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立股东利益保障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在公司法实践中,公司僵局是很常见的问题,但该问题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无成文法上的解决机制。修改后的公司法规定了股东在公司出现僵局时可以请求司法机强制解散公司,但这条规定仅寥寥数字,且缺乏具体的实体上和程序上的规定,不具有操作性,不利于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为解决公司僵局的问题,还需要相关立法机关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司分立股东利益保障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司分立股东利益保障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公司分立与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摘 要 公司分立,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一个公司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制度。公司分立是公司组织再造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公司经营专业化水平、降低内部管理成本等效率价值。而分立的结果会使公司在人格、财产、权利义务等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给公司经营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使作为利害关系人的中小股东、债权人受到较大影响,其利益有被侵害的危险。因此,如何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进行合理保护与救济是公司分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公司分立 中小股东 债权人 利益

公司分立,又称“公司拆分”或“公司分家”,是指一个公司不经过清算程序而分设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行为,它是现代公司开展资产重组、调整公司组织结构、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经营战略之一。一般情况下,公司分立有新设分立和存续分立两种类型。公司分立会产生以下法律效果:(1)被分立公司的资产和负债转移到新设立的公司;(2)被分立公司的股东按照公司分立决议确定的内容变成一家或多家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的股东;(3)视公司分立的具体形式,原公司终止其存在或存续;(4)分立后的新设公司之间、新设公司和存续公司之间均为独立法人,相互独立。

作为公司组织再造的重要手段,公司分立能够提高经营专业化水平、降低內部管理成本,而分立后的公司在人格、财产、权利义务等许多方面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严重威胁了作为利害关系人的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 公司分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进行合理保护与救济。

一、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一)异议股东“退出权”与相应的现金补偿请求权。

商业活动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股东在公司没有接受其意见的情况下,完全有权按照意思自治原则来排除公司行动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分立属于公司的重大事宜,在股东大会表决通过时很有可能遭受异议股东的反对。因此,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异议股东的权益。

在美国各州公司法和德国《公司改组法》中,公司异议股东被赋予对公司分立决议表决的“股东退出权”,并通过一定的评估,从控股股东手中获得相应的“公平价格”的现金补偿。也就是说,异议股东可以通过要求取得对其股票的公正价格的支付,或设立、改变、取消股票兑换现金的权利等方式来主张自己的权益,以使意思自治原则得到完全实现。 这种权利的赋予,是股东平等原则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体现。

(二)公司分立中的股东诚信义务。

股东诚信义务是指为遏制资本多数决的滥用,要求控股股东在行使表决权和影响力时对公司和中小股东负有诚信义务,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对中小股东的欺诈、压迫或不公平。在控股股东享有强大表决力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侵犯中小股东比例性利益、违反股东平等原则。因此,法令应当要求控股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负有诚信义务,即在为自己的利益行使表决权时,不得不正当地侵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

确立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是解决资本多数决滥用相对有效的方法,维护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关系的平衡。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小股东在不断完善自身权利的过程中也理所应当地需要承担一定的诚信义务。如果一味地要求确认中小股东的提案权、质询权、针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享有的诉权等,而无适当的义务对此加以限制和纠正,也很可能造成中小股东权利的滥用,妨碍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

二、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一)信息公开制度。

又称信息公告和披露制度,是指在公司欲进行分立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将与分立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一定的方式及时间向社会或者特定的对象公开。公开的内容一般包括:公开的资料及事实、公开的时间期限、公开的地域范围、公开的方式、公开的次数、公开的对象等。信息公开制度是各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分立的普遍性强制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保障债权人对公司分立的知情权而实现对其利益的保护,防止分立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损害债权人的权益。

(二)担保清偿制度。

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要求欲进行分立的公司为其债权提供担保或者进行清偿,若其不能或者不愿意提供担保或者清偿,债权人可以阻止其进行分立或者请求法院实施强制以实现债权,或者在公司分立后提起分立无效之诉等。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债权人提前实现其债权,也可以使未有担保的债权人获得担保权,从而在实现债权时享有优先权,并且让担心自己债权安全而不愿意接受债务人提供担保物权的债权人通过清偿请求权的行使获得法律强制保证的清偿。

(三)异议阻却制度。

即在有关分立信息公告或者披露以后,债权人提出异议不同意公司分立的情况下,如果分立公司不能提供担保或清偿债务,则公司不能分立。异议阻却制度一般包括提出异议的事由、享有异议权的主体、提出异议的期限和异议权排除等内容。实际中,各国公司法一般将异议阻却制度与担保清偿制度进行融合,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四)连带责任制度。

即分立后存续的公司与分立后新产生的公司或者吸收的公司就原公司的债务在全部或者部分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司利用分立制度损害债权人利益,是对债权相对性在特定条件下的突破,其内容主要涉及连带责任的承受主体范围,负有连带责任的资产范围,连带责任的承受期限,是否允许当事人的约定排除以及连带责任适用例外规定五个方面。

(五)无效诉讼制度。

是指当公司违反法律规定实施了分立行为以后,债权人依法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公司的分立行为无效。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可以提起无效诉讼的事由,即在分立过程中,公司的哪些行为可以引起无效诉讼;第二,有权提起无效诉讼的主体,即债权人是否属于享有无效诉讼权利的范围;第三,提起无效诉讼权利的期限,即从公司正式分立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债权人可以提起诉讼;第四,是否准许分立公司进行补正从而阻却无效诉讼的提起或者判决;第五,无效诉讼的法律效力。

公司分立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五大制度彼此相互联系,互为呼应,既体现了《公司法》作为民商事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富有的自治性和效率性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公司法》作为经济法的基础组成部分而具有的强行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其中信息公开是确保安全的强行性手段,同时也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一种途径;担保清偿制度体现了自治性与安全性,同时履行期限未届满的债权视为届满则体现了强行性;连带责任制度直接体现了强行性和安全性,并且不排斥自治性的契约安排优先以提高效率;异议阻却制度原则上是强行性和安全性的,但也可以通过谈判提供担保或者清偿而加以排除,显示了其自治性的一面;无效诉讼制度最为严格地体现了强行性和安全性,但是公司分立可以通过补正制度和特殊的适用条件顺利而有效率地进行。

三、结语

公司分立涉及多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是公司运营中的重大事项之一,将导致公司的重大改组。豐 因此,为平衡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保障债权人的权益,立法者应当在不影响公司营运的同时,以股东权益的制衡和债权人的保护为主线,努力完善公司分立中各利害关系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正当权益,这也是立法者应当追求的“人本主义”制度目标。□

(作者:郑州大学法学院2008级法律硕士)

注释:

豍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

豎金成.公司法中股东权之保护.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5月.

豏崔建远.韩世远.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豐徐伟.公司分立无效之诉初探.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

作者:陈洁

公司分立股东利益保障管理论文 篇2:

浅论公司僵局

[摘 要]在公司法实践中,公司僵局是很常见的问题,但该问题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无成文法上的解决机制。修改后的公司法规定了股东在公司出现僵局时可以请求司法机强制解散公司,但这条规定仅寥寥数字,且缺乏具体的实体上和程序上的规定,不具有操作性,不利于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为解决公司僵局的问题,还需要相关立法机关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

[关键词]僵局;司法救济;解散;分立

一、公司僵局的内涵

公司僵局(corporate deadlock)作为英美法上的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全美律师协会商法部的公司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和修订的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修正本)中。大陆法系对公司僵局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些认为是指“因股东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公司的有效运行机制失灵,股东会或董事会因对方的拒绝参会而无法有效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无法通过任何议案,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一种瘫痪状态”[1],也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电脑死机,在电脑死机时,几乎所有的操作按键都失灵[2]。

二、公司僵局的成因

公司的正常运行是依靠股东行使权利和公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实现的,如果股东之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则往往就会出现公司运行的障碍。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这种障碍不太会出现,即使出现,股东也可以通过抛售股份退出公司而打破这种障碍。但是,在有限责任公司当中,因为其具有闭锁性,公司一旦发生上述障碍,往往会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并且很少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就会进一步演变成公司僵局。公司僵局的具体成因如下: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闭锁性

有限责任公司相较于股份有限公司在股权转让条件方面受到更苛刻的限制,比如小股东不可随意抛售股份,而需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并且,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缺乏公开交易的市场,股价不确定,股份缺乏流动性等等。

(二)股东间人合性的丧失

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特征之一就是人合性。然而,在公司的整个经营过程中,股东间的摩擦和矛盾不可避免,这些摩擦和矛盾会逐渐削弱股东间的信任和合作,如果矛盾进一步激化,将会导致股东关系的彻底破裂,从而引发敌对情绪。这时,公司的人合性已被破坏,再加上上述公司闭锁性的原因,股东转让股权往往受到制约甚至难以进行,因而产生公司僵局并且很难被打破。

(三)资本三原则制度上的障碍

在公司设立、营运及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为确保公司资本的真实、安全,公司必须遵循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这三项最为重要的资本立法原则。在资本三原则下,公司一经成立,非经严格的减资程序,股东不得抽回出资,并且要维持资本,以“确保此水准得以真实反映公司财力,资本不变原则则在债权人权益获确切保障前,禁止此水准之变动”[3]。因此,当股东间矛盾出现时,股东仅能转让股权退出公司,而有限责任公司对股东股权转让又要求股东间的配合,因此陷入死循环,公司僵局即出现。

(四)股份多数决的滥用

公司在作决策时,很难得到股东的一致同意,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又不失民主,各国通行的做法是采用资本多数决原则。然而,“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公司决策原则,即体现资本民主的‘股份多数决’给公司僵局的形成提供了制度土壤”[4]。 因为合作伴随摩擦,当股东间产生矛盾时,资本多数决原则便可能被滥用。大股东一旦控制了表决权的多数,小股东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股东会、董事会形同虚设;或者股东表决权和董事人数对等化,各方股东派任的董事人数基本相当或相同之情形下,导致形成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所要求的表决多数决议无法形成,公司的僵局状态由此形成。

(五)章程对僵局相关规定的缺失

公司章程是治理公司的“宪法”,是股东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国家也充分肯定和承认公司章程的地位。然而,由于大多数公司的股东在设立公司时,缺乏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预见意识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不能量体裁衣,制定出符合自身公司经营发展的章程,很多甚至直接复制法条或照搬有关机关备置的范文,这样,在公司章程中就缺乏事先对破解僵局措施的合理安排,故不能起到预防僵局出现的作用。

三、公司僵局的救济途径

(一)国外的经验借鉴

1.英美法系

公司僵局的处理在英美法中已经有100多年的经验。1980年英国议会制定了后被列为1985年《公司法》第459条的规定,该规定促使法院在公司事务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法官通常不愿意对公司的商业决策进行判定,同时也避免介入公司内部纠纷,然而,当公司僵局纠纷将严重影响公司非自愿解散及强制收购股份。

2.大陆法系

大陆法系国家并不存在单纯以公司僵局纠纷作为案由的一类诉讼。根据争端当事人诉讼请求的不同,公司僵局纠纷诉讼散见于股东退股诉讼、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诉讼等公司纠纷案件中。从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的实践来看,当出现公司僵局时,由一方股东提出强制解散公司的请求权在各国立法中均有先例。《德国有限公司法》第61条和《日本有限公司法》第71条规定具有代表性,只是这种请求权限于持有公司1/10以上股份并持续占有半年以上的股东才能享有。

(二)国内的实践情况

1.非司法救济

(1)自救。僵局的自力救济指仅靠公司内部破解僵局,而无需司法权力的介入。通常情况下,当公司出现僵局时,人们首先想到通过内部人员相互协商予以解决,即采取自力救济。其按解决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自愿解散和自愿股权转让。解决僵局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便是由僵局一方集团与另一方协商,将其所持股份转让于另一方。若协商不成,则由他们讨论决定自愿解散公司。

(2)仲裁。通过仲裁解决公司僵局的前提是股东间达成了仲裁协议,并愿意接受仲裁结果的约束。但这种方法不适合解决股东间的个人冲突或政策冲突,也不能彻底清除股东间很深的分歧。

(3)调解。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部分是因为管理层的个人矛盾,而解决个人矛盾则适用处理普通民事纠纷的办法,即调解。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崇尚调解,这种制度也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悠久。调解人员在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以其中立地位介入当事人双方,引导争议双方达成有效的协议,调解制度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僵局的化解,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双方当事人也更乐于接受调解方案。

2.司法救济

(1)强制解散。我国《公司法》第183 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但是,司法解散是解决公司僵局纠纷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救济措施,其成本过高。公司解散后,公司资产的价格肯定会大打折扣,其存续经营时的价值(包括商誉、经营性资产的组合价值)将无法反映,对任何一方股东来说都将损失巨大。

(2)股份回购。我国《公司法》第58条、第59 条、第60 条、第73条和第75条都对公司股份的回购作了相关规定,这些规定为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公司股份的强制收购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在法律上承认了一人公司,就避免了由于判决收购股份有可能导致将有限责任公司转化为一人公司或独资企业,为解决公司僵局过程中利用强制收购股份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公司存续过程中形成的一人公司的合法存在。

(3)强制公司分立。如果欲使公司的人格消灭而不经过清算程序,那么公司分立便是最好的选择。然而,由于公司分立属于公司自治范畴,在公司出现僵局时,股东之间已严重对立,几乎不可能形成公司分立的决议。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非常需要司法的干预。

(4)股东的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出现公司僵局时,股东滥用权利造成其他股东权益受损时,其他股东有权要求滥用权利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5)股东代表诉讼和直接诉讼机制。我国《公司法》第152 条的规定,当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以及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通过书面要求相关的责任机关提起诉讼,但是上述机关收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股东代表诉讼。

四、我国公司僵局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适用标准

《公司法》第183条表明我国公司法引入了国外以强制解散方式解决公司僵局的司法制度。但由于司法实践的不足及立法技术的不成熟,对公司僵局中解散公司之诉并没有具体的程序上的规定,比如对公司僵局的司法界入的前提、原则,及程序上有关原被告的主体资格等问题,给实践中该法律条款的适用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应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加以补充。

(二)后续清算的一并判决

司法介入应从实际出发,特别强调在判决公司解散的同时,一并对公司清算事宜做出裁决,合理主导公司清算,有利于纠纷的全面和彻底的解决。[5]

(三)救济途径的多样化

除该救济措施外,国外立法还存在如下几种替代性解散方案:1.指定公司事务接管人。即由法庭指定公司事务的接管人,由其在较长时间内以合理价格出售公司财产。2.指定公司法定监管人。即由法庭指定法定监管人,由其继续经营公司。3.指定临时董事。即由法庭指定的临时董事参加董事会会议,以破解僵局。

五、结语

公司一旦出现僵局,将对其运行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进而损害股东和公司的合法权益。解决公司僵局需要细致且高明的制度设计。而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83条虽然为公司僵局提供了司法救济途径,但具体操作性不强,规定也不全面,这就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各地法院审判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法解释学原理,探求立法原意,及时地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同时,也需要法官换位思考,在尊重正常的商业判断基础上,积极谨慎地对公司生活进行干预,公平合理地处理公司僵局,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泫永,官欣荣.公司僵局与司法救济[J].法学,2004.

[2]赵旭东.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N].人民法院报,2002.

[3]郑泰安,杜渝.公司僵局中的股东权益救济[J].社会科学研究,2004.

[4]鲍为民.美国法上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5 (3):132.

[5]李法水,官欣荣.公司僵局司法救济[J].法学.2004(4).

[作者简介]龚木子(1985-),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作者:龚木子

公司分立股东利益保障管理论文 篇3:

东北高速问题分析及启示

摘要:以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分立重组,到东北高速被注销为例,探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东北高速;治理结构;启示

文献标识码:A

东北高速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东北高速”)于1999年7月18日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成立,系由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公司(“黑龙江高速”)、吉林省高速公路公司(“吉高公司”)、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三家企业共同发起,采用公开募集方式设立。公司主营公路的投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收费。

公司股票于1999年8月10日在上交所上市,性质为公路类国企大盘股。上市之初,公司三大股东黑龙江高速、吉高公司和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分别拥有公司股权30.18%、25.00%、20.09%。其控股子公司主要有哈松公路大桥有限责任公司、长春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等。

1 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及其引发的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股“一股独大”,2005年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未能根本改变这一格局。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大股东相互权衡对东北高速有利无弊。东北高速也一向被认为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典范。

但是东北高速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虽然有效地克服了上市公司中普遍“一股独大”现象的弊端;但是也引发了公司内部的“股东战”及其他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其被ST并最终分立的根源。因为股权分散在三大股东之间,没有一个绝对控股股东,募集资金投入和新建的道路也是跨省分布,这对公司今后的经营可能带来不易协调的管理风险。

东北高速由黑、吉和辽三省共同创立,原本具有牢固的发展根基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自东北高速成立以来,大股东竞相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益。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来自黑龙江高速和吉高公司方面,表面上表现为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公司于1999年同时设立黑龙江分公司和吉林分公司,不能排除是两大股东利益相争的表现。不久,吉林方面委派的部分人员涉嫌在原单位挪用公款一事造成公司董事位置空缺,给公司运行带来诸多不便;2000年,东北高速总经理挪用公司800万元闲置资金,中国证监会于当年5月派发整改通知书,称东北高速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存在政企不分,经营班子不团结等。该公司的治理状况开始混乱。随后在6月29日,东北高速公告称全体经理班子被就地免职,开创了我国上市公司罢免全体高管人员的先河。这是黑龙江高速与吉高公司正面冲突的开端。吉高公司擅自将2000年全部收费自行扣留,直接导致当年东北高速年报中长平高速公路的空账。虽然2000年东北高速的收入有所减少,但长平路的收入下降额度最大。此次事件的发生成为两大股东利益冲突愈加严重的导火索。

伴随着2005年的中行巨额资金被骗案的出现,东北高速再次暴露了公司内部股东不和的问题。当年7月18日就已到期的董事会也一直未能换届,公司董事长一职空缺长达两年。2006年黑龙江高速提出董事长候选人,但吉林和华建方面强烈反对。此次事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的重视,监管层致函提醒东北高速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 东北高速的转变

2.1 首次转变——“ST东北高速”

2007年5月23日,东北高速召开的2006年度股东大会上,出席会议有表决权的股东一致否决了公司《2006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06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07年度财务预算报告》三项方案; 6月21日召开的会议仍未形成明确决议。东北高速暴露其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

7月2日东北高速发布临时公告对上述情况予以批露。按照上交所相关规定及要求,公司股票将从2007年7月3日起开始实施其他特别处理,公司股票简称更名为“ST东北高”。东北高速成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因非业绩亏损而被“ST”的第一家。同时,此次事件也揭露了ST东北高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除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外,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董事会会议无法正常召开并形成决议的情形下,公司股票也会被实施ST,这样看来,东北高速被ST很可能是依据这一条款。

东北高速被ST的公告称“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为充分揭示风险,2007年7月2日停牌一天,从7月3日开始实施其它特别处理,股票简称‘ST东北高’”,并没有说明原因。在2007年的年报中其业绩不仅没有亏损,而且是有盈余的。但上交所对东北高速实行特别处理,理由是公司治理存在问题,使其成为我国首家盈利下被ST的公司。虽然公司因治理问题被ST的情况在国外已经存在,但在我国还是首家,因而ST东北高的案例震惊了沪深两个交易所、乃至全国。业绩固然是支撑上市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但公司治理情况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进而给股民投资带来风险。此次东北高速的案例也向其他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

2.2 再次转变——分立重组

我国证券市场中为拯救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或增强市场竞争力而进行合并的案例很多,如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重庆长江水运吸收合并西南证券等。公司合并很大程度上符合韦斯顿提出的协同效应理论。因为公司合并之后可以在运行效率、资源配置等方面更好地促进公司的发展。上市公司一旦发生状况多数选择合并,弥补自身劣势、增强竞争力。但是,ST东北高做出的决定再次震憾整个证券市场及至全国:公司“裂变”—分立重组上市。

公司分立有利于公司及其管理层聚集经营,改善经营绩效,也有利于投资者发扬公司不同业务的不同价值,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即公司分立对经营多元化、业绩良好但股本不断增大的公司是有利的。目前在我国公司分立还是禁止的。ST东北高虽不同于上述公司类型,ST东北高的经营业务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整个公司的决策制定出现了多元化,并且很多时候决策者意见无法统一,最后导致公司2009年3月13日的停牌。

2008年6月30日,ST东北高股东大会上选出了新一届的董事及独立董事人员,但均未达到我国《公司法》的规定。随后,三大股东围绕这一问题再次爆发冲突。至此,ST东北高的股权分化已经很明显。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冲突已难以调和,合并只会让ST东北高的治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公司问题要根本解决,只有将两大股东隔离,拆分是一种方式。公司分立后公司分别在两大股东所在地,更易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可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使东北高速大股东及中小股东的利益获得了最大保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司大股东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决定分立重组上市。

2010年2月24日实施分拆上市议案,即ST东北高分立为龙江发展和吉林高速,每股原股价转换为一股龙江发展股价和一股吉林高速股价,在此基础上,黑龙江高速与吉高公司相互持有的分立公司的股价无偿划转,分拆后,原ST东北高的股东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分别为两分立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时,ST东北高速注销法人资格,其股票于2月26日起终止上市。至此东北高速不复存在。

3 ST东北高速案例启示

东北高速由黑龙江高速、吉高公司和华建交通经济开发中心共同出资成立。公司运营过程中,股东相互制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上市公司中常见的“一股独大”问题,同时又使东北高速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东北高速的案例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监管部门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申请程序,加强上市公司的管理,正确对申请公司做出全面评估。如东北高速在申请上市时,各监管部门曾将其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典范,却忽略了东北高速特殊的治理结构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

(2)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监管部门应对上市公司实施严密监督并对问题企业及时跟踪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若问题公司不依照批示改善其状况,则相应的监管部门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股东的利益。

(3)上市公司出现问题时,内部高管人员应寻找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公司找到问题后及时处理,防止东北高速治理问题形成的恶性循环再次发生。东北高速在2000年已经出现了治理问题,随后几年多次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致函,但其不仅没有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反而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4)上市公司无法摆脱困境时,合并还是分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仅仅从现有的解决方式中寻求找途径。ST东北高分立就是很好的实例。ST东北高的问题由大股东分歧或利益相争等引起,实施合并不可行,分拆才是有效方式。分立上市不仅成功解决了ST东北高的问题,而且开创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先河。

作者:王敬敬 邓 琴

上一篇: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理论研究论文下一篇:中职美术设计教学能力探讨论文