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名句

2024-04-28

容斋随笔名句(精选13篇)

篇1:容斋随笔名句

读《容斋随笔》有感

江苏张家港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建云

寒假闲暇时,翻看了据说是毛泽东珍藏之一,也是他最喜欢读的《容斋随笔》,宋朝洪迈著,砖头一样厚,大概有数千篇随笔,虽说我只看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感觉读来并不乏味。洪迈的笔触本就不是很深,每篇仅二三百字,感觉就像是作者的随意涂鸦,当然,这涂鸦不含贬义。作者在读书过程中只要有点感觉,就立刻写出来,感觉又像是做记号,与现今的读后感完全不同。但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正儿八经的读后感令人倒胃口。天马行空,想写就写,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也可以拉到一起去,这才够好!

例如《唐重牡丹》一篇,洪先生在读了欧阳修的《牡丹释名》一文后,对其文中提到沈彪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等唐代咏花高手均未在诗中歌咏过牡丹,从而认为唐朝人不重视牡丹的观点不以为然。经他亲自查证,白乐天集中有《白牡丹》一篇,共十四韵,又有《秦中吟》十篇,其中《买花》一章中有“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他的《讽谕乐府》中有《牡丹芳》一篇,极力称道牡丹花的妖艳,甚至有“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样的诗句。又有《惜牡丹》诗说:“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元稹也有《入永寿寺看牡丹》诗八韵,《和乐天秋题牡丹丛》三韵,《酬胡三咏牡丹》一绝。许浑诗中说:“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徐凝说:“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又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考查验证,有力地证明了元稹、白居易不是没有牡丹诗,唐朝人也不是不看重牡丹。写得实在是好!洪先生做学问的态度也十分值得称道。

作者在读了《论语》后,明确表示最喜欢《公西华侍坐》一章,并引用了孔子和两个得意弟子间的一段对话:

颜渊和子路陪侍在孔子身旁,孔子对他俩道:“随便谈谈各人的志愿好吗?愿意怎样地生活?愿意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子路道:“我愿意能真心慷慨地对待朋友,自己的车马和好衣裳都拿来和朋友一起用,用坏了穿旧了也不在乎。”

颜渊道:“我愿意做个谦逊的人,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张扬自己的成绩。”

子路反过来对孔子道:“请先生也谈谈自己的志愿。”

孔子道:“惟愿老年人和我在一起能过得安详,朋友们和我在一起能互相信任,少年人和我在一起以后还能想起这段时光。”

该章不但描写动人,师生之间亦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提倡自由地“各言其志”,平等地进行讨论,这在今日亦属不可多得。孔子身为导师而不说大话,最为可取。

《容斋随笔》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篇目,像《秦用他国人》,《温公客位榜》,《汉唐八相》,《曹操用人》,《世事不可料》,《狐假虎威》等论述精到,观点鲜明,对现代人也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乐天侍儿》中记述白居易蓄妓,这本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后来新中国定性白居易为“人民诗人”,就不再提什么“樊素小蛮”。只是不知道毛泽东读《容斋随笔》时,对《乐天侍儿》一条作过批注没有,又是怎样批注的呢?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容斋随笔》行文简洁精悍,译文通畅明白,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使读者能够适应快节奏的时代,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应用,对我们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它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之一,值得一读!

篇2:容斋随笔名句

容斋随笔

原文: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U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译文:

篇3:容斋随笔名句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读书的精神也丝毫未减, 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天天读书。他让工作人员找出他平时喜欢读的书, 放在大木床上。一堆堆散发着阵阵墨香的书籍, 陪伴着他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就这样, 他卧床重读了部分《二十四史》《鲁迅全集》等。

1976年8月底, 也就是毛泽东辞世前半个月, 他突然向工作人员提出要看《容斋随笔》。但书架刚刚调整过, 工作人员一时找不到, 只好向北京图书馆特借室借来了大字本的《容斋随笔》。然而当时毛泽东已无法独自阅读这本书, 他的手颤抖得厉害, 没有了力气, 但还是想自己捧着书来看。此情此景, 令工作人员不禁热泪长流。最后, 还是由工作人员坐在床头, 捧着这本书, 为毛泽东一页一页地读着书中那无数精彩的篇章。

根据当时为毛泽东管理图书的徐中远记载, 毛泽东生前要的最后一本书就是《容斋随笔》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比较喜欢读的一部有较高价值的笔记书) , 时间是1976年8月26日。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9月8日, 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 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 共读了7分钟。

篇4:学问之路——从《容斋随笔》谈起

洪迈的《容斋随笔》是宋代有名的一部笔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洪迈)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辩证考据,颇为精确……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稽考两宋浩如烟海的笔记,《容斋随笔》当得起这个评价。

撰写笔记,是古人治学的一种形式。古人偶有所得,便成学问。宋朝是文雅鼎盛的一代,总宋一代,笔记无数,盛名于今的,有沈括的《梦溪笔谈》、洪迈的《容斋随笔》和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在这三部笔记之后,有明清易代之际顾炎武的《日知录》。从对近世的影响上来说,宋代这三部书固然不如《日知录》,但它们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容斋随笔》的内容非常庞杂,从经史子集到医卜星相,靡不包罗。洪迈的写作也很随意,有所得辄下笔,不构筑体系,不立理论框架,平实道来。然而学问并不掩盖他的立场或性情。例如卷二的“张良无后”:

张良、陈平,皆汉祖谋臣,良之为人,非平可比也。平尝曰:“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矣,以吾多阴祸也。”平传国至曾孙,而以罪绝,如其言。然良之爵但能至子,去其死才十年而绝,后世不复绍封,其祸更促于平,何哉?予盖尝考之,沛公攻峣关,秦将欲连和,良曰:“不如因其懈怠击之。”公引兵大破秦军。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既解而东归矣。良有养虎自遗患之语,劝王回军追羽而灭之。此其事固不止于杀降也,其无后宜哉!

在古人的理念中,祸莫大于杀降。白起杀赵降兵四十万、项羽杀秦降兵二十万,两人都被历代史家谴责。白起、项羽的最后下场都是自杀,尽显杀降的不祥。而李广杀了投降的八百羌人,也不得封侯。

洪迈这段文字的着眼点在“此其事固不止于杀降也”。古人之学,崇尚明断之言,故而一言两语的发明就弥足珍贵。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原道》,一句“有亡国,有亡天下”,便可供几百年后的人来演绎与阐发。洪迈认为,张良的行径比杀降还要恶劣。张良和陈平一样,本质上都是唯事实理性是循的阴谋家。洪迈此处的议论,秉承的是“阴谋家必会罹患阴祸”的宗旨。今人读之,不能以今律古,认为这是陈旧的“因果报应论”。实际上洪迈这种议论的背后,恪守了难能可贵的原则理性,承载的是一种惩恶劝善的精神。在唯事实理性是循、成王败寇论泛行的近世,这种学问立场极其可贵。概而言之,如果一种学问不能承载向上向善的精神,无益于世道人心,那么它就不是学问,而是信息。

再看卷九“朋友之义”:

朋友之义甚重。天下之达道五,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而至朋友之交。故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天下俗薄,而朋友道绝”。见于《诗》。“不信乎朋友,弗获乎上”。见于《中庸》、《孟子》。“朋友信之”,孔子之志也;“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子路之志也;“与朋友交而信”,曾子之志也。《周礼》六行,五曰任,谓信于友也。汉、唐以来,犹有范张、陈雷、元白、刘柳之徒,始终相与,不以死生贵贱易其心。本朝百年间,此风尚存。呜呼,今亡矣!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中国文化的要义,就在《白虎通》所载的这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当中。五伦当中,不见师弟之义,但这一伦包含在了朋友之义中——《周易·兑卦》象曰:“君子以朋友讲习。”韩愈《师说》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近世学人黄侃服膺刘师培的经学,拜刘为师,刘只比黄年长两岁。从经义到事实都表明,师弟之间,就是一种朋友般的和洽关系。但在实际当中,弟子要事师如事父,这是因为要体现对道的尊敬。所以恪守古礼的黄侃,在拜师时要向刘师培磕头。民间习俗里,弟子拜师,都要行跪磕礼。

洪迈在这里申朋友之义,其实是同时在申朋友及师弟之义。从著述的角度看,洪迈此举有其深刻的用意。宋人尊师,出现立雪程门的美谈。但相比于尊师,尊重前贤是更高一层境界的师弟之义。然而宋人做起学问来,多不注意对前贤的师承,而着力于颠覆。所以宋代学术固然有其活力放射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太过浮躁,种种学说显得凿空而来。北宋文章巨公欧阳修怀疑《易传》不是孔子所作,就开了宋人疑经的先河。

对于宋代另一疑经的风云人物晁说之,洪迈颇有微辞:“(晁说之)所辩圣典,非所敢知。但验之天文,不以四时……盖晁不识星故尔。”事实上,尽管晁说之学问渊博,但他的疑经,很多都是“有为而作”。例如他憎恶王安石及其新法,因此王安石尊孟子,他就非孟;王安石附会《周礼》,他就诋詈《周礼》。

洪迈抱持的是一种审慎的学术态度,不务为乖张,与当时浮浪的学风显得不一样。这种平实求真、立言为有益于世道人心的精神,贯穿了《容斋随笔》的始终,这也是本书所承载的无言之道。

这种道在本质上是一种昂扬不屈的精神,是一颗崇雅尊善的心。在中国文化史上,不能载道的书终究不会传世。今人浩如烟海的论文、专著,其价值在哪里,值得反思。

察风气流变

洪迈及其父兄,一门三进士,在南宋享有大名。渊博的学问,使洪迈下笔更加从容。几乎历朝历代都褒赞汉代宽简的刑律,但洪迈不盲从俗论,而显发微之功。他认为“汉轻族人”,指出汉代轻率地族灭臣民的种种史实,如晁错、主父偃、郭解等人,都是本身的罪并不重而被灭族。

近代史家刘咸炘先生认为,读史需要注重两点,一要弄清楚纪事本末,二要知风气的变迁。懂得风气的流变,就能知当时的世情人心,在此基础上挥笔撰述,方能对前人有“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做到前一点容易,但后一点很难,因为你不仅要熟悉纪事本末,还要兼顾到书或志。江淹认为“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而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里说,知道各朝的史事是很容易的,读纪和传就可以了,但志是最难读的。志的难读,是因为不能切开来读,而要有一个通贯的读法。

如刘咸炘先生所言,西汉景、武二帝时期,政风苛急,士风被迫柔和,司马迁觉察此弊,是以《史记》赞狂狷而贬乡愿。司马迁提前预见了士风柔和之弊:王莽权重时,士人附丽无数,争相为王莽赋予政权合法性,当中就有文献大家刘歆。最终王莽篡汉,西汉灭亡。而东汉章、和两帝政风缓和,待士宽厚,因而养成刚强的士风,各地方官遇事,皆可率性挂印而去,不受政府的追责(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在此形势下,班固的《汉书》就提中和而退狂狷。事实上,班固也预见了士风刚强之弊:东汉晚期,士人锋芒过早暴露,出师未捷而先遭到宦官集团的致命打击(党锢之祸),不得不各依豪强,最终导致三足鼎立。

因此,在对《史记》和《汉书》两书的评议之前,就需要对两汉的风气流变有所了解。范晔去汉不远,谙熟汉代历史,又因为南朝的士风卑懦,较之西汉尤甚,是以范晔一部《后汉书》,在赞狂狷而贬乡愿方面,也与《史记》暗合。后人抓住范晔这寥寥一笔的褒贬,贬斥《汉书》专为统治阶级服务,则是不明风气流变的耳食之论了。

在《容斋随笔》里,洪迈对景、武二帝的寡恩少义,都有所指出并批评,如卷十一的“汉景帝忍杀”:

汉景帝恭俭爱民,上继文帝,故亦称为贤君。考其天资,则刻戾忍杀之人耳。自在东宫时,因博戏杀吴太子,以起老濞之怨。即位之后,不思罪己,一旦于三郡中而削其二,以速兵端。正信用晁错,付以国事,及爰(袁)盎之说行,但请斩错而已,帝令有司劾错以大逆,遂父母妻子同产皆弃市。七国之役,下诏以深入多杀为功,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斩。周亚夫以功为丞相,坐争封匈奴降将事病免,心恶之,赐食不置箸,叱之使起,昧于敬礼大臣之义,卒以非罪置之死,悲哉!

矛头直接西汉苛急的政风。然而,汉武盛世的迷梦,长期存在于国人的思想里。这种戕害士风的盛世,究竟有多少值得怀念之处,是一个疑问。其实,先贤早有这方面的认识,如班固《汉书·武帝纪》末的赞里,就只字不谈汉武帝的武功。

洪迈是善于观察历代风气的,这在《容斋随笔》里多处可以体现出来,如卷六的“诞节受贺”:

唐穆宗即位之初年,诏曰:“七月六日,是朕载诞之辰,其日,百寮命妇宜于光顺门进名参贺,朕于门内与百寮相见。”明日,又敕受贺仪宜停。先是,左丞韦绶奏行之,宰臣以古无降诞受贺之礼,奏罢之,然次年复行贺礼。诞节之制,起于明皇,令天下宴集休假三日,肃宗亦然,代、德、顺三宗皆不置节名,及文宗以后,始置宴如初。则受贺一事,盖自长庆年至今用之也。

此则笔记,点出了生日宴会的源头。顾炎武在《日知录》里采用了这些说法,认为古人最初并不重视生日,直到唐玄宗时,才有了设宴集会以庆生的先例,并且自此历代相沿成习。

这些发现,虽然卑之无甚高论,但是“成如容易却艰辛”,就跟“五经无‘真’字”这一结论一样,看似简单,其实拷问的是你读了多少书、读得是否细致。平实的结论背后,字字浸染着好学与勤奋的精神。

当然了,《容斋随笔》里的发现,也并不完全是精辟的。且看卷五的“三代书同文”:

三代之时,天下书同文,故《春秋左氏》所载人名字,不以何国,大抵皆同。郑公子归生,鲁公孙归父,蔡公孙归生,楚仲归,齐析归父,皆字子家。楚成嘉,郑公子嘉,皆字子孔。郑公孙段、印段,宋褚师段,皆字子石。郑公子喜,宋乐喜,皆字子罕。楚公子黑肱,郑公孙黑,孔子弟子狄黑,皆字子皙。鲁公子翚,郑公孙挥,皆字子羽。邾子克,楚斗克,周王子克,宋司马之臣克,皆字曰仪。晋籍偃,荀偃,郑公子偃,吴言偃,皆字曰游。晋羊舌赤,鲁公西赤,皆字曰华。楚公子侧,鲁孟之侧,皆字曰反。鲁冉耕,宋司马耕,皆字曰牛。颜无繇、仲由,皆字曰路。

司马迁曾感慨道:“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对于上古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事迹,博学多闻的荐绅(缙绅)先生尚且“难言之”,这里的“不雅驯”,主要是指语言的不统一、文字阅读的困难而言。而在离秦最近的战国时期,各国的语言文字已很复杂,分异很多,要不然李斯的“书同文”政策也就不会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被列入史册——毕竟,史家是“恒事不书”的。据此种种,夹在五帝和战国两个时期中、茫昧难考的夏、商、周三代,很难说得上是“书同文”。

“三代书同文”笔记的本身是很好的,它显示了洪迈在读书方面的敏锐眼光,也是他擅长从文献中读懂风气的一个侧面。但是作为结论的“三代书同文”,则显得并不得当。

大言欺世

一本著作可以超越它的时代,但不可能脱离它的时代。《史记》和《汉书》都是超越时代之作,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风气所留下的痕迹。洪迈的《容斋随笔》也不例外。宋人好议论,不时有震世的言论出现。如王安石觐见宋神宗时,神宗问唐太宗等人如何,王安石决然说:“陛下当以尧舜为法。”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宋论》中,直斥王安石这是在“大言震神宗”,是奸臣的表现。王夫之这一评价是深刻的,王安石的诗为宋代第一流,但为相却不然。细考王安石生平,不难发现他终其一生都处在“大言欺世”的状态中。掌权后的他,起用的多是峻刻苛厉之人。他的改革,使得中央政府财政充实,然而却导致民生凋敝。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尚算稳固的社会结构,迅速地走向崩溃,为北宋最终的覆亡埋下伏笔。

受风气之累,洪迈不免也沾染大言震世的弊病。《容斋随笔》卷十五“范晔作史”中,对范晔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晔所著序论,了无可取。列传如邓禹、窦融、马援、班超、郭泰诸篇者,盖亦有数也。人苦不自知,可发千载一笑”。这种评价,殊失公允。范晔的《后汉书》骈散兼备,张弛有度,绝非“了无可取”四字就可抹杀。只是范晔书未成而身先死,是以《后汉书》并不如《史记》、《汉书》那样完善。所可喜幸的是,这种大言,在《容斋随笔》里并不多。

无独有偶,南宋的另一大学者郑樵也沾染此习。他反感断代史的作法,在《通志》里如是评价班固:“班固浮华之士,全无学术,专事剽窃。”这是非常严苛的评价了,然而同样也有失公允。班固的《汉书》,体例与《史记》一脉相承,文笔典雅含蓄,可堪寻味之处甚多。在作史体例上,它也未失会通之旨,例如《史记》八书偏重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而《汉书》十志则更贯通古今,不能以断代限之。

大言必然欺世,因为它只满足人一时的痛快,不是冷静思考的结果。如果一个时代尊崇的都是放言高论的人,那么这个时代离堕落也不远了。宋代学术之弊就在于此。但宋代有一个可贵之处,就是当时的政制能让冷静思考的人得到发言的渠道,从而有效地抵制这种流弊。在王安石当权时,天下士子翕然从之,对之尊崇不已。而司马光、苏轼等人也纷起力说其非,批评王安石的学说及做法。神宗皇帝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与王安石形同水火,但神宗依然重用他。在司马光力辞之后,神宗又让他设局继续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不愿居住在汴京,神宗竟然允许他携局迁往洛阳。由此也可见,宋室待士之宽,古今罕见。

像王安石、洪迈、郑樵的这种大言,已经失去了平心静气,不可能深刻。王安石一句“断烂朝报”,就把《春秋》发落了事。古代中国伟大的史学传统,正是踵武《春秋》而成,岂是一句“断烂朝报”可废黜得了的?

学问的形式

《容斋随笔》的一大问题,在于它的体例不精纯。在此书中,往往是这一则札记论史,下一则札记论诗,各领域的内容无条理地堆放在一起,跳跃性很大。同时,笔记愈往后就愈随意,错谬的地方不少,这些都已有人指出。

张舜徽先生在《爱晚庐随笔》里论及《史记》,列举了历史上众多指摘《史记》错误的书,然后认为这些著作都不足以撼动《史记》的地位。因为《史记》是大江,即使在江上沉没一艘粪船,也不足以污染江水。而那些境界狭小、视野逼仄的著作,有一点小瑕疵就足以致命,它们就像是一盆水,只要有人往里吐一口痰,此水就已污浊不堪。

《容斋随笔》自然不能与《史记》相提并论,在相似的著作中,它也不如后起的《日知录》、《廿二史札记》,因为后两者的体例比前者更加精纯,作者的思力也更深。洪迈足够博学,但博学不与大学问直接挂钩,因为若是博学表现不得当,就成了意义甚微的炫博了。即就《谈艺录》和《管锥编》两书来看,同样都是钱钟书先生的手笔,但是《谈艺录》的体例更精纯,而《管锥编》试图杂糅中西,体例驳杂。两者对比,《谈艺录》的价值要大于《管锥编》,是必将传世的书,尽管《管锥编》在俗世中的声名更高。

如果用古人的眼光去看《容斋随笔》,它还有各种不足。《四库全书》的编者也只是把它定位为南宋说部之首,评价看似很高,但“说部”两字,说明了它在古人眼中,只是小说家者流。但即使这样,仍不足以掩盖此书在今天的光芒。

把《容斋随笔》放入当代,它无疑已是“大江”,是一部非常杰出的学问著作。对今人来说,《容斋随笔》不是野史逸闻的汇集,也不是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琐闻、考据著作。它的一大价值,就在于其学问表现形式——笔记。

纪传体史书的无力为继,尚算正常,因为像钱穆先生这样学殖深厚又恪守传统的学者都不能做到。但是像笺注、笔记这些传统的学问形式,还可以供人采用。尤其是笔记,它不会过时,因为它最能体现性情与学问。笔记在宋代昌盛以来,一直是古人做学问的重要手段。今人如若入手笔记(尤其是文言笔记),做得好的,可以出现新的《日知录》;力所不逮的,只要是忠于自己的撰述,也不失为时代的实录,成为后人治学的重要材料。

篇5:《容斋随笔》节选原文及翻译

鲁直《题阳关图》诗云:“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又《集》中有《书韦深道诸帖》云:“斛律明月,胡儿也,不以文章显,老胡似重兵困敕勒①川,召明月作歌以排闷。仓促之间,语奇壮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予按《古乐府》有《敕勒歌》,以为齐高欢攻周玉壁而败,恚愤②疾发,使斛律金唱《敕勒》,欢自和之。其歌本鲜卑语,词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鲁直所题及诗中所用,盖此也。但误以斛律金为明月,明月名光,金之子也。欢败于玉壁。亦非困于敕勒川。

【注释】

①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恚愤:愤怒。《后汉书·隗嚣传》:“九年春,嚣病且饿,出城餐糗糒,恚愤而死。”

【译文】

篇6:初中容斋随笔阅读答案

①汉光武讨王郎时,河北皆叛,独巨鹿、信都坚守,议者谓可因二郡兵自送,还长安。惟邳彤不可,以为若行此策,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公既西,则邯郸之兵,不肯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逃亡可必也。光武感其言而止。东坡曰:“此东汉兴亡之决,邳彤亦可谓汉之元臣也。”彤在云台诸将之中,不为人所标异,至此论出,识者始知其然。

②汉高祖没,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发丧。郦商见食其曰:“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比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亡可翘足待也。”食其入言之,乃发丧。然则是时汉室之危,几于不保,郦商笑谈间,廓廓无事,其功岂不大哉?然无有表而出之者!迨吕后之亡,吕禄据北军,商子寄绐之出游,使周勃得入。则郦氏父子之于汉,谓之社稷臣可也。寄与刘揭同说吕禄解将印,及文帝论功,揭封侯赐金,而寄不录,平、勃亦不为之一言,此又不可晓者。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容斋随笔·邳彤郦商》)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识者始知其然 ____________ (2)非尽族是 ____________

(3)比闻帝崩 ____________ (4)商子寄绐之出游 ____________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公既西,则邯郸之兵 (2)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B.(1)以故不发丧 (2)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

C.(1)迨吕后之亡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D.(1)不为人所标异 (2)平、勃亦不为之一言

19.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然无有表而出之者!

(2)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20.邳彤阻止光武帝西撤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表达)(2分)

21.根据文意,概括邳彤、郦商的共同点。(4分)

答案:

1. (1)才 (2)诛杀,灭族 (3)等到 (4)欺骗(4分)

2. C(2分)

3. (1)可是没有人表彰他让他得以显露。(表、出,2分)

(2)后来,郦寄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成为侯,又因为获罪被削夺了爵位,这真可惜呀!(嗣、以、被动句,3分)

4. 不但白白失去黄河以北地区,还会惊动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邯郸的兵马也会逃散(2分)

5. (1)有远见卓识 (2)有拯救汉室之危的大功 (3)有功而无名(4分)

【参考译文】

汉光武帝征讨王郎时,河北地区都叛乱了,只有巨鹿、信都两地还在坚守,有人建议光武帝可由这两郡的.兵马护送回长安。只有邳彤不赞同,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计策行事,不是会白白失去河北地区,更必定惊动三辅吗。且西行之后,邯郸的兵马不肯背弃守城的主将而千里护送,必定会离散逃跑。光武帝被他说服而没有西行。苏东坡说:“这是决定东汉兴亡的关键,邳彤也可被称之为汉的重臣。”邳彤在云台众多将领之中,不被人们认为有与众不同之处,到苏东坡这一论断出现,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出色。

篇7:容斋随笔名句

卷五·平津侯

作者:洪迈

公孙平津本传称其意忌内深,杀主父偃,徙董仲舒,皆其力。然其可称者两事:武帝置苍海、朔方之郡,平津数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上使朱买臣等难之,乃谢曰:“山东鄙人,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专奉朔方。”上乃许之。卜式上书,愿输家财助边,盖迎合主意。上以语平津,对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休而乱法,愿勿许。”乃罢式。当武帝好大喜功而能如是,概之后世,足以为贤相矣!惜不以式事载本传中。

译文

篇8:《容斋随笔》: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容斋随笔》是古代文言笔记小说,内容包罗万象,有对宋朝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有对宋朝以前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的记述;还有去伪存真的考订,入情入理的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

【关于作者】

洪迈从小就勤奋好学,一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他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多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这部著作。

【精彩选读】

大义感人

楚昭王遭到吴王阖闾的猛攻,国家灭亡,自己也被迫出逃,楚国的父老乡亲们给他送行,楚昭王说:“父老乡亲们回去吧,何愁没有国君呢?”父老乡亲们说:“哪里还会有像大王这么贤明的国君呢?”于是父老乡亲们纷纷跟着楚昭王出逃。申包胥见状连忙赶往秦国求救,楚国最终因此得以复国。

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后,召集了各地有声望的人,并对他们说:“父老乡亲们长时间被秦朝苛酷的刑法所迫害,现在我统治关中,与大家相约定下三条法律。我之所以入关,是为了替父老乡亲们除去祸害,并不是为了侵犯和虐待老百姓,请大家不要担心。”之后刘邦又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到各郡县乡邑,向百姓宣传政策,关中的百姓都很高兴。不久,项羽率大军入关,所过之处,鸡犬不宁,血流成河,人民对项羽大失所望。于是刘氏四百年的江山基业就这样奠定了。

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躲避安禄山的叛军,逃到扶风(今陕西宝鸡东)时,士兵中有许多人想逃走,而且谣言四起,对唐明皇出口不逊。唐明皇召见将士们说:“我用人不当,以致安禄山发动叛乱,现在必须长途跋涉以避开叛军的锋芒。各位仓猝之间跟随我出走,不能与父母、妻儿告别,对此我感到很惭愧。现在大家想回家就可以回去,我继续前往四川,今天在此和大家诀别。回去见到父母和长安的父老们,替我问候他们。”众将士听了都哭着说:“无论是生是死,我们都跟随皇帝陛下。”于是谣言便自动消失了。

安禄山的叛军围困张巡驻守的雍丘城(今河南枸县),将士们劝张巡投降,张巡于是率领众将士朝拜皇帝的画像。将士们都痛哭流涕,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将士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坚定了。

唐德宗时,河北有四个人叛乱称王。李抱真派贾林劝说王武俊,并假托皇帝的话说:“朕以前的确把事情做错了,朋友之间发生了误会,尚且可以相互道歉,何况我身为天下君主呢?”王武俊于是首先倡议其他称王的人一同归顺朝廷。等到德宗皇帝在奉天(今陕西乾县)下诏书时,王武俊派人对田悦说:“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

王庭凑窃据了成德(今河北正定)以后,韩愈奉命前去安抚。王庭凑前去迎接韩愈。到客馆后,王庭凑又在庭院内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韩愈向王庭凑和士兵讲述了安史之乱以来背叛和归顺朝廷的利害关系及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王庭凑害怕军心动摇,挥手让士兵出去,最终王庭凑还是归顺了唐朝。

以上这几件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所用的方法都是相同的。我们宋朝在靖康(1126—1127)、建炎(1127—1130)年间所遭受的灾难严重到了极点,但是却没有听说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国学任务】

下面几个成语均出自《容斋随笔》,请你根据释义写出来寄给我们,全部答对就能获得精美奖品。

1. ( )也萧何,( )也萧何: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2.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 )( ):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篇9:容斋随笔诸葛公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盖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锺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魏延每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事一旦之谲以规咸阳哉!司马懿年长于公四岁,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祚汉,非人力也。“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诗尽之矣。

译文

篇10:容斋随笔名句

汉高祖用韩信为大将,而三以诈临之:信既定赵,高祖自成皋度河,晨自称汉使驰入信壁,信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项羽死,则又袭夺其军;卒之伪游云梦而缚信。夫以豁达大度开基之主,所行乃如是,信之终于谋逆,盖有以启之矣。

译文

篇11:容斋随笔名句

卷八·东晋将相

作者:洪迈

西晋南渡,国势至弱,元帝为中兴主,已有雄武不足之饥,余皆童幼相承,无足称算。然其享国百年,五胡云扰,竟不能窥江、汉,苻坚以百万之众,至于送死淝水,后以强臣擅政,鼎命乃移,其于江左之势,固自若也,是果何术哉?尝考之矣,以国事付一相,而不贰其任,以外寄付方伯,而不轻其权,文武二柄,既得其道,余皆可概见矣。百年之间,会稽王昱、道子、元显以宗室,王敦、二桓以逆取,姑置勿言,卞壶、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不任事,其真托国者,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而已。方伯之任,莫重于荆、徐,荆州为国西门,刺史常都督七八州事,力雄强,分天下半。自渡江讫于太元,八十余年,荷阃寄者,王敦、陶侃、庾氏之亮、翼、桓氏之温、豁、冲、石民八人而已,非终于其军不辄易,将士服习于下,敌人畏敬于外,非忽去忽来,兵不适将,将不适兵之比也。顷尝为主上论此,蒙欣然领纳,特时有不同,不能行尔。

译文

作者:佚名

篇12:容斋随笔名句

卷十二·逸诗书

作者:洪迈

逸《书》、逸《诗》,虽篇名或存,既亡其辞,则其义不复可考。而孔安国注《尚书》,杜预注《左传》,必欲强为之说。《书》“汨作”注云“言其治民之功”,“咎单作《明居》”注云:“咎单,主土地之官。作《明居》,民法”,《左传》“国了赋辔之柔矣”注云“义取宽政以安诸侯,若柔辔之御刚马”,如此之类。予顷教授福州日,林之奇少颖为《书》学谕,讲“帝厘下土”数语,曰:“知之为知之,《尧典》《舜典》之所以可言也;不知为不知,《九共》、《槁饫》略之可也。”其说最纯明可嘉,林君有《书解》行于世,而不载此语,故为表出之。

译文

作者:佚名

篇13:容斋随笔名句

作者:洪迈

古人无忌讳。如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宫而不敢哭,武子命之哭。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有父死,将出哭于巷者,曾子曰:“反,哭于尔次。”北面而吊焉。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哭于子贡寝门之外,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夫以国卿之寝阶,许外人入哭而葬;已所居室,而令门弟子哭其亲;朋友之丧,而受哭于寝门之外;今人必不然者也。圣贤所行,固为尽礼,季孙宿亦能如是。以古方今,相去何直千万也。

译文

作者:佚名

古代的人没有忌讳。例如季武子建成陵寝,杜氏原来就葬在寝殿西边台阶之下。杜氏后人请求将其先人合葬在季氏寝陵之中,季武子同意了这个请求。杜氏家人进入夜殿却不敢哭,季武子让他们哭。曾子跟客人站立在大门旁边,他有个弟子父亲死了,想出门到巷中哭悼,曾子说:“回去到你的.住处哭吧。”并且面向北悼念他。伯高死在卫国,有人向孔子报丧,孔子说;“这是因为端木赐(孔子的学生,字子贡,卫国人)才来见我,我要对着端木踢哭悼。”于是在子贡的内室门外哭,让子贡作这件事的当事人,说:“这是为你的缘故而哭悼伯高的,来慰问你的人应该拜见他。”身为公卿的人的寝殿阶下,允许外人进来哭悼甚至安葬;自己所住的居室内,能让门下学生哭悼他的父亲;朋友有丧事的时候,能在内室门外接受哭悼;现在的人一定不会象这样圣明的贤人所作所为,当然是全都符合礼数,连季孙宿(即季武子)也能这样,用古代来跟当今相比,相差何止千千万万。

上一篇:数字万用表使用总结及技巧下一篇:三汊镇李巷社区2012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