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牌游戏引起的思考

2024-04-23

红黑牌游戏引起的思考(精选6篇)

篇1:红黑牌游戏引起的思考

红黑牌管理游戏的背后思考

一场收费不菲的管理培训中,红黑游戏往往是重头戏。各类培训公司也推出不同版本、不同侧重的游戏设计,参加游戏者在经历一场相当艰辛的博弈之后,每每收获良多,甚至有提醐灌顶之感。普遍的心得是:双赢、合作、与人为善、包容等等。但如果认识到此止步,这场游戏的价值,其实有一多半都被浪费了。

这场游戏告诉我们的,仅仅是合作与双赢?这场游戏所揭露的,仅仅是人性深处的自私、狭隘、不合作、背信弃义、争强好胜、窝里斗、表里不一?绝不仅仅如此。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游戏的全过程(由于各公司设计的内容不同,这里以标准版本为例):

人员组织:

将一群人分成A、B两组,两组人之间不许交流,在经过内部讨论、投票之后向对方出牌,出牌只能是红黑两色。另备一名通讯员,用于在两组之间公布对方的出牌,通讯员必须在确认A或B组的出牌结果有效之后,才能公布对方小组的出牌。

游戏规则:

1、双方各自选择出自己的组长,由组长组织投票,统计出多少红牌、多少黑牌,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报告通讯员小组的投票的结果;

2、小组中,只要有一人弃权,则该次投票无效,投票的有效性由通讯员进行否定或确认;

3、得分规则如下:

如果双方都出黑牌,各得正3分

如果有一方为红牌,另一方为黑牌,则出黑牌方得负5分,出红牌方得正5分

如果双方都出红牌,各得负3分

4、游戏一定要进行5轮投票,其中第二轮得分×2,第四轮得分×3,最后的胜负规则是:累计正分最高者获胜。(有些培训公司课程中,还设有两小组谈判环节,让两小组的人沟通,当然,谈判之后往往并不能遵守承诺。)

游戏过程:

主持人宣布游戏开始之后,小组之间不得交流,但小组内部可以充分沟通,同时,主持人不会回答任何游戏参与者提出的任何问题。两小组被分开在两个会议室,众人乱作一团,有少数人立即自告奋勇要求当组长,然后各自发表竞选宣言,最后,往往是自信心极强、口才良好的人当选。

然后开始投票,这也是更加混乱的过程。少数人对游戏规则云里雾里,甚至毫不关心;有些人立即发表看法,有人要求选红牌,也有人提出选黑牌,相持不下。但最后通常是红色的呼声占了上风,因为他们的观点是:要么大家两败俱伤,要么我们就赢大了!而选黑色的人则抱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对方出黑,我们才有得分的机会,如果对方选红,自己就亏大了!更多的人是双面派,好象选红也行,选黑也行。人群中开始有了争论,不同的观点都想说服对方,而有些人打起了盹,懒得理会这一切。好一副芸芸众生像!

然后开始举手投票,统计投票时,结果总是不对,原来一是小组人数没有核实,二是有人要么举了两次手,要么根本不举手。混乱之中,有人开始呼吁更换组长,有人认为选举不民主,扬言要弃权,这个过程中,嗓门特别大的占有优势。在出现几次弃权后,大家都认为弃权是在浪费时间,于是众口一词:不许弃权!到后来,打算弃权的人也觉得内疚,也不再闹嚷了。因为游戏通常在晚上开始,到这时往往已经是深夜十二点过。

很快,通讯员来了,要求组长报告投票结果。组长这个时候对事情还没搞清楚呢,说话结结巴巴,引来嘘声一片。通讯员说:我宣布,你们小组的投票结果无效!通讯员一走,众人立即闹开,有反思问题的,有要求换组长的,还有询问游戏规则,混乱得一塌糊涂。

如果组长的头脑清醒、嗓门够大,还能维持局面,否则他只能主动让贤了。如果出现换组长的情况,混乱会一再重复,直到有一位足够强势的组长出现。

选红的呼声逐渐高涨。众多摇摆不定的双面派,开始倾向于选红。选黑的在坚持,但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小。小组的结果出来了:选红!好不容易让通讯员认可了投票结果,这时第一轮的结果出来:A组选红、B组选红。双方各得负3分。

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如果是男性任小组长,第一轮选择的结果几乎百分之百是红牌,而女性任组长的,还偶有选黑牌的可能。当然,如果通讯员多折腾几次,女性当选组长的机会微乎其微。

后几轮投票的过程相对流畅,结果也能较快地出来。在我经历的三次游戏中,出现如下的结果:

第一轮第二轮(×2)第三轮第四轮(×3)第五轮

A组B组A组B组A组B组A组B组A组B组

第一场红红红黑红红红红黑黑

第二场红红红红红黑红红黑黑

第三场红黑红黑红黑黑黑黑黑

他们最后的得分是:

第一场:A组-2,B组-22

第二场:A组-10,B组-20

第三场:A组+32,B组-26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场的B组组长是一位非常坚定的女性,她坚持不移地鼓动大家选黑牌,当然,小组成员也因她的坚定付出了代价,做出50个俯卧撑,而她则做了100个。

我相信经历了这三场游戏的人一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对于第一场游戏而言,其实在第三轮投票时,形势非常有利,我建议大家要投黑牌,这样迷惑对方,即使对方出红,我们受到的损失也较少(因为第二轮的得分要×2,而第四轮的得分要×3),这样在第三轮时,我们要出红牌,对方已经受到误导,这一轮很可能出黑牌,而这一轮的得分,有着一锤定音的效果!

在第二场游戏中,双方小组长的更迭几乎成为一场闹剧,最后,受到教官毫不留情的训斥:看看你们累计总分是多少!你们在浪费了多少资源,最后却是两败俱伤!

第三场游戏富有戏剧性,看来B组最后在第四轮打动了A组,他们也开始出黑牌,当然,这已经是强者的姿态,因为他们已经胜算在握。

很多人做这个游戏彻夜不眠,很多人做完游戏之后小流满面,这是什么神圣的游戏,有如何震撼心灵的效果?这仅仅是一场游戏而已,用得着这样吗?

人生也不就是一场游戏吗?但人生这场游戏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我们仅有一次机会——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

游戏玩得不好,我们可以重新来过,我们甚至可以改变游戏规则,以获得对我们有利的结果,但我们的人生呢?我们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任何规则,甚至我们也会有游戏临近结束之际,才知道这场游戏的规则和寓意,这是个多么可悲和无奈的事实!

让我们回顾一下,游戏给予我们的反思和启迪:

一、团队中的人性

选小组长以及投票的过程,正是一个人性集中展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张扬、有的人沉默、有的人迷茫。对于任何一位领导人,唤醒“沉默的大多数”才是带领团队取胜的首要目标。

当通讯员否定小组的投票结果之后,小组内部往往立即产生骚动,这时小组长如果不够强势,他将失去地位,但如果小组长过分强势,他也带领团队进入误区,第三场游戏的结果说明了这一点。

经历最初的无序状态之后,有三种人的面目基本清晰,让我们近距离地看一看他们的眼睛,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一种人,坚决要求出红牌,他们代表了人性深处的好斗、攻击、自私和自我至上。他们的口号是:要么赢得整个世界,要么彻底失去,或者与对手同归于尽!这是非常典型的赌徒心态。或者说,这是狼的行为。

第二种人,他们是温和的,包容的,他们希望与竞争共同把市场做大,达到双赢。他们是理性的,但更多的是理想主义: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宽容、和气、与人为善,就一定能得到对方的相同的回应,他们怎么知道一定就能双赢呢?他们的理想是有条件的,他们需要生活适宜的环境里。或者说,这是羊的行为。

第三种人,他们是盲目的,迷惑的,他们缺乏足够的智慧去明辨是非,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出什么牌,他们很容易受到诱导,可以说,他们的心智基本是不成熟的,或者,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他们要么随大流,要么不表态,要么干脆放弃。

那个,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没有即是理性,也是现实的,充满智慧,即懂得积极进取,又知道宽容包涵,也知道适时放弃的人?没有。因为这正是游戏设计的圈套,游戏设计者只想通过这个游戏,集中地暴露人性中隐藏的、阴暗的东西,毕竟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自己的盲点和误区,不幸的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因此,集中暴露人性弱点,正是游戏设计的精妙之处。

二、合作与沟通,进取与放弃,强者与弱者

我们什么时候去进攻,但在什么时候包容?有些人在游戏开始,想通过一些方式与另一小组的成员沟通,最后以便达成双赢的格局,但最后不能如愿,原因在于:一是小组之间无法沟通;二是最初的协议,很容易被破坏和改变。在投票之前,有人提出,我们应该主动诚信!招来众人的责备,诚信是有代价的!诚然,某个小组一旦受伤之后,很快变得富有攻击性。这不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吗?做生意一旦受骗上当,立即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亲;被一个戴眼镜的人骗过一次,以后再看戴眼镜的,觉得个个都目面可憎。再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世界里,我们渴望沟通,可是我们真正花了多少心思去沟通?一旦沟通不畅,我们就轻易放弃了,我们开始认为问题的根源都在对方身上,因为对方是那样蛮不讲理、不可理喻、冷酷无情。

有人说,强者可以给对方出黑牌,因为他有这个风险承受力,那么弱者呢?弱者只能等待机会(对方出黑牌的时候),否则只能两败俱伤?游戏设计另一个精妙之处,就是设计了“弃权”这样一个选择,这也是你的权利之一啊。

在游戏之中,人们轻易就放弃了“放弃”这种权利,因为如果这样会耽搁大家的时间。在团队,有时我们也会轻易放弃,因为我们要考虑集体的利益。但是我们回顾一下游戏的胜负规则:累计正分最高者获胜。事实上,如果我们坚持弃权,至少我们还可以得到“0”分,而不是双方血淋淋都得了很高的负分!于是有人说,退出,也是一种智慧,正如三十六计中“走为上”一样,在某些场合下,这正是最高的智慧。

真正的强者,一定拥有强者的智慧,那就是“强者的心态,弱者的姿态”。他们可以把身段放低,他们谦恭而温良,他们的“诚信”,不用挂在脸上,也不用说出声来,那只是他们的基本信念。这样的强者,他们在哪里呢?

真正由强者主导的世界,一定会给弱者设置退出的机制,而且会保护这种机制。但是真正的弱者,能不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呢?懂得退出的人,往往不再是弱者;而不懂退出的人,才是真正需要保护的,但他们往往并不明白,谁能帮得了他们呢?

三、变化与不变,智慧与责任,承诺与信仰

我曾经问过那位带领小组走向失败的小组长,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到最后的?为什么你要不遗力地鼓动大家选黑牌,甚至在大家投票之后,你能顶着被“罢免”的压力,还努力鼓动大家选黑牌?她淡淡一笑:是责任。

是责任!多么平淡而一字千钧的语言!

反思我们在团队之中,有多少时候敢于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向目标迈进而不是改变目标。因为我们太容易让自己变得灵活,我们的理由是,这个世界是变化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因此,我们的目标可以调整,方向可以改变,战略可以重建。我们的理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而有些时候,我们一意孤行,听不进任何反对和批评意见,我们认为,这是对的,我们就矢志不移地去做,最后的结果,也许我们成功了,也许失败,我们如何来反思呢?难道仅仅给自己说:这是天意,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三分人事,七分天命?

如果真是这样,这些话无须我们说出来,因为绝对的真理人人都知道,说出来,反倒成为废话。那么,什么才是我们为与不为的指导原则?

首先是责任。既然成为团队的领导,就要为这个团队付出一切。一位母亲,在子女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会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将自己的孩子拯救出来,我们在歌颂这伟大母性的同时,不妨想想,这种力量来自何方?不正是责任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领导为团队的付出,比得上母亲对子女的付出呢?国有企业显然做不到,因为领导是上级任命的,不象母亲之于子女,经历了十月怀胎之苦,经历了一朝分娩之痛,不象母亲之于子女那样,血脉相通、心心相映。某些领导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束缚,只有少数人理解,这是责任。

其次是智慧,是在责任基础之上的智慧,或者说是在智慧基础之上的责任。最初我们可能并不聪明,但责任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最初我们还不够强大,也是责任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有智慧的责任可以避免我们犯方向性的错误。那位在对方连出两次红牌之后坚持第三轮也出黑牌的组长,她的责任心值得嘉许,但她的智慧在哪里去了?在第一轮出牌之后,结果对自己不利,这时他们就应该反思策略了,如果以羊的仁慈去包容狼的攻击,羊真的会失去一切,而狼会得到一切。我问她,你为什么不选择弃权?她无言以对。

如果我们愿意为团队奉献,那么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要成为团队的领导人,或者在团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这样才做到自己的责任。当然,我们在团队的地位,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责任心,一方面也取决于我们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成为团队的领导,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做出一个进攻或者防守的策略,我们还可以选择放弃,还可以放弃不作为,这也是我们的权利啊,我们为什么要轻易地放弃这种权利?

这时想到诸葛亮的六出祈山。在传统文人的心中,六出祈山代表了一种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先生在先王临死之际做出的承诺。面对平庸无能的上司,如果他真的为天下苍生承担责任,他为什么不取而代之?面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收复中原之战,他为什么要坚持出山,直到战死在沙场?这可能已经不是智慧与责任的问题,而是信仰的问题。信仰是不可以指责的。对于有信仰的团队领导,他一样会犯错误,一样会走向死亡,但我们不能不去尊敬。

四、博弈与纳什均衡,宇宙的终极真理

事实,红黑游戏的来自于图克(Tucker)19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博弈模型“囚徒困境”,在博弈论中,这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典型案例。(所谓的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各博弈方都完全了解其他博弈方在各种情况下损失或收益,也知道自己在在各种情况下的损失或收益。)

囚徒困境博弈的基本假设如下: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但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只要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结成攻守同盟。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罪名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从宽,立即释放,而不认罪者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同时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

在两人不能串通且完全理性的前提下,一定是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会顾同伙的利益,并且双方又都不会相信对方的合作精神,最后的结果,只能实现对他们都不理想的结果(各判5年),即他们摆脱不了的“囚徒困境”。该结局也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本文并不深入讨论博弈论与纳什均衡,因为决定博弈结果的因素太多了:双方知道的信息是否完全(很多人游戏进行一多半,还不清楚规则);是否可以沟通(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想方设法去打探对方的信息);双方的协议是否得到遵守(如果有人违背协议,他就是最大的利益所得者);双方是否理性(想一想那位坚持要出黑牌的组长吧)等等。在多次游戏之后,我惊讶地发现,真正“双赢”的局面,从来没有出现过。

为什么?这是游戏的陷阱,还是人生的陷阱?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告诉我们:我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能量。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是固定的,而且永远不会改变,能量虽然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任意地消耗自然中的能量呢?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我们会“得到一定的惩罚”。这个惩罚就是我们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熵。熵是一种能量单位,但是它已经不能再被转化做功了,也就是,它已经没有用了。换句话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天天看上去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在变得更加漂亮,但是,它却不可避免地一天天走向了死寂。当死寂走向尽头,宇宙重新大爆炸,一切重来。这正如佛教所说的:成、住、坏、空,这就是宇宙的真相。当代的科学与远古的智慧,竟是惊人的相似!

一旦领悟到宇宙的终极真理,一时一地的输与赢,有什么意义呢?

需要说明的是,红黑游戏基本上不会有赢家。没有人在这场游戏会感觉自己真正赢了,所有的人都在反思,为自己人生的盲点和误区,为人性深处的欲望,为人与人组成的社会。

最后,想到李嘉诚先生在今年四月接见大陆来访的企业家时,提出的四个问题,再温习一次,作为此文的结尾:

1、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

2、当我们梦想成为领袖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

3、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

4、当我们每天都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样自我反省吗?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篇2:红黑牌游戏引起的思考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游戏的全过程(由于各公司设计的内容不同,这里以标准版本为例):

人员组织:

将一群人分成A、B两组,两组人之间不许交流,在经过内部讨论、投票之后向对方出牌,出牌只能是红黑两色。另备一名通讯员,用于在两组之间公布对方的出牌,通讯员必须在确认A或B组的出牌结果有效之后,才能公布对方小组的出牌。

游戏规则:

1、双方各自选择出自己的组长,由组长组织投票,统计出多少红牌、多少黑牌,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报告通讯员小组的投票的结果;

2、小组中,只要有一人弃权,则该次投票无效,投票的有效性由通讯员进行否定或确认;

3、得分规则如下:

如果双方都出黑牌,各得正3分

如果有一方为红牌,另一方为黑牌,则出黑牌方得负5分,出红牌方得正5分

如果双方都出红牌,各得负3分

4、游戏一定要进行5轮投票,其中第二轮得分×2,第四轮得分×3,最后的胜负规则是:累计正分最高者获胜。(还可有两小组谈判环节,让两小组的人沟通,当然,谈判之后往往并不能遵守承诺。)

游戏过程:

主持人宣布游戏开始之后,小组之间不得交流,但小组内部可以充分沟通,同时,主持人不会回答任何游戏参与者提出的任何问题。两小组被分开在两个会议室,有少数人立即自告奋勇要求当组长,然后各自发表竞选宣言,最后,往往是自信心极强、口才良好的人当选。

然后开始投票。

很快,通讯员来了,要求组长报告投票结果。

让我们回顾一下,游戏给予我们的反思和启迪:

一、团队中的人性

选小组长以及投票的过程,正是一个人性集中展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张扬、有的人沉默、有的人迷茫。对于任何一位领导人,唤醒“沉默的大多数”才是带领团队取胜的首要目标。

当通讯员否定小组的投票结果之后,小组内部往往立即产生骚动,这时小组长如果不够强势,他将失去地位,但如果小组长过分强势,他也带领团队进入误区,第三场游戏的结果说明了这一点。经历最初的无序状态之后,有三种人的面目基本清晰,让我们近距离地看一看他们的眼睛,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一种人,坚决要求出红牌,他们代表了人性深处的好斗、攻击、自私和自我至上。他们的口号是:要么赢得整个世界,要么彻底失去,或者与对手同归于尽!这是非常典型的赌徒心态。或者说,这是狼的行为。

第二种人,他们是温和的,包容的,他们希望与竞争共同把市场做大,达到双赢。他们是理性的,但更多的是理想主义: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宽容、和气、与人为善,就一定能得到对方的相同的回应,他们怎么知道一定就能双赢呢?他们的理想是有条件的,他们需要生活适宜的环境里。或者说,这是羊的行为。

第三种人,他们是盲目的,迷惑的,他们缺乏足够的智慧去明辨是非,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出什么牌,他们很容易受到诱导,可以说,他们的心智基本是不成熟的,或者,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他们要么随大流,要么不表态,要么干脆放弃。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没有即是理性,也是现实的,充满智慧,即懂得积极进取,又知道宽容包涵,也知道适时放弃的人?没有。因为这正是游戏设计的圈套,游戏设计者只想通过这个游戏,集中地暴露人性中隐藏的、阴暗的东西,毕竟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自己的盲点和误区,不幸的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因此,集中暴露人性弱点,正是游戏设计的精妙之处。

二、合作与沟通,进取与放弃,强者与弱者

我们什么时候去进攻,但在什么时候包容?有些人在游戏开始,想通过一些方式与另一小组的成员沟通,最后以便达成双赢的格局,但最后不能如愿,原因在于:一是小组之间无法沟通;二是最初的协议,很容易被破坏和改变。在投票之里,有人提出,我们应该主动诚信!招来众人的责备,诚信是有代价的!诚然,某个小组一旦受伤之后,很快变得富有攻击性。这不是我们人生的缩影吗?做生意一旦受骗上当,立即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亲;被一个戴眼镜的人骗过一次,以后再看戴眼镜的,觉得个个都目面可憎。再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世界里,我们渴望沟通,可是我们真正花了多少心思去沟通?一旦沟通不畅,我们就轻易放弃了,我们开始认为问题的根源都在对方身上,因为对方是那样蛮不讲理、不可理喻、冷酷无情。

有人说,强者可以给对方出黑牌,因为他有这个风险承受力,那么弱者呢?弱者只能等待机会(对方出黑牌的时候),否则只能两败俱伤?游戏设计另一个精妙之处,就是设计了“弃权”这样一个选择,你也是你的权利之一啊。

在游戏之中,人们轻易就放弃了“放弃”这种权利,因为如果这样会耽搁大家的时间。在团队,有时我们也会轻易放弃,因为我们要考虑集体的利益。但是我们回顾一下游戏的胜负规则:累计正分最高者获胜。事实上,如果我们坚持弃权,至少我们还可以得到“0”分,而不是双方血淋淋都得了很高的负分!于是有人说,退出,也是一种智慧,正如三十六计中 “走为上”一样,在某些场合下,这正是最高的智慧。

真正的强者,一定拥有强者的智慧,那就是“强者的心态,弱者的姿态”。他们可以把身段放低,他们谦恭而温良,他们的“诚信”,不用挂在脸上,也不用说出声来,那只是他们的基本信念。这样的强者,他们在哪里呢?

真正由强者主导的世界,一定会给弱者设置退出的机制,而且会保护这种机制。但是真正的弱者,能不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呢?懂得退出的人,往往不再是弱者;而不懂退出的人,才是真正需要保护的,但他们往往并不明白,谁能帮得了他们呢?

感言:懂了这么几点

1.出于责任感,要将团队带领到成功,需要暂时屈曲自己来引导对方的合作

篇3:“缺失”引起的思考

首先是集体荣誉感缺失。孩子们对集体的意识淡薄, 没有觉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就是在为班级这个集体赢得荣誉。在他们的认识中, 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才会尽心尽力去完成, 觉得自己从中无利益可得就可做可不做。其次是责任感的缺失。不仅仅是在班级、学校时责任感的缺失, 在对自己、对家人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亦有缺失, 更不用说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什么原因造就了如此的孩子们呢?思考后觉得孩子集体荣誉感的缺失大体缘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 是一种特殊的营养, 能够帮助孩子们长大。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穿, 学习没有目标, 生活得很迷茫, 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孩子跟家长的沟通少, 家长忙于工作或者应酬疏忽了孩子, 孩子根本不了解“责任”一词, 更无从得知它的内涵;另外家庭的溺爱造成现在的孩子自私、攀比, 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 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更不会想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许多学生时刻需要老师、同学、家长的监督, 不主动参加劳动;学习自觉性差, 少数孩子连作业都不能保证及时完成。究其原因, 这主要是他们缺乏责任意识的结果。目前独生子女较多, 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所有的事都围着孩子转, 促使孩子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 不去理会他人的感受;有的家长就是过分溺爱孩子, 霸道地限制孩子与别人交往。长期以往孩子就会不关心他人, 不关心集体, 形成集体荣誉感缺失。作为父母, 要有责任、有义务提高自己对孩子的管理、教育能力, 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产生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往往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等, 就是这个道理。作为父母, 须时时依据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孩子的心理特征, 主动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讲究教育孩子的方法, 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个性, 让孩子们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二、班级教育。班级中的一些教育也会有意或无意地疏远孩子。比如有些孩子的一举一动得不到老师的认同或者鼓励, 久而久之, 使这些孩子认为班集体与他的关系不密切, 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 这样就不会产生集体荣誉感。教师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视野之中, 教师的世界观、道德情操、品行及生活作风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学生, 因此教师应该十分检点,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作出了榜样, 学生耳濡目染, 自然也会跟着学。对于班级活动, 我们要多聆听学生的意见, 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在具体工作中建立起与集体的联系, 感觉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 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意识, 逐步培养学生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等性格品质。

三、社会环境。当今社会出现有很多不负责任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可小觑。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学生耳闻目睹, 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学校教育也有责任, 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 从而忽视淡化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如果是家庭的原因造成孩子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的缺失, 我们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让家长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是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有意或无意的原因, 那我们就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 当发现学生有这种趋向时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

对于集体荣誉感不强, 责任意识淡薄的个别孩子, 我们更应该多关心、多爱护。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孩子, 让孩子觉得他也是班级的一员, 愿意努力去为班集体做事。哪怕孩子做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我们也要抓住时机及时表扬、鼓励他, 使他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也让孩子知道, 集体的荣誉是靠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帮助。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觉得集体离不开他, 他也离不开集体了。有了集体荣誉感, 也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集体荣誉感可以衍生孩子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使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更加尽心尽力地为班集体服务。

篇4:由一则故事引起的思考

思考:这些都是思维定式效应.所谓思维定式效应是指, 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 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 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创新, 就得克服思维定式.通过创新教育活动,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科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等素质, 是解决教育发展瓶颈性问题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下是几点想法:

中国有句成语“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说的是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 必须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 正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

1. 回归话语权

新课标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而且是大多数学生.因为, 从心理学角度说:渴望被肯定是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之一.让学生畅所欲言, 感受到被尊重的愉悦, 心理上会感到安全, 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就会各抒己见.对学生提出的疑问, 应答的问题, 发表的意见, 只要有点道理, 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对所教班级54人进行统计, 强调话语权前, 全班只有7人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回归话语权后, 全班有48人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即使胆子小, 也能小声说, 动动嘴皮子.

二 (5) 班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表见解的人数统计表

海德格尔在《人, 诗意地安居》中写道: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果.学生的话是天籁之音.

2. 鼓励标新立异, 激发创造欲望

教师要当一个“问题老师”,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要标新立异.对学生的每一个奇思妙想, 不论正误, 教师都要及时鼓励, 绝不训斥, 要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激发学生大胆创新, 对于学生正确的创新思维成果, 收集在成长记忆袋里, 从而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3. 找回自信心

事实上, 学生不知道答案的很少, 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 只是怕说不好, 被同学、老师笑话,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相信老师, 但我更相信自己”.

4. 留思考空间

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 仅有的机会也往往被几个“优等生”所“垄断”,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越出了教师设计和所期望的轨道, 教师不要强行扭转, 更不应训斥、讽刺, 而是给予纠正, 让学生自己学会自我批判.如:在上苏科版八 (下) “认识不等式”时, 教师请学生自编一题, 并列式.

学生:我有3支笔.

教师:这是不等式吗?学生:是.3>0.

教师:为什么要与0比较?

学生:因为他没有笔, 没有可以表示为0.

教师:那他有3支笔 (让学生思考) , 4支笔…… (让学生思考) (学生能总结让学生说, 不能总结则教师总结)

教师:不等式、等式考虑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有3支笔”列不等式是少条件的.

5. 发挥主动性

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强调死记硬背, 忽视消化理解.在教学中, 教师应准备一些有关的, 具有趣味性、探索性、研究性、创造性的习题,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改以往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还应利用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即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有所表现, 比别人高明, 见解“独特”, 易争先抢答, 让学生的积极性、深思求异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6. 在教学中注意多样化,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通过这两种方式, 教师要善于发现各种想法的可取之处, 注意解法多样化, 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条件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 促进思维深度、广度的发展.

7. 批判是创造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必须解放思想, 破除对书本和权威的迷信, 就是应该有思考的批判的学习态度, 而不是盲目崇信.书本知识是一定条件下的经验总结, 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书奉的每一个例题的解答、定理证明的简捷性, 甚至正确性使学生真正感到创造并不神秘, 它存在于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人人都有创造的机会, 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赋.

篇5:由放碗筷引起的思考

事情是这样的, 每天吃完饭, 当我把碗筷放进塑料盒时, 总见盒中的碗筷放得乱七八糟的, 看了心里很不舒服, 尽管在吃午饭时也提醒大家, 吃完后把碗筷送回盒子里要放整齐, 可还是有一些调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时, “砰”的一声, 远远地把碗筷扔下就走, 幸好碗是钢制的, 不然就粉身碎骨了。一天, 我边吃午饭边暗暗观察, 见薛湘明同学扔下碗筷正急急离开时, 我连忙叫住了他, “薛湘明, 你听见盒子里的碗筷喊疼了吗?从今天起, 给你一个任务, 负责督促大家把碗筷放整齐。以后, 你发现谁把碗筷乱扔乱放的, 你就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他。”从这以后, 他就成了班里的督岗, 盒子里的碗筷都听话似的叠放得整整齐齐。一段时间下来, 情况很不错。后来, 我把薛湘明这个督岗撤了下来, 没想到, 几个星期下来, 情况依旧很好, 偶尔有同学放不好, 他们会互相指责, 让他放好了才准离开。我想, 也许是孩子们怕当这个差役吧, 所以都学乖了。

案例反思

1. 吃完饭, 把碗筷送回盒内, 本是举手之劳, 不足挂齿的小事, 但把它们放整齐些, 却能给食堂工作人员带来不少的方便, 能带给别人方便的事自然是件好事, 何乐而不为呢?

2. 这样的小事放手让学生管, 他能管得很好, 在管理的同时也教育了大家, 马卡连柯十分重视集体教育。他说:“教育了集体, 团结了集体, 加强了集体, 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了很大的教育力量了。”所以班集体是锻炼个人品质的熔炉, 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园地, 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最好组织形式。

篇6:由“别吵了”引起的思考

一、案例背景

小杰, 一个聪明的男孩, 学习一点就透, 成绩名列前茅, 还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学校各种比赛中都活跃着他的影子, 曾多次为班级争光。也许正因如此, 他很有点“恃才傲物”, 看不起别人, 又极好面子, 容不得别人指责。而自己上课呢, 讲话、接嘴、欺负同桌、恶作剧等, 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层出不穷, 使同学们对他“又爱又恨”, 任课老师对他无可奈何。为这, 他成了办公室的“常客”。但是, 多次的批评教育, 他调皮依旧。

二、实施措施

面对这样的状况, 我没有再给他讲大道理, 而是设计了一个让他自尝苦果的办法。一日, 我叫他到办公室来, 问他能否帮老师做一份试题, 下午马上要张贴校对。小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表示中午自修时一定在教室里做完交给我。中午, 我到教室门口偷偷一看, 发现他一言不发, 正在认真地答题。于是, 我悄悄叫来几个与他邻座的学生, 面授机宜……不久, 安静的教室响起了令人心烦的谈笑声, 小杰眉头紧锁, 一副极力忍受的样子。后来声音越来越大, 像街头闹市一般, 他忍无可忍, 大喝了一声:“别吵了!别吵了!”其他学生都满脸不可置信地望着他……下午, 他满脸懊悔地对我说, 还有两道题没完成, 因为教室里太吵了, 没法思考。我相信教室安静的话, 他肯定做得很好, 做得快, 然而现在可不能了。然后, 假装不知地问他, 是谁不守纪律, 我要好好批评他。接着, 我到教室里说道:“小杰同学今天下午认真做作业, 很守纪律, 可是有的同学却干扰他的学习。试想一下, 如果今天你吵我, 明天我吵他, 我们的学习能提高吗?”说话时, 我发现班上很多学生都盯着小杰, 而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明显在思考着什么……

三、意外结果

第二天, 小杰在作业本里夹着一张纸条交给我:老师, 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用这个方法使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又在同学面前保全了我的颜面, 我体会到了你良苦用心, 今后一定改正, 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果然, 自此, 他不但自己改正了这个不良习惯, 看见班级里有同学不守纪律, 也能主动去制止了。班级的风气也由此悄然发生改变……

四、分析与思考

心理学家认为, 谁不考虑尝试错误,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教育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 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但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更多的是将“错误”当做了教育的敌人, 将“不错”成了不懈的“追求”。在平时的工作中, 我只是将重点放在了分析错因、制定对策上, 对待学生的“错误”, 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和策略。从这个案例中, 我开始思考, 怎样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五、感想与收获

1.让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在日常德育中, 教师要多关爱犯错误的学生, 要给犯错的学生留面子, 留尊严, 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其自己体会领悟。学生即便做错事受到严厉的处罚, 他们以后记住的也只是惩罚, 而不是错误本身。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理, 宁可让他们反复接受教育, 也不要粗暴对待, 这也是检验教师修养的一面。案例中, 我改变了传统的德育灌输和指责式的教育模式, 通过活生生的形式, 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牵引, 使学生认识比较反思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学生品德学习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领悟的过程, 需要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只有自己领悟的, 才能转化为自己的, 才能在生活中自觉应用。波利亚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帮助, 应当是不多不少”, 应当“不显眼地帮助学生”, “应当顺其自然”。也就是说, 要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所以, 对待学生的错误, 首先, 要重视错误思维的产生, 挖出错因;其次, 要剖析错误的思维过程并做出调控和修正。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不仅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错误, 并且要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误”,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评价

与传统的德育不同,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是主体性, 发展性的教育。“主体-发展”性凸显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 倡导德育过程中人的自由和选择。在现实生活中, 受教育者追求道德生活、接受何种道德规范, 做出何种道德判断, 选择何种道德行为, 都要受到个体所受到的道德价值观的支配、调节和控制。因此, 应当尽量让学生“自由选择”“尽可能自由地选择”“在考虑后果后进行选择”“珍视自己的选择”“公开自己的选择”“按选择行事”。

然而, 学生虽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 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但是对小学生, 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来说, 这种认识和评价往往不够成熟和完善, 因而需要德育工作者的介入引导, 就案例而言, 此时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不再是道德的权威, 不再是道德的宣判家, 而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他们的作用不是给予学生何谓道德真理, 何谓道德准则, 而是设置某些道德情境, 选择某些生活中真实的道德案例, 模拟某些道德情景, 让学生在情境和实例中体验、比较、分析后果, 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3.让教师在适当时“装聋作哑”、“将错就错”

这个学生上课的犯纪行为, 已不是一次两次。每次出错时, 我多用“说教”, 但他“油盐不进”“软硬不吃”。这次, 我将错就错, “借彼喻此”, “曲线救失”, 让学生自己经历, 从中真正感悟, 收到了良好效果。“错误是创新的起点”, 正确对待错误, 有效利用错误, 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很好的影响。特别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 我觉得, 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角度对“错误”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 对学生中发现的错误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教师在针对学生个体错误行为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发生之后的较短时间内, 将教师希望达到的控制学生情绪、纠正不良行为、提出以后努力及改正方向等信息, 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一个自己领悟的过程, 从而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最纯真最真实的支点上产生碰撞, 引起共鸣, 达到教育效果。

实践证明, 真正有效的教育就是在学生没有感受到教育时受到教育。在平时的教育中, 教师应该讲得尽量少些,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得尽量多些, 这样, 就给了学生最深的体验, 并在切身体验的认识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这个案例过程简短, 道理通俗, 手段简洁, 效果明显, 影响深远。

摘要:在日常教育中, 教师要多关爱犯错误的学生, 要给犯错的学生留面子, 留尊严, 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其自己体会领悟。也就是说, 要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认清错误, 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上一篇:一生的朋友经典散文下一篇:表达人生感悟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