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教育性的材料范文

2024-04-29

寻教育性的材料范文(精选2篇)

篇1:寻教育性的材料范文

一、生动鲜明的音像材料

课例:《日新月异的交通》

(课件展示)

(1) 课前拍摄的社区十字路口繁忙的交通现状。

(2) 网上下载的城市繁华而有秩序的交通镜头。

(3) 播放导弹头列车、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实况。

上述课件的展示, 让学生坐在教室里领略日新月异的交通工具的风采, 感受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巨大魅力。可见幻灯、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音像资料, 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直观形象的图片材料

课例:《社区——我们的大家》

(1) 课前搜集:学生搜集本社区公共设施、居民生活状态以及社区感人故事的主人公的照片、图片。

(2) 课堂展示:相同社区成员合作将图片进行简单的分类、展示, 感受社区公共设施齐全, 激发了学生热爱社区的感情。

(3) 介绍交流:以组为单位, 介绍自己的社区, 进行社区生活幸福指数大比拼。

一张张照片, 一幅幅图案, 真实地展示了社区生活的风貌。热爱社区, 主动为社区居民做好事的决心, 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直观形象的图片材料, 除了教材呈现的贴近学生生活场景的图画、图片, 杂志上的图画、自己拍的照片等图片材料均能对人物、环境、主题等提供生动叙述, 有助于说明教材内容的意义, 从而使课堂上的“理”更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内容丰富的文字材料

课例:《我的家乡在哪里》

课始猜谜:“我在这里生, 我在这里长, 出门走四方, 到老不相忘。”——家乡

课末赏诗:“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Flash课件)

拓展增情:吟诵——《静夜思》《思乡》等, 咏唱——《明月千里寄相思》《十五的月亮》《思乡》等。

谜语的引入, 学生的兴趣立增, 对家乡的亲切与热爱之情油然而生;熟识的诗句, 再一次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发自内心的吟诵与歌唱, 那么亲切, 那么深情!这都来源于文字材料的无穷魅力, 它们对孩子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力。文字型的材料包括案例、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等, 包罗万象, 只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就能成为我们的品德课堂传道、授业、解惑的优良载体。

四、准确具体的数字材料

课例:《从四大发明说起》

教学“纸发明之前, 人们在什么材料上写字?这些材料有什么缺点?”时, 学生讲到了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的故事。这时, 我抓住这一有利资源, 请学生计算: (1) 如果一根竹简上能写十个字, 那么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约要多少根竹简? (3000多根) (2) 如果按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 每页按1500字计算, 大约需要多少页? (20页) (3) 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有11万字, 如果用竹简要多少根? (11000多根) 。那该怎么拿?那老师从办公室来教室的这一路上, 后面得跟着一队武士抬过来。 (师生哄堂大笑) (4) 再估算一下, 自己书包里的所有书, 如果用竹简书写, 大约需要多少根?那我们怎么来上学?

学生在算算、想想、议议中主动获得的印象远比教师讲授来得深刻, 而这一认识正是来自于贴近生活的、准确具体的数据材料。可见, 在品德课教学中引入有关数据, 可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2:寻求好的性教育

何谓性教育?简单地说, 就是大人向孩子传授性知识, 就是成年人与未成年坐在一起一本正经地谈论与性相关的生理、健康、心理、道德、审美等问题。从受教育者, 也就是孩子们的角度来说, 性教育这门功课容易激发好奇心, 但同时也可能很有压力。害羞感会不会引发心理上的焦虑?“性课堂”在受教育者身上引发的心理、生理和情感波动是否会产生负面意义?不错, 孩子们必须了解性, 必须掌握性知识, 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一定要在课堂里接受性教育?原本极端个人化或双人化的“性学”是否可以找到更符合人性特点和人类文化传统的传授方式?另一方面, 对成年人来说, 做好性教育这项工作并不容易。性教育课堂上那些通常不会被人们公开谈论的词汇和语句总是伴随着尴尬、羞怯、难以把握的分寸和一触即发的危机。在中国, 并不是所有年轻女教师都愿意向十几岁的孩子讲授性知识, 这就如同不是美国所有的天主教徒都愿意向孩子们讲解如何避孕。在这样状态紧张的课堂上, 言者与听众都不会感到舒服和满意。“性课堂”总是四面楚歌, 随时会成为众矢之的, 教师随便一句话便会引火烧身。这或许就是性教育所面临的痛苦的尴尬和难解的困局,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于理直气壮地宣称, 本国的性教育“毫无偏差”或“绝无问题”。

在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 恐怕没有人会站出来公开反对性教育, 但的确有很多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坏的性教育”。日本小学生从1992年起开始在课堂上感知性教育, 但从10年后的2002年开始, 性教育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下逐渐萎缩。一些校长和教师因“性教育过失”遭受处分, 甚至首相助理级别的高官也开始严厉痛斥“过头的性教育”。美国的情况也类似, 原有的性教育体系被联邦政府的“禁欲教育计划”所破坏, 青少年中意外怀孕、性病、自杀现象增加了一倍。在削弱性教育的同时, 一些性教育课堂上则弥漫着恐吓式性教育。性知识被丑化、罪孽化、妖魔化, 性教育成了性风险教育, 它与性病、艾滋病、堕胎、自杀等人生悲剧紧紧联结在一起。

性教育显然不能沿着这样的轨迹走下去, 但它同时也不能完全无视“不要叫醒熟睡的孩子”之类的呼吁。据说美国纽约市公立初中去年增加了一门强制性课程——性教育, 课程内容包括如何使用避孕套, 何时避免发生性行为。某些教育家认为, 纽约的中学课堂开设这样的课程绝对必要, 但对某些人文和治安环境完全不同的城市而言, 此类教学内容反倒可能会有教唆的嫌疑。性教育由于牵涉文化背景、道德标 准、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而不能采用一个标准, 一种方式, 一个声音。也就是说, 法国的开放式性教育举措肯定不适合美国国情, 而非洲一些国家利用广播开展性教育的办法也未必适合日本、中国这些东方国 家的社会风气。

什么是好的性教育?就是合情合理, 就是要考虑到让性教育适合孩子的年龄和成长环境。好的性教育绝不会鼓吹禁欲, 它会给青少年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技能, 帮助他们懂得性安全、性约束、性道德, 并学会尊重他人及正确认知健康的两性关系。

好的性教育离不开好的教授方式。对开展效果显著的性教育而言, 互联网可能是最好的平台, 也必将成为最好的传授方式。建立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各级别的性 教育网站可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好建议。当孩子们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安稳地学习性知识时, 他们便摆脱了面对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的尴尬和担心。

上一篇:在用电梯安全评估导则下一篇:享受书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