结构,工艺升级,循环经济等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项目,采取成立综合性项目领导小组的形式,由西部矿业专家牵头,以技术中心为核心,各相关单位参加,形成跨学科,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团队,对科技创新过程进行全过程管理.以项目为纽带整合公司内外科技资源,做到完成一个项目,消化吸收创新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提高西部矿业的科技创新效益.4.3 加快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通过积极探索筹建大学科技园,更好整合,依托大学的优势资源,吸引高校更多的科研成果进入企业孵化器,通过转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建立西部矿业科学技术协会,加强企业科技文化建设,通过更好地为企业科技人员服务来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潜力.4.4 加快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手段,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进度,尽快满足公司科技研发需要,搭建起关键工艺和高端产品研发平台,为高端人才提供基础研发条件平台.继续完善人才战略,大力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工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不断扩充其研究领域,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新型创新人才.4.5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建立与知识产权管理相适应的创新体系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能产生巨大效益,知识产权管理在欧美大型企业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下一步工作中,西部矿业将通过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创造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加快企业知识产权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参考文献

[1] 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中国软科学,2005(7):10~14.[2] 贺倩茹.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创新科技,2005(8):50~51.[3] 彭品志.企业自主创新的几种关系.技术经济,2005(9):28~29.[4] 王淼,胡本强,蒋宗峰.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和策略.经济纵横,2005(10):60~62.作者简介:林大泽,男,1963年10月生,1996年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员,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全国优秀博士后,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或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7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次;青海西宁五四大街52号,0971-6123888转8051.大力推进品牌战略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兼论云南烟草工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程永照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昆明650106)摘 要

1.云南烟草工业经济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对于云南烟草工业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云南烟草工业受生产计划指标所限,不宜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另一种认为,随着烟草经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是完全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笔者认为,云南烟草工业是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首先,全国卷烟市场总量相对饱和,而质量并未饱和.云南卷烟工业大有作为.其次,尽管与省外先进企业相比,云南烟草工业在平均单箱税利,成本费用率,一二类烟比重和单箱销售收入等指标上有差距需要追赶,但也大有潜力可挖.第三,只要着力打造云南高档及高端卷烟品牌,并重点抓好高效益的一,二类卷烟的发展,就能促进和推动云南烟草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四,中国烟草将积极引导协调跨省烟草整合重组的推进,为云南烟草工业带来了扩张机遇.云南烟草工业要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在“好”字上做文章,必须首先求好,把质量放在优先于速度的位置上.又好又快发展,还要求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在求“好”的前提下求“快”,在经济效益上保持适当的增速.这是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需要,是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全省人民的期盼,也是云南烟草工业自身发展的需要.2.必须大力推进卷烟品牌战略

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在全国烟草行业率先调研制定了第一个卷烟品牌发展战略——《云南卷烟品牌发展战略》.确定了做强高档的“玉溪”,“云烟”,“红塔山”,“红河”;做精高端的一类烟中的“玉溪”,“云烟”,“红塔山”,“红河”;做大“红塔山”,“云烟”,“红河”,“红梅”,“红山茶”;到“十一五”末,实现税利480亿元以上的战略目标.面对外国卷烟品牌的冲击和云南卷烟企业规模,市场领军品牌等受到的挑战,以及烟草资源优化配置,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卷烟消费结构提升带来的机遇,云南烟草工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全力做强做大做精高端,高档卷烟品牌,力争尽快取得较大突破,努力确保云南高端卷烟品牌“玉溪”,“珍品云烟”的产销量有较大的增长;重点高档卷烟品牌“云烟”,“红塔山”的产销量有较大的增加,推动和促进云南烟草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3.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就中国烟草产业而言,卷烟产品同质化问题非常突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创造出适应消费者需求,并引领市场消费潮流的产品.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第一要在注重建设“硬实力”的同时,下决心抓好“软实力”建设.第二要抓好创新体系和机制的建设.下决心建立以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为龙头,集合红塔,红云,红河三家卷烟企业技术中心支撑的烟草科研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第三要力求在烟叶品种引进,推广,验证,应用;卷烟品牌的创意,策划,定位,研发创造;提升品牌科技含量,打造中式卷烟代表性品牌,打造中国卷烟标志性品牌;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及降低成本;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营销创新六个方面实现创新的突破.第四要制订并实施有效的激励创新的政策.逐年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创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制订并推行科技人员成果评价政策措施,对在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成果和自主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关键词 云南烟草工业 又好又快 品牌战略 自主创新 1.云南烟草工业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篇3: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一、荆州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为了更好地实施“工业兴区”战略, 我区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大力实施“323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按照“聚集产业、突出特色”的原则, 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分工有机地结合起来, 着重发展石油机械、造纸包装、纺织印染、新型建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六大支柱型产业集群, 并通过打造工业园区, 培育产业载体, 构筑公共服务体系, 抓好品牌建设,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升我区外向型经济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008年1—11月,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122家,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家;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73.69亿元, 同比增长54.67%;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91亿元, 同比增长28.8%;累计实现销售产值68.38亿元, 同期增长了54.07%, 产销率为92.45%;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18799.6万元, 同比增长39.9%, 规上工业利税总额 (上月) 28301万元, 同比增长45.4%, 规上工业利润总额 (上月) 15618万元, 同比增长42.5%。

二、荆州区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1、金融危机影响显现, 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2008年以来,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尤其是美国爆发的严重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加上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全球经济明显减速, 导致出口需求减弱, 对我区主导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受到影响最大是以出口为主的石油机械制造业和纺织行业, 主要表现为订单减少, 产值下滑, 利润下降。其中部分纺织行业在金融危机前囤积了大量的高价原材料, 金融风暴使得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 而生产的产品又大量积压, 卖出的产品资金回收困难, 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有的企业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我区产业结构单一, 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石油机械行业依然对全区的工业经济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11月, 石油机械产业集群累计实现总产值410635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65.5%, 占全区工业总量的55.5%。这种依靠单个或少数几个行业发展的状况大大增强了我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不确定性, 一旦市场稍有变化, 我区工业经济就会出现大的起伏。另外, 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业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 一直处于低发展水平, 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不太大。造纸包装行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受市场起伏和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新型建材发展势头很好, 但总量太小, 对全区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3、两项资金占用上升,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集群发展的共性问题。中小企业的不动产一般较少, 难以提供足够的抵押品, 因而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一些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 甚至有一部分小企业只能采取不规范、高风险的民间高利贷拆借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利息有的高达3—4分。同时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企业应收货款和产成品资金等“两项资金”占用快速上升, 影响资金周转, 导致企业资金流不畅, 加大了企业资金困难。

4、工业企业后劲乏力, 后续发展投入不足

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工业投入和重点工业项目做支撑。我区的引进和在建工业项目中, 一是缺乏具有影响力、能带动我区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二是在建项目由于受土地、规划、环保等资源或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进展缓慢;三是已建成投产的项目 (企业) 由于市场、资金等因素, 没有及时有效地形成产能。

三、荆州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坚定信心, 克服困难, 携手渡过难关

近期国家推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并宣布将在2010年年底之前投资共四万亿元, 旨在拉动内需, 有效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面对国家的大好政策, 区委、区政府将根据企业反映的实际情况尽量提供必要的帮助, 帮助企业坚定信心, 克服困难, 政府和企业携手共渡难关。同时区委、区政府也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和经济变化, 引导企业消化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努力掌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走势, 引导企业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管和分析, 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2、强化服务, 优化环境, 加快项目建设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对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作用, 紧密围绕项目建设, 做好行政服务工作。对于重点项目, 力争进入绿色通道, 采取政策支持、金融支持、部门支持、智力支持;对工业园区项目, 实施联审联办、全程代办和网上审批, 进一步深化“全程联审联办, 统一打包收费、运行封闭管理、服务送证上门”工作, 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让职责、权力服从于发展的需要, 让规矩、程序服从服务于效率的需要。同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创新服务举措, 发挥金融主渠道作用, 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 推动银企合作, 积极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构建服务平台。

3、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发挥集群效应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 以其辐射带动的功能促进规模工业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探索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适时调整工业发展战略。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利益分享办法, 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转移, 提升工业园区的集聚能力;要下决心把重点产业、企业和产品布局到园区, 切实加大城市功能调整、企业搬迁和土地置换等政策落实力度, 强化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要发挥好工业园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为我区工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

4、培育主体, 壮大规模, 推进成长工程

中小企业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培育中小企业, 使其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是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省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要求,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增强专项资金扶持、积极提供投资担保服务、开拓直接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同时还要加大对全区在建工业项目和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企业的关注程度, 积极引导这些企业通过技改扩规、兼并重组、加大投入、强强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目前已确定将东信惠济堂药业、强辉钢构、鼎兴机械、盟友精细化工等27家企业或在建项目纳入2008年荆州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规划, 进行重点跟踪和督办, 以确保2009年“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目标的实现。

5、完善管理, 促进创新, 提升企业质效

一是强化管理促发展, 积极创新拓市场。引导全区企业把单纯开拓市场、寻找商机转向引领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 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节约企业运行成本, 苦练内功扩展企业赢利空间。二是盘活存量助脱困, 紧扣市场抓销售。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和应收款的回收力度, 降低“两项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重,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抢抓机遇搞技改, 把握时机促调整。在目前国家大量出台拉动内需、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时候, 区委、区政府将积极落实相关政策, 帮助企业推进技改、扩规,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提升企业级次。四是加大力度做研发, 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用企业比较优势, 督促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 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和谐社会

及必要性

○刘殿臣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 使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必要而紧迫。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背景物质基础必要性

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2002年11月8日,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的和谐问题, 和谐社会建设问题被提上了日程。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4年9月19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同时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至此,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明确提出。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和谐、社会阶层之间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等”。归根结底, 社会和谐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而建设和谐社会不是凭空提出的, 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

二、物质基础分析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确定了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此, 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大力发展经济的光辉历程。

篇4: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关键词】兵团 农牧团场 新型工业化 思考

一、团场走新型工业道路从哪里出发

众所周知,团场工业主要是与农业有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酿酒业、纺织业等。2005年底兵团农产品加工企业446家,工业总产值84.09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59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81.6亿元,出口交货值8.88亿元,从业人员(年平均数)56898人。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185家,食品制造业61家,饮料制造业43家,总产值51.657亿元,分别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28.1%、18.4%、14.9%。纺织业59家,总产值26.399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1.4%。2005年比2000年,在兵师团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中,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比重从40.20%上升到61.4%。这一趋势主要是由于兵团食品工业迅速发展,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所至(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24.50%)。从总体上看,团场食品工业、纺织业、畜产品加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迅速增长。与农业发展相联系的兵团农产品加工工业是随着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来的,并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营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十五”以来,取得可喜成绩。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团场发展工业化的基础还在于我们的农业,基于农业的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工业是我们发展工业的优势所在,应该作为团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

二、实现工业和农业的联动是提高团场农业比较收益的基本思路

没有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就没有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就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农业就始终处于弱质产业的地位。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的市场贡献不断提高,要素贡献逐步减弱。工业化新阶段要求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现代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业化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重心是农业工业化,工业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和机械装备,改造农业传统生产手段,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效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提高团场农业比较效益必然的抉择。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要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用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尽快走出一条“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循环路子。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挥团场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农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基地建设,把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工业企业的“第一车间”。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兴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高度重视市场化营销,按照市场导向规划种养业结构,使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三、以新型工业化提高团场农业比较收益的途径和方法

新型工业化要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以和谐为主题的工业发展观,强调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强调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兵团的传统工业多数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团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团化、机械化、科技水平较高,但是农产品加工努力较差,农产品附加值较低,是制约团场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注意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强调打破团场企业高度“国有”的企业的所有制模式,主张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团场工业发展的活力和实力,是优化团场经济结构、增强农业产业综合实力、提高农业产业比较收益,实现团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以壮大本地特色和优势产业为目标,把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生产作为重要手段,对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资源和品牌整合,筛选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和农工增收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第二,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大农牧资源的精深加工力度。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团场资源充裕,最具土地开发、增加耕地和增粮增棉空间的优势和潜力;我师“锦”牌棉花名列全国知名品牌榜首,所以各团场要以酿酒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品为主的加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要突出抓好技术更新、工艺创新、产品求新几个关键点,向精深加工拓展。要发挥锦牌棉花资源优势,延伸棉花产业链,做大做强纺织工业,建成以锦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和昌恒公司为中心,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纺织工业基地。

第三,加大新型工业化投入力度。团场工业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并且涉及的行业门类较少,行业和企业门类规模都不大,因此,加快团场工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须坚持对现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扩大增量和盘活存量并重,以扩大增量主。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同时团场和师都要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用资本市场,通过行股票、企业债券,资产重组、置换等方式筹措金。要积极争取金融支持,加大开发性金融贷和银团贷款力度。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团场投资,鼓励和引导非国有中小企业投资。

第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成长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兵团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发展缓慢,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过低。要按照“扩大总量,做大规模,积极参与, 增强实力”的要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天北新区、中心团场和小城镇,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点地区,要制定更加开放、具有吸引力的措施,搭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市场、信息、管理和服务等平台,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个体、私营、外企等资本进入团场经济领域,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和发展庭院经济和自营经济,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向联合,规范改制,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 邓晓华、李怀建:工业化理论的新探索——《工业化范畴论——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评析[J].经济前沿,2002(7).

[2] 钟亚开、刘忠华:工业化理论与广东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1999(6).

[3] 汪慕恒:西方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简介[J].世界经济,1986(2).

[4] 王建军:城市沥青路面工程实体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5] 淑华: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可选择模式——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城镇化建设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

[6] 吴巨: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1).

篇5: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环境、比较优势和内部动力机制的深刻变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首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提升我国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求,是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要途径。其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由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人口约占全球的20%,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5和1/4。第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的客观要求。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客观上要求产业价值链同步提升。第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应对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治理深刻变革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国际经济秩序出现深刻变化,既为我国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对我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出了迫切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推进工业化的时代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能也无法复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第一,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市场化发展是同步的,而我国工业化是在体制转轨、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加速的,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两种作用。第二,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信息革命浪潮已席卷全球,注定信息化与工业化必须同步推进。第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我国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第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片面强调机械化和自动化,造成结构失衡和失业率上升等问题,而我国人口众多,必须注重充分就业,兼顾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第五,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在所有制结构选择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大量的实践提供了深刻启示。第一,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发展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由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第二,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显著提升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转变。第三,以与信息化融合为主要途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方式变革,经济增长完全可以建立在信息和知识投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推动工业化在更高水平上发展。第四,以清洁安全和集约增长为内在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把节约资源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发展。第五,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巨大的人口规模,特别是数亿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压力,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最大难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解决好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

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成就瞩目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

工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总产值仅140亿元,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接近70万亿元。工业生产能力快速扩大,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粗钢、水泥、原煤、汽车产量以及造船完工量分别占全球的45%、50%、46%、23%和45%,均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22个行业中,我国的产值均居世界第一或第二。自1850年以来,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努力,2010年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占全球制成品贸易额的14.5%,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长期保持在4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和国家政策规划引导作用,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逐步实现工业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抓好技术改造,2009—2011年中央投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56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近1.3万亿元,拉动倍数26倍,在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工业企业技术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行业准入和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淘汰炼铁能力1.2亿吨、炼钢7200多万吨,焦炭1.07亿吨,水泥3.7亿吨、造纸1130万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2010年钢铁、汽车、船舶行业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48.6%、82.2%、48.9%。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引导东、中、西产业梯度转移,“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提高5.8个百分点。

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通过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12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2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3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3%。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和重点行业信息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线飞机、大型发电设备、大型液化天然气船、高速轨道交通、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在世界产业技术竞争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工业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和扩大了就业,201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达9544.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27.5%,与工业相关的服务业就业人数也不断增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工业产品质量,以此作为改善民生、拉动消费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2010年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和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05年分别下降33%和45%。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致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围绕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巩固和发展以工业为主干的实体经济。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完善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把创新要素和政策资源更多向实体经济倾斜,增强社会资本投资实业的吸引力和信心。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重要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交易市场,规范股市发展,遏制各种投机行为,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加大对银行、证券、电力、电信、石油等高收入行业和垄断行业工资水平的调控,增加工业第一线生产工人收入。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和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实施工业强国战略。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国家力量推进工业强国进程。夯实工业发展的“基础能力”,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制造装备等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在整合现有科研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工业共性技术的国家研究开发体系。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鼓励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中国制造”的软实力和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培养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和技能人才,在若干重点领域培养更多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才。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当前,高端制造、新能源、信息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纷纷推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力求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在我国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差距缩小的情况下,高端和关键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要抓住科技变革的机遇,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快落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创新投入,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工业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工业的高效清洁安全水平,加大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执行力度,引导企业建立自觉自律、持续改进的节能环保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构筑链接循环的工业体系。开发低碳技术,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促进工业合理布局。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促进资源要素流动的新机制新模式,引导行业和企业形成全过程节约、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构建新一代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高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柔性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篇6: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xx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建设新型工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道路上,怎样争作贡献?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

自己?我作为企业界的代表,谈谈在建设新型工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感慨,跟大家交流,不足之处望各位指正。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之后,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而新型工业化的目标,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潮流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布局,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企业独特优势

xx食品有限公司是在原xx县xx食品厂基础上于2006年扩建改制的中港合资企业。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生产速冻食品、冰淇淋、糯米粉三大系列,其中,糯米粉加工填补了xx省内空白,速冻食品生产填补了湘南地区空白,冰淇淋生产填补了永州地区空白。由于技术设备先进,产品质量优良、信誉好、供不应求,目前产品除本省销售外,现已畅销广西、广东、江浙、河南等地。公司现拥有总资产835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700万元,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2008年销售收入1.1亿元,创国家税收415万元,现有员工560人。

我们公司独特优势在哪里?怎样利用独特优势给自己定位?

一是产品优势: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特定领域里战胜对手,是我公司的共识。我们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那就是我们充分发挥了xx特色产品优势,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优势呢,一是我们的产品从原料→粗加工→精深加工→成品都是我们自己公司独立生产完成,产成品的成本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产品价格上有底气与同行业竞争;二是我们的产品分高中低档三类,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三是我们的产品互补,上半年有冰淇淋产品,下半年有速冻食品和糯米粉,一年四季可以生产,一年四季有xx产品,做到淡季不淡,旺季再旺。这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特色产品优势。

二是设备优势:我们有比较完备的生产设施、经营条件,厂房、设备在省内领先,包括员工生活环境在同行业中比较优越,有些设施正在扩建,继续努力。办公设施、办公条件完全符合企业经营需要。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善的,而是几年积累的经验和成果,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是市场优势:我们的市场营销网络已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广西、广东、江西、河南等省有我们坚不可破的忠实客商,无论是冰淇淋产品还是速冻食品都建起了可靠、稳定的销售群体,市场营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县域经济是一个蕴藏希望、充满活力的经济。随着新一轮加快发展重要时期的到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是形势所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发展就是硬道理,经济建设重于一切,壮大实力决定一切。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谋发展、抓发展,企业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形成思发展、求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公司按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做优产业,做活龙头,做宽基地,促进发展,惠泽农民”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思路,抓好规划布局,加强组织引导,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重视科技服务,竭力为县域经济发展争作贡献,充分利用龙头企业资源,发动农民发展优质糯稻种植,促进粮食原料优质化。去年,我公司与xx县内20个乡镇的90多个行政村以及冷水滩、芝山部分乡镇签订了种植、收购协议,共落实订单3万多份,以高出普通粘稻市场价的25%-35%收购价格,收购优质糯稻6万吨,满足了公司所需生产原料,同时,公司还定点发展芝麻、大葱、香芋、绿豆、南瓜、土豆、荞麦、苞菜等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共带动基地达15万多亩,促进农民增收5600多万元。这种新型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

营模式,不仅使xx食品公司获得了稳定、高品质的原粮,而且使农民增收,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去年,沿海地区相当部分的企业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而停产,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返乡,给地方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给当地政府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工返乡就业、为当地政府承担返

乡农民工就业压力,责无旁贷。公司拓展就业渠道,启动大米加工生产线。增加两条水磨糯米粉生产线,冰淇淋生产提前启动,并开两班作业,共新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189人。同时,公司出台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优惠措施,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糯稻种植大户,公司从种子、化肥、资金、技术给予大力扶持。这样,一大批返乡农民工带着技术、带着资源加入了“xx”行列,既为政府缓解了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压力,又为公司增添了新鲜血液和资源。

上一篇:广告文案的创作原则下一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