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

2024-05-22

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精选6篇)

篇1: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

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一、课题提出背景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阅读能力也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但长期以来,文科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数学知识已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的今天,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成为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然而,从学生在课堂和练习中反馈出来的信息却是数学阅读能力不能达到初中生应有的水平,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无法提高,渐渐丧失学习数学乃至理科的兴趣。因此,对于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之后,作为老师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二、概念界定

(一)阅读: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项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二)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数学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和智力过程,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心理活动以及分析、综合、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总和。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了解我校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法等方式,以我校初中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并利用调查数据得出相应结论和研究。

五、研究时间与预期成果

(一)研究时间: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二)预期成果:全面了解本校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并形成调查报告。

长沙市第三十七中学 初中数学组 张盈

2009年11月2日

数学阅读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为了真实地了解初中生的数学阅读(以课本、数学题目 为主,兼读与数学相关的辅导资料、报刊、网络资源等)的实际情况,本调查特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向您提出一些问题,请您在括号内填上与您相符的选项(可多选的题目已标出),如无相应选项,请在题后写出自己的实际情况。请给予积极的配合,谢谢!

1、你在班里的数学成绩处于什么水平?()

A、很好B、中等偏上C、中等D、中等偏下E、较差

2、你喜欢阅读数学书吗?()

A、喜欢,经常阅读B、谈不上喜欢,有时阅读

C、偶尔阅读,不太喜欢D、不喜欢,没有阅读

3、对阅读数学书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认识的?()

A、阅读数学书是学好数学的提前,我经常阅读数学书

B、阅读数学书很重要,可是昨夜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去阅读

C、数学书上的定理、公式、例题等知识,老师都讲过,没有必要去阅读,数学书不过是我们的作业来源之一罢了

D、我很想阅读数学书,可不知道该怎么去阅读

4、对于数学学习而言,你认为听课与阅读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有效?()

A、听课B、阅读

C、听课为主,阅读为辅D、阅读为主,听课为辅

5、在解答数学问题时,看见文字叙述较多或已知条件较多的题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A、喜欢做这种题B、害怕,感到头疼

C、无所谓D、依赖老师讲

6、你在解题过程中是否出现过审题错误?()

A、经常出现B、有时出现C、偶尔出现D、几乎不出现

7、当你自己独立阅读一段数学材料后,一般能理解材料的()

A、绝大部分B、大部分C、小部分D、几乎不能理解

8、你在阅读遇到困难时,采取以下哪种方法?可多选()

A、放弃B、就出现困难处反复阅读

C、联系上下文阅读D、请教老师或同学

9、你在阅读时,是否重点处划线?()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偶尔这样D、几乎不这样

10、你在阅读时,是否在书旁做批注?()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偶尔这样D、几乎不这样

11、你在阅读时,是否作笔记?()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偶尔这样D、几乎不这样

12、对于阅读应用题中的隐含信息、隐含条件,你经常()

A、一般都能看懂B、有时能看懂

C、偶尔能看懂D、一般看不出来

13、在阅读数学书或题目时,你经常遇到下列那种困难?可多选()

A、书上提到的以前的知识经常忘记

B、前面所学的内容与现在所学的内容产生混淆

C、习惯用前面学习的理解题目的方法,而不能理解现在的题目

D、感到数学太抽象,使自己无从下手阅读

14、你读数学书时通常采用何种方式?()

A、一目十行,不懂的从不深究,等待课堂上听老师讲解

B、像语文、英语一样高声诵读,只背概念、定理、公式

C、默读,理解整个概念、推理证明,不懂主动请教同学、老师

D、仔细阅读,读写结合,边读边猜测边从下文证实自己的猜想,有时会获得与书本不一样的解法和思路

15、你是否了解一些数学阅读的方法?()

A、很多B、一些C、很少D、不知道

16、在数学阅读时,遇长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你是否能看懂?()

A、一般都能看懂B、有时能看懂

C、偶尔能看懂D、从来都看不懂

17、在阅读含文字数据比较多的信息理解题时,你能找到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主要信息吗?()

A、一般都能找出B、能找出大部分

C、能找出小部分D、几乎找不到

18、你在阅读数学内容时,对于数字和文字的关注程度是怎样的?()

A、主要关注数字B、主要关注文字描述

C、两样都关注D、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19、在阅读数学内容时,对于上下句之间的较复杂的逻辑关系,你是否能看懂?()

A、一般都能看懂B、有时能看懂

C、偶尔能看懂D、从来都看不懂

20、在自己看数学书时,你是否给自己提问题?()

A、经常提B、有时提C、偶尔提D、从不提问

21、在看数学书时,你是否想过现在看的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A、经常想到B、有时想到C、偶尔想过D、从未想过

22、读书之后,你是否有概括总结所读内容的习惯?()

A、经常如此B、有过,但不经常

C、偶尔有过D、从来没有

23、在阅读课本时,你是否只看结论、公式,而不看得出结论的过程?()

A、经常如此B、有过,但不经常

C、偶尔有过D、从来没有

24、对于用数学文字、数学符号、数学图形三种方式表述的数学知识,你认为哪一种较难理解接受?()

A、用文字表达的数学知识B、数学符号

C、数学图形、图表D、三者均是、对于数学阅读过程中所提到的数学概念、数学名词,你都能看懂吗?()

A、都能看懂B、大部分能看懂

C、有时很多看不懂D、经常很多看不懂

26、你在数学阅读时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能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吗?()

A、经常能B、有时能C、偶尔能D、一般不能

27、你认为在数学阅读过程中产生困难,是由于?可多选()

A、基础知识不牢固B、阅读方法不正确

C、数学语言看不懂D、认为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E、害怕阅读,排斥阅读

F、你认为的其他原因请写出

28、你认为你在数学阅读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困难?请写出。

篇2: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

亲爱的同学:

为了真实地了解我校初中生解决数学应用题阅读的实际情况,本调查特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向您提出一些问题,请您在括号内填上与您相符的选项(可多选的题目已标出),如无相应选项,请在题后写出自己的实际情况,请给予积极的配合,谢谢!

1、你在班里的数学成绩处于什么水平?()

A、很好B、中等偏上C、中等D、中等偏下E、较差

2、你喜欢阅读数学书吗?()

A、喜欢,经常阅读B、谈不上喜欢,有时阅读

C、偶尔阅读,不太喜欢D、不喜欢,没有阅读

3、对阅读数学书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认识的?()

A、阅读数学书是学好数学的提前,我经常阅读数学书

B、阅读数学书很重要,可是作业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

C、定理、公式、例题等知识,老师都讲过,没有必要去阅读

D、我很想阅读数学书,可不知道该怎么去阅读

4、对于数学学习而言,你认为听课与阅读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有效?()

A、听课B、阅读C、听课为主,阅读为辅D、阅读为主,听课为辅

5、在看文字叙述较多或已知条件较多的题时,你的态度是什么?()

A、喜欢做这种题B、害怕,感到头疼C、无所谓D、依赖老师讲

6、你在解题过程中是否出现过审题错误?()

A、经常出现B、有时出现C、偶尔出现D、几乎不出现

7、当你自己独立阅读一段数学材料后,一般能理解材料的()

A、绝大部分B、大部分C、小部分D、几乎不能理解

8、对于阅读应用题中的隐含信息、隐含条件,你经常()

A、一般都能看懂B、有时能看懂C、偶尔能看懂D、一般看不出来

9、在阅读数学书或题目时,你经常遇到下列那种困难?可多选()

A、书上提到的以前的知识经常忘记

B、前面所学的内容与现在所学的内容产生混淆

C、习惯用前面学习的理解题目的方法,而不能理解现在的题目

D、感到数学太抽象,使自己无从下手阅读

10、你读数学书时通常采用何种方式?()

A、一目十行,不懂的从不深究,等待课堂上听老师讲解

B、像语文、英语一样高声诵读,只背概念、定理、公式

C、默读,理解整个概念、推理证明,不懂主动请教同学、老师

D、仔细阅读,读写结合,边读边猜测边从下文证实自己的猜想,有时会获得与书本不一样的解法和思路

11、你是否了解一些数学阅读的方法?()

A、很多B、一些C、很少D、不知道

12、在数学阅读时,遇长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你是否能看懂?()

A、一般都能看懂B、有时能看懂C、偶尔能看懂D、从来都看不懂

13、在阅读含文字数据比较多的信息理解题时,你能找到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主要信息吗?()

A、一般都能找出B、能找出大部分C、能找出小部分D、几乎找不到

14、你在阅读数学内容时,对于数字和文字的关注程度是怎样的?()

A、主要关注数字B、主要关注文字描述

C、两样都关注D、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15、在阅读数学内容时,存在语言思维逻辑关系,你是否能看懂?()

A、一般都能看懂B、有时能看懂C、偶尔能看懂D、从来都看不懂

16、在自己看数学书时,你是否给自己提问题?()

A、经常提B、有时提C、偶尔提D、从不提问

17、在看数学书时,你是否想过学习过得内容之间的联系?()

A、经常想到B、有时想到C、偶尔想过D、从未想过

18、读书之后,你是否有概括总结所读内容的习惯?()

A、经常如此B、有过,但不经常C、偶尔有过D、从来没有

19、在阅读课本时,你是否只看结论、公式,而不看得出结论的过程?()

A、经常如此B、有过,但不经常C、偶尔有过D、从来没有

20、对于用数学文字、数学符号、数学图形三种方式表述的数学知识,你认为哪一种较难理解接受?()

A、用文字表达的数学知识B、数学符号C、数学图形、图表 D、三者均是 21、对于数学阅读过程中所提到的数学概念、数学名词,你都能看懂吗?()

A、都能看懂B、大部分能看懂C、有时很多看不懂D、经常很多看不懂

22、你在数学阅读时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能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吗?()

A、经常能B、有时能C、偶尔能D、一般不能

23、你在阅读数学应用题时,没有读懂是怎么处理的?()

A、放弃B、再读一遍C、多读几遍D、边读边思考,联系前后知识

24、你认为在数学阅读过程中产生困难,是由于?可多选()

A、基础知识不牢固B、阅读方法不正确

C、数学语言看不懂D、认为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E、害怕阅读,排斥阅读F、你认为的其他原因请写出

篇3: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

一、高中生数学阅读的现状

1.普遍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作用, 但是阅读态度有待改善.目前, 绝大多数高中生承认数学阅读的作用, 认为数学阅读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学生却很少, 很多高中生不是经常阅读数学书, 对独立进行数学阅读存在消极态度.

2.数学阅读缺乏内部动机.很多高中生阅读数学教材或数学题目, 只是为了完成作业, 基于对数学阅读的兴趣而进行数学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很多学生反映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难以激发阅读兴趣.

3.数学阅读方法不够准确, 深层次阅读严重缺乏.很多高中生认为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应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 但是付诸实践的学生非常少.只有少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数学公式与定理.

二、提高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对策

1.创设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前,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设置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 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阅读.例如, 在让学生阅读“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这句话的主语、谓语、修饰限制成分各是什么.有了这样的问题引导, 学生可以对公理4 进行合理断句, 发现公理4 的主语是“两条直线”, 谓语是“互相平行”, 而修饰限制成分则是“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掌握了主语、谓语与修饰限制成分之后, 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公理4的要点, 即 (1) 有三条直线; (2) 三条直线是空间中的任意直线; (3) 其中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4) 结论是这两条直线也平行.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仔细阅读数学内容, 可以培养学生细心的学习态度.

2.传授数学阅读方法, 加强数学阅读训练.“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数学阅读效率之所以不高, 很大原因在于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阅读方法, 所以教师应该将具体合理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阅读.具体的数学阅读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利用“圈、点、划”做记号, 先掌握大体内容, 再逐步攻克重难点; (2) 实施“分步走”战略, 即对于篇幅较长的题型, 将其分为若干个小部分, 分步阅读, 将每一个句子转化为自己熟悉的数学语言, 最终解决问题; (3) 让学生说题, 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 即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 组织语言, 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出数学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 让学生进行自我表达, 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 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阅读成果, 提高学生的阅读成就感.据心理学研究发现, 学生更容易接受同龄人的想法, 同时他们还有表现自我的欲望, 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为了获得大家的赞许, 学生往往会更加认真地阅读, 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有鉴于此, 教师应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数学阅读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后, 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当然, 针对学生的数学阅读成果,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 维持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端正他们的阅读态度.

4.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为他们推荐课外读物.要想提高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应为他们推荐一些富有趣味性与思想性的数学课外读物, 促使他们进一步爱上数学阅读, 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张景中教授的科普读物《数学家的眼光》《数学传奇》等,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的数学名著《数学的发现》《怎样解题》等,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进而爱上数学.

数学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所以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这样才能使他们熟练掌握数学信息, 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教师要采用多种措施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桂英.试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8 (1) .

[2]高文君.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及阅读教学原则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5 (36) .

[3]郭刘龙.数学阅读能力探析[J].教学与管理, 2004 (27) .

篇4: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必要

1.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识是无境的,而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长大成人后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靠自学才能进一步吸取知识,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要自学的前提必须要学会阅读,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2.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

培养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说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各不相同,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部分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方便他们去自我提高。

4.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数学教科书的充分发挥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深入浅出,循循诱导,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仅把课本当作习题集,不能充分的利用教材的资源,这导致教师讲得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二、兴趣是阅读的动力

兴趣是原始动机,学生会不会主动地接触一定量的有益读物,归根结底要看学生有没有原始动机。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分析课文,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和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让课堂充满生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利用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各种文学活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好词好句摘录评比和手抄报比赛等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主动交流学习

初中数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逻辑性严密,所以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的难点,在这些难点之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知识构建,对事物的理解也各有所不同,不同学生看到的事物方面也会有一些不一样,假如组织学生做分组,让他们发表各种的观点,突出各自的特征,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弥补,借鉴。这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不要压抑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时候错误更加可以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因为学生会在错误中进行自我的发现,会愿意更加全面的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把握和认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思维过程应道鼓励及时的表现出来。要让学生有不怕出错的精神,当然前提是要一直鼓励学生子在错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可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问题和对待挫折与失败的时候能有一个更加积极的心态。更为关键的是可以通过错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不足之处以及在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时的缺陷。通过交流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在亲历这个过程的时候获得新的知识的体验。

四、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条件,提高教学观感性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积极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来,这已经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教育人士也在一直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可以极大拓展数学教学的空间,扩充教学资源和数学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已经被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但是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是比较欠缺,尽管现代的这些技术已经使得数学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再如传统一样,仅仅是注重教授知识,现在更多的是让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去发现,去组织和管理知识。现代的教学技术可以把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不叫抽象的事物用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这可以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觉,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黄光剑.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3)205.

篇5: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中考试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中学数学教学也要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明确的要求提出并实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找到学生阅读的薄弱环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能力在解题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一提到阅读能力,人们往往就想到语文阅读,其实随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阅读成了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中学数学教学要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明确的要求提出并实施。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

阅读是一种学习形式,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可以加深理解能力培养认知。很多教师没能充分利用教材,课堂上先是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地讲解或师生共同讨论,之后是学生做课本练习题、总结、布置课下作业。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忽略了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仅仅把课本当成习题集。其实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来源,是一个模板。我们应重视这一环节,在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讨之后,先让学生通篇阅读教材,回味、消化、反思,再做练习,完成其他环节。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意识就会增强,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也就随之提高。

二、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中学数学阅读包括概念、定义的阅读,公式、性质、定理的阅读,纯数学题目的阅读,应用题题目的阅读等。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看出,失误的原因很多都是没有通过阅读关。比如括弧中给出的条件没看到,让选择错误选项选成正确的,没看到某个关键的字、词,给出四个命题让判断正确的个数,后面给出四个选项,而学生看到第一个命题正确就选择了A,给出图表中的关键点没有注意到等。

其实就是有些学生阅读起来浮光掠影,一目十行,丢三落四,抓不准要点,抓不住关键字词,读不出其中的隐含条件,有的根本没有读完,只看了开头,仅凭大脑中对熟题的认知,没注意到所涉及题目与印象中题目的区别就盲目动笔。教师应该找准学生阅读中的这些薄弱环节,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数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认真对待阅读,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使学生自主地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具体方法

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公式、性质、定理、具体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的表述,都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有序的,应当言必有据,条理清晰,因果关系顺理成章。因此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地阅读,每个关键字词、表格、图像都应反复阅读。应让学生像语文上分析句子成分一样,找出每一句的主谓宾,搞清哪些是修饰限制成分,这些修饰成分对题目有什么作用,哪些只是点缀,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没有影响,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学生阅读时就应如下分解:定理的主语是距离,谓语相等,修饰限制成分就应该仔细分析了:是什么距离?这样逐字逐句地分析,层层递进,学生怎么能搞不清定理的实质呢?真正理解了,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为了提高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有意识的选择性复读。如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就应该反复阅读,把关键字词在课本上标注出来。较长的题目,也应反复阅读,一遍读不懂就多读两遍,直到理解题意,能正确解答为止。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阅读能力自然会提高。那么学生如何能判断自己真正读懂,真正理解题意了呢?我曾这样尝试过:在当天布置的作业中让学生自己任选一题,先把自己阅读该题的所知所得书面表达出来,然后再解答该题。阅读内容表达包括已知、所求,二者之间通过什么知识联系起来,该题阅读容易忽略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隐含条件。这样就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数学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培养自信心,发挥阅读能力在解题中的作用

有时学生不能顺利解题,并不是阅读能力差,而是学生不相信自己能读懂题意,遇到较长的题目,尤其长篇幅应用题,会直接放弃。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慢慢阅读分析,就能解答出来,此时阻碍学生的不是阅读能力,而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不自信,学生主观认为自己不会,审题是浪费时间,从而出现会而不敢下笔做、不得分的情况。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学生脑海中始终萦绕的只有两个字“不会”,学生即使审题,大脑也不会在题目上积极思考,有这样的潜意识暗示,就真的做不出来了。症结并不是阅读能力问题,而是自信心和耐心问题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挥。因此应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耐心上下功夫,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有耐心、有信心就能读懂题目,提高学生对阅读能力自信心的认知,提高大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阅读能力在解题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篇6:初中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悟

黄家镇中心学校喻茂梅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感悟文本,感悟生活,感悟美和爱,教给学生的只是自己的或别人的感悟,学生从来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感悟,即使有一点,也是教师或教参强加给他们的。“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悟出的恐怕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对于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思想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统一,然而语文教学却有意无意地统一着学生的思想,剥夺了学生对课文切实的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了学生阅读感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用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感悟,怎样感悟,使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得以培养和加强。

一、在反复阅读中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便是读,且要多读,精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详细讲,全面讲,生怕学生悟不出课文的深意,事实上这是越俎代庖。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用讲代读的方法教语文,犹如把梨子放在学生面前,只是喋喋不休地讲梨子的味道,而不让他们吃一吃,如此即使讲得再生动形象,学生也不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与其他水果有何不同。语文教师应该从繁说细讲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

二、激发情感培养感悟能力

要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有效的感悟,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白居易曾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在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阅读时,学生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它之所以读罢能让人泪眼朦胧,就在于它字里行 1

间都渗透着爱子之情。在阅读中学生就要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父亲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的真谛,更加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真情。这样,通过开启自己的情感体验,就会对文章产生深刻的感悟。

三、启发想象培养感悟能力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不能直接可感,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利用自己原由知识、表象或经验,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意境展开再造想象,通过对课文的描述进行创造想象,从而使人物、事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描写生动、意象丰富的课文可以在想象中体验。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可见,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学会感悟的翅膀。

如读高尔基的《海燕》,文章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海天的情景来反映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的叫喊的形象,热情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对这一主题,如果不展开想象与联想,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和把握。

四、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也处处体现着生活。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因此,语文新课堂应走进生活,应有意识地引进生活中的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拿来主义”是鲁迅针对文化遗产提出的基本观点,即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处理文化遗产时应占有、挑选,然后加以创新。如何对待当今流行的网络文化,这一话题对于时下热衷网络的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与启导性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见解: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能满足自己好奇心,同时获得自我成就感。处理好网络的利弊,首先要自己有足够的自控力,学会分辨。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讨论,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有一个深层次的提高。

五、丰富的积累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基础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构成心理图式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潜伏的图式系统时,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

六、适时点拨引导感悟

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点拨是门艺术。教育点拨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同时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导悟、促悟必不可少,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文章的人文内蕴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更是“非悟无以言其妙”。失败的教学是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成功的教学则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产生感悟。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收获的。

上一篇:工伤保险赔偿申请书下一篇:2018年4月自考外国文学史00540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