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基础教学大纲

2024-05-09

康复治疗基础教学大纲(通用6篇)

篇1:康复治疗基础教学大纲

临床案例讨论课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论

课题组根据专业需要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医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增加了与运动和神经相关的学时,缩减了相当多的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等课程的学时,使改革后的内容更加合理、科学,针对性增强。当然,基础医学知识点也相对更为集中,但其连贯性有所减弱。由于专科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足,自控力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会操作就能上岗,过于重视专业课和实操课而轻视基础课,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加。鉴于此,课题组计划开展案例讨论课,用临床真实案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串联所学基础知识,并给学生一个查缺补漏的机会。该案例讨论课是被列于人体解剖学等基础课程之外的独立课堂,遵循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衔接的原则,采用临床真实案例,学生提前进入病房,参与科室会议室模拟专家会诊,以案例答辩形式进行最终考核。该课堂在2012 级、2013 级、2014 级学生中分别试行,参与学生均表示讨论课使他们发现自己存在某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基础知识的内化吸收速度和程度,锻炼了他们综合分析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并开拓了眼界。

一、案例讨论课的特色

( 一)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基础医学知识较枯燥并且抽象,该学习阶段开展临床案例讨论课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动的案例和实景查房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条件允许时,学生对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问诊和康复评估,使其有机会接触常见的医患关系,培养其作为未来治疗师( 士) 的同情心和自信心。

( 二) 提高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

临床真实案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记忆、串联所学的基础知识,给学生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如在帮助一位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康复的案例中,学生或许能够将之前所学的脊柱的结构、关节的运动、炎症的表现等相关知识点顺利地整理起来,然而关于纤维化和骨化、异常免疫应答这些相关知识点,学生可能已经淡忘或根本没印象,导致学生对该病的产生原因揣摩不透而影响康复治疗。因此,案例讨论课在学生明白其应该注意哪些知识的掌握方面产生了很大作用。

( 三) 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在临床前期通常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讨论时容易反复纠结于一些表象而偏离讨论的主题。如果在讨论课前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讨论要点,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讨论,完成任务单。那么通过一次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接触十多个相似病例,逐渐达到触类旁通,讨论课也同时训练了学生提炼问题和归纳核心信息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案例讨论课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认真设计、管理案例学习资源,并以恰当的方式提供给学习者,必须能够高度把握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疑惑,具备准确、到位地解析和归纳的能力。

( 四)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的有效引导和适当的评估能提高讨论课的效率和质量。承担讨论课的教师必须具有“双师”( 教师和医师或康复技师) 资格,教龄在5 年以上。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拥有较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康复知识。

( 五) 提高考核效率

讨论课的考核评估与传统的笔试不同,除了课上得分和平时任务单的得分之外,采取研究生答辩方式,现场抽签分析典型案例,回答考官提出的相关问题。这样的评价效果更加客观新颖,学生3 人一组参加最后答辩,在提高考核效率的同时也激励了组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 六) 促进课程的整合和优化

案例更新及时。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在发展,人们的康复理念在发生变化,康复设备也在逐年更新。因此,对临床案例的收集整理也是年年更新,紧扣专业特色。更新案例可对我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提供及时的反馈性信息,推进深一步的改进。

二、案例讨论课内容的设计

案例讨论课是一门独立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之外的课程,与基础课程基本同步开设,学生有机会接触患者,参与讨论相关案例,因此属于实践课的范畴。讨论课案例的选择尽量保证其全面性、典型性及真实性,同时考虑现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以康复科、疼痛科、骨伤科案例为主,全科案例、心理咨询室案例为辅。所选案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贯穿基础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基础医学各教研室根据课程标准共同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出主题案例,同时注意体现整个治疗过程的细节。每个主题案例的提示问题基本囊括讨论要点,数量为5 的倍数,设计紧扣核心知识点,富于启发性和实用性。如右侧股骨开放性骨折导致的外伤休克术后康复案例,解剖学可以问股骨的结构、血管神经走向,组织学可以问骨痂的形成特点,生理学可以问微循环的特征,微生物学可以问感染容易由哪种病原菌引起,病理生理学问休克的特点,影像学可以问下肢X 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等。也可以出现跨学科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但不要太多以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整理好的病例统一收入校本教材“案例讨论课”中作为主题案例,每年更新一次。学生的每次讨论课设置1 - 2 份主题案例,另外的随机案例视病房当时情况而定。

三、案例讨论课的实施

( 一) 开设时间

基础医学课程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案例讨论课的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下半学期,持续到基础医学课程全部结束或延长至专业课开课,随意性较大。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为了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能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减少遗忘,同时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讨论课随意性较大,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数量、师资设备的分配等问题。

( 二) 开设地点

案例讨论课开设地点由教室转移到我校附属医院病房、康复训练大厅或作业治疗室等地方,会议室至少能够容纳30 人,设有书写板和多媒体系统。学生在每次上课前20 分钟随主治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查房,查房目标明确,只针对本次讨论课的主题进行。学生查房时认真听,注意记录,在患者允许条件下可以进行简单的动手操作。此举使学生有了当治疗师的感觉,由意境转化成角色,产生了巨大的教育感染力。查房后在会议室集合,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并下发任务单。

( 三) 组织形式

案例讨论课没有固定的学时,只要将“案例讨论课”中的主题案例讨论完即可。每堂课时间为45 分钟。每个讨论组固定学生30 人,教师1 人,5人为一固定小组。讨论课不计考勤但不允许迟到和早退。每次讨论课由教师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前一周将主题案例及提示问题共同发至讨论组群邮箱,学生自行下载并熟悉案例。要求学生对患者的症状、损伤程度、发展过程及康复方向进行推理判断,写出发言提纲。可以查阅相关教材和资料,组内成员也可以相互交流或请教专家学者。前半节课每小组代表对提示问题进行抽签发言,其余组员自由补充。由带教教师对该组成员的问题回答情况进行打分,其他小组的同学如对发言的结果提出质疑,并就自己的讨论结果提出看法,教师可根据其回答情况对该组适当加分。该激励措施往往使学生的讨论课气氛活跃,各持己见,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局面,此时,教师只需控制课堂秩序,不必详细解释原因。后半节课主要讨论查房时见到的随机案例,同时就之前未达成一致结论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指导教师适时参与其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下发任务单,总结的关键在于对主题案例的总体理解与把握。任务单是每位参与讨论的学生课后提交的一份有关讨论结果的`综合报告( 针对每个主题案例的发病机制) 。案例讨论课的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最终整合入每位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

( 四) 考核方式

案例讨论课的成绩组成包括: 课堂回答问题得分,任务单得分和案例答辩得分。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其知识面,因此,考核的重点在平时,每次课的回答问题情况占总成绩的50%,任务单的书写情况占30%,最后的答辩得分占20%。今后计划将案例讨论课的成绩列入实习分配的参考范围中,优先考虑安排表现突出的学生进入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实习。

四、案例讨论课的效果评价

首届案例讨论课在2012 级康复专业学生中开展,针对其课堂效果,组织了三次专家座谈会,大部分教师或治疗师对这种案例讨论课持满意态度,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不计考勤减少了对学生的约束力,课前查房有时会因为病患原因而拖延时间,学生底子薄弱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提示问题往往避而不答,等等,但这些缺陷是可以弥补和逐步改进的。同时在开设案例讨论课的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 97. 1%的学生对讨论课非常满意,100%的学生认为其生动有趣,明显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83. 5%的学生认为讨论课提高了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同时自学能力大幅度提高,62. 9% 的学生赞同讨论课增强了其团队协作意识, 49. 8%的学生认为讨论课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92. 6%的学生认为此类课堂有设置指导教师的必要,除了2. 4%的学生认为没有开设讨论课的必要,其余学生均表示希望增加讨论课的学时。

五、展望

案例讨论课在我校开课次数不多,与传统的课堂讲授不同,与“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也不同。整个课堂的掌控基本以学生为主,他们的思维转换控制着课堂的进展,同时学生课下也做了不少功课:查资料、推理、分析、探讨交流等。可以说,案例讨论课完全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让他们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近年来,翻转课堂和慕课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先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查阅资料,在网络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讨论完成自主学习,然后在课上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专业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慕课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其特点是强调互动与反馈和建立在线学习社区。我校的案例讨论课属于混合性学习,在含义上与翻转课堂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我校已经开始将翻转课堂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现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更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篇2:康复治疗基础教学大纲

一、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策略

(一)设置基于专业课需求的基础医学课程

基础课程设置应基于专业课需求,把握好“适度够用”的原则,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系统化建设。当前,首先应使基础医学课程的门数基本一致,课时差别缩小。人体解剖学90-100个课时、组织胚胎学10-20个课时、生理学55-65个课时、病理学40-50个课时、药理学20-30个课时、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30-40个课时、遗传学20-30个课时、生物化学20-30个课时,其中人体解剖学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两大系统知识的课时可以占其总课时的60%以上。由于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故应安排较多的课时,同时,可将其他的基础医学知识有机整合,缓解知识量多和课时有限的矛盾。例如,整合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知识,构建《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整合生理学、生物化学知识,构建《正常人体功能》;整合病原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及病理学学科知识,以疾病为主线,从疾病内外病因、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转归进行组织、序化,形成《疾病学基础》课程。又由于我国目前康复医疗的主要范畴是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两大系统,故在上述课程基础上可以增加整合课程《运动解剖生理学》和《神经解剖生理学》,强化两大系统疾病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做好铺垫。

(二)优化教学内容,编写适用教材

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取不仅要将目光投向专业课的需求,还应转向职业能力和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课教学内容安排应深入专业及岗位一线调研,以开放视角动态分析需求,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专业实用性,最终形成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教学标准》等教学文件。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高职高专教材不应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也不应是中专教材的简单扩充。高职院校教材应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确定新体例,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写入教材中。同时,以应用为目的,加强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先进性和开放性,编写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特色教材,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教师编写的《疾病学基础》为学生理解临床康复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康复治疗中的功能评估、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并实施计划等工作任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应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通。在基础医学课教学中,应采取综合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尽可能密切联系专业知识,体现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基础医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并使其与专业知识之间密切联系。课前,教师给出临床康复常见病,例如,“高血压性脑出血”、“体操运动员桑兰赛场上不慎出现了高位截瘫”、“学生踢球时不慎出现膝关节损伤”等,请学生查找病例相关资料,上课时针对病例中的损伤部位,讲解正常结构、功能,进一步分析可能出现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需用哪类药物治疗。这样,便找到了与专业课的契合点和切入点,顺利地把专业知识融于基础课教学之中。基础课教学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推行“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增加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实验学时,使实验学时与理论学时比例达到1:1;学习运动系统时每组一套骨骼标本边教边学,还通过指导学生制作人体骨关节和肌肉韧带标本认识其结构与功能;正常人体功能课程则开设制备蛙类神经肌肉标本,通过电刺激神经来观察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为后期《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和《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教师在实施上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节省时间、空间,加强立体教学效果,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情景或情境教学则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为密切联系专业知识提供了平台。

二、总结

篇3:康复治疗基础教学大纲

胸段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是食管癌的高发位置。有关研究显示食管癌的发病与过热饮食、腌制食品、水质缺硒有关[2]。由于手术的创伤及肿瘤本身的消耗作用, 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加之术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等容易引发感染、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早期术后给予康复治疗, 以提高其免疫力、促进患者的恢复。本文采用术后康复疗法对60例病例进行试验研究,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来自2009~2012年间辽宁中医药大学心胸外科确诊并手术的食管癌胸段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 实验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5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 差异学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抗炎、营养支持等恢复治疗。 (2) 治疗组:在常规恢复治疗基础上康复技师对相应穴位 (气海、关元、足三里、胃腧穴、背腧穴、肝腧穴、太冲穴等穴位) 进行按摩具体方法为:于患者术后1 d, 取上述穴位, 用大拇指以适当的压力 (患者可耐受为度) 在上述穴位交替按摩, 使患者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每天3次, 每次5~10 min。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后患者恢复情况, 倾听患者主诉, 查看每次术后的相关化验单据及检查结果, 判断术后的效果 (缓解、有效、无效) 。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 P<0.05表明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 疗效对比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 对照组为46.0%,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10.8, P<0.05) 。

3 讨论

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高, 发现时85%为中晚期患者,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术后康复治疗已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祖国医学在当代术后的康复治疗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研究在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气海、关元、足三里、胃腧穴、背腧穴、肝腧穴、太冲穴等进行按摩治疗, 起到升阳补气、补虚固本、温阳补虚、活血通络等。以改善患者的气虚症状, 免疫状态, 提高免疫力。从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 治疗组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的整体功能, 达到相对较好的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气虚的产生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身体功能影响的综合表现。针灸气海、关元穴防治气虚证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 共同调节体内动态平衡, 调动各系统的协同作用, 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这种调节机体内环境、重建生理稳态的作用有别于药物疗效[3]。

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在治疗肿瘤相关疾病方面都各有长处, 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是我们今后为之努力的方向。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密不可分, 传统医学认为, 食管癌的病机为阳气虚弱, 机体功能下降, 主张治疗扶助正气,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所以主要体现中医治疗原则。关于食管癌的证型各不相同, 用药亦不相同。但治疗原理相同, 总不离抗癌止痛、活血化瘀、疏肝理气、降逆化瘀、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温阳益气等。所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 是提高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的临床试验研究, 使得祖国医学在术后康复治疗的领域有了更大的用处。

参考文献

[1]杨琳, 高英茂.格氏解剖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1751.

[2]韩红战.食管癌的解剖与治疗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9) :461-462.

篇4:康复治疗基础教学大纲

关键词:康复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从目前的高等医学学院来看,康复临床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临床教学活动是指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从事各项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是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高等医学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该校学生在毕业以后实际工作能力,关系着学生前途以及病人的生命健康大事。所以,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的康复临床教学水平,是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高等医学院的学生作为将来的康复治疗师,首先自身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培养自身具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实现病人的早日康复的前提。在医学领域,“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在尽量遵从学生的特点以及性格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高等医学院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将病人作为中心的思想,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尊重病人的意愿和权利,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的困扰。要做到以上两点,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外,还需要他们不断创新。另外,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大環境,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拥有一颗仁爱之心。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项教学的落实

2.1培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康复临床教学实践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可以采用病例为单位的讨论小组,让学生通过总结临床实践,不断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并进行总结和完善,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做总结发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了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

根据学生不同科室适当的训练学生操作技术。对于刚进入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教师进行操作演示,例如:怎样给病人换药,怎样拆线,怎样打结等等,让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外科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一些小型手术,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手术过程,增加自身对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2.3加强教与学的沟通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主要是以临床实践工作为主,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实现将理论知识正确的运用在临床实践中。在学校开展临床实习的刚开始,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环境以及学习的角色发生变化而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孤僻,不愿意和同学以及带教老师进行沟通的现象。针对这类典型的问题,高等医学院的相关领导、实习负责人以及带教老师应该开展专题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学校的座谈会、交流会等等及时掌握学生在临床中存在的疑惑,并针对学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还鼓励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多到科室进行走动,加强自身和同学、带教老师之间的交流。

3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3.1提高认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康复临床教学工作的指导

医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该学科更加重视实践,因此康复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在实践并不断强化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康复临床教学工作在高等医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医学临床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以及领导者加强对康复临床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自身领导作用,在加强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软件设施。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决定康复临床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高等医学院中,为了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要针对部分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医教相结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先进经验的教师从事带教工作;二是邀请相关医疗相关科室的医生到现场对学生的临床实习进行指导,从而加强康复临床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3.3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和带教意识

在康复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是经过康复临床教学基地以及相关学校进行审核的,承担康复临床教学和人才培训的执业医师。在整个教学中,带教老师是学生的直接负责人,因此他们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是影响整个教学的关键。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应该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带教意识,能够深刻明白自身工作的意义是不予余力的做好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能够认真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计划。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中,需要带教老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说服相关病人配合教学。

4.不断完善康复临床教学管理体系

由于不同的高等医学学校的规模不同,在医、教、研这三个方面的水平也不一样,因此为了保证康复临床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就离不开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高等医学学校来说,可以制定出各种管理制度,例如:《临床实践管理办法》、《教学医院管理细则》等等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持续、健康的进行。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强化高等医学学校的教学意识,不断转变观念,理顺教学和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教学和医疗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爱国,王东光,林永超.2l世纪初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4):20.

[2]丁国芳.抓好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13.

篇5:康复治疗学实习大纲

山东中医药大学

实习组织与管理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使所学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实习组织领导

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实习医院的双重领导。

1、学校

实习组织工作在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主管,第一临床医学院具体执行,负责安排实习各方面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实习中的一些问题,组织检查实习课程与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学生实习期间深入实习医院,掌握实习情况。教务处实习科、学院年级办公室、康复医学教研室和各实习医院在工作中应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2、实习医院

实习医院受学校委托,对实习教学全面领导和统一安排。(1)在医院分管院长领导下,由科教科制定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包括实习生的生活、实习安排、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纪律考勤,并经常向学校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对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实习生,及时通知学校。

(2)定期检查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3)按学校的实习计划和要求制定实习轮转表。

(4)对由于病、事假连续缺实习一周以上的实习生报到学校教务处,并共同研究是否需补实习及其方法。

3、实习科室

实习科室是直接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学组织,由科室主任、治疗师长负责领导,并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共同关心和完成教学任务,科室应指定一名高年资治疗师,协助治疗师长管理此项工作。具体任务是:

(1)实习生初来或接班时,进行入科教育,负责介绍科室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职责范围并分配工作。

(2)根据实习计划要求,做好具体安排,指导实习进行,并经常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

(3)严格检查实习生的工作及其完成情况,全面关心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掌握实习生的服务态度、劳动纪律等情况,开展表扬与批评,定期向领导汇报实习生情况。

(4)实习结束时,根据有关规定,对实习生的学生成绩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填写考评表。

4、带教老师

(1)本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原则,全面指导,从严治学,在医德医风和专业学习方面严格要求实习生,按各科实习大纲进行临床实习教学。

(2)带教每位实习生管理6-8张床位,督促实习生及时完成分管床位新入院病人的功能评估和治疗记录,认真修改、签名,指导实习生掌握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

(3)实习中结合病例讲解基础理论、临床经验、观察重点、处理方法,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实习生完成各种治疗技能操作。

(5)指导实习生参加值班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护工作。

三、实习生组织

实习生以实习医院为单位,成立实习大组,主要任务时在医院领导下做好学生实习间的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工作,实习组正副组长及小组长,其分工如下:

1、大组长

全面负责大组工作。掌握同学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了解同学对实习的要求和意见,并及时向实习医院和学校有关部门汇报。负责传达和布置学校和实习医院对学生的要求或任务。负责全组同学的政治学习和思想工作。

2、副大组长

协助大组长工作,负责同学的生活管理。

3、小组长

协助组织安排组内的同学政治学习、实习和生活等。

四、实习纪律和请假制度

1、实习生必须遵守学校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实习工作职责。

2、实习生应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和医院医务人员一样考勤,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

3、实习期间不安排寒暑假,节假日(包括星期天)应原地休息,需要离开本地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4、实习生的病假应有医院保健医生或指定就诊医生的诊断证明,并原则上在原地休息或治疗,如病情需要离开本地休息或转院诊治者,须经医院同意,并报学校批准后,方可离开。

5、实习期间一般不准请事假,如有特殊情况者,先书面向实习大组长提出,并经实习科室同意,经医院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离开。

6、凡不请假离院,或请假后又无故超假,或未履行规定的请假、续假手续者,一律按旷课论处。旷课一天按六学时课计算,累计学时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五、毕业考核

康复治疗学毕业考核实行理论和实习考核两种形式,理论考试采用卷面考试方式,考试合格者计3学分,实习前教育2学分, 出勤5学分,出科考核(合计)10学分, 实习报告10学分,毕业技能考试10学分, 总记40学分。

实习时间与科目

一、实习总时间:40周 为第四学年的第7、8学期

二、实习科目与时间分配 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

4周 中医外科学(骨伤)

康复医学科

其中:临床康复学

运动疗法部

理疗部

作业疗法部

言语治疗部

针灸科

推拿科

4周 26周4周

8周

4周6周4周3周3周

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临床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辨证论治,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技术,熟悉神经内科医疗常规制度,熟练书写门诊、病房病历。加强神经内科临床训练,进一步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处理。

二、实习的安排 共4周。

三、实习内容

熟悉和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

四、基本技能操作

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及技能操作。熟悉病房病历书写。

中医外科学(骨伤)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临床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辨证论治,掌握骨伤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的临床技术,基本掌握骨伤科常见病种的诊断、治疗和操作技能。熟悉骨伤科医疗常规制度,熟练书写病房病历。

二、实习的安排 共4周。

三、实习内容

熟悉临床诊断、医疗过程,对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可进行辨证论治。

四、基本技能操作

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技术,熟悉骨伤科医疗常规制度,内外治法和手术操作技能。熟悉书写门诊、病房病历。

康复医学科 临床康复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熟悉脑卒中、颅脑外伤、脑瘫、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等特点,掌握康复评估方法及治疗原则;熟悉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等常见骨关节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掌握康复评估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吞咽障碍、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老年骨质疏松等常见脏器功能障碍特点;了解外伤性骨折、肌腱或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运动创伤的受伤原因与发生机制,熟悉其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能正确评估受伤部位的功能状态与对运动员训练的影响,掌握初步康复处理的方法。

二、实习的安排 共4周。

三、实习内容

1、熟悉急性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功能障碍及康复问题,熟悉偏瘫的定义和临床表现,康复分期和各分期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2、熟悉颅脑外伤常见的功能障碍及康复问题,持续植物人状态、认知障碍的定义和临床表现,康复分期和各分期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3、脑瘫常见的功能障碍及康复问题,脑瘫临床分型,康复分期和各分期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4、脊髓损伤常见的功能障碍及康复问题,常见临床综合征和并发症,掌握痉挛的评定和治疗;

5、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及康复问题,常见临床综合征和并发症,熟悉不同类型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6、熟悉颈椎病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7、熟悉肩周炎、下腰痛的病因、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8、熟悉手外伤的分类、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康复分期和方法。

9、熟悉吞咽障碍的临床分期,康复评定方法。

10、熟悉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肥胖、老年骨质疏松的病因、临床分型、临床表现、康复问题、功能评定和康复处方。

11、熟悉骨关节疾病的常见创伤的处理原则,了解不同骨折的影像学特征,掌握骨折制动与运动康复的统一交叉点,了解不同手术方法和非手术处理对功能预后产生的影响,掌握骨折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四、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Brunnstrom分级、FMA、Baithel指数评定方法,并能具体测评。

2、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每项技术中至少3种具体操作方法。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偏瘫医疗体操、言语训练、作业治疗、矫形支具。

3、掌握MMSE评定方法、ASLA分级,神经平面的确定的应用并能具体评测。

4、熟悉儿童运动发育各阶段的特点及综合评定方法。

5、掌握牵伸技术、体位转换、轮椅训练、辅助具的应用、膀胱直肠的处理、减重训练、功能性电刺激、感觉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6、正确进行颈椎和腰椎牵引,调整牵引重量、时间、体位,指导自我颈椎牵引。

7、正确指导颈、肩、腰、背及四肢肌力训练,体操、枕头的选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姿势,指导关节保护技术,关节主动运动。

8、能够进行推拿、关节松动术,理疗。

9、熟悉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0、熟悉常见日常生活活动、职业活动及娱乐活动的代谢当量,能正确指导内脏疾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

11、了解呼吸和气体代谢的测定方法、糖尿病和肥胖患者饮食和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熟悉呼吸体操的要领,营养和运动消耗的热卡分析方法,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活动调查,制定相应的饮食处方和运动处方。

12、掌握运动创伤的常用处理方法,熟悉各种伤后的手法治疗特点,包括推拿不同方法对不同损伤的康复手法治疗。

13、能够采用针灸、推拿、中药治疗多种不同的损伤。

物理疗法部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用技术、治疗原则,并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运用各种运动疗法的治疗技术,熟练掌握常用的评估方法,了解国内外运动疗法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和方法。

二、实习的安排 共8周。

三、实习内容

能结合临床实践,正确评估患者的身心功能状况,并能指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包括具体措施。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在运动训练中各自的优缺点;

2、掌握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和各种治疗作用;

3、掌握肌力训练与运动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4、运动处方的四要素,制定运动处方的流程;

5、人体的杠杆种类和对人体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6、神经生理学疗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常用的神经生理学方法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7、运动再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训练的基本原则;

8、肌肉牵张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9、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四、基本技能操作

1、在老师指导下能正确评估患者,能为患者确定近期康复目标和远期康复目标;

2、学会制定康复治疗处方,掌握有氧训练的方法和操作要领;

3、正确进行徒手肌力检查,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

4、为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独立完成肢体围度测量;

5、正确使用关节量角器,对全身关节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

6、正确进行肌张力评估;

7、掌握牵引疗法;

8、独立完成牵张治疗;

9、掌握轮椅的结构、功能和选择标准,指导患者使用轮椅及轮椅转移训练技巧;

10、参加科内病例讨论及各类业务学习,鼓励发言,有条件的组织开展读书报告会。

理疗部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各种常用物理因子的生物生理学作用、适应证和禁忌症。能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理疗仪器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能结合临床实际,正确选择最佳物理因子治疗。

二、实习的安排 共4周。

三、实习内容

1、熟悉电疗中各种常用频率和波长,熟悉各种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生理学效应;

2、掌握低中频各种电流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

3、高频电流的特点、治疗作用和适应证、禁忌症;

4、直流电离子导入的原理和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症。

5、光疗中各种光线的波长、特点和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症,6、了解紫外线治疗的剂量;

7、熟悉超声波、磁疗、热疗、水疗的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症。

四、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直流电离子导入的操作方法,衬垫要求,常用药物离子的极性,操作注意事项;

2、神经电刺激的操作方法;

3、电兴奋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中频各种电流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正确选择电流类型;

5、超短波、微波、短波的操作方法;

6、红外线、超声波的治疗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业疗法部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作业疗法的理疗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并解决治疗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熟练和系统掌握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方法。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沟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作业治疗与康复其他分支的密切关系。

二、实习的安排 共6周。

三、实习内容

1、掌握作业疗法的基本理论,深刻认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2、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和治疗理念;

3、通过作业疗法,能为患者设计和选择针对性与个体化的作业活动,并制定合理的作业处方。

4、掌握改善运动功能、感知和认知技能,日常生活能力的作业治疗训练方法与指导;

5、了解有关生活改良、家居环境改造与日常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常用建议与方法;

6、了解辅助用具的选择与训练;

7、压力治疗的临床应用及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指导;

8、我国作业疗法的现状和国外的差距;

四、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偏瘫、截瘫、脑瘫患者的作业治疗训练和注意事项;

2、手部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等患者的作业治疗训练及注意事项;

3、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方法;

4、常用作业治疗媒介如木钉板、磨砂板、套杯等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5、掌握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康复宣教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指导;

6、初步掌握常用手指夹板及小辅助用具的设计及制作。

言语治疗部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语言障碍的常见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训练方法,掌握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评定与检查,能运用言语-语言障碍的治疗原则对患者实施训练,熟悉言语的物理声学特性和言语的语言学特性,了解各种语言障碍的治疗训练方法。

二、实习的安排 共4周。

三、实习内容

1、能结合临床实践,应用言语-语言障碍评定程序,全面收集资料,正确评定语言障碍状况,初步确定语言障碍的诊断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2、熟悉几种常见失语症的临床特征;

3、熟悉常见失语症的治疗原则;

4、构音障碍的分类、训练原则;

5、了解失用症和失认症临床常见类型的简易评定方法。

四、基本技能操作

1、正确采集病史,完成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的病历书写;

2、熟悉失语症的评定操作流程;

3、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制定针对失语症的康复训练计划;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康复手段为构音障碍患者施行手法治疗;

5、在言语治疗过程中,学会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针灸科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临床专业知识,能够掌握针灸的实用技法;熟练运用针灸理论和技术处理常见病。

二、实习的安排 共3周。

三、实习内容

熟悉针灸对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医疗过程,如偏瘫、截瘫、脑瘫以及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

四、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针灸在治疗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中的应用、处方及注意事项;

2、掌握针灸对神经原性膀胱的处理及施针手法;

推拿科

一、实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临床专业知识,能够掌握推拿的实用技法;熟练运用推拿理论和技术处理常见病。

二、实习的安排 共3周。

三、实习内容

熟悉推拿对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医疗过程,如偏瘫、截瘫、脑瘫以及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掌握常用的推拿手法和各种手法的治疗范围。

四、基本技能操作

1、掌握推拿在治疗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中的应用、处方及注意事项;

篇6: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康复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康复人群的逐年扩大,社会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我们根据社会对康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培养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程内容改革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3.课程体系改革 4.考试模式改革5.实践课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更新改造了传统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多媒体授课,制作CID课件,以及选用合适的教材,使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康复专业人才提供充分保障。另外,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职教育改革的具体文件以及我院“十一五”规划的精神,我教研室决定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各项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康复技术从业人员的需要。

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目标

本专业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训练,培养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康复治疗技术各个岗位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建设重点是培养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针对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的培养,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作用。

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教学改革的目的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知识具有更新速度快、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考核模式均是理论多、实践少,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培养及考核,同时也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康复治疗教学的要求。因此为了改变现状、加强基础、突出应用、强化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我们从学院、学生以及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对目前的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有两大特点,一是课程的内容更新快,二是课程的实践性强。针对这些特点,改革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

(三)教学改革的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突出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四)改革的目标

为了使教学改革取得实效,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革目标: 1.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管理体制,使教学过程的组织、沟通交流更便利。

2.改革教学内容,使之适应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3.改革教学手段,图文并茂,以提高教学效率。

4.改革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5.强化实践教学,拓宽实训途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6.改革考核模式,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药物的分析能力。

(五)改革的措施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管理的改革

(1)为确保教学质量,确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材,统一考核和统一协调管理五部分

(2)为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拟将进一步加大对任课教师的考核力度,引进必要的激励机制。

2.教学内容改革

从各门课程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出发,制定切合实际、实践性强的教学大纲。

3.教学模式改革

改变“先基础,后应用"的金字塔模式,直接面向应用,即先用实例教会学生怎样操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再讲为什么这样做,即采用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4.教学手段改革

为了达到“精讲多练”,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将采用多媒体联机大屏幕投影系统进行直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互联网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改善康复治疗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条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重难点问题,利用网络教室,采用互动教学,实现边讲边练,加快学生的消化和吸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教学方法改革

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精讲多练、边讲边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推行“三部曲”讲授法,即“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讲解演示方法和总结规律”。使学生能做到逐类旁通,举一反三。考虑到学生专业不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使他们不断追踪康复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

6.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制定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同时要求授课教师要有实践教学的计划,做到上课有计划、作业有计划、课程设计有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效率,要求学生上课前有预习,操作有预案,每节课要设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下课对照目标检查并提出下节课的改进方案。

7.考核模式改革

为了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应用基础的考试将采用形成性测试和考试的方式进行,具体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课堂考核:在平时实践课堂上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作业考核:平时老师布置的具有操作性或具有创意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3)课程设计:课程结束后的一个综合作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一项有意义的康复治疗流程图。(4)考试:全部计算机基础考试,采取统一理论、实践分组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还很肤浅,康复治疗知识的迅速发展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止,为了适应现代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学改革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应进一步深入,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程大纲的制定和完善方面、实验室建设、教学环境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这对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康复治疗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仍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

教研室

上一篇:个人总结大学生800字下一篇:就业形势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